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环佩戴识别系统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倍特威视着装检测识别系统对石油、化工等区域人员着装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人员未按要求穿着工服时,立即触发告警。

  普通衣服在天气干燥或者作业时必会走来走去产生摩擦,如果是普通面料的工作服就会由于摩擦而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甚至于产生静电火花,对人身及周围环境具有很高的危险行,但是在石油、化工等危化品场合,较好不能出现静电,所以都必须穿着特制的防静电工作服。

  工作服是防御不受外来物体伤害的防护用品,是石油、化工等危化品场所必选的量大面广的防护用品,是进入石油、化工必须穿的防护用品之一。

  着装检测识别系统可对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若检测到人员未按要求穿工作服,可立即告警,将告警截图和视频保存到数据库形成报表,同时将告警信息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可根据时间段对告警记录和告警截图、视频进行查询点播,系统较大地提升了作业区域的管控效率,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倍特威视着装检测识别系统能从源头上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人生命安全。

免责声明: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 1 、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D. 实验室内可以吸烟

2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站在铁板上操作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穿防静电鞋操作 D. 戴上安全帽

3 、有人触电时,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的错误方法是:

C. 抓触电人的干燥外衣

4 、危险化学品的毒害包括:

A.皮肤腐蚀性/刺激性,眼损伤/

B.急性中毒致死,器官或呼吸系统损伤,生殖细胞突变性,

5 、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

.上墙或便于取阅的地方 B.

由相关人员集中保管 D. 保存在计算机内

}

随着西学东渐,以及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及其它学科的科研人员,从自己专业角度(包括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统计学等)对中药药性进行研究,从理论方面和实验方面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和架构,尤其是对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四气(寒、热、温、凉)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首先是关于寒凉温热药性的客观存在问题。在现代医学中,不存在药物的寒凉性或温热性的区别,但中国医学中寒证、热证、寒凉药、温热药等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寒证与热证的客观存在研究

    由于寒凉药和温热药的分别是用来治疗热证和寒证的,所以,研究寒证和热证的实质是现代科学的研究中医科学性的重心之一,中外学者在此方面都作出了较大努力。

    日本关正戚、池田宏等参考中国证候的研究,以前列腺素PGF1a为指标研究胆石症、乳腺癌、胃癌等,认为胆石症病人尿内PGF1a在138mg以上者为热证,以下者为寒证。

谢氏等通过尿中儿茶酚胺和环核苷酸排出量的测定,探讨寒证、热证与植物神经、肾上腺髓质功能活动及第二信使系统之间的关系。对40例寒证、热证患者测定结果表明,虚寒患者尿中儿茶酚胺及cAMP排出量降低,cGMP增高,导致cAMP/cGMP的比值下降,说明虚寒患者交感-肾上髓质系统功能低下而副交感系统兴奋性增高。热证患者,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其尿中儿茶酚胺及环核苷酸均增高,病变脏腑的不同和西医病种的不同并不影响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活动增强是热证的共性。

郭氏等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7例虚寒证患者、15例虚热证患者及19名健康人尿中PGE-2、PGF-(2a)排出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虚寒证患者尿中PGE-2排出量下降,PGF-(2a)排出量升高,PGE-2/PGF-(2a)比值明显下降;而虚热证患者尿中PGE-2排出量升高,PGF-(2a)无明显变化,PGE-2/PGF-(2a)比值升高。提示:PGE、PGF与中医寒热辨证密切相关。

杨氏等采用石膏、知母汤造成虚寒证,附子、干姜造成虚热证,以血清DβH活性,17OHCS内脏神经递质含量,ANAE%,NK免疫细胞功能,PFC抗体机能,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虚寒、虚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与血液流变学的时相性研究。结果:虚热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增多,ANAE%,PFC空斑数增多NK活性降低,血内纤维蛋白原增多。虚寒时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均降低,纤维蛋白原也增多。说明了神经内分泌反应较快而持久,免疫功能对内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容易受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较轻、较晚。

周氏等探讨了“寒体”、“热体”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机制,通过测定3月龄SD雌性大鼠掌温,将大鼠分为“热体”、“寒体”和对照组3组,采用氧电极法、荧光法、放免法等测定心率、肝线粒体呼吸功能、氧化酶活性、游离钙及丙二醛(MDA)浓度和肝Na+-K+-ATP酶活性。结果:“热体”有较高的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和琥珀酸氧化酶、Na+-K+-ATP酶活性。热体鼠主要通过加快III态耗氧,降低IV态耗氧而提高RCR。“热体”线粒体内游离钙较高,与“热体”线粒体功能微观调控有关,但热体鼠有较高的MDA水平。提示:热体能量生成与消耗较寒体鼠旺盛,“热体”由于代谢旺盛需承受较大的氧化能力。

陈群等探讨了湿热证、虚热证与机体能量的关系,采用党参、黄芪造成实热模型,附子、干姜、肉桂造成虚热证,测定了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证时(实热、虚热))SDH活性升高,经清热解毒、滋阴清热中药治疗后,SDH活性有所降低,说明实热证、虚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呈正相关。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寒证和热证的客观存在。

、温热药和寒凉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温热药和寒凉药物具有纠正寒证和热证的效果,从发挥治疗作用。

70年代,桑木崇秀探讨了热性药与寒性药原植物产生的热量差别,对身体的影响(如对体温、口渴、炎症等),从对大鼠直肠温度、水的摄取量及离体回肠对乙酰胆碱的反应率等方面探索了研究方法和客观指标。桑木崇秀还用四逆汤和黄连解毒汤分别饲喂大鼠,给予刺激后,寒药组肛温降低,热药组变化不大。同时热药组饮水量增多,代谢也升高,说明热药有使炎症恶化的作用,寒药能消炎,抑制代谢机能

