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缺失中唯独就wwW250cdcom缺失了,调整入口的250cd那一段

文章有更新通知您!
1外形:实车比照片漂亮  [汽车之家 专业评测]& 我至今依然记得同事看到全新雷克萨斯IS(下文简称IS)时那个惊讶的表情,它们居然没做太多改动就把LF-CC概念车量产了。按说这两年雷克萨斯的大嘴已经让我对前卫的造型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可看到IS时,我依然有些激动。  在没有真正的驾驶之前,我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这款IS到底是怎样的,如此大胆前卫的外观设计是否改变了品牌一贯的优雅舒适?作为一款运动导向的产品,它又是怎么传递运动信息的?我想,看完这篇文章你也会得出结论。● 外观和尺寸:实车比照片漂亮  IS的外形设计确实存在争议,但我觉得这种争议会止于大家见到实车的那一刻,因为实车真的很漂亮。图片中的IS总有种凶神恶煞的感觉,而实车虽然也很犀利,但更多的是一种魅惑的感觉。 |
| 厂商指导价  在我印象中,上一代IS的女性车主比例很高,我想这种情况在全新IS身上恐怕不会发生了。全新IS在设计上更具攻击性,特别是我们拿到的这辆F SPORT车型,别看动力和其他车型完全相同,但气势和回头率肯定要更胜一筹。  车身的尺寸较上一代车型有了全面的提升,而我们这辆F SPORT还在此基础上又长出了5cm。2800mm的轴距相比上代车型足足增加了70mm。后排空间已经成为每个品牌都不敢忽视的重要参数,以中美为主要市场的雷克萨斯更明白其中的利害。  在轮胎的选择上IS彻底暴露了自己,它虽然看上去很唬人,但骨子里却是个精打细算的环保主义者。不仅四条轮胎采用优科豪马的BlueEarth系列节能轮胎,就连一个全尺寸备胎的重量它也不舍得背着,临时备胎的尺寸仅为T125/70 D17。2内饰:仪表太帅了● 内饰和配置体验:内饰精细,仪表华丽  IS的内饰延续了近期雷克萨斯车型的设计风格,线条简单硬朗,但层次清晰,使用方便。做工、用料方面同样不用为IS担心,细腻的真皮,软触感材质以及仿碳纤维装饰件覆盖了车内大部分区域,豪华感几乎无处不在。  仪表盘是F SPORT版车型最大的卖点之一,也是全车我最喜欢的设计。位于中间的圆形仪表盘可以左右平移,从而露出仪表盘后的信息显示屏。这可不是一个动画效果,它是实打实的机械结构,从视频中看更为直观。  &  IS让人印象深刻的小细节还有不少,比如触摸式的空调温度调节滑轨,或是固定数据线的小机关。另外IS为低配车型也配备了7英寸的多功能显示屏,并且做了一套和德系对手很相似的控制系统,而自己的杀手锏Remote Touch则留给了高配车型。  多功能显示屏可以调节的内容非常多,收音机、空调这些就不用说了,它还可以直接对门锁和车灯进行比较详细的设置,&方便用户按照自己的习惯用车。  全新IS的车厢顶部采用了黑色的绒面材质进行覆盖,相比一般的织物面料更显档次。全系的车顶上都不会看到全景天窗,好在现有的这个天窗尺寸不错,而且可以全部打开。后排出风口在上代IS上就能够看到,配置不起眼,但实用性很强。3空间:只适合四人乘坐● 座椅及乘坐感受  我们的这辆F SPORT车型的座椅非常骚气,而且不缺乏功能性。中间部分由织物组成,摩擦力更强也更耐磨,两侧则是真皮侧向支撑,比较好的兼顾了舒适与运动。  如果说IS四个“大座”的舒适性可以给9分的话,那么后排中间的座椅最多也就是3分。这个座位不仅头顶空间不足,坐垫和椅背也都很硬,实在不适合乘坐。不如就把IS当一辆四座车吧,这样大家都会很满意。● 日常储物  无论是数量还是实用性,IS的日常储物空间都不能让人满意。作为中型车后排门板居然没有储物槽,前排的储物格也是寥寥无几。扶手箱和手套箱的容积都不大,这样的表现在同级别中没有什么竞争力。● 后备厢储物  IS后备厢的表现同样算不上出色,后备厢的容积和尺寸与对手相似,不过后备厢的开口比较小,在拿取大件行李的时候有些不便。  另外后排座椅放倒后,座椅的椅背竟然与后备厢地板有个接近20cm的落差。要知道它的主要对手奥迪A4L和宝马3系在放倒后排座椅后,椅背和后备厢地板可都是基本平齐的。4驾驶感受/测试成绩  静态部分的体验到此为止,是该小结一下的时候了:我不得不承认,让我如此着迷的内饰设计并不多。极为丰富的层次感,以及精致的做工,还有那套抓人眼球的全液晶仪表盘,都成为了这辆车“拉票”的制胜法宝。好了,车终究是要拿来开的,接下来就进入动态环节吧。 『换挡拨片』  国内在售的所有雷克萨斯IS全部搭载2.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08马力(153千瓦)/6400rpm,最大扭矩252牛?米/4800rpm,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加注95号以上汽油,它的搭档依旧是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并配有尺寸硕大的换挡拨片,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介入手动,而国外有售的IS350车型则配备了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IS250还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分别为ECO(节能)、NORMAL(正常)以及SPORT(运动)。坐在车内,调整好座椅和方向盘位置,踩住刹车踏板,触动点火开关,此时车辆默认在NORMAL(正常)模式下。● NORMAL(正常)模式:这就是雷克萨斯  提及雷克萨斯品牌,包含我在内最先想到的会是舒适和优雅,没错,NORMAL(正常)模式下它就是在极力印证我们对这个品牌的理解。  首先它非常易于驾驶,无论哪种模式都不会让人绷紧神经,NORMAL模式更是如此。油门的设定偏向沉稳,踏板略显沉重,但阻尼细腻,脚下能准确的对油门深度进行控制。在畅通的环路上驾驶时它是那么的随意,发动机将动力不紧不慢的释放出来,与6挡自动变速箱的配合就像已过金婚的老夫老妻一样,之间从来没有磕绊,如果不是刻意的去感受,很难发现已经升到了最高挡位,平顺和线性让开车成为了享受。脚下加大油门深度,变速箱会积极的应对,立刻做出降挡,当完成超车后又马上调整至经济挡位行驶,一切都那么从容自然。总之,在NORMAL模式下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即便是你非常挑剔。● ECO(节能)模式:并不鸡肋的选项  通常ECO模式给我们的印象就一个字:“肉”,不过IS250并没有将ECO模式设定的那么极端,只是微微调整了油门的灵敏度,我反复感受了它与NORMAL模式的差异,说实话,真没有太大的差别,也并不会让我觉得“肉”。● SPORT(运动)模式:这就是运动  我想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形容SPORT(运动)模式下它的变化,如果说NORMAL(正常)模式是个温柔贤惠娇滴滴的白富美,那么将旋钮拧到SPORT(运动)模式时,就好比白富美瞬间变成了拳王泰森,彻头彻尾的发生了改变。  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动力响应,此时油门踏板的灵敏度被提升,转速表指针开始活跃起来,动力的释放不再有任何的迟疑,始终警觉着的变速箱就像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做好了降挡的准备。  在巡航状态下突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行车电脑显示挡位直接从“6”变到了“2”,转速表指针划过了4000rpm,紧接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随之而起,这个声音太令人兴奋了,我相信这是工程师们有意而为之的,真心比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声音有感染力。仅有声音还不够,变速箱持续到红线才会升挡,并在液晶仪表上闪出一道指针,指向此次换挡的的峰值转速,与此同时,更为直接彻底的动力得以倾泻,我觉得此时听觉和视觉带来的兴奋远超过了真正的加速感,或许我们真的是被涡轮增压车惯坏了。  除了动力,转向也有些许的变化,在SPORT(运动)模式下方向盘的回馈力会变得略微重一些,能对提升驾驶乐趣起到一些正面作用。这个变化过程在10秒钟内完成,并不是突然变沉,不会觉得有任何突兀。『前双叉臂 后多连杆悬架』  IS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没有做出调整,单从结构来看它显然是指向运动的。开在路上的感觉扎实,能将丰富的路面信息传递给驾驶员,对于坑洼路面的颠簸悬架没有多余的震颤,起码坐在前排很舒适,而后排乘客可能会觉得悬架略硬。● 0-100公里/小时加速测试成绩  起步的最大转速被限制在2500rpm,关闭车身稳定系统,起步时后轮出现短暂的打滑,不过马上就恢复了抓地力。瞬间的爆发力比较强,从数值来看达到了0.66g,不过实际感觉并不是非常暴力,单纯的凭借加速感很难直接让人兴奋到极点。中段的加速成为了IS250的强项,它更乐于在中高转速下展现自己,变速箱换挡相比宝马3系的8AT还是要温柔平滑很多。● 100-0公里/小时制动测试  首先来看成绩,IS250 100-0公里/小时制动距离为40.25米,而且多次测试的成绩都非常稳定,一直维持在40米左右。在测试中刹车踏板的回馈力适中,只不过车身姿态不够好,就一款主打运动的产品来说,我们有理由要求它的悬架支撑更强一些。总结:  我在这个运动型车市场被涡轮增压发动机抢尽了风头的今天,这台搭载2.5L自然吸气发动机IS250在动力性能上与对手相比可能并不占有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IS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动力,还有更多久违了的乐趣。比如前卫大胆的外观带来的回头率、做工精致且科技感极强的内饰、平顺的动力系统、撩人的发动机声浪、雷克萨斯贴心的服务和免费保养等等,我想这也是它们的主人所更为看重的。当然,IS也同样有弱点,就是中低配车型的配置偏低,我们测试的这款IS250 F SPORT售价为40.98万元,但是竟然缺失了定速巡航、座椅加热、导航这些配置,相比对手它还是偏小众。(文/图 汽车之家 张可、刘昱昕& 视频/汽车之家 郑岩、时睦华)车辆提供:北京博瑞雷克萨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中路161号电话:400-868-89305相关车型参数配置&车型图片基本参数厂商指导价37.50万39.98万40.98万48.00万厂商雷克萨斯雷克萨斯雷克萨斯雷克萨斯级别中型车中型车中型车中型车能源类型汽油汽油汽油汽油上市时间2013.042013.042013.042013.04最大功率(kW)153153153153最大扭矩(N?m)252252252252发动机2.5L 208马力 V62.5L 208马力 V62.5L 208马力 V62.5L 208马力 