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vr虚拟现实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回答了这 8 个问题,2016 年的虚拟现实领域才会有清楚的轮廓 - 推酷
回答了这 8 个问题,2016 年的虚拟现实领域才会有清楚的轮廓
创见干货:
如今什么最火?在虚拟现实这个话题跟前,什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统统败下阵来。如今,这是所有人都紧密关注的一个科技领域,有可能给我们打开通往全新数字世界的大门。笔者就拥有一副 Gear VR,最近才在线上预订了 Oculus Rift,估计过几天还会去买 HTC VIve,同时笔者还是一名紧密观察虚拟现实科技领域发展动向的投资人。
就本人而言,目前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虚拟现实科技领域将会如何展开。我们似乎就站在了数字新世界的门槛前,在 2016 年将会出现怎样的进展,以下的 8 个问题将把虚拟现实科技产业目前所存在的变数与可能全部总结到位:
从现在开始,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这个市场能变到多大?
虚拟现实产业从现在开始往后算一年时间,它的整体产业规模最多跟 2006 年的智能手机产值相当 ,我们所在意的是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发展到多大,而它到达峰值的时候得花多长时间?
不管怎样,在之前绕了那么多的弯路之后, 2016 年的虚拟现实科技终于走上了正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产品。 而且,第一批真正开始使用虚拟现实科技产品的用户将非常重要,普通用户(不是程序员)能够真正亲手接触到业界最顶级的虚拟现实产品上,它们包括了 Oculus Rift、HTC Vive 以及 Sony 的 PlayStation VR。
尽管有如我这般对虚拟现实科技充满期待的人,尽管市场上孕育着一股非常强烈的渴望,到 2016 年的年底, 真正活跃的用户数量跟智能手机用户相比还是不够看 。我最好的预测是, 2016 年的年底最终会有大概 1000 万左右的活跃用户。这 1000 万用户的小市场足够支撑起来一个环境,使得很多应用都能从中找到生存空间。 如果你开发一款虚拟现实游戏,售价 60 美金,这个市场规模是足以支撑这样的产品售价的。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广告投放来赚钱,那么你离自己的预期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要走。同样,在每一款新的科技出现的时候,总是会应运而生各种的泡沫,它们昙花一现,成为话题,给怀疑论者和批评家提供素材,借此宣布虚拟现实科技就此完蛋。这些都是这个产品必将跨越的一些障碍。
头戴设备将成为一款商品吗?又或者是某种竞争优势的基础配件?
头戴设备将会演化成为什么?是一款设计非常笨重的眼镜?(其产品的定位就像是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一样?它成为一种可以即插即用的产品?)又或者最终成为类似于游戏主机一样的商品?(将用户牢牢锁定在一个充满游戏、应用和内容的生态系统中?)又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
当然,如果你是 Oculus,你希望单靠自身就能实现足够多的科技价值,凭借头戴设备建立起防御性的壁垒,消费者没有办法寻找其他类似的替代品;但如果你是 Valve,你估计会希望有多个头戴设备厂商竞争,这样就能尽快地把降价幅度做到最大,并为 Stream VR 这个平台迅速积累起充足的潜在客户;目前如 Google Cardboard 这样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成熟,而且是免费派发给大家的,这就给虚拟现实科技的最低程度树立了标准。
如果虚拟现实科技产业的变革遵循一定的历史规律,那么头戴设备最终的价格将会迅速下滑,盈利空间是靠销量而不是靠利润率来获取。
当谈及硬件设备,高端 VR 和低端 VR 之间会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 2016 年,虚拟现实科技将出现两个市场:一个是打造超高端,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的产品市场,头戴设备产品跟电脑或者跟游戏主机相连,比如 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以及 HTC Vive;另外还有一个低端虚拟现实市场,其中都是将智能手机嵌入到头戴设备上,将前者作为一个屏幕。比如 Gear VR、Google Cardboard、Zeiss VR One 等等。
我们总是在说「虚拟现实科技」,似乎它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事物,但其实,如果一个人试过了 HTC Vive 以及 Google Cardboard 这两款产品之后,他就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两种虚拟现实体验完全是天壤之别。对于两款差别极大的产品(抑或是平台),程序员们会怎么看待?他们是一视同仁,无论是移动端的 VR 还是连线 VR 都开发各种的应用?还是他们最终只瞄准一个市场来发力?用户是否能够在 CardBoard 这款产品上尝鲜之后,逐渐的「过渡」到连线 VR 上?还是移动端的 VR 永远只属于某些要求不高,满足于 360 度环绕视频体验的用户?两个市场泾渭分明,各自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体?
