小乡村里的中国传统武术术如何更好传承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问个问题,谭维维唱的华阴老腔是戏曲还是曲艺?| 文末有福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那么文化遗产就是这条河流中璀璨的明珠,
它们是中华文明和历史的载体,
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
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
2016年,又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旅游部将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其主场活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
于丹曾说过,
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
我们不能仅仅管它叫遗产,
让它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本期《乡村周末》带您走近非遗曲艺、戏曲项目,
去听一听那些古老的声音,
看一看这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最后屏障”,
探寻属于我们自己的脉络。
曲艺小课堂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
水墨江南的深呼吸
文&杨莹 图&颜国良
文人总爱把苏州定位成水墨江南,无论是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的周庄,还是烟雨蒙蒙、古色古香的同里,那些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老旧的茶馆,及茶馆里的苏州评弹,均一派水墨江南的味道。苏州评弹将文学与音乐这两个元素融在一起,融成了水墨江南最经典性的语言,如同水乡的水,滋养着代代苏州人,诠释着水墨江南几百年来的人文精神。
苏州的水土孕育出苏州评弹这样特有的风物,使得我每次来到这里都有种深呼吸的感受,耳朵里弥漫的是评弹的铮铮琮琮。评弹又称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合称,也是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评弹有说有唱,大多分为一人单档、两人双档和三人三个档三种表演形式。演员使用三弦、琵琶等乐器,自弹自唱,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
苏州评话很见功底,我在同里古镇曾见过一回。苏州的文友把我带到同川书场,有个说书艺人正在讲长篇连载《绿牡丹》。《绿牡丹》的作者是明代戏剧家吴炳,讲述的是唐代将门之子与江湖侠女相识相恋,几经挫折,终成眷属的故事。我那次听到的是第二十五回“逼死廖世充”,只见这位艺人登台开讲就摩拳擦掌,仿佛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他时站时坐,时而敲醒木,时而摇折扇,讲到浓情处,来一段战鼓声声、马鸣嘶嘶的口技,仿佛连眉毛都会讲话。
所谓“大书一股劲,小书一段情”,在双档评弹里比较常见。两人说唱弹词大多是一些儿女情长的传奇故事,琵琶伴着软软的女声,穿旗袍的女艺人用吴侬软语说唱着水墨江南的风韵;也有撩起长衫跷腿端坐的男艺人,弦声在他铿锵的语调中抑扬顿挫地穿行。评话和弹词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如此,演员们也练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遇到长篇的评弹演出时,故意把书中情节说得跌宕起伏,制造悬念,在大家可劲儿喝彩的时候,艺人振臂一挥,道一句“欲知后事,明日请早”。
苏州评弹产于苏州,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广为流传,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乾隆时期评弹盛行,苏州城的大街小巷里,冷不丁地就会遇见评弹艺人,他们或怀抱琵琶,或夹着三弦,声音隔着河也传出去老远。苏州最著名的评弹艺人王周士为乾隆皇帝献过艺,他总结的“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的“书品”与“书忌”,成了评弹最早的艺术理论。
咸丰、同治年间,评弹大家马如飞潜心揣摩评弹《珍珠塔》,广收门徒。魏钰卿和魏含英父子深得其真传,我最喜欢魏含英唱的:“为名忙,为利忙,走关山,冒风霜,长亭处处景象荒。江云惨淡人惆怅,野乡迷离路渺茫,鱼书雁字无非妄,生怕听城笳村梆,一声声敲断人肠。”他唱得一波三折,低回婉转,将评弹的艺术性与文学性相互融合,唱腔斯文优雅,充满灵气。忙忙碌碌的世间,每日所见一派喧嚣景象,魏含英的评弹则像淡淡水墨,让我步入清风朗月之境。