V6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长*宽*高(mm)30303030车身结构4门5座三厢车4门5座三厢车4门5座三厢车4门5座三厢车最高车速(km/h)225225225225官方0-100km/h加速(s)8.28.28.28.2实测0-100km/h加速(s)--8.79-实测100-0km/h制动(m)--40.25-工信部综合油耗(L/100km)9999实测油耗(L/100km)----整车质保四年或10万公里四年或10万公里四年或10万公里四年或10万公里车身长度(mm)4665466546704665宽度(mm)1810181018101810高度(mm)1430143014301430轴距(mm)2800280028002800前轮距(mm)1535153515351535后轮距(mm)1550155015501550最小离地间隙(mm)----车身结构三厢车三厢车三厢车三厢车车门数(个)4444座位数(个)5555油箱容积(L)66666666行李厢容积(L)480480480480整备质量(kg)1605160516051605发动机发动机型号----排量(mL)2500250025002500排量(L)2.52.52.52.5进气形式自然吸气自然吸气自然吸气自然吸气气缸排列形式VVVV气缸数(个)6666每缸气门数(个)4444压缩比12121212配气机构DOHCDOHCDOHCDOHC缸径(mm)83838383行程(mm)77777777最大马力(Ps)208208208208最大功率(kW)153153153153最大功率转速(rpm)6400640064006400最大扭矩(N?m)252252252252最大扭矩转速(rpm)4800480048004800发动机特有技术双VVT-i双VVT-i双VVT-i双VVT-i燃料形式汽油汽油汽油汽油燃油标号95号95号95号95号供油方式直喷直喷直喷直喷缸盖材料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缸体材料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环保标准欧IV欧IV欧IV欧IV变速箱挡位个数6666变速箱类型手自一体变速箱(AT)手自一体变速箱(AT)手自一体变速箱(AT)手自一体变速箱(AT)简称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6挡手自一体底盘转向驱动方式前置后驱前置后驱前置后驱前置后驱前悬架类型独立双叉式悬架带横向稳定杆独立双叉式悬架带横向稳定杆独立双叉式悬架带横向稳定杆独立双叉式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后悬架类型多连杆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多连杆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多连杆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多连杆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助力类型电动助力电动助力电动助力电动助力车体结构承载式承载式承载式承载式车轮制动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通风盘式通风盘式通风盘式后制动器类型盘式盘式盘式盘式驻车制动类型脚刹脚刹脚刹脚刹前轮胎规格225/45 R17 225/45 R17 225/45 R17 225/45 R17 后轮胎规格225/45 R17 225/45 R17 225/45 R17 225/45 R17 备胎规格非全尺寸非全尺寸非全尺寸非全尺寸主/被动安全装备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主●&/&副●主●&/&副●主●&/&副●主●&/&副●前/后排侧气囊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前●&/&后●前●&/&后●前●&/&后●前●&/&后●膝部气囊●●●●胎压监测装置●●●●零胎压继续行驶----安全带未系提示●●●●ISOFIX儿童座椅接口●●●●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EBD/CBC等)●●●●刹车辅助(EBA/BAS/BA等)●●●●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车身稳定控制(ESC/ESP/DSC等)●●●●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夜视系统----辅助/操控配置前/后驻车雷达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倒车视频影像---●全景摄像头----定速巡航---●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入位----发动机启停技术----上坡辅助●●●●自动驻车----陡坡缓降----可变悬架----空气悬架----可变转向比----前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中央差速器锁止功能----后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外部/防盗配置电动天窗●●●●全景天窗----运动外观套件--●-铝合金轮圈●●●●电动吸合门----侧滑门----电动后备厢----感应后备厢----车顶行李架----发动机电子防盗●●●●车内中控锁●●●●遥控钥匙●●●●无钥匙启动系统●●●●无钥匙进入系统●●●●内部配置皮质方向盘●●●●方向盘调节上下+前后调节上下+前后调节上下+前后调节上下+前后调节方向盘电动调节--●●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换挡●●●●方向盘加热---●方向盘记忆----行车电脑显示屏●●●●全液晶仪表盘----HUD抬头数字显示----座椅配置座椅材质皮/织物混搭仿皮皮/织物混搭真皮运动风格座椅--●-座椅高低调节●●●●腰部支撑调节-●●●肩部支撑调节----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主●&/&副●主●&/&副●主●&/&副●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第二排座椅移动----后排座椅电动调节----电动座椅记忆---●前/后排座椅加热-前●&/&后--前●&/&后-前/后排座椅通风---前●&/&后-前/后排座椅按摩----第三排座椅----后排座椅放倒方式比例放倒比例放倒比例放倒比例放倒前/后中央扶手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后排杯架●●●●多媒体配置GPS导航系统---●定位互动服务---●中控台彩色大屏●●●●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蓝牙/车载电话●●●●车载电视----后排液晶屏----220V/230V电源----外接音源接口USBUSBUSBUSBCD/DVD单碟CD单碟CD单碟CD单碟DVD扬声器品牌----扬声器数量8-9喇叭8-9喇叭8-9喇叭8-9喇叭灯光配置近光灯氙气氙气氙气氙气远光灯氙气氙气氙气氙气LED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自动头灯●●●●转向辅助灯----转向头灯----前雾灯●●-●大灯高度可调●●●●大灯清洗装置●●●●车内氛围灯----玻璃/后视镜前/后电动车窗前●&/&后●前●&/&后●前●&/&后●前●&/&后●车窗防夹手功能●●●●防紫外线/隔热玻璃●●●●后视镜电动调节●●●●后视镜加热●●●●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内●&/&外-内●&/&外-内●&/&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后视镜记忆---●后风挡遮阳帘---●后排侧遮阳帘----后排侧隐私玻璃----遮阳板化妆镜●●●●后雨刷----感应雨刷-●●●空调/冰箱空调控制方式自动●自动●自动●自动●后排独立空调----后座出风口●●●●温度分区控制●●●●车内空气调节/花粉过滤●●●●车载冰箱----查看同类文章: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标签:
好评理由:
差评理由:
错别字太多
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汽车之家精彩活动推荐
差评理由:
错别字太多
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黄正桥:
拥有凶狠外观和精致内饰的IS 200t F SPORT绝对可以吸引到我,7秒的加速成绩只是表面,真正驾驶起来其实相当的愉悦,并且后劲十足。日本原装进口的身份和4年十万公里的免费保养同样是雷克萨斯的招牌。失去的1分在于新车上市优惠空间并不大,它目前的价格甚至都已经超过了328i M运动套件版的市售价,因此要放弃后者而选择IS,这确实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评测编辑-盛元B:
IS 200t F SPORT的推出可说非常有诚意,尽管价格是IS车系中最低的,但配置却非常有诚意,诸如GPS、多功能方向盘和电动座椅等都有,且仪表盘设计也非常酷炫。此外,驾驶品质上乘,操控乐趣与舒适性得兼,2.0T发动机的振动控制也很棒,唯独变速箱降低略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性能表现。至于扣2分的原因,1分扣在空间表现上,这的确是短板;另1分扣在价格上,虽然如今不到37万的指导价很有诚意,但对手们目前市场优惠巨大,宝马328i优惠后比它更便宜,反观IS200t的价格反而没有优势。
评测编辑-祁子鑫:
IS 200t F SPORT相比老款大幅下探的价格让我对这款车的好感倍增,以前总是觉得这么好看的车,卖到40多万实在是让人无福消受,而现在终于有一个和对手差不多的价格。其实不需要考虑什么新的动力系统,就单凭这外观套件和车内炫酷的仪表盘就觉得能让人掏钱买单。性能上虽然拼不过宝马328 Li,但也绝对是不弱的成绩,对于有点运动风格的家用车来说这已经足够。对于它,我只想说有外形,能靠阏氏取胜就够了,谁在乎性能上那点差距。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梁巍:
雷克萨斯永远都是品质的象征,新款IS在这方面依然如此,不过最让人感叹的还是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惊艳,每一个见过他的人会像中了魔法一样兴奋起来。性能方面IS250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可能有人会说它不如宝马328,但是我想说除了性能之外,设计、品质、工艺、售后服务各个方面都完全在宝马之上,所以相比之下那一点性能差距就微不足道了。
评测编辑-胡正
非常想给10分,但这台略显老态的2.5升发动机让我理智了一些。好比一个绝色美女从远处的地平线走来,等走近了你发现她腿脚有些不方便。雷克萨斯,赶紧给它来个给力些的发动机吧。
评测编辑-罗浩:
新款雷克萨斯IS250主打的是惊艳的设计和细腻的做工,在这方面它做得非常成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于驾驶感受,它更多的体现出的是一种高雅的感觉,可惜2.5升发动机追求运动性能实在有些勉强。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韩路:
样子货……只为看起来高档用的。产品端没什么亮点,将近70万,可选的其他性能好、样子佳的车很多。
评测编辑-王苦公:
开起来很无聊,售价很不便宜的一款车。虽然是敞篷车,但看起来很普通,没有什么亮点。70万可以买到高性能的小跑车,也能买到性能和样貌兼备的轿跑车,完全没必要买IS300 C。
评测编辑-孟庆嘉:
相比普通版的动感传神,IS300C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新鲜感,只多了一个硬顶敞篷就要贵12万!我觉得不值。拉风肯定会,但似乎这个价位换成其它车型也照样能达到效果,比如TTS敞篷版……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韩路:
IS300相对于它的对手来说,是一款中性的产品,空间和舒适并不如A4那么到位、操控也距离宝马3相差很多很多。那IS300有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整体的平庸带来的平衡性,就像丰田系列的车型一样,没有明显的优缺点就是IS300的最大优势。并且凭借着不错的动力性能,让IS300在金港赛道的成绩能和宝马325i齐头并进。追求个人的朋友可以关注下IS300,再说一句,雷克萨斯的服务可比奥迪、宝马强百倍哦!
