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独孤求败修炼的是什么修炼内功心法口诀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探讨独孤求败武学,及衡量武学修为的四种境界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探讨独孤求败武学,及衡量武学修为的四种境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28:3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探讨独孤求败武学,及衡量武学修为的四种境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唐剑神全文阅读 - 找小说网
=> 《》 => 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宽度设置:
刀剑心中的独孤求败
  关于独孤求败,金先生的书中几乎全是侧面描写,唯一能算正面描写的恐怕也只有剑魔独孤求败这六个字吧!
  这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已理想中的独孤求败。也许每个独孤求败都不同。
  刀剑心中的独孤求败,应该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有常人所拥有的七情六欲,不是他选择了寂寞,而是寂寞选出择了他。也许是他生平的经历注定了他的寂寞。
  其实刀剑在用独孤求败之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因为这个人物实在是太难把握了。不过现在坑已挖了,也就是说已经骑虎难下了。
  所以刀剑只能求喜欢的朋友继续多多支持!觉的不满意的也要嘴下留情啊!
  说心里话,刀剑本来想用西门吹雪的,毕竟他是真正的剑神嘛!
  因为刀剑真的很喜欢西门吹雪。不过,后来想想还有算了。西门吹雪已经是剑神了,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了。
  所以在《大唐剑神》里面,宋凌云的身上就出现了西门吹雪的影子……
  大家可以谈谈自已心中的独孤求败是什么样子?
刀剑的疑惑?
  为什么有些读者会拿令狐冲来说独孤九剑呢?他那个并不是真正的独孤九剑,至少刀剑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学的是风清扬自已所理解的独孤九剑,而会独孤九剑的风清扬也只不过是让任我行佩服而已。
  令孤冲之所以在笑傲里看似很强,其实并不是他强,而是他的对手弱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真气护体强至一般刀剑不损的时候,遇上那样的人令孤冲还能有什么作为,恐怕是剩下剑毁人亡的结果。
  这周刀剑上夜班,所以更新时间不定,为了在强推期间多写两章,刀剑白头发都生了好多。我容易嘛我!大家再不支持还有天理吗?呵呵!
原群已满,请加新群!
  群号:
  编辑通知刀剑可以上架了,所以刀剑就上架了……
刀剑不得不说两句!
  哎!!!越骂越厉害了!刀剑其实真的挺用心在写。也许是刀剑的水平有限吧!大家真是容不得任何人稍微压一下宋凌云。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弱点,所以宋凌云自愿给宋紫衣利用一下,刀剑觉得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至于说宋紫衣为什么那么喜欢利用人,如果刀剑把宋紫衣的来历说出来,相信大家就会觉得这个女人应该这样。不这样反而会奇怪。但是说出来,就没有意思。所以刀剑还是决定不说,大概到快结束的时候,自会揭分晓。至于为什么她的武功会这么高呢?刀剑也不能说。
  刀剑能说的就是这本书不会太监,请大家耐心点。这本书的主角绝对是宋凌云,再说人家老黄原著中,配角的戏份也不少。刀剑觉得主角的戏份并不少。至于要让主角大发王八之气,见一个奸一个,刀剑写不出来。
  刀剑是慢性子,喜欢人物慢慢转变,故事慢慢发展,感情慢慢来。
  喜欢的就多多投票,千万不要吝啬月票!
  月票啊!月票!
  至于看的不爽的,希望各位大哥能骂的婉转一点!
刀剑昨天竟然没更新?
  不好意思!刀剑昨天其实写了一章,但是上传后,忘了发布.真是不好意思了!这两天刀剑比较忙,所以更新少了点,但是过两天刀剑会尽力补足一天两章的!请大家不要以为刀剑太监了.刀剑以前也是小说迷,所以最恨太监了.
&span class=
  种马的定义是什么?哪位朋友可以告诉刀剑?是不是零个以上就成了种马。还是一个以上,还是两个以上。让刀剑也好掌握个度。
  刀剑听说还有后宫一说,不知道和种马又有什么区别?是否种马没有剧情,见女就上,而后宫是有剧情的。
  最后刀剑发现自已的书都快找不到了。刀剑需要支持!大家不要吝啬手中的票票,尽情向刀剑砸过来吧!
  要加精的朋友,尽管提,不然刀剑都不知道要给谁?只能给讨论比较多的贴子。
  暂时就到这里!
  呵呵……………………………
关于解禁!
  起点有规定一般情况下VIP章节不足六万字不可解禁,而且还有时间限制,按一天二千字计算,刚好一个月。
  如果太快解禁就对那些花了“银子”的朋友不公平。
  其实说老实话,订阅VIP章节也不贵,一章几分钱而已。一个月也才两三块钱罢了。如果是在网吧上网,这仅仅是一两个小时的网费而已。
  总之还是那句话,刀剑不会太监,依旧会努力的让大唐剑神走下去。
  大家的订阅和月票就是对刀剑最好最大的报答。
  感谢大家对刀剑的支持!谢谢!
  最后刀剑每周的加精总是用不掉,所以大大花了一次,真是舒坦。
  要加精的一定要吼起来!
(转帖)永恒的主题——金庸与古龙
  第一章、金庸与古龙之强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他们的小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决不能仅仅以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万难比拟的。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问题。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甚评价。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我一向认为,读一本小说,就像做一个梦一样,武侠小说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在金庸的梦中,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
  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媲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更喜欢有一个美好的梦,因为现实给我们的痛苦已太多。梦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场所,又有谁喜欢现实如一条绳索,即使在梦中也对我们死缠不放呢?
  特别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又有谁不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境中呢?
  我决不是在贬低大学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我也无意指责这种选择。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几千年来,不断推动人类相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毕竟,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寻找一个乐园来放松我们已绷得太紧的神经。
  感谢金庸,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乐园。
  古老无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需要永远是商品生产的真正动力。
  他试图改变。他把幽默的语言放进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黄金放进他的作品。我们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华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乐和纵欲。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始终没有看到。
  那就是快乐。
  没有!绝没有快乐!
  美酒和爱情没有能够掩饰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早已深深种植在他心底的忧郁和悲伤。他的这种气质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于竟然有了这种结果:越是欢乐的描写,我们读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们的心灵。
  他没有金庸的条件。
  金庸从来没有为吃饭担忧过。他没有这种悲情。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最悲剧性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一种燕赵勇士的愤怒。这种豪迈则是古龙所万万不能比拟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叙述。
  金庸描写痛苦则只有通过一种惨忍的行为。在这种描写下,杨过不得不失去一条手臂,小龙女不得不失去贞操,而萧峰也只有将一支箭插进自己的胸口。在他的笔下,决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也决不会出现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红雪,正如在古龙的作品中决不会有段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一样。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个说法说上几句:有人认为古龙的小说人物一律是男喝酒,女脱衣,太过*了。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于外,而于心。我看是说这话的人自己心里有问题。
  至少我就没有从这喝酒和脱衣中看出一丝一毫的*来。
  我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用端正的心态看书的同道也是这样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们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无人关心的寂寞,无人可以叙说心中通苦的寂寞,无助的寂寞。他们决不是君子,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孤单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在下没有经历过这种通苦,但是古龙显然是经历过的,他真实的描写令决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种动心的共鸣。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关于韦小宝在妓院及虚竹在地道中的描写,虽非绝对多余,却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气息也未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烛,哪位仁兄看出来了,不妨告知一二。无论如何,这种气氛的描写是决不会出现在古龙的作品中的。
  言归正传。再后来,古龙也意识到这样奢侈的描写并不能写出快乐来。于是他试图彻底的转变。
  于是便有了《欢乐英雄》。
  在后面的评论中简要分析《欢乐英雄》的得失及从写作手法上评论两大家的作品。欢迎继续阅读,谢谢。
  《欢乐英雄》是一部完全崭新的作品。
  在这部书中,古龙用一种新的概念和方式来诠释快乐的含义。完全抛开生活上的享受,而升华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四个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上是不堪一提的,但是他们的友爱,他们的互相激励于生死与共足已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于对于郭大路于燕七的爱情描写也是情多于爱(也许这正是许多人不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于我心亦有憾焉)。对王动和红娘子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在书中我们隐隐可以看到大仲马的《三剑客》的影子,但是这也无碍于它成为一部新颖独特的作品。
  但是此书最成功之处还不在于此。
  古龙在此书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他几乎完全摆脱了理想主义的多年来加给武侠小说的束缚,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点,即使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尽管他曾尽力去表现——都没有做到。
  即使不是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至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钱的问题。
  这无疑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书中古龙化了极重的笔墨去描写缺钱的烦恼,及挣钱的艰辛。主人公任侠的个性注定他们无法留住手中的钱,而他们偏偏又是一穷二白。这是一个矛盾。我一向认为,唯有矛盾才是一部好小说的真正主题。
  这种经历无疑是古龙亲身所经,唯有如此,他的刻画方才如此传神动人。这种描写虽然也曾在他其它作品如《三公子的剑》(一个注:此处疑为《三少爷的剑》)等中略有提及,但是从来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去刻意描写过。读到此处,不由得我不拍案称绝,为古龙叫好不已。
  这种描写,不单在二流的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决不会有,以浪漫主义为己任的金庸无疑也不会去描写(在《侠客行》的开头部分曾经有一些迹象,可惜未能深入,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描写,使古龙此书的初衷被击得粉碎。人类的悲哀在于,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外在的敌人,却绝无法战胜自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古龙此后不久的悲剧结局。呜乎,倘若古龙再多在几年,非但武侠作品将有重大突破,而今日之武侠界也不致衰落如此,使所谓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以至于魔幻主义作品横行于世,而我们所看的武侠仍为数十年前之武侠。此天数如此,诚应大哭三声。吾之悲情,无言可表。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一古训在这里再次得到体现。古龙始终没有看清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悲意的主要原因。这原因绝不是他所认为的,而在于两个字。
  “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金庸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在他的不真实性;而古龙的作品给人一种压抑的享受,则在他的真实性!