梁月华等的研究表明,温热药有提高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髓质)系统机能活动的作用,使代谢过程加强,并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17-OHCS)合成增多,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合成和释放均增多,同时可增加尿内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17-OHCS排出量和氧消耗量;结果表明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有不同程度的兴奋垂体-甲状腺系统、垂体-肾上腺系统、垂体-性腺系统和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作用,其作用可因兴奋中枢,通过神经和内分泌来调节各系统的机能,也可直接作用于器官。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减弱,代谢降低,使大鼠血,肾上腺及脑的多巴胺-β-羟化酶(DβH)活性降低,肾上腺功能降低,CAs排出量减少。

黄氏等探讨6种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和龙胆)的水提取物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影响的共同规律。结果发现6种寒性中药可能通过降低肝脏线粒体SDH的活性从而减少ATP的生成,降低肝脏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ATP的消耗,减少肝脏UCP2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产热,起到调节肝脏能量代谢的作用。同时黄氏等探讨6味热性中药(制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和吴茱萸)水提取物对于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性中药可能通过促进了肌糖原的分解、增加SDH酶的活性、减少UCP3mRNA表达,减少骨骼肌产热,从而产生更多ATP,通过增加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而增加ATP的消耗,起到调节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作用。

“对中药四性,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温热类药物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的活动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能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或供给能量,从而显示出这类温热药物所具有的温热作用。如据药理研究证实,温热类药物的附子所含乌头原碱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中医所说的‘亡阳虚脱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呼吸、循环衰竭,热量供应不足,故用具有强心镇痛作用的附子来回阳救逆。又如干姜含挥发油及姜辣素等成分,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升高血压,促进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干姜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鉴于上述药性理论的指导,证实了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再如一些补益类药物黄芪、当归、五味子、肉苁蓉等均含有各种不同的营养成分,具有强壮作用,提高机体的能量和热量,改善机体能量和热量不足(虚证)现象,因而呈现出具有温热效应。淫羊藿、紫河车、鹿茸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样作用,能改善全身机能(含性机能)低下状态,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壮阳作用,这类药也是具有显著温热性质的药物。反之,寒凉类药物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系统及肌肉活动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能力。研究发现,寒凉类药物主要具有解热、镇静、降压、和消炎抗菌等作用,这些作用能够降低机体功能的病理亢进,因而能解除或减轻温热性病症,显示出具有的寒凉性质与作用。”

、中药性能及归经的理化本质探讨

    杨滨于1994年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中药性能配伍的理化本质探讨》一文,指出中药寒热温凉四性产生的理化基础: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性质。药物是一种化学物质,严格地说(量子水平)其作用是通过其外周电子云的特性所决定的。药物外周电子云特性的不同,导致药物所处能量状态(简称能态,包括化学能、核能等各种能量形式)的差异。四气中的寒凉性处于低能态,阴的实质是低能态,故寒凉属阴。药理研究发现寒凉药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部分具有抗肿瘤作用。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个方面。又一方面,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低能态物质容易从高能态物质夺获光子等携带能量粒子(简称携能粒子),而使高能态物质的能态降低。携能粒子是任何形式能量的内容。如原子是细胞的构成单位,它从高能态(能级)跃迁到低能态时发出光子。热体的能量生成和利用都比寒体高,新陈代谢率快,其结果即形成高能态。热体的成因除感染性因素外还可是非感染性因素。因此总的分析,低能态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地调整机体的高能态,使之恢复正常(正常人的能态以正常体温下机体及所含物质能态为准),用于治疗热性病(高能态),如清热药、辛凉解表药。相反,温热性归高能态属阳;可用于改善机体的低能态,治疗寒性病。如温里药、辛温解表药。

“升降沉浮,升浮为高能态属阳,代表高能态分子运动的向上、向四周扩散的趋势。根据分子运动论观点,分子的运动(指液态、气态)的趋势是从高密度到低密度,且分子运动是无规则即向四周扩散的。温度(或能态)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体现出分子运动的趋势,热胀冷缩。但受地球引力等作用力的影响;受地球与包绕地球空气层之间密度差(地球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影响;受机体与周围空气的密度差、机体内部各组成的密度差的影响;地球上人体内部的高能态分子运动趋势是向上、向四周扩散的(升浮)。低能态分子运动总趋势是向下、向内的(沉降),所以沉降为低能态属阴。

“五味中,辛为高能态属阳,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辛味药多含不等量挥发油等脂溶性物质。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膜是由类脂质分子层组成的。脂溶性强、极性较弱的分子通过膜的速度就快;反之,水溶性强即极性强而脂溶性弱的分子,经膜扩散就难。因此辛味药中的脂溶性药物可迅速地被吸收,扩散全身以至于末梢。许多辛味药中的有效成分属脂溶性物质;一些成分可扩张血管或升压、扩冠脉、强心等而改善机体循环、末稍循环;辣剂(辛味)减少生物膜表面张力,增加其热运动。这些都说明了辛的发散特性和行气、行血作用。还有,许多辛味药物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部分为主,如细辛、薄荷、鱼腥草、丁香等。药物排泄时,多数药物成分以原形,部分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体外。脂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易被重吸收,排泄就少、慢。肺则是挥发性药物的排泄器官,饮酒之后呼出气体的酒味(辛味)是尽人皆知的现象。皮肤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治肺经疾患的中药多有辛味。如:一些挥发油经肺排出时有祛痰、镇咳之功,有些则有抑菌抗菌能力或两者兼备。在理气药,辛的特性助行气血,用于疏通受阻的携能粒子(气的主要内容),以调整气滞部位的能量代谢、能态。在辛温解表时,辛的特性作用有助于温热的大量携能粒子到达末梢、表皮等感受风寒的低能态部位,直接或间接调整这些部位的能量代谢,使它们能态恢复正常。在辛凉解表,辛的特性作用可协助寒凉的低能态物质到达风热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调整其能量代谢;加上挥发性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不少能量,因此降低这些部位的能态。

