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报考如何?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爬取

1、高校数量与地理分布

根据教育部公布最新2020年全国高校名单可知,2020全国共有3005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专科(高职)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

相比2019年,我国一共增加了49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增加52所,成人高等学校减少3所。

全国各省高校数量数据显示,江苏省高校数量最多,高达175所,其次是广东省,共计168所高等学校,历年来高考大省山东和河南分别排名第三、第四。

从质量上来说,北京市双一流学校最多,高达35所,其次分别是江苏省和上海,分别是16和14所。

从上述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强大。为什么?

  • 一方面,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相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对教育文娱产业的投入也就越大,于是造就了教育产业的繁盛。
  • 另一方面,基于人口规模的聚集,这些城市更容易带动教育产业的发展。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各城市的聚集人群数量,对比看看。

这些高校中,无论是普通本科还是专科(高职)院校,大部分院校均是公办院校。不过院校类别却是不同的。

从院校类别看,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总数最多,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本科公办院校内师范类紧跟其后,位居第三。从小有志向当老师的学子们,可以选择这类学校。这里小编已经给大家整理出30所热度师范类高校,以供参考。

▲师范类热度高校TOP30

如果大家只是要对全国高校分布情况粗略了解的话,可以阅览全国高校按城市分布,以气泡大小和颜色表示院校数量。

图中结果佐证了以上统计,全国范围内,高校资源最充沛的位于我国的江苏、广东省等各城市内。

因此,江苏和广东等地也是每年高考考生和家长们重点关注的报考区域。

2、全国最受欢迎的高校是哪一所?

除了要知道全国高校情况与各省份高校分布情况外,在选学校的时候,关注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不是也很有参考性?

你知道历年以来,最受大家欢迎的学校是哪一所吗?是清华?是北大?

都不是,小编整理出了这一份颇具参考意见的名单。

分析发现,全国最热门的前三所学校分别是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武汉大学,连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要位居其后。

▲全国高校热度TOP15

这并不是说清华北大不够优秀,而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这两所学校是金字塔顶尖的,每年招生人数有限。

北大清华之下,排得上名号的学校有很多,为什么是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武汉大学呢?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除了北上广三个特殊地区外,一个省内最好的大学往往是以省的名字,或者省会的城市命名的。而这些院校,也往往是省内资源最集中、师资力量最强、地区内学历认可度最好的院校。

这三所高校正符合这一特征,彰显着强硬的教学实力,所以能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高居全国高校热度榜前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总热度最高的厦门大学和近期热度较高的电子科技大学,均是211工程、985工程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实力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来自中国教育在线)

图中发现,虽然福建省厦门大学位居全国各大高校热度榜单首位,但其第二第三名高校却与其相差较大。

▲全国热度前十省份各省热度前三高校

也就是说,大家关注福建的高校,大多是冲着厦门大学来的。足见这所大学的优越与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城市是大家的报考重点?

以上有提到,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我国的江苏和广东等地有数量众多的高校资源,很多考生都会报名这些城市。

但是,数据之外,我们还会对超一流城市有着格外的向往,比如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众多学子们心心念念的理想报考城市。

你知道北京的高校情况是怎样的吗

北京是拥有双一流高校最多的城市。若是想要报考北京的高校,可以参照这份北京高校热度统计。

北京最热的两所高校非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莫属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邮电大学近期热度(周访问量)有所回落,而北京工业大学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两所学校近期热度较高。

▲北京高校热度TOP15

当然,每个人实力有参差,努力一番之后还是难以选择心仪的高等院校,我们该怎么做?这时候,一份专科(高职)院校热度情况的统计就很有必要了。

从总访问量来看,专(高职)最高热度5M相对于本科最高热度20M,确实少很多。但单从专科学校看近期热度院校有开封大学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而山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却鲜有访问。

▲全国专科(高职)院校热度TOP15

3、时下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专业?

学校了解差不多了,是时候关注起选专业的问题了。

按照过来人的说法,学校很重要,但在择业方面,专业更重要。

一个出色的专业,不仅可以换来更轻松的就职机会,也会带来更充沛的薪水报酬。这一点实在不必羞于谈及,毕竟理想之外,每个人都会遭受现实的生活压力。

所以说,当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要怎么给自己更有利的机会?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了这些:

将大家较为关心的各学科热度、平均薪资比例饼图如下图所示。从总体看,各类学科平均薪资、热度等差异较大

▲本科学科、平均薪资与总访问量比例图

将热度最高的工学、平均薪资最高的理学单独提出,可以看到工学里计算机类热度和平均薪资均相对较高;而从颜色最醒目的深蓝色可以看到平均薪资最高的是理学里的数学类,高达13K,但数学大神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哟。