去年我出差去苏州,在周庄临水的街市上闲逛,有断断续续的评弹入耳,那是一个有些沉闷的男声,一位男艺人在演唱《描金凤》的弹词,他的声音像雨点从瓦片上滴落,那一刻,我的心底像是有热流刹那间弥漫开来,恍惚看到《描金凤》中那个因家贫向叔父借贷,却遭凌辱的姑苏书生悲愤的模样。
(若有所思摄)
我顺着声音一路寻到一个茶楼的书场,穿着长衫的男艺人坐在台上,左手持琴,右手弹弦,弹奏旋律高低起伏,滑音四起,台下人群围坐,凝神静听,听到苦情处,有人潸然泪下。旧时的苏州人都说吴语,有聚在茶楼里听评弹、昆曲消遣时光的习惯。吴语被称为“软语”,是因为它的发音并无字正腔圆的豪迈而得名,哪怕是一个“a”音,也被压成“e”。字正腔圆的敞亮声线是向外发的,可以一泻千里;而吴侬软语是向内压的,所以多了一种百转千回的婉转。我虽不精通评弹,但还是听出了那个艺人习传的是“马派”。
苏州评弹艺术历经400年而不衰,与中国昆曲、苏州园林一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文化三绝”,又同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曲坛的三朵奇葩。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曲艺美将苏州这座城演绎得活色生香。如今,苏州每个像样的茶楼都会有评弹,听众大多是当地的老茶客,他们沉醉在这大弦嘈嘈切切,小弦错错杂杂的声韵里,如同沉浸在这水墨江南的深呼吸中。
欣赏指南:同里古镇的同川书场可容纳上百名听众入座,演出自下午开始,晚上有夜场。
美食推荐:蟹壳黄烧饼、红莲雪糯、青团、藏书羊肉、万三蹄
长江文化活化石
文/图&李贵平
川江号子是川江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四川东部和重庆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江,一般是指从四川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上游河段,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盆地,故名“川江”。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船只主要靠人力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能通过喊口号来统一指挥,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号子应运而生。位于崇山峻岭里的大宁河谷是川江号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大宁河上的川江号子传人阿果
我从小生活在位于巫峡以北、大宁河畔的巫溪县城,记得有一年腊月,我和弟弟跟母亲逆河乘船去宁厂镇看望外公。大宁河沿岸峭壁林立,乱石穿空。这时,木船行至最湍急的剪刀峰下,剧烈颠簸,连经常走水路的母亲也吓得不轻。船左前方,三名纤夫前倾身子埋头拉船,他们的脖子上青筋直暴,纤绳将他们古铜色的肩背勒出一道很深的血痕。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船底不时传来硌在鹅卵石上的摩挲声,眼看木船“卡”在险滩再也上不去。这时,我听到一阵声嘶力竭的号子声从前面拉纤人的胸腔吼出来,众人随即应和。那号子声悠悠荡荡,顺着寒风在峡谷间回荡开去。于是,木船又磕磕碰碰、摇摇摆摆往前走。
我依稀记得,领唱者声音很大,唱和者节奏感很强,后来经母亲帮助回忆,又经当评书艺人的外公讲解,我才勉强弄清楚那些号子:“三尺白布四两麻,手趴石头脚蹬沙。一步一拐一把汗,恨不得早点就回家……”
川江船工生活艰苦,他们“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纤绳磨砺出来的一道道深深的纤痕。而粗犷的川江号子作为民歌的一种形式,是中国水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曲牌丰富,旋律高亢,也被称为峡江的生命、纤夫的灵魂,有着“长江文化活化石”之称。千百年来,川江号子在纤夫与险滩急流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式上,川江号子往往是见景生情,随意填词,所唱均与民间传说和两岸风物有关,可以说是川渝风情的见证。
川江号子的唱词非常丰富,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号子头编唱号子时,把沿江的滩口尽收于唱词中,过去的老艄公、号子头因长年行船于长江中,不管水涨水落,沿江的明礁、暗堡,都在一声声的号子中牢记于心,积累了丰富的行船知识,保证了行船安全。