一般人是否能够开发以及分享虚拟现实内容?如果可以的话,会怎么实现呢?
面对如此充满魅力的全新数字世界,当然人们也想要自己能够开发并分享 360 度环绕照片以及视频。如今我们已经见识过一些,但是是否在未来会出现一个如 Facebook 一样的社交平台或是应用?又或者它直接出现在目前主流的社交平台之上?
Facebook 和 Youtube 目前已经支持 360 度环绕视频,但是我目前还没有看到一种真正优秀的,「虚拟现实原生」的沉浸式体验,能够分享以及接受别人的 VR 内容。不用想咱们都知道 Facebook 和 Google 都会在这个方向上下大力气研发,但是初创公司也同样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做些什么。
是否有一款应用让虚拟现实科技得到突破性进展,使其跻身于科技主流?
虚拟现实科技当然是令人赞叹的,但是鉴于主机游戏的受众面还是过于狭窄,将虚拟现实科技搭建于这些平台上难免在普及速度上有所局限。 凭借销售台式电脑和游戏主机并不能成为虚拟现实科技爆发的拐点 ,想想智能手机每一年卖出去多少部吧。 只有沉浸式电视和电影才会触及到更广泛的人群 ,但是如今人们都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一款专门的虚拟现实应用,能够让普通人对虚拟现实科技产生兴趣,去体验一下头戴设备。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在为虚拟现实科技开发这样的内容或者应用,那么请坚持做下去,毫无疑问你正在挖掘一座金山。
虚拟现实的用户体验是否会出现一种范式标准,借此定义虚拟现实应该是什么样?
根据笔者的观察,就算未来有这么一天,这一天也离我们有很远的距离。目前笔者有一些思路,准备单独写一篇文章,但从短期看来,业界并无某种范式标准。
微软最终会加入战团吗?
Sony 专门开发了以 PS4 为基础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而据我所知微软目前还没有计划在 Xbox One 上面开发自家的头戴设备。当然说不定他们暗中正在研发,或许会在 E3 大会上宣布,但是就目前为止业界真的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目前他们的策略似乎仅仅局限于跟 Oculus 合作。鉴于 Windows10 将成为绝大多数 Oculus Rift 的平台。Rift 的发布时还会搭配一款 Xbox One 的控制器,这样的合作看上去似乎并不赖。但是 Xbox One 用户对虚拟现实游戏的期待值肯定没有 PS4 玩家那么高涨热烈。
等等,微软真的没有一款头戴设备吗?他们确实开发了 Hololens,但是这是增强现实头戴设备,并不是虚拟现实。 人们很容易就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混为一谈,但它们是从本质上就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 增强现实是你直视着现实中的某个物体,在视野上面叠加出某些数字画面。相比之下虚拟现实是实现彻底的沉浸式体验,完全地掌管用户的感官体验。
微软在虚拟现实领域上究竟会采取怎样的举措,这是目前留给我们的最大悬念。
Apple 最终会加入战团吗?
