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1,6哪个动力更足

谈谈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纠结速锐1.5L和1.5T的朋友看一看_速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189贴子:
谈谈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纠结速锐1.5L和1.5T的朋友看一看收藏
涡轮增压发动机有着自然吸气发动机没有低油耗高扭矩优势,不过其对油品、保养得要求却要高不少,下面将从动力性能、油耗、保养费用等方面为您介绍涡轮增压动力和自然吸气动力的优缺点,为您的购车养车提供一些参考。涡轮增压汽车发动机比普通发动机有哪些优缺点?优点:1、“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2、在相同排量的前提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要高于同排量发动机,也就是说动力更加强劲,可以在排量较小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扭矩。相对油耗要少。3、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涡轮增压也在理论层面上提供更好的油耗表现,涡轮增压和自然进风式发动机相比,在动力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同样排量输出的最大功率可多40%以上。4、小排量高功率,能够提供持续的动力缺点:1、发动机的保养相对比较贵,日常使用也会更麻烦一些。相比普通自然吸气车型,涡轮增压车辆的保养费用一般都要更高一些。由于涡轮增压方式会给发动机带来更高的燃烧温度,所以在理论上,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寿命更长久。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涡轮增压使用寿命不及自然吸气发动机。2、涡轮轮增压部件有使用寿命周期,比如早期的帕萨特和宝来就是6万公里必须更换。这在随车说明书上都有特意标注的(老宝来或帕萨特车主可以回忆一下)。需要更换涡轮增压部件这一个流程,不仅在工序上比较繁琐,而且也会给车主增加不小的后期养车经济负担。3、提速问题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4、加速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差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5、启动机会少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6、动力输出反应滞后,平顺性有待提升由于转子的惯性作用,叶轮对油门的骤时变化反应还是迟缓。从你大脚油门希望立即提速,到叶轮高速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进气的压力。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速锐①免费报名60大品牌②免费送&新体中心&门票③速锐底价④订车送6668礼包⑤订车抽奖:液晶电视+车载冰箱!年度钜惠车展
涡轮增压能否真正省油?从我们使用经验以及针对涡轮增压车主的了解来说,一般1.8T涡轮增压动力油耗相当于普通自然吸气2.0-2.4升车型油耗。这也很正常,本来涡轮增压只是在相同的汽缸体积增加更多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功率和扭矩表现。空气压力加大,汽油消耗也不会太低。所以依靠涡轮增压省油不是太现实的。不过如果是市内行驶的话,在堵车严重或者红绿灯比较多的情形下,涡轮增压车型还是能够依靠较小的排量实现节油目的。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1.8T涡轮增压如果技术指标同等与于2.3升自然吸气动力单元。同样怠速或慢速情况下,涡轮增压其实也没有启动,只是等于一台普通的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自然要比2.3升发动机节油了。涡轮增压启动有一个发动机转速限制,比如现在热门的高尔夫6和速腾1.4TSI都是1.3吨左右的胖家伙。它们的1.4T涡轮增压介于是在1750rpm时候实现,如果你的油门不够深,或者他们的DSG变速箱调教偏向经济性的话。那么在一般道路上行驶,驾驭这种涡轮增压车型只要换挡以及行驶转速达不到1750rpm时,更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开着一台1.4升自然吸气车型在前进。这样是可以节约油耗的,不过动力性能也不是特别充沛了。毕竟涡轮增压叶片多少对进气会有些影响。这就相当于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现在因为涡轮增压达不到启动转速,但涡轮叶片还是在尾气能量冲击下转动,那么可想而知此时进气表现甚至还不如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了。从大多数使用者的反映来看,涡轮增压谈不上特别费油,但也谈不上特别节油,一般会比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油耗高出一些,但比性能指标上对应的更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油耗还是让人放心多了。
