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数据分析图形怎么画?

由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群勇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主办, 旨在定期与大家分享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软件使用技巧,覆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为广大学友提供优质学术内容

文章来源:量化研究方法(ID:phdthink),文章整合于计量经济学和STATA论文实证分析,本文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众所周知,stata 因为 其体积小巧、简单易懂且功能强大 被成为统计软件中的 轻骑兵 。 关于Stata软件,小编经常会被人问道:“stata到底能做什么吗?”我适合学这个吗?我没有计量经济学基础,能学得会这个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他。

论文中数据分析的一把利剑

Stata 与 SPSS、SAS 并称为当今三大统计软件。与后者相比,Stata 体积小巧、简单易懂且功能强大。Stata 把 EViews, SPSS 的傻瓜式菜单和 SAS 的命令、编程完美结合起来,所以它一推出就受到了初学者和高级用户的普遍欢迎。Stata 不仅在统计方面功能齐全,其在计量分析领域更是有着深刻影响,以至于有人一言以蔽之:“ 关于学习 Stata 的意义,大家只需知道:目前,Stata 是计量经济学,特别是微观计量经济学的主流软件。” Stata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用法简单且易于上手的统计软件,不仅统计分析功能全面,而且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功能也很强大。Stata 擅长数据处理、面板数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但其它方面的功能也并不逊色。

我为何开始钟情于Stata?

学校存在鄙视链,职位存在鄙视链。当然咱们的统计软件也存在鄙视链。

使用Stata的社科研究者看到使用SPSS和eviews的同学,可能面上维持礼貌的微笑,内心早已不知吐槽到哪里。

但是谁还不是从SPSS开始,接触的统计软件呢?但是既然是鄙视链,并没有处在鄙视链顶端的Stata在面对可以处理更多数据的SAS也会有点虚。

当然R语言这时一定会跳出来鄙视SAS,毕竟以T为单位的数据容量,SAS表示有点累。不过在鄙视链条上,Python也在R之上,然而总会有大神会跳出来,这些都太慢了,C才好用。综上所述,鄙视链条大概就是:C>Python>R>SAS>Stata>eviews>SPSS

然而所有的统计软件都是为了更好的分析数据而存在的,鄙视链也只是一种自嘲的说法,并不是真正的鄙视。

对于学术界,为了处理数据专门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如C、Python)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使用最基础的SPSS和eviews拿来做科研又显得不够专业。曾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如果把SAS,Stata,SPSS和eviews进行比较,那SAS好比单反,Stata好比半自动相机,而SPSS和eviews好比傻瓜相机。而Stata刚刚好,不难上手又不失专业水准,内含足够多的扩展包,足以应对科研中的数据分析。

世界太小,地球刚刚好!统计软件太多,stata刚刚好!

一个博士生该掌握哪些工具(武器)?Stata,R,Matlab ,Python至少会用一个, 具体学哪个,还要看你的最终用这些武器干啥。总之,重点还是学统计方法,stata上手比鄙视链上层的还快。

Stata有什么优势?

stata计算速度快、使用方便、图形功能强大、兼容性强、统计内容充实、数据管理功能强大、可编程……

do文档编程,让科研更方便

电视剧《宋飞正传》里面有这么一集:Jerry熬夜聚会,当被问及这样做明天可能产生的后果时,他说:“让明天那个家伙处理它吧”

当然这个笑话里面,Jerry否认了一个事实,他那就是“明天那个家伙”。同样,这个道理适用于研究项目。

此类项目的目标是混合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而且这两类目标可能不一致。当短期目标是快速完成一个数据分析时,就有可能和该项目的长期目标发生冲突:做好文件记录,在6个月后对审稿人的评论需要作出反馈时能获得可重复的结果。处理审稿人评论的意见就类似“明天那个人”或“明天那个家伙”。

学术路上,关于stata,这些问题你必须要知道。do-files让你能够轻松复制你的原始结果并针对审稿人意见作出修改。(不再为科研熬夜,和你分手,真好)

在了解stata可以处理哪一类领域之后,我的建议若是你需要进行计量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可以学习stata。

SPSS软件在描述统计、假设检验(T、F、卡方、方差齐性、正态性、信效度等检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路径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时间序列分析、ARIMA预测等,具有很好的应用;但是在面板数据处理方面,基本不用。

Eviews软件适用于相关、回归、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单位根检验、协整、格兰杰、脉冲、方法分解、VAR、面板数据、门限等领域。

Stata除了可以处理上述分析方法之后,还可以处理倾向匹配得分、门限、合成、断点、双重差分、空间计量等领域。若是你想使用后面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无疑stata是不二之选。另外在现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处理大型微观数据库等方便,stata的数据管理功能显得更加完美。

STATA常用命令分享

help和 search都是查找帮助文件的命令,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help用于查找精确的命令名,而 search是模糊查找。如果你知道某个命令的名字,并且想知道它的具体使用方法,只须在Stata的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help空格加上这个名字。回车后结果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这个命令的帮助文件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知道在stata下做某个估计或某种计算,而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实现,就需要用 search命令了。使用的方法和 help类似,只须把准确的命令名改成某个关键词。回车后结果窗口会给出所有和这个关键词相关的帮助文件名和链接列表。在列表中寻找最相关的内容,点击后在弹出的查看窗口中会给出相关的帮助文件。耐心寻找,反复实验,通常可以较快地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Tips: 我的处理数据经验是最好能用Stata的do文件编辑器记下你做过的工作。因为很少有一项实证研究能够一次完成,所以,当你下次继续工作时。能够重复前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因为一些细小的不同,你会发现无法复制原先的结果了。这时如果有记录下以往工作的do文件将把你从地狱带到天堂。因为你不必一遍又一遍地试图重现做过的工作。在Stata窗口上部的工具栏中有个孤立的小按钮,把鼠标放上去会出现“bring

为了使do文件能够顺利工作,一般需要编辑do文件的“头”和“尾”。这里给出我使用的“头”和“尾”。

//关闭所有打开的日志文件

//关闭所有打开的日志文件

//关闭more选项,如果打开该选项,那么结果分屏输出,即一次只输出一屏结果。

//进入数据所在的文件夹

//打开dta数据文件

//保存dta数据文件

//退出并清空内存中的数据

实证工作中往往接触的是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没有经过整理,有一些错漏和不统一的地方。比如,对某个变量的缺失观察值,有时会用点,有时会用-9,-99等来表示。回归时如果使用这些观察,往往得出非常错误的结果。还有,在不同的数据文件中,相同变量有时使用的变量名不同,会给合并数据造成麻烦。因此,拿到原始数据后,往往需要根据需要重新生成新的数据库,并且只使用这个新库处理数据。这部分工作不难,但是非常基础。因为如果在这里你不够小心,后面的事情往往会白做。

假设你清楚地知道所需的变量,现在要做的是检查数据、生成必要的数据并形成数据库供将来使用。检查数据的重要命令包括 codebook、 sum、 ta、 des和 list。

  • codebook提供的信息最全面,缺点是不能使用if条件限制范围,所以,有时还要用别的帮帮忙。
  • sum空格加变量名报告相应变量的非缺失的观察个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
  • ta空格后面加一个(或两个)变量名是报告某个变量(或两个变量二维)的取值(不含缺失值)的频数,比率和按大小排列的累积比率。
  • des后面可以加任意个变量名,只要数据中有。它报告变量的存储的类型,显示的格式和标签。标签中一般记录这个变量的定义和单位。
  • list报告变量的观察值,可以用if或in来限制范围。
除了ta命令,其他命令都可以后面不加任何变量名,报告的结果是正在使用的数据库中的所有变量的相应信息。说起来苍白无力,打开Stata亲自实验一下吧。

检查数据时,先用 codebook看一下它的值域和单位。如果有-9,-99这样的取值,查一下问卷中对缺失值的记录方法。确定它们是缺失值后,改为用点记录。

再看一下用点记录的缺失值有多少,作为选用变量的一个依据。

得到可用的数据后,我会给没有标签的变量加上注解。或者统一标签;或者统一变量的命名规则。整齐划一的变量名有助于记忆,简明的标签有助于明确变量的单位等信息。

如果你需要使用通过原始变量派生出的新变量,那么就需要了解 gen 、 egen 和 replace 这三个命令。 gen和 replace常常在一起使用。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gen是生成新变量,replace是重新定义旧变量。

虚拟变量是我们常常需要用到的一类派生变量。如果你需要生成的虚拟变量个数不多,可以有两种方法生成。

//举例说明,年份变量year值为

两个方法貌似一样,但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如果限制条件中使用的变量都没有任何缺失值,那么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如果有缺失值,第一种方法会把是缺失值的观察的虚拟变量都定义为0。而第二种方法可以将虚拟变量的取值分为三种,一是等于1,二是等于0,三是等于缺失值。这样就避免了把本来信息不明的观察错误地纳入到回归中去。

大量的虚拟变量往往是根据某个已知变量的取值生成的。比如,在某个回归中希望控制的虚拟变量可能有成百上千个,如果用上次的所说的方法生成就需要重复成百上千次,这也太笨了。大量生成虚拟变量的命令如下;

第一个括号里的变量名是已知的变量,后一个括号里的变量名是新生成的虚拟变量的共同前缀,后面跟数字表示不同的虚拟变量。

然后在回归中控制年份变量,只需简单地放入这些变量即可。一个麻烦是虚拟变量太多,怎么简单地加入呢?一个办法是用省略符号,  year_* 表示所有 year_ 开头的变量,另一法是用破折号, year_1-year_10 表示第1个到第10个年份虚拟变量(假设共有10年)。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回归中直接控制虚拟变量,而无需真的去生成这些虚拟变量。使用命令areg可以做到,它的语法是

absorb选项后面的变量名和前面讲的命令中第一个变量名相同。在上面的例子中即为年份变量 year。回归的结果和在 reg中直接加入相应的虚拟变量相同。

生成变量的最后一招是  egen 。  egen 和  gen 都用于生成新变量,但  egen 的特点是它更强大的函数功能。  gen 可以支持一些函数,  egen 支持额外的函数,如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峰度、偏度、中位数等。如果用  gen 搞不定,就得用  egen 想办法了。

前面说的都是对单个数据库的简单操作,但有时我们需要改变数据的结构,或者抽取来自不同数据库的信息,因此需要更方便的命令。这一类命令常用的有:

