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时间点 时间段 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加速度 路程 位移用名词怎么解释184?

第1篇: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

体育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平时同学们在体育课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其实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渗透着许多物理知识。体育与物理形同兄妹般亲密。

1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上场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碳*镁”,人们通常又称之为“镁粉”。碳*镁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这对体*和举重运动员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使得运动员握不住器械,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碳*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

2举重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经典力学方法建立搬举动作的力学模型,定义下肢与地面夹○

角θ为广义坐标,考虑均匀举重方式,假定重物提升y1和躯干角α与θ的微分约束关系,通过对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求得髋角β的加速度曲线及髋部的内力和内力矩,并求得便于深入讨论力学及理解析表达式.通过分析表明,举重动作髋部内力、内力矩大小主要和举重时角加速度有关,尽量控制以均匀方式举重方式是举重的理想方式.

1摩擦力:短跑运动员在短跑时要换穿短跑运动鞋,这种鞋的底部安有小钉,运动员在高○

速奔跑时,小钉可以扎进跑道,有效地防止运

第2篇: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和力》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这一定律)。

2.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质叫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定律。惯*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越大。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5、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簧测力计。

9.*簧测力计的原理:在**限度内,*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0.*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簧测力计内*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第3篇:初中物理物体的运动特*重点知识点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通常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质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4、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与速度、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则运动的物体的动能越大。

5、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6、在*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

7、长度的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有:千米、光年;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

第4篇: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之物体的运动特*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通常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质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4、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与速度、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则运动的物体的动能越大。

5、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6、在*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

7、长度的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有:千米、光年;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第5篇: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

第6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知识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高中英语,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第7篇:初中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整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明确要研究的对象a(如车上的人);

(2)选择参照物b(如地面);

(3)判断a和b(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改变。

若位置有改变,说明a相对于b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则a相对b是静止的。*注: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运动慢。

(2)定义: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类似于观众的方法)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根据v=s/t可以得到: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当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即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三)平均速度(v)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第8篇:物体的运动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

第9篇:平抛运动的物理知识点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第10篇:物理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

}

瞬时速度 矢量 (瞬时)速率 标量 瞬时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度 矢量 位移除以时间 平均速率 标量 路程除以时间 瞬时对应时刻和位置 平均对应时间和位移(路程) 时间非常短 位移非常小时 (极限思维)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时间越短 位移越小平均速度月接近瞬时速度

}

之前的文章内容当中总结过一次高中物理公式,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本篇文章对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以及考点进行了总结归纳,还是那句话,基础很重要啊,同学们,基础夯实,上分一定没问题

下期预告,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面知识点扑面而来,准备好笔记本吧!

   篇幅较长 只截取部分 免费完整版私信【物理02】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

v的大小由v0、a、t决定

a不是由v、△v、△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

由v与v0决定,而且,也由a与△t决定

与位移x或△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①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 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 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

①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 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 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