评测编辑-王苦公:
IS300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它的内饰,翻毛皮革有不俗的质感,手感细腻。虽说是主打运动的车型,但驾驶感受并没有让人特别的兴奋,但悬挂的调校仍然是比较注重舒适性,好在3升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输出。空间是IS300最大的不足,后排空间在同级别中应该是最小的。还是那句话,IS300就像是日本料理,看上去很精致,但不能让人大快朵颐。
评测编辑-孟庆嘉:
雷克萨斯IS300非常有个性,从外观上讲就值得你不断回味,低调、凶悍并动感十足,第一印象上我给满分。驾驶IS300绝对能令人热血沸腾,精准的转向配合方向盘换挡拨片相当有感觉,路感清晰的悬挂系统并不过分追求直接感,在舒适与运动之间,IS300找到了比较准确的平衡点,这也更加符合亚洲驾驶风格。
6分以下:不做推荐6-7.9分:合格产品8-9.2分:优秀产品9.3-10分:强烈推荐
展开全部实测
级别:中型车
发动机:2.5L 208马力...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缺失型基因PAPc2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鉴定.pdf 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缺失型基因PAPc2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鉴定.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缺失型基因PAP-&,c2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
姓名:夏启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作物遗传育种
指导教师:张春发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Ⅳced碰诵m
口所g阳口凇)的不同组织或不同生长阶段生成的一类具酶功能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
@bosome血aCtiv撕ng
多种植物和动物病毒。成熟的PAP有262个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域。现已证明
的主要有2个:一个位于成熟PAP蛋白的N端170.183个氨基酸处,其主要功能是
对病毒产生抗性;另一个位于C.末端1-25个氨基酸处的区域,主要功能与脱去rRNA
的特异位点的腺嘌呤有直接关系,能对寄主产生毒性,而与对病毒抗性无关。获得对
寄主减少或丧失毒性,但不降低或使其提高抗病毒活性的PAP重组蛋白,对其在医药
领域的深入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工作是通过对PAP蛋白C.末端编码基因的缺失突变,利用原核细胞表
达系统对该突变基因进行高水平表达,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了免疫学鉴定:
1)、本实验从成熟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基因中克隆了C端缺失23个氨基
酸的基因PAP.C23,以PETl01为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
得表达,表达产物以不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对表达条件的优化,发现在DTG
终浓度为O.4n尬oVL时,37℃诱导4小时,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占总包涵体蛋
白的29.6%,获得了高水平的表达。
冲液溶解,再加入等体积的福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完全后,免疫家兔,制备抗PAP
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定所制备的抗血清的效价为1:l000。Westem
分析结果显示,该制备的抗血清与表达的n”.c23重组蛋白和天然的PAP蛋白均发生
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表明成功获得PAP蛋白的特异抗血清,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
P姐c2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这将为大量生产PAP蛋白以直接应用于
体外防治病毒病害,以及利用对寄主植物无毒的缺失型PAP基因进行抗病毒基因工程
提供目的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PAP蛋白PAP-C23原核表达包涵体抗血清
Pokeweed枷V砌proteiIl(n垤),a29-妨proteiniS0lated舶m尸枷缸cc口
铡口,.fc口刀口,i11Kbits仃ansla:cion
bycatal)rticallyremo、,ingSpecific
r】卧渔ofthe60ssubu疵of
eul【ary0矗c曲osornes.In
ribosome—inaCtiVatillga:bility'PAP
m孤lypl锄tS觚d
p(她m鲫时VmdactiV毋again_St
vimses.Matll陀PAP
are硒.T、Ⅳ0fImctional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一原标题: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来源|投资人说素材来源:创客猫题图:启明创投合伙人 黄佩华女士黄佩华觉得国内知识付费的趋势比较领先、比较好。因为中美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中国有一个新中产阶层,新中产这个群体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当内容信息泛滥的时候需要高质量的内容,用户会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黄佩华指出了知识付费迅猛增长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变现,其次第二个问题是留存问题,最后是在内容运营方面。“做内容尤其是做知识内容的创业者,是需要全心全意投入在这个领域里,你很难做得好并且需要持续做,这中间是属于这需要工匠精神。”最后黄佩华总结知识付费还是回归内容,该如何去保持内容的可持续性、质量的稳定性。从投资人比较悲观的角度看知识付费,会考虑用户规模、付费的天花板,最后一点是新技术对于知识经济的影响。1国外内容付费的发展和趋势我们看到国外,因为在版权保护方面比较好,所以他们早期的内容付费模式还是比较多元化的。参考一些传统媒体、出版和教育行业,他们都有可借鉴的商业模式。不过我们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其实没有一家真正做知识内容付费的上市公司,这个也是值得探讨。知识内容在国外是一个细分领域,上市的公司,包括Spotify、Pandora、Netflix,更多是提供娱乐内容的。其中知识内容这部分,苹果提供了Podcast,但它不提供内容,然后亚马逊旗下的Audible他们发展的也不错。在线教育也有Lynda这样的公司。2国内知识付费的趋势为什么比较好?我们觉得中美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中国有一个新中产阶层,这个人群已经到一亿的规模。我今天早上听到吴晓波说未来这个人群达到三亿,新中产这个群体有很大的不安全感。这也跟消费升级有关,目前的GDP水平下,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一些改变,尤其90后愿意为精神层面产品付费。比如我投土豆网的时候很难想象让用户掏钱,还有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的发展使得内容发展到大爆炸的时代。当内容信息泛滥的时候需要高质量的内容,用户会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当然也有版权和内容的便捷性,大家的习惯慢慢被培养起来了。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对于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入的知识,大家是愿意付费的,包括职业、学业这些内容大家比较愿意付费。当然无明确目标的知识,有一部分的用户也会感兴趣。3怎么打造好的内容?无论是建立一个专业或是像罗胖帮助用户打磨出高品质的IP,这是我们看到降低用户选择成本的一个发展方向。付费模式其实现在主要还是先付费的这块,当然先付费的模式有几种:一个是按次收费,比如说课程类,比如知乎的Live,还有罗胖做的“得到”,你可以订阅一个专栏。另外一种是会员收费,比如社群平台。比如说比较强调电商模式,也就是交易性的,有“得到”、“分答”,还有“在行”,更多是一对一的O2O。还有社区,比如知乎,早期的微博问答,最近起来的小密圈,他们强调社群氛围或者用户跟用户之间的沟通。包括以工具切入的千聊,荔枝微课,都是以工具切入。还有知识服务类型,比如壹心理还有花镇,强调心理学和情感方面的知识服务。4知识付费迅猛增长会遇到哪些问题?首先是变现,早期看内容付费更多是大V做的,罗振宇一开始是通过会员变现,他证明了大家对他比较信任,包括他打磨产品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他喊出了知识付费的口号,确实行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看到微信红利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活跃度在急剧的下降,这个基础上他们选择向用户收费,这个是不是很现实?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家也提到的留存问题,如果你提供的不是干货,大家可能因为尝鲜过来,但这个兴趣能不能维持下来?第三个是内容运营方面,因为我们看到做内容尤其是知识内容的创业者,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投入在这个领域里,你很难做得好。你做一次课程做的很好,可是能不能持续做?其实这需要工匠精神。5两个成功的案例一个是知乎,知乎是我们在2012年投资的A轮,这个公司2011年1月份成立的,也有一段时间的历史。最近知乎非常成功融到D轮,融到一亿美金,也引进了腾讯。知乎的成功我觉得,首先基于它的社区,通过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通过问答的切入点,然后让很多用户提供一些UGC的内容,因为他们的细分领域是专业性,能够很好地提供非常丰富非常长尾的内容。知乎的模式基本是一个平台模式,平台模式要大而全,所以我们看知乎的数据还是很可观的。关于变现,其实很长时间知乎没有任何商业模式,只是最近推出了知乎Live还是蛮成功的,已经举行了2900场。其实付费内容还是有一定门槛,用户付钱听这个课程也可以选择听另外一个。为什么听这个内容?知乎提出了七天无理由退款,我觉得是降低了付费门槛。另一个是罗辑思维,我觉得他做得非常好,他抓住了微信红利,优酷的脱口秀也帮助他积累了很多粉丝,所以他在新媒体这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从自媒体转变成社群,通过社群他又转变一个平台,一个成功网红可以帮助其他网红,可以通过(罗辑思维)的帮助和打磨,把这些人变成网红。“得到”喊出的口号是学习变成终身化,我们现在的学习越来越碎片化,而且还要跨界化。它的路线跟之前我们谈到的知乎是不一样的,知乎是强调平台的路线,大而全,“得到”这边是精品路线,说的是父爱的逻辑,你不需要选择,我给你说什么是好的,跟母爱的逻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这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薛兆丰老师的“北大***课”用户已经突破10万了。