纵列(longitudinal)数据通常包括同一个行为者(agent)在不同时期的观察,所以处理这类数据常常需要把数据库从宽表变成长表,或者相反。所谓宽表是以每个行为者为一个观察,不同时期的变量都记录在这个观察下,例如,行为者是厂商,时期有2000、2001年,变量是雇佣人数和所在城市,假设雇佣人数在不同时期不同,所在城市则不变。宽表记录的格式是每个厂商是一个观察,没有时期变量,雇佣人数有两个变量,分别记录2000年和2001年的人数,所在城市只有一个变量。所谓长表是行为者和时期共同定义观察,在上面的例子中,每个厂商有两个观察,有时期变量,雇佣人数和所在城市都只有一个,它们和时期变量共同定义相应时期的变量取值。 在上面的例子下,把宽表变成长表的命令格式如下:

reshape long 雇佣人数的变量名, i(标记厂商的变量名) j(标记时期的变量名)

因为所在城市不随时期变化,所以在转换格式时不用放在 reshapelong后面,转换前后也不改变什么。相反地,如果把长表变成宽表则使用如下命令:

reshape wide 雇佣人数的变量名, i(标记厂商的变量名) j(标记时期的变量名)

collapse的用处是计算某个数据库的一些统计量,再把它存为只含有这些统计量的数据库。用到这个命令的机会不多,我使用它是因为它可以计算中位数和从1到99的百分位数,这些统计量在常规的数据描述命令中没有。如果要计算中位数,其命令的语法如下

生成的新数据库中记录了第一个括号中的变量(可以是多个变量)的中位数。右面的by选项是根据某个变量分组计算中位数,没有这个选项则计算全部样本的中位数。

合并数据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观察,另一种是增加变量。第一种用 append,用在两个数据库的格式一样,但观察不一样,只需用以下命令:

就可以狗尾续貂了。简单明了,不会有什么错。


另一种就不同了,需要格外小心。如果两个数据库中包含共同的观察,但是变量不同,希望从一个数据库中提取一些变量到另一个数据库中用 merge。下次有机会再详细讲解 merge命令。

由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群勇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主办,旨在定期与大家分享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软件使用技巧,覆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为广大学友提供优质学术内容

}

举例说明部门划分的7种方式(举例说明互联网企业的部门划分方法)?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单位犯罪分案处理的二元分离模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举例说明部门划分的7种方式(举例说明互联网企业的部门划分方法)1

二元分离模式下单位刑事责任之重构

作者: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

来源:文章发表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微信公号文章有删节,引用请参照原文

依“同一视论”附加利益判断的单位犯罪归责模式已面临理论与实践危机,同时也与以组织体内部规范化治理作为单位责任减免依据的刑事合规实践存在龃龉,在实体法的个人认定路径和程序法的组织认定路径之间形成巨大鸿沟。组织体内部存在着个人意志向组织体意志“跃进”和组织体意志向个人意志“嵌入”的过程,传统个人路径的判断模式无法准确契合于组织体所具备的“自在自为的理性”。采取单位个人归责与单位组织归责的二元分离模式,在个人责任认定的基础之上,以个人行为以及组织体运行“功能体制上之组织支配”为参考素材,另行判断单位固有责任,并为单位故意与过失的具体认定提供教义学方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单位刑事责任问题曾经是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时至今日关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单位与个人关系、单位故意及过失的认定,甚至单位犯罪是否应当存在等方面的争论尚未停歇,因而既没有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通说,也缺乏能够全面解决单位犯罪认定问题的理论。

我国理论界主流观点是坚持单位犯罪的整体责任,诸如人格化社会系统论、新复合主体论、双层嵌套责任论等在单位整体责任视角下为双罚制进行解读,但实务中对于该整体责任的判断,多以单位决策者个人或决策机关的意志为依据判断单位意志,附加“为了单位利益”“违法所得去向”等要件作为认定单位犯罪的条件,实属结合“同一视论”和利益归属的判断。这种认定路径显然越来越无法适应组织机构渐趋庞杂的现代企业。随着刑事合规理论与实践的展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完成了在10个省开展的“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22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在刑事诉讼中对涉案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必然冲击传统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认定方式,导致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矛盾凸显。一方面,诉讼中程序化分流的着力点是涉案企业事后合规的刑事激励,而实体法中对单位归责的基础仍然是事前犯罪及相关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程序中将对组织体内部运行机制的规制作为从轻量刑的依据,体现了组织体整体责任视角,而实体法上仍依个人行为满足一定条件归责于单位的路径认定单位犯罪。因此,如何化解这两对矛盾对合规管理的推进与完善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的核心症结则在于单位犯罪归责路径的调整与重塑。

二、我国单位犯罪归责的理论症结与实践困境

(一)理论症结:单位并未获得与自然人相当的主体地位

单位犯罪在总则中仅体现为《刑法》第30、31条,第30条规定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了一般情形下的双罚制以及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形。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位于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以及共同犯罪之后,与其他犯罪特殊形式相并列;累犯、自首、立功、诉讼时效、数罪并罚等制度均未针对单位犯罪做出规定;犯罪单位的量刑仅体现为罚金刑,并未建立集责任刑和预防刑为一体单位刑罚制度。应该说,我国立法规制和刑罚处罚的重心始终在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与自然人在刑法中的地位明显不相当,单位犯罪仅作为自然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存在,刑罚基础并没有因为单位犯罪的规定而发生实质改变。

有学者提出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单位犯罪单罚制的情形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虽以单位名义,但并非为单位牟利的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等犯罪;二是部分单位过失犯罪;三是虽然属于单位犯罪但处罚单位会损害无辜者利益。实则,单罚制并不是对单位犯罪的惩罚,单位犯罪仅有双罚制一种责任承担方式。原因在于,既然《刑法》认可了单位的犯罪主体地位,单位作为行为主体同时亦应作为责任主体,法谚有云“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没有对单位规定法定刑,就意味着单位本身不构成犯罪主体。有学者认为“在单位犯罪中,单位必须在形式上被强制成犯罪主体,如果不是为单位谋利,就不可能实现这种形式上的强制。”但利益归属问题并非判断单位犯罪成立与否的根本,私分国有资产和罚没财物的行为不应归属于单位犯罪范畴,原因在于该行为不能与单位的目的和宗旨相契合,无法据此认定为单位意志。此外,处罚单位会危害无辜者利益也不应成为单罚制的理由,总体上看,所有单位受刑事责罚的情形都会使无辜者利益受损,尤其在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的处罚方式仅有罚金的情形下。

单位犯罪以惩罚故意犯罪为主,对过失犯罪少有规定。我国对单位故意的规定涉及160余种罪名,占到整个《刑法》罪名的三分之一,对单位行为过失的规定仅包括《刑法》第330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332条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第334条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第337条逃避动植物检疫罪以及第229条第3款、第231条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第338条、第346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各类责任事故罪如“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也体现了违反各类安全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行为过失的内涵,但由于对单位不予处罚,追究的是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责任,这类责任事故犯罪不应归为单位犯罪。

长期以来,实务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认定主要依存于关键人员,而较少考虑单位的组织体特征。诸如2001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实可理解为满足何种条件下个人行为可归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个体认定逻辑。2017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规定以“按照单位决策实施”“违法所得、收益归单位”作为判断单位犯罪的成立要件,由于单位如何决策受制于单位内部治理机制,该纪要规定更为契合单位运作的实际。但“单位决策”如何认定,“高级董事或经理”的决策是否“同一视”为“单位决策”仍不清晰,且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单位行为并不总体现为高层决策,甚至常见情形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单位行为更多体现在公司常态化运行之中。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在单位意图的认定上实现了对“同一视论”的突破,回溯具体犯罪行为在单位组织体内部的发生机制,将“经单位决策机构按照决策程序决定”“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分管负责人事后追认、纵容或者默许”“使用单位文书、印章,并调用单位生产资料”实施污染环境行为的,认定为单位犯罪,也即依“决策程序”“纵容默许”以及“利用单位资料、资源”对行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单位活动整体性的考量。规范性文件立场的变化经历了从个人归责路径向组织体归责路径演变的过程,已然开始体现出对组织体自身特征和规律的尊重。尽管如此,整体看实务中单位犯罪的判断模式大抵仍然依“确定行为人——‘单位名义’与‘利益归属’——确定单位是否担责”的思路展开,这种归责路径与“同一视论”旨趣相投,单位责任依存于关键人员,如果无法认定特定违法行为人,或者无法判断决策人,就无法认定单位行为。

(二)实践困境:个人路径的认定模式矛盾凸显

第一,单位犯罪的司法适用有违规制单位的立法原意,多成为对主要责任人员从轻辩护的理由。单位犯罪在实务中实属小众,不仅单位主体本身在裁判中缺失,对单位内部责任人宣告刑也极为轻微,且以缓刑居多。由于《刑法》对某些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规定了较一般自然人更轻的法定刑,某些案件仅因自然人与单位犯罪主体的差别而产生量刑上的明显差异,如一审被认定受贿罪,二审改判为单位受贿罪,主要责任人员的量刑从10年有期徒期刑降为3年有期徒刑缓期5年执行,且个人不再承担财产刑。即便是《刑法》规定单位犯罪主要责任人员与一般自然人的主刑没有差异,由于一般观念将个体作为单位的组成部分,“为了单位利益”“违法所得、收益归单位”,不仅成为入罪依据,同时成为对责任人员从轻处罚的理由,“构成单位犯罪”往往以辩护理由的面貌呈现。单位犯罪理论正以反向方式运作,以单位成员行为结合利益取向的评价标准并不能给单位犯罪的法律适用供给充足的理论支持。

第二,利益归属的判断模式并不周延。虽然单位主要是经济实体,为谋求经济利益而设立,但很多情况下客观上的获利(包括减少单位支出或成本)未必符合单位的整体利益,更难言符合单位的“意志”。单位关键人员为了得到重视、奖励或创造业绩,为了单位利益擅自决定实施有关犯罪行为的,其行为也许违背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并不体现单位意志。“为了单位利益”的标准也不易操作,该标准是主观要素还是客观要素存在争议。诸如,公司要证明从事商业贿赂的行为与公司没有关系非常困难,员工的行贿行为主观上可能是为了自身利益,如提高经营业绩、改善与客户的关系、打开销售渠道等,但客观上仍然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整体利益。

第三,何人能够代表单位意志也并不明确。对于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为了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行为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有观点认为,将单位成员履行自己职责的行为排除出单位犯罪的范畴,仅仅将单位犯罪理解为单位集体决定甚至单位法定代表人决定的犯罪,实际上使得单位犯罪的立法成为不必要。事后对犯罪行为予以认可的单位主管人员不是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单位犯罪的实施者是单位犯罪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即在单位犯罪中,存在没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只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情况。实务中何人的故意能够代表单位故意也难以根据既有判例总结归纳,在对单位成员参与犯罪随机抽样的案件中,既有职务相对较低的人能够反映单位意志,也有高职位者无法代表单位意志;有的判决认定单位犯罪而不处罚主要负责人,仅将分管领导作为责任人,有的判决因部分股东参与犯罪,没有证据证实其他股东也参与,存疑不认定单位犯罪。在何为“集体研究”“负责人决定”的问题上,传统观点模糊不清,单位何人的知情、认可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问题上并未形成一致性认识,由此导致单位犯罪入罪过于随意。

