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与杨培东谁厉害杨培东王者荣耀雅典娜厉害吗谁最厉害

杨培东还有上文说的彭也还是有段差距的说
时间: 19:38:08
&&&&&&&&介孔材料牛人漫谈&&&&作者:expand发布日期:查看数:181出自:http://emuch.net2年前的旧文,改了一下发到本论坛中,望同好指正。expand拜发信人:expand(今夜有雨不宜裸奔),信区:Chemistry标?题:介孔材料牛人漫谈(原创)发信站:鼓浪听涛(ThuAug004)小弟近年涉入介孔材料合成的领域,在介孔材料合成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想简单谈谈介孔材料的所谓的几个牛人,才疏学浅,权且算是抛砖引玉吧。介孔材料的兴起以Mobil公司的科学家在1992年的Nature上报道发明了M41S家族为标志,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经超分子组装合成高度有序的介孔材料,这种具有规则孔道(2~50nm可控),巨大的表面积(300~2000平米每克)的SiO2分子筛由于在催化,材料,生物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的兴趣。事实上1991年日本人率先研究发现了介孔材料的合成,可惜孔道不规则,且发表在日本化学会刊上,未能得到关注。?在此之后Mobil公司没有继续报道他们的成果,估计改到作应用了。有趣的是,催化科学家终于可以发高档次论文,于是在Nature,Science(NS)上不断灌水,其中的马力最强的灌水机当属Pinnavaia和Stucky。?T.J.Pinnavaia最大的贡献是采用非离子取代先前的CTAB或CTA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了无序的介孔分子筛HMS与MSU。最近此人又在Science灌了一篇,好像说是变有序了。Sigh,看看人家的工作,作一篇发一个Science,工作量跟咱们郑仙(注:厦大郑兰荪院士,当时郑发表了一篇science,用了10年之功)没的比。Pinnavaia搞催化出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介孔硅,铝硅酸盐,磷酸盐等分子筛的合成。G.D.Stucky无疑是介孔材料的超大牛,做的SBA-n系列分子筛篇篇都上NS去了。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成绩的取得不是什么所谓的领导支持,上级关注得来的,全是咱们中国留学生帮他干的。而绝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吉林大学出来的,如霍启升,赵东元等杰出代表。(纳米领域现在的另一水王有个名叫彭小刚(PengXG,合成CdSe的,现在阿肯色大学当教授,阿肯色,嘿嘿,多读几遍就知道是好地方了,都是吉大的,sigh,咱们厦大还是缺这种的。)霍现在好像不干科研了,赵现在复旦大学当长江学者了。国内在介孔领域无疑他是最强的,放眼整个亚洲,也算是数一数二了。韩国这边Kaist(韩国最好的理工大学,虽然是Institute,地位如MIT在美国的地位)的Ryoo组也算是超NB人物之一了,特别在利用硅分子筛为模板合成介孔碳分子筛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http://rryoo.kaist.ac.kr/main.html?Pinnavaia和Stucky都曾重复他的工作。个人感觉目前介孔搞的好的基本都是从Stucky的研究小组出来的。如欧洲那边的牛人FerdiSchuth也曾在他们组干过。韩国目前也有两个年轻教授在介孔领域也算初出茅庐,都是Ryoo的博士生,后到Stucky组作博士后了。Stucky做得领域确实够广,产业化的可能性无疑是最高的。而赵东元无疑也算是继承它的衣钵了,看他在复旦化学系发的文章,也难怪能参加院士评选进入最后一轮。当然跟国际上纳米领域的水王:王中林,夏幼南,杨培东还有上文说的彭也还是有段差距的说。个人认为Stucky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上(和霍一起干的),以及三篏段共聚物为模板合成水热稳定的介孔材料(和赵一起的,特别是SBA-15)。马上他们组又来了后来成为纳米ZnO一维材料合成方面的水王的哈佛大学博士杨培东,杨在他们组作博士后发了NS各一篇。其中发在Nature的三篏段共聚物为模板合成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论文工作至今无人重复出来。当然各科学家的虚伪性来了,我估计他们用TEM一不小心照了个好的区域,于是说:?哇,哈哈哈!I’msoNB,allthesamplesarehighlyordered!?以偏概全,局部代替全部也算是做纳米的人的基本思路了,sigh!吸口气再来。包括我的投的论文也只好引用他的工作,虽然知道不能重复,谁叫偶不是牛人呢?当然,却有一个大牛出来说了,容后再谈。介孔材料的发现无疑催化学家大大发了文章,把原来沸石分子筛的东东再倒腾了一下,而国际上的材料合成的杂志上出现了大量的meso等相关名词。如microporousmaterials杂志都把名字改成了microporousandmesoporousmaterials.分子筛的合成一般采用沉淀法合成,但介孔薄膜的合成却并非如此,毕竟若采用相同的沉淀法合成将无法拉膜成型。这时搞催化的人是罩不住了,无疑sol-gel的大师人物该出来说话了。其中BrinkerC.J.和SanchezC.无疑是最杰出的。上次本人打算投稿到J.Sol-Gel.Sci.Tech杂志上,(搞介孔发这种文章说明作的不怎么样),在投稿须知里面,参考文献的书写方法指导给出的三个?种子?,有两篇就是他两各一的。其中Brinker那本溶胶凝胶被Sanchez称为该领域的bible,至于我老板也是非常推崇的。?早期虽然有很多NS的报道说介孔薄膜合成出来了,但有相当部分是Ozin报道的,所以无人能重复(此部分另外展开),到97年Brinker在Nature上挖坑,报道了蒸气诱导自组装(EISA)合成方法之后,大家就纷纷跟着灌水了。当时Brinker手下也是中国学生LuYunfeng,FanHongyou(都是吉大化学系的,都在米国大学里当教授了。介孔材料的热门也成就了无数人的理想,中国人也算分得一杯羹了,我这个70年代末出生的又赶不上末班车了,ft)。Brinker研究组年年至少一篇NS的paper。至于发Adv.Mater.和JACS那就像当年我在化院版灌水那么easy。?Brinker搞有机硅的溶胶凝胶出来的,工作当然主要集中在介孔SiO2薄膜上,他们合成和应用都做得不像是人作的那种,狂ft。而对于主要作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牛法国人Clement?Sanchez来说,当然是扩展到介孔过渡氧化物薄膜合成。http://www.ccr.jussieu.fr/lcmc/?这里要提到DavidGrosso,此人在合成介孔薄膜的牛人Pierre-AntoineAlbouy读完博士之后开始到Sanchez组工作,在此之前Sanchez主要从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同时他们对TiO2的组装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到2001年终于在Adv.Mater.上报道了350度下高度有序的介孔TiO2薄膜,随后Sanchez把他的牛人本色发挥的淋漓尽致,短短几年间在JACS,Angew.Chem.,Chem.Comm.等杂志发表了一系列papers。同时他的Review更是他的不比它的研究论文少,都上了ChemRev以及Adv.Func.Mater.的特写文章里了。(注:最近又上了2篇NatureMaterials,一篇review一篇letter)我的导师曾在2002年MRS春季会议上遇到过Sanchez,老板去请教他问题,结果被搞的PP的,据他说Sanzhez此人是特别高傲,拽的半死!sigh,2004年跟我谈起他的时候老板还有点ft,呵呵,我估计另一件事情就是他对中国MM也很ft。题外话,罪过。(注:老板跟我侃大山的时候,读起他博士的时候跟中国mm一起作实验,mm老是对他指手画脚,搞的他郁闷的不行,遇到韩国人都说要小心中国mm)而Grosso还算比较友好对我老板。呵呵。Sanchez写论文都是讲别人作的很烂,或表征数据不完善等等,然后引出自己的工作。我一直觉得Sanchez对Brinker十分推崇,倒是对Stucky有点不以为然似&&&&&&&&&&&&的,我读他的论文有这种感受,莫非是瑜亮情结的说,呵呵,无聊猜测,一笑。上面说过杨培东的文章被臵疑的事情就是Sanchez说的。当然介孔材料的合成有所保留也是应该的,但是杨培东和赵东元似乎后面也没有再重复出来过。不由想起中山大学徐安武被介孔材料方面的牛人BaoLiangSu臵疑,分别在AngewChem和ChemMater上说他的ZSU上至AngewChem下至ChemComm七篇全是artificial。有兴趣可看看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jissue/中的Korrespondenz.最后说一下OzinG.A.,这个人我实在佩服他,上面讲过Ozin的工作通常是不能重复的,可是他NS一向没少发,狂ft。1971年他发表的第一篇Nature文章居然是激光拉曼光谱,呵呵。大家有兴趣可看看他的publications中最后一栏的AdvMater和AFM就知道了。Ozin的主页是这些人当中做得最好的,(注:艺术价值有5层楼那么高),地址是:?http://www.chem.toronto.edu/staff/GAO/flashed/menu.htm&&&&&&&&中国纳米牛人&&&&?&&&&&&&&楼主徐莎莎5:381.姓名:张立德生年:1938星级:五星贡献:把纳米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发展:江河日下星座:悲凄星单位:合肥固体物理所点评:张先生是真正意义上最早把纳米概念引入中国的本土科学家,曾受邀请以分会主席的资格参加了第一和第二届纳米材料国际会议。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纳米材料结构研究以及光、电性能方面的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纳米材料鼻祖Gleiter教授的赞扬。他和牟教授合著的《纳米材料学》和《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中国仅有的两本综合性的纳米教材,指引了众多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走向纳米领域。他近年来致力于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对推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居功至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纳米专家第一人。可悲的是作为纳米第一人,却至今仍然不是院士,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现行院士制度的巨大讽刺。不足之处在于他始终没能够组织起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近年来的工作深度不够,没有杰出的弟子。由于年龄的缘故,将逐步退出舞台。2.姓名:钱逸泰生年:1941星级:五星贡献:溶剂热合成的发明者之一发展:夏日黄昏星座:幸运星单位:科技大学点评:钱先生是溶剂热合成的发明者之一,是溶剂相合成纳米材料的国际级专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合成金刚石和立方氮化镓方面的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乘此东风成为中国第一位纳米院士,可谓幸运星。把他排在第二位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人情味不够,手下弟子精英辈出,慑于其严厉的手腕,先后离去。近年来的工作深度不够,还是靠活动能力和吃老本维持。由于其院士的身份,还将活跃十年左右,但是很难左右中国纳米政策的大局。3.姓名:卢柯生年:1965星级:五星贡献: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始创者发展:前途无量星座:天王星单位:沈阳金属所点评:卢先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三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之一的非晶晶化法的创造者,从出道以来一直工作在纳米研究的国际前沿,而且研究方向自始至终很专一,因而很有深度。近年来在Science和PRL上发表的工作引起国际反响。不仅学术一流,组织能力也是一流,手下的弟子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工作做得很塌实,凝聚力很强。在人脉上也很突出,与众多院士关系密切。年纪轻轻,已经是国际级专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官升脾气长可能是他的不足之处,&&&&&&&&&&&&不知他还有多少时间能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未来的中国纳米第一人!4.姓名:范守善生年:1947星级:四星贡献:碳纳米管实用化的本土发起人之一发展:平淡星座:逍遥星单位:清华大学点评:范先生涉足纳米材料领域较晚,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和碳纳米管相关的项目上。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工作有一定影响。突出贡献是近期对推动纳米材料的实用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年他的课题组在所里做的报告想必很多人听过了,感觉上他们的工作研究的比较系统。范先生工作出色,为人也比较低调。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并不妨碍我把他排在第四的位臵。在人脉上一般,很朱静等合作一般。由于不善于专营,在中国的大形式下,难以有太大的发展。5.我选择王广厚。单位:南京大学理由如下:王先生是早期中国团蔟物理研究的代表人之一,在团蔟和纳米颗粒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单纯就这一方面而言,他的成就远远超过侯建国在基础物理中心时所做的工作。在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冯端院士的支持下,为中国团簇和纳米小颗粒结构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今年来转向热门的准一维制备,没有什么出色的工作,这是他最大的败笔。6.总该轮到解思深院士了:单位:物理所是否很多人等不急了?解先生进入纳米这一领域很晚,原来研究超导,不太成功。虽说有几篇Nature,Science水平的工作,但无非就是什么最细、最长,从现在来看,他的记录已经被甩在后面了。即使是物理所,对他的工作的评价也是很一般,物理所崇尚的是物理,是PRL。