“甘为补益、和中、缓急之品,含一定量糖类等贮存能量的物质(简称贮能物质);一些糖类具有营养作用,服后能助长肌肉、增气力,不少多糖是免疫增效剂;还有一些含人体必需的或对机体有益的物质,如人参、党参,故有补益之功。和中之力源于补益作用及含有能直接或间接调和脾胃的成分。拘急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滋润不足、能量代谢障碍,而甘可借其补益和中之力改善能量代谢,且所含的糖类等物质是津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甘又有缓急之效。另外如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它在体内水解后能释放出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是一已知的生物解毒物质;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有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这些都提示甘味药的缓急之功,甘味若与温性结合,糖类等贮能物质被温性物质激发(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可释放出大量携能粒子,起辅助温性的作用,如黄芪、人参,功效以补气为著,养阴作用较弱。然而甘味与寒凉、平性结合,寒凉属阴,平性居中,激发作用较弱,贮能物质等养阳生津的作用变得更强和显著,如太子参、山药。综合以上看来,甘味能态稍高,略偏阳。

“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与辛的发散作用等相反,故归于低能态属阴。据分析发现收敛药中常含大量鞣质(鞣酸),鞣质味涩,鞣质与粘膜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结合。后者被凝固而于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因能减弱有害物质对肠粘膜的刺激,故可止泻。它若与出血创面接触,则由于蛋白和血液凝固堵塞创面而止血。少数药物因含吸附剂而表现出收敛效果。另一方面,酸可中和碱性胺为按盐,增加静电引力。静电引力越大,其外周水化层越大,且它通过细胞膜越困难。总之,酸涩药通过各种方式阻碍了携能粒子及所附阴液的无故流失。

“苦,有泄与燥之功。苦味感是动物初始排毒反应天性。苦剂最广泛的结构特征是能作为配基形成金属离子鳌合物,或金属离子本身即有苦味。苦剂都具有较明显的脂溶性,因此容易作用于神经组织和透过血脑屏障。苦剂的毒性因其能与机体(尤其细胞核中的核酸)形成新的化学键,改变了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故此,苦剂可暂时放松脂质间的有序排列(指细胞膜脂质),最后引起抑制;还可影响细胞群落之间的信息传导;可增加胃肠通透性,使细胞膜产生渗漏,故有泄与燥之功。从与寒、温结合看,苦味与寒性并存可加强寒性的作用,多有清热之功,可降低能态,属阴,如黄连、青蒿;苦味与温性并存,苦可助温,加强温性对湿气等作用,属阳,如狗脊、松节。从泄与燥的分属看,泄的方面无论通泄、清泄、降泄都属于对高能态的‘冷却作用’,属阴,如大黄、杏仁。药味的燥与六淫中的燥同属间接高能态,都是通过造成人体内水的相对缺乏使高能态的‘冷却障碍’,而间接表现出高能态的效应。属阳(间接属性)。若为苦温,苦之‘燥’可助温性共苦温燥湿而用于寒湿证,如苍术。若为苦寒,苦之‘泄’可助寒凉之性,‘燥’可助于祛湿,共清热燥湿之力而用于湿热证,如黄连。

 “咸味剂含盐类较多,可增加体液渗透压助于贮水;盐类溶解于水解离成阴、阳离子,能供助这些特性携水、电荷进入热结之粪便坚结,或间接地使它们解离、分散成含水量多、分子较小的部分而易于被排出。如芒硝可提高肠腔晶体渗透压,使肠腔水分增多而有泻下、软坚之效,因此咸能软坚散结、泻下,若兼有苦寒之药相助(苦寒可降低机体能态助于水分)其力更强。咸间接借助水之力而呈功效。水属阴为低能态,故咸为间接低能态属阴。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湿、水属阴;淡间接通过渗湿、利尿而使机体能态相对提高(水是“冷却剂”,湿为水之渐),所以淡为间接高能态属阳。有些淡渗利水药之作用与其所含大量钾盐有关,如金钱草、泽泻;有些与影响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有关,如猪苓、茯苓;可能还与这些药可提高血液渗透压(溶质增多)而吸水利尿有关。

    “概括以上,沉降药多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属阴。升浮药多辛甘味和温热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人为控制而转化。”

 目前对中药的归经的研究尚不太多,研究者常采用药物动力学研究法、微量元素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归经与受体学说相关性研究等方法。前两种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中药某些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在人体脏器组织的分布情况;后两者则从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的角度探讨药物作用与归经的关系。有学者撰文指出: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认识的深入,在具体的研究上产生了多种方法,诸如统计、同位素示踪、微量元素测定、有效成分检查、环核苷酸水平,等等,希望以之说明归经理论的现代科学本质。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新方法、新技术的采用对归经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即很大程度上与临床脱节。……关于归经的现代研究几乎没有融入中医药理论中,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因而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临床的忽视意味着对药物作用对象的忽视,这使归经研究往往限定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即印证前人某药归某经的说法,印证的方式则是某药某成分在某解剖部位的分布或影响。而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物的归经,主要以其临床疗效为依据,并且与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也有密切联系。由于归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对具体药物作全面分析后才能归纳其归经规律。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的依据。再如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象心而入心经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杨滨的这篇文章总结了中药归经的原理:
 “归经的原理较复杂,决定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很多,大致有:①药物的理化特性:脂溶性、亲和力等;②局部器官的血流量;③细胞膜屏障;④体液pH与药物的解离度。还常因排泄和代谢使器官(肝、肾等)所含的药物浓度高。归经是指作用的脏腑经络部位,粗略地分: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该文初步分析五味归经的原因如下。

    辛入肺:辛味药大多含挥发油且多为有效成分;肺又是挥发性药物的排泄器官,皮肤起一定作用;肺主皮毛,故辛入肺。比如解表药中辛味最多。

    甘入脾:甘昧药含糖类等,它们的作用与脾主运化、主肌肉、脾旺不受邪的理论近似;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谷本身的主要成分就是糖类,因而甘入脾经。

