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大数据挑战赛正规吗

第1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BDTS2017)

大会时间:2017年5月13日(周六)上午9点到下午6点

大会地点: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5月13日全天)

注册报到地点:闽南大酒店(5月12日全天注册)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热烈庆祝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图 厦门大学林子雨助理教授主持大会)

(图 厦门大学谭绍滨校长助理在开幕式上致辞)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我国在大数据领域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开启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新时代。推动大数据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相关人才的支撑,当前大数据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大数据人才的紧缺。国内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大数据人才的重任,尽快形成成熟完善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课程师资和实训平台等,是各大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第1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将于2017年5月12日(周五)至13日(周六)在厦门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承办。特邀请各高等学校选派大数据教学负责人和骨干任课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议全称:第1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

英文字母B和D代表BigData (大数据),造型是鼓起的风帆,代表乘风破浪,加快发展。下面的船体是书本造型,象征教学。圆圈内的蓝色背景,象征大数据的海洋,三片绿色,代表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三朵浪花(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绿色代表新生力量,茁壮成长。

注册报到:2017年5月12日(周五)全天,在“闽南大酒店”注册报到。

研讨会:2017年5月13日(周六)上午9点到下午6点,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

(图中的湖边建筑是厦门大学科艺中心,大会会场)

(图为大会会场 厦门大学科艺中心)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协办单位: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会

  • 大数据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 大数据技术专业申报经验分享;
  • 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 数据挖掘课程教学资源和经验分享;
  • 数据可视化课程教学资源和经验分享;
  • 数据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和经验分享;
  •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和经验分享;
  • Spark课程资源和经验分享;
  • 大数据人才评价标准与体系;
  • 大数据系列教材研发计划;
  • 大数据教学和科研案例等资源建设方案;
  • 校企合作大数据人才培养。

 (六)报告嘉宾

北京大学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袁晓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朱廷劭 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海量计算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钱卫宁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  苏明 教授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王伟 副教授

科技谷CEO、厦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陈思恩 博士

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卢云川 副总裁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西普教育联合创始人  林雪纲 博士

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产品总监  林明静

厦门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中国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  林子雨 助理教授

主持人:厦门大学 林子雨 助理教授
厦门大学 谭绍滨 校长助理 致辞
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中心营销部副主任 肖稳 先生 致辞
袁晓如 研究员 / 北京大学

《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朱廷劭 博士/研究员 中科院

《行为大数据挖掘及其在心理学的应用》

钱卫宁 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王伟 副教授 同济大学

《如何建设大数据与数据科学通识实践类课程》

苏明 教授 / 贵州师范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申报经验和建设思路分享》

林明静 副总经理 / 中锐网络

《DT时代的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思考》

卢云川 副总裁 / 中新赛克

《高校大数据发展的困境及建议》

林雪纲 常务副总经理/西普教育

《产教融合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

林子雨 助理教授 / 厦门大学

《高校大数据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经验分享》

主持人:朱顺痣 教授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嘉宾:袁晓如、朱廷劭、苏明、钱卫宁、王伟、林子雨

特邀嘉宾与报告内容简介

研讨会邀请了国内高校大数据教学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知名教师,与大家分享大数据专业建设思路和大数据教学经验、方法,并邀请业界专家分享面向高校的大数据教学实验方案和平台。

特邀报告嘉宾:袁晓如  研究员(北京大学)

袁晓如 研究员(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报告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拥有大量的数据并不等于获得相应价值。和其他分析手段不同,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的高通量特点,通过图形和交互的形式表现信息的内在规律及其传递、表达的过程,充分结合人的智能和机器的计算分析能力,将人的因素积极引入分析过程是人们理解复杂现象,诠释复杂数据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数据数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可视化的数据交互将成为关键的技术和工具。报告中将结合自2008年来在北京大学开设的可视化课程与全国可视化暑期学校的实践,讨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最新发展以及在教学研究中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挑战 嘉宾简介:袁晓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信息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学科研究部副部长。200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长期专注于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研究,针对数据挑战,从理论、方法、应用系统实现多方面开展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研究。在IEEE VIS, IEEE TVCG, EuroVis, CG&A客座编辑。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杰出讲者,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