早些年郁郁不得志,现在时来运转。把他排在这个位臵并不委屈他,或者还高了些。7.我选了李亚栋:单位:清华许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李先生的背景一般,毕业于安徽很一般的学校,在钱先生手下拿到博士学位后,被清特华聘为教授。如果列位有幸听过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会知道,他之所以强,强在什么地方。钱院士的众多弟子,如谢毅、俞书宏等始终无法超越李,也可见一斑。他可以说是把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发挥到了极至。如果在美国,他就是另一个杨培东。可惜在中国,他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范守善自己低调,李借不上力。8.赵东元:单位:复旦在中国在微孔、分子筛的并且有应用化前景的算他第一。但是他和在美国时的同门冯配云、杨陪东相比,逊色不少。尽管如此,在中国,他在自己的领域是最牛的。他敢于申请院士,也并不只是血气方刚。9.姓名:彭练矛生年:1962星级:三星单位:北大贡献:把电镜和纳米结合得最好的国内的科学家发展:有实验和理论双重背景,如果不从国外回来,成就当不在王中林之下星座:天忙星点评:彭先生是国内电镜方面的大师级人物,虽然年轻,但功底不凡。&&&&&&&&&&&&在电镜表征纳米材料方面的工作可与王中林相媲美。作为北京大学的特聘教授,得到的官方的支持很少(这和龚旗煌天壤之别,龚因为甘子钊的大力支持,组建了国家表面物理重点实验室,如今是举足重轻的人物),尽管个人天赋极佳,而且非常努力,现在还是起色不大。不过最近他在组建实验和理论两个小组,准备冲击纳米器件这一领域,感觉准备工作很充分,据说已经筹集了近两千万经费,希望他能有所成就。把他选在十大纳米专家之九主要是看他的潜力无限。不足之处在于他的人脉不是很旺,如不改善,很难有大成。10.江雷姓名:江雷生年:1965星级:三星贡献:亲双疏界面材料微观机制发展:有强力后援,官运亨通?星座:红专星点评:江先生是亲双疏界面材料研究较早的科学家之一,首次从微观上澄清了亲双疏的本质。最近几年来在此领域做出了不错的工作,得到同行的赞扬。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尽管他的研究领域比较狭窄,但是有一定深度,也是值得称道的。把他选在十大纳米专家之列也是名至实归。尽管年纪轻,如今已是国家纳米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不知是否白副院长会否尽快把他捧上院士的宝座?不足之处在于他的研究面太窄,影响力不够。由于年龄和人脉的缘故,将迅速向上攀升。另外今年好像这十个里面好像有好几个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了,愿他们能如愿当选,开创中国纳米的新时代11.杨培东(1971年-)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化学家、纳米技术领域专家,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金和荣誉,成为纳米研究领域闪亮的明星。导师是哈佛大学的查尔斯M.利伯教授,杨培东教授应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之邀,出任该所客座教授,同时负责组建并领导一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就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杨培东在纳米线、原子组装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电路、新型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杨培东将在今后3年时间内获得50万美元的科研奖金。?艾伦〃沃特曼奖?是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年度科学大奖,每年授予一位在科学或工程研究领域表现出色的年轻科研人员。12.庞代文庞代文(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25项科研项目。研究专长:在生物纳米标记、纳米生物器件、DNA、蛋白质表面化学/电化学、基因芯片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在半导体萦光纳米晶粒-量子点和DNA表面化学两方面的研究较系统和深入。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新型生物医学探针技术基础及应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萦光纳米实时检测新技术及动态过程可视化?)、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纳米科技重大专项?纳米生物和医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中法先进研究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25项科研项目。13.彭笑刚1987年、1992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Lawrence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进入美国阿肯色大学,2005年被提升为教授。2009年加盟浙江大学,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他的研究小组主要从事胶状纳米晶体的配位化学、无机纳米晶体材料的成长机制、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Nature》《Nat.Mater.》《Angew.已在,,Chem.Int.Ed.》,《J.Am.Chem.Soc.》,《NanoLett.》等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余篇,是纳米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14.崔屹小组的网站:http://www.stanford.edu/group/cui_group/斯坦福大学的牛人YiCui,2001年读博士时ScienceNature2001年5篇。前段时间的纸电池的发明者。纸电池文献:L.Hu,J.W.Choi,Y.Yang,S.Jeong,F.LaMantia,L.-F.Cui,Y.Cui,Highlyconductivepaperforenergy-storagedevicesPNAS,online(年ScienceNature:Y.CuiandC.M.Lieber,FunctionalNanoscaleElectronicDevicesAssembledusingSiliconNanowireBuildingBlocksScience291,851-853(2001).viewY.Cui,Q.Wei,H.ParkandC.M.Lieber,NanowireNanosensorsforHighly-Sensitive,SelectiveandIntegratedDetectionofBiologicalandChemicalSpeciesScience293,01).viewX.Duan,Y.Huang,Y.Cui,J.WangandC.M.Lieber,IndiumPhosphideNanowiresasBuildingBlocksforNanoscaleElectronicandOptoelectronicDevicesNature409,66-69(2001).viewJ.Wang,M.K.Gudiksen,X.Duan,Y.CuiandC.M.Lieber,HighlyPolarizedPhotoluminescenceand&&&&&&&&&&&&Polarization-SensitivePhotodetectorsfromSingleIndiumPhosphideNanowireesScience293,01).viewY.Huang,X.Duan,Y.Cui,L.J.Lauhon,K.KimandC.M.Lieber,LogicGatesandComputationfromAssembledNanowireBuildingBlocksScience,294,01).view15.王中林(1961-)物理学博士,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校董事教授,2006年晋升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成就:1.纳米能源技术。王中林研究小组2006年发明了纳米发电机,2007年成功研发出由超声波驱动的可独立工作的直流纳米发电机,2008年研发出可以利用衣料来实现发电的?发电衣?的原型发电机。纳米发电机研究已成为国际纳米科技在微型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2.氧化锌纳米的合成、表征、机理和应用他长期进行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研究,使得氧化锌成为除碳纳米管和硅纳米线外纳米技术中又一重要材料体系。3.纳米传感器和新型器件的原理和应用近来,王中林基于纳米级压电和半导体性能的巧妙耦合提出了纳米压电电子学(nanopiezotronics)的概念,即利用压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场来调制和控制载流子运动的原理来制造新型的器件,首次制造出压电场效应三级管,压电二极管。王中林发表了600篇期刊学术论文,45篇书章节,28项美国中国专利,4本专著和20本编辑书籍及会议文集,其中有15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物上,论文被引用达31,000次以上。王中林小组的网站: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国内高分子材料牛人简介&&&&|[][]卓禧仁,男,1931年2月出生于福建厦门。高分子化学家,现任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年去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现任武汉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务,还担任《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JournalofReactivePolymers》副主编,《PolymerInternational》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编委。目前主攻科研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1983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991年、199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和三等奖。已发表论文240余篇。1986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曹镛,男,1941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化学学士。年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进修,1987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1966年至1988年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1年至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至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0年至1998年美国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1998年至现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室主任。200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自1975年起余年来,曹镛教授开始从事有机固体,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二十余年,曹镛教授一直在该研究领域前沿从事创造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多年来曹镛教授对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Conter-IonInducedProcessibility)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实验上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同时还发现,通过对阴离子与溶剂及聚苯胺主链间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聚苯胺主链的链结构与构像,从而使通过这一方法加工后的聚苯胺具有比一般方法所得到的电导率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这样,第一次实现了人们开展导电聚合物研究的最初梦想――研制出同时兼具高导电性和加工性的导电聚合物。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转让给有关公司进行商品化生产,其产品有可能在防静电材料、抗电磁波屏蔽、光电器件的透明电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这一新的概念与方法已被很多导电聚合物研究者所采用和跟踪,并已被推广到其他导电聚合物(如聚砒咯等),成为近年来导电聚合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曹镛教授的研究工作重心转向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他与物理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地用可溶性高导聚苯胺涂复在聚酯(PET)薄膜上取代ITO作为透明电极,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使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达到实用要求(初始光强100cd/m2时连续运转达数万小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使用铝等较稳定的金属作阴极时,其电萤光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等低功函数金属作阴极的量子效率。