  第二章、真实与理想
  古龙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曲折。社会现实的阴影在他的心中有太深的印迹,使他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而进入自己的理想王国。
  尽管他尽力去表现理想的世界,但是他的潜意识却总是让他一次次回到现实当中。
  他一方面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他却又具有一个优秀的武侠作家所必需拥有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这是一种矛盾。他的这种矛盾,注定使他一方面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主义的严肃文学的作家,另一方面,又使他无法成为娱乐文学中的理想大师。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使他在武侠世界中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地,使他成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独一无二的“婉约派武侠”文学的大师。他的成就即使不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的。他的这一成就足以使他在武侠界,甚至于文学界成为一代巨匠。
  他潜意识中认为,他的作品中必不可少对现实的反映,这使得他的作品无疑有一种凄艳的美。这种美足以令我们触目惊心,但却不忍接受。
  他的大侠的概念与我们的所谓大侠的概念相去甚远。他的大侠是《史记》中的那种勇士,而我们的大侠则是神仙式的人物:首先,必需拥有随时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的精神;其次,必须拥有顽强不屈的宁可被打死,也不肯作出哪怕是口头上的让步的意志;再次,必须拥有诚实纯朴,即使对敌人也不撒谎的品德;再次,必须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大节,能够喊出几句豪迈言语则更好;再次,对待爱情必须严肃认真,从一而终,这一点极其重要;再次,必须有很好的运气,怎么打都不能死,关键时候必须有奇迹出现……
  因为,我们习惯于将书中的大侠看作我们自己的化身。
  书中的大侠能否符合自己的评判标准,往往成为某些人评价一本书是否好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人在评价一本书时,首先对书中的人物的品质从头到脚大骂一通,然后得出这本书写得太差的结论,尤其对武侠小说更是如此。按照这种逻辑,《阿Q正传》、《高老头》、《哈姆雷特》等书无疑都是极其拙劣的作品了。
  这些人看书的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的水平。无疑古龙的许多作品是难以得到他们的青睐的,而《绝代双骄》成为古龙最优秀作品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此我无意贬低金庸,尽管他创作的许多人物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金庸也是一个伟大的武侠巨匠,他的成就绝不在古龙之下,足当一代宗师之誉。在这一点上来说,一般人的看法并没有错。
  我要说的是,金庸在不真实的创作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无人能比。
  一个必须认识到的概念是:不真实决不等于虚假!
  下面将论述金庸的成就。
  第三章、不真实与历史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梁羽生。
  梁羽生是所谓新武侠小说的鼻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对武侠界的贡献是伟大的。正是他一举从段白羽,王度庐等人的素描式的纯朴写实主义和还珠楼主等人的神话式的魔幻主义的框框中彻底挣脱出来,并彻底摆脱了狭隘武侠的观念,将人物放到更为残酷复杂也更为紧张刺激的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视点和更宽的视角来展示丰富多彩恢宏壮丽的武侠世界,使武侠小说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畴,进入高雅的境界。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将浪漫主义的思想放进武侠作品之中,这一思想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一直是武侠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仅凭这些成就,就足以在武侠界中与金古鼎足而三。直到现在,在我的同学当中,还有崇拜梁羽生的人,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可惜梁羽生毕竟是从旧时代走出来的人,他的创新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画上却未能跳出旧思维的束缚。他笔下的人物一如白纸黑字一般,好坏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坏的也坏得不得了,实在平淡如水。这当然也是一种不真实,但是这种不真实已经沦为虚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甚么可资回味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他在武打描写上那种脱泥带水,毫无想象力的风格也是导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没有梁羽生,就没有后来的金庸,也没有更后来的古龙。
  也许是上天注定,开拓武侠新篇章的任务落在了金庸身上。
  金庸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梁羽生的风格,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但是金庸非但历史知识和文笔不在梁羽生之下,他还拥有后者不曾拥有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他在武侠创作上注定要高于梁羽生。何况他的环境比梁要好的多:梁羽生的新武侠使一大批读者将目光放在了武侠作品上。
  如果说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尚未完全放开手脚的话,到了《碧血剑》我们已经看不到旧小说的丝毫踪迹。
  金庸笔下的人物无疑是不真实的。这种不真实性并不在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不真实性也不在于他们的内心思维的绝对不可存在性,而在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完整性。也即是说,他笔下的人物内心都是残缺不全的。金庸在这里使用了可以说是高难度的技巧。至于这种不完整性的产生原因,我即将谈到。在这里只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概念。郭靖和萧峰是两个典型的例子,遗憾的是在下手头没有这两部书,未能大段引用原文加以说明,甚为可惜。
  金庸在人物描写上的功力远胜于梁羽生。同样是描写虚幻的人物,在梁羽生笔下不免落入虚假,而在金庸笔下却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我前面已经说过,金庸写不真实的功力是炉火纯青,无人能比的。我对金庸的佩服之处正在于此。能把不真实的人物描写得有如真实,这分难度实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丰富的知识,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力在此缺一不可。
  我之认为金庸是可以与古龙并驾齐驱的武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点。就凭这一点,金庸得以跳出二流作家的范畴,从而进入文学家的行列,得以成为“豪放派武侠”文学的代表人物。否则,即使他的故事比卧龙生,诸葛青云等人精采十倍,在本质上却也与他们没有太多分别。为此,我们也应该为金庸大喝三声好。
  那么,金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龙的作品。在古龙的笔下,似乎一切实体都是虚幻的。虚幻的时间,虚幻的环境,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然而正是在这些虚幻的实体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的灵魂,真实的人的性格,真实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这些,即使其它再虚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实的。
  金庸采取了一种恰恰相反的作法。
  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历史环境,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民族传统,有时还有一些我们都很熟悉的生活细节(《笑傲江湖》、《连城决》和《侠客行》似乎是例外,关于这几部作品我将在后面讨论)。金庸丰富的知识在这里发挥了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换了别人,即使想得到,也是作不到的。把虚幻的人物放在这样的背景中,很容易给人一种真实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金庸的第二项工作是选择(也许用构造更合适些)合适的人物。这种选择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准是:必须符合读者的心理,选到读者的心坎上。他是富有经验的,多年的记者工作无疑是一个雄厚的资本。他善于观察和总结,善于透过本质掌握实际。选择一个英雄是肯定的,没有人希望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坏蛋。但是英雄也有许多种,选择一个怎样的英雄呢?在下自认没有金庸那样的能力,我无从选起,我所能做的只是他已经选好的人物身上推测他的选择。他选择了民族英雄,这恐怕与他的构思的历史背景(事实上,这一历史背景是必须的,如前所述)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这一结论基于下面这点认识,即现在连狂热喜欢金庸的人,都未必见得喜欢这种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冷静如在下的,抛开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不谈,虽然喜欢金庸,但从感情上却难以接受民族英雄这样的身份)。
  这也是结论之一,但是并不是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
  由于时间上略显仓促,所以在某些细节和用词上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
  不要介意。并请不吝指正。
  第四章、明智的人物选择
  我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这个人在能力上(包括各方面的素质,武功这一因素我不屑于多说,请大家原谅我这个小小的自尊)都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中的一般人,准确的说,是读者;第二,这个人的言谈行事,必须符合认们的传统道德标准;第三,这个人必须做出一般人想做而无法做成的大事。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认为,正是这三个条件的确立,为金庸的作品得以进入人们的理想世界,并为人们所愿意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基础。
  这三个条件的作用是:首先,它们确立了一个英雄形象;其次,这样一个英雄让人感到离自己很近;第三,他通过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中的英雄而消除了人们对现实英雄的失望感。
  所以我说不真实的并不同等于虚假的。因为这样一个人物并非不存在,事实上,他是存在的,他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象包公,这个人实际并不存在,但是你绝不能说这个人物是虚假的。事实上,他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但是,很容易理解,这个形象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整或者说完美的形象。值得庆幸的是,金庸还没有到为了应和读者而到昏了头的地步。卧龙生等人的作品之所以只有情节,没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很不识时务地妄图去创造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的英雄形象。金庸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告诉他:这样一个人物是难以成立的。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罢了,他完全可以对此忽略不计,仅凭我下面所要谈到的手法,他也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
  但是一个作家的理智和责任感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矛盾正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矛盾,无以成就一个古龙,同样,没有这个矛盾,也无以成就一个金庸。
  金庸想了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个缺陷。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他当时是否经过了冥思苦想,或者根本只是他的某种类似于贾宝玉的喜好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使用了这个办法。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判断,这一做法究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天才的设想。这一点,恐怕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金庸把目光盯在了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
  这一点,已经足以解释为什么金庸笔下的女孩子总是如此冰雪聪明,以至于年仅十几岁,其应变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以至深谋远虑都直追古龙笔下那些出身名门,受过高等教育的并且还在江湖中出生入死磨炼了十几二十年的男子汉了。
  这是一种补偿。因为金庸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创造的男子汉其能力之平庸根本不可能去实现他所要成就的事业,而他们显然又不得不去成就这种事业。这究竟是他笔下那些大侠们的悲哀,还是金庸自己的悲哀呢?
