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沉迷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戏放不下了该怎么办

“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
KY作者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加西亚 · 马尔克斯
最近,由于“前任3”的热映,朋友圈和微博被一片怀念前任和初恋的声音刷屏了。新牛津词典中对怀旧的定义是“怀旧是对过去饱含情感的一种渴望感”。作为一个称得上是极其念旧的人,我也常常在深夜想起过去。我总是觉得,过去的自己更加快乐,甚至在回忆时,会由于认为“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时光了”而生出一种隐痛。
为什么人会放不下过去?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怀念过去。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过去比现在美好?
“觉得过去比较快乐”并不是一种小众的体验——很多人怀旧,都是因为相信过去要比现在美好。英国舆观调查网(YouGov)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群众都相信世界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只有10%的人认为世界在变得更好。同时,有55%的人都觉得他们的生活不如从前,而只有11%的人表示日子在越过越好。
1. 过去能给人带来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
McAdams(2001)指出,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叙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理解自己的种种经历时,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逻辑顺序:
1. 拯救式顺序,即描述一个人是如何从坎坷挫折中一步获得最终成功的故事,是一种从消极到积极的叙事方法。
2. 毁灭式顺序,即讲述一个人生赢家如何跌落谷底,一蹶不振的故事,是一种从积极到消极的叙事方法。
但Wildschut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人们怀念过去经历的方式大都只有一种——近80%的人,回忆往事的方式都呈拯救式的叙事顺序。换言之,我们在怀旧时,即便想起一些挫折、痛苦,也会怀有一种“我克服了它们”的积极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掌控感。
2. 你记忆中的过去戴着玫瑰色的滤镜
从事记忆研究多年的Elizabeth Loftus说,人类的记忆并不仅仅是对真实事件的总结,而更多是对他们“曾思考过的”、“被告知过”的及他们“所相信的”事件的总和。回忆是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主观的一样东西,人的情绪、想象能力、信息出现的次数,以及身边人的记忆,都会对我们的记忆产生影响。
Tory Higgins和Charles Stangor(1988)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回忆过去发生的事件时,他们只会记得自己对其的评价,却不会记得自己为什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觉得童年有很多无法复制的美好,就连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长大后味道都变了。但其实,可能是因为年幼时零食少,所以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东西,在当时给我们留下了“太棒了”、“好期待好开心”的评价和印象。
在回忆时,我们却因为忘记导致做出评价的具体细节,而将这个评价作为了事实本身,由此坚信过去是更美好的。
我们的记忆不仅不客观、不准确,甚至还可能是假的——我们可能会记得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Johnson等人(1993)的研究发现,擅长想象的人们,即使没有经历过一些事,他们仍旧可以通过想象,虚构出生动的细节。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当人们提取这些虚构出的细节信息时,他们会忘了这些细节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因此,在人们回忆过去时,很容易“脑补”一些并不存在的细节,或过度美化某些片段。“初恋”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因为这个名字常常就象征着美好和青春,并且我们往往留有遗憾。所以,我们可能会在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中,不知不觉地给这段时光增添更多的情节和情感。但,你自己却不会意识到,它在一遍遍的记忆重建中,早已不再是当初真实发生过的那个故事了。
假如你很幸运,你们仍是朋友,且双方都一样美化了过去的记忆,你们当下的相处可能会因此更加愉快。
3. 过去本身就是一种丧失,而失去的总是好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去的本质是一种丧失。作为人,我们对失去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抗拒。在经典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大量的研究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结果:对于人类而言,“获得”带来的快乐远远抵不过“失去”带来的痛苦。因此我们永远都觉得,已经失去的比现在获得的更好。
4. 有不少快乐,的确是“第一次”带来的
不论是经济学中的边际递减效应,还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贝勃定律,都在强调一件事情:我们只有在初次体验一件事时,它给予我们的刺激才是最强烈的。然而,这种积极体验会随着我们接触它的次数的增加逐渐消退。也就是说,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对其的情感也越为淡漠,最后则会渐渐趋向乏味。
可惜的是,随着年纪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这种能将快乐最大化的、新鲜的“第一次”体验注定会越来越少,于是快乐似乎也随之变少了。
什么样人尤其会对过去念念不忘?