这是很惊人的,一个教授在北大一生都赚不了那么多钱。6如何保持内容的可持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如果你做平台你要设定好规则,如果做精品路线你要打磨更好更多的产品。从投资人比较悲观的角度看这个事情,会考虑用户规模、付费的天花板,尤其做细分领域,你的用户规模到底有多大?你的付费如果是9.9元,天花板是不是很容易?可是从比较乐观的角度去看,我觉得知识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我们需要参考媒体出版跟教育行业,去知道这些行业有多大。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媒体人,早期像罗振宇、吴晓波这些人出来创业,现在更多优秀的人也出来创业。还有一点是新技术对于知识经济的影响,比如Echo或者优必选,可能你以后不需要手机了,需要一个智能音箱就可以听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二中国资本行业与创业生态正逐步告别野蛮生长,迅速向数据化和专业化过渡。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如何有效获取优质信息与价值内容,已成为提升商业与资本效率的重中之重。信息碎片化与冗余化的今天,真正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与数据,往往被埋没在大量浅薄无效的信息当中。让用户为了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应用,而浪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以极低的投入产出比,获取的依然是低效回报。以美国知名的创投数据服务提供商,彭博社、Crunchbase和Angelist为例,其专业内容和数据资源服务,往往需要用户付出几万到几十万美金不等的高昂费用。而在国内,长期习惯免费的网民用户,对互联网内容进行付费的习惯或理念在过去一直并未形成。然而,随着专业新媒体、付费视频内容和自媒体发展,优质信息内容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普通用户的认可。同时,用户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主力人群开始向年轻人倾斜,他们理解并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付费。并且,某些领域的精英用户,他们更是对专业、有价值的内容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这一切的变化都在悄然发生,如果像在行、分答等平台在个人知识变现领域正在尝试开拓的话,那么对于某些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媒体来说,内容付费似乎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合适时机。内容和知识变现的时代已经来临,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提供的内容是优质的,你拥有的知识对他人来说有价值的。上周,钛媒体发布了Pro专业版的付费服务产品盲定计划(点击http://m.tmtpost.com/pro/index,便可预定),宣称要在付费专业版中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数据、信息。这一消息引起了很多关注,我从钛媒体获知,在发布盲订计划后的三天里,付费专业版便获得了超过800位专业投资者、创业者、企业高管与TMT经营者的订购。这也说明,国内能提供优质内容的专业媒体已经可以尝试内容付费业务,这一市场空间已经形成并且会继续扩大。钛媒体这次大胆尝试值得期待,但外界对此仍存有一些疑问,比如,对于内容付费专业版接下来怎么做,如何提供优质、有价值的内容,内容付费的未来判断如何等等问题,我与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进行了一次对话长谈。1、你说这个专业版服务酝酿了三年,我也很早就听说你们要推出付费内容产品,但为什么酝酿了这么久才出来?赵何娟:最难的我觉得是确定产品形态,或者说实现方式。还有就是时机的判断。中国用户一直以来没有为虚拟服务付费的习惯,唯一成功的只有游戏。其他的尝试几乎都是不成的。这些顾虑有些束缚我的手脚,其实还可以更早些推出来的,但是也许现在才是更好的时机吧,一是我们自己的准备更充足些,另外一个就是整个环境对于内容付费的习惯也是逐步形成了。2、把内容服务商品化,让普通用户买单,从四年前到现在,我见证了钛媒体许多新的尝试。接下来这个问题可能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那就是专业版付费中,你们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内容或者数据?如何值得用户买单?赵何娟: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新闻就像空气一样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越来越不值钱,即不要指望大家为新闻付费。但是当空气污染到一定程度,享受更净化的空气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此购买口罩,购买净化器,购买绿化工程等等。所以我们就要针对这部分人群提供特殊和专有的服务。相对于钛媒体现有的面向大众的免费内容,钛媒体专业版订购主要面向TMT投资者和经营者等专业人群。致力于为该人群提供更高效,更专业,更具国际视野的知识服务、数据服务、社群服务。围绕国内外一级市场,打造数据查析、专业内容与知识社交的体系化服务能力。优质数据、独家解析,专业研报,国际平台,这一切痛点的解决,能够最大程度地为专业用户提供增值价值。而这些服务能力的提供也只有通过付费,才能保证它的内容质量、持续性、可靠性、延展性,才能体现它所推动的商业价值。钛媒体长期以来提供稳固多样的内容产品,独家报道与评论持续释放影响力,历届T-EDGE等各类大会广受关注,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不断扩容,潜在投资报告与国际项目服务持续推进,“钛坦白”微信分享课程尽获业界精英。依靠扎实的沉淀,钛媒体已经成为科技创业者、知名投资人、行业资深人士首选汇聚的国际化平台,这些都成为支撑钛媒体专业版Pro推出的坚实基础。3、盲定计划推出到现在,专业版的盲定情况怎么样?一个月征集至少1000名种子付费用户的目标能完成吗?赵何娟:目标完成完全没问题,前三天就800多付费用户了,后来是因为我们产品体验问题,在进行调整,暂停和收缩了对外的口子。在这三天,还有更大量没订购成功的用户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流程体验问题放弃的。直到今天我们优化了盲定流程的体验,才重新开放。很多知名投资人、企业高管、创业者都订了。比如,用户里面有红杉资本全球合伙人沈南鹏,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吴晓波、罗振宇等知名人士。还有像PNP、万达、百度、腾讯、海尔等企业的高管,还有很多优秀的投资人。团队特别兴奋,积极性极高,士气也很高。所以大家都加班加点在修改盲定程序bug,也在为下个月正式版的上线冲刺。4、如何挽回因注册认证流程的体验不佳,而流失的潜在付费用户?赵何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己打磨产品体验,重新赢回大家的耐心。5、在发布付费专业版盲订计划后,许多资本行业专业人士也都纷纷加入订阅,你之前是否有这么一个预期?他们如何评价你们这次内容付费的举动?你对专业内容付费市场有什么样的认知和看法?赵何娟:我对专业内容付费市场有了很多新的认知,加强了一些信心,我也和一些专业用户聊了聊需求,有的用户还会问,那你和得到上面的产品有和区别,你和the information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购买力很强的用户,很愿意为内容付费,关键是觉得值得,能够节省他们的时间。如果说意象不到的收获,应该是很多互联网产品大佬不仅成为了我们的付费用户,还来给我们产品和交互体验提意见来了,收到很多很有价值反馈。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周鸿祎,他一开始用手机订购了好几次,都没订成功,直接批了我一顿,最后说了句“体验太差”,四个字把我强烈地刺激到了,无地自容。当时想,完蛋了。他是很有经验的产品大佬。我立马召集产品技术团队,就窝在一起,按照几位产品大佬的意见,全部重新缕了一遍流程,所以中间都停了一天时间的用户购买,直到今天才重新开放。我们有时候想的太细了,反而把流程搞复杂了。其实之前后台数据已经很能说话了,失败注册和失败交易的用户量比成功的量还高。不然,我们估计数据量还会更大。以后开始做付费产品,我们对产品交互上的成熟度是要求更高的了。还要加大在产品和技术上的投入。6、你认为,专业内容付费是否会成为国内的一个趋势?如果是,那么媒体的角色和提供的服务未来会随之产生哪些转变?内容付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赵何娟:作为要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我们的核心产品肯定会有媒体业务。我们的大众媒体业务基于App已经做得越来越有趣,有看点,用户参与度越来越高,大家能够有基于全球和中国市场更广袤的视野,还能看到更多有价值的深度文章,参与更多讨论。但应该说,钛媒体的媒体业务,有它的独特性格,这个跟同行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最核心的两个纬度上,即科技(技术)和财经话题上的专业度和行业影响力,是遥遥领先于同行的,这不是说几个人写几篇流量10万+吸引眼球的文章就能够带来的,这是多年的积累,行业经验、知识和资源的积累。钛媒体的科技大会议题设置能力和影响力在同行中也是独树一帜和领先的。这些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做付费业务的基础。我前几天发言说,什么是影响力的判断标准的时候说到,“影响力不仅仅是流量价值,而是你有别人所没有的挖掘事实的能力;你有别人所没有的深刻洞见、分析框架和预见能力;你有足够影响行业判断和价值观念的能力。”用户不会为垃圾内容付费,也不会为新闻付费,不管多大流量的新闻,这个在我过去十几年的新闻生涯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但是用户会不会为专业付费,尤其是专业用户,我认为,这是趋势。虽然这个习惯也需要不断培养,但是我觉得市场已经到了这个发展点上了。付费的专业内容和免费的新闻内容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至少要在三个层面满足到专业用户的需求:是不是能够帮助专业人士提高学习效率,或者说知识获取效率,也就是节省同等知识涉入的学习时间;是不是能够帮专业人士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能不能帮他们赚钱或者省钱,在工作目标达成上,你能帮助它提高多少效率;是不是能帮助他们建立专业口碑,搭建专业圈子,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交平台。所以,整个钛媒体Pro专业版服务,都是围绕上述几个要素来设计和搭建的。可以说我们花了大量心血和成本来搭建,一定会物超所值。而且我一定要推付费业务,其实还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判断,作为专业垂直信息平台,因为在大众影响力上是不能与今日头条、百度、腾讯这样的大信息平台比的,本来就是深度耕耘,精准推送,如果还没有足够的付费用户支撑,都将一步步走向衰弱。7、为什么我们看到各种新媒体都在宣布他们的融资情况,但是钛媒体从来没有官方发布过任何融资消息,你们没有融过资吗?赵何娟:可能是性格问题吧,我其实有时候看起来性格很冲经常引起一些争议冲突,其实我骨子里特别不愿意高调,在人少的时候你经常看我口若悬河的,人特别多的场合,我其实总喜欢一个人呆在角落里。虽然我是80后,有张扬的一面,但是我身上其实有着很强的一些实业人的烙印,不喜欢谈在钱这个问题上获得的成功,更喜欢谈事,比如我做成了一件什么事多有意义,我们有什么样的作品诸如此类。我常常跟记者说的都是:作品说话。