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怎么提取重复的数据非重复值并合并到一个单元格(TEXTJOIN无法使用)?

在日常工作中,合并各个分表到总表,也是经常会遇到的。
各个分表合并到总表——函数流
既然在“拆分”工作表的时候,我们使用了函数的方式,那么就来再感受一下“合并”工作表的函数方式吧!依然使用之前的分表作为我们合并工作表的数据源。
步骤1:利用名称管理器把工作表名称建立为内存数组。按CTRL+F3,在弹出的“名称管理器”窗口中,点击“新建”,参照下图进行设置:
利用宏表函数“GET.WORKBOOK(1)”,得到工作薄内所有工作表名称,并形成一个内存数组,把这个内存数组命名为“SHNAME”。T(NOW())是利用NOW函数的易失性,可以使宏表函数“GET.WORKBOOK(1)”自动更新。因为NOW函数返回的是时间格式的数值,T函数可以将数值转换为空,而时间日期是特殊的数值,所以T(NOW())的结构将返回空文本“”,这样返回值的内容就是工作表名称了(注意这里有坑,下面填坑)。
步骤2:新建一个空白工作表,命名为“汇总”,在《汇总》工作表的A1单元格中输入“工作表”,在B1:K1区域复制粘贴分表的表头字段,在A2单元格输入函数:
这个嵌套函数的解析,要从上面提到的“坑”开始说起,GET.WORKBOOK(1)提取后的返回值是:[工作薄名称]工作表名称,这样的格式。如果我们只需要提取工作表名称,就要使用文本处理函数MID来提取(当然也可以用RIGHT函数,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通过FIND函数找到“]”的起始位置再加1,就是工作表名称的起始位置,用99作为MID函数的第三参数,来确定提取的字符串长度(如果提取长度超出实际长度,默认提取实际长度)。
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在制作excel中的目录的文章中,详细讲解过,具体可以点击链接《》,进行学习。
SHNAME是什么?是我们刚才在名称管理器中设置的自定义名称。在名称管理器中使用了提取工作表名称的宏表函数后,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内存数组,数组的内容是{分表1;分表2;分表3;汇总}四个内容,再用INDEX函数分别提取某个位置的内容(即提取出工作表名称)。
因为每个分表中的明细数据都不可能是只有一条记录条,所以我们对于SHNAME中的工作表名称也不应该只提取一次,因此使用INT((ROW(A1)-1)/15)+1来确定我们引出分表名称的次数。
对于这个函数的理解,需要空间感和数学思维相结合:
大家可以看出来,当行号减1等于我们设定的值“15”的时候,这个等式的值就会累加1 。这个15就是我们设定的最大引用记录条的数值,算式就可以按这个数字,限定每个工作表名称的引用次数。如果我们的各分表明细中最多的记录条有6235行,那我们就设置这个值为INT((ROW(A1)-1)/6300)+1。
步骤3:删除错误值和名为“汇总”的数据。
步骤4:在B2单元格中,根据分表名称,提取分表中对应位置的数据,函数如下:
这三个函数其实都是常用函数,但是很多同学都不理解此时为什么用这三个函数来嵌套,我们来看看下图,估计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B2单元格返回“《永达》表中的A2单元格”,如果直接引用的话,我们可以使用表达式“=永达!A2”。但是如果我们要动态的引用这个工作表的其他单元格地址,就需要使用上述函数过程:
第一阶段——得到地址名:
ADDRESS(COUNTIF($A$2:$A2,$A2)+1,COLUMN(A2)),利用工作表名称出现的次数,使用COUNTIF函数得到{1,2,3,…,15}的行号,再加1,就能得到对应目标工作表的引用行号,再使用COLUMN函数得到对应的列号。最后通过ADDRESS函数,返回行号列号确定的单元格地址;
第二阶段——确定此单元格地址,属于哪个工作表:
第三阶段——使字符串形成引用地址:
INDIRECT函数引用连接,并返回引用地址值的函数。用INDIRECT函数引用刚才的“永达!A2”字符串,得到对应的单元格内容。
最后,将此函数向左填充、再向下填充,就可以得到我们各个分表的明细汇总了。
步骤5:因为我们使用了宏表函数,所以保存时,我们要另存为.XLSM格式的文件。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对应的分表数据没有15行的时候,那么就会显示0;而如果对应的分表数据超出设定的15行,那么数据就会引出不全。
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最大行数的设定,做出汇总表后,还要筛选出为0的行进行删除,这样就会给我们后续的工作增加很多操作的步骤。
各个分表合并到总表——PQ流
PQ是什么?PQ是POWER QUERY的缩写(以下简称PQ),是EXCEL中一个查询模块,对于不是像作者这样需要写文章、写教程的同学来说,咱们不用知道它的各种解释,只要知道它的功能即可。就像工作表函数,我们知道IF、SUM如何使用就行,没有必要知道这些内置函数存储在EXCEL的什么位置。
步骤1:启动PQ编辑器,如下图:
步骤2:在“主页”选项卡中,点选“新建源”——“文件”——“EXCEL”,在弹出的“导入数据”窗口中,按路径找到需要合并分表的源文件,点击“导入”按钮,弹出“导航器”窗口;
步骤3:在“导航器”窗口中,勾选“选择多项”,然后复选所有分表,再点击“确定”按钮将数据导入到PQ中,如下图;
步骤4:在“主页”选项卡下的“组合”下拉菜单中,点击“追加查询”功能按键,弹出“追加”窗口。
将所有非当前的工作表,逐一全部追加到右面的列表框中,点击“确定”按钮,此时就将其他的工作表都追加到了当前的工作表中。
步骤5:点击“主页”中左上角的“关闭并上载”按键,将新建查询导入此EXCEL工作薄中,如下图:
步骤6:保留下汇总的工作表,删除其他的工作表,任务就完成了。
没有复杂的函数,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鼠标点击即可完成,是不是很方便,那么以后如果有再多的工作表合并的问题,都是分分钟搞定了吧。
各个分表合并到总表——VBA流
“没有完美的方法,只有完美的操作体系”。EXCEL带给我们的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操作体系,永远都是“一题多解”,如果当你既不想费劲去写函数,还想一劳永逸的合并工作表,那就采用VBA的方式来处理。
有很多同学都是“谈VBA色变”,但是作者E图表述要说,当你学了VBA才会真正的掌握EXCEL这个软件。
按ALT+F11组合键打开VBE界面,新建“模块1”,在代码区域输入下面的代码,操作一波看看吧。
代码中的Range是单元格区域对象的书写方式,括号中的J代表数据区域的末列,同学们如果操作自己的表格的时候,可以改成自己数据的末列列标,并把代码中的“汇总”改为自己汇总表的名称,即可。
同工作薄的“拆分工作表”和“合并工作表”的方法给大家列举了很多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你掌握了哪种方法都可以让你有的放矢的去做,最怕的就是你没有一个方法傍身,那就真的无从下手了。
}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