特邀报告嘉宾:朱廷劭 博士/研究员(中科院)

朱廷劭 博士/研究员(中科院)

报告题目:行为大数据挖掘及其在心理学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络的普及,将普通人的日常行为以空前的规模和精细程度记录到电子环境中,形成了网络行为大数据,为个性心理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对反映个性特征的社交网络文本开展词汇学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构建利用社交网络行为预测用户个性心理特征的计算模型,并开始尝试将模型预测作为测量手段运用于个性心理学研究。这些初步工作,为网络技术支持下个性心理研究的纵深化、精细化发展做了铺垫,并开始显露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嘉宾简介朱廷劭,男,1971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9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2005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获博士学位。朱廷劭及其团队开展心理与行为科学大数据的交叉研究,构建了完善的行为和内容特征体系,建立了针对线上线下行为数据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用户心理特征的及时有效的识别,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973和863、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

特邀报告嘉宾:苏明(贵州师范大学)

苏明 教授/院长(贵州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申报的体会

报告摘要:为适应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需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各高校新一轮的建设热点,本报告中,将分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情况,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的编写要点进行分享。

嘉宾简介苏明,男,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贵州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津贴专家,贵州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数字仿真与自动化分会理事长,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电子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获得发明专利6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特邀报告嘉宾:钱卫宁(华东师范大学)

钱卫宁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报告摘要:在国家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数据科学思维,具备实施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的专门技术能力的人才,为信息技术、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安全、互联网等技术和应用领域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为数据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输送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已是高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从三年前开始讨论和准备,以让学生具备成为“系统架构师”和“数据科学家”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为目标,尝试梳理和综合计算机、统计、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建设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报告将分享课程体系建设中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对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思考。
嘉宾简介:钱卫宁,男,1976年出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4年在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理学)。担任了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ACM SIGMOD会员,IEEE会员,SIGMOD China Chapter委员。曾主持多项国家科研计划课题,包括1项国家“核高基”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曾担任了IDA Journal的编委委员(),WISE 14挑战赛共同主席(Challenge Co-Chair),以及KDD 2013、ICDE Journal和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reviewer)。参与翻译了《海量数据分析前沿》和《Hadoop权威指南》(第2版和第3版)。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包括SIGMOD、ICDE、WWW、SDM、CIKM、CCGrid、DASFAA、KAIS、WWWJ、FCS、JCST等,发表了5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入选了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入选2004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研究兴趣为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数据管理系统、可扩展事务处理,以及海量数据管理与分析。

特邀报告嘉宾:王伟(同济大学)

王伟  副教授(同济大学)

报告题目:如何建设大数据与数据科学通识实践类课程
报告摘要: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大数据和数据科学教研平台。本报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大数据和数据科学作为一门通识实践课进行教学,包括:数据科学和通识博雅理念的结合、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的建设、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实训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及相关案例分享等。期望能够带给大家一点启发,推动和促进我国大数据和数据科学的教育改革。

嘉宾简介:王伟,毕业于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CF高级会员,CCF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CCF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CCF形式化方法专业组委员、上海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上海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专委会委员。美国Wisconsin大学Madison分校作高级访问学者,美国Florida大学作CSC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分布式并行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

特邀报告嘉宾:陈思恩(科技谷CEO)

陈思恩 博士(科技谷CEO,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报告题目:构建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大数据实践平台的生态系统
报告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在大众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数据技术正在从少为人知的技术主题转变成了更多人使用的管理工具,其大数据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作为专业从事大数据研究与开发应用的企业,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其厦门大数据研发与教育中心,意将企业中的大数据技术、成功案例及行业的先进以课程的方式推进给高校,提供大数据实训基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同时,科技谷通过建立实验平台和科研平台,并紧密结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意与高校进行大数据理论研究投入生产应用,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平台对接和成果转化的大数据生态系统。

嘉宾简介:陈思恩,男,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管理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会员、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任特聘研究员、微软认证讲师(MCT)、福建工程学院云计算工程技术中心客座研究员、厦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及产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委会成员、厦门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研究院专委会委员。2013年创立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4年入选厦门市第六批“双百计划”大数据领军型创业人才,2016年中国软件大会上被评为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十大领军人物”。

