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大长公主封号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这些封号?

齐国昭懿公主
齐国昭懿公主
&齐国昭懿公主(754年-810年),李氏,名不详,唐代宗之女,母崔贵妃,始封升平公主。下嫁汾阳王
郭子仪之子郭暧。公主逝世于元和五年,赠号齐国公主,赐谥,称为齐国昭懿公主。史出:大历末,寰内
民诉泾水为硙壅不得溉田,京兆尹黎干以请,诏撤硙以水与民。时公主及暧家皆有硙,请求保留,代宗说
:“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唱!”即日毁,由是废者八十所。唐宪宗即位,献女伎,宪宗说:“太上皇不
受献,朕何敢违?”还之。薨元和时,赠号国,赐谥。唐穆宗登基,复赠封。升平公主有一女郭氏为唐宪
宗贵妃,她的婚姻故事,被后人编成了戏剧,到处传唱,剧名就是《打金枝》。
天宝十三载(754),出生于长安广平王府。
至德二年(757,4岁),母崔贵妃去世。
永泰元年七月甲午(765,12岁),出降驸马都尉郭暧,於光顺门行册礼。
大历二年二月(767,14岁),与郭暧发生争执,经代宗调节和好如初,即“打金枝”。
大历十三年(778,25岁),率先毁除妨碍农民溉田的碾硙。
建中元年十一月(780,27岁),奉命为皇太后沈氏备起居。
建中四年(783,30岁),坐事幽于禁中。
建中四年十月三日夜四更(783,30岁),与郭暧及其兄晞、弟曙奔奉天至德宗銮驾。
贞元九年(793,40岁),长女郭氏被选为广陵王妃,广陵王亲临公主家,纳迎如礼。
永贞元年八月丙午(805,52岁),进女伎十五人,宪宗辞。
元和五年十月戊辰朔(810,57岁),公主薨,宪宗追赠虢国大长公主,赐谥懿。
元和十五年三月癸卯朔(820),穆宗追赠齐国大长公主。
帝女之盛 宠灵光赫
升平公主,又称齐国昭懿公主,乃唐代宗爱女也。根据出土墓志,升平公主出生于天宝十三载,即公元
754年。此时大唐王朝巅峰之下已暗藏杀机,此年安禄山乞赏部将辞归范阳,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升平公主在此波谲云诡的年代出生,也将预示着她的一生已不平凡。
升平公主的父亲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为唐肃宗李亨长子。只不过升平公主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尚未登
基,当时以“嫡皇孙”之名被封广平郡王,为天下所瞩望。升平公主的母亲史料确凿,史载“齐国昭懿公
主,崔贵妃所生,始封升平。”这位崔贵妃何许人也?唐书已单独列传,原来崔贵妃为原广平郡王的元妻
王妃崔氏。这位崔氏家世显赫,母韩国夫人杨氏为杨贵妃的姐姐,杨氏下嫁崔峋。杨贵妃也就是升平公主
的姨姥姥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又分别封她的姐妹三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
人和秦国夫人。三位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礼相待。唐玄宗每年赏赐给她
们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韩国夫人的女儿也得以下嫁时为广平郡王的代宗。“ 维天宝五载,岁次景戌
,四月癸未朔十六日戊戌,皇帝若曰:於戏!朱邸传封,爰求嘉耦,琼笄作合,必择华宗。咨尔太子宫门
郎崔峋长女,胄自轩冕,训承图记,柔闲内正,淑问外宣。既连荣於姻戚,且袭吉於龟筮,是用命尔为广
平郡王妃。今遗使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陈希烈持节礼册。尔其虔奉仪则,祗膺典礼,克昌祚允,永固宗祧
。可不慎欤?”由此可知升平公主本为广平郡王的嫡女。
根据史料记载,升平公主有二位同母兄长,即召王偲与昭靖太子。召王偲出生于天宝六载,乃代宗之嫡长
子,肃宗“养孙为子”。还有一位早逝的同母兄弟,也就是广平郡王的第三子,即原嫡次子李邈。升平公
主的这位兄长非常贤德,同样深受代宗喜爱,代宗惜其才早夭,册赠昭靖太子,葬于万年县界。“昭靖太
子邈,好学,以贤闻。上元二年始王益昌。帝即位,宝应元年进王郑,与韩王同封。淄青牙将李怀玉逐其
帅侯希逸,诏邈为平卢淄青节度大使,以怀玉知留后。大历初,代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八年薨,遂罢
元帅府”。[2]升平公主前面也有二位早逝的姐姐,升平在新唐书排列第四,为代宗第四女。但在升平公
主的女儿懿安皇后郭氏列传里称其为“代宗长女”,推测因其为嫡长女的缘故。
升平公主虽以县主之贵降生于广平郡王府(唐制:皇太子之女封郡主,王之女封为县主,升平公主郡主、
县主之封号不可考),祖父是后来的肃宗,父亲是未来的皇储,母亲则是王妃,兄长当被认作广平王府的
世子。但升平公主年在幼冲,便失去了亲生母亲。“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当时公主年