  当然,他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设计足够多的巧合和奇迹来帮助他的主人公走向成功。事实上,在《侠客行》中他正是这样做的,其结果是使这本书几乎沦为一二流作品。老实说,倘若不是他那副对联中赫然有一个侠字的话,我一定要断定这本书是某位二流作家的冒名之作,尽管文字风格如此相似。
  金庸采用的方法是明智的。无论是中国“女人是男人的一半”的古训还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的西方传说,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这一方法获得了成功。
  同时,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金庸笔下的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不真实的。而且,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在这里,金庸又再次面临一个极其危险的问题。这个问题极具危险性,一个不慎,就将使他的全部努力化为泡影。
  这个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读者。不可否认,武侠小说的绝大部分读者是男性,这样一个女主人公的形象很有可能会被大男子主义的洪流击得粉碎,不难想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话整部作品的结局将是如何悲惨。
  在这个关键时刻,金庸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智慧。果断地采取了一个明智的措施。由于这个措施的使用,使我认识到金庸是金庸,同样是由于这个措施的采用,使金庸在留住了一大群读者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我们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失去另外一些东西。这本来就是人类的无奈之一。到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待金庸这种得失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判断他是得到的多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我们也无法判断我们由此是得到的多一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了。
  我前面已经谈到过,古龙是在虚幻中表现真实的,这种表现尽管难度也很大,但是他多是得利于他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和天生的对人们内心本质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他能做到这一点是自然而然的。
  而金庸却是在将一种不真实表现为真实,这一工作本身就比古龙的难度要大。如果金庸能够做得再完美一些的话,他的成就完全可能一举超越古龙,更确切的说是让后者无法赶上。
  金庸所做的已经无人能及了,但是仍有缺憾。因为他采取了这样一个措施。这使古龙有了机会。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也许他所做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再完美了。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评论者,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这个问题。
  他采取了一个什么措施呢?
  并不是在下故意买关子,我想让大家也来想一想。
  我已经说了很多啦。
  第五章、男孩子与女孩子
  无需多说,相信只需看一眼这个标题,就已经明白所谓金的措施是什么。不知道诸位看过金庸作品的是否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金庸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永远长不大(《笑傲江湖》除外),他们的言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十六岁的水平。在他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之后,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金庸让他们有了一些改进,如行事不再那么鲁莽等。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待人处世的方法,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他们的心理,却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无疑是可爱的啊。在下就非常喜欢这种心态。所以,金庸笔下的女子一个个都很讨人喜欢,都很可爱。在古龙的笔下你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因为古龙写的是女人,而金庸写的是女孩子。
  这样,即使金庸把女主人公写得再聪明十倍,也是不会对读者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构成任何打击的,谁会去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这些呢?正如一个人在夸一个孩子聪明的时候所流露的只有喜爱而绝无嫉妒。
  那么对于同样是孩子的读者呢?他们又作何感想?
  一,他们的年纪和阅历还没有使他们的大男人思想达到膨胀的地步。
  二,金庸让他的女主人公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明确地毫无二心地,不管
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地爱上了他的男主人公,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在此删去激烈词句五十三字)而沉浸在浪漫爱情中的芸芸众生自然也就不甚了了了。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前面说过的所谓“不完整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相信在这里已经无需我再对“不完整”的概念再多加解释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金庸的作品比作“成年人的童话”仍稍嫌不妥,比为未成年人的童话好象更确切一些,特别是《鹿鼎记》一书。
  然而有的人居然把古龙的书比喻为孙敬修爷爷的故事,这令我实在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童话都没有弄清楚吧。把离奇的情节看成是童话的标识是大错特错的。《卖火材的小女孩》有没有离奇的情节?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经典的童话之一;《聊斋》的情节又如何,有没有人说它是童话集?
  第六章、变,变,变
  前言提到,在人物性格的未成年化方面,《笑傲江湖》是一个例外。令狐冲和萧峰是金庸笔下最成熟的主人公(在这里我就不论述任盈盈不大为人所爱的原因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结果,关键在于金庸的一个追求——变新。
  这是不是金庸的艺术追求之一,我无能得知,但是毋庸讳言,至少在客观上,这又是吸引读者的手段之一。
  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新意,提一提便罢,我就不展开来说了。
  第七章、关于配角
  我从来不认为一部作品中的配角是可以体现作者的人物刻画风格和成功与否的标志,在长篇作品中更是如此。主人公是一锤定音的人物。但是一部作品中没有配角是不可想象的,配角写得不好的作品绝不是一部好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配角的描写是为主人公的描写而存在的,而主人公描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边的人描写的好坏。
  金庸小说中的配角从来都是为衬托主人公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金庸充分显示了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力。
  在这一方面举几个例子难以说明全部,但是一个例子还是必要的。如《天龙八步》之慕容复,很明显是在衬托段誉。
  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人公铺平了道路。尽管有些人物是为商业价值而非文学价值而存在,但是这不应成为批评金庸的理由。毕竟武侠文学与严肃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反而是成功之笔。
  总的来说,金庸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
  在配角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讨论他们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为配角毕竟不同于主人公,即使在长篇作品中,这种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那种从某些人物的描写具有真实性便得出金庸的作品具有现实性的看法,在下是万万不敢苟同的。这种看法非但没有任何文学上的逻辑性,而且简直就是对金庸作为理想主义大师的否定。
  第八章、豪放派与婉约派
  作者:choujs
  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侠作品是纯朴的作品,不应划入任何一派。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侠的创始人物,而金庸则是此派的最杰出的人物。其人物的性格,作品声势无不处处透出豪放的特点。特别是对大场面的描写,可称天下无人能敌。
  也许是在下见识尚不够深,但是就我所见过的武侠作品而言,绝大部分都属豪放派,而属婉约派的,唯古龙一人而已。温瑞安虽竭力模仿古龙,但是最终只落得一个四不象而已,从他的作品来看。更多的还是象豪放派。
  古龙的作品,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于欢笑处见凄凉,于繁华处见冷清,于无情处见多情,于残缺处见温馨。天下英雄尽皆化作绕指柔,铁血硬汉不免洒下辛酸泪。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君为我谱无声曲,此去闻曲如闻君。未到恨时难知愁,愁起心头不知恨。听风方觉秋雨至,已忘共饮西窗时。云起天边残阳血,一声傲笑一把泪。把酒欢歌何时有,人笑我痴我偏痴。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古龙的作品,一曲心歌,娓娓道来,艳而不媚,执而不痴,俗而不庸,侠而不暴,已深得婉约之三味,其于友情与爱情之描写,武侠界中,无人可比,一书万余言,读之,如柳三变与李清照之艳词耳。
  古龙的侠客,剑不出鞘而已锋芒毕露。
  古龙的女子,情到深时情转薄,情转薄时情难舍,情难舍时情困心,情困心处情反累。正所谓:人道相思好,相思令人老。左右细思量,还是相思好。
  古龙之饮酒,多姿多彩,情景交融。无论是豪气干云,还是缠mian绯侧,都是情关酒,酒关情。(相对而言,金庸在此方面就相形见绌。如萧峰与段誉定交那一场饮酒,甚显幼稚。当然金庸也有写得好的时候,如令狐冲与向问天初见之饮,张无忌与赵敏小店之饮,都写得很好。可惜这样的镜头在金庸笔下并不多见。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作家什么都会)
  古龙的故事,于无声处起惊雷,谈笑之间,已胜过千军万马。
  我毫不掩饰我之喜爱古龙甚于金庸(好怕被人说成变态啊。当然我也很喜欢金庸,这篇作品,推古则有之,贬金则绝无。由于看到一些对古龙很过份的评论,心头大怒之下,可能语气之中,对金庸有不敬之处,绝属无心之失,还望众多金迷多多包涵才是。对于很爽快地说讨厌古龙的朋友,我是不生气的,因为人的喜好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一本书再好,也不见得就人人都喜欢它。但是不要因为不喜欢一个作家就胡说八道地大喝一声:“哪来的异端”然后一棒子打死。由于在下水平有限得很,也没有抱希望凭此文使不喜欢古龙的人喜欢上他,只是心中有话,就说出来而已)。
  我在这里谈论的,全是古龙成功的作品。由于古龙创作量太大,难免良莠不齐,特别是前期的作品,完全是模仿金庸等人的失败之作,不在我讨论之列。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好,特别是对一位高产作家而言,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象阿加莎?克里斯蒂也有许多作品看了让人想睡觉,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地位。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以上讲了古龙不少好话,下面谈谈缺点。
  古龙最主要的缺点有:
  1)人物心理刻画过于激烈。
  2)故事情节发展有时不平衡,时快时慢。
  3)对女主人公的描写多局限于情。
  既是推古作品,缺点就不多谈了。
  第九章、言为心声
  至此,我尚未涉及到金庸与古龙的“最本质”的区别。尽管在“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划分上,已经可以大体看到一个轮廓,但是这一印象仍然是模糊的。尽管我极力阐述了“真实”与“不真实”的区别,但是这一区别仍然是表面的,而不是事物的实质!
  台湾有一位叫作叶洪波的,乃是武侠评论的前辈。他所选编的“台湾九大门派代表作”系列,我想许多朋友都是看过的了。叶氏所划分的九大派,就在下的观点而言,实在是(毫)无理由的、(毫)无逻辑的分法,这一点不打算在此细谈。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聊聊。而在对“九大门派掌门人”的排名上则遵循以下两点:
  (1)务使达到哗众取宠之目的;
  (2)务使对其老友司马X有个交代。
  在对各位作家的评论上,有一些可取之处,尚不至使其有名实不符之嫌。
  我在此想说明的是:叶氏将古龙划分为所谓“新派”,以及对其理由的阐述(未看过的朋友不防找来看看),我想大概是一种大家能普遍接受并认同的观点。事实上这些评论其本身并没有错处,甚至可以说是及其专业的评价。但是我要说,仅仅把古龙的特点说成是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等等,这一观点至少在提法上是不完善的,我的意思是,这种提法并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没有切中要害!
