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英雄电影天堂天堂》几个人物,几句感慨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下载中文版-乐游网游戏下载
安全的单机游戏下载大全
→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 中文版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中文版( 玩家自制RPG彼岸之光系列 )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是国内玩家自制的RPG彼岸之光系列作品之一,游戏中作者建立了一个原创的魔幻世界,游戏重心倾向于剧情方面,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探索和解谜元素。仔细和各个NPC对话的话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喜欢这类小型RPG的玩家可以试试。【游戏介绍】对
游戏大小:54M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是国内玩家自制的RPG彼岸之光系列作品之一,游戏中作者建立了一个原创的魔幻世界,游戏重心倾向于剧情方面,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探索和解谜元素。仔细和各个NPC对话的话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喜欢这类小型RPG的玩家可以试试。【游戏介绍】对着即将到来的凄凉未来,在悲剧的轮回中寻找通往希望的道路..Glimmer众神掌管着纷繁的世界。为了保证自己的力量能维持所有的世界,定时会有腐败程度严重的世界被判定为“存在失格”而遭到毁灭。对世界的审判和制裁,则是由神麾下的天使们执行。旧世界的毁灭和新世界的生成――希望与绝望的轮回一直持续着..Last Paradise位于边缘的世界,EOA?VX。数百年前的灾难席卷了这个世界,整个大地几乎都化为混沌,只有一片高地逃过一劫,成为生灵们最后的栖息之所。残存下来的人们把这片高地称作“Last Paradise”我们的故事,就在这片高地上展开――晚归途中遭遇强盗的少女..宣告将要检视这个世界而降临的天使..披着光明外衣,实则让黑暗蔓延的祭司..以及突然出现在Last Paradise的神秘少年和少女..众人的轨迹,将交织成怎样的画卷呢?【基本操作】确定:Z或回车菜单以及返回:X行动:方向键加速:Shift【游戏配置】游戏配置要求不高【游戏测评】游戏制作的非常精美,各方面在几个版本的修改之后本作已经没有什么BUG了,作者说游戏偏向剧情的描写,但是战斗的部分也一点都不差哦,而在达成一定条件通关后会开启附加的Extra模式,可以在里面看到游戏音乐的解说以及两个附加的小故事。
安卓官方手机版
IOS官方手机版
其他版本下载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 中文版
下载周排行
下载总排行
◎ 我们收集了众多网友经常出现的问题,点击浏览:如果下载的时候提示 &Service Unavailable& ?请务必使用
下载本站游戏!
◎ 游戏1号群:336883(满),游戏2号群:,欢迎加入。
◎ 提供 彼岸之光:迷失天堂
中文破解版,保证完全无毒病,请大家放心下载.
◎ 本站仅创建用户沟通交流的平台,所展示的游戏资源内容均来自于用户上传分享,版权问题均与我站无关。资源仅作为用户间分享讨论之用,如该游戏触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至邮箱:,我们第一时间给予删除。&p&&b&TO BE OR NOT TO BE 解释为生存还是毁灭(朱生豪译本)——《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中的经典独白(第三幕第一场)。&/b&&/p&&p&看到这句,我瞬间泪目,甚至难受到无以复加。&/p&&p&可能别人不一定理解,可是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就是你活不成你想要的样子,你必须活成你父母需要的样子。父母需要的不是你活的多么开心快乐,无忧无愁。而是他们人前人后,骄傲满满的,那溢出来的幸福,骄傲,我生的儿子有多棒。我教出来的孩子,有多听话,多完美。&/p&&p&&b&所以,父母自小就会给我们定要求。&/b&&/p&&p&&b&需要你年年考双百。&/b&&/p&&p&&b&次次年级必须进前十,更好前五,最好的是前三。&/b&&/p&&p&&b&高考北大清华轮流抢你。&/b&&/p&&p&&b&毕业国外名校考研读博争着要你。&/b&&/p&&p&&b&读书时候学业为重,早恋那是天塌下来了。&/b&&/p&&p&&b&读完,公务员,开公司,年薪几百万,必须要找一个和你一样出色的对象。&/b&&/p&&p&&b&生完一胎生二胎,然后最好一男一女。&/b&&/p&&p&&br&&/p&&p&&b&我想,这些要求,我们都特别特别熟悉,到现在,我们父母都在耳边不停的叮嘱的那句话:我就是为你好。&/b&&/p&&p&&b&但凡我们有一点点挣扎,小学打到初中。到了高中会反抗了,爸爸在那砸桌摔椅的咆哮,妈妈在那哭得声嘶力竭的悲鸣。所以我们以前做的再好统统会成为,这孩子怎么了,怎么变坏了,怎么不听话了,我们养你这么多年,你就这么回报我们?然后你只能默默接受,默默自己安慰自己,默默去承受你已经不能负荷得压力。挺过去了,可以自己独立了,他们还会用他们的人生教条绑架你。两个字,孝顺。&/b&&/p&&h2&&b&王猛的长文,不是数落父母。是字字诛心,滴滴血泪。一个缩影背后,是庞大的中国式父母群体。&/b&&/h2&&p&其实,作为北大留美学生,早就在他父母那个差不多年纪的时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早就可以放手,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p&&p&可惜对不起,父母会觉得,我把你培养的这么好,是我的成功,是我的辛苦,是我那信仰教条造就了你,和你的努力,你的奋斗,你的日以夜继没任何关系。&/p&&p&因为我的高标准,严要求,才让你成人成才。从你出生起,注定了,你一切一切就是我给的。&/p&&p&&b&说来好笑,我一个最近聊得特别好的研究生朋友,和我吐槽,他父亲,一个初中文化卖包子的,在饭桌上,当着他的面忽然背诵起了二十四节气,然后对着他儿子横了一眼,说,你一研究生会背这个吗?所以你别在那自以为是。你不过是我花钱培养出来的。&/b&&/p&&p&&b&我朋友脾气好,笑了笑,饭碗一推,回自己屋子了。他知道父亲的可笑,也知道在饭桌前坐下去,食如嚼腊,没意思。&/b&&/p&&p&&b&可笑的却是,他妈妈马上进屋劝道:你别气你爸爸,你爸爸心脏不好,赶紧给你爸爸道歉。&/b&&/p&&p&&b&看明白潜台词了吗?&/b&“就算你是研究生,你也不如老子,老子会背二十四节气”,“别问高考你考的如何,你还不如我这个蒸馒头的”&/p&&p&因为你在你父母眼里,就是一个产品,他哪怕自己混得再没出息,在别人面前再卑微,甚至是社会再底层的阶级,他就是可以在你面前横,因为你是他生的,你再厉害,再出色,没他那一颗精子,一颗卵子,在你是他生养出来的前提下,你就狗屁都不是。&/p&&p&&b&我那个朋友说,等他考研,开始拿工资可以独立之后,每年每月还钱父母,然后再也不会回到那个所谓的家。他唯一舍不开的就是对他那关爱,细如发丝的奶奶。&/b&&/p&&p&&b&你看,这又是一个王猛。&/b&&/p&&p&&b&+++++++++++++++++++++++++++&/b&&/p&&p&&b&其实,王猛如果回来,他父母一定肯定以及必定就是老样子。&/b&&/p&&p&或许会道歉一下,然后口口声声为孩子好。&br&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幸福。&/p&&p&接下来,人生路就是。&br&妻贤子孝?举案齐眉?儿孙满堂?&br&然后用幸福的名义,去再次绑架。&br&不是一直很听话?&br&不是一直觉得他是你们骄傲?&br&不是一直觉得他按照你们的路走?&br&可是,他们还是不会,也不愿意了解他!&/p&&p&&b&他们悲伤绝望,那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是因为孩子不再逆来顺受,于是他们所谓的天塌了。对,仅仅孩子不顺从了,而不是我们认为的那生离死别才叫支离破碎。&/b&&/p&&p&&b&所以父母的爱呢?&/b&&/p&&p&&b&当王猛们,不过是小心翼翼,鼓足勇气,只是因为他人生的一点点脱离你们轨迹的选择。其中并不包括他的事业,他的财富,他的认知,他的一切一切。&/b&&/p&&p&&b&仅仅他还抓着最后一根你们是父母的那一点点良知。还想尊重你们,爱你们,孝顺你们,想卑微的告诉你们一声。我是个人,我不是你们控制,为所欲为的提线木偶。&/b&&/p&&p&&b&哪怕你们不同意,你们不理解,你们不明白。&/b&&/p&&h2&&b&他求的不过是两个字,尊重!&/b&&/h2&&p&&b&所以这种父母真的明白吗?&/b&&/p&&p&&b&绝对不会,但凡时间重来一遍,他们照样逼死自己的儿女。就跟王猛的父母一样,宁愿相信一个姓姚的外人,也不会听儿子半个字。&/b&&/p&&p&&b&你看,到了最后的最后,&/b&老两口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p&&p&你看,那群帮凶还在问: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p&&p&我就问问,你们儿子,给了你们多少机会!!为什么非要他心碎到捡不起来了,死灰到一点点热度都没得时候,你们才发现,那个儿子死了!!??一手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的时候,还要问为什么?因为自己是父母,就脸都可以不要了吗?&/p&&p&&br&&/p&&p&&b&来,我来告诉你答案:他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你们的儿子。当你们问为什么他不原谅的时候,对不起,原不原谅是他可以决定的事情,而不是伤害他的人,在一旁不知痛痒的人,可以替他决定的。&/b&&/p&&p&&b&伤痕已经不可磨灭了,你们差点把人逼死,觉得王猛们不懂事,把所有的错都归结于父母的控制上,可你们忘记了,他要的只是一个字:活。你们要脸,他要的是命!!还不懂吗?&/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c16daf230fb0d8b8d98a751ee8986f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c16daf230fb0d8b8d98a751ee8986f6_r.jpg&&&/figure&&p&可悲的是,儿子都死了,变成另外一个人,做父母的却依旧活在过去。其实很容易的一句话,只要你开心就好,一切问题早就迎刃而解。&/p&&p&可惜,放不下的是父母的架子,舍不得的是多年以来的权威。他们说王猛们放不下,不过是自己更不愿意面对罢了,还不明白吗,没有对错,没有输赢,都是不能挽回的破碎,遥遥相望的鸿沟了,那些父母却还认为,要是孩子说,我错了,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事。&/p&&p&&b&我们是离巢之鸟, &/b&&/p&&p&&b&身下是万丈深渊, &/b&&/p&&p&&b&头上是无尽苍穹。 &/b&&/p&&p&&b&幸与不幸都看咱们自己。&/b&&/p&&p&&b&如果你不知道子女必然是要自己展翅的。连这个道理至死都不懂,还是不要轻易为人父母。&/b&&/p&&p&&b&附送一段我心里话。&/b&&/p&&p&&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先天忤逆,后天不孝,只不过我想活出我要的样子,而不是你们手心里的木偶。&/b&&/p&&p&&b&我们既然是雄鹰,风雨飘摇,披霜沥雪都是应该的。回巢的时候,只要你们说一句没事,有爹妈在,就足够了。&/b&&/p&&p&&b&而不是风筝,就算飞得再高,依旧被爱绑架,依旧被那一丝叫做孝顺的线所牵绊。&/b&&/p&&p&&b&大恩成仇,大爱成殇。&/b&&/p&&p&&b&有一天,风筝的线一旦断了之后,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陨落,要么不知所踪。&/b&&/p&&p&&b&所以,爸爸妈妈们,&/b&&/p&&p&&b&不要嘴上让我们做雄鹰,却始终背后扯着不愿意放手的风筝线。&/b&&/p&&p&&b&就这样。&/b&&/p&