同时,他们对电萦光及光萦光效率的关联提出了新的认识。按目前公认的传统的概念,电萦光量子效率不可能超过其光萦光效率的25%。曹镛教授等人最近用严密的实验表明,在一些体系中这一理论不成立。这一结果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曹镛教授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共发表有关论文130余篇(其中有2篇是发表在NATURE(London)杂志),根据SCI的检索,被他人引用达2200余次;已获得专利13项,其中中国专利1项,美国专利12项,另有6项美国专利正在审查中。与其他同志共同分别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程容时,高分子物理化学家。1927年10月生,宜兴和桥镇人。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同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读研究生并于1951年毕业。1952年起任中科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后迁并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3年调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高分子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高分子学报》、《色谱》等国内和国际学术刊物编委。?程钅容时是我国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他在高分子的分子表征、溶液性质、体积排除色谱、交联高分子网络结构、高分子链的构象理论、高分子凝聚态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曾两次应邀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凝胶色谱专题讨论会。他主要参与研究的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稀土催化聚合顺丁生胶的表征》和《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主持的《凝胶色谱的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受到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与指导的?高分子长链支化结构研究?和《系列窄分布聚苯乙烯样品的研制》分别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新德,又名心得,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土,年先后执教于昆明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化工科和南迁到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1946年公费留学入美国印第安纳州诺脱丹大学研究院化学系,1948年获得博土学位,导师为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C.C.普赖斯(C.C.Price)教授。1948年学成归来,应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并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教授。1949年在清华大学率先讲授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课。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任化学系教授至今,创建高分子化学研究所。1956年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任主任至1986年。此外,应聘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年)和感光化学研究所(1977至今)研究员;曾当选中国化学会第20至22届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土);此外,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受聘为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顾问。他还是日本京都大学医用高分子与生物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1984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客座教授(1988年~至今)。冯先生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他是我国高分子学术刊物创办人之一,历任《高分子通讯》中英文版的副主编、《高分子学报》和《中国高分子科学》英文版主编。他还积极发起和联系国内外的高分子专家组织了多次全国和国际高分子学术会议,促进了国内高分子科学研究迅速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其中1991年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之托,在中国杭州主持召开?烯烃与乙烯类聚合物及功能化——反应、机理与工业应用?国际讨论会,为此主编出版德国大分子化学所属大分子讨论会专刊(MacromolecularSymposia)第63卷(1992年)。冯新德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先后培养高分子专业人员数百人,其中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者已达数十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后,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人。为了表彰他培养人才的业绩,中国化学会于1989年授予他育才奖。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期间的重大项目?烯类双烯类聚合反应研究——机理、动力学及产物结构调节?。其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奖:?胺存在下的烯类聚合与引发机理?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医用嵌段聚醚氨酯抗凝血材料?获1990年天律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烯类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84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一届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高分子会议上,他的?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进展?,获大会颁发的演讲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高分子合成化学》。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编委。冯先生在其近六十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为我国高分子科学事业和培养造就一批高级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何炳林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日生于广东番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1952年获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高级研究员。195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农药研究和大学教学工作。深入研究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与制造,用于链霉素的精制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吸附树脂的研究开辟了功能性树脂的开发与应用,为此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58年创建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苯乙烯型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使南开大学成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研制的重要机构之一,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1978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与生物学有关的方面,特别是离子交换树脂在医学及医疗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效果,后来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制成了多种聚合物多相催化剂,成功地用于催化氢化、氢甲酰化等反应。主要经历: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士;美国印第安那大学(IndianaUniversity)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南联合大学及南开大学助教及美国纳尔哥化学公司(NALCO)高级研究员,在印第安那大学学习期间,因成绩优秀,经导师推荐成为了SigmaXi及PiLamdaUpsilun会员,这是美国在学术上的一种荣誉。1956年回国后,执教于南开大学,主持建立了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并在二机部资助下建成了南开大学化工厂,开创了我国自己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曾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化学系主任,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及短期兼任青岛大学校长。迄今,已培养出100多名硕士,50多名博士及博士后12名,获国家级、部委级及省市级教学及科研成果30多项,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有国家973重大项目子课题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等。近年来主要成果和奖励:1999年?生物医学高分子?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若干生物医学高分子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高选择性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获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林尚安,男,汉族,福建省永定县人,1924年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高分子学术界享有盛誉。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任教。1960年、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曾兼任广东省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评议组成员和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化学学部委员。长期从事聚烯烃优质材料合成及功能高分子研究,成绩卓著。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多篇,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及全国优秀教师和南粤杰出教师称号。林尚安教授在中山大学先后担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山大学国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在社会兼职上,曾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化学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高分子化学组副主编,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学科组成员。并受聘为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他在50年的教学工作中,主讲过《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专论》、《高分子合成与聚合原理》、《高分子合成与功能高分子》等主要课程。指导培养30名博士生,40多名硕士生以及博士后。他还与美国麻省大学钱庆文教授及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杨南乐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林尚安教授对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有很深的造诣。先后主编过4本专著和教材,在教育和学术界颇具影响。1960年和1982年先后编著理科大学教科书《高分子化学》两种版本,后一种被选为我国参加德国法兰克弗国际书展获得好评,并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4年、1988年还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论》和《配位聚合》等专著。