仅四岁。后来,升平公主又失去了同母兄长昭靖太子,幸运的是能够得到父亲唐代宗的眷顾得以平安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升平公主的亲姑姑,则是中唐时期传奇的和政公主,和政公主是唐代宗唯一的同母妹妹,被
誉为集平阳公主、襄城公主、常乐公主的美德于一身,享有很高的声誉。“平阳起娘子之军於司竹,襄城
行匹庶之礼於宋公,常乐匡复之师於武后,皆前古之所未有。其或生知礼乐,周旋法度,躬行妇道,以懋
大伦,克顺天经,光昭懿烈,名言之所莫究,书记之所未闻,聚众美於一身,邻太虚而独立者,其唯和政
公主乎?公主姓李氏。陇西成纪人。皇唐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孙,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之
第二女。帝女之崇,於斯为盛。今天子之同母妹也,母曰章敬皇太后。”
两京陷落 宫帷惊变
升平公主降生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天空风云变色,从此由盛而衰。升平公主的曾祖父唐玄宗外怠政
务,内宠杨贵妃。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国事日非,朝政腐败。大唐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
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
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载占领长安
、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惊慌之中放弃京都长安,率领众皇族宗室逃亡蜀地,这其中也包括广平王府上下,升平公主还在襁
褓,也跟随父母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颠簸生涯。途中,发生了马嵬坡之变,唐玄宗不得已下令杨贵妃自缢
,杨贵妃一门被诛。这其中便牵连了升平公主的母亲广平王妃崔氏一家,崔氏由此郁郁寡欢。“及西京陷
贼,母党皆诛,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马嵬坡之变后,唐玄宗大受打击。便与升平公主
的祖父太子李亨于马嵬驿分道扬镳。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肃宗继位
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升平公主的父亲广平王一家也随肃宗到达灵武,升平公主
应随父母左右。广平王被封天下兵马元帅,开始为收复两京筹划,这时影响升平公主人生的一个重要人物
也开始崭露头角,此人便是日后升平公主的公公,令叛军闻风丧胆的大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的父亲祁国公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郭子仪相貌秀杰,武艺高强
,公正忠勇。在此之前已被唐玄宗擢升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肃宗到达灵武后,下诏命郭子
仪班师。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5万人从河北来到灵武。这时,新的朝廷刚建立,军兵少而
且弱。及郭子仪、李光弼全军来到皇帝的行在,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才形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依旧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待广平王封天下兵马元帅,郭
子仪即为副帅,可以说,郭子仪对肃宗、代宗两代帝王有匡扶之功,郭子仪从此成为影响唐朝中期走向的
重要人物。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升平公主的父亲广平王与公公郭子仪率军15万进攻长安,回纥派遣叶
护太子率领4000骑兵帮助唐朝讨贼。从午时至酉时,斩贼首6万级。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次
日,广平王进入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流着泪说:“没有想到今天又见到官军。”西京长安
、东京洛阳宣告收复后,肃宗还京。对于年幼的升平公主而言,人生又一次面临转折,刚刚回到家中便要
经历人生大喜大悲。广平王因居功甚高,被肃宗晋封为楚王,也就在全家庆幸尚能够平安重返长安之时,
升平公主的母亲王妃崔氏不久郁郁而终。幼年丧母,升平公主和兄长的悲痛可想而知,此时广平王心情如
何不得而知,但从代宗对待升平公主和昭靖太子的情意上,若说未有一点夫妻之情也有失常情。
升平公主的父亲代宗即位也堪称惊涛骇浪。广平王虽然晋封楚王,后又晋封皇太子,但却不是肃宗所愿。
肃宗宠爱张皇后,先是听信张皇后等人诬谮冤杀了建宁王倓,又寻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自是太子忧惧