第四,现代企业发展带来单位意志和行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现有的认定模式对默示规则的评价存在不足。在组织体系完备的大型公司,单位意思极少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复杂程序形成,更多的是由单位中具有一定身份的成员意思决定,分工精细化带来业务分散化,单位领导不可能直接干预具体业务,只能由业务部门在概括授权范围内自由决断。如果在公司内部人事更迭的情况下,时任部门经理默认公司员工违法排污,人事调整后,新的部门经理尚不熟悉公司情况,员工按照惯例继续违规排污的,按照个人意志代表单位故意的思路,人事调整前,原部门经理的故意可以代表单位,人事调整后,新的部门经理并无故意,则单位无罪。同样是成员违规操作,前后行为一致却得到不同的评价,不免让人有种逻辑撕裂的感觉。在无法确定决策人员以及明确具体的个人责任的情形下,单位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危害结果将难以归责,如某保险公司保险员挪用资金案例中,该公司为了以团购优惠的方式吸引客户投保,赋予保险员权限可以给每名投保用户出具自行制作的无效“保单”,某保险员事后并未将客户保险费交付公司以开具有效的“团体保单”,而是挪用于投资理财。案件证据虽不能证明保险员出具无效“保单”的权限由何人决策形成,但能够证明公司管理层对该运行规则知晓并默认,正是因为这种机制漏洞的存在,才使得保险员有挪用投保费的可乘之机。在个人认定的路径中,由于该案难以认定单位意志,仅追究个人责任,则不仅难以保障投保人合法权益,而且未能妥当确定单位应有责任,不利于单位良性治理机制的形成。

三、单位刑事责任归责路径之选择

(一)两种归责模式:个人路径与组织体路径

刑法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法人刑事责任的发展紧紧跟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作用凸显,以绝对个人责任主义为基础构建的刑法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企业被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工业化发展早期的企业组织形态以科层制为主要形式,单纯的纵向控制是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直接依据企业关键人员的犯罪行为处罚企业具有现实性。20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组织达到了一定规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的决策与运营已经超越了个人所能驾驭的范围,更多企业以权力分散的多重分支形式存在,权力职能的分配不仅包括上下级之间的垂直分配,也包括横向的权力委托与授予,再简单地将企业内失范行为归责于领导决策,已然不符合企业运作方式的实际,企业自身备的鼓励、容忍不法行为的制度、环境、监督管理缺陷往往成为犯罪动因。由此,组织体责任理论开始在不同国家以各种面貌呈现,如德国学者提出“组织的过错”,日本学者提出的“法人独立行为责任论”“企业组织体责任论”,美国学者提出的“法人反应过错论”“建构性法人责任论”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已纷纷出现了组织体模式的立法,组织体责任论呈现蔓延之势。近年来,我国亦有学者依组织体整体视角对单位固有责任进行阐述,如认为应从单位自身固有的特征重新设计评价标准,在规范层面为单位塑造独立的行为和意志;认为依单位的结构、制度、宗旨、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决定乃至单位的政策推定单位意思,单位犯罪仅处罚单位意思支配下的行为;甚至认为如果一个单位具有完善的合规计划并予以认真实施,就不应该对单位进行刑事归责。

个人路径的归责模式仅仅是对事实经验的总结,在单位责任的判断方面规范性不足:

第一,认定单位责任应围绕确定单位意志及单位意志支配下的行为来展开,“以单位名义”“为了单位利益” 等限制条件并不能精准体现单位犯罪的实质。如前所述实务中由于利益归属的判断模式不周延,很多情况下客观上的获利未必符合单位的“意志”,有的单位并不知情,有的甚至是单位所抵制的行为,导致对单位犯罪认定的“过之”;同时在无法确定具体决策人员或行为人的情形下又导致对单位犯罪认定的“不及”。个人责任路径围绕单位内部自然人的行为,将为单位利益还是为个人利益作为区分单位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出于为公动机自然就成为单位成员比一般自然人量刑从轻的理由,但该论断实则将为单位利益这一情节在定罪与量刑时两次予以考虑,系重复评价。

第二,犯罪的实质是法益侵害,除身份犯外,单位成员还是一般自然人这种身份差别不在规范层面影响到犯罪构成的判断。身份犯中的身份之所以会作为犯罪构成的一部分,是基于其身份与被保护法益的密切关系,法律期待他履行特定义务,单位成员在自由意志支配下,其个人选择是基于个人意志或是体现单位意志,对被保护法益本身不足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单位刑事责任理论模式的选择不应违背法益保护和罪刑均衡的原则。

第三,一味地借用单位成员的意志和行为,不在规范意义上完成单位固有责任的评价,无疑违背了禁止重复评价以及罪责自负原则。既然是个人的意思表示与行为,处罚个人即可,何必再同时归属于单位;认定单位刑事责任时依据个人的从属性,承担刑事责任又体现独立性,独立性与从属性这对相互冲突的概念同时适用于同一主体难免产生抵牾;单纯借用单位成员的意志与行为,实质上是在为单位犯罪否定论提供佐证。因此,即便是当下,否定法人刑事责任的声音亦从未停息,如“法条竞合视野下的法人刑事责任拟制论”认为,单位犯罪条款不过是根据自然人行为内容的变化而适当调整法定刑的特别条款而已。毋庸置疑,单位犯罪否定论的立场已经严重脱离了法人成为经济社会活动重要主体的现实,无法通过惩戒组织体而为其行为提供指引,且与《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已然规定相背离。

有学者敏锐发现单位犯罪适用“同一视理论”中个人独立性与从属性的冲突,提出单位犯罪中存在两个犯罪行为,实在的单位成员犯罪行为和拟制的单位犯罪行为,单位成员因自己违反刑法上的义务构成犯罪,而无须以单位犯罪为前提,拟制的单位犯罪依附于成员犯罪,即“单位与单位成员责任分离论”。该观点已经抽象、规范出独立于自然人的单位主体,但单位犯罪行为是被拟制的,仅是换个角度看待单位成员的行为而已,并未从单位的基础构造、运行规律等方面建构独立的单位意图、单位行为及单位责任。

(二)整体归责之合理性:根基于组织行为模式的必然选择

在规范责任论视角下,罪责的本质在于意思决定之可非难性,通过“应当具备”这一价值判断,法律即可确定是否以及可能在何种规范范围内评价行为人的责任。正如任何个人不被允许向外输出风险侵害他人权益,组织体通过自我管理权能也应当保证没有不被允许的风险从自己管辖的领域内流出。“对于行为人而言,适格的社会损害行为与适格的可非难性可发展成刑法所指导的价值。”法人违背为其设定的守法义务或回避危险的义务造成法益侵害或者侵害风险时,规范意义上的可谴责性便成为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而仅依企业关键人员以明示方式许可才认定为企业意志的场合,关键人员“将头埋在沙土中”即可逃避罪责,会反向激励企业弱化内部管理,减少对企业成员职务行为的监管。因此,单位可谴责性的规范确认应凸显其超越对自然人归责的独特价值。

近年来,我国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已然形成了组织体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不再将单位作为自然人犯罪归责主体的一种机械延伸,或者单纯承受罚金的受刑主体,而是从组织体视角建构单位犯罪理论体系。组织体责任理论不仅有助于区分犯罪单位与单位成员的责任,化解单位主体与自然人主体之间罪刑不均衡的冲突;也有助于推动完善现有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为单位监督管理过失的刑法规制建构理论基础。

当下组织体刑事责任理论主要包括:一是从单位组织体的结构、制度、文化氛围中推导出单位自身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只有单位成员在业务活动中的行为体现了单位意思时,单位才承担刑事责任。二是单位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营方式是归责基础,单位违反规范意义上的法律义务是单位犯罪成立的法理根据,单位犯罪的教义构建可放弃主观罪责。三是从单位自身固有特征在规范层面塑造独立的行为和意识,单位与自然人各自行为及结果是否构成犯罪和是否应受处罚的判断互相分离。四是主张不过度突破传统个人刑法的基本原则,构建新的组织体责任论,非领导人员的故意、过失仅仅是单位责任的 “参考资料”,单位的另一个自我是领导集体,领导集体责任包括行为责任与监督管理责任。

组织体责任论观点日趋丰富,能够更好地说明单位刑事责任的性质,但亦显露出不完备之处:或对组织体责任的判断以单位组成人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实施违法行为为前提,如果无法确定具体违法行为人将导致无法判断单位责任,且忽视了单位监管过失;或直接否认了主观责任原则,仅以客观上是否尽到规范义务来认定单位责任;或仅提出单位与自然人区分认定责任的理论构想,没有提出单位责任认定的具体方式;或在传统个人刑法原则与组织责任理论的关系上,仍将领导集体认定为单位的“另一个我”,新的组织体责任论并未脱离将领导集体视为组织体的同一视理论。

组织体刑事责任模式基础在于对组织行为的全面、客观审视,以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为基础建构责任体系才不会脱离社会实在,而组织行为的理论与实践已然清晰否定了“同一视理论”对组织体模式的涵摄。

首先,组织决策受组织价值和组织处境的支配,组织行为受组织目标的指导。决策所依赖的程序以及所需采纳的因素均以既定目标为统领,而这些因素一经确定,将成为同有关组织成员沟通的重要信息,对于决策的执行起到限制与指导作用。决策的具体内容是在决策前提形成过程中,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传递而来,经历了个人、管理团体或相关利益群体相互作用。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决策应被视为寻找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决策者的动机、激励因素、行动方案的约束、效能检验的约束引导了决策。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决策本身已经是种比较次要的贡献了。单一的“同一视理论”仅选取了组织决策中一个环节,而不能涵盖组织决策的全部面貌。

其次,组织体内部存在着纵向与横向专业化分工,横向即工作业务的分工,纵向描述了组织成员的活动圈,构造权威关系链条。对于大规模公司,领导团体往往并不经常决定具体事务,在具体分工网络中分工部门按照决策权限做出的符合组织体宗旨、目标的决定可以代表组织体意图。当分工部门或者职员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与业务行为相关,却与合法组织体成立的初衷不符时,一般应认为超出了组织体的宗旨和目标,无法代表单位意志。分工网络中具有重要决策权限的关键人员的行为也未必一定符合单位意志,其违反决策程序、背离组织体目标的行为不应认定为单位意志支配下的行为。例外的情形则是,领导团体对内部违法行为知情且放任的场合,据此才能视为组织体意图。