林尚安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五、六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有机硅高分子缩聚研究。所研制的有机硅新材料曾被应用于国防及尖端装臵中,获国防工委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七十年代以后,林尚安教授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与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配位聚合理论,美、日、德等国际著名高分子专家盛赞他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他研制成功的多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无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及多种烯烃共聚物,效果甚佳。所研制的?苯乙烯定向聚合高活性催化剂?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乙烯气相高效率聚合催化剂和各种烯烃共聚合催化剂,以及茂金属催化剂合成间规聚苯乙稀及其嵌段共聚物的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因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纳入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验收鉴定。在聚烯烃的化学改性、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合成有发展前景的功能高分子富氧膜的新构思。他还研制成醇-水透过蒸发膜材料和属于国家?863?计划的?人工种子的高分子种皮研究?的成果,均为有新颖性、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技术专家组好评。林尚安教授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为我国高分子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具有高水平的论文150多篇;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他热心促进我国学者对外学术交流,曾主持国内、国际学术会议6次。八十年代以来应邀赴美、英、日、韩等国及台、港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并在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访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10多次。在教学成果方面,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园丁奖?、?南粤杰出教师奖?和?广东省职工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中山大学授予?特别贡献奖?。他在1983年至1992年担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期间,大力推动学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成绩显著,该会连续6次被广东省科协评为先进学会。&&&&&&&&材料专家&&&&电子信息材料&&&&许京军赵修建张怀武杨德仁刘式墉曾一平刘育梁陈诺夫罗毅祝宁华陈创天院士沈德忠院士顾真安院士王阳元院士李龙土院士姚熹院士王占国院士林兰英院士王圩院士梁骏吾院士&&&&&&&&新能源材料&&&&王雪松谢晶莹张全生柯克杜翠微毛永志张华民沈辉杨裕生院士雷永泉汪继强张允什江义林安中耿新华向贤碧纳米材料李亚栋张亚非白春礼张立德卢柯闵乃本俞大鹏江雷万立骏成会明彭练矛解思深薛群基朱长纯范守善&&&&&&&&复合材料&&&&傅正义张荻仲伟虹韩杰才江莞硅酸盐所闻立时院士杜善义院士张联盟吴林志周玉&&&&&&&&生态环境材料&&&&翁端詹茂盛左铁镛院士&&&&&&&&生物医用材料&&&&张其清黄鹏程俞耀庭宋存先徐恒昌王身国王同&&&&&&&&智能材料&&&&徐惠彬刘忠范赵晓鹏陶宝祺院士杨大智田莳&&&&&&&&高性能结构材料&&&&张济山介万奇曲选辉隋同波张国庆熊柏青曹春晓院士陈国良院士朱静院士&&&&&&&&新型功能材料&&&&周美玲田永君陈岗吉林大学奚正平张九兴严纯华成昭华林君狄国庆周廉院士王震西院士吕反修刘湘莲&&&&&&&&化工高分子&&&&杨万泰童真吴忠文何嘉松杨士勇张志杰李悦生戴学刚徐端夫院士杨玉良乔金梁王琪四川联大&&&&&&&&新型建筑材料&&&&梁开明顾真安院士&&&&&&&&先进陶瓷材料&&&&李建保金志浩施剑林李龙土院士&&&&&&&&其他&&&&韩恩厚有色行业专家&&&&姓名王淀佐左铁镛黄伯云职称院士院士院士工作单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技术领域选矿、矿物加工浮选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钨/钼/铝专家粉末冶金、材料&&&&&&&&&&&&孙传尧周廉邱定蕃何继善刘业翔汪旭光张懿张泽钟掘李东英何季麟古德生张国成金展鹏张文海邱竹贤曾苏民陈景黄培云魏寿昆柯俊肖纪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选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冶金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系统中南大学冶金、材料及工业电化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业炸药与爆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环境化学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中南大学机械、加工,铝专家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冶金材料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冶金与材料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炼分离中南大学相图计算以及相变动力学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冶金东北大学冶金西南铝加工厂压力加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冶金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北京科技大学合金中相变研究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1、计算机应用;2、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4、人类智能及其高庆狮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模拟与应用周国治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刘宝琛院士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陈难先院士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固体界面声子谱与应用物理中逆问题的研究葛昌纯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陈先霖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机械力学、强度分析和重大冶金设备运行性能胡正寰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轴类零件轧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高温合金物理冶金、高温部件力学冶金及寿命估算、金属间化合物新型结构材料、大块金属玻陈唐良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璃及其他新金属材料、雾化喷射成型技术等材料臵备新技术新工艺等唐孝炎院士北京大学大气臭氧化学和酸雨化学戴永年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肖亚庆教授级高工中国铝业公司铝、加工、冶炼张少明教授级高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家有熊柏青教授级高工加工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中心教授/博周美玲北京工业大学难熔金属强韧化及机理、稀土功能材料、高温超导YBCO带材及薄膜导教授级高工李旺兴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铝冶炼/博导教授/博潘峰清华大学加工、冶金导教授/博胡岳华中南工业大学选矿导教授/博聂祚仁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1.稀土金属功能和结构材料、环境材料。2.稀土钨电极材料3.铝合金深加工材料导教授/博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曲选辉粉末冶金、材料导学院教授/博张久兴北京工业大学稀土难熔金属材料、稀土磁性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导黄小卫教授级高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卢惠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轻金属冶金与材料(铅、镁、钛等)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特种陶瓷与李林教授级高工特种陶瓷与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研究室教授/博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纳米材料、导刘志东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1、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2、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3、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4、谢建新教授/博导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严辉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光电材料,电子物理雷永平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先进电子连接材料;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计算材料学吴爱祥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开采高分子液晶形成理论、热致性聚酰胺液晶材料设计、合成、物性;蛋白质化学修饰、生张文熊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物高分子、生体材料应用技术史耀武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先进电子连接材料;材料性能评价殷树言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焊接电弧物理、先进焊接设备及焊接自动化陈光华教授/博导北京工业大学非晶态半导体、薄膜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余明教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粉末及钨钼难熔金属及合金,高比重合金,二硼化钛涂层材料。涂层制备技术,氮化硼陶瓷等&&&&&&&&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院士&&&&&&&&&&&&特种材料所&&&&&&&&材料专业院士及其简介&&&&1.崔昆男,1925年生,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1年至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就读,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他先后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二系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二系主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冶金评审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他致力于高性能新型模具材料钢的合金化、夹杂物工程、高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激光熔覆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技术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国家新颁布的合金钢钢号,有一半由他主持研制。他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为发展我国新型钢种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高性能模具钢已被列入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其中有两种已列入国家工具钢标准GB1299-85。他的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委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三、四等各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2.