  古龙与金庸的不同绝不仅仅表现在创作的手法上。
  表现什么,即作品的内涵是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而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在作品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何在,即作品的主要线索是什么的,情节是如何组织的问题。
  在金庸以及其他绝大部分作家的作品中,推动事件发展的动力乃是事件本身。作者的着眼点在于故事的发展,用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一个故事的产生、发展、高潮及其结束。作者总是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在这样的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表现了他的性格,这种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在正邪双方的较量中表现的。因此尖锐的斗争就成为作品的主题。
  古龙采取的是另一种思路。
  在古龙的作品中,情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更确切的说,发展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物的感情!
  故事是在配合人物感情的变化中变化发展的。有怎样的思想的起伏,才有怎样的故事的起伏。
  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为例。在书中作者写了什么呢?显然以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即认为作者写的是梅花盗和金钱帮的故事并由此引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等。没有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事实上作品描述的是几段感情斗争,一是李寻欢与阿飞的友情,二是李寻欢与龙啸云、林诗音的感情纠隔,三是阿飞的爱情。在书中,传统意义上的侠魔的斗争已经被淡化,不再是作品表现的主题而成为一种环境和背景,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作者不再花费大量的笔墨在这种激烈的生死斗争上,而将目光放在了侠士之作为普通人的生活侧面。此书的推出着实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古龙在经过了大量的模仿和创新之后,终于在创作上有了最实际的和本质的突破。这才是其“新派”小说的特色所在,这才是“婉约派”武侠的真正含义。正是由于这一成功的转变,使《多情》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与梁之《白发》,金之《射雕》并称不朽!
  表现这样的作品,人物的心理刻画无疑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在这方面古龙有其独到之处。在古龙的行文中极少(甚至没有)使用诸如“XX心想”、“XX暗道”等等直接进行心理描述的字眼。人物内心的刻画完全是通过行为、语言来表达。但是就是在这种近乎白描式的刻画中,我们还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斗争,甚至是其最细腻的心理变化也如在眼前,而没有任何牵强的感觉。
  因此,在每每听到有人说古龙的风格容易模仿时,我都感到很好笑。意图模仿古龙的作品可谓多矣,又有那一个能真正做到呢?机械的文字结构的模仿得到的只是形似神不似的结果,有时甚至连文字也不通顺!
  金庸之难模仿在于其知识的渊博,舍此其在文字上并无太大难度。我随时可以来一段,而古龙之难模仿正在于文字的难,在下学有多年,至今难有寸进,其与性格亦有关乎?
  第十章、侠之为侠
  在得出了以上的结论之后,恐怕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困惑,即:何必在武侠作品中表现这种感情的斗争呢?这似乎更象是言情小说的表现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去看琼瑶便是,何需看古龙?这种看法在众多金迷中肯定是大有人在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同样的感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发展历程是断然不同的。一个很显然的结论是在武侠,或者说,其应该为武侠的世界里,这种情感的冲突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此我不想就这一方面作过多的讨论,我想说的是由此而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即武侠作品的内涵问题。
  武侠作品应该表现什么,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事实上,一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该作品的生命力,这点是勿庸置疑的。曾经也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在其鼎盛之时,亦有言情武侠之论,曾几何时,却只知有武侠,而不知有言情了,为何?言情小说其浅薄的内在表现,狭窄的表现空间,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流传于经年。而武侠其创作之始于今久矣,而传世之作,所在多有。即使在缺少创作的今天,亦有旧作留于人心,为人所乐于传诵,为何?在于其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均非前者所能及。
  那么,武侠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呢?
  金庸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民族内涵,广阔的历史背景,充分表现了激昂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有人因此而认为惟有表现爱国主义的武侠作品其内涵才是丰满的,并由此而得出古龙的小说不知所云的结论。这种看法是及其片面的。即使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如《笑傲江湖》等作品亦未曾表现爱国精神,然而却不能怀疑它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拓宽我们的眼光,抛开那种将每一种作品都给它套入一个框框去看待的只适合于小学学生的分析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和更深的意义上进行分析,或者说,从整个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里绝对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结论是及其熟悉的: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是文学的前提。
  但是,怎么表现以及通过什么来表现就各有千秋。从这个基础延伸下去,得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武侠作品,也不过是其中一枝而已。而在武侠之中也包罗万种,金庸也不过是其中一枝而已。
  但是,纵有千差万别,殊途同归的是:对于侠的描写,总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各位作家来说,他们所认为的侠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笔下的侠自然也是不同的。就我个人而言,在这种种不同的侠中,我更欣赏古龙的侠。
  什么才是侠?
  侠士绝不等同于英雄。
  在古龙的笔下,侠士们奉行的一个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并不刻意去做某件行侠仗义的事,但是,当他们被卷入事件当中后他们决不逃避;他们平常绝不发表什么毫言壮语,甚至有时还说一些很小人的话,但是当事到临头时,站出来的却是他们;他们的手段也许并不一定是君子的手段,但是他们的目的却绝对是君子的目的;他们也许并不拘于小节,但是他们却绝对奉守自己的原则。
  不着痕迹的侠,才是最有震撼力的。在此我不想再重复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关于真正的“人”的问题,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人物,在复杂的思想斗争中表现,其内涵是及其深刻的。因为这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为表现侠而写侠的的模式,而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哲学的角度,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的理想。我甚至认为,这种表现是作者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无意实现。
  第十一章、积薪之憾
  我并不是要说明谁的作品更好一些,只是要说明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两位作家受市场影响较大,特别是古龙,他们的作品中都必然存在许多糟粕,比如:金庸的过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古龙的奢侈的生活描写等,我们在阅读时应加以注意,即使是在以娱乐为目的的阅读,这些也是不能不留心的。
  总有人说刀剑在骗字数,这让刀剑很疑惑,说实话刀剑念书的时候不是学文的,是以也许在文字方面不是很严谨,如果说刀剑更新慢,刀剑不否认,说刀剑罗嗦,也认了,但是上升到骗字,那就不能接受了.
  一篇小说,何谓正文,是不是场景描写,人物修饰,后文铺垫,下文伏笔,心理表现等等都是不需要的,只要主谓宾就好.
  那本书就只要一句就好,独孤求败在大唐世界中成为了剑神.
  汗!好象应该把在大唐世界中去掉就是主谓宾了.
  当然这只是气话,感概或许是多了点,或许是刀剑的水平不够吧!刀剑的初衷是想用这种感概式的文字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来交待一些前因后果.看来是失败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本书是同人小说,何谓同人?其实同人一开始的形式就是对原著的一种恶搞,慢慢在网络上才成为了一种新的类型.是以大家不要过分追求逻辑性,一本小说的逻辑性,就在于作者如何自圆其说,去说服读者.
  要是你觉本书好看,就投上一票!
  要是你觉得什么地方不爽,也可以发发牢骚!只要不是骂街就行了,刀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脸皮厚了不少.
  其实能对本书的情节有不满的地方,那也是对刀剑的一种肯定,因为至少证明刀剑的书有人认真在看,有人投入了感情.
  但是出现某些字眼,刀剑就实在无法接受,比如说骗字,装B之类的.
  那么刀剑试问一下,起点的哪本书的主角不装B,不装B那就不叫主角了.拥有一大片后宫,还会对某女说,至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面只有你一个人.这难道不是装B的一种.
  刀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话,YY小说的主角要是不装B,那就不是YY小说,也绝不会好看.希望老说刀剑书中主角装B的朋友,能举出一本起点主角不装B的小说让刀剑学习学习.
  又出现了一个群号:
  虽然现在刀剑的群够用了,但是既然这位朋友建了,那么刀剑还是万分感激.
  好了,就到这里.休息,休息!
  哎!不知道为什么,刀剑激情不在,而且从元旦开始,刀剑要上夜班了!按说应该趁现在多写一点,存起来,以便到时候保证更新,但是刀剑却提不起劲.
  希望明天能有一个好心情!当然重申一点,除非刀剑死了,或者残了!否则本书绝不会太监.
转帖 王伯当的心声
  王伯当十分苦恼,他感到他的一生从没象现在这样苦恼、郁闷过,这种苦恼远比当年在二贤庄落草为寇做个二当家还要强烈千倍。心中好象压着一块千斤重石一样,不仅让他喘不过气,也令他的血液浙浙凝固。王伯当感到自已快要死了,这种预感有些日子了,使他越来越相信他的生命就快要告别这个世界了。
  想起年少的他勤奋功读刻苦练功,踌躇满志地希望将来能为国家能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已的力量,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宁幸福地生活,从此百姓将告别战争远离痛苦,而只沉醉在和平、公正地乐土中。每当想起这些儿时的梦想,王伯当总感到非常可笑,可笑自已的痴,可笑为实现这些理想而辛苦地执著。
  天下人总以为我王伯当是一个武艺高强箭法神奇的侠者,但却不知真正令我感到欣慰的却不是那百发百中的神箭,而是自已地济世之志、王佐之才。但人生却又那么难以把握,文武双全地他竟会报国无门,还逼得自已走上了另一面,成为社会上人人为之恐惧地绿林大盗,总算单老大给我面子,让我做了个二当家,不致于一事无成。
  原以为人生就这样定性了,却没想到风去突变,迎来乱世,又遇上一个叫李密的人。一个最了解他的人,一个最知他的人,一个最懂他的人,古人有教“士愿为知已者死”,自已埋没半生终逢知音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自当以死相报知遇之恩。不过想来那段日子正是自已人生中最光辉的一段时间,凭生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制策订政、谋规治邦,而不再是一个只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武夫了。
  本以为自已时来运转,人到中年后终拥有了实现自已理想的平台,可却又好景不长。李密有才却为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强大的瓦岗一夜间让他搞的四分五裂,终走上了覆没之路,无奈之下,只好投靠大唐,群众都说李世民是个能识人更能用人的明主嘛。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此话可真一点都不假。一世民主李世民只知追捧秦琼、程咬金等,而唯独对他不闻不问。想不到自已历经艰辛、千挣万扎最终只不过换来一个无职无权地左武卫将军,难道说我的后半生只能做一个不愁吃穿的闲人吗?真是心有不甘呀。
  李密劝我反唐,听到此话我突敢眼前一片黑暗,谋反意味着什么?自已一个活了大半生的人还会不清楚,这可是一条不归路呀。李世民呀李世民,你只要有李密对我的一半,我就为你鞠躬尽卒,
死而后已了,可为什么非要逼我走上一条死路呢?可这一切能怪李世民吗?李世民只要勇将、猛将来为他打天下,而至于长治久安、文治天下的大计他怎么会启用外人呢?只有如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一直跟随他的人才能获此信任,而自已一个跟他无关无系地降人怎有此殊荣呢?怪只怪自已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面对李密的蠢蠢劝诱、步步进逼,王伯当这样想着。
  人的命运可真是难以捉弄,王伯当临死前这样想着。想不到自已对李密说过的“士愿为知已者死”终成实现,自已终为李密付出了生命,只可惜李密同样和自已死在一起。我一生立下过许多心愿,可就为什么只兑现了这一句呢?苍天呀,为何要如此对我?王伯当面对满天的星斗始终无法闭上自已的双眼。
一点感悟!