最后,组织体结构塑造着成员的行为,并对成员的行为进行调控与矫正。组织和制度向群体成员提供了一般性的刺激因素和注意导向,引导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从而使得个体理性在制度环境中被塑造并发挥作用,在环境中获得高层次整合。组织给成员划分工作范围、建立标准的工作惯例、通过权威和影响传达决策、提供四通八达的信息沟通渠道并通过对成员的培训和教育灌输决策准则。组织体通过正强化、与正强化相结合的惩罚、与正强化相结合的消退等策略,促进并增强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的行为,减少和削弱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组织体能够塑造成员行为,并由于其管理权限产生防止成员向外输出风险的义务。

总体而言,组织体具备独有的体系、运作模式和规律,绝非简单的法律拟制。在组织体内部,决策是目标导向下了解并权衡各条线、各利益相关群体需求做出选择的结果;组织体塑造着成员行为,成员作为独立个体加入组织体后首先面临的是个体行为模式与组织体价值、模式的碰撞、接纳、融合,甚或某些情形下的无法融合。组织体与个体均具备相对自由意志,能够依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对组织体违法性的评价不单包含对客观行为引起状态的评价,也包含对其主观人格的评价。组织体的人格特征使得主要负责人的更迭并不致影响组织体的日常运行,相反,决策人员往往依赖组织体秩序化的运行模式,通过组织内适法程序将其主张上升为组织体意志,按照组织体内部流程和适法规范保障其权威。这种基于组织体本来面貌的“自在自为的理性”应作为单位犯罪构造的基础。

承认组织体区别于其内部成员具备独立人格、应独立承担责任,并不违背《刑法》条文关于单位犯罪双罚制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从规范意义上理解,既然规定个人与单位分别承担刑事责任,相应的行为主体也非单位整体一个,单位犯罪并非是个人犯罪的上位概念,而是处于同一层级。《刑法》条文中“单位犯罪的”中的“单位”,只能从经验事实层面理解为包含了单位组织与单位成员的聚合犯罪。虽然单位由个人构成,但单位和个人是两类独立的主体,在认定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下,应另行独立判断单位责任。

(三)两种路径之冲突:已然凸显于刑事合规管理实务

当下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开展的刑事合规意在使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体结合组织体自身的组织文化、组织性质、组织模式等因素,设立一套违法及犯罪行为的预防、发现及报告机制,从而达到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目的的机制。从规范效能上看,合规管理实践开始重视单位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甚或决定性作用,使单位本身受到规范指引,避免了传统归责模式下不论个人或是单位受责罚均难以消除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单位自身组织管理缺陷的困境。然而,在个人责任模式下,依个人行为判断单位责任,单位内部管理及决策本身体现的组织体过错未见规范效用,不能作为认定单位犯罪的基础事实,因此,“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合规计划”不能够作为“企业已履行合理注意义务”的有效抗辩事由,至多对量刑产生一定影响。

合规实则是与组织责任模式相伴相生,是在公司的商业实践、治理转型、权力分配变化的整体演化逻辑下进行的,这种“规制了的自治”为组织体责任提供了一种现实可操作的样本,为涉罪单位免除违法及罪责减免提供了新的连接点:合规计划为单位各个部门、运作的各个流程可能造成的危险责任提供了明晰的边界,便于对预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进行个别判断;在行政犯领域,以合规计划作为连接点,可为判断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是否遵守国家规定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从行政法前置的角度判断不法的构成要件;缺少有效的合规管理则可能被认定为监督管理过失或者依默认规则认定单位故意。这种调整社会关系的模式契合了“元规制”(meta-regulation)理念,尊重其他子系统的规范结构,法律的功能由直接控制转向程序化控制,而这明显与个人责任路径相背离。

根基于组织体的构造及运行规则,通过影响和改变单位内部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降低单位输出风险的危险,自然与以单位关键人员的行为配合“以单位名义”“为了单位利益”等要素来认定单位责任的判断路径存在天然的冲突,或者说存在理论链接的不足。关键人员的个人理性与组织意志形成密不可分,组织体决策带有领导者鲜明的个人特征,但组织体决策应当是组织宗旨、目标、策略、方法的集中体现,个人意志脱离组织体宗旨、目标、决策程序的情形并不鲜见,组织体内个人甚或是领导者意志是否代表组织体意志需另行判断。组织体成员和组织运行规则可视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变量”即组织体关键人员的意图与行为,“函数”即单位运行机制,“变量”不直接决定单位意志,需置于“函数”中合理判断。可以预见,在合规管理实践中,关键人员突破已然设立的内部合规规范而实施危害行为,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应承担何种责任将成为实务界随之而来要面临的问题。合规构建的“函数”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其效用该如何规范化评价?一方面是诉讼程序中的组织体责任路径,一方面是实体认定上的个人责任路径,内在冲突该如何化解?

应当看到,我国刑事诉讼中开展的合规管理主要借鉴了美国相关实践。美国《联邦组织量刑指南》将企业和执法机构之间通过合作达成和解、制定合规计划,以及企业内部实施改革的情况作为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适用缓刑的条件。合规管理制度作为“合理注意义务”抗辩理由在理论上受到重视来源于替代责任法理的应用门槛不断降低的趋势,美国不少判例在研究替代责任的成立要件时,会对合规管理制度加以考量,诸如1983年基建公司案,弗吉尼亚州东部联邦地方法院一审认为,“如果能够证明法人指导方针的存在,在判断代理人是否属于为法人谋利而作出行为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考虑。”这种考虑合规制度的方式仍在替代责任理论的框架内。同时,将合规管理制度与“合理注意义务”抗辩结合的见解,作为以企业法人的“构成系统”与“组织结构”性质为基础的提案,在理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责任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所谓“为了法人利益”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若违背组织目标,则排除法人故意,至于法人未尽到实质注意义务的,则可能构成法人监督管理过失。考虑到我国传统个人路径判断模式的弊端,并突破美国法中替代责任理论框架,调整为组织体整体视角实属必要;同时基于单位在诸如公害、食品药品等公共领域的社会影响力,有必要借鉴美国法人监督管理过失理论,将合规管理与“合理注意义务”相结合,强化单位对成员向外输出风险的监管义务。

四、混沌破解之道:组织体责任与个体责任二元分离

二元分离模式中,个人与单位均为规范意义上的责任主体,在单位责任判断与个人责任判断相分离的视角下,在认定个人刑事责任之外,需另行构建单位固有责任。

有观点认为个人模式论和组织模式论表现为一种择一关系,同一视原理不适用于大型公司犯罪或者自然人行为难以特定的单位犯罪,主张其优势地位或者在先顺位没有意义。还有观点借鉴澳大利亚立法例中的并用处罚模式,考虑到组织故意的内容缺少明确性,主张并用同一视理论与组织过失。然而,这种区分领域的选择适用并未能形成理论贯通,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如何择一缺乏明确清晰的判断标准。择一论者认为单位犯罪构成要件,既包括个人路径的认定方式,也包括整体认定,要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做出选择。其概括了两种模式适用的不同场域:能同一视为单位谋利意图的场合,适用个人模式追究单位的行为责任(个人模式优先);在单位有能力阻止个人的经济犯罪行为而单位却未能有效执行适法计划时,适用组织模式决定单位监管责任(组织模式优先)。两种场域的区分仅仅能归结于认定单位犯罪的切入点与认定方式上的差异,现实中,可以同一视为单位的情形与内部适法计划是否有效执行的判断之间并非经纬分明、非此即彼,而是同时存在于组织体内部,择一论对于如何择一并没有提出可行方案。

其次,以公司规模大小区分不同适用模式的观点并不严谨。区分大小公司适用不同模式观点的典型代表海涅,其在教授资格论文《公司的刑事责任》中区分了传统个人刑法模式和组织体模式,认为在组织结构清晰,信息及决策权集中,核心人员的指令能够直接向下传递并得到有效执行的小型公司,可适用传统个人刑法的归责原则,而大型公司内部去中心化和权力分化明显,信息控制、决策权及执行权并不集中于单一个体,有必要根据其内部复杂性适用不同的认定模式。该文仅提出一种概念上的类型化处置方案,由于大与小仅是一对模糊的相对性概念,区分标准本无从把握,况且同等规模的公司也存在因管理模式内部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责任承担各异的可能。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立合规制度的主要国家对于合规企业的规模都有一定要求,主要是基于企业影响面、关联利益群体、合规需要的投入等因素考虑;但在我国当前合规管理的实践中,中小微企业成为合规管理的主要领域,以某试点省份的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3月底试点结束,经省级院审核把关开展合规管理案件共计239件,审核通过的合规管理案件中近90%为中小微企业,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凤毛麟角。由此可见,中小微企业同样有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外在期待,在体现合规基本要义的要求下,合规标准依具体情况灵活确定,中小微企业的合规主要针对案件事实所展现的企业管理漏洞展开,同时以企业内部全面规范化经营为目标。中小微企业的合规管理同样依组织体整体模式展开,同样需要规范的刑法评价。

最后,个人模式与组织体模式的简单捏合不能满足理论的体系性要求。“同一视理论重视特定的自然人,是以一条粗线为媒介;组织模式重视复数的自然人的集合,是汇集了复数的细线”形象地描述两种认定思路。从组织体角度来寻求法人责任的企业组织体责任论,或从自然人方面来寻求法人责任的两种认定思路,交织并存于同一个组织体之中。对于交织并存的复杂构造,选择适用的择一论显然绝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拆解交织脉络才能找到判断单位刑事责任的有效路径。通常来讲,一个融贯的理论体系应当满足体系逻辑严谨以及体系内部价值一致两个基本条件,对两种模式择一选择显然无法达到理论的体系性、贯通性要求。