傅恒志,男,1929年生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论著成果傅恒志院士长期从事铸钢、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年因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还获得包括《定向凝固超细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制》在内的多项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已出版《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指导博士3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后10名。傅恒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在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曾主持了多项型号研制任务,他提出的特种合金及其金属间化合物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液态无模电磁成形和超高梯度超细化定向凝固技术属世界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向推比10以上发动机方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工艺基础。傅恒志院士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始终站在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精辟的提炼出材料及其加工过程的科学问题,特别对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以其科学家的胆识和魄力,对促进材料和加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曾于1988年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傅恒志院士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要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防预研项目的课题,并以大推力、超高温发动机为研究背景,自主开发耐热温度在1000℃以上的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无(软)接触电磁成形单晶定向凝固发动机叶片的制备技术,该技术的开发成功将使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材料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3.郭可信于1923年生于北京(原籍福州)。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公费赴瑞典在皇家理工学院从事合金钢的研究,年在乌布撒拉大学X射线晶体学实验室从事合金相结构的研究,年在斯德哥尔摩金属研究所从事高合金钢显微组织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年在荷兰Delft皇家理工学院物理化学系从事白锡-灰锡相变的X射线衍射研究。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迄今任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1997年并入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中心)研究员。1980年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授予荣誉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被选为日本金属学会和印度材料学会的荣誉会员。年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任亚太电子显微学会联合会理事长。郭可信主要从事Frank-Kasper合金相及准晶和有关准晶的研究,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发现Frank-Kasper合金相的五重对称衍射和Ti-V-Ni二十面体准晶,八重旋转晶体及一维准晶。他们正在研究Gummet的准晶覆盖理论中的原子团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部分获奖情况:郭可信等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在1992年获得?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还在199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及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奖。4.金展鹏院士,广西荔浦人,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毕业,年瑞典皇家工学院访问学者。金展鹏院士所从事的专业为材料科学、相图与相变。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现任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学院成员。现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展鹏院士长期从事相图计算以及相变动力学的研究,发展了合金相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了高效研究相图的扩散偶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合作提出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和推导亚稳相组织图的方法,评估和计算预测了一系列合金体系、氧化好锆基陶瓷体系和人上晶体体系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相图,并建立了相应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图数据库,发表了论文一百七十多篇,被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五十多种国外期刊广泛引用,并作为建立新理论、发展新方法、设计新材料、阐明新现象和制定新工艺的依据。在国际学术界声誉卓著。1991年,金展鹏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培养四十多名研究生,他们都己在欧洲、亚洲、美洲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骨干。5.叶恒强,著名材料科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第一、二届主任,并担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的专家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材料计算设计与性能预测基础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叶恒强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他与国外学者同时独立发现了传统晶体学不允许的五次对称性,进而与合作者发现并研究了20面体对称、8次对称等准晶相,为我国在准晶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用高分辨原子成像技术对固体材料结构与缺陷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的发现;在高温合金拓扑密堆相中发现多种新相及畴结构;发现层状晶体多种长周期结构;直观揭示了合金非公度结构的原子模型。叶恒强院士曾四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2年三等奖;年一等奖;年四等奖;年四等奖)并获钱临照奖878999,(1994年)、何梁何利奖(1996年)等。近十多年来,共发表5部学术专著、250余篇论文。先后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其中数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多种奖励。6.曾苏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2月出生,湖南省双丰县人,西南铝加工厂厂长高级科技顾问,教授级高工,1999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50年代从新风加工厂职工业余大学毕业。1950年任东北重工业部有色局技术员,1953年至1955年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任工艺组组长、车间副主任、工程师,1966年起至今在西南铝加工厂工作,历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厂科协主席等职,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他主持研制成功新产品100多种,累计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9项。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运用多学科基本原理不断创造新工艺攻克国家重点工程关键技术难关。1960年,因苏联中断供货,国家急需轰六、歼八等8个机种的特大型铝金模锻件,他运用塑性成型力学原理,减少承压面积和降低金属变形流动阻力,创造出分部、高温、多次横锻新工艺,在一万吨水压机上研制成功了苏联在三万吨水压机上生产的H81等22种特大型铝合金锻件,为国家节约外汇约1800万美元。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2项,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4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71年,返回地面卫星及火箭急需高镁铝合金大环,当时在三万吨水压机还没有安装的情况下,他综合多种压力加工方法,创造了锻造+热轧新工艺,攻克了特大铸锭锻造裂纹等5个技术难关,研制出优质铝合金大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又成功地研制出规格更大,性能更高的超强铝合金优质大环,用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战略武器火箭和巨浪一号上。1976年,331工程急需超宽铝合金薄板,超出国内外冷轧机能力。他用轧管原理,创造分段多次旋压新工艺,成功研制出该超宽薄板。长二乙(捆)、长三甲,长三乙(捆)急需3.1至3.5米的高强铝合金锻环,他综合多种锻造方式的特点和变形规律,创造三镦两扩新工艺,成功研制出特大锻环,比航天部原钢环方案产品重量大为减少。用此锻环已进行50次火箭发射,累计减少发射费1亿美元,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871工程需要3平方米的模锻件,按正常工艺需要6万吨级的水压机才能生产,他通过控制金属塑性流动的摩擦状态,研究出预薄高温模锻新工艺,在3万吨水压机上成功地锻造出特大型精密铝合金模锻件。1979年承接了涡喷13发动机用TC11钛合金模锻件的研制任务。这种钛合金在热变形中变形抗力大且存在相变,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他试验研究了在模锻温度区间TC11钛合金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动态规律后,成功地创造出预薄、空心、快速模锻新工艺,攻克了变形死区、变形不均匀条件下的a和b相的形貌、大小和数量配比的控制技术难题,为我国钛合金模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约外汇550万美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花了3年多的时间,做了100多次试验,其间,因过度劳累,急性肾炎又发作了,然而他在住院治疗期间,仍经常去现场指挥研制工作。凡是他主持的课题,无论是否身体有病,他总是亲临第一线,直到完成课题。在涡喷13、14、10A、长征四号发动机GH698、GH169高温合金涡轮盘模锻件的研制中,他应用等温变形和在高应力球张量条件下变形的原理,创造复合包套模锻新工艺,从而攻克了横锻理裂纹、晶粒粗大、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难关,此种工艺又成功地应用于烟气轮机GH132合金大型涡轮盘等28种高温合金模锻件的研制中,创经济效益56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精密模锻技术体系,获波音锻坯、锻件生产许可证。7.卢柯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3),博士生导师(1995),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沈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纳米材料顾问委员会?委员;ISMANAM?年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非平衡过程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equilibriumProcessing》)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纳米材料》杂志(《NanostructuredMaterials》ActaMetall.Inc.)副编辑;《材料研究学报》编委。多次出任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主席及组委会委员。卢柯博士先后三次赴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又先后二次赴美国维斯康星大学材料系任客座教授。