    咸入肾:咸味剂含盐类较多,肾为盐类代谢、排泄的主要场所,盐类是形成肾渗透压梯度的关键,所以有咸入肾。

苦入心:苦剂最广泛的结构特征是能作为配基形成金属离子鳌合物或金属离子本身即有苦味。苦剂都具有较明显的脂溶性,因此容易作用于神经组织和透过血脑屏障。苦剂的毒性因其能与机体(尤其细胞核中的核酸)形成新的化学键,改变了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故此,苦剂可暂时放松脂质间的有序排列(指细胞膜脂质),最后引起抑制;还可影响细胞群落之间的信息传导。所以苦味有作用趋向神经系统(如,渗透过血脑屏障)的特征。心主神明,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心脏从现代解剖、生理来看,心肌细胞的自律性等提示其类于神经组织的性质,心脏调控装置:窦房结、房室结、蒲氏纤维等皆为神经组织。苦味剂的作用部位也倾向于神经组织。因此苦入心。

    酸入肝:肝是药物代谢的关键场所,中药的酸味大多由有机酸(含梭基等基因)形成,含梭基等基因的物质多在肝代谢处理;还有可能与其解离的氢离子有关,故酸入肝。

、从不同角度研究中药的四性

    2004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春燕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欧阳兵)《常用中药四性变化规律的文献研究》中总结了近些年中药四性现代研究概况,指出现代医学从化学角度、热动力学角度、药理学角度、定性定量角度等方面阐释了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兹摘录如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人提出“药物中各种无机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植物类中药四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的假说,其研究是对120味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测得42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均值,比较不同药物中每种元素含量的高低,以药物元素含量与均值线的偏移程度(F值)定性与传统药性比较,结果有62.5%的药物药性与传统药性相符。

陈和利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0种生药材的15种无机元素含量,分析其含量与中药四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药药性与Mn、Co、Cr、Ni、Mg5种生命元素含量有关,并可根据它们的含量建立判别中药药性的数字模型,该模型具有显著的判别效能。还认为,中药药性是多种元素对人体协同作用或联合作用所出现的反应表现,这与现代医学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关系的认识也是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相互作用及其代谢过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与机体造血机能有关的无机元素有铜、铁、锰、镍、钴、铬等,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机能。中药药性可能是多种元素相互匹配,或与其他有机成分配合,共同作用于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物活性。

    陈阜新将信息论方法应用于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该研究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00种植物类中药材的单味水煎剂中2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信息论方法探讨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与中药四性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温热药与寒凉药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确实存在差异。

②中药四性与中药主要成分分子量关系的研究

胡振华通过研究认为,中药的四性与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量有相关性,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分子量在250以下的中药药性多表现为温热,而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分子量在250以上的中药药性多表现为寒凉,所含成分分子量在250左右的药物大多为温寒界限不很明显的药物,说明中药的药性随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量有规律地转变着。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盛良在讨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统一的问题时认为,化学元素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性,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元素四性是由元素原子外层电子的给出或吸收数量所决定的,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为寒,非金属元素易接受电子为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性有强弱不同,电子得失有难易不同,故元素有寒凉温热四性。元素性质具有周期性,元素四性也具有周期性,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中药四性也同样具有周期性。从广义酸碱论的角度,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具有寒性;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具有热性。因此,根据一些矿物药化学成分确定其酸碱性,再推论其中药四性,与中医书基本相符。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因此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

    有人对具体一类药如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寒凉药的性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亦有着相对应的关系,其主要化学成分大致可归纳为生物碱和甙类两大类。日本的小菅卓夫相继从温热药附子、细辛、吴茱萸、蜀椒、高良姜、丁香中提取出一微量化学成分去甲乌药碱

    有人认为寒凉药的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卤素及盐类、重金属元素、蒽醌类等,而温热药则含有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活动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的活性物质。

近年来,又开展了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均予以资助立项。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其中有对单味药进行的研究,对人参和西洋参药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人参和西洋参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其形状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生长代谢峰后移,人参和西洋参均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对单味药的研究还有对生晒参和红参的比较研究;对不同炮制品的研究,是对黄连不同炮制品进行研究,结果是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另外,还有对复方的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丸,结果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温热药方反左金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寒凉药方左金丸则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有所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中药四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相对的,生物热力学方法如微量热分析可以作为刻画中药四性的有效工具之一。还认为:中药“四性”是由药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内能决定的,中药四性是与药物物理内能密切相关的定义域,药物在参与体内循环,呼吸等体内运行过程中,凡能为体内释放热能的药物即为热药,凡能为体内吸收并带走热量的药即为寒药。

有研究表明,寒凉药具有以下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温热药则能:促使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研究者认为其作用机制为:周缘作用,即大多数中药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首先影响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影响中枢的活性肽类和神经递质,垂体激素的变化明显,ACTH、TSH、LHR的释放增多,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变化很大;通过中枢提取物的研究证明中药可进入中枢并产生兴奋物质,通过中枢起调整作用,并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释放。

有人总结前人研究认为有些温热药物含有某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和循环,加速代谢速度;有些含有芳香刺激性的各种挥发油类成分,这些成分通过反射机制,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循环,从而表现出温热性质;有些含有激素及其类似物质,能促进机体代谢等,而呈现温热作用,也能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等;有些含有某些营养成分,服后经消化吸收,使肌肉获得能量和热量而呈现温热效应。而寒凉药物有些含有挥发性成分,通过刺激反射而起发汗、解热、清凉等作用;有些寒凉药也含有某些生物碱,但与温热药所含的生物碱药理作用不同;有些寒凉药物含有某些卤素及盐类,而且多数是碘、溴的钾盐,如海带、昆布、浮萍等,因溴、碘等离子有中枢镇静作用,钾盐可以减弱心肌活动,同时又有利尿作用,从而表现出寒凉作用;有些寒凉药可能因含有蒽醌类和其它致泻成分,通过泻下作用,发散实热,而起寒凉作用;有些中药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如钙、镁、汞等,都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起到镇静、抑制、抗过敏等作用,从而表现出寒性。