在经验层面的组织轮廓中,个体意图指导下的行动对组织产生影响,甚至在组织成立之初组织运行机制、文化环境均由个体所创建,同时组织又会对个体理性具有约束力。社会组织作为理性载体的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西蒙提出“群体理性”概念,阐述了组织具有的共识性价值准则的作用,之后的系统—权变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制度注意理论和文化学等,虽然视角不同,在回答什么与组织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时,都把超越于个人之上的某些组织结构规则或行动规则作为重要因素。一个组织体自成立时起,即具备整体独立存在的目的,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之间互有交叉却各自独立无法替代,有时甚至存在冲突,这其中存在着个人理性向组织理性的跃迁与组织理性向个人理性的嵌入的进程,跃迁体现个人与组织的双向筛选与交流,嵌入体现了组织对个人的建构和约束。从跃迁角度,个人意志系判断组织体意志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个人意志能否被评价为组织体意志尚需经过组织体内部显性或隐性运行规则的检验,决策是个人有限理性与组织目的、运行规则碰撞的结果;从嵌入的角度看,组织体意志形成后向内部成员嵌入并不总是成功的,由于个体价值取向差距、组织体意志弱化等原因,总有游离于组织体意志之外的个人意志,这些自由基不体现组织体的宗旨与目的,组织体不对这些成员的个人选择与行动负责。嵌入和跃迁是组织体内部常态化的活动,而认可这种常态化活动的前提是将个体与组织体视为各自独立的二元理性载体。如果仅将个体看作组织体的附属,因单位成员身份湮灭其独立人格,则无需评价所谓“嵌入”与“跃迁”。组织成员并非藏于组织体身后,作为组织体的“人的要素”承担部分责任,而与组织体处于同一位阶、交互影响。

在二元分离的视角下,企业合规主旨在于企业自愿适法,通过完善内部管理降低危险性,责任减轻的受益者应为组织体。合规制度引入刑事法的初衷和动力亦在于区分企业责任和个人责任,将合规作为企业出罪或减轻处罚的抗辩理由。随着组织体固有责任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合规制度成为体现和识别组织体意志的方式。在国际范围内,合规不起诉的案例主要针对大型企业,体现“放过企业、严惩个人”的法律适用效果。依最高检公布的合规管理典型案例可见,我国合规不起诉本土实践中常出现对企业及企业负责人、高管的“双不起诉”现象,但这并不是对二元分离模式的否定。“双不起诉”各自依据不同,对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理论基础是社会风险防控理论及合规对抑制再犯罪的预防功能;对企业重点人员的不起诉理论依据主要是认罪认罚从宽处罚及恢复性司法理念。合规管理要义在于规范组织管理降低组织体行为风险,主要依组织体视角展开,自然可以成为对单位从轻处罚的依据,但根据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依存于单位犯罪成立的传统观点,对单位不起诉的,无法再对内部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刑在三年以上的,对单位做不起诉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障碍,与合规管理的要义明显冲突。实务中有的试点省份如江苏省,已经开始探索对重刑案件的二元化处置,将自然人与单位相分离,合规考察后对单位不起诉,对具体责任人员依法提起公诉,并提出从轻处罚的精准量刑建议。

五、单位责任之判断:二元分离模式下单位责任的具体展开

组织体成员及组织体分别独立承担责任,必然要求将组织体责任抽离于成员个体进行独立判断。如前所述的组织决策规律,虽然组织体决策由决策者个人或决策机构做出,却是借助组织体内部分工网络寻找可能方案的过程,是在组织目标指引下权衡各种利益与约束的结果。规制单位犯罪本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调控需求而生,体现了通过抑制组织体调整其行为的政策选择,只有转变评价逻辑,以组织体本身特征为基础构建责任体系才可拯救被形式化条件架空的单位人格,适当抽离单位成员的个人意志,进而判断单位对内部成员犯罪所持有的态度,纠正单位之过而非个人之失,才能实现规范化评价对单位行为的指引、调整功能。

认定组织体责任需坚守责任原则。有观点认为,风险社会下利益格局需要得到平衡,由于证明上的困难,除非法人能够证明自己已合理履行了法定的预防义务,否则法人违反义务即推定法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有观点仅从客观归责角度认定法人犯罪,法人违反特定义务,以及法人内部治理或经营结构导致危害行为发生即可追责。这种否认单位意志的论断旨在为责任原则设置例外规定,不足为取。在事实层面,“所有社会事实的客观性都是通过内心确信建构起来的”,单位在人们观念中已经被演化为具有意思能力和责任能力的社会实体;在规范层面,仅基于功利主义考量,不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并不具有可控性,规范效力无从维护。对犯罪主观方面的规范认定,单位与自然人并无实质区别,自然人犯罪意图需借助行为性质、结果等客观因素来认定,单位犯罪意图的证明需借助单位的权力配置、规则保障以及具体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来判断,虽然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复杂,导致判断单位意志并非易事,但不能因此否定该判断。况且,不同的主观罪责直接影响到量刑高低,主张法人客观责任的观点事实上是将故意、过失的判断难题推后至量刑而已。

不可否认,组织体关键职位人员对运行机制的建立、运转与监管至关重要,离开对关键职位人员行为的关注,将无法对单位决策机制和默认规则具体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质审查,无从判断个人行为与单位意志的同一与相离,亦无从认定单位对其组成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监督过失。但在组织体关键职位人员的行为归属和责任判断上,除了个人承担自身行为责任之外,尚需继续判断个体行为是否“跃进”为组织体行为,此时组织体运作的“结构”与“体制”“功能体制上之组织支配”同样是必要的参考素材,直接影响对组织体归责。

单位内部的具体行为人依个体意志在单位的决策机制或默认规则下支配行为,只有与单位意志相符时,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组成部分。基于个人意志对单位意志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单位意志对个人意志的嵌入与影响,在个人意志对建构单位意志没有价值的场合,以及组织理性嵌入不成功的场合,个人意志也仅仅是个人的代表,由个人承担自我控制的责任。

将关键人员的个人行为等同于单位行为不仅有违责任原则,而且与公司运行的现状存在冲突。第一,根据民商事法律规定,我国公司机构设置中,具有决策权限的并不是具体的关键人员,而是公司的股东会和董事会,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董事会则作为常设机构,对于公司宏观层面的事务起决策作用,对公司实际运营起到主导作用的是领导集体。第二,作为公司运行的“根本大法”公司章程,对公司内部结构与责任权限均予以规定,不尊重公司章程规定,将不符合章程约束的关键人员的行为评价为公司行为,随意扩大了公司意志的范围。第三,进行合规管理后,关键人员突破内部管理规范向外制造风险的,同样需要考察具体的决策过程,判断关键人员的行为是否代表了单位意志,对于单位本不愿接受的所谓“为了单位利益”的行为,单位实则仅作为犯罪工具,根本没有处罚必要,在不能认定单位意志的情况下即将员工行为归责于单位,实际就是严格责任。

单位故意,是将成员行为输入,结合单位显性和隐性运行机制判断后输出的结果。具体可基于以下几种情形分别判断:

一是按照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做出的决策应当视为单位故意。当单位高层“关键人员”是故意犯罪行为的决定者或执行人时,首先应当判断其是否按照单位内部决策权限、决策机制形成单位意志。强调“内部决策权限、决策机制”,便可涵摄不同层级的“决策者”,并尊重组织体内部决策机制,从而区别于传统观点中的“集体决定”。决策超出“关键人员”相应职责范围、有违决策程序、偏离单位的宗旨和目标的,该“关键人员”的意志并不能跃进为单位意志,如果单位内部治理具有纠偏作用,及时按照内部程序改变该决定的,对单位不予归责。

与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内部运行机制相比,合规计划属“下位法”,效力等同于公司对某具体事项形成的规范化决议,依照内部运行机制形成新的犯罪故意即可表示公司形成新的决议,否定了合规计划的效力。而高层“主管人员”突破合规管理规范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合规计划的效力,尚需放在组织体整体视角下检视该行为是否符合公司宗旨、目标、决策程序,是否满足公司决策所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个体意志无法被公司认可的,并不影响合规效力,公司存在对“主管人员”的监督管理过失之可能。

二是单位一般成员的履职行为能否代表单位意志可在单位内部结构中判定。单位意志并非仅体现为单位高层“关键人员”的决定,单位成员的履职行为是单位行为的组成部分,或为犯意产生的重要渠道,或为犯意执行的重要环节,单位成员的履职行为符合单位决策结构及决策执行机制的,或者符合固化的默认规则的,可以作为认定单位故意的重要依据。不认可这一点,仅将单位故意的判断局限于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个人或者集体的决策,尚未脱离个人认定路径,明显不能体现组织体运行的全貌。

如前文提到的长期以来单位形成默许排污规则,在主管人员人事更迭情景下,公司员工依惯例继续违规排污可以视为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的行为,认定依据是公司长久以来的实际操作规则。相反,单位成员的行为虽客观上“有利于单位利益”,但违背单位的明示或默示规则的,不可评价为单位故意。如2016年10月对雀巢公司侵犯个人信息案件判决,认定“雀巢公司手册、员工行为规范等证据证实,雀巢公司禁止员工从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判定5名被告人为提升个人业绩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明显超出合规计划所体现的宗旨、目的、程序,系个人行为,雀巢公司不构成单位故意犯罪。该5人上诉后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从中可见,有效的合规计划有助于划清企业责任与内部自然人责任的界限,成为判断个人意志是否体现单位意志的标准和依据。

三是根据组织运行规则,单位有权决策关键人员或者团体对单位内部犯罪行为知情,并支持或放任该行为的,亦可以认定单位故意。单位高层“关键人员”不仅可以主动作为方式形成决策,在其决策权限内认可、默许、放任应予制止的行为,形成单位间接故意。如上述雀巢公司侵犯个人信息案,如经查证,合规计划虽有明确规定,但公司有权决策的关键人员或团体在实际经营中已弃之不顾,容任、默许类似行为在公司内部多发、高发,判决结果则应另当别论。

四是涉案直接责任人员难寻、犯意难断时,如果单位管理运营清晰,可依具体管理运营事实确定单位故意。如某企业内部存在商业贿赂的容认甚至鼓励机制的,如贿赂金可以在账目上报销、或者企业重大活动宣传方案中包含公开宣扬、支持以贿赂形式维护客户的,依单位成员证言等主观证据与企业账目、宣传册等客观证据足以判断单位在管理运营中存在认识、具有意志时,可径行认定单位故意。这种情况下,依传统单位犯罪个人模式的认定路径,将无法判定单位责任,对于规制单位行为必然产生疏漏。

毋庸置疑,在案件处理结果上,中小型公司中企业领导的行为多数被认定为企业行为,但仍应结合企业组织性、结构性因素来判断。有效的合规可以成为判断单位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解决单位与成员犯罪的关系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单位犯罪刑事归责的独立性问题。即便是在一人公司的场合,公司成立犯罪的前提也在于其法律上的人格与自然人之间的分离,否则,应刺破法人面纱直接追究幕后操纵者的刑事责任。或许反对者会认为组织体模式过于虚幻,尤其在当下,公司治理两权分立不足、组织化水平低下,“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大股东甚至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中的出资人身份)的实际意志,公司治理中缺乏对公开透明的程式和分权制衡的机制,‘控制’‘命令’的传递甚至不需要遵守章程的约定”。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进程的复杂性和其他社会行为的理性化,法律适应了这一社会变迁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这一进程”。在合规制度和组织责任模式确立的前提下,为了减少企业及自身的刑事风险,企业管理层必将推动完善分权治理、规范决策程序,以此必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现代化。以尊重组织体内部结构的方式规制单位犯罪,刑法将得以发挥指引、评价功能促进组织体内部结构的完善。