  一枝烟,一杯茶,一丝淡淡的孤寂,一丝淡淡的感怀。
  没有YY的身心俱爽,没有都市言情的绝佳代入感,没有奇幻异世史诗般的盛大场面,没有历史军事的热血梦想,没有灵异仙侠的奇思妙想。
  有的只是对武侠的一点点的怀念,对心中梦想的一点点缅怀。
  同人是一个梦,看过一篇故事,读过一篇文章,心中的一丝想法,一点遗憾。
  金庸,古龙,黄易,伴随着我的成长,想模仿,想再现,无意于模仿,无意于再现,无法模仿,无法再现,不同时期的三个绝代高人,三个为武侠作出杰出贡献的卓绝人物。
  字里行间不自禁就冒出了他们的片断,他们的感怀,或许显的凌乱,或许显得空洞。但是他们的片断,他们的感怀,不正是伴随我成长的梦中的片断,
  许多人心中都有着一个武侠梦,,但是看到了为了圆这个梦时的无数先驱,他们的失望,他们的哀叹,武侠没落,作品仆街。这,到底是作者的原因,还是读者的问题,抑或是时代的变革?
  或许我是懦弱的,一声叹息,还是写同人吧!
  字由心生,这本书也有着淡淡的孤寂,淡淡的感怀。看书也是讲究搭配的,我想当看了一章YY的身心俱爽,一章都市言情的绝佳代入感,看了一章奇幻异世史诗般的盛大场面,看了一章历史军事的热血梦想,看了一章灵异仙侠的奇思妙想,再来看一章这本书,也许你就会觉得这种感觉也是不错的。
  “五味俱全”,这未尝不是看书的一种意境。
  我想此书只能作一杯清心荼,一道点心,却不适合作为主菜。
  2007年的第一个夜晚,听着已然渐弱鞭炮声,迎将我的是新的一年的头一天工作。
转帖(武侠情缘之江湖论剑)
  侠骨仁心,如我,我是十分推崇武侠的。
  这是一个种子,与生俱来的种子,它跟我一起成长。
  长到初中时候,我终于看了平生第一本武侠小说叫《荒江女侠》,已经记不起谁写的了,更不记得是何情节。由此,却开始了我的武侠情结。
  记得那是看了射雕电视剧后的一个下午,听见一帮人讨论金庸如何如何妙笔生花,他的武侠小说是如何如何令人陶醉,知道了射雕就是金庸写的。我开始对这个老爷子感起兴趣来,对他的武侠创作有了一种原始的憧憬。于是,跑书店开始租第一本书——武侠小说,是&&天龙八部&&,提起这本小说,武侠迷们肯定心里有数。所以,我说我是如何如痴如醉,如何废寝忘食,如何不顾一切,大家都能够想象的到。故事的情节,人物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此,金庸的小说便开始充斥着我大量的课余时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一部部读下去,那段岁月心甘如饴,那段岁月痛快淋漓,那段岁月回味无穷。不过〈射雕英雄传〉我却没有看。也许是不忍心罢,金老爷子就写了有限的长中短共十五部小说。而且射雕是影响最深远的,我不敢读了,担心读了以后对武侠只剩下回忆。
  卧龙生先生的小说当时也是十分有名的,可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读过,只读了看过电视剧的一本〈〈金剑雕翎〉〉并深深被主人公萧翎吸引了,他的才华,他的武功,然而感染,触动我心灵的是他的大仁大义,他的正气凛然,他的胸怀坦荡,他的敢作敢为,他的光明磊落,他的勇于担当!这个人简直全面的接近完美,这不是我吗?这不是梦中的我吗?我不就一直憧憬着这个角色吗?因此,我就一直“暗恋”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别名叫潇麟,取他的谐音。当然还有一点别的原因,初中一个兄弟给自己起名叫潇剑,我和这位兄弟如同亲生,绝对可以患难与共的那种,死党一个,他先起的,我们是潇派二人组,我也就自然的潇字打头了。就这样潇麟几乎成了我第二个名字,可以说别名,也可以说笔名,反正在非正式场合我经常用潇麟。我自己是挺喜欢它的。朋友们也说不错,就用到现在,而且丝毫没有更换的意思。
  卧龙生读了没多少,觉得写的不错的也就是这部了。读着读着觉着武侠没什么意思了,大多千篇一律,只是换换人物,情节变换一下位置,最终都是正义获胜,主人公至尊无敌。
  直到大学生活,开始了百无聊赖,开始了无所事事,我又开始寻觅武侠的感觉。
  同学那里正好有一本〈〈武林外史〉〉,闲来看看吧,沈浪的名字跃然纸上,一出来就独领风骚,嘴角那一抹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微笑令人神往,作为他的标志简直是贯穿全文的。这在金老爷子的书中是从未有过的,一种崭新的武侠冲动,涌上心头。
  从此,开始了我的第二个武侠时代,开始了第二个武侠梦的春天。有的是时间,书也好弄,〈〈陆小凤〉〉紧接着走入了视线,整个系列,马不停蹄,两天一本,我看书其实是比较慢的,喜欢一字一句的看,慢慢的体味其中的快感。
  最激动人心的当非〈〈风云第一刀〉〉莫属,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器宇轩昂,风度翩翩,正气浩然,重情重义,用情至深至纯,地地道道的情种子,又发现他象我了,更重要的他也姓李,而且还是探花级的,可谓文武双全,正是我所向往的。所以至今对他情有独钟!
  再后来,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系列,七种武器系列,绝代双骄,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萧十一郎,飘香剑雨,一一拜读领略。这些是他的代表作,其他有很多后来一直没有时间去接触了,武侠情怀也渐渐淡了下来,但是古龙的那种纯正强烈的武侠精神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底,为人行事也会深受其影响。
  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延续与发扬者,如果没有此二位的大力扶持,中国的武侠小说没有兴盛的那一天,与其说他们创作了武侠小说,不如说他们就是现代武侠小说的象征,他们的名字总是要和武侠联系在一起的,谈起武侠有种“言必称金古”的感觉。
  但是二位武侠至尊的路数却大相径庭。读金庸的小说,有点追忆历史的感触,那种沉厚的历史沧桑感,总让人回到过去,也让人对历史肃然起敬。他的小说理性思考比较多,情节联系紧密,逻辑性强,这是学者的风范,是对文章的负责。自始至终都显示着他是一个文人,是一个学者,一个思考挖掘历史的学究。当然他的小说也符合武侠的本义,拥有全部的武侠特征。我只是把他们的不同之处着重点染出来。总的来说他的小说是用来回味的。
  古龙,则另辟溪径。主人公一出来就具备全身的武功,而且深不可测,以至于为他找对手成了古大哥的难题。古龙小说里的女主人公也是貌美倾城,风华绝代,无人企及,让所有读者朋友垂涎不已,很容易进入情节,投入故事的跌宕起伏,回肠荡气,激动连连,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舒服,尤其性情中人如我者更是痴醉如狂。总的来说,他的小说是用来投入的。
  金庸,古龙各有千秋,独霸一方。但两人又各有局限,金庸的历史味太浓,有时候未免觉得雍长,让人只是默默等待重新回到江湖。逻辑性太强,难免让人觉得憋闷,陷入苦思。生怕叫人怀疑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学者,武侠只是他的兼职,也许他也曾为这种不务正业而自责吧。而古龙则一改金庸之短,从第一页开始便叫你生在江湖,开始身不由己了,一直跟着他走下去,从不觉得累,煞是畅快。情节变数之多,环境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心跳倍速于平常,从而书外无我,乐在其中。古大侠也有弱点,就是缺乏逻辑,导致情节变换过于混乱,令读者不知所云,惶恐不安。更有结尾的匆匆收笔,让人顿止,看着最后一页,半天醒不过神。他老人家却已经向出版社要来稿费,直奔酒吧了。
  忆古兮,龙骨侠魂。看金朝,庸者启智。两位老前辈都给我们带来了傲岸的精神生活,特此作文,向二位武林至尊致敬!
  是他们武侠精神指引着我们数代青年,
  让我们热血沸腾,
  让我们斗志昂扬,
  让我们勇往直前,
  让我们一如既往!
看完帖子后的感想!