我相信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屏息等待 Apple 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但这不是 Apple 的风格, Apple 是不会这么贸然武断地一头扎进一个全新的,尚未被市场验证过的科技领域。 一般来说他们都是等这个市场相对成熟稳定之后才会采取行动。如果让我们假设 Apple 最终会加入战场,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去做几场与虚拟现实科技有关的并购。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一道选择题了,它是会选择那种如 Oculus、HTC、Sony 那种连线式的高端虚拟现实产品路线呢?还是选择如 Gear VR 等只需要将自己的 iPhone 嵌套到上面就能实现的虚拟现实科技。
当然后者的吸引力简直是摆在桌面上的,因为 iPhone 的用户基数实在庞大。但是高端的虚拟现实体验反而更符合 Apple 一贯秉持的高端路线。
不管怎么说,虚拟现实科技的市场一旦被打开,Apple 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上述的几个问题只有渐渐有了更加清楚的答案,2016 年及以后的虚拟现实科技才会有更加清楚,完整的面貌。
本文来源: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 / 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 TECH2IPO 或本文有任何想法,可以添加我们的编辑部个人微信号进行交流: T2IPO001
招聘:加入 TECH2IPO/创见,全世界在等待你书写新的科技故事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热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访问:
  体验过虚拟现实(VR)的朋友难免会赞叹:「这项技术将会改变世界」,至于没体验过虚拟现实的朋友――我建议你赶紧去某宝买个 20 块钱包邮的 VR 眼镜体验一下。
  ▲虚拟现实技术能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虚拟现实,这个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概念,如今正准备颠覆我们身边的一切,然而,目前大部分 VR 设备都只能提供「初级」的虚拟现实体验,距离真正的「虚拟现实」还有很远。什么才是「终极」的虚拟现实体验呢?也许你可以在迪士尼乐园里找到答案。
  魔术背后的技术
  迪士尼乐园最擅长的手段就是通过无处不在的虚拟形象、梦幻无比的建筑设计以及独一无二的娱乐体验来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现实的魔法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虚拟现实」实验。
  ▲对于许多人来说,迪士尼乐园是坐落在现实世界的一个魔幻王国
  科幻小说家阿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克拉克三定律」中就有一条:「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术无异」。而迪士尼的「魔术」背后,其实是隐藏至深的「技术」。在偌大的迪士尼乐园里,游客可以尽情地沉浸在这个「魔法世界」之中,为了提升游客的「沉浸感」,迪士尼乐园很早就开始了「虚拟现实」的布局。
  ▲迪士尼早期研发的 VR 头戴显示器,跟如今的 VR 头显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迪士尼就开始着手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甚至还在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 EPCOT(未来世界)中建立了实验室,推出了一系列的基于「洞穴(Caves)」虚拟现实解决方案的娱乐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屏来包围你的视野,并且通过动作追踪技术来呈现具有景深效果的 2D 影像。这种方案的好处在于能够极大地减少游客的眩晕感,增强虚拟现实的体验。
  ▲迪士尼的「数据沉浸展厅」就是利用投影将游客包围,并且通过位置追踪来模拟参观迪士尼乐园的体验
  在迪士尼乐园里,有不少游玩项目都是基于「洞穴(Caves)」开发的:
翱翔加州(Soarin’ Over California):观众通常是坐在特制的摇椅上,而面前则是巨大的 IMAX 银幕,随着影片镜头的变化,观众的座椅不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摇摆,剧场也会借助水汽、香味等手段烘托气氛(类似所谓的 4D 电影,但技术要成熟得多),从而给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众坐在特制的座椅上,面前是巨大的 IMAX 巨幕
  ▲座椅会随着镜头的变化而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让人置身影像之中
料理鼠王(Ratatouille):这个区域被布置成巴黎街道的样式,游客将会搭乘老鼠形状的列车在带有磁性的地板上穿梭,通过高度定制化的场景和高分辨率的大银幕,让游客化身为小老鼠,置身于电影之中。
  ▲游客搭乘老鼠形状的列车在《料理鼠王》的场景里穿梭
  ▲随着列车行进路线的变化,游客也能够感受到化身为小老鼠的感觉
  除了「洞穴」方案之外,作为世界上最大制片方之一的迪士尼还在探索更多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最近迪士尼引进了诺基亚的 OZO 全景摄像机来拍摄更多的 VR 内容,比如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的《星球大战 8》。此外,迪士尼最近的特效大片《奇幻森林》也推出了 VR 版本――让观众置身电影世界,也许是迪士尼目前正在考虑的另一大问题,而更多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挖掘,相信也会整合到迪士尼乐园的娱乐项目之中。
  ▲《奇幻森林》VR 版,效果非常震撼
  迪士尼乐园致力于通过打造一个高度定制化的、高品质的巨型软硬整合系统,来带给游客一种近乎于魔术的虚拟现实体验。不过,在这世界上,想带给你魔术般虚拟现实体验的主题乐园可不止迪士尼一家――高科技主题乐园 The Void 也瞄准了这块蛋糕。
  技术背后的魔术
  今年夏天,第一座 The Void 主题乐园就要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揭幕了,The Void 的创始团队非常有意思,其中既有鬼屋艺术家,也有魔术师,甚至还有视觉特效师,他们一致认为舞台魔术和虚拟现实之间能够碰撞出更为耀眼的火花,于是专门打造了为虚拟现实而生的城堡――The Void。
  ▲The Void 虚拟现实主题乐园
  究竟 The Void 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让我们先通过几张动图来感受一下:
  ▲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科幻电影般的枪战体验
  ▲枪战还不够过瘾,你还可以化身武士来一场白刃战
  ▲怕你在地面上玩腻了,来一场空战怎么样?