单位过失包括行为过失以及监督管理过失。由于单位行为依赖于内部单位成员的具体行动,单位成员在业务活动中的行为过失造成某种社会危险或者危险状态,由单位承担责任的,系单位行为过失。如前所述,我国《刑法》对单位行为过失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危害公共卫生罪一节,出于行为的重大社会危险性处罚单位过失行为。对单位行为过失的判断同样应突出单位的组织体特征:一是根据单位议事规则有决定权限的人员或团体应当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而未履行,过失造成危害的;二是单位成员严格按照单位相关操作规程、规定行为,依然造成危害的,说明单位的操作规定存在缺陷;三是在单位有明确操作规程、规定的情形下,单位主管人员按照单位议事规则故意违背原有规定,过失造成危害结果的,视同以新的决议否定了内部规定,单位承担行为过失责任。如同前述对组织体故意的判断,如果能够证明单位成员的行为过失明显与单位惯常运作模式相悖的,仅由成员个人承担行为过失责任。

在二元分离视角下,亟需以组织体监督管理过失理论弥补对单位过错评价的疏漏。正如个人不应侵害他人或者输出风险,具有独立人格的单位同样具有该义务,单位若想在法律框架内审慎行事,就必须建立预防犯罪的内部规则并贯彻落实,尤其是对于来自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强制性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可以初步认为单位的治理结构、运营方式存在巨大疏漏。尽管有被监督者行为的介入,监督过失行为也已经包含了“危险实现”的内涵,考虑“组织构造”“管理系统”缺陷的法益侵害风险,将适法运行作为单位注意义务内容,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监督过失评价为单位过失不存在障碍。尤其我国实务界对单位故意的认定多依个人路径判断,单位过多地承担了本属个人的责任,在二元分离视角下,一部分个人意图无法跃进为组织体意志,单位没有犯罪故意,但根基于单位的管理职责,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监管以致引发法益侵害或者侵害危险的,评价为监督管理过失恰如其分。如前述雀巢公司员工提升个人业绩而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虽然依公司内部管理规定雀巢公司禁止员工从事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能认定单位故意犯罪,但对于常见多发的内部员工越界行为,认定雀巢公司没有责任与公司的管理职责与义务并不相符。我国立法例中惩处单位监督管理过失范围很窄,仅体现为《刑法》第286条之一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导致危害后果的法律责任。当然,还可以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各类责任事故罪对主管人员的追责,应当包含惩处监督管理过失之意。在风险社会的视域中,尤其是对于公害或药品、食品事故、爆炸事故等领域,单位对维护公共安全影响重大,将单位监督管理过失纳入刑法调整十分必要。

一般认为,谨慎规则仅适用于自主掌控的行为领域,单位监督管理过失的认定需明确对于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风险是否尽了合理的管理责任。应围绕“职权”与“过错”两个基点进行监督管理过失的具体判断。由于通常会介入直接责任者个人的行为,单位对于结果发生及危险现实化流程的具体预见基本不可能,一种通常的相当性判断即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更适合判断监督过失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联,单位在尽到可能、必要、可期待的监督管理义务时,可以免除责任。为了一般的、笼统的风险而建立机制和制度远远不够,而必须适应具体的、特定的风险,仅仅制定了完备的措施远远不够,更要看合规计划的履行情况和实际的监管状况。同时应当看到,合规不等于直接否定具体责任人的犯罪构成,侵害了刑法保护法益的行为只有例外情形下才能获得正当化理由,超越这一点谈论“标准行为”合规计划的做法在方法论上并不妥当。例如,在生产产品投入市场已经造成重大危害风险的情况下,企业注意义务的内容应当是“实施召回等改善措施”,而不应仅仅是“完善召回等改善措施的管理机制”。合规计划无法做到在一切个案中均天衣无缝的与保持行为人预见能力的需要相契合,应当从具体行为出发,考虑到个别事由、深入到主观内容,并结合合规管理情状对结果回避可能性、预见可能性进行具体判断。

依个人路径认定单位犯罪的传统方式弊端凸显,也与正在推进刑事合规司法实践理论衔接不足甚至存在冲突。借鉴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审视组织体的本来面貌,顺应其“自在自为的理性”建构双层分离视角下的组织体刑事责任理论,以期能够贯通适用于单位故意和过失。简而言之,单位与个体均具备规范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应分别确定组织体责任与个体责任,在个人责任之外,结合单位“功能体制上之组织支配”进行单位责任的判断。在单位成员的意志无法“跃进”为单位意志的场合,单位不具有犯罪故意,未能有效避免单位成员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的,或可构成监督管理过失。二元分离理论更能规范化评价合规计划对组织体故意和过失的效力,消弭个人责任路径与合规实践间的冲突,并可为诉讼中开展单位合规管理供给更多司法红利。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悄悄法律人公众号

举例说明部门划分的7种方式(举例说明互联网企业的部门划分方法)2

#头条创作挑战赛#流程图、思维导图、UML、拓扑图、ER图你了解多少?给你讲得明明白的


哈喽!大家好今天的内容分享是有关于“画图”这个话题。大家怎么看下面这张图?内容是不是还挺丰富的呢?这样的一张图他要表达什么内容呢你看懂了吗?

搞设计的一定对各种图并不陌生,但是你都了解这些图的构成原理和要表达的内容吗?该如何规划和设计好我们的设计构想,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给对方让简单易懂、逻辑思维清晰明了构图内容言简意赅的表达清楚让对方看得懂,听得明白。

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之前,我们的祖辈就是用画图、结绳记事的方式表达他们心中所想,传递表达信息的

《四体书势》:“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赞曰: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崇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今天的我们同样在使用各种绘图来传递信息、表达心中所想,彼此间相互信息交流。今天的内容分享就是有关于流程图、思维导图、UML、拓扑图、ER图的内容分享。好了话不多说就开始今天的内容分享吧。

流程图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个过程,是对过程、算法、流程的一种图像表示,在技术设计、交流及商业简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流程图可分为:数据流程图和作业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的作用程序流程图的作用程序流程图的作用 程序流程图是人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算法的一种描述。

  • 采用简单规范的符号,画法简单;

 画流程图需要用到哪些图形符号:

流程图符号代表什么含义:

  在流程图中通常用一些图框来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图框内写出各个步骤,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执行的先后顺序。用图形表示算法,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程序流程图与普通流程图的基本图形相似,通常由起止框、处理框、流程线、判断框、输出输入框构成。

起止框:表示程序流程的开始与结束,通常只有一个开始框和一个结束框。

处理框:表示程序流程中需要执行或处理的内容。

流程线:表示程序执行的方向与顺序。

判断框:表示对程序流程中的某一条件进行判断,用来决定是否执行某一操作。

输出输入框:表示程序流程中资料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一般用做数据处理。

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流程图有一套标准的符号,每个符号代表的意义不相同:

不管是程序流程图还是普通流程图通常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三大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表示流程图直接按照流程线所指顺序依次执行;

选择结构:指定一个条件,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内容,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流程走向;

循环结构:在特定条件下重复某一操作,用于判断流程是继续执行重复内容还是退出循环,分为当型和直到型两种循环方式。

  一张简明的流程图,不仅能促进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开发者之间的交流,还能帮助我们查漏补缺,避免功能流程、逻辑上出现遗漏,确保流程的完整性。流程图能让思路更清晰、逻辑更清楚,有助于程序的逻辑实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当涉及到跟踪业务或组织中的各种类型的细节时,事情总是变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过程流程图可以帮助你组织和可视化你的过程,并说明任务和负责执行任务的人之间的关系。

过程流程图包括步骤的顺序过程和使过程工作所需的决策。形状进一步表示每个步骤,这些形状由线条连接。线条带有箭头以显示过程的移动和方向。

过程流程图遵循信息的逻辑流程,这样你试图可视化的过程就变得非常清晰。这类流程图最好的地方在于创建起来毫不费力。

工作流程图也类似于过程流程图,它提供了试图可视化的流程的图形概述。与过程流程图一样,工作流程图使用标准化的符号和形状显示逐步的流程。

换句话说,过程流程图显示了改变对象状态的过程,而工作流程图则显示了工作流中的实际变化。 使用这些图表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他们的角色和职责,并在不同部门内建立更多的团结。

泳道流程图也是最流行的流程图类型之一,它显示谁负责流程的哪个部分。在此流程图中,每个通道都充当业务角色或部门的空间。 根据其职责分为不同的渠道,使每个部门更容易看到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

因此,团队发现这种类型的流程图是一种方便的工具,可以确保他们不会在流程的任何地方卡住。具有多个部门的组织主要使用泳道图来说明合作业务流程。 但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流程图来避免混淆谁拥有流程的哪一部分。

数据流程图是信息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任何系统或流程的数据流的图形表示。它具有矩形、圆形和箭头等符号来显示数据输入和输出。

这些类型的流程图用于软件开发和设计。但是,你可以将此流程图用于各种其他目的。将其用于业务分析、敏捷开发、业务流程再造、系统结构等等。

由于在该图中可以对每个过程进行分解,因此可以在单独的图中显示相同符号的结构组件之间的关系。

系统流程图描述了系统或程序如何运行和交互。这些类型的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非常相似。与数据流程图一样,此流程图是一种显示系统中数据流的方式。

此外,它使用符号来说明数据流,并将它们连接起来以显示数据发生了什么以及数据流向何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显着区别在于数据流程图仅显示路径,而不显示决策。

系统流程图最适合用于对系统进行物理建模,显示输入、输出和过程。因此,使其成为跟踪信息的有用工具,同时控制沿途的实现。

你是否对快速做出理性选择犹豫不决?那么决策流程图对你说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尤其是当决策是你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时。

决策流程图是最受欢迎的流程图之一,因为它们有助于按照需要做出的顺序做出决策。它使你能够可视化流程的每个可能结果,并确保你做出了最佳决策。

因此,如果你是企业主、项目经理或任何其他具有决策责任的专业人士,你应该精通这些类型的流程图。

它可以帮助你可视化涉及跨部门或跨职能团队的流程数量,帮助团队成员了解他们的职责,帮助团队成员根据他们在整个流程中获得的答案做出决策等等。

业务流程建模图或业务流程建模符号是一种流程图,它对业务计划中涉及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步骤进行建模。它直观地描绘了业务活动和信息的详细序列,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所涉及步骤的可视化表示。