旧时川江上船来船往,号子不停。河边岸上的农户在劳作时,也能听到从河里传过来的号子声,若是听得熟的,山坡上的人都会跟着吼两嗓子。当时的纤夫、船只只走河流的一段,从一个码头到另一个码头,长的一次要走十天半个月,短的路程,纤夫三五天就能回上一趟家,把以命相搏赚得的钱带给家中老小。河上有码头,有帮派,河上的船也是一样,船有船帮,各帮有各帮的行事规矩。重庆以上的长江帮派统称“上河帮”,重庆以下为“下河帮”,合江一带,嘉陵江上的统称“小河帮”,每个帮派内部又根据地域分成不同的小帮派,每个帮派的号子都有区别,常听的人一听就能听出来。
跟着号工的吼声,纤夫们一起合唱,并跟着所唱号子的节奏用劲。如果“号子头”看到有哪根纤绳有些弯,便知道纤夫没使全力,也会在号子里“点名批评”,被点到的纤夫不好意思,一把劲也就加上来了。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机动船代替了木船,船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号子在川江上变得渐渐稀少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的兴建,流传千百年的川江号子也渐渐被人们淡忘。那些激发出川江号子的急流险滩,那些川江号子吟唱的苦难与忧愁,都已经成为回忆。
不过,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音乐文化,川江号子的影响力始终在川渝一带“余音绕梁”。
1952年底,郑律成、羊路由、许文、田寄明、朱中庆五位前辈音乐家从成都顺岷江而下,聆听并记录了号工李大成以及两位帮腔船工的岷江号子,整理出包括《小河号子》《岷江号子》《大河号子》《螃蟹歌》《闪悠闪》等四川民歌。
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学者伍明实介绍说,川江号子源远流长,清代四川籍诗人张向安在其《桡歌行》中写道:“……大船之桡三十六,小船之桡二十四……上峡歌起丰都旁,下峡声激穷荆湘。推舵声悠碛声力,千声如咽三声长,上滩牵船纷聚蚁,万声噪杀鸟噪水”。这不仅极为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川江流域水路运输的繁荣景象,同时还清楚地记述了大小木船船工的人数,并用“上峡歌起”“下峡声激”“推舵声悠”描述了船工们平水行船、闯滩、上水拉纤等劳作时所唱的丰富多彩的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一代代船夫用血汗燃烧出的生命之火,它映照出大江东去、人在路上的倔强生命,更如阳光下的多棱镜,折射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民俗卷帙。
欣赏指南:重庆朝天门码头、南岸烟雨公园、沙坪坝三峡广场等地每逢节假日和周末的晚上都会有表演,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会带着他的团队为游客展示川江号子。
美食推荐:火锅、酸辣粉、小汤圆、泉水鸡、盐帮菜、豆花饭
打板唱尽川渝情
文/图&李贵平
金钱板是清朝顺治年间形成于四川的一种民间艺术,因表演时敲打的竹板中镶有几个铜钱而得名。一般是一人表演,先用三块楠竹板进行“闹台”,然后打、唱、说、演结合,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唱腔近乎川剧韵味,唱词大多是传播生活常识、规劝浪子回头、弘扬社会正气等,颇为有趣。
金钱板的传统书目有《三国》《水浒》《游江南》等长篇的“长条书”,也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二三十句长的小段,叫作“诗头子”。传统书目中有最能吸引听众的三段“买米书”,即《武松赶会》《武松闹庙》《武松打店》。
金钱板是一门“乞讨者的行为艺术”。乞丐,四川人又称为游民、讨口子,晚清时期,成都约有两万多的乞丐,人多了,讨口也变得艰难了,于是就有了巧讨、苦讨,艺讨、恶讨等门类。
四川民俗文化学者郑光路曾深入研究金钱板与讨口子的渊源。他举例说,一个年轻乞丐找了个瞎老太婆当妈,他每天“背妈讨口”,变成了沿街哀号的“孝子”,给人惨不忍睹的感觉,这是“苦讨”,而另一些乞丐用姜黄、赭石之类“秘方”抹在身上,装作受伤,这便是“巧讨”。其中,“艺讨”和“苦讨”就是“金钱板”的前身(包括又叫快板书的“莲花闹”),有的叫花子边敲竹片吼唱乞食,边拍打自己的身体作伴奏,叫作“打肉金钱板”。
乞丐没有像样的道具,往往是捡到什么就拿来敲,这种艺术形式在清末时期被称为“打连三”,后来又衍生出“金剑板”“三才(材)板”“金签板”等叫法,有些艺人在三块木板(或竹板)上嵌上几个铜钱,故通称“金钱板”。正宗的金钱板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可以模拟风雨雷电等声音,打出八九种不同的节奏和音调。
唱金钱板使用的是四川方言,生动幽默、朗朗上口,其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大多字数不限,段末一句略有拖腔,曲调随语言及情绪而变化。近百年来,金钱板很是风光过一阵儿。当年推翻清王朝时,《杀赵尔丰》《歌颂同志会》等段子为辛亥革命推波助澜;抗日战争中,《不忘国耻》《好男要当兵》等唱段激励无数川渝人奋勇抗战。