,常恐后之构祸”。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张皇后与内官朱辉光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
此阴谋被中官程元振、李辅国得知,二人在宫中截住太子,请太子在飞龙厩,诛杀张皇后一党。升平公主
的爷爷肃宗在病中受到惊吓一命呜呼。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尊为尚父,恃此骄横。不久,
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历
代皇室为大位之争,不顾人伦,血溅屏风已成为家常便饭。升平公主可叹生于帝王之家,便要时时刻刻目
睹这般惨剧。
王姬肃雍 降嫔郭门
唐代宗以雷利果决的手段处理好内外廷之后,朝局大稳基础上封雍王李适(代宗长子)为统兵元帅、朔方
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不久完全平定了长达七年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由于忌惮战功赫赫的郭子仪功高
震主,代宗此时以帝王权术对郭子仪采取了压制策略,郭子仪竟被派去做监修肃宗陵寝的山陵使。但唐朝
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风翔以
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
代宗惊慌之中逃亡陕州。这时他才明白时势易变,郭子仪对唐朝已不可或缺,面对大唐危局,权衡利弊之
后他必须再次起用郭子仪,但怎么昭示他的恩泽呢?他思前想后目光最终定格在刚刚度过十一周岁的小升
自古以来,公主出降常常便伴随政治联姻,公主出降的家族多为权势显赫的功勋臣属之家。在此背景之下
升平公主的出降也显得意义非凡,不仅成为代宗牵制郭子仪的筹码,也成为代宗重新起用郭子仪的信号。
永泰元年七月甲午,《唐代宗本纪》记载“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二人在长安光顺门行册礼,当
时的礼仪应当非常隆重。父亲唐代宗望着女儿出嫁的车队五味杂陈,虽然政治联姻的意味浓烈,但代宗在
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为女儿择选到最好。首先,升平公主与驸马郭暧年纪相仿,郭暧仅仅年长升平公
主一岁左右。比起那些许婚给年长一二十岁勋贵的公主要幸运的多。其次,郭暧文武双全,贤明多才。“
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赋诗,
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有夫如此,女亦何求。其三,郭暧成为驸马都尉以后,唐代宗大
加封赏,恩宠异常。“大历中,恩宠冠于戚里,岁时锡赉珍玩,不可胜纪。”,可以说,唐代宗作为父亲
对升平公主是相当称职的,不仅为女儿选择了一个最好的人家,也为女儿选择了一个优秀的夫婿,尽到了
一个父亲所能尽到的责任。至于用公主出降作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历代帝王哪个又能逃离得出此轮回,这
一点对于唐代宗则无法苛求。
根据历代公主册封制度,一般规律帝女出嫁之时进行册礼,授予帝女正式的封号。公主的封号有时按照郡
、国之名,有时又取美好吉祥之名。例如襄城(郡)公主、高阳(郡)公主等就是以襄城、高阳郡为封号
名,按照唐代制度,帝女一般受封为郡公主,同时也预示着公主的汤沐邑(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
收取赋税的私邑)在此。 而唐朝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则是取美好之意更多。那么关于升平公
主的封号名,仅仅粗浅一观,也是气势不凡。如果按照取美好之意,那么升平公主的封号“升平”二字,
本意太平。便寄托着唐代宗盼望天下回归升平之治的愿望。虽然说公主的封号和其受宠的程度之间没有必
然因果联系,但若循此意,也足见升平公主在唐代宗心中的地位与众不同。如果是以升平郡为封,根据新
旧两唐书,都无升平郡的郡名,升平郡见于后周,隋朝开皇初废此郡。因而,升平公主从郡国封可能性较
荣宠之锡 冠于公宫
升平公主以嫡长出身,虽然其母亲崔妃极有可能是因政治原因死后没有被追封为皇后,即便母亲及同胞兄
长早逝,外家尽废,这一切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唐代宗对升平公主的宠爱,升平公主一生得到了父亲唐代
宗、异母兄长唐德宗的恩宠,为诸位公主之首。升平公主儿子郭鏦的列传中提到:“鏦,母升平长公主,
大历、贞元之间,恩礼冠诸主。”
史料中主要提到升平公主与父亲唐代宗关系时,尤以两件事最为典型。第一件当然是耳熟能详的醉打金枝
的故事;第二件则是关于升平公主两轮脂粉硙的存废。第一件我们后面专门会讲到。第二件事情的起因是
大历十三年,升平公主的父亲代宗下了一道诏书,内容是“毁除白渠水支流碾硙,以妨民溉田”。唐代,