卢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非晶态金属的晶化动力学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本领域一些知名专家称为?非晶态金属晶化方面近十年来的好文章?。这些成果包括:修正了被引用10多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晶化机制。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在新晶化微观机制的基础上,卢柯博士于1990年提出制备纳米晶体的新方法-非晶晶化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晶粒度易于控制、界面清洁且不含微孔洞等优点。论文在美国《J.Appl.Phys》及《ScriptaMetall.Mater.》发表后至1994年6月份已被引用近200次。国际学术刊物《Mater.Sci.Eng.Reports》邀请他撰写此领域的专题综述。该制备方法的确定,使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进入国际前列,卢柯博士也因此荣获国家、省的20多项奖励。1998院、年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授予卢柯博士ISMANAM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杰出贡献。卢柯博士的主要成果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晶化机制-原子集团切变沉积机制,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在国际上首创了制备纳米晶体的一种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该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纳米材料三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及相变。其中几项成果已成为该领域中的经典之作,首次在合金纳米晶体中发现了反常Hall-Petch关系,在纳米晶体中观察到反常的热稳定性效应、发现了纳米晶体的晶格畸变及晶界致密化现象等。目前正在开展低维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合成技术;纳米晶体的相变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表征及分析;纳米晶体的界面热力学研究,并开展了大量实验及理论工作,得到了许多有新意的结果,尤其是在三维大尺寸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纳米晶体的熔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卢柯博士共负责承担了七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金,杰出人才基金,优秀实验室基金,百人计划,攀登计划等&&&&&&&&&&&&等;获国家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有关论文被SCI引用达400余次;并15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多次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所做学术讲座(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印度,新西兰和中国);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论杂志》(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Reports)特邀为其撰写长篇综述论文并发表了专刊。8.柯俊(和柯伟是亲兄弟),1917年生,英国归侨,浙江黄岩人,1953年回国,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物理及技术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当选)。回国前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1950年应中国科学院之聘参加金属研究所筹备工作。回国后应人事部安排任教钢铁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金属物理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由于该专业在培养电子显微镜工作者的功绩,中国电镜学会1989授予第二届桥本初次郎奖。学术上回国前首先阐明合金钢在温度过高受热破坏脆化的现象,对钢在加热后在一定温度内发生晶体结构变化的贝氏体相变的研究,所提出的机制已成为国际上主流派理论。为此1957被授予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1984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50年代后,我国受到国际封锁,转向节约战略资源研究,先后发展了无镍铁铬铝电热合金、无镍钻电度表用铁铝碳硬磁合金、无镍高硅无磁致伸缩铁硅合金;铁铬铝的研究奠定了我国生产国际水平电热合金的基础。70年代后,与合作者一起研究了我国富有硼钒在钢中作用的机理,先后获得冶金部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报》副主编、主编,美国《材料科学工程》杂志、德国《钢研究》杂志国际编委。1974年起,组织领导了我国古代冶金史的系统研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文物的金属学方法;阐明我国春秋战国炼铁及生铁炼钢史,早于欧洲2000年,导致农业革命和对中华文明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合作者一起获1987国家教委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连续两次担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科技考古学会首届理事长,英国萨瑞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由于对材料科学发展的贡献,中国材料研究协会1996年授予最高荣誉的贡献奖。1992年以来根据我国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方针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学习国情,研究工程教育发展,积极投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工作。1996国家教委成立?高等教育面向对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被聘为副组长。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以?活到老学到老?为座右铭9.周邦新(ZhouBangXin)男,1935年12月生,江苏吴县。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及热处理专业,1956年~197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工作,1970年以后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燃料及材料方面的研究,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所长。周邦新院士自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是我国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曾多次主持和参加了高难度科学项目的攻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十七次荣获国家、部、省等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周邦新院士还担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委等职务。10.周国治(ZhouGuozhi;ChouKouchih),男,1937年3月生,广东潮阳人。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至198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1990年至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01年7月起在上海大学任教。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周国治教授主要从事冶金材料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与计算、相图理论、溶液模型、冶金过程动力学、冶金过程模拟以及新工艺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他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他系统地研究了氧离子在冶金体系中迁移的规律,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他的工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中,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同行系统地编入到多部高校教科书中。他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科研成果三元系和多元系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在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二元相图正误判定熔体推广应用在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冶金熔体模型与热力学性质研究在1996年获国家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元熔体及其反应的基础研究在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取得一项中国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84年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雷廷权教授,男,1928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材料科学与热处理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廷权教授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1951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及工作。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1960年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2年被评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热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年担任哈工大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主任职务。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一、三届)国际热处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二、,(forHeatTreatmentandSurfaceEngineering,IFHT)副主席(1993)、主席()、执委,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主席()、执委,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材料分会理事,国家教委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会理事长(1984~)等。先后被聘为西安交大、国防科大、吉林大学、吉林工大、山东工大、沈阳工大、河北工大、青岛化工学院、华东冶金学院、安徽机电学院、山东矿院等十余所学校的兼职教授。曾先后到美国、瑞典、印度、日本、前苏联、法国、英国、伊朗、韩国等十余个国家考察、出席国际会议或讲学。现任《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编委、《金属热处理学报》编委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艺》编委会主任委员。论著成果雷廷权教授是我国形变热处理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在形变金属动态再结晶、亚组织形成及强化机制等方面有多项新的发现,并在许多重要零件上获得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在国际上开创了形变化学热处理新领域。他带头在我国开展双相钢及双相组织热处理研究,首次发现了相硬化和相软化现象,在双相组织微观变形与&&&&&&&&&&&&断裂行为、双相钢强度理论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他提出了高温回火脆由a相中碳化物微沉淀引起的新机制,修正了世界公认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迈克曼教授晶界偏聚理论的不足,该教授来信表示赞同。1985年以来,在国内系统地进行了ZrO2陶瓷中相变过程、相变韧化及晶须韧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大力开展了陶瓷复合材料在航天工业的应用研究,利用短纤维及颗粒复合增强石英陶瓷,成功解决了烧结致密化与析晶的矛盾,为新型号导弹端头帽及其它防热部件提供了透波型及不透波型两种崭新的材料及工艺。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10余项,出版专著八种,发表论文390余篇(其中国外153篇),被引用(他引)256次(其中国外87次)。