  看过几张动图,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 The Void 的牛逼之处:游客明明戴着 VR 头戴显示器,却可以在昏暗的城堡里行动自如,更不会撞到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游客只是在 The Void 里面的一小块地方来回打转,但 The Void 通过「重定向行走」的方式,让游客误以为自己正在和虚拟空间一样宽广的场地里行动。
  有研究表明,人类的行走是通过视觉来引导的,如果缺少了视觉的辅助,那么大脑的感知能力会被极大地削弱,以致于很难笔直地行走。简单来说,你以为你走的是直线,但实际上你已经不知道歪到哪去了,这就是「重定向行走」。通过高度定制的空间以及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在一小块区域里限制游客的行动,而游客却浑然不知。
  ▲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你以为你在走直线,实际上,缺少了视觉辅助,人走得东倒西歪
  利用 VR 头显的图像来欺骗游客的视觉、利用立体声的音效来欺骗游客的听觉,并且利用「重定向行走」的原理来引导游客的行动――这就是 The Void 打造虚拟现实的「终极」体验的秘密。
  为了让游客能够无拘无束地沉浸在虚拟现实之中,The Void 专门找诺亦腾定制了一套价值几十万美金的「装备」,包括 VR 头戴显示器、立体声耳机、定制化的控制器以及一件十几磅重的「背心」――其中集成了电池、计算机以及 22 个触觉模块,穿上它,就相当于把负责运算的电脑背在了身上。
  ▲诺亦腾提供的虚拟现实动作捕捉解决方案
  通过诺亦腾提供的 Project Alice 动作捕捉方案,用户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而定制化的舞台,则可以让玩家的身体可以体验到震动、气味、冷热等感觉,两者的搭配让虚拟画面和现实场景紧密结合,从而打造出无缝的「终极」虚拟现实体验。
  ▲通过调节室内的环境,让你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体验更加真实
  Geek's View
  总的来说,迪士尼乐园就像是在现实世界里创造的一个梦境,是了不起的魔法;而 The Void 更像是利用神奇的魔术,把你带到虚无缥缈的梦里――不管怎样,这两种「终极」的虚拟现实体验都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美好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好奇心。上海迪士尼开园在即,The Void 也有望引进中国,对虚拟现实充满兴趣的你,是不是也想去体验一把呢?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在即,你会不会买张票去玩儿呢?
  更多精彩内容访问:
  关注我们的微博:@极客视界V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Geekview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智能先锋,搞怪设备,新新人类,看有趣,玩出界,就在极客视界...
1396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据预测,虚拟现实色情产业到 2025 年将达到 10 亿美元。去买个虚拟现实头盔来看黄片吧。
  现在的虚拟现实产业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当你带上虚拟现实头盔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笔者带上之后,瞬间进入了乌克兰的一个游泳池里,旁边是一头鲸鱼和美丽的水下世界。
  这种体验跟看电影完全不一样。 有了虚拟现实头盔,你并不是在观看影片,而是在参与。
  为什么现在 VR 这么火?