贵族及寺院于其庄园或寺领地设置碾硙,用以脱谷、制粉,成为重要之财源。因为以此设置需利用灌溉用
水,这样就会影响普通民田的灌溉。所以相关管理部门上报了代宗,代宗为了稳定大局才下定决心限制王
公贵戚的使用,这一国策无疑会大大影响了贵戚的财源,可以推测必会遭到贵戚们的反弹,但史料未有记
载。在国策推行的当中,就涉及到了升平公主家。升平公主家“有脂粉硙两轮,郭子仪私硙两轮,所司未
敢毁彻。”这其中还涉及了升平公主的婆家郭家,史料这一句记载相当玩味“所司未敢毁彻。”牵涉汾阳
王郭子仪和皇帝爱女升平公主家的碾硙,没有皇帝的进一步旨意谁敢得罪?执行部门没有一个敢擅自行动
,结果国策是否能够推行下去的关键就落在了这两家。升平公主因为这件事进宫诉说,从后面代宗的话来
推断应当本意是想请父亲保留。但是唐代宗没有责怪也没有恼怒,非常耐心并且语重心长地和女儿讲了一
番话:“吾行此诏,盖为苍生,尔岂不识我意耶?可为众率先。”贤君慈父之像跃然纸上,这句话有三层
意思,第一层点出了这项的国策的重要目的,“盖为苍生”。第二层以父女深厚感情之情晓之以理,作为
爱女应该与父亲心意相通,全力支持父亲的决策。第三层对升平公主提出了鼓励和期望——“可为众率先
。”,从侧面也反映出升平公主在唐代宗心中的地位,从有司虽有圣命未敢擅损到为众率先,升平公主在
贵戚可谓是一个标志。值得一提的是,升平公主记载的两件事背后都有一个更为隐蔽庞大的身影——汾阳
王郭子仪。无论的醉打金枝还是损毁碾硙,实际都牵涉到唐代宗如何处理和汾阳王郭子仪的关系问题。虽
然碾硙这件事丝毫没有郭家的身影的出现,但升平公主最初的意见应当已经包含在内。所以作为唐代宗与
郭子仪之间的桥梁的升平公主,自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后面很多实例也足以证明升平公主成功的担
负了这项责任。经过与父亲唐代宗的一番深谈之后,升平公主以帝女应有的气度迅速贯彻了父亲的旨意,
“公主即日命毁。由是势门碾硙八十余所,皆毁之。” 第二天公主就率先下令将自己的碾硙全部毁掉,
行事果断。所以牵涉的皇亲国戚一看升平公主和郭家贯彻皇帝旨意这么坚决,都纷纷毁损自己家的碾硙。
“由是势门碾硙八十余所,皆毁之。”国策推行如此顺利,升平公主没有倚仗得宠骄纵跋扈,其深明大义
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也足以证明,唐代宗和升平公主毫无芥蒂,感情深厚。
昭昭帝族 永播徽音
长子郭钊,妻唐代宗外孙女、长林公主女沈氏
次子郭鏦,妻唐顺宗长女汉阳公主
三子郭銛,妻唐顺宗女西河公主
长女郭氏,即唐宪宗原配郭贵妃
次女郭氏,适嗣许王李昭
据《旧唐书&代宗本纪》载:“永泰元年七月甲午,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可知为公元765年七月
四日。此日,二人在长安光顺门行册礼。是时郭暧年12周岁,升平公主约11周岁。[1]
《新唐书列传第八》
齐国昭懿公主,崔贵妃所生。始封升平。下嫁郭暧。大历末,寰内民诉泾水为硙壅不得溉田,京兆尹黎干
以请,诏撤硙以水与民。时主及暧家皆有硙,丐留,帝曰:“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唱!”即日毁,由是
废者八十所。宪宗即位,献女伎,帝曰:“太上皇不受献,朕何敢违?”还之。薨元和时,赠号国,赐谥
。穆宗立,复赠封。[2]
《旧唐书列传第二》
代宗崔妃,博陵安平人。父峋,秘书少监。母杨氏,韩国夫人。天宝中,杨贵妃宠幸,即妃之姨母也。时
韩国、虢国之宠,冠于戚里。时代宗为广平王,故玄宗选韩国之女,嫔于广平邸,礼仪甚盛。生召王偲。
初,妃挟母氏之势,性颇妒悍,及西京陷贼,母党皆诛,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3]
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
《旧唐书&后妃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仪之孙,赠左仆射、附马都尉暧之女。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4]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赋诗,
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暧因拜官,会十子曰:「诗先成者赏。」时端先献,警句云:「薰香
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主即以百缣赏之。钱起曰:「李校书诚有才,此篇宿构也。愿赋一韵正
之,请以起姓为韵。」端即襞笺而献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
山许铸钱。」暧曰:「此愈工也。」起等始服。端自校书郎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而卒。[5]
《唐会要&公主》[6]
凡公主封有以国名者,鄎国、代国、霍国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阳、宣阳、东阳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