TO BE OR NOT TO BE 解释为生存还是毁灭(朱生豪译本)——《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中的经典独白(第三幕第一场)。看到这句,我瞬间泪目,甚至难受到无以复加。可能别人不一定理解,可是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就是你活不成你想要的样子,你必须活成你父母需…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64ce0ecd2e_b.jpg& data-rawwidth=&1258&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64ce0ecd2e_r.jpg&&&/figure&&p&&b&&u&身为一名资深老同志,诚惶诚恐,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为LGBT群体尽一点点绵薄之力。读文章和看视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把之前从Youtube上听译的这个演讲全文稿发出来。也是想让大家能从文字中感受更多的逻辑力量。&/u&&/b&&/p&&p&&b&&u&&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18429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演讲+弹幕完整视频链接(B站)&/a&&/u&&/b&&/p&&p&&b&&u&&a class=&video-box&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jc2MTc2NDY0.html%3Ffrom%3Ds1.8-1-1.2%26amp%3Bamp%3Bspm%3Da2h0k..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演讲)同性恋在道德上有什么错?(一小时完整版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data-poster=&&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演讲)同性恋在道德上有什么错?(一小时完整版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2MTc2NDY0.html?from=s1.8-1-1.2&spm=a2h0k..0&/span&
&/u&&/b&&/p&&p&Dr. JohnCorvino约翰·科尔维诺教授,是美国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大学哲学系教授同时也是伦理学者。他致力于通过巡回演讲和专栏写作等方式和公众探讨同性恋与道德的关系,揭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合逻辑的伦理观念。“这一切如此扭曲:我们恨一群人,仅仅因为他们爱另一群人,我们对一群人施以暴力,仅仅因为他们生命中可贵的情感。这种不公正对待的恶果,比起两个自愿成年人间的关系,对道德的伤害何止千百倍?”&br&&/p&&br&&p&&b&What’s Morally Wrong with Homosexuality?&/b&&/p&&p&&b&同性恋在道德上有什么错?&/b&&/p&&p&&b&John Corvino &/b&&b&约翰 科尔维诺博士&/b&&/p&&p&&b&(同性恋伦理学家,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哲学教授)&/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ohncorvino.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ohn Corvino&/a&&/p&&p&我想以一个思维实验开始我今天的演讲。&/p&&p&我们来设想某种行为:它发生在自愿的成年人之间,对参与者无害,并且可以给参与者以极大的愉悦——我只给你以上几条信息,那么,仅仅基于以上这些信息,这种行为听起来似乎很不错。&/p&&p&假设我在这个情境下再加点东西:我会告知你这种行为不但会给参与者愉悦,并且它是参与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甚至是他们整个生命意义的源泉。咱们再次仅就以上这些信息来判断整个行为本身,听起来也很棒,是我们要积极鼓励的那种行为。&/p&&p&那么如果我再加入更多的判断条件呢?比如我会告诉你,行为的参与者是两个成年男子,或两个成年女性,而行为本身与性有关。突然之间,很多人就开始不那么感冒了,事实上,很多人不但会去谴责这种行为,甚至会称之为“令人憎恶的道德恶行(Moral Abomination)”&/p&&p&&b&同性恋在道德上有什么错?&/b&&/p&&p&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事实:就在此时此刻,整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进行着性行为。——光是想到这点就有点让人不好意思,特别是你们现在都在正襟危坐听我演讲,——有些人的性行为伴侣和自己是相同的种族,有些是不同种族;有些人的性伴侣和自己年纪相当,有些则是老少配;有些人和性伴侣之间相识已久,有些则是从网上联系到的一夜情。有些人之间有着甜美温馨的爱情,有些人之间则是施暴与受害的关系。以上这些全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含义。&/p&&p&但如果告诉你,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的性伴侣是自己的同性,有些人是自己的异性时,这条信息本身,就足以挑起强烈的伦理思考了。&/p&&p&而我今晚在此想要探寻的问题正是——“&b&为何如此?&/b&”&/p&&p&&b&同性恋在道德上有什么错?&/b&而若是没错,这么多的争吵和争论又有何意义?我解决这个疑问的办法,就是去讨论一下一些常见的反对同性恋的论点和论辩,从哲学上去细细审视它们,听上去不错。我们将剖析这些论点,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否成立。&/p&&p&在我对它们进行探讨之前,咱们做点基础工作。今晚我们将探讨同性恋这个话题,&b&什么是同性恋?&/b&&/p&&p&很多人喜欢把同性恋性取向和同性恋行为加以区分:同性恋性取向是情感上受到相同性别的人的吸引,而同性恋行为是在性的方面和相同性别的人进行亲密的互动。&/p&&p&跟很多类似的区分方法一样,这种区分既有利也有弊。它的好处在于,这种区分可以提醒我们:我们都有很多并没有付诸行动的,或者本就不该付诸行动的情感和感受。&/p&&p&比如有时我在排队的时候,前面有某君带着蓝牙耳机叽叽喳喳聊个没完,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及后面被打扰到的人的感受。而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有时我脑海里就会突然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拔出一把宝剑,一剑下去切掉他耳朵,嗖的一声,世界清净了”。我并没有把这种感受付诸于行动,相信你们也会在某些时候有类似的感受。我们都会产生一些感受,却不遵循它们去行动,这是成熟的表现。这是人的正常表现,你会有自制力。并不仅仅因为你产生了一种感受,就意味着你一定要将其付诸行动,这种区分方式提醒了我们这个道理。&/p&&p&而另一方面,这种区分方式也存在着过于简化的问题。比如,它在情感感受与具体行为之间,画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界线,而界线的两边,情感感受与具体行为实际上却往往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两种事物。有时这两者紧密相连,有时,“我们是谁”和“我们要做什么”这两者有着极大的关联。而这种武断的区分,会让我们忘了这一点。&/p&&p&这种区分的另一个糟糕之处是,它过度简化了问题里相关的元素:性取向和性行为。&/p&&p&我不妨解释一下两者,先从行为开始:当我们提到“同性性行为”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哪些东西?当我们提到“异性性行为”的时候,我们指的又是哪些东西?是指“性交”么?当然!那么“接吻”算么?有时候算。那么“牵手”呢?或者“浪漫地和某人一起散步”,又或者“给某人做一顿美味佳肴”。抑或仅仅是“在暗恋的对象家门前守候”,可别想歪了哦。大家想象一下那些构成我们情感生活的所有行为,那么答案显而易见。&/p&&p&当我们讨论异性恋的时候,我们会去讨论上面的这些各种各样的行为。而当我们讨论同性恋的时候,我们却把所有的焦点集中在“性”这一点上。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仿佛同性恋者家里只有一间屋子,那就是卧室,仿佛性才是我们生活中和情感里最重要的东西,而这大错特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错误的区别对待了。&/p&&p&人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当说到异性恋者,会去讨论他们的“&b&情感关系&/b&”,而当说到同性恋者,却只会讨论“&b&性&/b&”这个话题。人们会说,异性恋者过的是“&b&生活&/b&”同性恋者过的是“&b&生活方式&/b&”我在州立大学教书,我挣的那点钱可让我过不上什么“生活方式”。人们会说异性恋者有“&b&伦理道德观&/b&”,而异性恋者是“&b&行事态度&/b&”。我们谈论一个事物时用的那些词汇,会真切地影响到我们思考他们的方式。&/p&&p&我们今晚将着重谈谈同性恋的性这个话题,因为让很多人感到不安的,正是它。但是我不想让你们得到这种歪曲的观念,以为性就是同性恋行为、同性恋情感关系或者同性恋群体的人生的全部。咱们接着谈另一个问题:&b&性的取向&/b&。&/p&&p&我有着某种性取向,它是什么呢?我会被某种性别的人吸引,没错。我同时也会被某个年龄段的人吸引,被某种身材、个性的人吸引,被有着某种特定幽默感的人吸引……凡此种种,组成了我的性取向,这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当人们谈到性取向的时候,却往往聚焦在非常窄的一点上,——吸引你的人的性别。然后人们就把所有人轻松地分了类:“异性恋”和“同性恋”。&/p&&p&哎呀怎么冒出个“双性恋”来,这不是给我们分类工作增加难度嘛!每次我走到什么地方都有人问我“我搞不懂双性恋这东西”,我花点时间解释几句,这不是什么艰深的概念:有些人同时被男人和女人吸引,就这么简单!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见谁爱谁,那会累死的。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会搞不清楚自己的情感,也不意味着性别对他们不重要,以上都不是。这仅仅意味着对双性恋来说,吸引他们的人究竟是男是女,并不是个决定性因素。&/p&&p&我之所以提到这点,是因为我们社会中的男女同性恋者常常碰到的问题,双性恋者也都会碰到。双性恋者不会被“半逐出家门”或者“半解雇”,也不会因为性取向而被“半骚扰”,(他们遭受的对待是相同的)。今晚我主要谈同性恋的话题,但是我今晚谈到的大部分观点,也都适用于双性恋。&/p&&p&我的工作始于90年代早期的德克萨斯州,在我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近几年,常会碰到很多人有这样的说法:“你做事的方式似乎有些负面,你总是讨论那些对同性恋的负面论点,为什么从来没见你提出过支持同性恋的正面论点呢?”我的回答是:好主意,那我就从一个最基础的支持同性恋的论点开始说起。只是个基本的论点,要说的很多,不过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基本的论点很简单:&b&同性恋情感关系能让一部分人幸福&/b&。&/p&&p&我说它能让一部分人幸福,并不是仅指它令人愉悦的那部分,虽然愉悦这一点是幸福的组成部分,但还有更多的东西在里边:同性恋的情感关系和异性恋的情感关系一样,是人们沟通的管道,可以让长久的人生变得充实丰满。当我们谈到异性恋情感的时候,我们都会祝福赞美这一点,天南海北的人们都用文学艺术小说甚至电视肥皂剧来赞颂这种美好的事物,随便什么电视节目,哪怕是让你死掉无数大脑细胞的烂节目。它们都在这一点上有着相同的共识:在人海中找到某人,和他/她建立联系,用连语言都不足以表达的各种方式,传递你对他/她的情感。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体验啊。如果我们对整整一群人说:“错,你们不配拥有这些”,然后否定他们,禁止他们拥有这样的情感……见鬼,我们真有那么充分的理由么?&/p&&p&好吧,咱们就说说这些“理由”都是些什么样的。先说第一个理由,第一个反对同性恋的论点是说,&b&同性之恋之所以有错,是因为《圣经》谴责它&/b&。&/p&&p&当我说到《圣经》的时候,广义上其实指的可能是一系列不同的东西:圣经有非常多不同版本的教义文本,不同的信仰人群会选择奉不同的版本为圭臬。我们暂且只提所谓的的“犹太-基督教(Judeo-Christian 犹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传统,它也是由很多种不同的传统组成,而且对于不同的篇章是否会被奉为圣经的真义、哪些译本更具权威也有许多争论。这些问题我们统统放在一边,不去管它。我先假设当我提到《圣经》的时候,你们懂得我的所指,那么当我们翻阅犹太-基督教的《圣经》时,我们会发现里边有一些对于同性关系颇为负面的言语。&/p&&p&比如利未记(Book of