把川渝金钱板艺术推向近代高峰的,是金钱板大师邹忠新。邹忠新是四川安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5岁拜师民间艺人孙洪云学习金钱板,起初,孙洪云没有打算收他,因为他天生有些咬字不清,为了练习发音,他经常放一块石头在嘴里,舌头也常被磨破。
1939年,刚满14岁的邹忠新和义父到成都,他很快凭着一副好嗓子和扎实的武打动作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不久就被许多书场的老板邀请去试演。抗日战争时期,邹忠新以金钱板为武器宣传抗日、鼓舞民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邹忠新把乡音乡情送到朝鲜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还三次为邓小平表演。邹忠新的代表作有《罗昌秀》《冷枪战》《赣南烽火》《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等,2008年6月,金钱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2009年6月,邹忠新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遗憾的是,这位艺术家于2013年5月逝世了。
除了邹忠新,重庆的唐心林、宜宾的李少华、南充的冯治国也是四川有名的金钱板演员,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离世,如今,在成都地区打金钱板演出的艺人也已寥寥可数了。
欣赏指南:成都武侯祠(锦里)、南郊公园、华兴街川剧演艺中心、宽窄巷子等地周末均有金钱板表演,时间一般是上午9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
美食推荐:串串香、廖记棒棒鸡、廖排骨、钟水饺、夫妻肺片
浙南风俗蕴乡音
一支二尺八寸长的龙纹道情筒,一副三寸长的竹片阴阳板,这就是当年温州莲花艺人行走江湖的全部随身宝贝了。
这两件宝贝是有来历的,道情筒绘龙纹,传说是刘秀敕封的。当年刘秀逃难,扮作莲花艺人,逃至温州江心寺,躲在江边的树洞里避难,后来他回朝登基,就下令敕封道情筒上可以绘以龙纹,莲花艺人云游四海,各地官员见此纹样不得刁难。至于阴阳板,就与道教相关联了。温州莲花是由温州道情演变而成的曲种,原是道教讲唱的一种表演形式,到清代,温州莲花的艺人尚穿道袍、戴道巾来表演,传说道家张果老就是肩背“道情筒”,手执“莲花阴阳板”,口唱“渔鼓太平歌”的。
温州莲花流传于温州市及台州、丽水的部分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因其甩腔中有“哩啦哩”“二龙山”“腊子梅”等和声,故民间也将其称为“唱哩啦番”。温州为东瓯故地,温州莲花便是是东瓯王传下来的,《嘉靖浙江通志》记有“始东瓯王信鬼,故东瓯多信鬼乐词。”《永嘉闻见乐》亦载:“昔东瓯王,信其鬼风……条条胡同常有说唱声……”
温州莲花在清末民初时非常兴旺,凡逢庙会、佛诞、集市、小儿对周、老人做寿等,皆请莲花艺人前去演唱,“……大街小巷搭布幕……各宫各庙闹翻腾……街头巷尾摆香案,道情莲花唱词文”,热闹非凡。一大批著名艺人随之涌现。20世纪50年代,在著名女艺人朱翠月的影响下,温州莲花风靡一时。据老者回忆,朱翠月在温州演出时,个个词场满座,两毛钱一张的票,一日可卖百多元。另一位著名女艺人戴春兰出演时,只能容纳100来人的词场,竟挤进了300来人。有时,戴春兰唱出上句,听众会自动接唱“哩啦哩”帮腔,台上台下不时互动,十分热闹。如今,戴春兰已成为温州莲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温州莲花传承人戴春兰(周建树摄)
温州莲花有只唱不说的“大莲花”“小莲花”“对口莲花”,也有说唱兼备的“讲唱莲花”;20世纪50年代,艺人们又创造了“伴琴莲花”。伴琴莲花采用牛筋琴加三弦或者琵琶伴唱;唱词及唱腔博采鼓词、温州地方戏和其他剧种之长,使之更为优美动听,丰富了温州莲花艺术。
温州莲花演唱至少需要两人,一人主唱,一人接腔。接腔的温州土话叫“拿尾巴”,一来可以增加热闹气氛,二来也给主唱歇气的机会。温州莲花用方言演唱,其音乐是在温州民间乡土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基本曲调有道情窦、莲花窦、小莲花、大莲花、对口莲花、悲腔、慢板、快板、叠板、凤凰尾等,其唱词浅显易懂,整首曲子地域特征明显,深受地方百姓喜爱。
戴春兰、阮爱兰合唱莲花《高机卖绡》
目前,温州莲花尚存传统长篇书目五十余部,题材多为世俗故事或民间传说,特别是《高机与吴三春》《黄三袅与林定郎》《刘文龙》等一批描绘发生在温州地区的故事的独特书目,其词文大多采用七字韵文,内容丰富,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风土民情……无所不包,俨然是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浙南地方传说与风俗的重要依据。