如何选择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对于那些年轻人而言,涡轮增压车型可能更满足他们一些,毕竟动力更充沛,而且购买价格可以做到现对较低。比如普通的2.4L自然吸气或者2.5L V6车型,价格需要20多万了。现在我们购买一台1.8T涡轮增压车型也许只有十几万,但性能上绝不会比自然吸气车型低,所以年轻消费群体对于涡轮增压更青睐更敢于接受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像高尔夫6或速腾1.4TSI发动机是最受欢迎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如果你的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翼豹的涡轮增压器来说,它的启动转速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而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km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还不如一部1.8的车,因为没有启动的涡轮对于进气甚至还有一些阻力作用。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另外,相对来说,废气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配合运行时,涡轮机允许工作的范围较广,高效率范围也较宽,在配合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较少,所以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柴油机应用的比较多。而对于汽油机在增压后,提高了缸内混合气压缩和燃烧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了燃烧室受热零件的热负荷,很容易产生爆震。这也就是至今为止,增压技术在汽油机上得不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对于那些代步人群或普通家庭消费者以及中年用户,我们选择自然吸气似乎更实惠一些。保养费用更低一些不说,而且无须担心涡轮增压部件寿命到期后的一大笔开销。从平实用车角度而言,自然吸气发动机好保养好维护,这倒是涡轮增压所比拟不了的。
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对抗,也不是个新话题了,目前来看,双方各擅胜场,谁也没有最终能够压倒谁,对于我们这些消费者而言,如何选择,应该从自身需要出发,不要盲目跟风,只有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崇尚激情的驾驶,对性能车型情有独钟而不去太多关心保养费用甚至寿命问题,那么,涡轮增压的优异提速性能是你不二的选择;对购车仅仅用于上下班代步的人群来说,购买自然吸气车型会令驾驶十分舒适和轻松,同时后期的维修保养也要比涡轮增压省心。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各有优势,不过整体来说,涡轮增压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慢慢增大。
不过我一修车的朋友和我说,不建议买带套的。因为会很麻烦
大速锐养眼!
1750到最大扭距,一般是1000多就介入!民用的是追求是越低转到最大扭距越好!
速锐的涡轮在多少转会介入?   --你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达人,牛掰!学习了,谢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别争了!自然吸气好还是涡轮增压好,对比一下就知道!
  首先,解释一下这两种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估计就不用说了,技术成熟,特点是动力输出线性、稳定好和保养费用低。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非什么高科技产物,涡轮增压器这种东西已经出现将近一百年了,只是以前是用在航天发动机上而已。以往也会出现在赛车上,用来提升发动的性能。特点是中低速就能达到峰值扭矩,不过保养费用相对比较高。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这两种发动机的本质去讨论它们的优劣。记住,是从它们的本质去谈。因为以现在的技术,昂贵车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低端车型的自然发动机,各方面表现都可以更优秀。所以,我们不作这样的对比。  动力  动力这方面,同排量的情况下,涡轮增压无可厚非是非常有优势的。涡轮增压技术开始走进汽车行业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赛车的性能,1.5T的发动机都可以压榨上千匹马力。一般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相当于1.5倍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2.0T相当3.0L。而且,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在一段转速区间爆发出峰值扭矩,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只是一个爆发点来说,直线加速有着绝对的优势。  油耗  千万别以为排量等同于油耗,多大的动力输出,就需要消耗多少燃油,这是个硬道理。也别跟我说涡轮增压燃烧更充分什么的,拥有最高热效率的那些发动机都是自然吸气发动机来的。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省油只是非常片面的说,因为只有怠速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才比同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省油。高速就不用说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遍油耗较高。  保养  保养基本就不用说,以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本上定时做好大小保养就足够了。但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保养就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加入了涡轮增压器导致发动机磨损更严重,所以大小保养所用的机油都需要更好的品质。