、安乐、长宁是也。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
暧,子仪第六子。年十余岁,尚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时升平年亦与暖相类。大历中,恩宠冠于戚里,岁
时锡赉珍玩,不可胜纪。大历十三年,有诏毁除白渠水支流碾硙,以妨民溉田。升平有脂粉硙两轮,子仪
私硙两轮,所司未敢毁彻。公主见代宗诉之,帝谓公主曰:“吾行此诏,盖为苍生,尔岂不识我意耶?可
为众率先。”公主即日命毁。由是势门碾硙八十余所,皆毁之。暧检校左散骑常侍。建中末,公主坐事,
留之禁中,暧亦不令出入。既而朱泚之乱,不知车驾幸奉天,为贼所逼,欲授伪官,暧辞以居丧被疾。既
而与兄晞、弟曙及升平公主皆奔奉天,德宗喜,并释前咎,待之如初,复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
。从驾至山南,改太常卿同正员。
贞元中,帝为皇孙广陵郡王纳暧女为妃。暧,贞元十六年七月卒,赠尚书左仆射。升平公主,元和五年十
月薨,赠虢国大长公主,谥曰懿。广陵王即位,为宪宗皇帝,妃生穆宗皇帝。元和十五年,穆宗即位,尊
郭妃为皇太后,诏曰:“追远饰终,先王令典。况积仁累义,事已显于身前;祥会庆传,福遂流于天下。
式光盛德,爰举徽章,尊尊亲亲,于是乎在。皇太后父赠尚书左仆射暧,克荷崇构,有劳王家,孝友本于
生知,英华发于事任,实修一德,历仕三朝。建中末年,属有大难,毕力扈驾,忘躯即戎,忠贞之节,国
史明备。才高望洽,是膺沁水之祥;德厚流光,乃启涂山之祚。肆予小子,获缵大业,未展定申之命,敢
缘褒纪之恩,俾继维师,用不缛礼。可赠太傅。”暧子钊、鏦、銛。
钊,伟姿仪,身长七尺,方口丰下,沉默寡言。母升平长公主。代宗朝,钊为外孙,恩宠逾等,起家为太
常寺奉礼郎。
鏦,母升平长公主,大历、贞元之间,恩礼冠诸主。[7]
《唐会要卷八十九》
大历十三年正月四日奏。三白渠下碾。有妨合废拆。总四十四所。自今以后。如更置。即宜录奏。
其年正月。坏京畿白渠八十余所。先是。黎干奏以郑白支渠硙碾。拥隔水利。人不得灌溉。请皆毁废。从
之。时升平公主。上之爱女。有硙两轮。乞留。上曰。吾为苍生。尔识吾意。可为众率先。遂即日毁之。
《新唐书列传第二》
天宝中,帝为广平王,时贵妃杨氏外家贵冠戚里,秘书少监崔峋妻韩国夫人以其女女皇孙为妃。妃生子偲
,所谓召王者。妃倚母家,颇骑媢。诸杨诛,礼浸薄。[8]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汾阳王子仪之孙。父暧,尚升平公主,实生后。
穆宗嗣位,上尊号皇太后,赠暧太尉,母齐国大长公主,擢兄钊刑部尚书,鏦金吾大将军。
帝乃以睦王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
暧,字暧,以太常主簿尚升平公主。暧年与公主侔,十馀岁许昏。拜驸马都尉,试殿中监,封清源县侯,
宠冠戚里。大历末,检校左散骑常侍。建中时,主坐事,留禁中。朱泚乱,逼署暧官,辞以居丧被疾。既
而与公主奔奉天。德宗嘉之,释主罪,进暧金紫光禄大夫,赐实封五十户。寻迁太常卿。贞元三年,袭代
国公。卒,年四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初,暧女为广陵郡王妃。王即位,是为宪宗。妃生穆宗。穆宗立,
尊妃为皇太后,赠暧太傅。四子:铸、钊、鏦、铦。铸袭封。[9]
《旧唐书穆宗本纪》
三月癸卯朔,赠皇太后父郭暧太傅,母虢国大长公主赠齐国大长公主。壬子,召侍讲学士韦处厚、路随于
太液亭讲《毛诗关雎》、《尚书洪范》等篇。[10]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四》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
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
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11]
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夫妻发生了口角,郭暧骂公主:“仗恃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就任意轻侮别人,)我的
父亲(不是不能当皇帝,只是)嫌弃,不愿当罢了。公主(一听,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生气地叫着,
(立即)坐车奔向宫中(,向父亲哭诉)。代宗说:“他的父亲确实嫌弃,不愿当罢了。让他不嫌弃,国
家难道你家(还)有?”(代宗)因此流下眼泪。郭子仪(知道这事以后,)关住儿子,自己进宫向代宗
请罪。代宗召见他,宽慰老亲家:“谚语说:‘不痴不聋,当不了阿婆阿翁’,孩子夫妻间的事,大臣难
道要听吗!”郭子仪父子临走,代宗还送了些礼物。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就算结束了(一场可能导致君
臣猜疑的家庭风波)。
代宗十八女
灵仙公主,蚤薨,追封。
真定公主,蚤薨,追封。
永清公主,下嫁裴仿。
华阳公主,贞懿皇后(独孤皇后)所生。韶悟过人,帝爱之。视帝所喜,必善遇;所恶,曲全之。大历七