1. 悲观主义者
维基百科中对悲观(pessimism)的定义“一种总是期待不良后果的精神状态,或者一种相信‘在生命中,恶总是胜过善,困苦总是多过享受’的信念”。这个人群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未来抱有一种消极的预期,并且相信自己无力改变这种未来。
悲观者更倾向于认为,好的日子都已经过去了,前方只会有更多艰难和挫折。因此,他们会更加愿意沉溺在过去的回忆之中。
2. 被空虚感折磨的人
研究发现,怀念过去能够帮助那些感到空虚的人赋予人生经历以意义(Routledge et al., 2014)。不仅如此,重症病人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怀旧也能够把生命的意义感重新带回他们眼前,为他们找到更多活下去的理由(Routledge et al., 2008)。
因此,有一群喜爱怀旧的人,是那些在当下的生活中找不到意义的人。这种“找不到意义”并不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过得不好”,比如他们可以是看起来生活顺利、甚至是取得了很多成就的人。只是,他们会经常感觉到空虚,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在生活,陷入一种“存在无意义”的状态。
对于这群人而言,与自己的过去建立一种深厚的联结,放任自己不时地回到那个时空,是他们能够在当下重获生命的意义感,并且愿意继续走下去的重要理由。
3. 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念念不忘是因为总觉得过去有缺憾。他们心中往往存有很多的“本可以”和“早知道”,他们想念过去,但更执着于那些有遗憾的事,或是未竟的心愿。
怀念过去是有用的
1. 怀念过去能帮助建立及维持社会联结
Wildschut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怀旧提高自己在人际互动中的能力。他们发现,“被唤起了怀旧感”的被试者会在之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更积极主动地与人建立联系(包括联系故知),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且更好地共情和照顾到他人的感受。
2. 怀念过能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不是由“我们经历过的客观事实”来回答的,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过去的主观解读”。在记忆里重塑自己的生命故事,能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谁”(Whitbourne,1985)。
怀念过去时,如果你能用“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变成了更好的人“的逻辑,讲述自己的过去,它就可以成为我们”认可自己的付出与成长“的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
若是过于留恋过去、甚至到了一种“活在过去”的程度,过去就必然会成为我们过好当下的阻碍。
活在过去是有害的。
被过去束缚怎么办?
你可以积极地怀念过去,但你不能活在过去。活在过去的人,会失去很多眼前的机会,而当下又会在明天变成“你本可以掌握却失去了”的昨天。
以下有几个判断你是否“活在过去”的标准,如果你回答了多个“是”、甚至全中,那你需要考虑“放不下过去”这个问题了(Kennedy, 2014):
· 你是否发现你对某一段特定的时光或经历紧抓不放,沉溺在其中,久久走不出来?
· 你是否坚信自己再也不可能达到过去那种程度的快乐和满足了?
· 现在的人生是否让你感到筋疲力尽?
· 你是否恐惧未来?