Leviticus)中:“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这本是可憎恶的。”当然,利未记中也把其它的一些行为叫做“可憎恶的”,而这些人们却常常选择视若不见。比如利未记中说到食用甲壳类海鲜是“可憎恶的”(译注:《利未记》第11章10-11节:凡在海里、河里,并一切水里游动的活物,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这些无翅无鳞、以为可憎的,你们不可吃他的肉;死的也当以为可憎。)虾肉大餐么?按利未记的说法那是不能吃的。利未记里说穿不同布料缝成的衣服是上帝憎恶的。涤纶混纺?按利未记的说法那是不能穿的。利未记甚至说,触碰死去的猪的遗骸是上帝憎恶的。橄榄球?按利未记的说法那是不能玩的。橄榄球是用猪皮做的,瞧瞧这逻辑。&/p&&p&说这些的不止利未记一篇,也不只是旧约里的篇章。我们翻阅整个《圣经》,会发现一大堆东西,都存在伦理道德问题。圣保罗说过:“在教堂里让你们的妇人保持沉默” ,对我来说可不像是什么好的道德建议。(译注:那圣咏合唱需要高音怎么办?小男孩呗。小男孩变声了怎么办?切掉呗,于是阉人歌手登场,多么道德啊。)《圣经》里建议那些离婚之后又再婚的人,应该被处以死刑,为什么?因为根据新约,离婚被视为“奸淫”,而旧约里规定了“奸淫”者要处以死刑。同样,听起来也不是那么舒服。&/p&&p&《圣经》里认为奴隶制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我跟别人说起这些来,他们甚至不相信这真是出自圣经。好,我来给你读一下:利未记25:44-46:“至于你的奴仆,婢女,可以从你四围的国中买。并且那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和他们的家属,在你们地上所生的,你们也可以从其中买人,他们要作你们的产业。你们要将他们遗留给你们的子孙为产业,要永远从他们中间拣出奴仆……”这些话是谁说的?根据圣经的记载,这是上帝的话。我们怎么能想象,拥有至善大爱的上帝,竟然可以容忍像奴隶制这样的制度。而且不只是《圣经》旧约,圣保罗在新约的《以非所书》中说:“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p&&p&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虔诚的信徒该怎么做?”我的看法是,你可以承认,也许在某些事情上,&b&《圣经》里的文字并非永远正确无误&/b&。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说上帝是错的,更有可能是人把上帝的言语理解错了。毕竟,对上帝全心全意的信仰,和对我们人类自己理解上帝意旨的能力的自信,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事实上,我们只需要用客观的态度回望历史,就会发现&b&那些坚称自己是上帝意旨直接传达者的人,往往都值得我们高度警惕&/b&。&/p&&p&有人也许要说:“不不不,《圣经》是上帝的言语,《圣经》一贯正确,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而我要说:“圣经真的没有谬误么?那些支持奴隶制度的段落你怎么看?”你猜他们怎么回答我?他们说“约翰啊,你这么说是在断章取义,你怎么能离开上下文,单独引述某一段圣经,然后把这段本来只是适用于古代的话,硬是和现在这个时代作对比,你这分明就是断章取义嘛!”&/p&&p&等一下,如果赞同奴隶制的段落我们不能这么去理解的话,为什么反对同性恋的段落就可以这么做呢?毕竟,对于同性关系来说,圣经时代的环境背景和现在的环境背景截然不同。&/p&&p&而且事实上,在圣经寥寥几段关于同性恋的段落里,上下文的背景几乎都是在探讨偶像崇拜,而这里的同性恋是很大程度上和异教徒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这是《圣经》的撰写者心中所想的话,如果这是他们的本意那么他们所说的和我在这里所说的,是完全迥异的两件事,而只把某段话单独拿出来离开上下文去解读的话,那就是断章取义。&/p&&p&简单附加说明和澄清几句,首先,请不要把我的意思进行曲解,我并没有说圣经已经老旧过时,忘了它吧,或者忽略掉它,或者仅取需要的段落来用作论据——事实上在辩论时,论辩双方常常都在这么做,我不认为这是种好做法。而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理解《圣经》对于身处今天的我们的意义,你需要先了解这一点:《圣经》的撰写者们关注的东西和我们关注的东西可能大相径庭。而这点,对于我们今天该如何解读演绎圣经文本,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只能拥抱一些在今天看来很不正常的观点了,比如妇女地位低下,奴隶制等一大堆东西。&/p&&p&第二点,即使我前面讨论了那么多,也不代表我认为是否“断章取义”能改变那些关于奴隶制的段落的意义。我们必须承认《圣经》的撰写者,把偏见和时代的局限带入到了《圣经》的文本之中,而如果他们谈到奴隶制的时候,是带着偏见和时代的局限的话,那么当他们谈到同性恋的话,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带着偏见和时代的局限呢?&/p&&p&最后我想说,对我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总是——但很多,《圣经》并不是那些反对声音的根源。更多的情况是,&b&当人们反对同性恋的时候,原因很可能是他们没有足够了解同性恋,所以他们拿出了圣经然后用里边的话来支撑这种先入为主&/b&。&/p&&p&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有这么一件事,很多年前,我曾短暂地在圣母院大学读研究生。没错,圣母院大学是一所著名的天主教教会学校。在这里,校方告诉我们不能在这里的校园内成立男女同性恋组织。原因是这于此处的天主教教育有冲突。校方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你们不能在这里成立男女同性恋组织,因为和这里的天主教教育理念有冲突。”可我们这里成立了穆斯林学生组织,成立了犹太学生组织,穆斯林和犹太人连耶稣基督的神性都不承认,而耶稣基督,在天主教学校的教育里是非常重要的角色!&/p&&p&所以其实整件事和天主教教育无关。这不是什么天主教教育理念的事情,他们先入为主地反对某样东西,然后随手把天主教教育理念拉过来作为挡箭牌,简单轻松。&/p&&p&所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一些非宗教的,或者可以说更世俗的论点,当我们生存在并且真心热爱一个支持宗教自由的社会里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从这个角度进行探究。那么,有哪些非宗教观念的论点是反对同性恋的呢?今晚我要说的第二个论点,也是第一个非宗教性质的论点,是声称&b&同性恋不可以普遍推行(Universalizable)&/b&。&/p&&p&这个词不是个常见词,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我第一次听说这种论调,是在1992年的时候,我在纽约的圣约翰大学,我本科就读的地方做一个演讲,此刻我的这个演讲即脱胎于那时。当时有一位普莱奥神父,当时学校报纸的撰稿人,对我受邀演讲非常不满,于是给校方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有这样的说法:“毫无疑问同性恋对于社会是有坏处的,每个人都是同性恋的话,根本不可能有人类社会”。&/p&&p&我将之称为“普遍推行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如果我们将个体的行为推广到整体,出现不好的推论结果,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错的”。&/p&&p&我对神父信里的很多观点颇为不同意,但我想既然他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写这封长信,我不妨也写封吧,因此我给普莱奥神父回了一封公开信,信是这么说的:“尊敬的普莱奥神父,如果每个人都是罗马天主教神父的话,人类社会也不存在了”(译注:罗马天主教神父有独身不婚的传统)“此致,敬礼,约翰
科尔维诺”。&/p&&p&这种论点的问题在哪里?它有很多问题,一是普莱奥神父假定,仅仅因为社会需要某些人生育繁衍后代,就能据此得出每个人都有义务生育的结论,当然,这种推论显然错了。社会需要某些人去成为医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成为医生。社会需要某些人去成为环卫工人,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成为环卫工人。诚然,我们需要一些人去生育后代,但并不能推论出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生育后代。这点我想普莱奥神父一定会认可。&/p&&p&有人对我指出:“其实有些天主教神父是有孩子的”,说的没错不假,但重点在于,神父的论点都同样适用于独身主义,(因为很多同性恋也是有孩子的。)退一万步,先假定我们要遵循这种“每个人都有生育的义务”的论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这都不会成为反对同性恋的合理论证,它顶多可以用来反对那种对异性绝对排斥的真性同性恋(Exclusive Homosexuality),因为&b&同性恋,也就是对同性之爱本身,并不会阻止一个人去生育&/b&(译注:想想很多生育孩子的拉拉就知道了)。&/p&&p&如果强说同性之爱会妨碍生育,那么你们此刻坐在台下听演讲也同样是妨碍生育的行为嘛。灯有点黑,我看不到后排,但据我粗略地观察,你们此刻确实没人在进行生育活动。因为听演讲就是一个非生育活动嘛!所以神父的论点完全不适用于已生育了孩子,或采用了人工授精的男女同性恋者。或者如果我们把生育这个概念的外沿拓展一下,这个论点同样不适用于领养和收养。所以想以这种论证来反对同性恋似乎站不住脚。&/p&&p&接下来我想说的是第三个反对同性恋的论点:“&b&同性恋的错在于,它是于人有害的&/b&”这并不是仅仅一个论点,这是一大群论点的集合。历史上,男女同性恋者,曾被视为种种灾祸的替罪羊。从地震、瘟疫、饥荒,到丽莎
