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出现的虚拟现实怎么为什么雪炫突然火起来来了

早就出现的虚拟现实怎么突然火起来了-华声在线互联网频道
> 早就出现的虚拟现实怎么突然火起来了
早就出现的虚拟现实怎么突然火起来了
作者:电子发烧友
责编:黎九
  虚拟实境应用技术其实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不过近年来才因为Oculus等新创团队有更明显突破与应用,才让此项技术再度成为众人讨论话题,同时也让缺乏全新活力的PC市场注入一股动能,因此也让许多厂商看好此项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技术成长走势,同时也认为此项技术将有全面革新发展机会。
  ▲虽然目前各家厂商均看好虚拟实境技术应用发展,同时也强调本身技术已经逐渐开始到位,但实际上距离使用者理想中的虚拟实境技术应用表现,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虚拟实境技术并非近年才开始发展
  若从虚拟实境 (VR,virtual reality)发展历史来看,早在1950年之前的科幻小说便有类似概念被提出,例如由Stanley Weinbaum撰写的《皮格马利翁的眼镜 (Pygmalion‘s Spectacles)》,内容便详细诠释以可提供嗅觉、触觉与全息影像护目镜为基础的虚拟实境设备。
  而任天堂在1995年年中所推出的Virtual Boy,便是透过3D眼镜设备提供贴近现行虚拟实境视觉,不过由于当时仅能提供单色显示,加上与当时普遍能被接受的平面化游戏画面差异过大,因此后来在市场发展便以失败收尾,但也成功吸引不少玩家关注,甚至引发玩家收藏此款少量上市的游戏主机,同时更显示任天堂当年在游戏市场的大胆看法与创举,只是可惜当时因为概念过于创新而无法让市场接受。
  至于虚拟实境技术在近年内再度成为话题,最主要还是因为2012年透过Kickstarter集资网站推出第六代原型设计的Oculus Rift吸引不少游戏玩家关注。
  ▲任天堂在1995年间推出的Virtual Boy,以现今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太大创新技术,但以当年电玩市场对此项产品认知接受度还很低,因此造成曲高和寡情况,最终以失败收尾
  ▲去年由Valve与HTC合作打造的HTC VIVE基本上以游戏应用为出发,进而扩展到更多元、进阶专业市场应用
  Oculus Rift再次点燃虚拟实境话题
  此项产品是由Palmer Luckey于2011年陆续以手组方式改变设计,最初目的其实是为了改善市面头戴式显示器解析度过低、明显延迟,同时视野过窄等问题,后续则是因《毁灭战士》之父、着名id Software游戏设计师暨共同创办者John Carmack于2012年年的E3游戏大会展示以全景影像呈现的《毁灭战士3:BFG版》,藉此一举让Oculus Rift受到高度关注,甚至成为后续虚拟实境技术应用设备代表装置。
  Oculus VR后续在2014年由Facebook以20亿美元价格收购,后续更与三星合作打造Gear VR系列以手机作为驱动的显示装置,同时仍维持本身独立运作特性,但也显示Facebook这家全球最大线上社群服务也相当看好虚拟实境技术未来发展。在Oculus VR发展获得肯定,并且持续将产品功能予以精进后,包含Valve携手HTC打造的HTC VIVE、中国或美国等地区诸多厂商也均投入虚拟实境应用发展,就连Google、微软、Intel、Qualcomm、ARM、联发科、等软硬体厂商也开始重视此项市场。
  ▲Oculus Rift初始设计其实是为了改良头戴式显示器的解析度与反应效率表现,但也因为顺利遇到对的内容与市场赏识,因此加其发展成长
  虚拟现实为何成为市场显学#e#
  为什么虚拟实境技术成为市场显学?