    杨文珍等也指出,寒凉药与温热药主要是通过对于中枢神经递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能量代谢、内分泌系统的不同作用而起到寒凉与温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严守正等就指出寒证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偏低而热证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常偏高。七、八十年代,日本的桑木崇秀通过观察服用寒热药与温凉药后的健康人皮温温度受冷水刺激后恢复的不同情况,对寒性药与热性药的比较实验研究作了一定的探索。八十年代末,梁月华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寒凉和温热药可调整机体的机能反应性,对调整和改善寒热平衡有重要意义。至九十年代,日本的寺崎一利据四肢体表的温度及其应答速度反映寒证、热证的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寒、热、温、凉四气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内产热过程的影响

至20世纪末更有学者明确指出药物的寒热最根本的一点是对机体产热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如最终结果是刺激代谢,增加体内热量,该药大多属于温热药;反之,如减少体内产热,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通过抗菌、抗炎间接引起的,该药传统归类一般属于寒凉药。指出:人体产热过程的调节包括从中枢到外周直到细胞内线粒体内的代谢反应。中间环节包括神经和内分泌两个途径,寒热药物通过对这些中间环节的不同的作用影响人体的产热系统而起到寒凉与温热的作用。以此为理论基础,程彬彬等通过测定实验动物的体温来进行四气的定性定量研究,指出了以“四气指数”作为中药四气定性定量的指标,确定了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并提出四气的九级定性(半定量)统计学标准指标。

    到目前为止,又有一种对四性进行量化的观点,即前面提到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盛良所提到的广义酸碱理论进行量化。在其所撰文中有直接量化法,也有根据电负性差值与键的离子性关系进行量化,还有利用Pka值进行量化的方法。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试图从中药五味的化学成分入手探讨五味的药理作用规律,从而证明中药五味理论的物质基础。
 研究表明,中药的滋味与它们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布,不仅表现出一定的平行性,而且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中药的化学成分既是药味的基础,也是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化学物质决定了药物的滋味,中药通过五味——五类基本物质作用于疾病部位,产生固有的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有气血阴阳,达到固本驱邪、清除疾病的目的。所以说,古人用五味作为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现代医学已从理化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五味作用的原理,证实了中医五味理论的科学性

    目前对于味觉的理论还十分贫乏,计有定味基理论、助味基理论、物理吸附理论、生物酶理论、化学反应理论等。上述理论各有所见,但其中的定味基理论和助味基理论具有代表性。研究认为,味觉感受器与刺激物能形成不同的化学键结构,形成不同味道的定味基,而其他与受体结合的键合结构通称为助味基。

在味觉细胞膜表层,存在着T1R1和T1R3两种蛋白质,作为氨基酸的受体,它们可以感觉20种L-氨基酸的味觉;呈味物质与味受体通过改变彼此构象实现相互匹配契合,产生适当的键合作用,形成高能激发态,产生特殊的味感信号;不同的呈味物质的激发态不同,产生信号不同。味受体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氨基酸蛋白体,如刺激物极性的排列次序与受体的极性不能互补,就不能产生味感。

    四种基本定味基与味觉的关系分别是:①质子键——酸,②盐键——咸,③氢键——甜;④范德华键——苦。此外还有多种助味基,如糖蛋白助味能改变受体对食物的感觉,能兴奋甜味感受器,扰乱苦味感受器,此外还有氨基酸助味、核苷酸助味、甜味助味等。