明尼里(Liza Minnelli好莱坞全能巨星,同志权益活动家)——好吧,出了丽莎确实是我们的责任,有错我们不推诿。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耳边也充斥着各种对同性恋的牵强指责,从疾病、自杀率、恋童癖,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疾病。&/p&&p&听到这些指责,你心里肯定有些问号:一,它们都是真的么?二,我们如何知道它是真的?&/p&&p&似乎有一种方法能得到答案,就是和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们聊聊,因为我们同性恋对于自己的事情还算比较了解的。可是很多人就说:“不行,你不能信任那些同性恋,他们是有偏见的。”好吧,那我们怎么去了解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生活呢?好,我们可以靠统计数据,这里有个问题,常见的问题是,通常你想佐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你需要找到统计数据来支撑它,而无可否认,在别的情况下,我们总能找到或好一点或差一点的统计研究供论证使用。而这件事上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果想要对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双方进行精确的比较。你必须找到区分他们的方法。而我们如何做呢?靠问!比如问“您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呢?”他们耳后也不会有什么区分标记,我们只能靠问!而在一个羞辱排挤同性恋的社会里,很多人没法轻松地如实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对于这种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研究,有时我们甚至根本无法取得准确的研究样本。&/p&&p&对于很多这种无端的指责,其实并非每个都需要我们通过统计研究的方法加以辩驳。原因很简单:相关性与因果性不能混为一谈。你们有谁听过这个道理?两件事物同时出现,并不意味着其中之一是另外一个的因或果。我一般会用一个科学醉鬼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科学醉鬼想要了解他自己宿醉的元凶,于是开始进行记录,记录里这样写:周一晚:威士忌兑雪碧;周二早:宿醉;周二晚:杜松子酒兑雪碧;周三早:宿醉;周三晚:伏特加兑雪碧;周四早:宿醉;他研究了记录,得出了结论:“哈,造成宿醉的是雪碧!”我想,当我们说同性恋对于很多问题负有责任的时候,也许同性恋就是那杯雪碧。&/p&&p&那么,什么是酒呢?嗯,至少有一部分造成宿醉的酒,是这个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不公平对待,而这也许会某种程度上导致如下的结果:如果你是一个同性恋者,你的生活多半会变得相对不易一些,因此你就比异性恋者,更容易遇到生活中的问题。&/p&&p&事实上,有种东西我管它叫“恶霸论调”:学校操场上有个小恶霸把别的孩子打倒在地,倒地的孩子大哭起来,老师问打人的孩子:“你为什么打他”打人的孩子回答:“我打他因为他哭,他哭起来让我心烦”老师:“可是他哭是因为你打他啊”打人孩子回答:“没错,如果他继续哭,我会继续打他!”这种“恶霸论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施暴者试图以“我不喜欢我对他施暴后他的样子”为理由,把自己的施暴行为正义化。&/p&&p&咱们设想一下,假设有这么个人,名叫帕特 罗伯森(译注:著名反同保守派政客Pat Robertson)。帕特 罗伯森说:“同性恋者过着悲惨和不幸福的生活!”我想说的是:你难道就不想想为什么他们过得不好吗?难道和你针对同性恋者的攻击言论没有一点关系么?难道和你扮演的极端保守主义角色没有一点关系么?而这也许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同性恋者的生活变得更不易一点点。&/p&&p&也许你会说:“好吧,也许你的道理能解释一些问题,但不是全部,&b&你如何解释艾滋病?难道导致艾滋病的不是同性恋么&/b&?”&/p&&p&不,导致艾滋病的,是病毒!而病毒可以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可以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也完全可以通过非性行为传播。从艾滋病风险的角度来说,我和一个女性HIV病毒携带者发生性行为,被传染上艾滋的风险要无限大于我和一个完全健康的男性发生性行为。因为&b&导致艾滋病的,是病毒,而不是性行为&/b&。而且,如果病毒不存在的话,两个男人可以从早到晚发生性行为而不必担心染病。他们会累得半死,但不会得艾滋病。&/p&&p&此外,如果艾滋病的风险高低,可以成为判断伦理道德水准高低的计量工具的话,女同性恋会成为世界上道德水准最高的族群,因为以艾滋病风险来看,女同性恋的性行为大大值得提倡。我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喜欢规避风险的哦。咱们想象一下新闻头条:卫生局长大力提倡拉拉性爱!——这多半不可能,不过当我们讨论艾滋病风险的时候,这种反同的论点有着太多的漏洞了。&/p&&p&这种论调在假定:所有的同性恋性行为都是高风险的,所有的高风险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继而推出结论:所有的同性恋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种论断在两个地方站不住脚:第一个前提和第二个前提,两者皆荒谬。有的同性恋性行为是有风险的,有些没风险;有些异性恋性行为是有风险的,有些没风险;有些跟性半点关系都没有的行为是有风险的;有些有风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有些则无关道德;那种论断太多漏洞了。&/p&&p&在我早先的演讲中,当我谈到风险的时候,我就只讲上面这些就够了。不过有些人会在后面的问答环节里试图向我提问,我用了“试图”二字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吞吞吐吐不自然的语调,让我好一会儿才明白他们想要问什么。他们一般会说:“但是,确实很有风险啊,因为……你懂的,呃……当两个男人……呃……这很有风险的,因为身体构造不匹配,所以当身体构造不匹配的时候,呃……两个男人……呃”他们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来,最后我只好打断他们:“抱歉,您是不是想说肛交这个词?”“喔上帝啊,他居然说在德克萨斯州说了“肛交”这个词,快逮捕他!”我想说的是,局面很尴尬,不过他们确实是想要向我咨询关于肛交的问题。&/p&&p&我进而意识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想到同性恋的时候,他们脑海里出现的是男同性恋,而当他们想到男同性恋的时候,他们脑海里出现的是肛门性交,当他们想到肛门性交的时候,他们脑海里出现的是这样的论调:&b&身体构造不匹配&/b&。随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想要关注人们内心里真正在想什么,我必须关注这种论调。&/p&&p&所以对这种说法我有两个回答,第一个回答是:不,身体构造是匹配的!我怎么知道?很简单,如果他们不匹配,人们就会开始尝试,尝试不成功的话,就换一种方式呗。会有下面这种情况出现么?“哦上帝啊,他们不匹配,怎么办啊?——我也不知道!你想改打保龄球么?好啊,谁让它不匹配呢!”想必安排人在问答环节表演这个小品小段儿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是真事不是我编的,他们会这样问:“哦,当然不匹配啊,这就是错的,原因是……”(开始摆两个手指指尖相对的手势)我要回答的是:“如果你要是用这种姿势,明显你就错了嘛!你这让我有什么可说的!”同性恋们又不傻,他们不会坐在那里干着急:“上帝啊,身体构造不匹配,我们该怎么办啊?”于是我开始有点懂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只关注男性同性恋者,那么拉拉们的做法呢?(摆出两拳相抵的姿势)那么说到这儿,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反同论点了,而是一场灾难。&/p&&p&由此我引出第二个回应,对于“身体构造不匹配”的论调,我稍微严肃一点的回应:假设你对某种特定的性行为方式,比如肛交,提出反对的论点,那么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你对特定的行为的反对,而这种反对论点绝不等同于对同性性取向的反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者全都进行肛交这种行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有很多别的方式。而且并不是只有同性恋者,会去进行肛交这种行为。这也是一个让我的听众们都很吃惊的答案。&/p&&p&有个关于斯特罗姆 舍尔蒙德(Strom Thurmond)的有趣故事,我一提到斯特罗姆 舍尔蒙德这名字,观众就开始笑,你们还记得斯特罗姆这人吧?斯特罗姆
舍尔蒙德是个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参议员,他多年以前是个种族隔离主义者,后来进了参议院,一直待到两三百岁高龄才离开,旁人都得先给他擦擦灰然后轮椅推他出去,有点像电影《老板渡假去》里的情节。“舍尔蒙德参议员先生,您对同性婚姻怎么看?”(假扮木偶状):“NO!”“不开玩笑,你从电视上都能看见拴在他脑袋后面的绳子”。&/p&&p&斯特罗姆 舍尔蒙德这人有个很逗的故事,当时他们正在讨论不当性行为法案(Sodomy Laws),你们多半没有意识到,当2003年最高法院裁定不当性行为法案无效之前,即劳伦斯诉德克萨斯州那个案子之前,很多州甚至将肛交和口交同时归为违法不当性行为。而大家多半也都不知道口交也属于违法行为。这些州里有一半都立法同时禁止同性恋之间的“不当性行为”和异性恋之间的“不当性行为”。所以实际上确实有写在纸上的法条,来禁止同性恋之间的“不当性行为”,而同时也同样把异性恋之间的肛交视为“不当性行为”加以禁止。这事情闹到了参议院引起辩论,很明显异性恋也会去做这些行为,这时候斯特罗姆
舍尔蒙德居然站起来了,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他说到:“不,异性恋不做这些!”瞬间我就明白了为什么他老人家是个暴躁的老顽固了。&/p&&p&我不想因为我讲了些笑话就让你们忽视我演讲观点里严肃的这些部分:当我们谈到同性恋性行为的时候,我们探讨的实际上是一系列广泛的体验,在性的方面,这些体验和异性恋的体验毫无分别。而试图用某种特定的性行为方式来定义某一类人,用这种武断的粗暴简化分类方式来区分情感体验,会给人们造成错误的印象。&/p&&p&我探讨过这种论调,指责同性恋是错的,原因是同性恋对于同性恋关系中的人有害处。不过常常有人说同性恋是错的,并不是错在同性恋本身对男女同性恋者做了什么,而是错在同性恋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我们耳边总是有这样的指责:“&b&同性恋是我们国家伦理建筑的威胁!它动摇了国家的基础!&/b&”这种说法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在床上的事情,如何能“动摇了国家的基础”呢?我的确在床上比较威猛,不过这种指责也太不着边际了。“亲爱的,今晚要小心点别伤到国家的基础哦”我刚刚和你们说过,其实和床上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关系,开个玩笑而已。&/p&&p&同性恋究竟在什么方面可以威胁到社会?在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指责,我主要讲其中两种。首先是指责“&b&同性恋对儿童是一种威胁&/b&”,接下来我会讨论更为广泛的一种说法那就是“&b&同性恋是对婚姻和家庭的威胁&/b&”。&/p&&p&关于同性恋对儿童是一种威胁的论调,多半意味着如下几点:一是说&b&同性恋现在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孩子们长大之后会越来越有可能变成男女同性恋&/b&。必须首先强调:这种说法是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即使如此,这种论证本身也是个循环谬误。你不能去先说之所以某件事是坏的,是因为假设我们允许它,其他人就也会跟着去做,上面的论证依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是坏的。