  刚看了大家发的帖子,在这里刀剑说两句,小说都是臆想出来的,逻辑性方面自然不是很强,不是不能强而是为了好看就绝不能强,就是金大大的书在逻辑性也有漏洞。
  当然如果依照原著的蓝本来看,解晖和解文龙表现是都有些过了,但是作为跑龙套的,有时候在一本小说里作出牺牲亦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史书上的李密就没有黄大书中那般无耻,李世民应该不可能靠一个女人(师妃暄)得天下,这里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其实刀剑写出解文龙这一段,是想以此给宋玉华一个交代,毕竟这是主角来到大唐世界第一个关心他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至于解晖这个人既然可以和安隆称兄道弟,想来亦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同人源于原著当然还得脱于原著,所以刀剑觉得也不是太过。
  当然刀剑很高兴这位朋友能提出自已的意见,所以给他加了个精。
  “张继中大导演不但没能看懂《笑傲江湖》,连独孤九剑的意境都没能摸着边,本文作者也是,建议再去看十遍《笑傲》”。
  这位朋友的话刀剑不能苟同,不可否认张继中大导演拍的《笑傲江湖》确实有些失败,但不能说他没有看懂《笑傲江湖》,应该说他没有拍出别人看懂的《笑傲江湖》,再加上李亚鹏本身就不适合演令孤冲,所以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独孤九剑的意境在金老的书并不有下过定义,所以谁也不能说独孤九剑的意境应该怎样怎样,只能说我认为是什么样子,只是个人观点。
  而且最让刀剑无法接受的是《笑傲江湖》里面的是独孤九剑,而不是独孤求败,所以用《笑傲》里独孤九剑来代表独孤求败那真是荒谬了。
  令狐冲能代表的最多是20岁四尺青锋利剑的独孤求败。
  在这里刀剑引用一段,无意中看到的一段话。
  “论独孤求败无剑级。
  很多人在评论独孤大侠的五个级别,我感觉都是在痴人说梦!狗屎一堆!
  听了我的话的人不要乱发脾气,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独孤大侠的五个级别,分别代表着他从少年英侠到年暮老者的成长经历,从不通江湖事物,到对江湖恩怨的大彻大悟,终自创独孤九剑!纵横江湖!打遍天下无敌手!
  20岁、30岁、40岁这个人生经历并不是在讲独孤大侠的功夫境界,而是在讲他的人生经历,讲他对人生的感悟。只不过金老爷子借剑代言,映射出来而已。独孤前辈在20-40岁间虽持利剑、软剑、重剑纵横天下,但并非百战百胜!而是在不停的江湖斗争中不断的总结积累实战经验,领悟出不同的人生真谛。
  20岁四尺青锋利剑,代表着他年青人的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以此剑与群雄争锋。但并没有说胜与败。可以理解为这一时期的年青人如独孤前辈的四尺青锋一样争强好胜。它代表着20岁年青一代的性格与习性。
  30岁持紫微软剑误伤义士,代表着人近中年,已无青年时的争强好胜之心,多了圆滑与柔韧,持软剑正代表了这一性质。一般30岁的中年人士都多了几分深沉,少了几分冲动,增了几分圆滑。但终因自身对社会的看法不成熟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才会有误伤义士的壮举。
  40岁的玄铁重铁,代表着壮年时期的人们,明白了人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花巧、深沉、圆滑、名利一片虚幻。虽能在临敌时争锋得胜,但总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种种遗憾,不如反朴归真,当胸平刺,以拙胜巧,以诚待人。
  人近老年,已感悟到天人合一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一生波澜起伏但最终难逃人归黄土的残酷事实,明白一生虽持利刃无敌于天下,但真正赢得天下却是无剑、无招。即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剑本凡铁,因持拿而通灵,因心而动,因血而活。如无人持拿如烂泥废铁,再精再利的宝剑,剑法终腐于剑匣,绝于尘世。也从此明白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终于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步入真正的高手境界。无招,无招就是不杀!不杀就是和平!
  当一个人明白这一切后,世间万物都具灵性,自然是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所以刀剑认为《笑傲》是最不能表现独孤九剑的,里面就是风清扬亦与独孤求败差得远。当然刀剑的书里面因为被刀剑赋予黄大玄的因素,所以现在刀剑现在都不怎么提独孤九剑了,因为已经不合适了。
  《笑傲》里面的人物领悟到的独孤九剑就是连杨过也比不上,刀剑之所以反应如此大是因为这位朋友竟然用《笑傲》里的独孤九剑来说独孤九剑的意境,实在是……无语了。
  所以刀剑不给他加精!
  有朋友提到了贞嫂,说实话,刀剑真给忘了。现在好象也来不及加进去了,到时候看吧!
  哎!上完夜班刚睡醒,现才脑子昏昏沉沉,今晚暂停!抱歉!
转帖(侠以武乱禁如何)
  说一些题外话,但又是题内话!
  书写了几万字了,看我这本破书的朋友也有一大堆了,在这里感谢一下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写这本书我没为了什么,只是想写写我心目中的武侠精神!
  显然,我是金庸的崇拜者。但是,有些地方并不是!
  我不是说小说他写的不好,他老人家肯定写得好,我所不满的,是他絮叨的一些精神。
  金大的崇拜者不要向我吐口水,人无完人,我有权利对书中的某些东西表达我的不满,就好象一个绝色美女也有如厕的时候,都是避免不了的,只是你很少有机会看罢了!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其实早些年不流行,这几年金老四处游行中,不停宣扬,才为众人所熟知。八几年的时候,国内刚刚流传金庸的坊间本,到90年代,他的作品人见能详,那个时候,没人提这八个字,只把它当书中的一个普通看点来对待!
  可到了近些年,这八个字被到处提,包括张导的最新电视作品中,黄某扮演的杨过用深情的、崇拜的、景仰的语气念这八个字,我感到极其不舒服。
  为什么呢?
  中国作家当中,我最不屑的是台湾的刘墉,他的书写的其实很不错,但我看不惯他把读者当傻瓜的态度。大家去翻翻刘的书,刘的小品处处透着生活思想上的闪光点,但是,极度恶心的是,他几乎每篇文章的后面,都要以小学生学课文时的中心思想形式,在他后面写他这一篇是要表达什么。
  这是对每一个读书人的侮辱,当然,普通小学生除外!
  刘的书同《读者》在同一个档次:通过一些简单哲理文章的阅读理解,让人获得智力提升的快感。但他比《读者》不如,《读者》讲浅近易通的故事,毕竟不去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去解释这些。殊不知读书自家事,心得各自知,书读百遍,其意自显。你写些小文章是不错,但你还要去解释你那些东西,就是你的错了!
  这些年中国的相关学者们有个研究共识:孔孟思想并非造成科举制度落后的,从而造成中国思想落后的真正原因。八股取士的形式也不是那么古板,毕竟,起转承合,只是写文章的形式而已,没那么大的杀伤力,就象咱高考写作文一样!
  真正杀伤人的,是自明代以来才开始的八股取士严格规定了:学子们必须以朱熹所解释的四书来作为考试中绝不能违背的原则。
  要以一个人的绝对解释,绝对思想来扼杀、约束所有中国读书人的思想见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朱重八为了垄断皇权,为了朱家的天下,废丞相,立八股,这是有史以来最混蛋的皇帝,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百分之九十的责任在他和朱熹理学。因为完全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及创造性!
  金大这几年就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先别骂我上纲上线,我只是作个类比!
  做为文人,一定也是要名声,要混饭吃的,你可以四处游学,四处搞活动,四处推销自己,这都没有错!
  但是,你不能把书中某一个观点,当作一种你所宣扬的人文精神到处散播。以前大家提到金庸小说,就会想起郭靖、杨过、令狐冲这些大侠。或者想到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这样的绝世神功,想到奇妙的情节,想到纵横江湖的快感!
  现在呢?
  四处象蚊子一样“嗡嗡”响的就是那八个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强迫别人接受书中某个思想的,而且是通过象现代广告宣传一样无休止地散播的方式的,那是一种精神思想上的强奸!虽然,有人说,你不去接受强奸就是了,又有谁逼着你接受呢?
  不错,我可以不接受,但是我很不爽,因为对方有强奸的企图。有些人,他强奸已遂了,有些人,他强奸未遂,但都是犯罪!
  九十年代末期,金大被捧上神坛,于是,他要为自己的作品找一个道德与思想上的支持点,好提高他的书道德与思想价值!
  小说毕竟是小说,我们欣赏的—其实只是故事!
  找来找去,被他找到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
  从辨证法上来讲,金轮法王这个大反派也有资格讲“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完颜洪烈也有资格讲,忽必烈更有资格讲。他们是站在对立一方立场来讲的,但他们都不是侠!
  真正的侠是什么?
  侠以武乱禁!
  侠以武乱禁!
  侠以武乱禁!
  每次想到这五个字,我的热血都会忍不住沸腾起来!
  “侠”的基础不是为国为民的精神,侠是一种敢于乱禁的精神!
  太史公《游侠列传》中,唯一重墨浓彩的,是公孙弘所说:“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的郭解!
  “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第一刺客荆轲,刺秦非为国事,而是为了太子丹的恩义!
  中原之大,上下几千年,习武之人未必就是侠,但古人“侠以武犯禁”一句说得极是明白,为侠者,必需要是武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说得是人生境界,但“武”,总是要放在“侠”字前面的!
  做人也是一样,先有生存权,才有人权,若生存权都没有了,空言人权又有什么意义?若没了武,侠又岂会存在?文天祥声望再高,无人叫他大侠,岳武穆虽是武举出身,统兵十万,但终不是武林单打独斗,也无人称他岳大侠!
  是以武侠必在草莽之中!
  我这本书要恢复的,是武的精神!
  不是空言仁义的道德价值观!