至于涡轮寿命问题,一个涡轮能用到整车报废那是件非常讲技术的活,而且还可能说明你的涡轮增压器一直以来都没怎么发挥真正的作用。涡轮叶片随便都需要十几万的转速才能发挥作用,磨损极其严重,除非你驾驶习惯长期保持涡轮没有全状态介入。  噪音  除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必须有的泄压阀噪音外,由于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催逼发动机的工具,所以发动机运转时的抖动和噪音也会比较大。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点:  1、与同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对比怠速省油。  2、动力相当于自己1.5倍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首先是,虽然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输出更强劲的动力,但是无法避免的涡轮迟滞问题也很明显。如今的技术,可以采用双涡管或者小涡轮来缓和这个问题,但是动力提升就没那么明显了。涡轮迟滞对于城市堵塞路况时跟车会带来一定危险,突然顿挫也会影响乘坐感受。  第二点是堵塞路况省油,走走停停的情况多了,怠速时间也会加长,这个时候排量小确实会更省油。但是这里需要说到开车习惯这个问题:堵塞路况下跟车,你是否需要踩一下油门?  带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全速介入之前,其动力输出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都不如。这是因为涡轮增压器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会成为运作累赘,只有中低速至中高速才是它全力发挥的转速段。所以,怠速起步时,如果不踩一下油门让转速上来,车子是很难挪动的。就这么一踩,估计油耗也不会省多少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作用在于降低了排量税。如果追求性能的话,可以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它可以一下子就能带来高潮。如果只为了用车代步的话,选择2.0T还不如选择2.0L,在怠速起步时更省油,也更容易操作。
(责任编辑:HN666)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不挑食 可加93#汽油的涡轮增压车型推荐
目前涡轮增压技术大行其道,更适合国内的道路情况。虽然好处多多,但有些涡轮增压必须加97#汽油,一般国内的97#号汽油要比93#高出4-5角左右,很多乡镇或偏远地区是很难加到97#汽油的。为了大家省钱省事,下面我们针对可以加93#汽油的涡轮增压车型做一个扫描和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7月26日报道& 目前涡轮增压技术大行其道,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他能够在保持排量较小的基础释放更多的动力性能,特别低速扭矩爆发力充沛,这更适合国内的道路情况。整体来说,采用涡轮增压技术是比较利于节约燃油的,因为在同等性能下,它的排量低很多,比如1.4T的性能指标就相当于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虽然好处多多,但对于涡轮增压的担忧也是不少的,虽然好处多多,比如流传涡轮增压必须加97#汽油就让不少消费者心中犯嘀咕。毕竟从油价来看,一般国内的97#号汽油要比93#高出4-5角左右。好不容易省下的这点汽油又被汽油标号价格差给抹平,这多少有违普通消费者当初选择涡轮增压的初衷。还有一个方面,相对于93#汽油而言,很多乡镇或偏远地区是很难加到97#汽油的,这无形中也限制了涡轮增压的普及。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内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使用高标号的汽油可以尽可能防止爆燃的产生,所以需要加97号汽油倒也不完全是压缩比的缘故。为了大家省钱省事,下面我们就针对可以加93#汽油的涡轮增压车型做一个扫描和推荐。● 大众品牌-1.4TSI涵盖车型:朗逸、速腾、宝来、高尔夫、帕萨特、迈腾、途观、POLO&GTI、昊锐、明锐
(参考成交价)
(参考成交价)
从第六代在国内投产开始,1.4TSI发动机就成为品牌在家用市场的亮点。几年时间不到,就从高尔夫普及到了、、速腾等大众旗下的大部分车型上,甚至也包括斯柯达。 大众的涡轮增压不但排量小省油,性能也不错,不仅满足紧凑车,甚至96kW最大功率和220N.m扭矩也能满足迈腾、帕萨特以及昊锐这样的中型车。同比来看,除开功率略显偏小之外,220N.m峰值扭矩还有的扭矩释放区间都符合我们对这款发动机的预期目标。对于这款1.4TSI涡轮增压来说,虽然同样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但燃油标号厂商指定就是93#,所以根本不用在燃油标号上纠结,除开西部偏远区域,国内大部分地区都能提供93#汽油,相比大众需要97#汽油的1.8TSI和2.0TSI发动机,1.4TSI做到了真正的省钱省事。此外,这台发动机还加入了延时水冷功能,也不需要在停车后怠速降温了,直接熄火走人的方式更加便利。对于现在的涡轮增压部件来说,寿命和可靠性也比以往大大提升,所以涡轮增压容易损坏的说法也缺乏更多实际依据,至少现在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很成熟了。 尽管这套涡轮增压动力排量小,但能用在中型车上作为驱动来源,因此紧凑车方面就更加充沛了。除开5速手动之外,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的高效输出也很好的配合了1.4TSI的动力发挥,在小排量和双离合变速箱功能共同作用下,大众旗下的1.4T车型能将油耗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直接加93#就可以。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高尔夫(第七代)竞争车型