· 回忆、怀念过去到最后是否总让你感到悲伤?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就是个活在过去的人,以下有两点小建议想要送给你:
1. 转换看待过去与现在的思维模式:从“失去了什么”视角到“得到了什么”视角
许多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都尤其喜欢感慨自己一路走来生活中那些不论主观还是客观的负面变化——“我和以前亲密的朋友都走散了”、“再也没有那种不用为生活发愁的无忧无虑的日子了”、“从前人与人之间更加真诚,一封短信都小心斟酌”……
与此相比,我们常常忽视自己在岁月旅行中的收获。比如,虽然和青春期的伙伴走散了,却在自己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时,结识了可以进行更多精神交流的朋友;虽然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压力,却也能更自由地为自己做选择和决定;虽然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少了几分耐心,却也使我们可以更快、更便利地找到那些重要的人。
有研究指出,当人们被要求去有意识地回想和总结“自己身上和生活中的积极改变”时,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
因此,想要从自己深陷的过去这个泥沼中走出来,你需要提醒自己去关注、去思考那些你收获的,并肯定它们的价值——它们和你失去的那些东西一样珍贵与难得。此外,你还可以试着想象,甚至是模拟失去眼前的人和事的感受。
2. 多给制造“第一次”的体验
前面有和大家提到,我们之所以觉得童年、青春期那么快乐,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那时我们的阅历十分有限,很多体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新奇的。而各种积极的初体验具有将快乐最大化的魔力。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中说,同样是“逛公园”这件事,小时候的我们可能会这样描述:“今天去逛公园玩,见到了很蓝的天,从没见过的花儿,摸到了一只非常活泼的白色小狗,妈妈还给我买了个好看的小风车”。
但,长大之后,我们的日记本里可能只会写下“今天去了公园”几个字。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公园变了,也不是因为我们变了,而是这些事对我们来说太司空见惯,所以我们不会再注意到它们了。
因此,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事,就是像小时候那样,重新去挖掘、探索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体验,做一直想做却又迟迟不敢做的事。可以是去认识没有接触过的人,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去学习一样新的技能,去换一个全新的发型,去把自己房间装扮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诚然,我们体验过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我们从未做过的事却也数不胜数。只是你需要稍稍踏出舒适区一点,而不是永远躺在自己最熟悉的地带。像个孩子一样永远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的人,也许也真的能一直像孩子一般快乐。
最后,愿过去成为令你变得温柔的理由,而不是会束缚你前行的牢笼。
References:
Buckley,M. (2017). Why Does the Past Seem Better Than The Present?. Psychreg.
Higgins,E. T., & Stangor, C. (1988). A" change-of-standard" perspectiveon the relations among context, judgment, and mem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54(2), 181.
Johnson,M.K., Hashtroudi, S., & Lindsay, D. S. (1993). Source monitoring. PsycholBull,114(1),3-28.
Kennedy,K. A. (2014). When you're living in the past. HuffPost.
McAdams,D. P. (2001). The psychology of lifestori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100–122.
Routledge,C., Arndt, J.,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2008). A blast from the past:The terror management function ofnostalgi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Psychology, 44, 132-140.
Routledge,C., Juhl, J., Abeyta, A., &Roylance, C. (2014). Nostalgia pronenessmitigates existential threat inducednationalistic self-sacrifice. SocialPsychology, 45(5), 339-346.
Whitbourne,S. K. (1985). The life-span constructas a model of adaptation in adulthood. InJ. E. Birren &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2nded., pp. 594-618). NewYork, NY: VanNostrand Reinhold.)
Wildschut,T., Sedikides, C., Arndt, J. &Routledge, C. (2006). Nostalgia: Content,trigger, function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5),975-993.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问为什么玩2D 我说放不下这些兄弟_网络游戏魔侠传_魔侠传官方合作网站_魔侠传客户端下载_魔侠传_新浪游戏_新浪网
你问为什么玩2D 我说放不下这些兄弟
  魔侠传 CGWR 得分CGWR:601 位
  一款游戏,什么才最让人难以割舍?精美的画面可以再现,华丽的技能特效可以模仿,跌宕起伏的剧情可以复制,但唯有游戏中建立的情感独一无二!在这个3D游戏泛滥的时代,仍有一大批人热衷于2D网游,他们心中最坚固的羁绊,莫过于游戏中的那些兄弟。热门2D网游《魔侠传》举办的“秀恩爱”中,许多玩家纷纷一述衷肠,真正让人领略到了一款游戏所能带给玩家的深厚情感。