  虚拟现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且想要玩 VR,需要特殊的硬件设备。在此之前,你需要一台很贵的电脑、高端 CPU,还要再花几千块钱去买虚拟现实的头盔等等。
  虚拟现实厂家 Kaleidoscope 的 Renne Pinnell 说,优质的虚拟现实硬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贵了,但是廉价的产品效果又像是屎一样。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现在的虚拟现实体验就是简单地安装应用程序,然后下载相应的媒体文件到手机上,再插入虚拟现实头戴盒子等设备上的过程。戴上耳机,准备开始进入一个完美的虚拟现实世界吧。
  Pinnell 说,「设备质量和价格已经到了出手的最佳时机了。只要有过一次优质的虚拟现实体验,就能明白这种几乎在未来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因为 VR 技术太过新颖,还是很少有电影工作室去拍摄 VR 影片。电影厂商准备先自己去搞明白这个技术。VR 电影工作室 ALyssa Contreras 告诉笔者,Contretras 已经与一家色情网站 K*nk 合作多年,为其拍摄了几十部普通 2D 黄色影片。
  一般来讲,一旦有新的媒介出现,大胆且独立的电影制作方就会疯狂地涌入。他们有勇气去制造非常酷炫的 VR 体验。但是这些独立电影人没钱。
  黄片可以先用 VR 赚到钱,因为「你懂的」
  虚拟现实天生适合色情产业。色情产业向来是行业先锋,他们在技术应用上比其他行业都要早,而且也比其他行业更早赚到钱。
  Pinnell 说,「任何新的技术,只要和色情产业搭上边,都合理。」
  美国 K*nk 网站的负责人 Matt Slusarenko 说,「所有公司都想搀和到 VR 行业里。」色情产业可以第一个通过 VR 赚钱,因为『色情』。」
  Slusarenko 告诉笔者,主流的电影公司和制片人不停地给他打电话,问他能不能与他们合作虚拟现实电影。他们真的想参与虚拟现实电影。
  据 Market Watch 的预测,虚拟现实色情产业价值到 2025 年将达到 1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 VR视频游戏(14 亿美元)和美国橄榄球联盟相关 VR 内容(12.3 亿)之后最大的细分市场。Market Watch 的分析师说,「跟 15 年前的手机市场一样,虚拟现实色情产品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什么虚拟现实是看黄片的好方式?
  如果你觉得用虚拟现实看黄片不妥,那么笔者建议你先看这个视频。第一次用虚拟现实设备看黄片的体验。
  他们的反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下巴都要惊吓掉了。甚至有男的伸出手来按那个只能在虚拟世界里看到的裸女的头。「我?这是我的小弟弟吗?」
  另外一家色情网站的 CEO Todd Glider 表示「几乎所有看黄片的人都想和女主角来上一发。他们不想光看着屏幕里的画面,而虚拟现实则直接拉近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
  正因如此,Glider 表示自己的网站 BaDo*nk 正在将业务全面转移到 VR 上。从去年 9 月开始,他们只制作虚拟现实色情影片。
  「我们希望虚拟现实能让我们赚翻天。」
  在这家网站的视频里,观众将化身影片里的男主角,躺在床上看着画面里的女主在「你的身体」上云雨翻飞。这家网站已经出品了 24 条这样的虚拟现实影片,片名非常诱人 《180° 的 D 罩杯》、《爆全场》 和 《精益求精》等。
  同样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也在其他同类型的虚拟现实色情视频网站上出现了。这些内容,现在主要吸引那些需要深度色情内容的观众。 他们也在网上放了一些免费的视频,大部分都是捆绑、SM 之类的。比如,《为你服务,我的主人》 和 《两小妞的蕾丝秀》 等。
  不过呢,视频中,你只能是那个躺着的男的,看着女的表演。有时候可以看到裸露的器官,有时候看不到。
  BaDonk 网站的 PR 人员表示,这种类型的色情影片让整个公司都为之一振。
  观众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影片中的真实场景,是片子里的主角。因为观众在虚拟现实的帮助下,不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除了感官上的冲击,还给观众带去了情感和肢体上的触动。