  从市场经济层面来看,其实就像几年前曾经广泛被讨论的“3D电视”、“裸视3D”与“体感操作”等话题,只是因为虚拟实境应用技术涵盖范围更广,甚至进一步驱动发展疲乏的PC硬体中的处理器、显示卡等重要元件技术发展与使用需求,同时也让逐渐往高解析影像特效发展,却持续陷入游玩吸睛度瓶颈的游戏市场看见全新发展机会。
  因此,在软硬体方面均注入一股活水之后,虚拟实境技术应用瞬间成为兵家百争市场,并且在初期以大众较能接受且理解的游戏市场作为首波发展,主要因素其实也在于现阶段的虚拟实境应用设备造价依然不算低,同时也须配合效能较高的PC硬体才能提供较好的视觉效果,甚至顺利驱动,因此动辄需要负担新台币数万元价格的花费情况下,投入此类技术应用的厂商自然也会先以高阶玩家作为重点目标族群。
  ▲目前硬体厂商针对虚拟实境流畅体验需求所提出硬体配置规格,恐怕不是一般消费市场所能接受价位,多半是重量级玩家,或本身从事各类虚拟实境内容应用设计工作,才有可能使用此规模等级的电脑设备
  当然,一项足以驱动软硬体市场动能的技术若仅能用于游戏领域,实际存留时间恐怕不会太久,因此更多应用虚拟实境技术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同时也进一步带来传统科技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应用效果,例如HTC近期与BMW合作透过虚拟实境技术设计车辆,相比传统完成3D建模、完成外观渲染,却仅能透过平面萤幕显示3D影像,透过HTC VIVE让设计者能直接以第一人称视角观看车辆实际形式,藉此以更贴近真实方式检视设计内容是否需作调整。
  除了应用在内容设计、分析研究与模拟训练等用途,虚拟实境技术更进一步实现跨越时空距离的“互动”,比方未来不同地区办公团队可藉由虚拟实境以全息影像实现若处于相同空间的工作模式,而非仅能透过萤幕观看方式进行线上会议,更可透过虚拟实境技术直接“面对面”沟通,甚至透过虚拟互动方式更直接确认产品设计细节,不再需要舟车劳顿地携带打样产品前往世界各国讨论,藉此增进跨国作业效率。
  ▲藉由第一人称视角直接检视以3D建模所构成新车设计内容,同时可藉由线上互动、“面对面”沟通方式进行协同作业,这是过往藉由平面萤幕检式设计成果,同时必须透过网路传递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讨论所无法提供的直觉感受
  而进一步应用在大型游乐园、展览活动等应用,甚至进一步带动包含虚拟实境手套、虚拟实境应用辅助机台等配件发展趋势,Schell Games创办人暨执行长,同时本身也在卡内基美隆大学娱乐科技中心担任教职的Jesse Schell,日前在GDC 2016期间更一口气提出40种包含应用趋势、发展商机、可能面临问题等预测,有些是先前便曾预测内容,有些则是因应时事发展增列或修改,例如虚拟实境普及时间将比想像更快。
  不过,由于上述所需虚拟实境技术需求与建置成本仍相当高,对于初期让此项技术快速普及并没有实质帮助,因此像三星、Qualcomm与Google所瞄准的行动虚拟实境技术发展,因为使用方式简单且成本相对较低,虽然实际呈现效果并未锁定在惊人感受规模,但确实可更广泛地应用在大众市场,让虚拟实境技术更容易被众人接受。但由于以行动装置驱动的虚拟实境效果仍有限,因此也考验Google、Qualcomm等厂商投入发展功力。
  ▲相比瞄准金字塔顶端的用户族群,Google希望以更低价且亲民方式吸引大众市场加入虚拟实境体验,藉此扩散虚拟实境技术发展
  距离理想仍有相当长远路程要走
  虽然目前各家厂商、业者都近期可能描绘虚拟实境所能带来体验与发展未来,但以现阶段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确实还是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还谈不上等同人眼视觉的即视效果,更别说十分惊异的拟真效果,就连互动体验都还无法满足大众市场,目前依然是在行销术语依然高过实际感受的发展进度。不过,这也是众多硬体业者、技术厂商持续努力方向,希望能让虚拟实境技术变得更加容易上手、建置成本更低,同时更贴近真实。
  ▲以目前来看,虚拟实境应用至少必须先解决“有线”这件事情,另外还有更加复杂的解析度、稳定度,以及电池续航表现等问题必须解决