这些类型的流程图比叙述文本更容易理解,帮助你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实现业务流程的目标并产生高质量的结果。

SDL 代表规范和描述语言,它使用图形元素设计面向对象的图表,用于对通信、航空、医疗和汽车行业的状态机进行建模。

该流程图具有一组特定的符号。系统定义、块和流程是什么 SDL 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类型的流程图最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尤其是在研究新的计算机算法时。

此外,流程图中的每个步骤都以可视方式表示,非常适合解决常见的错误。

用例流程图或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的交互。可以总结系统用户的详细信息以及他们与系统的交互。

用例图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参与者、系统和目标。参与者是与系统交互的用户,系统是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特定动作和交互顺序,目标是用例的最终结果。

用例图提供了系统的鸟瞰图,你也可以将其用作系统的蓝图。由于图表本质上很简单,因此你可以将其用作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工具。

你的业务流程确实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有些可能很简单,有些可能很复杂。确保可预测且一致的结果的最佳方法是为你的业务流程建模。

EPC 流程图是一种使用事件和功能作为关键元素的业务流程建模。EPC 代表事件驱动的流程链,是一种图形组织器,可帮助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而在业务的各个领域产生更好的生产力

流程流程图是流程中所有步骤和决策的可视化表示。换句话说,它是一个详细的流程图,可以帮助审核流程。通过让你深入了解信息流和与流程相关的任务,它使你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些类型的流程图对于软件和电子领域的故障排除或诊断系统非常有用。但是,企业也要使用流程图来改进。

流程流程图可以帮助你将流程分解为更小的步骤,并帮助您仔细检查它们以揭示改进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领域。

作为业务所有者,你已经知道业务流程与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相关联。当业务流程包含来自不同团队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时,它会变得更加复杂。

跨职能流程图明确设计为通过定义谁在业务模型的较低级别做什么来阐明流程。此外,这些类型的流程图显示了业务流程执行、不同团队成员及其交互的详细信息。

IDEF(集成定义)是过程模拟中的一种图形技术,可帮助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大规模语言系列包括 IDEF0 - IDEF14,涵盖了从面向对象分析到功能建模和数据收集的广泛用途。

IDEF是一种既严格指定又非专有的图表技术。它包括显示功能的框和退出或进入功能框的箭头。

IDEF 流程图的主要组件是箭头、框、上下文和节点树,如下面的模板所示。

您是否正在寻找能够以图形和数学方式表示你决定的工具?影响图可能就是你需要的。顾名思义,影响图会影响决策。因此,由于是分层的,这些类型的流程图是决策树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你可以在会议之前创建此图表,以说明正在讨论的商业理念。它将显示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期望的结果相互关联、变量以及每个步骤如何影响其他步骤。

价值流程图是一种流程图,用于说明和分析生产或交付过程中涉及的步骤。其主要目标是识别和消除价值流中的浪费,提高给定价值流的效率。 由于它是一种可视化精益方法的关键目标的强大方式,许多行业,包括产品开发、软件开发、制造、医疗保健和许多其他行业,都在使用它。

通常被开发者用来对一个场景下的对象交互建模. 它解释了一个系统中的不同部件之间,彼此是通过怎样的交互来实现的某个功能, 以及特定场景下交互发生的顺序.简而言之,时序图展示了系统的不同部件的执行序列.
我们在画时序图时常用的6种元素:

使用一套方法论/辑对产品(项目)所涉及到的业务进行边界划分,所以熟悉业务是关键,如下图所示某业务中台架构图:

它是对整个系统实现的总体上的架构,需要指出系统的层次、系统开发的原则、 系统各个层次的应用服务。如下图所示,就将系

技术架构是应接应用架构的技术需求,并根据识别的技术需求,进行技术选型, 把各个关键技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技术架构解决的问题包括:纯技术层面的分层 开发框架的选、开发语言的选、涉及非功能性需求的技术选等。

部署图是用来显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物理架构,从部署图中,可以了解到软件和硬件组件之间的物理关系以及处理节点的组件分布情况。主要的作用就是表明,你的这个项目(系统)需要多少台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是干啥的

网络拓扑图就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联各种各样机器设备的物理布局,即哪种方法把互联网中的电子计算机等机器设备相互连接。拓扑绘画出云端服务器、服务中心的互联网配备和相互之间的联接。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多样,关键有星型结构、环形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形结构等。

E-R图,也称为实体关系图,用于显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它提供了一种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连接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或蓝图,将来可以作为数据库来实现。

实际问题中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是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可以具体到人,事,物。可以是学生,教师,图书馆的书籍。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个特性称为属性,在E-R图中属性用来描述实体。比如:可以用“姓名”“姓名”“出生日期”来描述人。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983573,李刚,男,)是学生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

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键也是属于实体的属性,作为键的属性取值必须唯一且不能“空置”。

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的实体一定有相同的属性,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其表示格式为:实体名(属性1,属性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有3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 多对一联系。

实体(方框表示),联系(菱形表示),属性(椭圆表示),联系(直线表示)

类图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既可以用于一般概念建模也可以用于细节建模。类包含了数据和行为,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的对象集合的总称。

类名称(如果是接口或抽象,就使用斜体表示)

类的特性(一般是类的字段和属性,可以没有)

类的操作(一般是类的方法或行为)

类属性或者操作的访问修改符的标注:

所谓依赖关系,就是构造这个类的时候,需要依赖其他的类,比如:动物依赖水和氧气

继承、泛化关系(用带空心三角形的实线表示)
继承(泛化)关系,它指定了子类如何特化父类的所有特征和行为。例如:鸟是动物的一种,企鹅、鸭、大雁是鸟的一种。

类与接口的关系,表示类实现了接口的所有特征和行为

关联关系(用实箭线表示)

所谓关联关系,就是这个类有一个属性是其他类。

聚合关系(用带空心菱形的实线表示)

聚合关系是关联关系的一种,是强的关联关系 ;

特点: 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并不由整体对象来管理。也就是说,当整体对象已经不存在的时候,部分的对象还是可能继续存在的。比如:一只大雁脱离了雁群,依然是可以继续存活的。

用代码的形式表示就是一个燕群类中存储了多个大雁,并且燕群类中有统一操作燕群的属性和行为

组合关系(用带实心菱形的实线表示)
组合关系同样是关联关系的一种,是比聚合关系还要强的关系。
特点:在组合中,部分与整体生命期一致,部分与组合同时创建并同时消亡 。比如:鸟与翅膀的关系。

1,状态图(State Diagram)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及其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

2,描述哪些状态之间可以转换

3,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行为

UML状态图主要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别是状态、转换、事件、动作和活动。

**状态:**表示对象的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条件/情况,有初态和终态之分

转换: 表示两种状态间的一种关系

**事件:**表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下所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动作:**表示一个可执行的原子操作,是UML能够表达的最小计算单元

**活动:**表示状态机中的非原子执行,一般由一系列动作组成

注意: 初始状态只有一个,结束状态可以有多个, 遇到终止全部结束(非法操作)

用例图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最简表示形式,展现了用户和与他相关的用例之间的关系。通过用例图,人们可以获知系统不同种类的用户和用例。用例图也经常和其他图表配合使用。

用例图主要用来描述角色以及角色与用例之间的连接关系。说明的是谁要使用系统,以及他们使用该系统可以做些什么。一个用例图包含了多个模型元素,如系统、参与者和用例,并且显示这些元素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泛化、关联和依赖。它展示了一个外部用户能够观察到的系统功能模型图。

【用途】:帮助开发团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

参与者(Actor)——与应用程序或系统进行交互的用户、组织或外部系统。用一个小人表示

用例(Use Case)——用例就是外部可见的系统功能,对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描述。用椭圆表示

子系统(Subsystem)——用来展示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联系紧密。

关联关系(Association)——表示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通信,任何一方都可发送或接受消息。
无箭头,将参与者与用例相连接,指向消息接收方。

包含关系(Include)—— 包含关系用来把一个较复杂用例所表示的功能分解成较小的步骤。

指向分解出来的功能用例。 比如下面这图,用户取钱过程中包含输入账户密码和验证,如果通过了才能取钱

扩展关系(Extend)——扩展关系是指用例功能的延伸,相当于为基础用例提供一个附加功能

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就是通常理解的继承关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行为;子用例将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

依赖关系(Dependency)——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表示源用例依赖于目标用例。


举例说明部门划分的7种方式(举例说明互联网企业的部门划分方法)3

快手持续变更组织架构,本地生活业务成为单独事业部。

9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快手宣布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由CEO程一笑兼任主席。快手内部人士称,此次组织调整,是快手继国内业务提前实现单季度盈利目标后,再次释放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提升变现效能的组织信号。

新设立的商业生态委员会将统筹推进包括电商、商业化、直播、本地生活、快招工等变现业务的生态建设、模式设计和系统融合。成员包括程一笑、刘峰、唐宇煜、王剑伟、笑古、于越六位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商业生态委员会主席,程一笑还兼任电商事业部负责人,未来将花更多时间在电商、商业化,以及整个快手商业生态的培育上。电商与商业化、直播、本地生活等业务之间,将加强协同,实现系统化的商业生态。

据接近快手的人士分析,商业生态委员会的成立,标志快手的战略重心从过去追求规模增长的“一个中心”,转化为实现规模增长和商业繁荣“双轮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内部邮件显示,在此轮组织架构调整中,快手将整合原主站线本地生活业务和电商事业部生活服务行业相关团队,将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独立业务部门,成立本地生活事业部。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笑古转任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并向程一笑汇报。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之所以任命笑古担任本地生活负责人,是为了发挥笑古此前负责电商业务的实践经验,通过跨业务交叉调整,进一步促进商业生态系统内不同业务协同融合。今年8月以来,快手在核心高管和中高管理人员中进行跨部门轮岗,以通过业务和组织实践经验共享,进一步提升业务协同和跨部门协同能力。

快手此前的组织调整和“降本增效”取得一定进展。财报显示,快手第二季度总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13.4%。净亏损(期内亏损)31.8亿元,经调后净亏损13.1亿元,同比收窄73.8%。

财报显示,二季度快手国内业务经营利润9300万元,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国内业务单季盈利。在电话会议中,快手称单季盈利主要源于降本增效的相关举措,包括收入增长、毛利率优化、用户获取及留存成本改善。

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纷纷高调入局本地生活业务。此前京东CEO徐雷曾坦言,京东会把本地生活中的同城零售作为重要业务,加强投入和布局。“整个行业都在杀入这个赛道,但京东仍然要做出理性判断。”徐雷强调。

8月19日,饿了么和抖音也宣布达成合作。依据合作,饿了么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帮助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本地生活服务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它将增长到35.3万亿元。这也是短视频平台继广告、电商之外,第三条有望带来商业增长的路径。

}

一句话介绍:在众多的统计绘图软件中,能与Origin值得并提的非SigmaPlot莫属,SigmaPlot绘制图形的精美程度远非SPSS、Excel甚或Origin能及,在众多的国外顶级知名杂志期刊如Science, Nature等的发表论文中的精致细腻的统计图形大多出自SigmaPlot之手。SigmaPlot尽管在统计方面的功能有限,但借助其兄弟产品SigmaStat,其统计功能则远远超出Origin,只要安装了SigmaStat软件,SigmaPlot的操作菜单种便出现了众多的统计功能,从简但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回归分析,从简但的假设检验到复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igmaStat几乎无所不能……,国际级大师的好软件,心动不如行动。

  最佳的科学绘图软件!