我过去对于融资的意识一直都不是那么强,也是我的不足,刚创业时可能连怎么分配股权都不懂。创业本身就是不断弥补不足的过程。钛媒体的团队扩张节奏控制得还可以,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起大落的事,大家看到钛媒体一直就是在埋头成长,一直都在进步,这就好了。其实钛媒体今年完成了一笔不算太小也不太大的融资吧,支撑我们几年内的扩张和拓展是没问题的,因为钛媒体自己的用户增长和营收增长情况也还可以。我们团队也在说要不要对外说说,我总有些顾虑,也许下次融资我会调整策略吧,但是我仍然觉得这不是企业应该强调的重点。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财经记者,我看了太多公司的快速崛起快速倒塌,看到太多独角兽突然在市场上消失,太多中国企业家突然销声匿迹。也看到那些一点一滴做起来,甚至从来没融资过都做成巨头的。所以,我对于现金流的把控,对于企业治理是非常看重的,在一些重大判断上,要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兴那句话我非常欣赏:越对未来充满信心,越是会对当下有耐心。8、现在很多新媒体也都在准备上市,尝试各种多元化的业务,你对于钛媒体在资本市场的未来又有什么考虑?赵何娟:前面说的要有耐心,上市也是这样,相信中国的公司都会希望将来能上市,我们也一样。但是上市本身不是目标,尤其不会作为我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这个问题上,顺其自然吧。如果鼓舞士气要靠短期内让大家上市一夜暴富才能实现,我觉得这是我的失败,也不是我想要的企业,我希望大家是对我们所从事和经营的事业本身发自内心的认可。这几年也有很多机会和钱找我们合作,扩张,比如是不是去做股权交易平台,是不是去做众创空间,是不是去做FA,是不是发起一个基金等等,机会和诱惑很多,但的确都是我们自己的核心意愿不强吧,但是跟产业链紧密相关的,又不是我们擅长的事我们就用投资的方式战略入股了一些团队。我对整个未来还是有清晰的布局和规划的。不会因为风口变来变去,轻易动摇。我喜欢看别人家的优点,也看别人家的教训,吸取经验,避免教训,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一台巨大的学习处理机。每一家公司都有每一家公司的性格,我不喜欢做跟随者,我觉得市场这么大,各有不同,是好事。只要能够创造价值。钛媒体以“引领未来商业和生活新知”为定位,已经在核心的媒体业务上,衍生出来三大板块了,即“媒体业务”、“数据业务”和“生活方式”业务。以内容为入口,我们能够把这三大有着紧密关联的业务板块都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每一个板块都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可以挖掘。华为是一家对我刺激很大的企业,他们到现在没有做过外部融资,也没有上市,但是依然是中国最了不起的民营企业。我感觉自己从一开始做记者不认可华为,到创业后反而受到很大任正非在治理公司理念上的影响,自己的认识是发生了很大改变的。我是很早开始跑条线就跟踪华为的记者,包括最早把华为在非洲的布局采访了一个遍的吧。但是我过去其实对华为的很多理念是不认同的,比如企业管理的“奋斗者”狼性文化,对华为在非洲的野蛮竞争(很多残酷的故事),虚拟受限股的问题,华为过去很多年没有核心竞争力,靠人海战术和低价策略在国际市场上抢单造成形象低劣的问题等等。我记得我几次在巴基斯坦听人谈到华为,都有些嘲讽的味道。我又是那种喜欢死磕的记者,一度泄漏很多华为的资料,以至于任正非曾经直接把我扔进黑名单。但华为在2012年之后的改变非常大,因为那之后逐步奠定了业界领跑者的地位。但这种改变和地位与过去多年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不是突然而来的。虽然我现在还是有些在“人性化”这件事上不完全认同华为,但是我自己创业后也感受到,华为成长到今天的不易以及商业逻辑,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公司。一边高调打战一边低调积累自己核心研发和基础建设能力,有提前很久的战略布局,也有不涉足地产不涉足金融等所谓生态的战略坚定,过去与华为平齐的那些企业一个个逐渐都被远远甩在后面了。企业做大,真的得靠持续修炼内功,需要核心竞争力,而且是长远的战争,当你今天要考虑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事,就不会那么在意脚下的一池一城。9、目前推出这个内容付费盲订计划可以说还处于测试阶段吧,那一个月正式上线后,你有什么样的期许?赵何娟:第一年我们称之为Beta版,应该还是有各种不大完善,要感谢大家的信赖和包容,但我们会尽力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且不断完善。既然要在这个领域深耕,就一定要做到最权威和最具有标准化能力的产品。未来,我们的专业版还会打造更多元和丰富的信息产品,希望大家都能继续见证和帮助钛媒体成长。订阅钛媒体专业版,点击:http://m.tmtpost.com/pro/index【钛媒体作者介绍:科技常评论,微信号kejichangpinglun,主要关注:新媒体传播、社交媒体关系、受众和消费者调查研究分析、全球新兴科技发展及趋势分析等内容】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三9月3日,野马财经“Hot Media 2017财经新媒体创客大趴”在北京MeePark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与重塑”为主题,汇聚了位财经、金融、商业领域自媒体创业者、传媒学者、观察家、投资人。如果你错过了这场今年最火热的财经新媒体盛会,那么请看我们的干货大放送。01魏武辉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向付费进军的财经媒体我在之前野马财经举办的沙龙中,曾提出过媒体应该当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就是利用媒体内容,汇聚粉丝、流量,再借此成为广告主,内容电商。但财经媒体有它的特殊性,比较硬,也比较难懂。流量很难达到一定规模,所以也就难转成所谓的手段。即便像乐视危机这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也很难催生百万以上访问量的财经文章,因为专业性太强了。随着这两年知识付费的兴起,以财经媒体本身为目的做可能也没有太大问题。一些创业项目,和所谓的传统财经媒体都正在向付费进军,付费脉络主要有三部分:1.硬新闻、研究报告我和《财新》的胡舒立交流过,《财新》很多文章我不感兴趣,但如果是讲乐视的,我愿意看。一本杂志的内容为什么不拆细了卖,我可以买一个乐视标签的硬新闻。我觉得硬新闻可以探索这个方向。2.专题不是指门户专题那种含有大量第三方评论的内容,是适合用户在手机上看的形式。3.社群即收费圈。华尔街见闻最近做了一个项目叫做“见识”,和小密圈非常像。财经内容本身专业度很高,需要一些专家背书,可以开拓新的内容形式。但这种新形式,我个人觉得在微信公众号上很难完成。我在文章中说过,不要死守微信公众号,50万粉丝,赚点广告费可以,做点小生意也可以。但如果稍微有点野心,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前面讲的硬新闻这种事件性、标签性的收费,是没有办法通过微信来表达的。02何伊凡今今乐道读书会创始合伙人找到借力物,才不会精尽人亡新媒体创业已经变成红海,想被别人关注只能持续溅起水花,但在红海中持续溅起水花基本是不可能的,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财经新媒体,做的都是建壁垒和建“小岛”,让别人想看同类信息的时候会往你的岛上看。怎么建立小岛呢?1.找到借力物当你没有充足的采访源,必须找一个借力物,找到借力物,你就可以撬动很多的信息。我们的借力物是读书, 野马财经的借力物是财报。读书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火,因为读书可以给你做到持续的输出,给你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力物,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支点。2.明确的用户画像。对新媒体创业公司来说,不要扯什么数据,也没有什么数据可分析的。我们就有一个方法,六问移情法。这是我们内部常用的一张表格,他看到了什么,他听到了什么,他正在想什么?他的痛苦是什么……3.产品标准化。我们内部有一个做选题用的产品手册,我把其中一个编成了顺口溜,画像在前,六问移情,先有剧本,再找演员,痛点经典,或有热点,我们总结了一个公式叫“热痛经”,就是痛点+热点=经典。4.从效率到效果。内容创业第一波的浪潮,主要解决的是效率的问题,你看完一本书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看完一个非常长的财经报道,顶多一个小时。03十年砍柴《财经》新媒体主笔被新媒体拖着前行的旧文人我一直把我自己定位成一个旧文人,旧文人怎么被新媒体拖着走?古人说“圣之时者也”,任何一个时代的聪明人,比如教主、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还是开国的伟大领袖毛**,他一定对新媒体用的非常好,如果他们活到今天,一定也活得非常好。假如唐寅、冯梦龙、马化腾、马云互换时代会是什么样?回到古代,科举考不上的话,马云会做师爷、做参谋,放到现代,冯梦龙、唐寅也会在互联网经济中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能写好的内容。我前不久跟日本同行做交流,他们很羡慕中国写字的。我问一个号称日本财经新媒体第一人,一个老记者一个月收入相当于两千多元人民币。中国写字的人幸福多了,因为我们市场大,有13亿人,移动支付非常方便,看到好文章随时打赏,在日本没有这么方便。生活在这个时代,做纯粹码字也不错。所以要认清自己,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我没法创业,没法当导师,就想认真地写一点东西。04王晟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短视频创投机会短视频领域在国内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而且体量巨大的一个产业。大量短视频平台有自己的补贴政策,我们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利好,这意味着未来的短视频平台,会持续的投入大量的补贴,来支持我们一些优质的CP,所以如果有同学还在做图文的内容,我建议你们可以尽快把你们的创作能力转向短视频,更容易赚到钱。短视频行业,我们认为,整个投资圈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规模化的天花板,任何一个公众号,或者一个自媒体号,或者一个网红,他自己能做到的粉丝和流量终究是有限的。第二个就是变现能力,我们看过太多的试图用内容电商的方式来进行变现的内容创业项目,但其实基本上订单转化率都是在千分之几,就已经做得不错了。第三就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讲,现在用户接受的东西太多了,迭代会非常快,怎么持续做好内容,做出爆款,持续增加用户的黏性,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建议大家从泛用户人群转向更精准的专业用户人群。从娱乐化,鸡汤化的一些肤浅的无法触动人内心的一些内容,转向专业化深度的内容。我们也建议大家思考,纯广告变现和电商变现,跟与产业挂钩,进行产业变现之间的可能性。05柏亮零壹财经创始人轻时代和重内容新媒体创业者可能经常会觉得自己内容特别好,可就是没有人买单。不是别人不识货,如果你的东西卖不出去,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这个东西不好,第二,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卖方。我们创业以来,一直关注新金融领域,当时是非常流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和轻资产,但我们一上来就是干重活,我们的团队适合这个路线。