温州莲花两人一台戏,生、旦、主、仆,唱谁像谁,这就要求表演艺人必须具备戏剧表演的多种技能,掌握曲目全貌,用文学、音乐、动作、表情等塑造人物形象,以环境、场面做烘托,使得整个演出生动丰富、摇曳多姿。
乡音乡情,温州莲花浓郁的乡土芬芳弥漫在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的温州大地,成为另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
观赏指南:温州市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温州市永嘉县曲艺家协会定期开展温州莲花的公益演出活动,如曲艺三进活动(进校园、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各类展演、巡演等。
美食推荐:鱼饼、鱼丸、瘦肉丸、松糕、灯盏糕
戏曲小课堂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60多个种类。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清丽典雅的古韵味
若说苏州评弹是雀跃的,那昆曲就是带着些许惆怅。苏州人喜欢听昆曲来消遣时光,究其原因,大概是昆曲中包含的历史知识、传统道德观念、民风民俗和生活理想暗合吴地人心。评弹是用吴语演唱的,昆曲则不然。作为全国性的剧种,昆曲摆脱了地方语言的限制,走向了全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颜国良摄)
昆曲和水一样,是苏州的灵魂。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其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一唱三叹,尽显风流本色,宛如水面荡起的阵阵涟漪,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又被称作“水磨调”。对昆曲有着深入研究的红学家、著名曲家俞平伯在《振飞曲谱·序》里对水磨调的定义做了深入的阐释:“水磨调、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说白了,水磨调是形容昆山腔节奏缓慢、悠长婉转的特点。
我在苏州的平江路上邂逅了半场独特的昆曲演出。那是一条满溢苏州历史文化的老街,有着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和最有韵味的石板路,我悠闲地在石板路上逛着,逛至伏羲会馆时已经下午三点,因为是周日,伏羲会馆特意加演了半小时昆曲的黄昏场。只见一位身着戏服的女子妆容精致,裙袂翩翩,她在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曳春如线”的时候,水袖一甩,轻柔曼妙的水磨调飘飘悠悠,好像自己本就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唱完一段,她开始讲述自己对戏文、动作和吴文化的理解,眉眼飞舞着,煞是生动,台下有两个观众被邀上台即兴朗诵诗词,女子则弹起琵琶来伴奏。
这位女子是苏州平江路伏羲茶馆长年驻唱的民间昆曲艺人吕成芳,吕成芳今年50岁,在昆曲艺术传承过程中既尊重传统,又另辟蹊径,用边讲边演的独特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平民化的清口融合在一起,她的表演深受年轻人喜爱,网友将她称为“草根昆曲表演者”“昆曲清口第一人”,她的声音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寻找“苏州味道”。“只要有人愿意听,我都会演!”吕成芳告诉我,她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听惯了水磨腔调,背熟了宋词元曲,骨子里都浸透着对昆曲的热爱。
七八年前,吕成芳开始自学昆曲,她白天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晚上便跟着碟片学习,就这样学了两年多,渐渐也能上台表演了。最初出现在伏羲茶馆的舞台上时,吕成芳已是人到中年,又是半路出家,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志愿者,从戏痴、草根艺人到“昆曲达人”,袅袅水磨腔如同古桥下的流水碧波荡漾,多才多艺的吕成芳不仅将昆曲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还能玩儿转评弹、古琴和琵琶,她把昆曲、古琴、评弹、琵琶和文学综合在一起进行讲演,这种通俗亲和的方式赢得了许多粉丝。
每天晚上8点,吕成芳准时在伏羲茶馆开始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清口昆曲表演,双休日还会加演下午场。曾经有一位法国小伙儿来看她的演出,他告诉吕成芳,自己的专业是歌剧声乐,毕业论文则是研究昆曲,这让吕成芳大为震惊,她想,外国人都如此重视,我们更应该传承保护好这门古老的艺术,于是,她将“昆曲清口”带到了北大、清华、北师大、香港大学等高校,她说:“我将终我一生做好昆曲传播的‘桥梁’。”