  他还说,「一些针对女性观众的色情影片就不需要这种技术,只有那些想占有主动权,比较霸道的人会喜欢。」因为观众在虚拟现实的帮助下,不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除了感官上的冲击,还给观众带去了情感和肢体上的触动。
  「从看激情小视频到用 VR 体验黄片,就像黑白照片升级到了彩色一样。」
  经常上车或者找番号的老司机肯定都有这样的体验,镜头总是固定在一个点上不变。有时候,场景也经常发生变化。在主流的 VR 电影里,摇晃头部,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在 VR 黄片中,这种体验爽翻天,因为这也是 VR 黄片存在的意义。
  Contreras 告诉笔者,「如果动作幅度太大,看的人也会觉得有些怪。感觉像是突然有人穿越了你的身体。」
  但是游戏或动画的 VR 体验就不一样了。这类 VR 内容中,用户可以随便移动。有些影片通过一些技术也能让观众与 VR 场景进行互动,比如手中的摇杆或者用类似于 Google Glass 的设备通过眼睛来进行选择。
  虚拟现实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创造者的心有多大,它就有多大。但是越大的空间,处理起来就越复杂,现在的制片厂也只是在尝试探索虚拟空间。
  Pinnell 说,「现在的 VR 影片看上去多多少少和以前的影片差不多,因为我们对 VR 的探索也不多。在未来,我们可以用 VR 讲的故事会更多,讲故事的方法也会五花八门。」
  Contreras 对此表示些许认同,「我们真的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媒介。好似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无人之地。」
  如何让更多人体验虚拟现实?
  现在虚拟现实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分发,也就是让更多的体验它。现在的 VR 观众还不是很多。没有观众,内容生产出来就没人看,还不如回去做 2D 或 3D 的黄片呢。
  BaDo*nk 网站想出了解决办法。第一,他们派了一队人马去就近上,让人们体验放着黄片的 Samsung Gear VR 虚拟现实头盔。然后录下了人们的反映。
  一个女孩说,「我去…… 我了个…… 我…… 跟我相当完全不一样……」
  「通过让人们了解 VR、让他们领略 VR 的魅力,这个市场就被激发了,而且可以做的很大。只有亲自一试,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奇感受。」
  然后这家公司通过网上免费发放 Google Cardboard 虚拟现实设备的方法,给 3 万人送去了福利,顺利上车。
  注意:这是一个特别赞的影响创意,他们收获了一大批潜在客户的电子邮箱。原本计划发 2 万个,后来人太多了,就新加了 1 万个。
  Glider 告诉笔者,「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订了几副 Google Cardboard 设备,效果非常棒,完全想不到几片纸板就能达到如此惊艳的效果。」
  BaDo*nk 网站现在推出了活动,只要订阅 VR 视频,就送免费的 Cardboard。每个月 29.95 美元,一年 99.95 美元,可以在大多数手机上用。但是内容不免费。
  Kink 也开始尝试收费。他们直接出售贴牌的 Cardboard,售价 17.99 美元,比直接买便宜一点。
  不过呢,三星的 Gear VR 效果还是要好过 Google Cardboard。现在三星的 VR 设备也用上了 Oculus Rift 的技术,效果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三星的 VR 显示设备目前在亚马逊上销量第一。
  消费者如此评价:「忘了可穿戴设备吧!VR 才是未来!」
  VR 设备的问题
  VR 领域没有专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专业的 VR 设备。
  Contreras 说,「现在大家都在学习。所有人都在寻找新的应用方法,几乎每个 VR 影片都有些错误,但是如果愿意不挑错,那就是享受。」
  现在的老牌电影公司就不愿意参与 VR 影片的制作和拍摄。电影拍摄一般都要布置场景,或者用绿幕做特效。但是 VR 影片,最少都要 180 度的视角。这也就意味着摄影场地的天花板、场景、摄像机、摄影组都回暴露在镜头下。
  BaDoink 的新影片甚至用上了 360 度的镜头,让色情画面更加真实。突然之间,摄影组、导演组都没法躲在镜头后面了,他们必须完全离开镜头,完全消失在 VR 影片中。正是这个原因,K*nk 这家网站没有选用 360 度镜头。
  Contreras 告诉笔者,「我们发现,如果让观众可以正面看到激情内容,才能产生最震撼的效果。」