凯迪拉克CT6
沃尔沃S60L
宝马2系旅行车
雪铁龙C3-XR
凯迪拉克XT5
沃尔沃XC60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1.0+1.5+2.0 构筑本田全新涡轮动力总成
在大肆宣传节能减排的今天,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可谓大行其道,特别是在近几年中,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排量不断降低,从原来常见的1.8T、2.0T发动机,到现在的1.6T、1.4T甚至是1.0T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正在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原来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换装了更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连有着自吸王、高转王称号的本田也开始推广涡轮增压车型,但这并不代表本田的反应慢以及对市场的妥协,相比于本田的自吸发动机,人们可能并不知道,早在三十多年前,本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已名震天下了。日系厂商在中国投放的发动机产品一直以自然吸气为主,油耗低、皮实耐用、动力够用是这些发动机产品给消费者的主要印象,也是一部分消费者钟爱于日系车的原因之一。随着兼顾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欧美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迅速推向市场,日系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显得越来越弱。一些敏锐的本田在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变化,开始了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产品的研发。
今天我就给大家揭秘本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三款VTEC TURBO发动机依然属于本田最新的EARTH DREAMS(地球梦科技)系列,排量分别为1.0L、1.5L以及2.0L VTEC TURBO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这三台发动机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台应用在了国内车型上,分别是1.5T的思域以及2.0T的冠道,1.0T将会出现在广州车展上发布的1.0T思域上。
1.0TVTEC TURBO,本田的小精灵
自从福特在2012年推出了那款1.0T三缸发动机后,全世界好评如潮,夺得了各种发动机大奖。在小排量盛行的趋势下,通用、大众、现代以及国内的一汽、广汽也都拿出了1.0T三缸发动机,1.0T已然成为了很多厂商们的必争之地,作为技术型厂商来说本田当然不会放弃这个黄金排量。
这款本田的全新1.0T发动机依旧属于自家的地球梦(EARTH DREAM)发动机系列,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本田缸内直喷、涡轮增压、进排气双可变正时系统(Dual VCT)、进气侧可变升程技术(i-VTEC)、变排量机油泵等主流的发动机技术。
依靠上述各项发动机技术的加持下,本田这款1.0T发动机获得了不错的动力参数。最大功率为:129Ps(95kW)/5500rpm。
最大扭矩为:200N·m/2250rpm 在匹配CVT变速箱的时候最大扭矩被限制在180N·m/rpm。
目前本田飞度、锋范、哥瑞、X-RV等车型上均搭载的是本田代号为L15B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31Ps(96kW)/6600rpm,最大扭矩为155N·m/rpm。也就是说,相比之下这款1.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本田1.5L发动机相差无几,而在最大扭矩方面甚至已经完全取得超越。
这款1.0T发动机采用电控涡轮泄压阀,相比普通涡轮增压器上匹配的真空泄压阀,在增压控制精度、泄压速度上要更优秀,也就是说它能保证更好的增压效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款发动机在1700rpm时就能达到180N·m的扭矩,这无外乎是对小惯量涡轮增压器的调校,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从理论上来说解决了低扭不足的现象。另外这款发动机还是一款全铝发动机。
从技术上来看,本田的这款1.0T发动机具备了缸内直喷、涡轮增压、进排气双可变正时系统(Dual VCT)、进气侧可变升程技术(i-VTEC)、变排量机油泵等主流技术。相比目前本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多方面性能都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等这款1.0T发动机量产之后,是不是会全面取代1.5L发动机呢?由于目前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在售价和售后保养方面相对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有一定劣势,所以我们猜测它并不会全面取代1.5L发动机。只会在部分低端车型以及大量应用在如思域这样的主打车型上。
地表最强热效率的1.5T发动机