 辛味药中性温热者占大多数,辛味药主入肝、脾、肺经。一般用于治疗表证(如麻黄、细辛)、气滞血瘀证的药物(如木香、红花)以及某些滋补药(如菟丝子)等都有辛味。据统计,辛味在解表、祛风湿、芳香化湿、温里、理气、开窍药中占多数,在活血化瘀及化痰药中亦占有一定的数量。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这主要和其多含不等量挥发油等脂溶性物质有关。【参见上节“中药性能及归经的理化本质探讨”】
 具体到药理作用,辛味药主要有解热、发汗、镇静、镇痛、中枢兴奋作用,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显著作用。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汗、解热作用 大多数辛味药如麻黄、桂枝、生姜、薄荷等所含的挥发性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微循环,兴奋汗腺使汗液分泌增加,从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是辛味药解除表证的药理作用基础。
 ②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 辛味药麻黄、桂枝、防风、细辛、金银花、连翘、柴胡等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多种实验性炎症也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③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 大多数具有辛味的理气药能显著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理气药的行气消胀功效与其对胃肠平滑肌的调节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如青皮、厚朴、木香、砂仁等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降低肠管紧张性,缓解痉挛而止痛;枳实、大腹皮、乌药、佛手等则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紧张性提高,胃肠蠕动增强而排出肠胃积气。这些药物对于胃肠平滑肌运动有兴奋或抑制作用,利于缓解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等脾胃气滞症状。
 ④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 丹参、川芎、桃仁、水蛭、穿山甲、莪术、益母草等辛味药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脑动脉或外周血管,缓解组织的缺血缺氧;而丹参、赤芍、川芎、益母草、蒲黄等能显著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纠正微循环障碍,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血栓形成。这些作用都是辛味药活血化瘀功效的基础。
 ⑤平喘作用 麻黄、杏仁、苏子、陈皮、厚朴等辛味药有显著的平喘作用。这些药物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是宣肺平喘,行气消胀,治疗肺气壅滞的药理作用基础。
 洪宗国、程望元曾较系统总结了甘味药的疗效及其化学基础,指出甜味是甜味物质与唾液形成的溶液与口腔味蕾的甜味感觉器作用产生的化学刺激,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从而感受到的一种味觉。甜味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AH/B生甜团理论、三点接触理论、诱导适应的甜受体理论。上述理论认为,产生甘味的物质具有下列结构特征:甘味分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以便于在唾液中溶解,并在口腔中扩散。为了接近味蕾,甘味分子都含有带孤对电子或负离子的配位基,以便于与味蕾上二价金属离子产生电荷吸引力,进而产生初步络合。甘味分子含有至少一个AH/B型生甜团或路易斯酸碱中心,这种生甜团或酸碱中心能与甜味受体上相应的基团形成两个氢键,并彼此构成一个环状结构。为了使氢键达到一定的强度,AH/B两基团的距离保持在0.25~0.35nm之间。甘味物质多含有一个由有机基团组成的疏水中心。这个疏水中心距AH基0.35nm,距B基0.55nm,它们与甜味受体相应疏水中心形成疏水键,其强度是影响呈甜物质比甜度的重要因素。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养阴生津药(如葛根、知母、生地),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甘草、饴糖、大枣)等皆有甘味。据统计,甘味药主要分布在补虚、利水渗湿、消食、安神药中,有统计表明,各类补虚药中甘味药占81.5%。此外,甘味药在清热、解表、收涩、止血、化痰、平肝药中亦占有一定的数量。甘味药所含的化学成分以糖类为最多,其次为蛋白质、氨基酸及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甘味药含有一定量糖类等贮存能量的物质(简称贮能物质),这是甘味药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参见上节“中药性能及归经的理化本质探讨”】
 具体来说,甘味药药理作用是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及代谢的影响。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刺五加、甘草,补血药当归、何首乌、熟地,补阴药生地、玄参、知母,补阳药鹿茸、杜仲、淫羊藿、肉苁蓉、仙茅等甘味药均有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这些药物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达到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实现其补气、补阴、补血与补阳的临床功效。
 ②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人参、党参、当归、灵芝、黄精、枸杞、刺五加、茯苓等甘味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促进或调节作用,能不同程度地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其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通过增加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诱生γ-干扰素,使NK细胞活性增加;脾脏IL-2生成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增加,使其加速增殖而达到的。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是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60Co照射后小鼠脾脏抗体生成细胞释放溶血索、血清溶菌酶量等而达到的。这些作用是上述甘味药补益功能尤其是补气功效的药理作用基础。
 ③影响物质代谢 大部分甘味的补虚药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直接的补充营养、纠正缺失的作用。人参、鹿茸、刺五加、黄芪、淫羊藿等能显著促进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黄芪、党参、甘草等可以提高组织中cAMP的含量,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和功能,增强细胞活力;黄芪、枸杞、人参、灵芝等微量元素Zn的含量较高,能纠正虚证患者共同表现Zn/Cu比值的降低。这些药理作用与上述甘味药所具有的补益功效,尤其是补阴或补阳功效有密切关系。
 ④增强造血功能 人参、黄芪、当归、党参、熟地黄、灵芝、茯苓、刺五加、淫羊藿、冬虫夏草、何首乌等甘味药能显著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红系祖细胞和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增加外周血细胞数量。如实验表明,人参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保护和刺激作用,能使正常和贫血动物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当骨髓受到抑制时,其增加外周血细胞数的作用更为明显。人参是通过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及脂质的合成,促进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而增强造血功能的。这些都是甘味中药补血、补气和生血功效的现代药理基础。
 ⑤改善性功能 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紫河车、黄狗肾、冬虫夏草、刺五加等甘味药具有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前列腺、精囊、睾丸的生长,增加血浆睾丸酮含量,兴奋性腺轴功能,改善性功能,提高生殖能力。这种作用是甘味药补益作用尤其是补阳作用的现代药理学基础。
 ⑥解毒作用 甘草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式沉淀、吸附、加强肝脏解毒功能等途径来实现其解毒作用。甘草可沉淀毒性生物碱;甘草甜素在肝脏分解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后者与毒物结合而解毒;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甘草酸锌可通过诱导金属硫蛋白(MT)降低顺铂毒性。蜂蜜有解毒作用,以多种形式使用均可减弱乌头毒性,且以加水同煎的解毒效果最佳;蜂蜜还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⑦解痉、镇痛、镇静作用 代表药物有甘草、白芍、当归等。甘草所含FM100和异甘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等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有解痉作用。白芍所含的芍药苷也有解痉作用,并与甘草中FM100有协同作用。白芍还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当归中所含的挥发油及阿魏酸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对痛经患者有止痛作用,当归水提物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其有镇痛作用。这些现代药理作用与甘味药的缓急止痛功效是相吻合的。
 在中医理论中,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与辛的发散作用等相反。酸味药的具体功效是止泻、止遗、止血、止带、止汗、止咳喘,多见于收涩药中,在止血药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
据分析发现,酸味药大多含有酸性成分如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等。酸味药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凝固组织蛋白而发挥止泻、止血和消炎作用 酸涩药如诃子、石榴皮、五倍子、儿茶、金樱子等常含有较多的鞣质,鞣质能与黏膜的组织蛋白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或凝固于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刺激,起到收敛止泻作用;若鞣质与出血创面接触,鞣质与血液中的蛋白结合形成鞣质蛋白而使血液凝固,堵塞创面小血管,或使局部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少渗出的作用。这是酸味药收敛固涩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②抑制细菌生长 五味子、石榴皮、乌梅、五倍子、马齿苋、白矾、儿茶、金樱子等中药所含的有机酸和鞣质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一些致病性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控制感染,减轻消化道、呼吸道、阴道、皮肤慢性炎症反应。它们的抑菌作用一般与它们的酸性有一定关系,如乌梅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密切关系,如将其制剂调至中性,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度减弱一半。
 ③镇咳、镇静、安神作用 五味子、乌梅、诃子、罂粟壳等酸涩药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用于久咳不止有较好效果;五味子、酸枣仁、诃子、罂粟壳等对于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能减少动物的自主活动,抗惊厥,促进动物睡眠并延长睡眠时间。这些都是酸涩药收敛肺气止咳以及收敛心神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④减少肠蠕动 诃子、罂粟壳、乌梅等酸味药能减轻肠内容物对于神经丛的刺激作用,降低小肠、结肠蠕动,缓解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是其收敛止泻、安蛔止痛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⑤抑制蛔虫 酸味药乌梅、石榴皮等能造成酸性肠道环境,可使蛔虫麻痹.活动抑制而被动排出。
 ⑥减少水液流失 酸可中和碱性胺为胺盐,增加静电引力。静电引力越大,其外周水化层越大,且它通过细胞膜越困难。总之,酸涩药通过各种方式阻碍了携能粒子及所附阴液的无故流失。
 苦能泄、能燥、能降、能坚。能泻肺气以平喘止咳,降胃气以治呕吐、呃逆,通泄大小便,疏泄肝、胃之气,清泻邪热,燥湿坚阴。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清热、泻下、祛风湿、理气、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在解表及利水渗湿药中亦有一定数量。苦味药中以寒凉性为主,约占55%以上,温热性约占25%左右,约有15%左右是平性药。