  以实际理想目标来看,要能让双眼视觉几乎感觉不到晶格状细点的情况,头戴式显示器内所配置显示面板至少需要在8K解析度,但以现行面板技术成本来看,要制作这样小尺寸的8K解析度面板仍有成本考量问题,加上能顺利在此款解析度面板上驱动流畅影像效果的硬体需求恐怕也需要惊人财力负担。即便是硬体、成本均有办法支撑情况,软体应用内容是否能够支援也是另一个问题,因此反而能让软硬体更仔细思索虚拟实境技术可以如何应用。
  例如,Nvidia、AMD在持续强化虚拟实境应用技术之余,Nvidia提出可藉由Iray真实光源渲染技术为基础的Iray VR,藉此让内容设计者可以贴近自然形式呈现虚拟实境场景、物件光线反射、晕眩等效果,而非仅以死板、冰冷的光线色调呈现虚拟实境场景,可进一步呈现更逼真的视觉效果。
  ▲相比传统虚拟实境影像采用单调光影表现设计,Nvidia所提出的Iray VR可藉现有技术让虚拟实境场景光源变得更加真实、活泼,而非仅有生硬的冷感光影表现
  虽然虚拟实境技术使用门槛依然偏高,同时实际体验效果也还无法比拟实际想像,但确实为软硬体市场带来全新动能,即便现阶段许多应用其实都还称不上十足惊人,仍有相当高机会成为未来主流使用技术,只是端看目前各家厂商如何看待此项技术发展,并且构思最佳合适应用模式。
  例如,今年有不少游戏业者抛开一味追求内容逼真效果,避免失去游戏本身应该要好玩的基本诉求,同时也有不少内容设计也配合既有虚拟实境头戴式显示器操作功能、善用某种程度所产生晕眩感实现如临实境的体验效果,例如《The Walk》或《圣母峰》的示范均应用类似设计,让使用者能透过体验过程感受现场情境。
  而在虚拟实境技术发展之外,不少人也开始重新发展扩增实境技术,或是同时应用不同技术的混合实境 (Mixed Reality),同时也有人主张现行透过有线方式衔接的虚拟实境体验应该要朝向无线设计,因此开始投入可直接以独立PC硬体形式驱动的虚拟实境体验发展,例如AMD在今年GDC 2016期间公布的Sulon Q,便如同微软HoloLens可视为独立运作的Windows PC,只是着重应用项目为虚拟实境内容,而非扩增实境。
  ▲AMD携手Sulon共同打造可独立运作的虚拟实境显示器Sulon Q,本身即为一台可独立运作的Windows 10装置,对应虚拟实境内容显示与互动用途为主
  ▲微软HoloLens一开始便锁定扩增实境应用为主,相比虚拟实境技术会以全息影像遮蔽外部景象视觉,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仍可同时看见外部景象,并且与场景融合的虚拟物件互动,但微软也强调HoloLens同样也能发挥一般虚拟实境应用效果
报道指出,这种娃娃鱼是日本本土品种,在日本被称为“大山椒鱼”,又称“日本长寿娃娃鱼”。由于这种娃娃鱼视力不好,所以很少从水中爬出。警察接到市民报警后紧急赶到了现场,在一旁守候希望大娃娃鱼能够安全爬回到水中。……
市场分析公司IDC预测,今年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9%,达到1亿190万件。其中健身追踪器设……
 谷歌已经放出了第四个Android N开发者预览版。目前,Android N尚未定名,业内传言称该……免费注册会员/登录系统
欢迎来到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告诉你为什么虚拟现实跑步机火不起来
阅读:1527次
摘要:虚拟现实跑步机就是一种与虚拟现实显示器协同工作、用于替代传统手柄实现游戏中人物移动的周边设备。众多周知,虽然各种虚拟现实显示器可以捕捉头部动作,实现转动视角甚至是点头摇头的操作,但无法实现游戏角色的移动。同样,虚拟现实手柄可以捕捉手部动作,也无法实现全身移动的捕捉。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E3 2015游戏展上,虚拟现实技术大出风头,大量可以实际试玩的内容似乎在宣称:虚拟现实游戏真的要来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量周边产品,如造型各异的动作捕捉手柄,让游戏过程更具沉浸感。然而,一种周边并不会真的获得成功,这就是虚拟现实跑步机。
什么是虚拟现实跑步机?