特邀报告嘉宾:卢云川(南京中新赛克公司副总裁)

卢云川 副总裁(南京中新赛克公司)

报告题目:高校大数据发展的困境及建议

嘉宾简介:卢云川,浙江大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硕士毕业后加入中兴通信,历任中兴通讯核心网事业部研发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线总工,参与主持GSM、WCDMA、IMS核心网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工作。2013年加入中新赛克,担任公司研发副总,负责公司战略产品规划、研发、市场推广,特别是大数据产品的规划及市场推广工作。

特邀报告嘉宾:林雪纲(西普教育常务副总经理)

林雪纲 常务副总经理(西普教育)

报告题目:产教融合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

报告摘要:大数据产业链的人才需求推动了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而成熟完善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师资、教学资源及实践环境等, 成为各大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普教育一直致力于大数据实验教学产品、大数据硕士专业共建、大数据混合云教育平台等大数据专业建设的摸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打造出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大数据教育解决方案,与院校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将企业的创新思维、创新动能及创新经验融入到整个产学研合作的新模态中。报告将分享有关产教融合大数据专业建设实践的相关经验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嘉宾简介:林雪纲,浙江大学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多所高校聘任企业导师。10余年高校IT教育行业及高校教育产品规划经验,组织团队设计开发出数十款高校实验实训产品,获得数十项知识产权和相关政府项目基金支持,成果广泛应用于数百所高校。

特邀报告嘉宾:林明静(中锐网络副总经理)

林明静 副总经理(中锐网络)

报告题目:DT时代下的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思考

报告摘要:在DT时代,在本科、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目前高校在开展专业建设过程中有较多的障碍,如何通过校企协同合作快速、高效的建设大数据专业,本报告将通过中锐网络与院校合作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室建设、人才实训等相关内容给大家分享大数据专业建设的经验,期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关于大数据专业建设的帮助。

嘉宾简介:林明静,男,1982年出生,毕业于福州大学,现任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数据产品总监,中锐网络“百校IT人才发展计划”项目创始人之一,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作为企业导师参与到合作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专注于基础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护航服务。曾担任过技术总监、产品研发总监等相关职务。

特邀报告嘉宾:林子雨(厦门大学)

林子雨   助理教授(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高校大数据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经验分享

报告摘要:为了加快中国高校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中国高校大数据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加快高校大数据课程资源建设,从而获得中国高校大数据教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在本报告中,讲者将以自己在厦门大学主讲本科生课程《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和研究生课程《大数据处理技术Spark》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自己编著的《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和《Spark入门教程》教材,与参会者分享讲者在大数据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丰富成果和相关教学经验。
嘉宾简介:,男,1978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海峡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负责人,厦门大学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要建设者和骨干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中国高校首个“数字教师”提出者和建设者,2009年至今,“数字教师”大平台累计向网络免费发布超过100万字高价值的研究和教学资料,累计网络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编著出版了中国高校第一本系统介绍大数据知识的专业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成为国内众多高校开课教材,并成为京东、当当网等网店畅销书籍。建设了国内高校首个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大数据课程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成为国内高校大数据教学知名品牌,平台每年访问量超过100万次;建设了国内高校首个大数据课程教师培训交流基地,为全国高校培养大数据课程师资力量,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4期培训,总计有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100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交流。主持1项2016年度福建省教改课题和1项2016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大数据创新百人”称号。主讲的《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在线课程自2016年3月在网易云课堂上线以来,一直稳居大数据类课程排行榜首位,学习人数超过2万5千人,99%网友给予最高五星级评价,被众多网友称为“国内难得的经典课程”;承办了NDBC2016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论坛,邀请高校大数据教学权威专家和知名教师做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0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家重点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温馨提示:由于会务费980元是直接交给“厦门大学”学校财务处账户,会务组需要在5月1日到10日之间到厦门大学财务处核对汇款信息,提前找厦大财务处开具发票,因此,5月6日之前已经完成注册交费的参会代表,可以在5月12日注册现场拿到注册费发票。5月6日以后报名的参会代表,无法在注册当天拿到注册费发票,会务组会在会议结束后统一邮寄发票。