除了被称为“VTEC TURBO”而实际上却没有使用VTEC之外,这颗新的L15B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其最大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38%——好吧,相信不少读者今天还笃信当年中学时代的课本上指出的大多数汽油活塞式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左右的情况,但事实上,本田等各个车厂的量产汽油发动机中已经很久无法找到热效率水平如此之低下的型号了——从而一举超越了此前创造了量产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此方面记录的丰田8AR-FTS型2.0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丰田8NR-FTS型1.2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两者最大热效率皆为36.2%),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这款发动机以搭载到了在售的十代思域上,并且十代思域已经供不应求,说明这款发动机还是非常成功的。与前面我们已经说的1.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1.5T发动机同样也是采用全铝材质打造,但配气机构方面,这款1.5T发动机并没有采用VTE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仅在进排气两侧配备了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我们知道VTEC对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已经经济型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但为什么本田在这款1.5T发动机上面去取消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小编也查阅了资料,目前这款发动机在取消VTEC之后,无论是从动力的输出还是燃油经济性(三款发动机均达到欧6排放标准)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因此综合考虑之后没有增加VTEC技术。
1.5T发动机还采用了集成式缸盖,即在气缸盖内置水冷式排气歧管。从排气歧管排出的高温废气,经过冷却水路的冷却之后,温度能大幅下降至100℃左右。合适的废气温度能大大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率,从而实现卓越的燃油经济性。另一方面,在冷启动时,也能通过排出的高温废气为油液加热,使发动机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本田这款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0kW(177PS),最大输出扭矩220Nm在同级别的一众发动机中,已经足够占据前排位置了。配合CVT变速箱能在6.7秒以内破百,足以藐视一众对手,高尔夫GTI也只能勉强能与之持平。
总的看来,缸内直喷、双顶置凸轮轴VTC、缸盖内置水冷式排气歧管、强滚流进气口等。在新发动机是这些并不算是很新鲜的技术,对于本田这样的的技术流派来说还是不够的,并且没有装配本田最自豪的VTEC系统。但是回头看看170马力的动力,以及转的宽广动力区间,还有高达38%的热效率。本田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了黑科技,那就是不用太多高科技也能造出漂亮数据的发动机。
秒杀同级,本田新一代神机
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13年本田的神机地位一直由红头k20a牢牢占据,这台可以轻松九千转的自吸发动机代表了本田在自吸领域的最高荣誉,有着媲美法拉利的升功率,搭载在TypeR上为本田劈荆斩将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就在今年k20a正式走下神坛,最新的2.0T发动机代号“K20C3”。在此之前还有一款k20c1带有本田地球梦技术的2.0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先是用在第四代思域Type R(底盘代号为“FK2”)之上,发动机代号为“K20C1”。而此前已被曝光谍照的第五代思域Type R(基于第十代思域的底盘),其上搭载的是代号为“K20C3”的2.0T发动机。冠道上搭载的2.0T发动机型号同样为“K20C3”。第五代思域Type R上搭载的发动机与冠道上搭载的发动机基本相同只有在部分地方调教不同,今天我们主要讲解的就是搭载在冠道上的“K20C3”。
本田2.0T发动机在参数上超越了一众同级竞品,从下表可以看到在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上面都是同级别最强,我将与大家一起看看这款车型究竟靠什么达到这样的参数?
这款2.0T发动机除了配备主流的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外,还在排气门一侧配置了气门升程控制系统,可以对排气门的升程实施分段式控制。本田的K系列发动机中,只有搭载在Type R等性能车型上的红顶K系列发动机(如第三代思域Type R上的红顶K20A自然吸气发动机)会在进排气两侧都配置气门升程控制系统;普通版本车型上搭载的K系列发动机(如国产第七代雅阁上的K20A7自然吸气发动机)一般只会在进气侧配置气门升程控制系统。这款2.0T发动机之所以会在排气侧设置气门升程控制系统与它是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有着莫大的关联。在今年早些时间发布的一些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如马自达2.5T、大众1.5TSI)都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气缸扫气过程。通过促进气缸扫气可降低废气残留量,降低气缸温度,抑制爆震,提升压缩比,最终实现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提升。但这款2.0T发动机通过为排气门配置气门升程控制系统,利用排气门开度变化控制排气阻力。从本田的介绍中我得知,该发动机的排气侧气门升程控制系统是根据发动机负载高低来调整排气门升程的。