而“轻”的内容里面,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一种是做热点的东西,比如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传播新的概念。二是平台化,让别人去干重的活。零壹财经从一开始就是做重内容,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更得心应手一点。三年多我们出书出了20多本,建立了一个很大行业数据库。我们的思路就是把自己公司定位为一个通过独立第三方的内容来提供服务的平台,我们现在的口号叫新金融成长服务平台。我们的内容库包括了几个方面,第一,媒体;第二,深度研究;第三,自己的数据库;第四,智库。做深度的东西,苦在哪?第一,内容周期非常长。第二,影响力的形成周期长。第三,变现周期极长。而规模化变现就更难实现。所以要不断地更新。我们所处的新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你要在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里面,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斜率上升的公司状态,这个可能是我们财经媒体,我们的财经内容创业公司所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06史彦大猫财经创始人余生不能在模仿自己中度过财经自媒体貌似一片红海,但是用户需求其实没有完全被解决。内容是最好的连接器,比如高晓松,用40多年累积做了一个持续的输出。再看许知远,他提问的方式,生存状态,或者他自己表达的姿态都成为内容本身。技术变革馈赠给我们内容生产者新的红利,如果你做的足够大,不是简单的补贴能够收买的,比如知乎大V的转场。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些天价的版权,也不排除有些机构选择以卖身方式锁定在平台,但是它的价格一定会非常非常的贵。最近在做一个自己的视频,做用户调研发现很难。有很多教你怎么去买基金,怎么做定投,但是听完这些课程之后,还是亏本。因为这个太枯燥了。用户的需求其实更多的在你的资讯之外。当很多的职业选手下场之后,比如很多会计师、律师,他对行业的了解一定比我们多。对于财经内容生产者来说,未来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半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发现商业越来越不可捉摸。总体的原因,因为现在的有效流量还太少了。但是你在自身的服务能力,自身的构建能力上不断地提升的话,商业可以变得越来越有趣,比如黑豹乐队工体演唱会和虎牌保温杯。所以根本上要有自己的核心关注的点,未来要去哪,去挣什么样的钱,这个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更勇敢一点。07圆桌讨论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在圆桌环节,市值风云创始人杨峰、德林社创始人黄利明、政商参阅及投资家网创始人蒋冬文、远见财讯创始人兼CEO赵鑫、功夫财经执行总裁诸丛瑜等嘉宾围绕“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关于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嘉宾认为,财经新媒体有比较强的特殊性,与其他领域的新媒体相比,财经新媒体的变现方式不只局限于广告或电商,而且具有入口价值。财经新媒体矩阵的表象之下,后面对接的运营和服务才是其变现的终局。入口后面是转化的价值,可以是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或者是其他一些形态。嘉宾强调,财经新媒体和其他的娱乐很多的新媒体的形态不太一样,甚至完全不同。但做好内容、做自己擅长的内容,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变的媒体规律。新媒体对内容的要求甚至比传统媒体更高,当今的创业者面临着更高的挑战。附上活动现场小姐姐们美美的照片,这么有颜值和言值得活动,下次见喽~~《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四原标题:知识付费,狂喜褪色的一年 | 深氪“知识付费是不是个伪命题?”这个新模式在去年的爆发之后,遭遇了饱受质疑和摸索转型的一年。文 | 冯尚鉞、闫浩编辑 | 杨轩知识付费领域中,曾被寄予了最多厚望的知乎 Live,正面临重重压力。据36氪了解,知乎 Live 今年发生了多次Live负责人的更迭。起初由韦昌明负责知乎Live相关的业务,此后换成了创业邦的前主编李劳。今年下半年李劳离职,Live由知乎联合创始人李申申代管,孟珊出任新的Live推广运营负责人。频频换将,不断邀请大 V 加入,是知乎 Live 面临问题的一种反应:产品的新鲜感逐渐过去,营收表现不振。根据企智网和云途数据提供的数据,知乎Live 在 2016 年 10 月达到 1800 万营业收入之后,除了 2017年 3 月有所回升外,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知乎回应36氪称,今年3月确实有一个相对高点,后续有一些下降,但随着下半年开学季又有所回升,并非“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知乎的一位生活方式答主Steven对36氪回忆,在他开 Live 的黄金期,一次精心准备的 Live 收益能够达到 2 万。知乎的一位产品经理当时跟他们预计说:知乎 Live 未来的主讲人在知乎 Live 上 “ 月收入占比可以达到收入百分之四五十 ” 。然而,一年之后,现在每月的 Live 给 Steven 带来的收益已经不到 3000 元。Steven 把去年 11 月视作知乎 Live 的“黄金年代”,不只因为那时候钱好赚,也因为作为一个知乎的忠实用户,当时知识付费的鼎盛,与知乎本身在知识和“知识热爱型”用户上的沉淀,让人看到了“慢公司”知乎终于等到了风口,可以借此再上一层楼的希望。而如今,运营知乎live的各种麻烦,也让Steven感到烦躁不堪:有人在组团对他进行攻击,既包括对他 Live 内容的抨击,以及对他个人品质的贬损。除了备课之外,需要想办法反黑、控制差评,需要宣传自己的 Live ,给自己的亲友 “发门票” 确保参与 Live 的人的数量,想方设法找大 V 来听自己的 Live 进行宣传。这些都使得他感到精疲力竭。最近,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挣扎以后,Steven 终于做出了决定:停止自己的知乎 Live 更新。即使在知乎,他仍然有包括知乎员工在内的许多朋友,也有许多精品回答和数十万粉丝。知识付费的新鲜劲过去后,打开率下降,复购率存疑,不止是知乎live,全行业也都面临这个难题。罗永浩和papi酱的知识付费项目半途而废,这更增强了“知识付费是个伪命题”的讨论。总之,一年多过去,一切不复最初的光鲜热闹,如白先勇讲红楼、李翔商业内参一上线就轻易动辄销售额过百万、过千万的案例,如今是难见了。但这对内容领域来说,依然是一个难得的挣钱模式,虽然波折不断,但没有人想就此放弃。知乎的App里,“市场”这个知识付费的模块依然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且知乎对36氪称,知乎Live今年四季度的整体数据对比去年的同期有所提升。今年9月,网易云音乐宣布“不惜代价”的要成为知识付费的“领头羊”,推出了首款自制的知识付费产品《采铜好书精读》。10月,“新世相读书会”正式上线,丁香医生旗下育儿知识科普平台“丁香妈妈”在小鹅通上开设了自己的知识店铺。11月,咪蒙开课要“教你月薪五万”。喜马拉雅FM则刚刚宣布,今年12月1日到3日的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实现了对首届知识狂欢节消费总额近4倍的超越。第一届中,《好好说话》以555万元夺得销量总冠军,而这次第一名的是《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超千万。也依然有人因为知识付费新近拿到投资。10月25日,千聊官方正式对外宣布:已于数月前完成千万人民币A++轮追加投资。专注内容付费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则在一个月前获得了喜马拉雅的3000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甚至一些新近获得融资的内容品牌,如北美留学生日报,也宣布要将融资投入知识付费平台“出国大课堂”的搭建,提供出国领域的专业短视频付费课程。对于知识付费的估值,目前仍然在增长。蜻蜓FM总裁钟文明预测说,从花钱买时间和替代在线数字出版、在线教育两个维度测算,2020年音频知识付费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00亿,并将出现单个音频付费节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案例。知识付费的未来会怎样?经历了狂喜、失落和转变的一年半后,部分问题有了答案。什么被证伪,什么受了挫还记得知识付费最初为什么让人兴奋吗?它似乎将成为一个百花齐放、各路人上台各显身手的舞台;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与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产生一片丰富多样的新生知识的园地。对于知识答主来说,长期储备的知识有了变现的机会,对于大众来说,花费一点费用,就可以听到公众人物、行业领军者的口传心授。第一个引爆知识付费的产品“分答”,去年5月刚上线时,这种快问快答的方式横扫了朋友圈,王思聪加入分答的答主队伍后,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收听。而几乎同时的知乎 live 上线时,包括李开复在内的各类达人纷纷开讲,10月,比特币首富李笑来举办的一场知乎 Live 参与人数达到了10万以上,超过了一个大型演唱会的总人数。但很快,“碎片化、娱乐化、收割粉丝”,成为对这一模式最多的批评。而大V能带来大家的购买冲动,但不代表着一定有高完播率和高满意度。试过一轮后大家发现,知识付费这件事,最大的隐性代价是时间,听完才能评判,决定了一旦发现“货不对板”,会极大挫伤用户对知识付费的兴趣和期待。某些课程的完播率和复购率,成了业内窃窃私语不愿明说的秘密。“如果你是大V,用户就会给你买单,甚至会非常快。”果壳和分答的创始人姬十三对36氪说,这就是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真实状况。但是,“下半年这样的情况就会少很多。”蔡康永这样的大V依然有强销售拉动力。但现在,清华教授肖星的财务课、薛兆丰的北大***课也是喜马拉雅、得到上的主推品类。一名从业者的总结是,原本免费的内容,通过知识付费也收不到钱;只有原本高价的内容,降低了价格和听课门槛,才能让人为知识付费。姬十三的观察是,知识行业在快速洗牌,用户在走向冷静,目的在明确,要求在变高。他把知识内容分类为实用工具类、认知类、兴趣类、鸡汤类,而实用工具和认知类是最有前景的产品。对于知识行业,品类的扩张,内容的丰富看上去很美好,但如果做不到质量的标准化控制和合理的推荐算法,反而会让用户无所适从,频频踩雷。这是知识付费“UGC”模式最大的软肋。总部在厦门的十点读书今年3月份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做知识付费子品牌十点课堂。初期它曾经尝试过一些小众课程:如何运动、如何做早餐等等。但最终发现没有大突破:这些品类,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免费课程,付费跟免费的差异化到底在哪里?经过选题的弯路后,十点课堂更加聚焦在有明显付费属性的大众选题:职场技能、英语、心理学等等。喜马拉雅根据今年12月知识狂欢节的数据统计,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是这场破亿知识狂欢的主力军,贡献了约六成的交易额,更偏爱购买个人成长类、商业财经类、教育培训的课程。十点课堂走过的另一个弯路是,早期做直播课,但“一个小时的课,可能只有30分钟的时间是有知识含量,其他时间会有大量临场的情况”。为了节约用户时间,最终改为录播,插入影像、文字说明,甚至将老师提到的理论通过情景剧、动画的方式呈现。十点课堂的优势,在于十点读书之前积累了号称2500万用户。在一年内开设了三十门新课程的情况下,它对36氪称,自己通过知识付费可以获得每个月超过 1000 万的营业收入,全年营收破亿,并且知识付费产品的复购率达到了50% —— 无论是收入还是复购率都已经超过了知乎 Live。