  如果您常发表科技性文章及论文,并且有众多的数据要变成XY,XYZ图形,那SigmaPlot可以为您节省大量的时间,不必浪费昂贵的人工去做苦力。

      使用SigmaPlot画出精密的图型是件极容易的事,目前巳有超过十万的使用者,特别设计给科学家使用。本软件允许您自行建立任何所需的图型,您可插入多条水平或垂直轴,指定Error bar的方向,让您的图更光彩耀眼,只要用SigmaPlot将图制作完成即可动态连结给其它软件展示使用,并可输出成EPS、TIFF、JPEG等图形格式,或置放于您的网站上以供浏览。非常适合网站动态显示图形使用之场所如长时间纪录之气象,温度等等场合。

1、容易地画出精密的图型

  超过100,000人使用本软件-特别设计给科学家使用,SigmaPlot允许您自行建立所需的特色,您可以插入多条水平或垂直轴,指定Error bar的方向等。

2、让您的图光彩耀眼 

  一但您用SigmaPlot画好后,就可连结给其它软件展示,并可输出成EPS,TIFF,JPEG等图形格式,或放在您的网站上。

  SigmaPlot提供的分析工具,从基本的统计到高等的数学计算都有。内建100组方程序让您做回归分析时得心应手,并可结合Excel的分析功能,使用SigmaPlot 就是这么简单。

4、数据管理自动化 

  当您要处理复杂的数据时,SigmaPlot的巨集指令可让您的数据管理自动化,省掉当苦力的时间,并即时地将资料化成图型,SigmaPlot OLE 的功能可与其它的应用软件如 Word 、Excel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

  SigmaPlot图库, 您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收集与分析资料,目的就是要做成一流的图表,使用的图型资料库就搞定了,让您的图表看起来就像专家做的一样好。

5、创造高解析网络图表 

  SigmaPlot 能让使用者在网际网络上发表高解析互动式曲线图和图表。 

      藉由SigmaPlot ,使用者能在网站上或内联网页上输出曲线图当做动态的网络物件来取代简单的GIF或JPEG档。 SigmaPlot的WebViewer 能使任何人,不论是否有SigmaPlot软件直接从浏览器的视窗读取图表资料并可任意放大缩小、上下左右移动或列印。 

  SigmaPlot 新的网络功能大大地扩增了科学界以前无法分享网络信息的能力,取代过去仅能浏览品质低劣的网上发表曲线图,SigmaPlot能够让联机读者嵌入并看到高解析的图表。

2.选择要画的图形,如Line Plot折线图,就会看到结果。

3.若您要更改设定,往图形中央快点两下,即会显示出参数设定视窗,就是这么简单! 

SigmaPlot软件帮助你迅速建立精确的图表

  SPSS 科技造就的SigmaPlot图表软件帮助你清楚地、精确地展示你的工作,超越以前你所用过的简单的电子表格。有了SigmaPlot,你不用坐在电脑前花费好几个小时就能制作出优质的图表。 SigmaPlot与Microsoft Office系列全面兼容因此你能从Microsoft Excel容易地存取数据并且在Microsoft PowerPoint中展示你的结果。

图表软件使数据更加直观、容易理解 

  SigmaPlot的界面非常友好,采用标准的菜单、工具栏、鼠标和图表参数设计。 首先从图表工具栏里的快捷图标中选择你想要用图表类型,接下来交互式的图表编辑向导将引导你完成每一步制作。你会立刻获得专业的、高质量的表。SigmaPlot还提供了比其它制图软件更多的表格、模型、图形形式。

  在你建立多重的轴的数据中的比较每一页里的每个图表和每个表里的每一页时,使用具有SigmaPlot的所见即所得的内置模版或者是你自己的格式,精确地安排关于一页的多重的图表。

  从简单2 D散点图到等高线图,SigmaPlot为你提供了研究所需要的静谧得技术图表类型。 同时,帮助你在你的3D数据中看见交互作用,SigmaPlot可以以隐藏的线消除多重相交3 D格网。 有了如此多不同的图表和图表类型从中选择,你总能找到视觉效果最好图表表示你的数据。

定制你的图表和图表的所有的细节

  SigmaPlot可以灵活性定制你的图表和所有的细节。 你能增加轴,标准的或者不对称的线条和符号; 改变颜色,字形,线的浓度等等。 双击任何一个图表元素打开图表属性对话框,修改你的图形、表格甚至是粘贴一个方程、符号、地图、图片、例证或其它图像增强你的图表的表现力。

  快速保存任何图表和以及任何图表类型作为一个格库里。 

  不需要成为制图专家,也能够立即从图表库里创建定制图表。

  从图表库里选择一个图表,快速的将数据导入到已经存在的图表模办理。 

  通过使用一种预定的格式来建立数据图表,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避免了一些复杂的图表不断的重新创建。

你的图表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版

  创建令人震惊的幻灯片,展示你的报告中的图表或者更进一步定制你的图表。SigmaPlot大量的图表输出选项可以将图表保存为一种技术的期刊、文章或者报纸等出版物的印刷版。你用于展示和出版的分析结果将前所未有的精美,并且容易实现。用SigmaPlot的报告编辑建立定制的报告或者将你的图表嵌入在任何OLE工具——微软Word,微软PowerPoint或者制图软件,只需要双击你的图表在你的文件里直接编辑就可以了。 迅速的在线发布你的高质量的图表与其他人分享。

在网络上共享优质的图表和数据

  把你的图表输出成高质量的、动态的网页—并非简单的GIF或者JPEG文件。 浏览者能研究数据,创建图表并且放大或缩小,同时可以直接从浏览器上打印全部的内容。用你的图表自动地产生动态的Web对象,或在嵌入到其他网页内。

  你的图表后面把数据与同事和学生共享。 

  同事用他们的浏览器通过内部互联网或者网站将你全部的报告直接打印,不会损坏图片质量。 

  授权的用户时建立一个可选的口令,限制授权人接触你的图表。 

  无须学习HTML就可以创建网络,或者将SigmaPlot网络对象图表嵌入已存在的HTML文中件建立交互式电子的报告。

数据分析变得异常容易 

  SigmaPlot提供你所需要的从基本的统计到高级的数学计算所有基本的工具。 单击一个toolbar按钮即时产生包括95%和99%个置信区间的统计结论, T-检验,线性和非线性衰退等等。 内置的变换式处理你的数据并且建立起一个独特的表格或图形。 SigmaPlot—它使一切都是如此的简单!

当你把SPSS与SigmaPlot相结合时,会得到更多统计的功能

  将SPSS与SigmaPlot结合起来使用会得到更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和更好的数据管理能力。 作为世界领先的统计软件,SPSS为你的研究提供广泛的统计功能。 简单地从SPSS的下拉菜单中启动SigmaPlot图表编辑器就可以建立优质的图表用来打印和展示。 单击这里了解更多关于SigmaPlot和SPSS在一起使用的问题。

  从你的微软Excel 工作表中使用SigmaPlot。 当你从Excel 工具栏里启动SigmaPlot的图表编辑器时,乏味的剪切和粘贴的数据准备步骤将被除去。 不用担心的Excel没有内嵌公式、轴,宏命令和日期或者时间格式。 你的数据和图表将保持一个方便的文件中的。

使用回归编辑器来容易地、精确地配合你的数据 

  使用SigmaPlot使用回归编辑器配合你的数据是非常容易的。 它自动地确定你的初始的参数,写成一份统计的报告,把你的方程保存到你的SigmaPlot笔记本中,而把你的结果添加到现有的图表或者新建的!编辑器精确地适合几乎任何方程—离散的、连续的,多重的,重量的,布尔函数和多达10个变量和25个参数。 你甚至可以添加你自己的曲线使编辑器适应。

上图的曲线用图表说明适合内置的超过100种的一或者建立你自己的方程。 它将产生你的结果创建成一份详尽的报告。 你能在你的图表页或者你的报告内部使用Word,WordArt,或者任何其它OLE对象编辑。

绘制任何数学函数 

  绘制用户定义的或一般的函数方程仅仅需要点一下鼠标。 仅仅需要输入方程或者从内置的库里选出一个并选择参数和范围,真是太简单了! 建立你自己内置方程并且为了未来的使用保存它们,可以在同时绘制不同的参数值的函数,在新图或已存在的图中绘制图表,将已绘制的X和Y结果保存到工作表中去。

  在SigmaPlot强大的数据表中可以处理超过10亿个数据点。 在SigmaPlot笔记本中,可以有效地存放图表,SigmaPlot或者Excel数据表,曲线图和报表。简单数学转换有效地通过SigmaPlot快速转换工具实现,通过SigmaPlot转换语言可以创建强大的数学程序或者执行复杂的分析。 通过一次转换语言的写入,将它保存起来今后的使用,这样一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通过内置的或者自创的变换式,过滤运算规则将你的数据整理到最理想的状态。 

自动重复复杂的任务操作 

  SigmaPlot易于使用的宏的语言可以立即建立宏命令。 没有一个程序员? 没有问题。 有了SigmaPlot,你能靠点记录宏命令和单击用宏的记录器。 使用宏命令获取你的数据,执行强大的分析方法,而建立工业级或者专业级的图表。 当你需要迅速建立自己宏命令时,可以选择使用内置宏命令或使用宏语言编辑。 

  通过使用宏命令来为了你的特殊的应用制做SigmaPlot界面,同时与缺乏经验的使用者分享SigmaPlot的强大功能。 建立定制对话框,菜单及窗体形成一个教程来帮助初学者用户。

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2.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怎么做图表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