就好像如果我们允许玩高尔夫球,那么更多的人就会想去玩高尔夫,可高尔夫坏在哪里?这种论证放到哪里都是一样站不住脚。&/p&&p&接下来是另外一个版本,指责同性恋之所以是儿童的威胁,是因为&b&同性恋者,特别是男性,会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恋童癖&/b&。我再次强调,没有丝毫证据支撑这种论点,因此这是无稽之谈。&/p&&p&不过我也想请你们来想想这一点:当一个异性恋者做了一件恶事,比如猥亵儿童,强奸女性,犯下严重的罪行等,我们都不会去觉得这和他的异性恋性取向有关。可是当我们从报纸上读到一个男人猥亵一个男童的时候,大家的印象却往往推及整个同性恋人群。如果你想打击虐童犯罪,我全心支持,虐待儿童是个非常恶劣的事情,但我们不能把这和发生在两个自愿的成年人之间的事情混为一谈,一旦混淆了这两者,不但会让无辜的人群承受无端中伤,更让我们的注意力从一些对儿童真正的威胁上转移开,这才是非常值得严肃关注的问题。&/p&&p&接下来有些人开始绕开儿童问题,而是开始指责&b&同性恋是家庭的威胁&/b&。我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为同性婚姻呼吁辩护时,总是听到这种论调。我必须承认,对于这种论调,我常常搞不懂:你们是否觉得,一旦我们支持同性恋的情感关系之后,异性恋者就会停止他们的异性恋关系,转投到同性恋关系中去?听起来难以置信。异性恋对同性恋的反应会是这种么:“嗨,这不公平,凭什么他可以是同性恋而我不行?”&/p&&p&异性恋的人,依然会继续自己的异性恋情感关系,这是件好事。而我们也应该一边支持他们,一边承认异性恋情感关系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事实上,我进一步想说,这种论断不但错误地把同性恋者作为替罪羊。而且,比起它反对的同性恋来说,这种论断本身才是对家庭更大的威胁。&/p&&p&我再说一个故事,很多年前我住在纽约,有位乔先生,他已经娶妻并且生了几个孩子。他们全家和我都在同一个教会相识,然后某天晚上,我在一个同性恋酒吧碰到了他。一开始我几乎不敢相信那是乔,因为那怎么可能是乔啊?他已经娶妻生子了!不过每次我朝他望过去的时候,他都试图遮住自己的脸,这种动作反而欲盖弥彰。我径直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乔,你为什么来这里?”年长我十岁的乔开口回答我,他说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做一个同性恋者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他身边有无数的压力逼迫他去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娶妻和生子。但对他来说,这一切都起不到什么好作用,所以他一直过着双重身份的生活。我在此并非想去替他这种做法辩解,这并不是件好事情,我没经历过他那些压力和艰辛。我并不知道他有过多少艰难的挣扎。我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可以对这种情况做出客观和有见地的评价。但是我确实想说,如果我们简单地承认“&b&异性恋婚姻并不适合每个人&/b&”这个事实,也许像他这样痛苦的例子会变得越来越少。当我们硬把一个人推到他无法适应的牢笼里的时候,我们做的并不是一件善事。我们对同性恋者做的不是善事,对他们的婚姻配偶做的不是善事,对他们的孩子做的也不是善事。&/p&&p&OK,接下来的话题是今晚要讨论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论点,指责&b&同性恋之所以有错,是因为它是“非自然的”&/b&。这话可以解释为很多种不同的含义。什么才是“非自然的”?某种程度上,衣服就是一种“非自然的”东西,建筑也是一种“非自然的”东西,但是感谢上天,我们不会因此就去赤身裸体风餐露宿。所以当我们说同性恋是“非自然的”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指什么?&/p&&p&而且,“自然”还是“非自然”真的重要么?“非自然”,那又怎么样?看来我们得为“非自然”找到些跟道德相关的注脚,不妨看看当人们提到“非自然”的时候他们指的是哪些不同的东西:他们会把大部分人不去做的东西,也就是比例较低的事物,视作“不自然”。这不假,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开展一段同性恋的情感经历。同理,大多数人也不会去弹奏曼陀林琴,大多数人也不会去驾驶飞机,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去读梵文。事实上是,大多数人不去做某件事情,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本身是错的。所以,这与道德无关。&/p&&p&人们还把什么视为“不自然”呢?他们也许会指,动物不去做的事情,就是“不自然”的。我住在德州的时候,曾有个立法委员沃伦
奇松,喜欢利用这个论调来谴责同性恋。他这么说:“同性恋是非自然的!动物们不这么做!”&/p&&p&——&b&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道德标准是由动物来提供的?&/b&&/p&&p&特别是性的道德这个领域。咱们想想,动物是不会成为州立法委员的,或者换个角度说,我们能把沃伦
奇松先生关进笼子里么?更进一步说,想想这种指责的前提,我在此向你们承诺,我当着你们这几百名观众来承诺这点,我保证说到做到。以后如果我有机会在公开场合见到沃伦 奇松,我会坐在地上,像动物一样蹭他的腿,让他彻底清楚我们的道德标准从来都不是动物提供的!&/p&&p&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动物能决定我们的道德标准,同性恋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动物不但会有同性性行为,而且还会有牢固的同性恋情感关系。我总是能看到别人给我发这种小视频,你会在报纸上读到关于“中央公园的同性恋企鹅”的报道,这可不是我编的,还有“拉拉海鸥”,不会吧?这些海鸥难道剃短发穿凉鞋么?这意味着什么?这事情在科学研究上很吸引人,但完全不足以解答我们在道德上的争论。&/p&&p&有另外一件事也是在科学上颇多辩论,但同样无法给我们在道德上的争论以答案,那便是“塑造我们的,究竟是先天还是后天?”(译注:Nature vs. Nurture之辩)。想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么,我当年刚开始做现在的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针对大脑下丘脑部分的科学研究,那时候听到了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辩。好像人们马上就立刻分成了两个清晰的阵营:支持先天论的一方说:“同性恋生来如此,因此这就是自然,因此这毫无问题。”而另一方则说:“不,同性恋是个选择,因此它是不自然的,因此这是错的!”&/p&&p&我认为双方的论证都很糟糕。咱们一个一个说:“同性恋生来如此,因此这就是自然的,因此这毫无问题。”首先,我根本不记得我出生时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们也一样不记得。我们最多可以说“从我可以回忆起来的时候开始,我就有这种情感感受了”,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看到自己的基因组成。&/p&&p&你长久以来一直有这样的情感感受,好,不过,仅仅因为你一直有这样的情感感受,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将其付诸实施,从我记事起,我大概也有过比较暴力的念头,但是如果我现在开始向前排观众挥拳,你可不会用“他生来就爱打人,因此这毫无问题”来给我做辩护。我们不会用某种行为的缘由,或者这种行为的倾向来源,来评价这种行为是否道德。&/p&&p&另一方的说法是:“同性恋是个选择,因此他是不自然的,因此这是错的!”当这些人说“同性恋是个选择”的时候,他们想表达什么?在这种情况下, “性取向”和“性行为”之间的区别看上去很适合来佐证这种观点,他们也许想表达:同性恋的性取向是一个选择。而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些情感感受,他们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p&&p&在座哪位的情感感受,是自己选择的?——不管你是否曾经奋不顾身地爱上某人,你都可以这样问自己。也许吸引你的是一个已经有家室的人,也许你自己已经成了家却心属第三者,也许你爱上的人对你避之唯恐不及……对某人有了情感感受,拼命克制,却难以自拔,我们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反过来的事情也常见:我们难以爱上某人,却希望自己能产生感情:“那个人真是个好人,我们交流得很愉快,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化学反应呢?”我们对自己的情感感受,无法收发自如。正因为我们没有那种直接的控制机制,来控制甚至只针对特定某一个人的情感,那又怎么能说我们可以有控制机制,来控制针对男性和女性这两个特定人群的情感呢?而且,在一个倾向于污名化和侮辱同性恋的社会里,又怎会有人蠢到“选择”做个同性恋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p&&p&他们声称“同性恋是一种选择”的另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他们想表达“&b&同性恋行为是一个选择&/b&”,如果他们这么想,那么对他们来说只有一个最合适的回答方式——“废话!当然!”“废话”这词是我们的哲学专业名词,你可以记在笔记里。没错,行为本身是一种选择。我们总不会稀里糊涂地就和路人甲在一起过一辈子吧。&/p&&p&我们是在做出选择,但这不能因此就推论出我们做出的是好选择或坏选择。同样道理,也不能推论出究竟是个“自然的”选择,或是个“非自然的”选择。咱们类比一下:我大概是生来就是个右撇子,总是用右手写字,我家里的每个人也都是右手写字,不过如果我打算用左手拿起笔来开始写字,你总不会对我说“这不自然!你是个罪人!”吧?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人们会这样说。甚至用左手写字的人会被烧死,今天看来无疑够疯狂。但这与为什么人们用左手写字无关无论左手写字是基因决定,还是幼年习得,都与这无关。亦或是一是兴起为之,全都无关。因为&b&科学上的左右两方意见,不能用来为道德定高下是非&/b&。&/p&&p&当人们提到“非自然的”的时候,还有哪些所指呢?也许他们想以源自亚里士多德和圣托马斯阿奎那那个时代的自然法则传统观点为佐证,来表达这种观点:“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着某种“自然赋予”的功用。”比如双眼用来视物,双耳用来聆听,我们的生殖器官用来生育繁殖。而在“自然赋予”的功能之外,使用你的器官,就是“非自然的”,也就是错误的。&/p&&p&这种论调的漏洞很多,我们很多器官都是多功能的,我可以用我的嘴聊天、歌唱、呼吸、舔邮票、吹泡泡、亲吻一位女士——或者亲吻一位男士,如果你要说前面几项都是“自然的”,只有最后一项“不自然”,这种说法未免过于武断了吧。如果你认可舔邮票虽然是“不自然的”,但也没什么道德问题的话,那么“自然的”还是“不自然的”和道德又有什么相干呢。&/p&&p&那么,生殖器官呢?很显然,生殖器官的一个功用,是生育。大家都认可基本的生理常识,那么生育是它唯一合理合法的功用么?&/p&&p&异性恋者常常发生性行为,不想生孩子的时候会上床,暂时不想要孩子的时候也会上床,已经有了孩子,不想再继续生的时候会上床;甚至没有生育能力的时候也会上床。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除了生育孩子之外,性行为还有别的目的:建立或者表达亲密的情感,向爱人示爱等。&/p&&p&即使是罗马天主教廷这样一个非常保守教条、律令森严的组织,也允许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结婚,并且发生性行为。也允许怀孕期间的女性,同她们的丈夫发生性行为,即使明知这种性行为不会以生育为结果。为什么?因为他们也认可“性”有着多元性,多种目的构成了统一的“性”这个概念。