吕成芳始终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昆曲,不需要过分喝彩,不需要刻意赞美,春耕秋收,一个人,一方台,一个转身,她成了平江路上最清雅的一道风景。
欣赏指南:伏羲茶馆每天15点、20点进行昆区表演,其中,“昆曲清口”还将为您讲解苏州文化和昆曲知识。
华阴老腔一声吼
文&秦延安 图&白英
我原本以为,在关中这方土地上,只有秦腔是震人魂魄的,当我偶然间看了老腔表演的话剧《白鹿原》后,才意识到我的认识多么肤浅,老腔让听惯了现代音乐的我得到了一次洗礼,充分领略了陕西民间原生态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空中骤然炸响的惊雷,高亢激昂的唱腔在天地间轰然回响,一切声音在它面前都悄然引退,老腔的第一声就稳稳地占据了一切空间,仿佛金戈铁马奔涌而来,雄浑的力量充盈豪迈,带着自信、勇敢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起初我想,老腔一定是八百里秦川的产物,但经过查阅资料才发现,是悠久的漕运历史造就了这千年绝唱。西汉年间,在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千帆竞进,船工众多,因为逆水行舟需要光膀赤脚的纤夫拉纤曳船,所以船工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好一起用力,有人用篙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有了一种号召力。
船工号子此起彼伏,响彻河道两岸,一响就是2000年,只是,一人起头喊号子变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变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这种号子也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戏种——老腔。号子声和船工们用篙击打船板的声响被融入老腔的表演当中,形成了老腔独有的“拉坡调”,现在老腔表演中拍打惊木的动作就是从船工用篙击打船板演变而来的。虽然老腔是由西汉时期的船工号子在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它是因落在这片黄土地上才会这么震慑人心。
生于华阴的老腔整台戏只需五人,但却生、旦、净、末、丑一样不缺。签手、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当,除了演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之外,“耍签子”及演奏各种乐器,演出班子的每个成员都很在行。
老腔以武工戏见长,跌打、厮杀、乘车、跨马等动作泼辣而矫健,其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比较简单,板路有慢板、紧板、流水板、飞板等,帮腔为曳船号子调,主奏乐器是月琴,板胡亦为重要乐器之一。伴奏音乐多为重叠乐句,不用唢呐,而用拍板增强伴奏效果。拍板又名檀板,通用枣木,发音响亮,常与堂鼓、暴鼓、大锣相配,最能突现老腔高亢激昂的音乐特色。
“拉坡调”是老腔最具特色的一种腔调,所谓“拉坡”,是指一出戏在主唱唱到最后两句时便大吼一声,随之全台所有的人都高声相和,在表演中,老腔艺人一手持木凳,一手高举木块,和着曲调,有节奏地、用力地击打木凳,音调高昂,气氛热烈,持续把演出推向高潮。“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就是对这种唱腔最形象的描述。
老腔的传承有着明显的家族性,起初是以世袭的方式传承在泉店的张家,主要为了家族自娱,其后进入民俗活动,社会功能也日趋强化,形成了职业性的戏班,老腔班社多以箱主堂号命名,如“永盛班”,也有以说戏者自行命名,如“全生班”。老腔的剧本从不外传,因而形成了封闭性,但在1928年,老腔唱本发生被盗案后,陆续出现了异姓门派,同时随着张氏家族的繁衍分支,唱腔风格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粗犷大气的风格依旧没变。
如果说张艺谋的电影《活着》让人们知道了老腔的存在,那么话剧《白鹿原》则是让观众对老腔有了面对面的了解。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到“既见其人也闻其声”,老腔传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曲折而耐人寻味。