  为国为民,和侠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是身在其位者的政治宣言,
  也可能是一个道德高尚者的人生境界!
  但是和侠,别连在一起,两回事,我们不需要这样为武侠立丰碑!
  而这,是金大努力在做的事情。为武侠立丰碑,就是为武侠小说立丰碑!
  我不是贬低武侠小说,它值得起一座丰碑,尤其是金大的小说。但仅是因为它的娱乐性,不是道德性!
  小李飞刀值得起一个大侠,他没有为国为民,相反,为了自己的私利,倒是杀了不少人。
  东海白衣人,为验证武学高峰,杀尽天下高手,当得起一个大侠!
  韦小宝倒是为国为民,也为了天地会的兄弟,没人给他个侠字的称号!
  张无忌统领明教大军,以正义为民,驱除元蒙,但是,看倚天的,又有哪个把他当做是个大侠了?
  侠更是一种气质!
  一种以武为尊的气质!
  令狐冲之在江湖一个圈子里混,也成就了大侠之名,因为他的性情!
  做人,洒脱一点!
  做侠,随性一点!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在〈侠客行〉里说的很明白了,侠客就是要仗剑杀人,不留名姓!
  那个所谓的“大”侠,名头大了,未免就让人压抑!
  武侠小说千万别变成大侠小说,累!
  这是刀剑在《神雕倚天屠龙记》看到的。觉得很有新意.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
  还有刀剑看了起点排名靠前的书,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刀剑的书之所以这么失败就是因为不够爽.
  可惜明白的太迟了!
  哎!……
如果这是徐子陵在这里的结局大家觉得如何?
  [转贴](仲陵)深爱序
  明月当空,银光轻洒地上,小湖泊闪烁著点点光耀,叶子随水流飘扬,自然之籁围绕众人,微风轻轻拂过众人衣襟,环境的宁静美丽能令人心神陶醉,令人抛开一切俗世烦忧。
  但此刻场内的气氛抑压之极,浓烈的哀伤气息遍布全场,令人不能呼吸,众人通红的双眼和不能自制的颤抖透露他们心中的伤痛和不能接受。
  他们都凝视著林内的身影,谁都想走过去安慰那在生的人,谁都想走过去多看那亡故的人。但谁都也走不到过去,他们只能静静的以目光关怀他们这对难兄难弟。他们只能紧握双手强忍伤痛之情和哭泣之声,即使他们的手已溢出血液,他们都不愿一丝声音惊动林中之人。
  树林里的是两道身影,他们像是本为同一体,世上无东西可分开他们。但现实中,他们已再不为同一体。因为他们再不能互相只凭默契眼神心意相通、不能互相毫无条件支援渡过难关、不能互相全无顾忌的开玩笑玩耍、不能互相直言直语交换意见心事、不能互相全为对方打气安慰开解,一切都不能了。
  因为他们其中一人永远离开这烦嚣的人世,到他心目中的极乐领土去。
  寇仲静静的凝视著徐子陵飘逸出尘的俊脸,他很久没有这样细看徐子陵,他这个兄弟自修练长生诀以来真的起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性格、外貌、心理都有极大的转变。
  不过不论有任何改变,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却从没有变改,他们依旧会为对方著想、依旧会为对方担心、依旧会为对方著想、依旧会为对方生气、依旧会为对方开心、依旧会为对方伤心、依旧会为对方作任何的事,即使这会牺牲他们的幸福或生命,他们永远不会舍对方而远去。
  然而,今天徐子陵的身躯逐渐变得冰冷,变得再无生气。
  他的灵魂舍弃他的身躯……
  他的灵魂舍弃他的兄弟………
  寇仲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他脑海不断浮现刚刚徐子陵那最後一笑。他曾经无数次看过徐子陵的笑容,但这次的笑容是最动人,也是最复杂。
  他从中读出叹息、谅解、怀念、宽慰、关怀、劝勉还有依恋等无数的意思。当时的他还未明白到这笑容的各种深意,直至现在……他明白了……痛彻心肺的明白了……
  寇仲心中涌起凄酸的感觉,热泪忍不住再次夺眶而出。在这个世界上,徐子陵的存在对寇仲来说彷佛生命之泉的空气,那样的自然,那样的重要,可是徐子陵要从此离开他的身边。
  当初,他选择了无意义的争权夺利,放弃了珍贵重要的兄弟情义。
  现在,他选择了无意义的生气逃避,放弃了珍贵重要的体谅面对。
  结果,两者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
  寇仲发出一阵充满悲怆的笑声,为自己的愚蠢笑著、为自己的无情笑著、为自己的笑著、为自己的的痛苦笑著……这悲切难耐的笑声传遍森林,传遍阵营,传遍人心,传遍大地,传遍天际……
  在森林外的众人都为这悲痛欲绝的笑声心伤极了,但他们清楚这种自虐似发泄,是疏导这伤痛的最隹方法。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咬紧牙关,默默等待寇仲笑声平复下来……
  这等悲笑声渐渐低下…归於终结……
  寇仲的嘴角也溢出了血丝……但是他心里的撕裂感觉却没有缓下来……
  寇仲轻抚著徐子陵的脸颊,徐子陵依然安静的躺在寇仲的怀里,他是睡得多麽安详,对了,他只是睡了而已……
  子陵,请告诉我你不过是睡著……
  子陵,请告诉我这不过是梦境……
  子陵,请告诉我这不过是玩笑……
  子陵……
  请告诉我……我能够欺骗自己多久……
重要相关(近期更新慢的原因)
  大唐剑神至今也有两个月多了,不敢说写得怎么怎么样?但是刀剑至少问心无愧.刀剑至少用心在写.
  刀剑也是有工作的人,而且工作很累,一天要站11个小时,回家为了写一章又要码上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有时候想想不知道自已到底图些什么?
  是钱吗?说句实话,作为一个没有名气的新作者,这么点订阅,最多赚点买烟钱。
  要不是还有那么多支持大唐剑神的朋友,刀剑早就放弃了.有时候想想同人梦难道真的这么难圆吗?
  想想如果当初写成种马的话,现在也不会这么累,用个几万字的篇幅来搞定一个女人,大唐里面的美女十数个之多,所有女人搞完,再把两个,三个放在一起搞,这样轻轻松松一本书也有了百八十万.
  但是刀剑不想这样,因为大唐的种马实在是太多了,再好吃的一盘菜,吃多了也会腻的.
  说了不少,大家或许以为刀剑要太监了吧!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最近刀剑没能抵住透惑,有中介联系刀剑出版的事情,同人也出版这个透惑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不是前无古人也一定能进前几吧!
  不过签约的时候,要求刀剑两个月内交五十万字的稿,其中有二十万字是不能发表过的。所以为了心中小小的虚荣一把。刀剑只能放慢更新。
  现在还没有完全谈妥,不过刀剑心中其实已经基本同意了。如果真的谈好了,那么一个月将最多更新三万字,这样的情况将维持三,四个月左右,然后刀剑会把存稿一下子发出来。
  说刀剑的书,是垃圾也罢,没新意也罢,刀剑已经不在乎了,你爱看不看。我看三少的书平淡的章节也不少,人家不照样月票第一。
  最近和几个老作者交流了一下,给了刀剑这样一句话:太迁就读者只会让他们越骂越凶。所以刀剑算是明白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就学古龙了,我就算是东施郊颦又怎么样?我就不相信没人喜欢古人,没人支持我。
  现在刀剑正在努力存稿中,在这里刀剑要跟一直不断支持着刀剑的朋友们,说声抱歉了。象给刀剑印象比较深的☆冷若冰朋友,刀剑给他帖子置顶也有好几次了。他就算对有些地方不满意,也不会骂街。只是在书评上留下自已的意见。
  其实如果真的出版的话,也是一种不太监的保障。而且他们出版商要求字数至少100万字,也就是说现在只不过才三分之一不到而已。
  好了,该交待的都交待了,要是大家觉得因此不爽的话,就到书评区骂吧!这次刀剑允许你们好好发泄心中的不满。
  近来三个月,每个月更新将不会超过三万字.如果有耐心的朋友,可以等到三个月以后,到时候将是刀剑大爆发的时候。
  出版事宜谈得差不多了,因为同人的关系,可能将改头换面,不过这跟网络版已经无关了。
  本书将在八月左右结束。
  预计完成百万字,也许少点。
  所以喜欢本书的朋友近段时间不用常等了,免得大家失望。
  无论有多少人叫骂着唐家三少写的是白痴文字,唐家三少依然保持着他的创作激情,网络原创的舒马赫,单是这份荣辱不惊就已经实质明归.
  无论兽血现在是不是象一些人说的那样变得越来越恶俗,静官的热血依然在沸腾.
  人生的沉淀是需要阅历来丰富,但是小说却不是定要用那种阅历来丰富.轻舞飞扬已经不在了,但是痞子蔡的亲密接触却还在继续.现实中的‘痞子蔡‘也许早已停下了脚步.
  好不好看,都是因人而异的,就象有人喜欢三少,有人不喜欢一样.
  网络文学没有必要去和正统文学叫板,用网络文学的眼光去看正统文学是无趣的,用正统文学的眼光去看网络文学是无聊的.
  在这个*都可以假冒的年代,艺术都想要商业化的今天,还有什么比网络更让人着迷的地方呢?
  正是它的虚幻才让人着迷,网络文学作为虚幻的产物,正是那种颠覆传统,才是让人着迷的地方.
  刀剑信奉的是古龙,古龙是因为生活潦倒才写起武侠小说,想来当初他觉不会料到自已会有如此成就.
  刀剑虽不象古龙般潦倒,但是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寻求利益最大化却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至歉那些支持本书的朋友,原谅刀剑的自私吧.同时也为自已把阴小纪写成阴小鹤而致歉.