报到地点:会务组5月12日(周五)全天在闽南大酒店设置报到处,迎接各位参会老师注册报到。

会议地点: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会务组5月13日(周六)早晨7点30分统一安排班车把参会老师从闽南大酒店接到厦门大学会场。

本部分内容包括:(一)住宿指南;(二)交通指南。

温馨提示:会务组不负责宾馆预定(因为每位老师对住宿费标准和房型要求不同),请参会老师直接与闽南大酒店联系预定房间。参会者可以选择自己预订厦门的任何一家宾馆(没有班车接送到厦门大学会场,需要自行前往会场),或者也可以选择入住会务组统一安排的闽南大酒店(会务组有统一安排班车从闽南大酒店接送到厦门大学会场)。如果需要入住会务组统一安排的闽南大酒店,请参会老师自行和闽南大酒店客户经理刘一民电话联系提前预定房间(预定时请告知闽南大酒店是参加厦门大学举办的第1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闽南大酒店宾馆房间数量有限,请参会老师提前预定,闽南大酒店为本次会议提供优惠价格。

宾馆地址:厦门市湖滨南路一里26-34号

苏明 院长 贵州师范大学大数据学院

夏小云老师  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

王琰老师 厦门理工学院

本届研讨会相关事务请联系:

夏小云老师  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

}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积极性和潜力,在学生中掀起勤练技能、学好技能的良好氛围,切实推动了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贯彻落实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卓有成效。我校在收悉竞赛通知后积极组织筹备,制定了完善的竞赛培训方案,通过校本技能竞赛选拔优秀学生,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养辅导,对在校赛、区域赛、国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优秀指导教师分别予以奖励,并在各级奖助学金评定、评优时予以加分,为大赛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是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专业赛事,是更好的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等讲话精神而举办的赛事,它能较好的推动各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高校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未来求职就业和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为特色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我校航空学院作为赛事组织方,积极配合组委会,通过张贴赛事海报、发布赛事报名专属链接、集中赛事动员等多种途径,已经连续多年组织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并在最近一次的2021年第三届计挑赛初赛中获奖17项、决赛获奖多项的好成绩。获奖学生的竞赛成绩也较合理的得到学校和学院认可,获奖证书可以用来申请计算机学院和航空学院的的科研学分、创新创业实训等实践课程的学分,并在学生年终评优评先、申请竞赛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作为赛事组织者,我们每年也积极通过学院向学校提交计挑赛的竞赛立项申请。 随着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举办日期的临近,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赛事宣传、学生报名组织、学生参赛辅导等工作,并期待在本年度挑战赛中取得报名人数规模和竞赛成绩的更大突破。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5月份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的训练并组织学校初赛。 根据学生获奖情况可获得相应加分,一等奖7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参赛1分。 在每学年的评优评先中,算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占比30%。 通过去年的大赛,已经有了初步的组织和参赛经验。通过大赛,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技能有了较好的巩固,获奖同学更是自信满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能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题型更贴近实际应用, 促进学生主动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积极性,提高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首次参赛,我们学校组织学生主要参加的是计挑赛中的“Office高级应用”赛项。报名后,参赛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备赛,学习劲头足。在教学上,能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知识点上既能做到查缺补漏,又能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未来就业打下基础。此外我校对于获奖学生也给予评奖评优上的加分。虽然我们在2021年第一次参加,但是参赛学生的热情还是很高,即使受疫情影响,学生比赛的热情依然高涨。参赛的学生也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有些学生比赛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表示下次一定还要参赛。相信之后,我校参赛学生会更多,更积极。也相信“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会越办越好。

  • 我是广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刘飞生老师,去年组织我们学校的学生参与了第三届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 去年我校共有六十余学生参与了这次比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个比赛正好符合我们学校学生每个学期的“四个一”活动要求,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学习。比赛中,我们以学院经费帮助学生统一报名,并对取得奖项的学生给予了相应奖励。 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给所有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锻炼机会。这个比赛不像蓝桥杯、ACM大赛这类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只限定于高年级学生或水平极高的学生参与,也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如大一学生刚学完C语言,参加C语言项目会比较合适,虽然在最终决赛中会有些吃力,但起码有个舞台让大一学子参与;大二学生刚学完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等课程,参与其中也是个不错的机会;蓝桥杯、ACM大赛固然是极好的,但这些比赛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大多是大三、大四学生参与,不适合于初入大学的学子,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则正好给了初学者一个机会。