在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问世并受到关注之后,越来越多的初创厂商开始进入虚拟现实领域,其中一些专注于推出周边产品。其中,Virtuix和Cyberith公司的产品最为引入关注,经常出现在各大科技、游戏展会上,本届E3也不例外。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与虚拟现实显示器协同工作、用于替代传统手柄实现游戏中人物移动的周边设备。众多周知,虽然各种虚拟现实显示器可以捕捉头部动作,实现转动视角甚至是点头摇头的操作,但无法实现游戏角色的移动。同样,虚拟现实手柄可以捕捉手部动作,也无法实现全身移动的捕捉。
从这种角度来说,Virtuix和Cyberith的产品是相当吸引人的:用户佩戴虚拟现实显示器、穿上特制的动作捕捉鞋子,在拥有保护措施跑步机上移动,便可完全投入到虚拟现实游戏中。然而,Mashable编辑在实际体验之后,发现它们与最初问世时的形态并没有太多改善,整体体验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最终会导致虚拟现实跑步机只会是小众产品。
令人沮丧的体验:像在特大婴儿学步车上学习行走
Mashable编辑在E3发展上实际体验了Virtuix Omni虚拟现实跑步机,最后的感受是:这是一个荒唐又昂贵的玩意儿,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婴儿,在学步机上蹒跚前进。Virtuix Omni并不平坦的底部经常会让人踩空,依附在圆环护栏上,同时需要忍受安全锁对裆部的折磨。体验或许一开始是新奇的,但如果你真的想用它玩上两个小时FPS游戏,那么过程显然是痛苦的。
另一款Cyberith Virtualizer跑步机的设计要更好一些,因为其底部是平坦的,防护固定措施也更先进,周围的支撑杆可以让用户不必佩戴裆部防护锁,但体验的提升依然有限。如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观看其他用户使用它,会发现依然是笨拙、可笑的。
对空间的要求较高 价格昂贵
不仅仅是不够成熟的使用体验,虚拟现实跑步机发展另外两大障碍则是占地空间和价格。用户需要在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安放它们,至少需要约2平方米的空间,同时重达100多斤的重量意味着你无法轻而易举地移动它们。
那么价格呢?Virtuix Omni需要699美元(约合人民币4340元),而Cyberith Virtualizer则高达1249美元(约合人民币7755元),显然一般家庭无法承受。
显然,虚拟现实跑步机在目前仍是不成熟的新酷玩意儿,也许一些朋友愿意尝试,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更像是华而不实的昂贵玩具。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轻松绑在腿上的传感器来实现脚步动作追踪,但厂商们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精彩推荐&|&Recommend
1722人关注
1885人关注
1527人关注
1912人关注
1304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按品牌查看:
按模块筛选:
热卖网店:
热点聚焦(新闻):
美国平均每年因跑步机事故死亡3人,有2....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我们看到了...
虚拟现实跑步机就是一种与虚拟现实显示器协...
温州创博会参展单位昂臣电器全新研发的“小...
一款新型智能化跑步机登陆苏宁众筹平台并成...
十大数据是企业品牌信用指数(见会员等级和服务)以及几十项数据统计计算真实呈现的结果,无需企业申请申报,不存在评定评选的过程,企业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无偿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本页面内容不代表十大品牌网观点或支持购买,仅提供参考使用 | 查询数据是为了消费者选购到市面上最好的品牌(品牌消费),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奖评比
R/TM/C图形文字为公司或相关单位商标版权,受法律保护 请勿转载 | 复制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本站名单(数据)虚拟现实这么火,中小企业怎么赚?