  还要考虑演员的问题。女优以前可以在传统镜头前换各种姿势,现在只能采用一种方式,而且下巴也必须紧收,要不然镜头就会拍到鼻孔。
  「拍的时候,姿势确实有些奇怪。相比于平面录影,VR 拍摄带来更多障碍。」
  以往看过去的都是人,现在女友们要直视的确是最少两台 VR 摄影机,非常奇怪。
  「男优在拍摄期间,只能躺着不能抬头,这也是个问题。女优越靠近镜头效果越好。但是如果离的太近了也是问题,拍摄前需要彩排很多次。好在我们的演员都是专业的,对这种技术也很兴奋。他们也认为这是一种属于未来的技术。」
  拜访 K*nk 的摄影室的时候,笔者发现绝大多数传统设备都没在 VR 黄片录制中使用。各种道具、各种场景都有,就是没有能拍 VR 黄片的 360 度场景。
  所以,他们设计了一款特殊的 VR 摄影装备。光支架就耗费了几千元的成本。不过 K*nk 网站有钱,制片人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设备都不好用,
  「我们可以买到的都不够好用,所以我们决定『妈的,不如自己设计一个新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个。』」
  他们这套设备上用了两台单反相机,其中一台反着放,让两个镜头可以尽可能地离得近一些。 但是很难用,演员没法调整头的位置,没法去适应这台设备。
  当笔者到达他们的摄制场地时,K*nk 已经完成了圣诞节免费影片的拍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 VR 设备。他们现在是在是试水阶段,等待更多人来看了之后,再尝试收费。
  现在他们用的拍摄装备已经比以前的小很多了。现在用的是 GoPro,没再继续用体积大的单反相机。K*nk 禁止笔者拍照,所以就无法提供照片了。 其他拍摄装备,比如 BaDo*nk 现在在用的,将 12 台摄影机组成一个 360 度的全景镜头。
  到底用多少个镜头的素材,完全取决于制片人最后的需求。拍摄完成之后,会用电脑把画面拼凑在一起。Pinnell 告诉笔者,2D 的黄片用普通的编辑软件就可以做了。但是多路视频的剪切要麻烦的多,而且很花时间,同时在 VR 设备上播放之前,还需要把视频转换成 VR 格式。
  色情产业的第二春
  色情产业向来靠技术发家,用新技术赚钱。但是互联网色情网站放上内容之后就会被人盗取。但是有了 VR 技术,BaDo*nk 和 K*nk 两家网站一点也不担心了,盗版用户现在还没有软件来放我们的内容。
  还有更多的技术细节,两个网站都没有详细说,怕说多了就漏了。不过,许多公司已经看到了金钱的信号,开始投资 VR 影视。Utherverse,这家虚拟现实互联网公司被《国际经济时报》杂志称之为 「性福版的第二人生」。在 2005 年的时候,创始人 Brian Shuster 就表示他的公司投资 4000 万美元打造了一个在线的性俱乐部,现在这个俱乐部可以完美兼容 Oculus Rift。这个网站有 2500 万注册用户,每人每月缴纳 20-30 美元的费用。
  与此同时,色情和传统 VR 制片方都在发放免费的虚拟现实视频播放设备或等着他们自己去购买。Pinnell 认为,未来几年就会普及。「再过上 2-3 年,市场会非常壮观。到时候市场就已经被引爆了,利润也会相当可观。」
  脑补一下未来!我们以后会戴着头盔和耳机,忘掉床头的另外一半吗?
  「现在说虚拟现实会让人孤立、孤独,还为时过早。虽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里面还是有人在。有人可能会沉迷在里面,但就像其他技术一样,总归还是为生活所用。用得恰到好处,自然没有坏处。」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上方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知客: izhike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1月13日消息,VR影视公司互动视界(SightPano)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2016年过去了,各大厂商基本东西发得七七八八,“期末考”CES也结束了
  导读:2016年12月的一个下午,凯文·盖格举办了一个关于如何在VR中讲故事的定
  2015年被索尼收购的比利时体感技术公司SoftKinetic是一家专注于TOF
  在已落幕的CES大展上,出现了众多中国VR厂商的身影,看起来,此前90%中国VR
12345678910
2345678910
2345678910
(C) 上方网 京ICP证:041414号 电子公告许可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虚拟现实眼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