  • 学校认可的C类赛事,学校非常支持学生参加大赛,并为获得省赛一等奖及国赛的同学报销报名费。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参赛,学校还为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同学奖励现金2000元,二等奖800元,国赛三等奖及省赛一等奖300元。

  • 赛事具备相当含金量,赛项有梯度,能照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校对于获奖的学生,按照已有奖励政策给予物质奖励。 在赛事组织方面,一是尽早谋划尽早启动尽早宣传;二是精挑细选优秀学生备赛;三是组织业务骨干对学生专题培训。 总的来说,“一次参赛,终身受益;坚持参赛,必成大器;只要你来,必有未来!”

  • 尊敬的大赛组委会,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搭建了这个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平台,我校从第一届开始参与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至今已有四年的时间,今年即将迎来第四届大赛,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对此充满了期待。大赛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认可度都在逐年进步,我校也将其纳入了B类竞赛并按照相关文件对获奖师生进行奖励,这无疑是对参赛师生的一种鼓舞,使得我校在第三届时作为承办单位参与此届比赛。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四届比赛,我想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是比赛题目难度和类型的优化调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优化题目难度要考虑参赛学生所在院校水平,题目类型要符合实际应用,我认为比赛最重要的是实践,是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竞赛平台上实践出来,而不是无意义的题目考核。希望贵单位在今后的能够不断优化调整竞赛组织工作,以获得更多高校学子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此我预祝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取得圆满成功!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程序设计类区域赛侧重于考基础+基本算法,有选择题和编程题,对于算法入门的同学来说,是检测自身程编程能力的好机会;国赛含金量更高一些,侧重于考算法,全部是编程题,想要获得好名次,需要长期的算法积累。 学校对于竞赛给予了大力支持。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以及奖励,院校报名还可以报销报名费。 我校11月底12月初会举办程序设计校赛,经过网络赛和正式赛双重选拔,挑选优秀学生参加训练,备战12月的计挑赛。

  • 自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开始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广大院校师生的踊跃支持。引导高校在校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增加学生的竞赛履历,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自比赛举办以来颇受本校学生认可,参加比赛的学生们都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计算机能力,获奖学生还将获得学校奖励,在校内的评奖评优中也会优先考虑。本校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考” 的课赛融合。比赛期间本校高度重视比赛的组织工作,安装考试环境,安排监考、技术人员,严格组织监考,并充分做好防疫工作,为参赛选手创造了一个友好、安全、安心的竞赛环境。大赛组委会比赛期间严格监督比赛纪律,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给每一位比赛选手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参赛机会。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赛项丰富,覆盖面广,除了适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还给了其他专业喜欢计算机的同学参赛的机会,受众面广,同学们参赛积极性很高。西华大学已经将该赛事列入学校支持的学科竞赛名单,获奖学生可抵扣创新学分绩点。2021年计算机学院第一次组织比赛,报名参赛学生达182人次,涉及多个学院的多个专业。在学院领导支持下,比赛圆满成功举行。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已举办3届。3年来,赛事影响不断扩大,参与的高校、大学生越来越多。2020年起,我们承办了安徽工程大学赛点。2020年我校择优选拔、统一报名华东区域赛102项,2021年统一报名149项。除学校支出的统一报名外,我们也积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行参赛。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着眼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尤其是编程能力的培养。从竞赛内容、组织过程、影响效果来看,毫无疑问契合了定位,达到了预期。我校非常重视这项赛事,把这作为推动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我们相信整体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一定能整体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本赛事把重要的比赛普及化、公益化,较小的投入就可以推动大量学生参与,全国决赛获奖比例控制又能很好地保证竞赛获奖的含金量。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的含金量还体现在赛事主办方。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一级法人学会,在计算机高等教育领域威望崇高,有口皆碑。这是赛事质量的极大保障。因赛事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我校按全国一级学科学会(协会)主办来认定,本项赛事的决赛获奖按B类加分。