12.涂铭旌院士简介涂铭旌教授、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年同济大学附中学习,年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研究生毕业。自1951年历任同济大学助教,上海交通大学助教、讲师,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系主任,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年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访问研究一年。1988年8月调至成都科技大学,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现任四川大学教授,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由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院士曾任第一届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治金与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及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担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纳米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建筑材料学报》,,,《金属热处理》《功能材料》《中国表面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杂志编委或顾问。兼任山东省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名誉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涂铭旌院士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强度与断裂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综合强化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评价?以及?重大机械装备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名一项,省、部级成果奖十项,取得了上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涂铭旌院士近十五年来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稀土室温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样机,电磁波屏蔽复合涂料,稀土掺杂ZnO高压压敏电阻,各种稀土纳米材料,纳米金属粉体的制备与应用,纳米ZnO、TiO2,SiO2、CaCo3复合改性及提升传统产业,纳米尺寸度上的分子组装,以及微纳米生物医药材料等。其中有两项被列入?十五?、?863?高技术材料项目。省部级鉴定科研成果十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二十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其中微特电机用塑料粘结NdFeB永磁体的研究成果经成都银河磁体公司产业化后,2003年产值已达到3亿元;?室温磁致冷材料?和?无钕稀土系镍氢动力电池?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被评选为2002年和2003年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涂铭旌院士编写并出版了《钢的热处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预防》《材料创造发明学》等四本专著。与合作、、者联合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近百篇被SCI和EI收录。培养研究生一百余名,三十名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尚有十多名博士生在读。指导九名博士后,其中已有五名出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荣获香港柏宁(中国)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奖?,1998年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3.柯伟(-)。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浙江省黄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开拓了我国较为薄弱的腐蚀疲劳领域,发展了局部化形变与腐蚀交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开发出多项寿命评估技术、新型耐蚀合金和涂料,并得到推广。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1年当选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4.肖纪美,男,汉族,湖南省凤凰县人,生于1920年12月。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一年半,随后在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任研究冶金师五年半。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0月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年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科学学科组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并在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所属的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年至2000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年至1986年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称号,中国科学院授予他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荣誉章;年,两次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cta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Metallurgica)的中国编辑;1999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年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学作者称号,1977年至1999年,共获得部级奖励27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学方面:多年来,40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过?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断裂力学断裂化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或讲座,并应邀到20多个省市的50所大学及95个学术研究单位讲学。先后12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讲学,在国际&&&&&&&&&&&&材料界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传播材料学的知识方法,在国内材料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先后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5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合金能量学》及《合金相及相变》分别于1988年及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根据该书内容编导拍摄成20集电视科教片,已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播放2次。1989年3月,以师昌绪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中国电化教育领域的创举,为干部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材料学的方法论》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他合作主编的《金、属腐蚀手册》获1991年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及《中国稀土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于1993年及1995年获高教领域出版著作的优秀图书奖。从1962年到现在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3名。科研方面:从事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对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回国后,继续深入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新钢种。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及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铬锰氮系不锈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年是国家科委两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及?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主持人,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研究?的负责人。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攀登计划共同资助的?材料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重大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在进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研究。年先后开展对中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部门13个项目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方法,在国防工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介绍,得到同行专家和工业部门的好评。1983年获国防科工委及冶金部攻关成绩优异奖。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个分支学科,成为?断裂力学断裂物理后断裂?学科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对发展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创建了北京科技大学失效研究所,1986年建立了国家教委所属的?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1977~。1986年,以其为首的科研集体,针对国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多种系统中压应力可以导致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查明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机理;实验发现扭转型裂纹或缺口试样都能引起氢致开裂;证实氢能促进塑性变软,提出了氢致软化机理。通过对金属材料相图中含氢相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形变、相变、化学变化及对氢致开裂影响作用等的系统分析,统一了各种氢致开裂的机理。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最系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科学进展的领先地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表论文300多篇。由于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20年来,在学术上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新的学科体系,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相结合,建立?材料学?与?宏观材料学?新的学术体系,在这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15.潘际銮潘际銮,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生,江西瑞昌人,著名焊接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南昌大学校长。参与创建国内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50年代末实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应用于生产。