年,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病甚,啮帝指伤。薨,追封。
玉清公主,蚤薨,追封。
嘉丰公主,下嫁高怡。与普宁公主同降,有司具册礼光顺门,以雨不克,罢。薨建中时。
长林公主,下嫁卫尉少卿沈明。贞元二年具册礼,德宗(唐德宗)不御正殿,不设乐,遂为故事。薨元和
太和公主,蚤薨,追封。
赵国庄懿公主,始封武清(武清公主)。贞元元年,徙封嘉诚(嘉诚公主)。下嫁魏博节度使田绪,德宗
幸望春亭临饯。厌翟敝不可乘,以金根代之。公主出降,乘金根车,自主始。薨元和时,赠封及谥。
玉虚公主,蚤薨。
普宁公主,下嫁吴士广。
晋阳公主,下嫁太常少卿裴液。薨大和时。
义清公主,下嫁秘书少监柳杲。
寿昌公主,下嫁光禄少卿窦克良。薨贞元时。
新都公主,贞元十二年下嫁田华,具礼光顺门,五礼由是废。
西平公主,蚤薨。
章宁公主,蚤薨。
升平公主旧第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12](1),暧骂公主:“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公主恚啼,
奔车奏之。上曰:“汝不知,他父实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稷(2)岂汝家有也?”因泣下,但命公主还
。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上招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小儿女子闺帏之言,
大臣安用听。”锡赉以遣之。尚父杖暧数十而已。
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夫妻发生了口角,郭暧骂公主:“仗恃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就任意轻侮别人,)我的
父亲(不是不能当皇帝,只是)嫌弃,不愿当罢了。公主(一听,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生气地叫着,
(立即)坐车奔向宫中(,向父亲哭诉)。代宗说:“他的父亲确实嫌弃,不愿当罢了。让他不嫌弃,国
家难道你家(还)有?”(代宗)因此流下眼泪。郭子仪(知道这事以后,)关住儿子,自己进宫向代宗
请罪。代宗召见他,宽慰老亲家:“谚语说:‘不痴不聋,当不了阿婆阿翁’,孩子夫妻间的事,大臣难
道要听吗!”郭子仪父子临走,代宗还送了些礼物。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就算结束了(一场可能导致君
臣猜疑的家庭风波)。
(1)琴瑟不调:喻夫妻感情不合。
(2)社稷:土神和谷神,国家的代称。
《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齐国昭懿公主,崔贵妃所生。始封升平。下嫁郭暧。
《新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传下》及西京陷贼,母党皆诛,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
《旧唐书·本纪第十一·代宗》(永泰元年六月)甲午,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郭暧》大历中,恩宠冠于戚里,岁时锡赉珍玩,不可胜纪。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鏦,母升平长公主,大历、贞元之间,恩礼冠诸主。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三》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李)端等十人,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赋诗,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
《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时主及暧家皆有硙,丐留,帝曰:“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唱!”即日毁,由是废者八十所。
《新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传下》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建中时,主坐事,留禁中。朱泚乱,逼署暧官,辞以居丧被疾。既而与公主奔奉天。德宗嘉之,释主罪。
《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宪宗即位,献女伎,帝曰:“太上皇不受献,朕何敢违?”还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国 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