同样的视角看专科(高职)类学科热度、平均薪资情况,与本科类院校不同的是,无论是在热度还是平均薪资,其差异均较小。

▲专科(高职)学科、平均薪资与总访问量比例图

从图中一眼看出薪资水平较高的(深蓝色)的专业是计算机类、建筑设计类、金融类等,而财务会计类、食品类、物流类等平均薪资相对较低。

薪资水平代表的是专业选择的一部分考量。每个人的考虑角度不同,因此对于各专业的青睐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还格外分析了各专业的热度和人气。

从总热度看,本科专业中,商务经济学位居榜首,但近期热度(周访问量)最高的却是临床医学,其次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近期较热门的专业。

▲本科热门专业TOP20

从专科(高职)热门专业图看,临床医学总访问量可谓是独占鳌头,是第二名的近/

高校和专业信息爬取代码一样,除了请求地址和每页信息条数不同外,其他均一样,下面展示。

☆专科(高职)专业数据

▲专科(高职)专业数据样例


关注猪哥,带你看更多数据分析案例
}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 

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这类高考志愿咨询服务靠谱吗?“花钱填报”真能帮考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吗?

高考志愿填报催生“天价”咨询费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早在高考前,一些咨询机构就已经在线上线下开办了高考志愿填报培训班。

某考后填报志愿咨询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在高考结束后的线下培训班场次不会太多,“因为专家这个时候一对一服务的学生太多了,精力顾不过来,我们最多安排一到两场就完事了”。

记者发现,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的产品,只要输入“高考志愿”进行搜索,马上会出现包括高考志愿填报手册、高考志愿填报秘籍攻略、高考志愿卡等等一大批相关产品,其中就有资深老师“一对一”报考咨询服务,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记者根据网站提供的400电话,进行了电话咨询。在电话中,这一考后填报志愿机构的工作人员给出了报价:12800元的,是有3年多工作经验的老师;24800元的,是有4年工作经验的老师;还有29800元的,是有5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剩下的就是39800元,有七八年工作经验。

志愿填报需面谈,一份方案动辄万元

与几家机构电话沟通后,对方均表示需要面谈。记者来到了其中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专门提供志愿填报服务的机构,该机构在其网站上打出的宣传语是“志愿报得好等于高考多考20分”。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志愿填报通过率是百分之百,如果今年给你报你没过,我们全额退款,这是写在合同里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咨询机构还推出了专家级套餐服务,包括潜能测评、生涯规划加志愿填报,套餐种类丰富,费用也居高不下。如资深专家的全程服务费是39800元,培训机构承诺,整个服务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考生被大学录取。

当记者对交费后是否能保证被录取心存疑虑时,几乎每家机构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并且都表示,他们所提供的方案是运用大数据得出来的,可靠程度非常高。

利用大数据填报志愿靠谱吗?

填报高考志愿的确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准确而详实的数据支撑,但是大数据不只是数据多,它的内涵是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研判,来掌握和满足考生和家长最精准的需求。在一份价值数万元的填报志愿方案里,大数据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采访中,各机构都主打运用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数据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生经过各种测评后得出的数据;另一组为各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库。

面谈时,机构负责人介绍,数据库里的数据只是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一个方面,而机构聘请的资深专家的分析建议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据介绍,这里的资深填报志愿专家都曾经就职于教育单位,人脉资源丰富。简单来说,资深不资深主要还是看是否可以让学生被所规划的学校录取。

记者电话咨询了多家机构,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服务收费目前从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最贵的超过5万元。越是高价位的越抢手,有些“资深”专家的服务已经满额。

实际上咨询机构并无“报考大数据库”支持

对于考生来说,在上千所大学、数千个专业中,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报一个适合的志愿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对复杂的报考规则,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大数据库,根据近年来全国招考数据、各校高招政策、各专业前景等做出数据分析,这确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目前能够提供报考咨询的各家机构谁又能拥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呢?实际上,某在线教育机构人员透露,并没有很明确的大数据分析方式。

同时专家指出,如果数据推测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很低,从而就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这些数据只能呈现过去,不能预测到未来。当考生依据数据做出选择时,就会改变这个数据未来的状况,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留心。”

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合适自己最重要

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业内专家建议,考生应先根据个人成绩缩小报考大学范围,再综合考虑个人性格和职业的对应关系、个人未来职业倾向等多方面因素报考。

中国教育网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大数据能算出一定填报规律,但是没有办法算出考生的喜好,所以这些产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赖。“我特别想提醒家长和考生,我们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更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排名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专家提醒,完全相信大数据和咨询机构填报志愿会带来新的风险。怎么填事关考生的前途,家长和考生应做好功课、心中有底,才能理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支持下的报考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