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越大的就越圆吗?

在我们的认知里,宇宙中不论是闪烁的,还是暗淡的天体,似乎都是圆的,从月亮到地球到太阳,再到其他我们认识的行星,好像都是球体,这是巧合吗?

首先,宇宙中都是球体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天体都不是球形。

我们之所以认为宇宙中天体都呈球形,是因为这种天体正好位于我们的眼睛或望远镜最容易观测的范围,再加上大多媒体呈现的天体形象是圆的,才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虽然行星之所以称为行星,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圆形。但是太空中的大多数东西都不是完全圆的,还可能非常粗糙。

行星是由岩石、冰和气体构成的,在成为行星之前,岩石和冰的部分是小块,不比沙粒大,在年轻的太阳周围移动。

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重力将小块的岩石和冰拉向彼此,直到它们开始粘在一起。最终,这些小块土地从沙的大小变成了山的大小。

这些岩石和冰的山是毛茸茸的,就像巨大的脏雪球。因此,整座山的小质量和微弱的重力无法克服岩石和冰块的坚硬形状,使其变成圆形。

不过,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体积越大的天体所形成的球形越完美。

比如直径1.28万千米的地球其实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差了21千米左右,比值是1:0.99672,形象理解的话,如果地球是个直径1米的球体,那么赤道鼓起的部分也就比两极高3毫米而已。

这个结果凭心而论,让很多篮球足球都不如地球像球,但地球的完美程度比起1.5亿公里外的太阳来,还是差点意思。

而导致宇宙天体是否接近球体的原因,还得说说万有引力。

不管是恒星还是行星,在它们的形成之初,都是宇宙星云中的物质相互碰撞,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

随着聚集起来的物质的增多,引力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它会将周围的物质向它的中心方向吸引。

当引力变得足以改变天体形状的时候,形成天体的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向引力中心靠拢,它们互相挤压,最终收缩成一个圆球形,从而达到了这个天体的内部引力的平衡。

一个天体只有在自身引力足够大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圆球体,比如说像小行星之类的小天体,由于它们的体积不够大,其自身的引力并不足以改变自己的形状,所以它们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公园里正在制作的棉花糖。

当机器开动时,竹签飞速的旋转,周围的糖丝不断的吸附在它上面,刚开始的时候形状不规则,但随着棉花糖越来越大,聚集起来的糖丝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接近圆球体的形状。

由于角动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天体绝大多数都是自转的,天体自转的离心力也会使天体慢慢的变成一个圆球形。

所以一个天体只要具有足够的引力,并且还有自转运动,它自转速度越大,它的顶部就会越尖,中间就会越圆,最终都会形成一个圆球体,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知道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