合并单元格被封为Excel十大陋习之一,华丽的外表下隐藏很多难以处理的“毒瘤”,如果不会批量处理会累死人的。今天就给大家汇总一下常用的合并单元格处理技巧。
操作步骤:选择区域(从上往下选),编辑栏输入公式=Max(a$1:a1)+1,然后ctrl+enter批量填充完成。注意公式区域单元格锁首不锁尾。

3、合并单元格分类求和
操作步骤:选择区域(从上往下选),编辑栏输入公式SUm(d2:d19)-SUm(e3:e20),然后ctrl+enter批量填充完成。这是经典的倒算法公式。如果要算每个城市有多少种销售产品,该公式换成counta(d2:d19)-SUm(e3:e20)即可,可以动手试试。

4、筛选合并单元格数据
操作步骤:先将地区复制在旁边(主要是处理后还原成合并样式),再取消地区区域的合并,再f5(或ctrl+g)定位该区域空值,编辑栏输入公式=b2,按ctrl+enter批量填充。将公式值选择性粘贴为数字,然后利用格式刷将地区合并样式刷回去。(格式刷处理合并单元格后为假合并)。现在就可以尽情地筛选了。

按地区销售合计整体排序。

主体思路:先取消合并,批量填充值,进行排序,然后利用分类汇总技巧重新合并地区。
6、合并单元格隐藏数据
核心思路是巧用首个空白单元格去假合并,以达到遮盖隐藏数据的目的。做完后,锁定这个工作表,想找到还是需要时间的。

7、画类似合并单元格框线
核心是逆向思维,先合并单元格画线解开就全部有线,但先画线再合并,再解开中间就无线。
我们不能因为合并单元格数据处理麻烦,就放弃使用它。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合并单元格会让表格更清晰、更易读。而且有了今天的技巧,以后再遇到合并单元格难题也可以轻易解决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提取重复的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