2006年2月,华阴老腔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种文化,老腔,一个原来并不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现以其独有的豪放气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欣赏指南:在华阴市310国道与集灵路十字向北的华山国际大酒店内,华旅集团演艺公司每晚8点都会进行老腔表演。
美食推荐:踅面、麻食泡、擀馍、火锅子
千古绝唱四平戏
文/图&杨则生
暮云尽收,月出深山,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的英节庙前层层叠叠挤满了人,庙里四平戏开场,铿锵的锣鼓声响起,演员唱念做打,村民喝彩叫好。夏日夜晚山风阵阵,大家听戏纳凉,好不惬意。
四平戏又被称为“四平腔”,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徽州(安徽省歙县)、河南一带。河南张谨后人将家乡戏带到杨源乡,代代流传下来。四平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其特点是字多音少、一泄而尽,一人启口,众人接腔,唱腔古朴淳厚。
曾经,许多戏曲史专家认为四平戏已不复存在。然而20世纪80年代,有人意外地在杨源乡的大山深处听到了高昂、风趣的唱腔,看到古老戏台上演出的代代相传的剧目,甚是惊喜,四平戏不但以独立剧种存在,而且还保存完整。
作为一项仪式感很强的民间戏剧表演,四平戏寄托了乡亲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逢年过节、结婚乔迁,都要唱戏来庆贺。康熙、雍正年间,杨源一带的“咏霓轩”戏班演出活动十分兴旺,戏班常来回周边巡演,每到一地停留时间达半月之久。1982年,老艺人张陈招、张应选、李式舒吸收了4名青年女演员,打破了四平戏一贯男扮女角的局面和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此后,四平戏艺人收集和整理出清代四平戏手抄本《秦世美》《二度梅》和《苏秦》《英雄会》《九龙阁》《蟠桃会》等传统剧本。1988年,四平戏演出剧目增加24个,演出活动活跃,除传统庙会外,节假日也会有乡村演出。从“泳霓轩”四平戏班到如今杨源四平戏业余剧团,四平戏在一个山乡演出400多年,这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如今,四平戏完整保留下来的有《荆钗记》《刘知远》《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五大宋元南戏的代表剧目,其唱腔属高调系统,古朴粗放,句末有帮腔,一唱众和。后台有锣、鼓、钹、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指挥,音律抑扬顿挫。这与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弋阳、四平腔,字多腔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数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为众口”的论述完全一致。动作有腾、挪、滚、打,随鼓点缓急进退。其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贴(占)、外、夫(老旦)、礼九门十二行当。
四平戏的经久不衰得益于杨源乡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地方剧种的四平戏与其他戏曲有所不同,艺术上处于较原始状态,其表演动作因行当不同,规定的手、脚动作也不同;其语言唱腔古朴粗放、清新悦耳,句末帮腔采用拖音演唱,道白皆用大官话(俗称正宗腔);其剧本没有标注唱腔音符,只有标注轻重音符号,无谱有调,语言和唱腔全靠代代口口相传。
村民们说,四平戏流动在杨源人的血液里,因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引起共鸣,村民容易接受,所以村里人人都会哼上几段。不论是下田劳作的村姑还是上山砍柴的小伙子,大家都爱边劳作边唱,加上句末有帮腔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人高唱、众人应和的情景,让人久久回味。
四平戏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精神和文化的滋养,为维护、推介和传承四平戏,政和县以政府扶持加社会集资的方式成立了四平戏基金会,确保剧团和艺人的生计,在杨源乡中心小学开办少儿四平戏扮演培训班,组成了少儿四平戏曲团,把四平戏列为爱国爱乡的乡土教材必修课,培育新一代的四平戏爱好者和传承人。今年5月,福建省歌舞剧院的编导们复排了四平戏的经典剧目《九龙阁》,从剧本创作、艺术构思、音乐、舞美设计各个方面推陈出新,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月落梢头,带着留恋,回望灯笼高悬,曲终人散,只剩古老的英节庙戏台静静伫立着,锣鼓的铿锵声和咿咿呀呀的唱和声依然回荡在耳边,咏诵着悠远岁月。