宣布用户超过1000万的“得到”,则将课程方案全都写到了《工作手册》里,标准堪称严格。一位曾参与得到产品的撰稿人告诉36氪记者,得到的稿子甚至要改 20 到 30 次,压力“大得让人崩溃”。罗永浩的停更信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严重低估了“得到”专栏的工作量,以及得到团队对质量和规范的高标准。这三个月每天在公司的十几个小时工作之后,再用平均四到六个小时后写稿和录音(之前错误估算的预期是每天两三个小时)。”罗永浩与罗振宇但当拥有了对知识进行加工、标准化、产品化的能力,一家知识付费公司就能获得不受制于讲师的独特竞争力。11月末,董晨宇的传播学课程在豆瓣时间上线了。作为国内一家著名大学的传播学老师,并为国内多家杂志和FT中文网撰写科普文章和时评,但当真正开始授课之后,他仍然感受到了挑战。“在大学教育中,研究者从来没有学过一门课:就是如何向公众解释他们在做什么。” 更不要说在在线面对不可知的订阅者了。从开始选题到最终录制上线,他花了三个月时间。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明传播学对大多数公众有用,毕竟公众不是学生,同时对于专栏只是每周收听十五分钟,在这十五分钟内要完成吸引读者注意力,讲述故事,给出知识点一系列过程,学科历史、学科体系必须暂时让位,把“这一学科与大众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先建立起来。在某一稿版本中,他曾经以为他的受众都听说过《交流的无奈》这一经典传播学著作,但事实并非如此。音频不能画画,不能板书。用户注意力随时会被其他事打断。逻辑必须是直线的,简单的,否则宁可分成两段。口语化要细致到每个词的用词。“比如你用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不是特别好理解,他们就会提建议,说董老师咱们可以换成大白话来去说。”这个转型过程远比他想象的长,为最终3500个逐字稿,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是至少两本书、大量的中文文献和20篇以上的英文文献,还有至少每个大一文化水平的同学能够听懂。这个过程通常还要伴随着很多尝试和反馈。他曾经以为多讲十五分钟的音频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在他发现一周做一集已经达到了他的极限。董晨宇在豆瓣时间上的专栏分答小讲里的讲授理财知识的讲师“三公子”也有同感,她在上课前就普通人的理财指南已经有多个回答,但即使如此,也用了一个月才写出了第一集的逐字稿。这与以前在其他平台上做的一个小时的分享完全不同。要求也变得更多,小讲团队希望她能够选择白天完成稿子的录制,因为“白天的情绪可能会更饱满”。一年之后,对于知识付费的形式上看,走B2C,至少是专业化的C2C的道路,开始逐渐压倒了一开始的纯粹的C2C模式。有目的、强运营、强加工,“打磨”教案,类似在线教育的授课方式,成为每个接受36氪采访的知识付费创始人不约而同提到的解决方案。第二局:定价、流量、社群知识付费的第一局,归根结底是大流量平台、大V、主流刚需和被验证成熟内容的一局。在许多人心中,知识付费只有两种渠道,或者是喜马拉雅、得到、知乎、豆瓣这种知识 app 里存在和推广,或者是靠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专栏,通过免费内容的分发积累粉丝和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得到”主要做普世通用型、广受众课程,以及做“每天一本书”这种讲解已出版书籍内容的原因。但第二局的状况又更不同。如今流量整体变贵,知识付费领域概莫能外。这正是为什么网易云音乐做知识付费的底气,也是为什么看起来跟知识付费不沾边的京东,会上线知识付费产品,集合喜马拉雅FM、蜻蜓FM、豆瓣时间内容的原因。社交化,可能是新知识付费产品能异军突起的一个办法。例如百词斩旗下的薄荷阅读通过“每天10分钟,100天读完10万字英文书”的小切口切入,同时设定当用户读完3本原版书后将获得专属二维码,转发推荐者和被推荐者可以立减20元。把自己的宣传渠道嵌入到用户的社交渠道之中,这一设定使得薄荷阅读刷屏朋友圈。精细化运营也是必由之路。以荔枝微课为例,将课程分为月度、季度或年度课,让用户养成学习习惯,并提高产品留存。除此之外,对于知识付费的特殊细分领域,推出更多的多元化服务可能也是其中的特点之一。例如互联网、商业领域的潜力就尤其被人所重视,以 “ -1到6岁的CEO服务 ” 的知识协作分享平台“笔记侠”,在分享笔记之外,还为会员提供了内部笔记分享、资源对接等服务。而36氪自身的知识付费专栏“开氪”运营一年以后,目前正在也在酝酿全面升级,在未来将会以现有的知识资源与线上线下的场景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方式。例如,在各个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建立城市合伙人机制,为顶级知识资源和创业企业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提供包括企业内训在内的全场景服务。“知识付费在垂直领域还是有很大机会,以及优质课程提供者和优质机构的产能远远没有被释放。” 36氪媒体公司助理总裁张卓说。做线下,对知识付费可能独具意义。樊登读书会作为长期深耕知识付费的玩家,已经默默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据其称会员达到了354万人,年销售额超过了 3-4 亿。樊登读书会迅速扩张有相当大一部分归结于它独特的线下加盟制。今年下半年仅樊登书店就新增了250家,还有许多地区的樊登书店的申请在修建之中。传统书店难以盈利,但樊登书店可以获得授权,发售线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同时,樊登书店可以为线下书友会的活动基地,樊登读书会还会提供每月1次线下沙龙宣传、导师分享等等服务,这使得原本书店的经营者可以少操心,樊登读书会也借此扩展到了二三线城市。线下的意义值得被再思考,不止是因为它可能是一个获客渠道,还在于,知识付费的用户,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际操作指导和社交。读书会现场再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在传统教育,以及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是不是有一片丰富多样的、未被出版的新生知识?拿到融资的千聊,在微课领域中已经有很大用户量,根据官方公开数据,日活过百万、注册用户数过9800万、超过100万讲师和机构在千聊上进行知识分享、平台月流水数千万级。它服务自媒体、长尾内容,注重草根讲师,从语音直播起步,产品形态包括打赏、一对一等,更多样。11月26日,千聊在北京推出新产品——“千聊自媒体版”,号称要“提供知识付费业内最具性价比的SaaS服务”,帮助庞大的自媒体生产者走出除了电商和广告之外的第三条变现道路。不过,这条路可能也并不好走,在远瞻资本品牌总监,前分答公关负责人崔书馨看来,一个知识爆款的成长需要有三个不同的过程:第一步,建立基本的个人品牌信赖度,获取最初的粉丝和流量。第二步,保证知识的持续输出,包括在内容上摸索出自己的定位,保证知识的实用性和落地性,第三步,建立社群,把自己的社群打造起来。拥有自己的忠实的粉丝,让忠实的粉丝作为圆心影响更多的人成为粉丝让他们不断的在社群中获得支持和信赖,“说夸张点,像一个宗教一样,成为追随者成长过程中的idol。”那么,有多少能够完成这三次的飞跃,最后成为一个成熟的知识大V?崔书馨做出了一个这样的估计:“可能远远不到10%。”知识付费的第二局,远比第一局精细、微小和困难。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平台,其竞争都变得更加激烈。更不用说,在门外,还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之类的巨头在虎视眈眈。它们只需要稍加改动,就可以引起这个小小市场的巨大波澜。未来对于知乎 Live 或许是更加关键的一年:面对悟空的竞争,它需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但不能否定的是,尽管商业化过程受到争议,知乎仍然保持了让普通人分享知识的渠道。它的“护城河”仍然存在:社区的粘性,和已经用了知乎很久、适应知乎文化,并留存了很多数据的众多用户。少数优质大V赢家通吃,虽然更现实、更管用,但另一种公平平等、更加能发挥普通人智力资源的知识付费模式,依然值得追求。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知识付费」第二年,什么改变了?未来会怎样? | 研究报告《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五9月3日,野马财经“Hot Media 2017财经新媒体创客大趴”在北京MeePark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与重塑”为主题,汇聚了数位财经、金融、商业领域自媒体创业者、传媒学者、观察家、投资人。如果你错过了这场今年最火热的财经新媒体盛会,那么请看我们的干货大放送。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魏武辉【向付费进军的财经媒体】我在之前野马财经举办的沙龙中,曾提出过媒体应该当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就是利用媒体内容,汇聚粉丝、流量,再借此成为广告主、内容电商。但财经媒体有它的特殊性,比较硬,也比较难懂。流量很难达到一定规模,所以也就难转成所谓的手段。即便像乐视危机这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也很难催生百万以上访问量的财经文章,因为专业性太强了。随着这两年知识付费的兴起,以财经媒体本身为目的做可能也没有太大问题。一些创业项目,和所谓的传统财经媒体都正在向付费进军,付费脉络主要有三部分:1.硬新闻、研究报告我和《财新》的胡舒立交流过,《财新》很多文章我不感兴趣,但如果是讲讲乐视的,我愿意看。一本杂志的内容为什么不拆细了卖,我可以买一个乐视标签的硬新闻。我觉得硬新闻可以探索这个方向。2.专题不是指门户专题那种含有大量第三方评论的内容,是适合用户在手机上看的形式。3.社群即收费圈。华尔街见闻最近做了一个项目叫做“见识”,和小密圈非常像。财经内容本身专业度很高,需要一些专家背书,可以开拓新的内容形式。但这种新形式,我个人觉得在微信公众号上很难完成。我在文章中说过,不要死守微信公众号,50万粉丝,赚点广告费可以,做点小生意也可以。但如果稍微有点野心,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前面讲的硬新闻这种事件性、标签性的收费,是没有办法通过微信来表达的。今今乐道读书会创始合伙人何伊凡【找到借力物,才不会精尽人亡】新媒体创业已经变成红海,想被别人关注只能持续溅起水花,但在红海中持续溅起水花基本是不可能的,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财经新媒体,做的都是建壁垒和建“小岛”,让别人想看同类信息的时候会往你的岛上看。怎么建立小岛呢?1.找到借力物当你没有充足的采访源,必须找一个借力物,找到借力物,你就可以撬动很多的信息。我们的借力物是读书, 野马财经的借力物是财报。读书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火,因为读书可以给你做到持续的输出,给你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力物,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支点。2.明确的用户画像。对新媒体创业公司来说,不要扯什么数据,也没有什么数据可分析的。我们就有一个方法,六问移情法。这是我们内部常用的一张表格,他看到了什么,他听到了什么,他正在想,他的痛苦是什么。。。。。。3.产品标准化。我们内部有一个做选题用的产品手册,我把其中一个编成了顺口溜,画像在前,六问移情,先有剧本,再找演员,痛点经典,或有热点,我们总结了一个公式叫“热痛经”,就是痛点+热点=经典。4.从效率到效果。内容创业第一波的浪潮,主要解决的是效率的问题,你看完一本书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看完一个非常长的财经报道,顶多一个小时。