    苦剂最广泛的结构特征是能作为配基形成金属离子鳌合物,或金属离子本身即有苦味,另外,苦剂都具有较明显的脂溶性,这些是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参见上节“中药性能及归经的理化本质探讨”】

 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苦温药则主含挥发油成分。药理作用以抗感染及影响消化系统(如泻下、行气药)、呼吸系统(如平喘化痰止咳药)、心血管系统(如活血化瘀药)等作用为主,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抗菌、抗病毒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连翘、板蓝根、贯众、穿心莲、蒲公英等为数众多的苦味药具有广泛的抗致病性细菌、真菌、病毒作用,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体现了苦味药的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
 ②抗炎作用 大黄、黄连、黄芩、连翘、龙胆草、苦参、白鲜皮、柴胡等苦味药都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小鼠耳廓及大鼠足肿胀,抑制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③通便作用 大黄、虎杖、芦荟、潘泻叶、生首乌等苦味中药所含的结合型蒽醌苷,以及其他苦味中药中所含的牵牛子苷、芜花酯等,能刺激大肠黏膜下神经丛,使肠管蠕动增强而促进大便排出,体现了苦味药的泻下通便作用。
 ④止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桃仁、半夏、桔梗、柴胡、川贝母、百部等苦味药能抑制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麻黄、苦杏仁、款冬花、浙贝母等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具有平喘作用。缓解咳嗽、哮喘作用是苦味药降泻肺气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咸味药尚有熄风止痉、补肾壮阳作用。咸味药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多来自矿物、动物及海产类,其化学成分以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为多。
 咸味药的功用与其含盐类较多有关。【参见上节“中药性能及归经的理化本质探讨”】。
 咸味药药理作用以影响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者偏多,主要药理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抗增生作用 水蛭、虻虫、穿山甲、土鳖虫、鳖甲、白花蛇、夏枯草、玄参等咸味中药具有抗癌细胞增殖或抗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是软坚散结功效的药理作用基础。
 ②抗甲状腺肿大作用 海产类咸味中药昆布、海藻、海蛤壳、海浮石等富含碘,对缺碘造成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具有防治作用,这也是咸味中药软坚散结功效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③镇静、抗惊厥作用 牛黄、全蝎、地龙、琥珀、僵蚕、水牛角、蜈蚣、玄参、磁石等具有咸味的中药,尤其是动物类药材,具有良好的镇静、抗惊厥作用,是熄风止痉的药理学基础。
 ④改善性功能 鹿茸、紫河车、蛤蚧、海马、黄狗肾等成味动物药具有显著的性激素样作用,能改善性功能,是补肾壮阳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在五味中,对淡味药和涩味药的研究较少。淡味药一般附于甘味药之下,主要有利水渗湿作用。淡味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萹蓄、金钱草等均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与所含有较多的钾盐有关。这是淡味药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涩味药同酸味药一样,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与辛的发酸作用等相反。因在五味中,酸与涩共存者较多,且二者功效相近,故习惯上将涩味附于酸味之下。
 据分析发现,涩味药主要含有鞣质。现代研究认为,药物涩性的出现,常常是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作用于舌上皮的结果。如药物中的单宁与水溶性蛋白质(如唾液蛋白)结合沉淀,使唾液失去润滑性,舌上皮组织收缩,有干燥感觉,产生涩味。单宁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前者指酚酸或其衍生物与葡萄糖或多元醇主要通过酯类形成的多酚,在稀酸、稀碱和酶作用下可水解成较简单的化合物,又可分为没食子酸单宁(水解后可生成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单宁(水解后有逆没食子酸即鞣花生成)。单宁含许多酚羟基,具适于与蛋白质疏水缔合的宽大截面,与蛋白质的酮亚胺基交联成键,代替与水的氢键连接,表现疏水性而沉淀,这是其重要性质。收敛性与分子量成正比,同分子的水解单宁收敛性大于缩合单宁。水解单宁的收敛性与疏水基含量直接相关,缩合单宁则与聚合程度有关,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基越大,疏水性越强,与单宁结合越好,在其等电点沉淀越多。传统药用植物所含多为水解单宁,如止血消炎的五倍子、保护消化道粘膜的山枝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牡丹根皮等。缩合单宁系羟基黄烷-3-醇(其衍生物称为儿茶素类)和羟基黄烷-3,4-二醇(其衍生物称为无花色素类)的聚合物(三个单体以上聚合),不能被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氧化脱水而缩合成高分子红棕色不溶于水的“鞣红”沉淀。食物中所含单宁主要是缩合单宁,切开的苹果、李和茶水久置后即有“鞣红”生成。绿茶中单宁实系单宁前体,属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在发酵制成红茶中经酶催化而氧化缩合为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等,具有缩合单宁的性质。低聚缩合单宁可被微血管吸收进入血液而具有抗氧化作用,而多聚物(超过三个单体)无法吸收,或排出体外,或留在胃肠道中,因与蛋白质结合较强而保护胃壁免受酒精、盐酸的伤害。这是涩剂发挥其药效的一个侧面。 