申明和致谦
  首先刀剑向未经同意就借用了那位朋友的文章致谦,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过这件事确实是刀剑做错了,现在刀剑已经将此章作了修改.
  刀剑不是专职写手,起初写大唐剑神也不过是出于一时兴趣,没有多么的重视,不过,后来看到有那么多人支持大唐剑神,刀剑才认真起来.
  说实话,为了这本书,刀剑已经有些心力交粹,刀剑的空闲时间不多,工作既累,又繁忙,家里近来事情又多.
  好了,牢骚就不多发了.
  总之,刀剑随后将免费发一章作为道谦.还有就是,大唐剑神里面引用他人的地方其实是比较多的,希望读者们能够谅解,毕竟同人小说只是表达了作者对某部作品自已的想法.所以不可能象原创那样面面俱到,但是一本成形的小说,许多地方又不能忽视,刀剑是一个比较懒的写手,所以对于一些次要描写,就引用了自已认为表现的非常不错的文章支节.
  对此刀剑向老黄,老金,还有许多被刀剑引用过的作者们致谦.
  刀剑也只能够做到这一步了.
回复书友7344851
  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喜欢金老也不用那么冲动,难道你看东西从来不看标题的吗?既然叫转帖,自然是从别处转来的,否则就叫原创了。
  既然忍不住说话了,就说说我对“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的看法吧!不是说这种思想不对,而是不要太追捧它,可能因为刀剑是劳动人民的子弟,所以在刀剑眼里,最伟大的不是什么大侠们,而且我们大多数的劳动人民。
  新中国是由我们的革命先辈,无数无产阶级的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来都不是靠少数的大侠们造就的。
  我们劳动人民不知道什么为国为民,不懂得高深的大道理,只知道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当国家需要我们,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只会不求回报的付出,因为在我们骨子里深深地记着,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战斗不是为了什么皇亲贵族,不是为了什么大侠的名声?要说大侠,我想说,我们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就是大侠,但是我想我们的劳动人民们不会希罕这个劳什子的大侠称呼,因为他们是最朴实最可爱的劳动人民。
  在书友群里,经常看到不少有意思的文字,现把它们发出来:
  一招考城管
  考官:什么学历?
  考生:小学没毕业.
  考官:结婚了吗?
  考生:不打算结了,
  考官:为什么?
  考生:听说结了婚生的孩子也是没屁眼的,不结也罢!
  考官:打过架吗?
  考生:家常便饭.
  考官:有案底吗?
  考生:刚刑满释放.
  考官:体能好吗?
  考生:还可以,一脚可以踢翻小贩的三轮车.
  考官:敢拿人家的东西吗?
  考生:这是我的强项,就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
  考官:出了事怎么办?
  考生:就说是临时工干的,
  考官:如果出了人命呢?
  考生:小事一桩,大不了搞一份精神病的医学证明过来.
  考官:你被录用了,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二快年底了,
  地下的先烈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
  江姐问:国民党被推翻了么?
  答:被阿扁推翻了。
  董存瑞问:劳动人民还当牛做马吗?
  答:不劳动了,都下岗了。
  吴琼花问:姐妹们都翻身得解放了吗?
  答:思想解放了,都当小姐了。
  扬子荣问:土匪都剿灭了吗?
  答:都改当公安和城管了。
  杨白劳问:地主都打倒了么?
  答:都入党了。
  雷锋问:那资本家呢?
  答:都进人大和政协了!
  刘胡兰问:同志们都藏好了么?
  答:都隐身上网了
  毛主席问:大家现在都在忙什么?
  答:都在斗地主
  毛主席:那我就放心了…
  为什么教授摇舌鼓齿,四处搂钱,越来越像商人?为什么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为什么医生见死不救,草菅人命,越来越像杀手?为什么杀手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越来越像医生?
  为什么明星卖风弄骚,给钱就上,越来越像妓女?为什么妓女风情万种,楚楚动人,越来越像明星?
  为什么警察横行霸道,欺软怕硬,越来越像地痞?为什么地痞各霸一方,敢做敢当,越来越像警察?
  为什么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为什么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
  为什么官员少廉寡耻,男盗女娼,越来越像流氓?为什么流氓道貌岸然,人模狗样,越来越像官员?
  为什么政府*,蛮横无理,越来越像土匪?为什么土匪组织严密,分工明晰,越来越像政府?
  猴子从树上跳下来,它们学会了直立行走,却始终学不会相亲相爱。同一个祖先的他们互相羞辱相互掠夺,不把人当人,也不把自己当人,整天骑在人民头上拉屎,还自命为人民的公仆,为了少数人的享受,绝大多数人终日劳作尘土满面灾难却吃不饱饭。“昨日入城来,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人是病毒,是瘟疫,是滓渣。所以那些十来岁的少年变成了无恶不作的盅惑仔。所以善良的人到最后不是被成为盘中的食物就是也变成了吃人者。
  国庆节快到了。别忘了给孩子们讲讲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庄稼是长在地里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耗子还是怕猫的,法庭是讲理的,结婚是先谈恋爱的,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药是可以治病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拍电影是不需要陪导演睡觉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欠钱是要还的,孩子的爸爸是明确的,学校是不图挣钱的,是不能当教授的,卖狗肉是不能挂羊头的,结婚了是不能泡MM的。
  1.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2.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还可能是熊猫...
  3.喝醉了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
  4.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5.谁说我白,瘦,漂亮~我就跟他做好朋友~
  6.关于丁字裤:以前,脱下内裤看屁股;现在,拔开屁股看内裤……
  7.‘什么叫乐观派的人?‘‘这个……就像茶壶一样,屁股都烧得红红的,他还有心情吹口哨!‘
  8.避孕的效果:不成功,便成人?
  9.白天停水,晚上停电,发不出工资,买不起面,打开邓选找到答案,原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翻到最后,我靠,一百年不变。
  看了杨翁恋知道年龄不是问题;
  看了神雕侠侣知道辈分不是问题;
  看了断臂山知道性别不是问题;
  看了金刚发现原来物种也不是问题;
  想起人鬼情未了才真正懂得,死活都不是问题;
  这样看来~就TMD钱是最大的问题.
  我说:我想买房。结果房价涨了。我说:我想买车。结果油价涨了。我说:我想买点肉吃。结果猪价涨了。于是我说:那我吃方便面总可以了吧?!结果方便面也涨价了那我只好成佛!佛祖说:你终于得道了!万里长城万里长,烈日炎炎心哇凉。年年GDP上涨,据说全民奔小康。工资好比眉毛短,物价犹如头发长。遥望楼盘空幻想,一年能买几平方?财政气粗是大爷,银行有奶就是娘。管土地的是霸王,工商税务两条狼。电老虎,水阎王,公检法,是流氓。白衣黑心肠,交通警察象蚂蝗。当官的,喜贪赃;掌权的,没天良。电信局,如暗娼,乱收话费更猖狂教育部,是明抢,人民群众像羔羊。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千万人齐下岗。苦了十亿老百姓,富了一群白眼狼!中国现状: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总结:八个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多传传,让领导人们看看,人民的呼声。
  领导=狗屎
  最后刀剑再说两句,不管上面的是多数还是少数现象,存在就是真理。除了劳动人民,上面提到的各个领域应该都是侠字吧,因为为国为民的口号就是为他们这一群体准备的。
  可是他们真的是为国为民吗?恐怕只有天晓得吧!
  所以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那就什么都不同。
  书上说,二十一世纪,贫穷的男人买不起爱情。我想说,二十一世纪,贫穷的人们,做不起大侠。
第一章 我是谁?
  这是一座宁静安逸的山城,城内分布著数百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落。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上的大花园内。
  本来这应该是一片完美的景色,但是一个小小的缺陷却把这份宁静和平的氛围破坏怠尽,景物是死的,有无缺陷是无法凭自已的意志去改变去决定什么,但人是活的,所以这美中不足的地方自然是人造成的。
  这是一个幼小的身影,也就五、六七岁的样子,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虽然眉清目朗,但是脸色苍白之极,他就坐在一座大院门口附近的角落里,不哭也不闹,只是那明亮的眼睛有些呆滞,衬着他的破衣就愈发显的可怜。
  谁又能想到这个看上去又饿又渴的可怜孩子脑海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偏岛,以兽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又是这个梦!我是谁?我倒底是谁?那个手拿长剑的人又是谁?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来到这个世界两天了,我不知道自已是谁?也不知道这是哪里?甚至不知道我从哪里来,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只是我脑海里总是出现一个灰衫长剑的人和一只形貌狰狞奇丑的大雕。
  “鲁叔!你看那边有一个小乞丐,好可怜的样子!”一道动听稚嫩的声音在小男孩身旁响起。
  小男孩只顾发呆,竟没有发现已经有一个小女孩来到自已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待再次听到这个动听的声音,小男孩才回过神来,只见面前的小女孩,生的唇红齿白,秀丽可爱,比自已大一二岁的样子,衣着光鲜,足见家境富足,小女孩可以说是小男孩来到这个世界看到的第一个人,而且还是如此可爱的一个小女孩,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鲁叔,你看这个小乞丐一定很饿了,我们把他带回家,给他点东西吃吧!”经小女孩提醒,小男孩这才发现自已的确已经很饿了,任谁两天不吃东西,恐怕尚不如这个小男孩有精神。
  被小女孩称为鲁叔的是一个青年文士,留着美须,他用狐疑的眼神打量了小男孩一番,道:“玉华,这小乞丐来历不明,带回去,恐怕……”青年文士本待不允,但对上小女孩纯真,渴求的眼神,心下一软,叹道:“就依你!”
  小男孩任由小女孩牵着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式太极拳内功心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