那么,如果对于异性恋者来说,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同性恋者的性行为就是不可接受的呢?&/p&&p&我们还可以以别的器官来类比分析,比如消化器官。消化器官的功用是什么?吸收营养和吸收水分。那么,大概每当你在吃东西或者喝东西的时候,它的任务就是把营养和水分带入人体。这位先生您在喝东西吧,瓶子能否借来一用?接下来是我们的观众互动环节,这是一瓶健怡可乐,以下成分低于2%……可以说健怡可乐里根本没有什么营养。你为什么要喝它?仅仅是因为味道么?想来你喝它多半是为补充水分,因为它可以让液体进入(而不是流出)你的身体,是这样么?不,你喝它是因为健怡可乐里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实际上是一种利尿剂,它的作用反而是让液体流出你的身体。所以咱们运动的时候不该喝咖啡因饮料。同样所以你喝了咖啡因饮料之后你会更多地排尿。那么,我们都知道吃和喝的意义在于吸收营养和水分,是消化器官的功用,(而你喝可乐,就违背了这种功用)。把它拿回去,你这个变态!&/p&&p&你们竟然笑得出来,我要告诉你可怕的事实:(模仿反同性恋者的口气)喝健怡可乐的这种“非自然”的变态正在课堂上教书,在街上闲逛!&/p&&p&你们都笑了,这很好,因为你们听懂了我要表达什么。当我们坚定地信仰“器官都有其“自然赋予”的功用,否则就是“非自然的”,是错的”这种逻辑的时候,我们就会闹出这种笑话。&/p&&p&老实说,当我听到别人说“同性恋是“非自然的”的时候,他们常会换种精心打扮过的说法:比如“&b&同性恋很恶心,同性恋让我心烦,同性恋令人作呕&/b&”。我并不怀疑这一点,很多人对同性恋有着类似的感受。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这没什么大不了。&/p&&p&我们身上都会产生感受,很多东西都会让你感到恶心。不妨设想一下,把鳄鱼蜥蜴当成宠物可能让你感到恶心,吃西兰花香菜松花蛋可能让你感到恶心,打扫洗手间可能让你感到恶心……就在我今晚演讲的地方,韦恩州立大学,这里有中西部最大的供科学研究的遗体储存机构。我的学生里很多人都参与到遗体研究项目中去,他们都会接收伦理培训,他们会定期触碰死者的遗体。在我看来真是令人反胃。他们把论文用手交给我的时候我真是不舒服。但是,一种事物让我不舒服或者让我们大多数人反胃,并不等于它就是错的。退一万步说,我们也仅仅可以对其作出美学的判断,而不是道德的判断。&/p&&p&好,我们说到哪里了? 我们已经分析了最常见的一些反对同性恋的论点。还对你们详述了为什么我认为这些观点都站不住脚。那么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今晚我想以此讨论作结。应该说,我会讨论的是真正问题的各个部分,因为我不认为问题是个简单的问题,也不认为会有个简单的答案,问题非常复杂。&/p&&p&一部分的问题在于我刚刚讨论过的,同性恋会让一些人不自在、不舒服。要知道,我们常常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感到不自在、不舒服。而当我们在讨论到性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p&&p&请回忆一下你第一次听说“性”这件事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父母给过我《小孩从何而来?》这本读物,大概两年前吧。我学得很快哦。不开玩笑的说,我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我父母给了我这本书,我从头到尾开始读:“两个人彼此深深相爱……”很明显这个前提很关键,我那时候生怕爱妈妈太深了,导致她怀孕。结果她真的怀了我妹妹的时候,我都惊慌失措了。我还记得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翻到了这样一页:“需要把%¥&放到%¥#@里,然后&……%#!!!???”&/p&&p&不管我是不是一个同性恋小孩,“性”对那时的我来说都真是件见鬼的事情。想想吧,两个人,脱光了衣服,互相摸来摸去,还要交换体液……当你亲身实践“性”的时候,你会慢慢了解它。可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话,“性”确实是个怪东西。同样道理,当人们碰到“同性恋”这个陌生概念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停留在“那真是件怪东西!”这阶段(而无法通过实践去了解,因为他们是异性恋)接下来他们会把“那真是件怪东西!”解读为“那是错的!”&/p&&p&所以,如果这是导致歧视的真正问题所在,或者说这是真正问题的一部分的话。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是否应该建议异性恋都尝试一下同性恋行为呢?我看不错——但是不行啊!我想,&b&解决歧视问题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让异性恋人群能够真正地了解同性恋人群&/b&。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我们都拥有相同的希冀和梦想,相同的恐惧和挑战。&/p&&p&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它难在赋予我们每个人肩上一份责任,就如同家庭作业一样。&b&异性恋朋友的责任是,稍微克制一点不自在的感觉,来和同性恋、双性恋朋友进行交流&/b&。有异性恋朋友跟我说:“同性恋对我没什么大不了,我看过同志电视剧《威尔和格蕾丝》”好极了,不过我指的不是那些文艺作品,我指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他们的生活。&/p&&p&同样,我们同性恋和双性恋朋友们的肩上也有着一份责任,因为如果我们想教会异性恋朋友如何了解我们,首先要走出禁锢自己的“柜子”。“走出柜子”对我来说,不是指在周末去同志酒吧,而是指诚实地面对自己。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甚至不是一件足够安全的事情。也许你心里还没有准备好做这件事情,但“走出柜子”真的太重要了。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你直面问题所在。&/p&&p&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对我说:“你让我懂了不少,但是你现在开始鼓吹同性恋展示自我,这让我很不解。”几天前,我收到一封邮件,一封非常友善的邮件,标题是”寻求理解“我相信写信人是真心想要寻求对于同性恋的理解,他写到:“如果你对自己是同性恋的事情感到很自然,那为什么一定要公开地去表露这一点呢?”“为什么要让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我不太懂为什么同性恋朋友都要这么公开和张扬呢?”&/p&&p&我以前就听过这类问题,而第一个问出这种问题的,是我妈妈。&/p&&p&很多年前我刚和父母坦陈同性恋身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深入的长谈。我还记得其中有那么一段谈话——或者称之为争吵也行——毕竟我们没打起来。我妈妈说:“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你非得如此公开自己的性取向?你爸爸和我从未这么张扬公开过自己的性取向!”请诸位回顾一下这句话:“你爸爸和我从未这么张扬公开过自己的性取向!”说这句话的人,不但公开清楚地陈述了自己是异性恋这个事实,她甚至还公开承认自己进行过不止一次性行为。&/p&&p&异性恋朋友们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谈论自己的妻子,谈论自己的丈夫,谈论自己的男朋友,谈论自己的女朋友,谈论自己暗恋的人——这做法再正常不过。而当我们做完全相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自我标榜”、“小题大做”。这显然是双重标准,这显然不公平。&/p&&p&在此我并非是想批评我妈妈,因为这么多年来,事情改变了很多,她也在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宽容和通情达理。几年前我和我的同性伴侣回家过圣诞节,他们老两口带我们去他们非常熟悉的饭馆吃饭。我父母都能叫出那里所有的服务员名字。席间我妈妈看到一个认识的女服务员走过,她对她说:“哦,珍妮,来这边,我想让你认识一下我的儿子约翰,和他的爱人马克。”我当时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到桌子对面,老天啊,我妈身上发生了什么?那真是个充满了戏剧性的瞬间,它的张力在于,我妈妈的话对我来说,意味着“我们不会把我儿子是同性恋这件事看做是需要遮掩的小秘密,没必要”她的话非常简单:“他的爱人马克”,她没有说“他的朋友”或者“他的室友”你甚至能从这话里听出言不由衷的双引号来:他、的、“室、友”。&/p&&p&“他的爱人”仅仅几个简单的真实字眼,就打碎了惯常的禁忌,它如此美妙,如此重要。但是,这话的重要性不仅仅针对席间的我们,它对我们的后辈同样重要。&/p&&p&同性恋人群的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同样作为一个少数群体,我的孩子并不会生来如我。我想说的是:黑人的孩子是黑人,犹太人的孩子是犹太人,而任何人,都可能有同性恋孩子。有时连激进的反同性恋族群也会生出同性恋子女来。我们无法用和其它少数族群相同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免于面对外部世界的敌意。和其它族群不同,我们无法让我们的孩子从我们自身成长的经历中获益。我真心关切那些同性恋孩子,一半因为我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身历同感。另一半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我的孩子。&/p&&p&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父母相关的知识。我妈妈在几年前那天说出“我儿子约翰,和他的爱人马克”,而或许几年后那位女服务员会有个同性恋女儿或者儿子,也许她会回忆起那天的事,然后对自己说:“科尔维诺一家也有个同性恋儿子,他们带着他儿子的同性爱人一起吃饭,看上去他们都很自在”。这事情看起来简单,但非常有力量,有时,小小的事能改变一切。但是,如果我们缺少道德上的勇气的时候,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当我说道德上的勇气的时候,我发自肺腑地想要强调它,它如此重要。&/p&&p&对我工作最大的误解之一是有人会认为我是道德的破坏者,或者他们会认为我拥护的是道德相对主义,我让人们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又或者认为我给人们灌输“道德是私人的,存乎自心,莫论人非”这种观念。但上面的这几种观点和真实的我南辕北辙。&/p&&p&今晚我在这里探讨了这么多,全部是基于我个人的道德信念。我对公平的信念,我对公正的信念。我坚信这个社会待同性恋者不公,这种不公正的对待不但不合理,而且在道德上谬以千里。&/p&&p&&b&这一切如此扭曲:我们恨一群人,仅仅因为他们爱另一群人,我们对一群人施以暴力,仅仅因为他们生命中可贵的情感。这种不公正对待的恶果,比起两个自愿的成年人间的性关系,对道德的伤害何止千百倍?&/b&&/p&&p&而我今天探讨的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具体事例:对同性恋的殴打、同志少年马修遭受欺凌后自尽……你并不需要我来教你分辨这些事情的对与错。我想说的是那些噤若寒蝉的人,那些活在恐惧中的人,那些为了修筑保护自己的高墙而白白浪费的天资与能量。&/p&&p&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因为一些人的爱与别人不同么?这种事如此恶劣,我要去阻止它,这需要我有道德上的信念。道德有它的道理,它在于构建这样一种人类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繁荣发展,而其它人也有相同的机会。它是每个人都在关注的东西:无论是保守派,自由派,支持共和党的红色州,或支持民主党的蓝色州。我们大家所有人都有责任站出来为道德鼓与呼。&/p&&p&我在此清晰明确地的表达我的观点:我非是让你不再进行道德判断,也非是让你对自己的道德判断三缄其口。我非常拥护人们做出他的道德判断。我在此恳请大家,请你们做出道德判断时,务必不可缺少理性的思辨。我恳请大家在评判别人之前,不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我恳请大家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着眼之处不再是他&b&爱了谁&/b&,而是他&b&心中是否有爱&/b&。这是我的道德观,这是我的“行事态度”。&/p&&p&感谢你们今晚耐心的聆听,我很荣幸有你们在,谢谢大家!&/p&