同时,利用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动态调节气缸扫气强度,确保废气残留量处于合适的水平,避免因EGR比率上升,废气残留量增加而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此外,较小的排气门升程使得废气流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增强了排气脉冲强度,对于抑制涡轮迟滞现象有一定帮助。并且没有像大众1.5TSI发动机和马自达2.5T发动机那样,采用了结构较为独特的涡轮增压器来增强气缸扫气效果,而是巧妙地在发动机排气侧配置了本田特有的VTEC气门正时和升程控制系统,实现在不同工况下对气缸扫气效果以及内部EGR比率的控制,从而实现排放水平和发动机性能的提升。
黑科技上身,这款发动机集中了本最新黑科技。我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讲解
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新型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上大多会采用一种叫做高滚流燃烧室的设计。这种设计通过进气道角度及气缸进气口形状的优化设计,增强进入气缸新鲜空气的滚流强度。在进气行程中制造强滚流能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从而降低燃油消耗率。
VTEC气门正时及升程控制系统作为本田的专利技术,是本田发动机必须重点关注的技术。前文我们也已经介绍过,本田之所以会在这款K20C3 2.0T发动机的排气侧设置气门升程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对气缸扫气效果以及内部EGR比率进行控制,实现排放水平和发动机性能的提升。下面我们通过拆解,进一步来看看VTEC气门正时及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
该发动机的米勒循环工作模式在部分负荷工况下介入,目的是利用热效率较高的米勒循环工作模式来提升燃油经济性。在中低负荷工况下,通过进排气门正时调节器控制气缸扫气强度,保证内部EGR比率处于合理范围内,避免因为废气残留量过大而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本田在不同类型发动机上采用的气门升程控制系统虽然结构相似,但作用并不相同。本田在这款K20C3 2.0T发动机的排气侧引入了气门升程控制系统,为的是在中低负荷工况下降低发动机排放,提升废气流速,抑制涡轮迟滞;在高负载工况下,降低排气阻力,提升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和很多主流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一样,本田2.0T发动机也采用了在气缸盖内集成排气歧管的设计。集成式排气歧管技术可以让处于冷机工况的发动机快速升温达到最适工作温度;在高转速下能够通过气缸盖内环绕在排气歧管四周的水套快速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排气温度,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或减少混合气加浓喷射导致的燃油消耗。
根据发动机原理,相对于与发动机连接的车身等部件,理想的直列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主要存在二阶往复惯性力不平衡。为了抵消上述二阶往复惯性力,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运转平稳性,该2.0T发动机底部设计有两根旋转方向相反,转速为曲轴两倍的平衡轴。所谓发动机的二阶振动,就是振动频率为发动机转速频率两倍的振动。不是所有的直列四缸发动机都会在发动机内部设置能够抵消二阶振动的平衡轴。本田K20C3 2.0T发动机之所以在发动机内设置平衡轴,主要还是考虑到这款发动机装载车型的定位较高,对于发动机运转平顺性有更高的要求。
本田2.0T发动机的缸体采用的是分体式设计,相比起龙门式缸体设计有更好的刚性,对于抑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有正面作用。们可以看到本田2.0T发动机的缸筒之间设计了冷却液槽,相同的设计我们在福特1.5T发动机上同样可以看到。这些冷却液槽是为了减低缸筒顶部温度而专门设计的,利用流动的冷却液迅速带走积聚在气缸排气侧热量,能有效避免早燃或爆震现象的发生,提升发动机的平顺性。
本田K20C3 2.0T发动机采用的高滚流燃烧室设计是目前的一个主流设计方向,能够提升混合气燃烧速度,提升燃效。在活塞内部设置冷却油道的设计也是我们发动机拆解栏目首次看到,这种设计为发动机活塞冷却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思路。随着本田在今年内完成其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初步布局,新一轮发动机性能竞赛或将拉开帷幕。这将是一场精彩的科技竞赛,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编总结:
随着这几年欧美厂商大力推广涡轮增压,各大日系厂商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发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后来者本田其实在涡轮发动机的制造上并不落后。所以这次推出了三款全新动力总成,相比欧美厂家,本田还是拿出了自己黑科技的一面,所以这三台发动机在性能方面大大反超对手。随着思域的热销,1.5T发动机已经被消费者全面认可,冠道已经上市,2.0T的发动机也要经受考验。而就在之后的广州车展上,思域1.0T也将会上市,所以我们可以在国内体验到所有的本田涡轮发动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