《魔侠传》帮会阵容
  不期而遇,长久相随
  每个人选择游戏的标准不同,获取游戏资讯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能够相识在一款游戏,相交在一个服务器,甚至成为好朋友,这在《魔侠传》战神之魂服务器的一位玩家看来无疑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旅行。”
  旅行终会结束,但情感却会长久相伴。许多玩家从一进入游戏便在一起打怪升级做任务,甚至一边挂机一边侃大山,获得了太多现实生活当中所缺乏的惬意和自由,可以完全卸下平时的伪装面具,真诚的与好友嬉笑怒骂,开怀畅聊。
  建功立业,相辅相成
  明确的目标,会让游戏显得更加富有挑战性和可玩性。《魔侠传》是一款主打热血PK的战斗网游,因此玩家中男性偏多,绝大部分的玩家也都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帮会,结交一群兄弟,最终登顶洛阳城,成为万众瞩目的洛阳王。
加冕洛阳王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万中无一的主角,但在名扬四海服务器的一位玩家的帖子中,协助自己的帮主一起,让他们的帮会成为名扬四海魔军第一帮,也毫无疑问是值得铭记和炫耀的记忆!这位玩家更大胆地透露,自己深深的为帮主极具磁性的声音而着迷,更为他已经走入婚姻殿堂而伤心。恩,你没猜错,这位玩家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男玩家,帮主同样也是男性,他和帮主究竟是基情还是爱情?不管答案是什么,都让他刻骨铭心。
  走出网络,走入现实
  每款游戏都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玩家们在其中可以尽情的展现真实的自己,但是走入现实,成为真实的朋友或者情侣,却需要更深厚的情感和更大的勇气。
由游戏走向现实的情侣
  在《魔侠传》的秀恩爱帖子中,就有这样的实例――降龙之剑服务器中的两位玩家就是在游戏中结缘,经过许多的曲折和磨砺,成为了现实中的夫妻,让人艳羡不已。还有不少帮会定期举行线下活动,让帮会内的玩家互相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真心好友。
  杀怪练级,做任务抢BOSS,组帮会赢群P,参与皇城争霸,成为洛阳王,在每日的活动中互相协助,取得好成绩,正是因为游戏中有了如此具体而有意思的内容,《魔侠传》才能给紧紧抓住玩家们的心,并在心与心之间搭建桥梁,使他们成为朋友甚至兄弟。
  玩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心情和寄托情感的渠道,2D和3D的区别,对于结交朋友并没有太多的影响,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书写一段精彩绝伦的经历,会成为每个玩家脑海中难以磨灭的回忆,带来长久的幸福与快乐。声明:新浪网游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7:12:42
  11:04:39
  11:54:53
  16:04:16
  12:38:08
  12:58:24
  11:49:38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调查显示不快乐学生更易染上网瘾 防沉迷需多方力量齐参与
编辑:金英磊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严重性……
  浙江在线4月2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教育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强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迅速开展全面排查、集中组织专题教育、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同时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如今除了网游,动漫、直播、短视频都在抓取“熊孩子”的心,孩子们拿起手机或者平板就放不下。一方面,这是源于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玩的东西自己不玩,到了学校和同学们都没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根据用户兴趣不断进行“推送”,也往往令人欲罢不能。  未成年人自制力薄弱,很容易成为上网成瘾的“重症患者”。据报道,有的孩子偷家长的现金或盗用家长的支付宝密码给手机游戏疯狂充值;有的孩子一旦不许上网他就变得焦虑不安无法自控,开始砸东西、打人甚至自残自杀……至于因网瘾耽误学业的情况,那就更加常见了。  相关调查  不快乐学生更易染上网瘾&  据了解,成都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和金牛区教育局联合组织了“金牛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调查显示,网络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媒介,中小学生上网率较高,初次触网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较高,手机上网在初高中生中成为普遍现象;部分手机上网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情况;多数中小学生在网上遭遇过不良信息等。  金牛区在实验调查中发现,认同自己有网瘾的同学,上网时间显著高于否认有网瘾的同学,他们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3.3小时,比后者多5.4小时。分析数据,发现有两成左右的上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生活中感到不快乐的学生更容易上网成瘾。  而家长在监督和帮助子女正确利用网络时,也存在着很大困难。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家长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家长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弱于孩子。超过四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网络运用能力强过自己的父母或相当,而这个比例在初中和高中生中更高,分别达到了58.0%和69.5%。