  •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是由我国一级学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优秀赛事,竞赛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赛区赛项多样、题目难度适中、组织流程规范、评判标准严格,随着参赛规模逐年扩大,赛事于2021年入选甘肃省2021年省级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鼓励学生参与知名度高、认可度强的优秀创新类竞赛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如高水平比赛获奖置换同类课程学分、第二课堂学分加分、免推硕士研究生加分等,学生参赛积极性高。2021年我校首次申请组织office应用和程序设计两个赛项,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赛前培训、练习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真备赛,获得一等奖决赛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7项的成绩、并荣幸获得优秀组织奖。在2022年,我校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参加本赛事的更多赛项,力争获得更好的成绩,期待比赛能有更大的影响力。

}

  2022 年 9 月 17 日下午,2022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第二届微信大数据挑战赛决赛于广州微信总部正式举办,最终,决赛队伍 ——“苟进决赛”队以其突出的算法表现摘得头筹,这一大数据领域的国内顶级赛事,也在四个月的激烈争夺后落下帷幕。

  本届比赛是微信以联合举办方身份冠名赛事的第二年,企业赋能科技赛事,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训练环境,促进了算法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发展与应用。

  本次比赛贴合当下大数据领域前沿热点,以“多模态短视频分类”为赛题设计方向,参赛队伍基于微信视频号脱敏数据,BOB彩票app下载在腾讯云 TIONE 训练环境中对短视频进行分类预测。

  赛事于 4 月下旬正式启动,组委会共收到超过 3500 支队伍报名,经过 4 个月初赛、复赛的层层角逐,最终有 6 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答辩。

  微信技术架构部总经理 Stephen 为决赛致辞,他提出“比赛举办以来,选手们呈现出积极进取、不轻易言弃的精神风貌”,对所有参赛选手的技术探索精神表示肯定。

  本次决赛的评审席亦是大咖云集,腾讯 AI Lab 及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主任张正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主任袁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中心谭明奎,英特尔中国区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BOB彩票app下载首席工程师夏磊,腾讯专家研究员饶峰云五位国内大数据领域资深专家出席并担任评委。

  在四个小时的赛程中,不同职业、专业背景的队伍选手们分别对各自解题方案的理论依据、设计原理、应用效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展示代码运行,并就评委提问进行答辩。现场气氛热烈、决赛队伍们精彩的表现获得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现场评委从应用可行性、设计合理性、技术创新性、BOB彩票app下载介绍演示表现等方面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各参赛团队的专业性与创新性,BOB彩票app下载为比赛输出了专业、独到的点评,也在与选手的交流互动中提供了行业内前沿观点。

  决赛共累积 56 万元巨额奖金池,最终,“苟进决赛”队斩获决赛第一名,夺得最高奖金 30 万元奖金。而“冲冲冲~”队荣获决赛第二名,“抱朴子”队及“机器不学习啦”队并列决赛第三名,“warriors”队和“蜜度信息”队分别获决赛第五名及决赛第六名。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最早于 2016 年创办,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大数据挑战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在 年均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行业内一项广受关注与好评的顶级赛事。

  2021 年,微信以联合举办方身份首次“入场”,并以企业真实场景和实际脱敏数据为基础,为竞赛增添了更多实操性与成果复用的可能性。2022 微信大数据挑战赛,继续由清华大学和腾讯微信事业群联合举办,由腾讯云提供竞赛平台和资源支持,英特尔独家外部合作,权威的背书、顶级的算法竞赛,吸引了行业内的关注与众多专业算法选手报名参赛。

  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赛事是大数据领域内一种被实践有效的模式,企业为赛事注入真实而有活力的训练环境、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高校为赛事与企业输送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培养体系,BOB彩票app下载双方共同促进大数据技术发展,为新的技术思路打通快速应用的链路。

  微信团队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各类算法技术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以给广大的微信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视频号就是一次集聚算法技术应用、已经初具规模的成功尝试,亿万微信视频号用户在平台上丰富、流畅的体验,皆基于微信团队对短视频分类与推荐技术的不懈耕耘。

  微信连续两年冠名赛事,旨在推促成多模态短视频分类等算法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更多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同时以企业角色,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是微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微信技术版块的行业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钉钉杯大学生大数据挑战赛含金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