身为一名资深老同志,诚惶诚恐,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为LGBT群体尽一点点绵薄之力。读文章和看视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把之前从Youtube上听译的这个演讲全文稿发出来。也是想让大家能从文字中感受更多的逻辑力量。Dr. JohnCor…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edaab0205a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edaab0205a3_r.jpg&&&/figure&&p&一、前言&/p&&p&前两天,我的叔叔求助我一件事,他有一个孩子,男孩,小学一年级,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他问我当年看嘛?我说看。他又问我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我说当年的话,应该喜欢孙悟空吧,毕竟无所不能,上天入地。他说对啊,其他的小孩也都喜欢孙悟空。我想难道这小孩喜欢猪八戒?(猪八戒挺好的,不是囿于实际状况,我后来还一度想养头猪当宠物)他说不是,他们家小男孩喜欢观音菩萨。&/p&&p&多好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小孩以后肯定特善良。我叔叔说不是,他孩子总是喜欢诸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这种角色,然后在家总是模仿他们,弄得家里人很不愉快。而且,在学校,这孩子只喜欢跟女生玩耍,不喜欢和小男生玩。他怕以后出事。&/p&&p&我问了半天“出事”的意思,我这个叔叔都说不清楚。他觉得我在用辩论技巧欺负他。“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嘛,小男生要阳刚点”。&/p&&p&囿于时间问题,我当时没有多说,只是放下我那娘得很好看的“披肩”,然后甩了我那很不阳刚的头发,说“我觉得挺好的,顺其自然”。&/p&&p&这让我想起前不久我在北京颐和园玩的时候,发了条朋友圈,文案是“今天的我依旧如此端庄”,我的父亲非常“正确”地在朋友圈下评论:男生不能用端庄形容。&/p&&p&好嘛,那就今天的我依旧如此优雅。&/p&&p&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关于男性“阳刚特质”的迷思(myth,一译神话,我觉得台湾常用的“迷思”这个译法更有趣)。于是这周忙碌如我,想谈谈关于男性气质、性别/身份的认同问题。&/p&&p&当然,喜欢观音菩萨根本还到不了探讨这个问题的地步,我是有点小题大作,但是直击问题的根本,还就得“危言耸听”一下。&/p&&p&二、男性娘娘腔特质漫谈&/p&&p&关于男性气质的研究,最早从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研究发轫,其基本逻辑为“女性主义--同性恋研究--酷儿研究”。一种观点认为性别是一种生理的东西,先天便存在着,男女有别,不可僭越,每一个人的举止要顺应自己的性别,比如男人要阳刚,女人要阴柔,性欲对象必须为异性,以生育为目的的性才高尚等等。这种观点我们称为“本质主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性别”是某种虚构的“主体”,是被历史、文化、华语所建构的东西,不是自然化的、本质化的。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决定论”。&/p&&p&目前,“决定论”基本碾压了“本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清理地非常干净。“本质主义”是为了在性(sex)、性别(gender)、性欲(sexuality)三者间保持某种稳定的、连续的统一,并把这看做一种自然化的结果。由此引发的则是“男/女”、“阳刚/阴柔”、“异性恋/同性恋”等的二元对立,并借以树立起正常的范式,进行压迫和维护自身的统一。“决定论”对此发出挑战,即质询为何这种的统一是自然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连接的内在一致性存在着缝隙,“性/别研究”(台湾何春蕤等教授在性与别中加了“/”,以体现多元性与“别”的差异性)才得以开展,并不断解构着这种二元结构。&/p&&p&因此,娘娘腔男性没有遵从异性恋父权制所设定的阳刚范式,需要受到来自话语与文化的规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如果不符合所谓的“女性特质”,一般被称作“男人婆”或是当下流行的“女汉子”,在用词上的歧视性及感情程度远远不及“娘娘腔”,甚至还可以当做自嘲。这更加说明父权制对于“阳刚特质”的重视,一旦有人的表现不符合所谓的正常男性标准,父权制便感受到了动摇,男性便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叫嚷着“我们之中出现了一个叛徒”,他们以此保证了男性统治的体制。&/p&&p&这和他们比起对于女同性恋更不能接受男同性恋是一个道理,因为他们太自傲了,他们根本不承认女性对于女性的情欲,即女同性恋的存在(女人是消极的,是被动的,是需要被进入的,怎么会有主动的欲望呢?),因此男同性恋也是叛徒,居然不愿意和他们合谋。&/p&&p&但是越是如此,我便越要用“娘娘腔”一词来展开论述,如同酷儿(queer)一词,最早是带有侮辱性的词汇一般,在逐渐发展的过程,该词由性越轨者进行反讽式的自我命名与赋义,最终摆脱了污名。&/p&&p&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让我们也容易把娘娘腔男性等同于男同性恋,这当然是有问题的。然而,娘娘腔男性的边缘化程度远大于男同性恋,赛之维克在《如何将孩子教养成同性恋:为娘娘腔男孩而战》中指出,在同性恋运动中,娘娘腔成年男性被贬义到边缘、污名的位置。&/p&&p&这原因很简单,男同性恋者对于“阳刚特质”的重视不仅不亚于直人男性,甚至更严重。&/p&&p&男同性恋者由于在异性恋结构的压迫之中报以屈从的态度,便只能靠“阳刚特质”来完成自我的身份及性别认同,用以掩盖喜欢男性这一“不正常”的性取向。因此,我在台湾交换时曾指出,男同性恋社群近来流行的健身风与肌肉崇拜,事实上也是异性恋父权思维入侵的产物。&/p&&p&并且,我也经常看到男同性恋刻意强调“我喜欢的毕竟是男人,所以希望你有男人的样子。”“不要娘,我们是男男恋爱。”男同性恋总是把男性情欲与吸引力归因于男子气魄,他们害怕与女性化男同性恋恋爱变成了对异性恋模式的模仿。&/p&&p&可是,他们忽视了,逃避一种规范无意间树立起另一种规则,也不过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复。任何人在反对刻板角色和抵制同质化压迫的同时,都要警惕不能落入同样的圈套,在无形中确立新的教条与同质化准则。&/p&&p&三、浅谈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p&&p&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为当代著名酷儿理论家、哲学家、一堆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即性别操演论。&/p&&p&受后结构主义的启发,巴特勒继承了关于主体的看法:即不存在一个稳定、基本的自我(selves),只有一个临时的、流动的、总是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之中的被构成的主体(subjects),并且这个主体总是不断被重新定义与建构,被文化与历史话语、权力知识所建构。性别也是如此。&/p&&p&她认为,性别总是重复行为的“操演性”结果(performative,有译成“表演性”的,但后续引起了误读,故我觉得翻译成“操演性”更好)这些行为在一种极度严苛的约束规则中不断重复,从而凝结成一种看似自然实在的“本质”的表象。&/p&&p&对于简单粗暴把主体和行为联结的态度,巴特勒是批判的。性别规范在她眼里就是一种“规约性虚构”。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不正常”行为及认同的惩罚与污名随处可见。对他者作为“越轨者”的指认与建构,同时也强化着污名、攻击、抗议“越轨者”之人的“正常”身份。&/p&&p&把这种靠社会历史、权力话语建构的起源的置换,例如把它置换成某种心理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核心”,就排除了人们对权力话语体系的历史文化属性及主体性思考的可能。巴特勒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看似自然化的体制维护自然化表象的策略。&/p&&p&之所以用“操演”,而不用“表演”,就在于“表演”一词带来的误读。表演是主体先行的,性别仿佛面具一般,可以被挑选,被更换。但是操演不同,操演没有先在的主体,主体性在操演的过程中形成。&/p&&p&巴特勒认为“扮装皇后”这一戏仿可以进行一定程度地去自然化,因为“通过性别模仿,扮装暗中暴露了性别结构的模仿特性和偶然性特质”。但如同福柯早已指出,这是一种“内部反抗”,且巴特勒自己也认为这种操演必然局限于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p&&p&那怎么办呢?&/p&&p&巴特勒好像没给出解答,我也不知道。&/p&&p&但巴特勒至少给了我们一种启发。《霸王别姬》里菊仙赶到蝶衣家里,催促蝶衣去日本军部救小楼时,程蝶衣故意在菊仙面前上演了一出“女人味十足”的表演。这是因为蝶衣想变现自己哪怕“假女人”也比“真女人”妩媚、优雅吗?桑梓兰在《程蝶衣:一个异端诠释的起点》中指出:这暗示着社会认定的女性特质不过就是一出戏剧,如果说男人可以表演,那一般女人的这种女性特质为何不可能是表演出来的呢?&/p&&p&四、结语&/p&&p&话语在施加它的压制权力时,也必须对他的压制对象重新界定、命名与分类。同性恋与娘娘腔就这样落入了压制的对象之中。长久以来的同性恋科学史上,上演着无数荒诞地企图矫正性别气质与性取向的实验与所谓的医疗方法,甚至今天还苟延残喘。&/p&&p&先天基因决定论和后天环境决定论还在争吵不休,但其目的都一样,即压制异端。如果是有朝一日确定是前者,他们便说,这些人天生低人一等,如果是后者,他们便鼓吹着心理与环境的矫正。&/p&&p&不少异端者也甚至幻想来世拥有一种符合标准性别气质与异性恋性取向的基因。科学的野心日益膨胀。只是当我们拥有了这种基因,它令天下男性为“阳刚猛男”,令天下女性为“窈窕淑女”之时,它令我们迈入一个无比统一却同质的“美丽新世界”中时,你告诉我---&/p&&p&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了吗?&/p&&p&&br&&/p&&p&参考:&/p&&p&1.《酷儿理论与批评实践》,杨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p&&p&2.《性别麻烦》,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p&&p&&/p&
一、前言前两天,我的叔叔求助我一件事,他有一个孩子,男孩,小学一年级,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他问我当年看嘛?我说看。他又问我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我说当年的话,应该喜欢孙悟空吧,毕竟无所不能,上天入地。他说对啊,其他的小孩也都喜欢孙悟空…