《财经》新媒体主笔十年砍柴【被新媒体拖着前行的旧文人】我一直把我自己定位成一个旧文人,旧文人怎么被新媒体拖着走?古人说“圣之时者也”,任何一个时代的聪明人,比如教主、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还是开国的伟大领袖毛**,他一定对新媒体用的非常好,如果他们活到今天,一定也活得非常好。假如唐寅、冯梦龙、马化腾、马云互换时代会是什么样?回到古代,科举考不上的话,马云会做师爷、做参谋,放到现代,冯梦龙、唐寅也会在互联网经济中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能写好的内容。我前不久跟日本同行做交流,他们很羡慕中国写字的。我问一个号称日本财经新媒体第一人,一个老记者一个月收入相当于两千多元人民币。中国写字的人幸福多了,因为我们市场大,有13亿人,移动支付非常方便,看到好文章随时打赏,在日本没有这么方便。生活在这个时代,做纯粹码字也不错。所以要认清自己,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我没法创业,没法当导师,就想认真地写一点东西。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短视频创投机会】短视频领域在国内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而且体量巨大的一个产业。大量短视频平台有自己的补贴政策,我们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利好,这意味着未来的短视频平台,会持续的投入大量的补贴,来支持我们一些优质的CP,所以如果有同学还在做图文的内容,我建议你们可以尽快把你们的创作能力转向短视频,更容易赚到钱。短视频行业,我们认为,整个投资圈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规模化的天花板,任何一个公众号,或者一个自媒体号,或者一个网红,他自己能做到的粉丝和流量终究是有限的。第二个就是变现能力,我们看过太多的试图用内容电商的方式来进行变现的内容创业项目,但其实基本上订单转化率都是在千分之几,就已经做得不错了。第三就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讲,现在用户接受的东西太多了,迭代会非常快,怎么持续做好内容,做出爆款,持续增加用户的黏性,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建议大家从泛用户人群转向更精准的专业用户人群。从娱乐化,鸡汤化的一些肤浅的表面,无法触动人内心的一些内容,转向专业化深度的内容。我们也建议大家思考,纯广告变现和电商变现,跟与产业挂钩,进行产业变现之间的可能性。零壹财经创始人柏亮【轻时代和重内容】新媒体创业者可能经常会觉得自己内容特别好,可就是没有人买单。不是别人不识货,如果你的东西卖不出去,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这个东西不好,第二,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卖方。我们创业以来,一直关注新金融领域,当时是非常流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和轻资产,但我们一上来就是干重活,我们的团队适合这个路线。而“轻”的内容里面,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一种是做热点的东西,比如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传播新的概念。二是平台化,让别人去干重的活。零壹财经从一开始就是做重内容,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更得心应手一点。三年多我们出书出了20多本,建立了一个很大行业数据库。我们的思路就是把自己公司定位为一个通过独立第三方的内容来提供服务的平台,我们现在的口号叫新金融成长服务平台。我们的内容库包括了几个方面,第一,媒体;第二,深度研究;第三,自己的数据库;第四,智库。做深度的东西,苦在哪?第一,内容周期非常长。第二,影响力的形成周期长。第三,变现周期极长。而规模化变现就更难实现。所以要不断地更新。我们所处的新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你要在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里面,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斜率上升的公司状态,这个可能是我们财经媒体,我们的财经内容创业公司所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大猫财经创始人史彦【余生不能在模仿自己中度过】财经自媒体貌似一片红海,但是用户需求其实没有完全被解决。内容是最好的连接器,比如高晓松,用40多年累积做了一个持续的输出。再看许知远,他提问的方式,生存状态,或者他自己表达的姿态都成为内容本身。技术变革馈赠给我们内容生产者新的红利,如果你做的足够大,不是简单的补贴能够收买的,比如知乎大V的转场。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些天价的版权,也不排除有些机构选择以卖身方式锁定在平台,但是它的价格一定会非常非常的贵。最近在做一个自己的视频,做用户调研发现很难。有很多教你怎么去买基金,怎么做定投,但是听完这些课程之后,还是亏本。因为这个太枯燥了。用户的需求其实更多的在你的资讯之外。当很多的职业选手下场之后,比如很多会计师、律师,他对行业的了解一定比我们多。对于财经内容生产者来说,未来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半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发现商业越来越不可捉摸。总体的原因,因为现在的有效流量还太少了。但是你在自身的服务能力,自身的构建能力上不断地提升的话,商业可以变得越来越有趣,比如黑豹乐队工体演唱会和虎牌保温杯。所以根本上要有自己的核心关注的点,未来要去哪,去挣什么样的钱,这个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更勇敢一点。圆桌: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在圆桌环节,市值风云创始人杨峰、德林社创始人黄利明、政商参阅及投资家网创始人蒋冬文、远见财讯创始人兼CEO赵鑫、功夫财经执行总裁诸丛瑜等嘉宾围绕“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关于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嘉宾认为,财经新媒体有比较强的特殊性,与其他领域的新媒体相比,财经新媒体的变现方式不只局限于广告或电商,而且具有入口价值。财经新媒体矩阵的表象之下,后面对接的运营和服务才是其变现的终局。入口后面是转化的价值,可以是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或者是其他一些形态。嘉宾强调,财经新媒体和其他的娱乐很多的新媒体的形态不太一样,甚至完全不同。但做好内容、做自己擅长的内容,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变的媒体规律。新媒体对内容的要求甚至比传统媒体更高,当今的创业者面临着更高的挑战。版权声明:此文为野马财经原创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启明创投 · 黄佩华:知识付费迅猛增长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精选六9月3日,野马财经“Hot Media 2017财经新媒体创客大趴”在北京MeePark举办,在这次活动中,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老师魏武挥做了“向付费进军的财经媒体”主旨演讲。以下为主要观点:财经媒体在内容创业行业里其实是很细的一个分支,随着这两年知识付费的兴起,以财经媒体本身为目的做可能也没有太大问题。一些创业项目和所谓的传统财经媒体都正在向付费进军,付费脉络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是硬新闻、研究报告。我知道一些比较顶级的财经媒体会给一些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定制一些研究报告,从内容本身角度来说,一些证券公司的研究所或第三方的证券咨询机构,他们本身也在卖报告,已经卖了十年、二十年,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所以今天看一下硬新闻有没有可能也能卖钱。我和《财新》的胡舒立交流过,有没有想过iTunes怎么卖音乐,当时一般人买CD,一张CD十首歌,我只爱听里面一两首,另外七八首根本不在乎,一样要付CD钱,后来iTunes把音乐拆出来卖,一首曲卖,当天上线,20万首音乐,付费下载25万次。《财新》有很多讲能源、期货、债券的文章,我不感兴趣,但讲乐视的部分,我就愿意看,而且像乐视这样的新闻,会有连续性,我付钱买一个乐视标签的硬新闻,可能提供给我四五篇,甚至更多的文章,也会把过去的文章串起来给我,让一直知道乐视新闻进展。这是现在有可能在硬新闻角度向用户收费的方式。苹果的ITunes就是把一张唱片拆成单首歌曲在卖,很成功。我跟胡舒立非常坦率的讲过,我原来是财新的付费用户,后来涨价了,我就弃购了。但是如果拆细了卖,从总量上来说,可能这家杂志社收到钱更多,但是从用户端角度来说,他付的钱比以前付的少,因为他只关心某一个行业,甚至就是关心某个公司,这是我觉得硬新闻可以探索的一个方向。第二是专题。所谓的专题,绝对不是门户上的那种专题。如今到了移动端,门户的专题很难卖钱,因为版式太庞杂了,内容太多了,用户在手机上看专题,肯定适应不过来。日本有款移动端的新闻产品,其实做的事情在我的感觉和门户非常像,产品名字叫newspicks。它的表现形式是这样的,这是它的首屏,进去以后会看到一般新闻客户端所谓的信息流,一篇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关于民进党,底下可以看清楚,293个评论,主打就是评论。点开民进党这一条,会发现正文没有的。第二屏里正文没有。底下评论者,有一个标签叫Popular,指的专业人士,第一位专业人士是东京工业大学的副教授,第二位也是专业人士,我们看到一排一排的,一共是293个评论,从用户角度来说,他们来看什么的?他们来看评论,这个评论和国内的很多评论不一样,是专业人士做出的评论,日本三大客户端其中之一就是newspicks,2016年被评选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新闻客户端,为什么满意度高?可以看到专家、学者等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观点。今日头条最近签了三百个知乎大V,就是八大勇士,甚至看到知乎联合创始人跑出来怼了一下这几个大V,签三百知乎大V,并不像直播行业签三百个网红,直播行业是把你签死,直播要卖脸,一般签死,就不可能到其他直播平台上播了,但是文字上签了三百个知乎大V,以后禁止他们在知乎上生产内容吗?不可能。我以前写过很多媒体专栏,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把我人签死,只是把某些内容首发签死,这三百知乎大V跑到今日头条,就是干这个事情,叫做等腰高的队伍,等腰高是中等程度。内容的程度,如果太短,没有太多的知识含量,没有太多所谓内容、含金量,用户觉得这是网友造谣团,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每个人写五千字的文章,评论看起来特别恐怖,信息轰炸特别高,就是不长不短的内容。黎瑞刚投的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叫“见识”的产品,跟这个日本的这款移动端新闻产品很像,这样的内容产品,不适合受众面特别大的娱乐行业里面做,因为娱乐行业并不需要那么多专业人士背书,反而是财经这类本身内容专业度很高的领域,需要这样的一两百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忆缺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