针对这一问题,金牛区还通过“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家长课程,帮助家长提升网络知识,提升学生家长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专家建议  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  要防范孩子的网瘾,学校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过,除了像教育部要求的那样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我们也期待着学校多组织一些有趣、有益的集体活动,从而起到“移情作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还是独生子女,回家后没有玩伴就容易一头扎进“电子保姆”的怀抱。如果放学后小伙伴们可以聚在一起参加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网络的吸引力或许就会弱一些。  当然,家长言传身教以及监督管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大人都玩手机成瘾,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糟糕。除了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关注孩子在网络上的“动向”,家长理应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做做手工,玩玩小游戏,别让孩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无聊,而跑去网络上寻求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针对目前手游向低龄孩子蔓延的问题,建议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应该设立游戏分级制度。要求运营方必须建立完备的注册审核机制,防止未成年孩子可以轻松盗用他人信息,或者编造信息通过注册。对于不严格执行有关制度的企业,监管方可以依法追究责任,加以处罚,直至取消经营资质。  同时,建议学校应该多通过主题班会、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不良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学校和社区在孩子放学后或假期要提供去处和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参加感兴趣的项目,给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延伸阅读】  各国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尝试采用各种策略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作为世界上最早通过颁布法律和政策来应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国家,韩国形成了多部门立法与全过程干预网络成瘾的防治方式,韩国科学部、性别平等与家庭事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健康与福利部等八部门针对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相继制定了第一个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总体规划(The Master Plan to Prevent and Solve Internet Addiction)和第二个防治网络成瘾总体规划(The Second Master Plan to Prevent and Solve Internet Addiction),并颁布了相关法律等,采取从前期预防到中期筛查、咨询与治疗再到后期回访的全过程网络成瘾防治模式。  与韩国类似,日本政府重视网络成瘾问题的防治,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互联网的使用等工作,制定互联网使用条例、与互联网有关的健康和预防措施以及针对学龄儿童的特别预防措施。在过去的几年里,日本政府针对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如2012年,日本内务和通信部就发起倡议,通过讲座和培训来提高民众的信息技术素养,减少民众误用网络的行为。  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政府主要采取向开展防治沉迷网络项目的社会非营利组织或个人提供资金支持且通过积极倡导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方式,来间接干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防治。泛欧洲游戏信息系统(The 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PEGI)和美国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ESRB)分别负责欧洲和美国的网络游戏评估,所有游戏都被要求在包装上附加有关内容和年龄层的标签,以防止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合其年龄阶段的游戏。  德国将防治中小学沉迷网络纳入公共福利范围,形成了以网络成瘾行业协会为主体、以防治项目为基点、以相关网站为媒介的网络成瘾帮助系统;德国在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工作中特别强调培养亲属的媒介素养,强调父母的监护责任,重视与父母携手解决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  (综合成都晚报、央广网、教育部网站消息)我不想玩网络游戏了,可是就是放不下它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不想玩网络游戏了,可是就是放不下它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这种情况就跟我差不多,那是玩腻了,想彻底放弃还是不容易的,试试用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忘记游戏吧
是觉得玩腻了
采纳率:42%
找个别的爱好
比如看电影
实在想玩试试玩单机的,单机容易放下,我之前也是沉迷网络游戏
后来发现太浪费时间
就用这种方法克制了
你玩游戏,游戏也玩你,为了让你更厉害,充值,充值,充值,充值,认识了游戏的本质,你就会放弃了
还是舍不得游戏里面的好友
没有用啊!玩物丧志
我原来也玩,现在一点也不玩了,没有意思,天天玩游戏老婆也讨不到的
卖仔莫摸头。狠下心
砍手。。。
真的很累啊
其他19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放不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沉迷网络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