互联网怎么加
只要您稍微关注一下新闻,相信肯定听过“虚拟现实”或“VR”这两个词。无论是财经新闻、科技新闻,还是常规新闻,这俩词总是时不时地蹦出来。就连我大A股也出现了所谓的VR概念股。事实上,在科技圈里,这早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可惜的是,科技圈就是这么不接地气,就是这么不平易近人。他们以为自己懂了,全世界都懂了。可是,咱们网加咨询的客户恰恰是远离互联网,但却希望融入互联网的一批人。对我们来说,这么潮的词汇,却不知所以然,该如何是好呢?下面听我为您讲述:在这个时代,想知道一个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度娘。然而,您百度一下之后,却会在搜到百度百科里面看到这样一句解释:“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百度啊百度。你卖假药的事我就不提了,怎么连人话都不会说了?最起码也得给加个标点符号,让读者喘喘气吧?就这水平还能进百度百科?orz,度娘,我真的跪了!相信所有的人类读到这里都不会再有继续了解下去的欲望,就像您老远看到一位婀娜的美女,本想走近欣赏,却猛然间看到她的嘴唇上长满浓密的汗毛!网加咨询一向以接地气著称,所以,我们绝对不会使用这种味同嚼蜡的说法。先从体验上了解VR当你带上虚拟现实眼罩(或头盔)的那一刻,你目之所及就变成了另一个世界。想去珠穆朗玛峰,却担心爬不上去?爬上去又怕掉下来摔死?那就带上虚拟现实眼罩!此时的你,除了身边没有凛冽的寒风,眼睛中看到的一切都跟真正站在上面没有任何区别!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普通的风光纪录片吗?了不起就是加个3D效果吧?影院里都有!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VR成人片到底有多火? 看数据就知道了
稿源:TechWeb
许多VR(虚拟现实)业内人士都表达过以下观点:VR成人片将对整个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道理也很简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方面的需求一直是很旺盛的。但用户对这种形式接受度究竟如何呢?直接看数据就知道了。
Pornhub的VR频道距全球最大的色情网站Pornhub推出VR频道已经2个多月了,我们首先以这个网站为样本来看一下。截止目前,观看的最多的VR成人片的点击量已经超过600万了,紧随其后的点击量为550万,超过百万这个量级的大概有二、三十部片子。点赞率大概在70%左右。Pornhub上点击率最高的VR成人片(小编并没有看过)考虑到这个频道才推出2个月左右,这个数字应该算很可观了。不过Pornhub上点击量最高的片子已经过了1亿这个量级……用户对VR成人片最直接的反应然后再来看看用户对VR成人片最直接的反应,这也是数据的一种。接下来是“你懂的”时间段。视频链接1;视频链接2。谷歌趋势显示的人们对VR成人片的兴趣互联网上的搜索热度也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谷歌趋势 (Google Trends)的统计显示,VRporn在过去10年的搜索热度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平稳的状态。但在去年年末、至今年以来,VR porn的搜索热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如图所示)。不过,5月份稍微下滑了一些。vr成人片搜索热度在区域热度方面,VR成人片搜索最热的区域依次为:挪威、香港、新加坡、芬兰、韩国、瑞典、澳大利亚。最热的城市依次为:赫尔辛基、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新加坡、首尔。vr成人片区域搜索热度人们最常用的搜索关键词:vr free pron;virtual porn;vr porn 360。最常用的搜索关键词VR硬件的销售情况最后再来谈谈VR硬件的销售情况,因为这毕竟是整个VR行业发展的基础。最廉价的手机眼镜盒子,谷歌Cardboard大约有500百万左右的用户,但VR体验会差一些。谷歌于2014年6月发布第一代Cardboard。稍微高端一点的三星Gear VR,月活跃用户已经破100万,这一数字并不一定表示Gear VR已售出100万台,而是很有可能表示,在1个月内共有100万台三星手机配合Gear VR使用过,也就是说一台Gear VR可能配合多台手机使用过。不过,三星在一篇新闻稿中透露,Gear VR在欧洲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30万台。因此,Gear VR总销量应该也接近百万量级了。两大顶级VR头盔Oculus Rift和HTC Vive于4月份相继开始发货,开始的时候还存在过不同程度的缺货问题,目前销量也未可知。索尼PlayStation VR(PS VR)头盔将在10月份发布,售价399美元,需搭配PlayStation 4(PS 4)使用。因为PlayStation 4累计销量已经超过4000万台,业内人士估计PS VR的销量能超过百万量级,当然前提是量产、出货不出问题。根据调研机构IDC的预测,VR头盔在2016年的出货量为960万台,到2020年会升至6480万台,并且在IDC的统计中,是不包括谷歌Cardboard这种低端VR产品的。IDC预测数据结语看了这么多数据,在传播方面,VR还是处于早期阶段,有媒体曾表示,目前的VR生态系统相当于2007年的智能手机发展现状。如果套用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阐述,VR还处于创新者(innovators)和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s)这个阶段,即人群中的前16%,基本还是科技爱好者的玩物。不过许多体验过VR的人,都觉得它肯定会火。创新扩散理论你体验过VR吗?你觉得VR会进入主流吗?