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并对焊接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魏寿昆先生简介16.魏寿昆,男,日生于天津市,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顾问,著名的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和中国金属学会创建人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任国家一级教授。魏寿昆先生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1935年获德国德莱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1936年9月受聘为北洋工学院矿冶系化学及冶金教授,七?七事变后,辗转大半个中国,参与组建多所高校,曾任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北洋大学及唐山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以及重庆矿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长等职。1949年后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1952年起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从1930年任北洋大学助教起,从事工程教育77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量的冶金、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做出卓越贡献。魏寿昆先生在冶金理论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冶金熔体理论上取得开拓性研究成果。建立了高温熔体活度理论体系和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解决了我国冶金工业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选择性氧化与转化温度的概念,为提高和改进我国共生矿的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该技术于1974年被誉为当时国际钢铁冶金三大发明之一,是控制钢液脱氧、提高钢质量的关键性手段。80年代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建立了固体电解质重点研究室,使我国固体电解质电池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后,魏寿昆院士作为资深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对我国冶金、港口等大型项目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进行科学论证,为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现代冶金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魏寿昆先生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出版专著5部,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多项奖励。其《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冶金过程热力学》成为冶金及相关学科的经典著作,在国内外影响深远.17.左铁镛1936年9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左铁镛教授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特别是在难熔金属材料及加工方面造诣很深。他承担多项?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防、军工、电子工业用基础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1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左铁镛教授现任的学术职务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18.钟香崇(1921~)&&&&钟香崇,无机材料学家,我国耐火材料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解决了平炉硅砖等的质量问题,为恢复当时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他组织指导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镁铝砖和高铝砖的研究开发,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研究开发,显著提高使用效果;并组织指导了耐火纤维、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他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钟香崇,广东省潮安县(现潮州市)人,1921年11月21日生于汕头。幼时,他父亲去新加坡、越南经商。他与姐弟随母亲在香港生活。其母曾在广州读中学,受过?五四?新文化的薰陶,对子女思想成长有积极影响。钟香崇自幼好学,热爱祖国。他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时,国难深重,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尊心,他立志走科学技术救国强国之路。钟香崇高中学习成绩优异,每学年都获奖学金,免费上学。1937年高中毕业,在全港中学会考中他名列前茅,并考取奖学金免费进香港大学攻读理化专业。他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是年年底,香港沦陷,钟香崇不甘当亡国奴,返回内地。几经辗转,于1942年夏进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三年是钟香崇投身耐火材料事业,从启蒙到热爱耐火材料的三年。他从此与耐火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终生为之奋斗。1946年钟香崇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留学。他先在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7年转到里兹大学燃料冶金系做研究生,研究碱性耐火材料高温机械性能。1949年6月获博士学位。当时,全国解放在即,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归祖国。时其妻张韵清随钟父母侨居越南,钟香崇归途路经香港时与其妻相晤,并商得其妻同意,一起携带子女,共同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49~1969年钟香崇先后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工作,历任工程师、副处长、处长等职,分管耐火材料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在这20年中,他既组织推动了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也指导和参加了很多耐火材料的科研工作;在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推广先进技术,采用先进工艺,改变行业面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63年起,他兼任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所长,筹办建所工作。他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也是该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70至1973年任昆明钢铁厂生产技术组副组长。1973年他正式调到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后任所长、总工程师。1984年10月他退居二线,任该所顾问。他曾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为硅酸盐工程学学科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组和钢铁冶金专业组成员,以及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1980年以来钟香崇曾先后被聘为武汉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郑州大学的兼职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53年12月,钟香崇加入中国共产党。钟香崇热心于社会学术活动。他曾任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第1~4届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1届理事,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学会理事长,《硅酸盐学报》编委等。他还曾应邀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1989年在美国)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硅酸盐陶瓷学术会议(1990年于联邦德国)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钟香崇曾多次得到各级表扬和奖励,1950年被评为唐山钢厂特等劳动模范,并获得重工业部通报表彰和奖励;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和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78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1990年被授予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称号。钟香崇从事耐火材料科技工作50年,在无机材料学科理论和耐火材料工艺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研究和生产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耐火材料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国际耐火材料界也颇负盛名。几十年来钟香崇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我国冶金工业和高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既表现在他的科技成果和学术论著上,还突出地表现在各个时期他对耐火材料发展的正确判断和参谋作用上。19.徐匡迪(XuKuangDi)男,1937年12月生,浙江崇德人。1959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长,曾任上海市市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我国冶金界的知名科学家。长期从事喷射冶金、钢的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跨世纪新流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赞赏。他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研制的SGDF型喷粉罐在78家钢厂应用,获巨大效益。他提出的真空循环脱气加喷粉(RH-IJ)技术引起国外大企业高度重视,成为国际上生产高纯管线钢的重大技术手段。他领导的超低硫钢研制及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工业试验取得国际先进成果,已成为冶金学中一项跨世纪新发展。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具新颖学术思想的冶金动力学系列研究成果,如脱硫过程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等。近年来,在他领导下的SELF钢坯连铸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技术基础研究在国内领先,转炉和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在宝钢等20余家钢厂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匡迪教授先后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专著一部、译著一部、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有14篇,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在国际同行中深受推崇。20.孙晋良(SunJinLiang)男,1946年1月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专业:材料科学、复合材料。主要研究领域: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及特种纺织材料。获奖:碳/碳复合材料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荣誉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先进个人称号,获国家纺织工业部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章,1992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最厉害的英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