、五味理论在中药鉴别中的作用

 有研究者在综合对五味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分析的文献后指出:
 “五味与化学成分的主要关系为:酸味药物中含有较多的鞣质和有机酸;苦温药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苦寒药以生物碱、苷类为主要成分;甘味药含有较多的糖类(尤其是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及苷类、性激素等;辛味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咸味药物中含有碘及无机盐类;淡味药物含有钾盐。
 “但对化学成分与药味关系的研究也有持怀疑态度者。如王喜军认为以往认为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具有很强的单向性,缺乏可逆性。他从《中药学》教材中载药性为酸味的药物30余种,从单味药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中有20余种含有有机酸,占60%左右,似乎可以说酸味药主要含有有机酸。但在其余药性非酸味药物中,初步的资料分析就有100余种药物也含有机酸,远远超过了酸味药物的总数。因此,认为酸味与有机酸的存在无特异性的联系,药性之酸味与口尝之酸味无必然的联系。”

    尽管有人对五味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尚在一定争议,但目前主流的看法仍是肯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研究者尝试将电子舌应用于中药的研究

现代生理学认为,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所引起的感觉。从本质上讲,中药的味是中药所含成分对人的化学感受器刺激而引起的感觉。现代科学已开发出电子舌技术,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这种技术也被称为味觉传感器技术或人工味觉识别技术。电子舌在食品饮料、茶叶、酒类区分和环境分析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研究基础,这为电子舌应用于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中药鉴别学中,药材的滋味是中药鉴别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中药的滋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关。如中药人参、甘草、黄芪、地黄依甜味为鉴别指标之一,其原因这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为多糖类;黄柏、苦参、黄连依苦味为鉴别指标之一,其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鹿角胶、磁石依咸味为鉴别指标之一,含有盐(铁盐、氨基酸的内盐);乌梅、山楂、五味子依酸味为鉴别指标之一,所含化学成分为枸椽酸、苹果酸等有机酸。

由于中药的滋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关,所以,药材滋味的浓淡与药物成分的含量多少产密切相关。如甘草以味甜为佳,主含甘草甜素是甘草的有效成分之一,甘草甜素1:2万的水溶液仍有甜味,药理实验证明甘草甜素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溃疡、降脂、抗肿瘤、解热、抗菌等作用,临床上可以治疗阿狄森氏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及传染性肝炎等。苦参以味苦质优,主含有效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其味极苦,药理研究证明苦参总碱注射液对X线引起的兔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室性早博等心律失常、急性菌痢、白细胞减少症等。

    由此可知,上述中药饮片的颜色越深,味越甜、越苦,说明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质量和疗效也就越好。作为中药饮片,主要是由其所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来决定效用,其所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是影响中药效用的基础。



关正戚,等.病位与寒热辩证因子.日本东洋医学杂志,):51.

谢竹藩.从尿中儿茶酚胺及cAMP、cGMP的排出量探讨中医寒证、热证的本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

郭宇光,谢竹藩.虚寒证、虚热证患者尿PGE2,

杨勇,梁月华,汪长中,等.虚寒、虚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与血液流变学的时相性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9-32.

周志东,王学敏,缪明勇,等.“寒体”、“热体”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34-37.

陈群,刘亚梅,徐志伟,等.实热证、虚热证模型人鼠肝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48-49.

贺福元,邓凯文,罗杰英,等.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72-75

梁月华.等.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及代谢机能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54.

杨鸿志,梁月华,任红.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对交感神经系、肾上腺、TSH、LH等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688.

梁月华,王传社,章云津.寒凉药与温热药复方及知母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通报,):48.

黄丽萍,彭淑红,蒙晓芳,等.6种寒性中药对人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3255-58.

黄丽萍,彭淑红,胡强,等.6味热性中药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28-230.

胡爱萍.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光明中医,):21-22.

杨滨.中药性能配伍的理化本质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423-425.

王岚,李东晓.论中药归经引经及其研究方法.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5-27.

施怀生,冯俊婵,赵怡蕊,等.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J].山西中医,):32.

李信民,杨晓峰,王花娥.各经单味中药分布规律分析[J].陕西中医,):473.

郭顺根,贲长恩,赵丽云,等.3H-栀子甙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与栀子归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8.

龚跃新,张根海.中药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中医药研究,.

李心河,刘少平,高海青,等.313种中药35种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74.

秦华珍.酸味、涩味药药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64.

王树荣,孙冰,丁国明.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500.

杨滨.中药性能配伍的理化本质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423-425.

管竞环,李恩宽,薛沙,等.植物类中药四性与无机元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40.

陈和利,冯江,孙龙川,等.100 种中药的四性与 15 种无机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33-34.

陈阜新.信息论法探讨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含量关系[J].数理医药学杂志,):108.

胡振华.中药四性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分子量关系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49-50.

盛良.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4.

盛良.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4.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804.

李武,周冬梅,黎跃东.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40.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

姜厚德.从化学成分角度对中药四气的浅析[J].吉林中医药..

余惠旻,刘塔斯,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60.

余惠旻,肖小河,刘塔斯,等.中药四性的热动力学研究――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J].传染病药学.):7.

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草药,):1230.

周韶华,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183.

赵艳玲,肖小河,等.热力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91.

代春美,肖小河,赵艳玲,等.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48.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

梁月华.温热药的治疗机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05.

方萍.浅谈中药四气现代药理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73.

杨文珍,韩霞.中药四气的现代药理作用[J].中医药研究.):50.

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J].中医杂志,):63.

梁月华,王晶.寒热本质动态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351.

寺崎一利.四肢体表温度及其应答性[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79.

李仪奎.“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时珍国药研究,):4.

李仪奎.中药药理世纪回眸[J].中成药,):66.

程彬彬,张玉惠.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J].山西中医,):46.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943.

梅全喜主编.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9.

杨滨.中药性能配伍的理化本质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423-425.

洪宗国,程望元.甘味药的疗效及其化学基础.中医药学刊,):.

中国中医研究院张卫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

王喜军.关于酸性酸味概念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49.

杜瑞超,王优杰,吴飞,等.电子舌对中药滋味的区分辨识.中国中药杂志,):154-16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静电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