[责任编辑:ugmbbc]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虚拟现实因色情而火 专家称这是歪门邪道
  在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翁东东聊起虚拟现实的话题,他的感情显得很复杂。
  作为一个在虚拟现实领域浸淫十余载的技术人员,他在北理带领着一个实验室,他主导过很多科研项目,中间甚至有过一次短暂的创业经历。
  他对现在的虚拟现实行业有着期许,因为这个行业从来都没有这么受关注过,他认为现在是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他也有些惋惜,因为从技术上来说,无论是从商用级市场还是消费级市场国内并不落后,但从应用发展速度来看国内却远远落后。
  不过更多的还是担忧,他担忧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会因为方向选择错误而早早的夭折掉。
  引爆市场的会是成人应用吗?
  如果说虚拟现实缺乏一个杀手级应用,那么成人应用会不会是这个引爆点?
  这个问题虽然无法登之台面,却一直暗潮涌动。
  虚拟现实最近最大的一个新闻,是Oculus默认了其平台上成人应用的存在。《3D定制女仆2》的Oculus Rift DK2试玩版也随之出现在Oculus平台上。
  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不仅仅是Oculus所在的,AV大国日本的相关厂商也早已嗅到VR设备的商机,着手制作相关内容。
  翁东东提到,自打虚拟现实概念诞生起,有关成人应用的言论就一直伴随左右。
  对于苦苦等待杀手级应用出现的虚拟现实厂商来说,成人应用显然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这从淘宝上销售火爆的3D眼镜便可反映一二。 在淘宝上花费不到50元,便可以买到一款3D眼镜。在电脑上下载3D电影后戴上眼镜便可以达到3D效果。而最让用户血脉喷张的,是可以在家里观看3D版成人影片。
  翁东东称他接触到的创业者不少打算私下运作成人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提振销量的好机会。由于国内不允许此类内容存在,他们甚至想办法帮助用户翻墙到国外平台下载应用与影片。
  而他在泡论坛时发现,买虚拟现实设备用来观看成人电影的人,比例也是其他任何应用都没法比拟的。
  翁东东对此非常担忧。一方面,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他担心这种应用给人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止为危害个人,甚至会威胁到其他人。另外,这种不良的应用很可能引来政策的监管,和媒体的口诛笔伐,让这个行业早早被打上负面的标签。而一旦这种不好的印象在人们心中落定,这个行业想要再翻身就难了。
  关于内容把控不严导致的危机,这方面是有着前车之鉴。当年不可一世的&雅达利&正是因为纵容第三方厂商在自家主机上发行大量质量低劣、内容三俗的游戏,才最终导致整个北美主机市场的大崩盘。
  翁东东看好的方向,是Facebook布局的大社交。他认为虚拟现实可以推动社交的进一步升级。 人们的社交方式从最初的写信到打电话到现在的微博、facebook等实时更新实时交流。而虚拟现实则是有机会将社交升级为立体的、可触摸的交流。
  他认为创业者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去尝试用非常规的手段增加销量,这样他认为非常短视。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很坦诚的表示虚拟现实这个市场从来都不是技术主导,而是一个需要靠擅长概念与运营的团队来主导。
  他坚定的认为互联网能够创造出以往不能想象的需求,而创业团队需要能够创新应用、整合资源,这也是他认为虚拟现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责编:黎晓珊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虚拟现实眼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