一部电影想要打动人,那么至少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纯,一个是真。&br&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同志电影有很多经典之作,我没全部看完,且看过的也有很多并没有十分打动我。&br&下面仅仅分享一些我看过且印象较深的同志电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458f6d52ddf0cce47adc97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458f6d52ddf0cce47adc97_r.jpg&&&/figure&《喜宴》&br&同性爱情和家庭观念的冲突。&br&不得不说李安导演很会发现中国传统里的小细节,电影里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情节,看完后被男主的颜值圈粉,很佩服老爷子的体谅和理解,也不禁思考今后的我该如何迈过家庭这道坎。&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0ee5ee3bc77bbaa9e9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1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0ee5ee3bc77bbaa9e91_r.jpg&&&/figure&《迷失天堂》(越南)&br&大时代的洪流里裹挟着小人物的悲欢。&br&四个主人公分别是学生,牛郎;傻子,妓女。本来是冲同性电影去看的结果活生生被一个爱上妓女的傻子感动了。这个电影告诉我,哪怕是最灰暗的角落里,也有金子一般的真情。&br&有人说,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还谈什么爱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ea8bf1a6bee494bc98f16_b.jpg& data-rawwidth=&904&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ea8bf1a6bee494bc98f16_r.jpg&&&/figure&《爱在暹罗》(泰国)&br&很多人介绍过,我就不多说了。&br&很纯的年代,很美的爱情。&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f3a6bc3dbd3fc00cef4b3cfdb7a7b51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f3a6bc3dbd3fc00cef4b3cfdb7a7b51_r.jpg&&&/figure&《不后悔》(韩国)&br&爱就爱了,不放手。&br&被男主颜值吸引着去看的,联想着自己的经历,有好几处心动。希望以后遇到的人都能像剧中的主人公一样,为爱坚持。&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b44a4a821c86c18f71b5e6a1acbb37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b44a4a821c86c18f71b5e6a1acbb370_r.jpg&&&/figure&《南行》(韩国·短片)&br&情深不寿。&br&感情里最用力的那个人一定是离别时最受伤的那个人。&br&也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要辜负他人的感情。你的玩笑,你的暧昧,你随便伸出的一双手,在爱你的人眼里可能就是他的后半生。&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cc2fab5593d_b.jp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10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cc2fab5593d_r.jpg&&&/figure&《忽然之间,去年夏天》(韩国·短片)&br&师生恋。&br&不是狗血的剧情。在影片结束的两分钟之前真的很想冲上去打这个老师,为什么那么懦弱和残忍!也很为这个学生的执着感动,对自己的心负责。最后一个镜头真的很欣慰,果然上天不负苦心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2d0ecf0d9dec1cb0f3d9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2d0ecf0d9dec1cb0f3d9_r.jpg&&&/figure&《白夜》(韩国·短片)和前两部并称韩国同志三部曲。&br&前两部片子剧情很明确,这部短片看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不知如何表达。有对同性爱情的心疼,有对阻挠势力的痛恨,也有对男主两人相识的欣慰。&br&希望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br&&br&暂时就先说那么多,以后再更新。&br&&br&看完的小可爱点个赞,&br&你会越变越好看。ヾ(●??`●)?
一部电影想要打动人,那么至少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纯,一个是真。 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同志电影有很多经典之作,我没全部看完,且看过的也有很多并没有十分打动我。 下面仅仅分享一些我看过且印象较深的同志电影: 《喜宴》 同性爱情和家庭观…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96fde2bba21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h2&投稿 | 我们和超多人聊了出柜这件事&/h2&&p&&br&&/p&&p&&b&首发于:&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3Mjc5Njk5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5c1cef071ba613c04d69dfe%26chksm%3D293fdb7ade758c65b19c393ffdbab3cea8d3ae64fbddf405%26mpshare%3D1%26scene%3D23%26srcid%3D1106uHKeC28ZQ8t0YlFpTuAW%23%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U性别性向平等研究会&/a&&/b&&/p&&p&&br&&/p&&p&最近凯文·史派西回应“潜规则”的出柜刷爆微博和朋友圈,有人指责此举是故意混淆视听把脏水泼到所有gay头上,也有人说作为公众人物无论如何站出来就是好的,是非对错,各有评判,在此我们无意去探讨一件娱乐圈里的孤例,而是想带诸位一起去看看身边活生生的人们。&/p&&p&&br&&/p&&p&对于性少数的我们来说,出柜终究是一件大事,无论旁人说的如何云淡风轻,但需要去面对、去思考、去探索的,仍是一个个平凡的你我。为了能更了解一些关于出柜的体验、经历或者感受,我们采访了很多人,直的、弯的、双的,尚且年幼安于校园的、已然步入社会面对现实的窘迫的,出柜的和完全不打算出柜的,看看不同的生活经历、成长背景和立场后面,大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命故事,又能给同为性少数的你我什么启发。&/p&&p&&br&&/p&&p&在文章开头处,首先向每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朋友致以深挚的敬意及感激,也感谢点进来驻足观看的列位,衷心希冀这一篇群像式采访能于诸位的生活有益,哪怕只是微末的片刻安慰或是温暖。&/p&&p&&br&&/p&&hr&&p&&br&&/p&&p&&br&&/p&&p&&b&1.lesbian&/b&
&/p&&p&&br&&/p&&p&&b&采访 1&/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03dd8bba85dc8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03dd8bba85dc8e_r.jpg&&&/figure&&p&&br&&/p&&p&&br&&/p&&p&发现自己的性向这件事我经历了一个蛮&b&漫长的过程。&/b&&/p&&p&&br&&/p&&p&小时候对同性恋异性恋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但是那个时候会就会下意识比较亲近女生,那个时候我对这种行为的理解就是国内保守的环境让我疏远男生,但后来发现不是那样子的。然后长大一点后是&b&通过社交网络、一些自媒体还有一批文艺作品诸如此类的渠道来了解的。&/b&&/p&&p&&br&&/p&&p&&b&开窍是在高中的某天吧&/b&,忘了是出于什么原因了,但是是在那天发现了“啊,原来我是这个样子的”&b&。心理上很抗拒,非常抗拒。&/b&会产生这种抗拒心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发现自己成为了受歧视的少数群体,害怕周围的人戴有色眼镜看我。但当时比较受鼓舞的一点是我们班上有个公开出柜的女生,活得很潇洒,后来出国了。&b&我很羡慕她,希望成为和她一样自由的人。&/b& &/p&&p&&br&&/p&&p&&b&出柜这件事对我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b&我的父母虽然相对而言比较开明,但在这方面会比较保守。家里的老人也同样。如果我向他们出柜,我心里是爽快了,只会让他们痛苦纠结,这是我所不愿接受的结果,社会因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p&&p&&br&&/p&&p&现在社会整体风气还是很恶心下流的,“搞基”这个词成了一种潮流,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对的、非常恶毒恶心的一种潮流,恶毒到我都不想再说一个字。LGBT不是那群无知的嘴上说着“搞基”实际上恐同生怕自己被同性恋看上的人开的玩笑,不是小布尔乔亚展示自己情怀眼界的工具,它是实打实的歧视,欺凌,生活难题,污名化,缺乏官方发声渠道,被逼到地下,什么都不合法……我以后还是要在国内找工作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确确实实要面对的难题,要是出柜了,国内社会对LGBT的恶意就会铺天盖地落在我头上。&/p&&p&&br&&/p&&p&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有好感的女生,但也就是有好感而已了。&/p&&p&&br&&/p&&p&&b&希望以后能出国就出国。&/b&&/p&&p&&br&&/p&&p&&br&&/p&&p&&b&采访 2&/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28adaeea7c3c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28adaeea7c3c3_r.jpg&&&/figure&&p&&br&&/p&&p&&br&&/p&&p&从高中意识到自己是弯的到现在工作,中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一直很感谢身边朋友的理解,&b&除了家人我一般不会隐瞒性取向,但是也不会主动特意说起这回事。&/b&&/p&&p&&br&&/p&&p&在我家乡那个小地方,还是蛮保守的,在我刚意识到自己的不同的时候&b&,也曾经觉得恐惧,陷入一种深深的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的无力感,也一直不敢承认&/b&,直到高二暑假看完一部les电影,才确定了有性取向这回事儿。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迷失天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