欣赏指南: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四平戏都会在杨源村英节庙里表演三天三夜,世代沿袭,传承至今。
美食推荐:红烧肉、七层糕、泥鳅粉丝煲
文/图&白英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记得小学有一篇课文叫《藏戏》,开头就是这样写的。藏戏到底是怎么演的呢,我怀着好奇来到雪顿节藏戏展演地——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宗角禄康(龙王潭公园)。
宗角禄康绿草如茵,游人如织,中心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布达拉宫。我随着熙熙攘攘人流往里走,远远就听到了悠扬的歌声,前面开阔的露天场地上,一台藏戏早已开演了,只见中间的柱子上挂着一幅唐卡,并没有华丽的布景,大家有席地而坐的,有随意站着的,自发地围在一起。老人们边看戏边摇着转经筒,年轻人小声讨论着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孩子们则被五花八门的藏戏面具所吸引,游客们高举相机,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细节。悠长的唱腔飞舞在耳畔,演员们旋转跳跃带起的微风扑面而来。
藏戏的表演者大约有十几个,演员们的服装和头饰很华丽,几个戴面具的人站在场地中间说唱,其他人站在四周。伴奏也不复杂,主要用一鼓一钹,主角唱一段,周围的人就跟着起舞,中间还穿插着扮演小动物的人跳上跳下。我听不懂藏语,只觉他们的唱腔粗犷朴实,内含特殊的韵律之美,再加上舞蹈,倒像是话剧和歌舞剧的组合。我想,一定是因为演出时舞步动作起落幅度大,需要开阔的表演场地,所以藏戏是露天演出,藏戏的唱腔才显得特别高亢嘹亮。
我身旁的藏族老人次仁说,他也曾演过藏戏,今天演出的是藏戏八大剧目之一《朗萨雯波》,朗萨雯波是这出戏中女主角的名字,雯是光芒,波是十万之意,朗萨雯波意思是闪耀十万霞光的朗萨姑娘。整部戏讲述的是西藏奴隶王统治时期,美丽的藏族农家姑娘朗萨被奴隶主抢婚,最后被虐待至死的不幸遭遇。从那曲赶来的次旦朗杰说,每年雪顿节期间,他都会带着全家人来看藏戏,过雪顿节不看藏戏就像过藏历年没吃“古突”一样(古突是藏族人过年时必须吃的食物),《朗萨雯波》这部戏看过很多遍了,但总是意犹未尽。
藏戏的一个特点是演员们均戴面具表演,这些面具造型夸张,看起来甚至有些怪诞,我好奇地打听各种面具都代表什么。次仁老人告诉我,在藏戏中,除了少数角色采用简单的化妆外,多数人物、神灵、妖怪和动物角色都要用面具表现。不同的面具、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征,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象征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象征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象征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象征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而妖魔鬼怪的面具多青面獠牙,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正午的阳光洒下来,照着演员们的戏服,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照着藏戏面具,几分威武,几分神秘;也照着观者的眼神,干净澄澈,纯朴简单。是啊,历经600余年时光的洗涤,藏戏那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造型夸张的面具、优美动人的舞姿,无不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欣赏指南:雪顿节期间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有藏戏队伍每天定时表演,表演时间从上午11点至暮色降临。
美食推荐:藏式牦牛酸奶、炸羊排、糌粑、酥油茶、手撕牦牛肉、青稞酒、藏式包子
上期获奖名单公示
领腊肉啦!恭喜这位幸运的捧油获得我们上期大奖,请在后台留下地址,香喷喷的腊肉马上就飞向你啦~
没有获奖的朋友也不要灰心噢~接下来小编努力“拉赞助”,争取每期都给大家发奖!鉴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大家就在评论里畅所欲言吧~抽一位小伙伴送书,毕竟想要有文化,必须多读书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本期编辑丨康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武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