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白wwW155bb道底怎么了?最进宗是155bb连节错误

不明白wwW543ev道底怎么了?最进宗是111aVvip连节错误_百度知道
不明白wwW543ev道底怎么了?最进宗是111aVvip连节错误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只要你够丑!!?“”有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b&下面是我自己对于四个月以后的婴儿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经验贴,希望对你有帮助。&/b&&/p&&p&————————————————————————————————&/p&&p&有些评论说我教唆大家让孩子使劲哭然后孩子就好好睡了。我真是冤啊,请发出如此中伤我的言论的键盘侠们首先认真阅读我的文章,我只是提出有这样的方式,但却坚决反对这样的方式的,就如同我们读到的大多数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鸡汤文一样,这样的方式早就被批判的体无完肤了(什么会造成孩子自闭啊,长大后易怒啊,等等等等)。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就像各种育儿方法,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哭声免疫法(aka: cry it out)是上世纪美国很推行的一种育儿方式(对门的美国老太太跟我说她就是这么训练她孩子的,还乐呵呵跟我说十分有效),但现在已经改进很多了,不会一味的让孩子哭到睡着。突然想到生孩子时候的侧切,美国二十年前所有顺产孕妇都是要侧切的,就像今天中国一样。而现在美国已经不推行侧切了,如果孩子头不是特别大,不会造成重度撕裂,是不会一来就切一刀的。所以育儿方式也是慢慢改进的,而且有点像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你有你的一套我有我的一套,各个诸侯国就犹如今天各个有着不同孩子的家庭一样,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套理论即可,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p&&p&&b&----------------------------------&/b&&/p&&br&&p&&b&写在前面&/b&&/p&&p&悠悠是我的第一个孩子,从生之前对孩子养育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读遍万卷书(这只是一个修辞。。。)成为半个育儿专家,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要学会科学养育。有些父母宁愿一直错下去,也不愿看看书上怎么写。这样不光自己感到带孩子痛苦,孩子也可能得不到健康的成长环境。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大量的育儿专家写了那么多育儿书,多找来读一读还是非常有益处的。到目前为止我想让我最骄傲的就是悠悠晚上可以睡个整觉,我也终于脱离了一晚上起夜三四次的痛苦魔咒。睡得好的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白天也更加活泼快乐,而我也有更多的精力对他进行其他方面的早教活动。其实这帖子也就是个读书总结帖,总结一下我在书上学到的东西,加上一些我的理解和实际实施的经验,希望能与其他美妈共同进步!详情请参考Harvey Karp, M.D. 的The Happiest Baby Guide to Great Sleep和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a27fed18f974b431771_b.jp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3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figure&&br&&br&&p&这个话题其实严格来讲不应该叫如何戒掉夜奶,而是如何培养孩子好的睡眠习惯。就像吃饭喝水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碗勺筷,睡觉也是需要培养的好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从醒的状态到慢慢睡着,即使在中间不小心被外面的汽车声吵醒,或在一个睡眠周期中间醒来,他也还是会安静的自己重新睡着,不需要大人的干预,这样好的睡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你看了一天的书,做了一晚上的习题,是不是感觉疲乏无力,如果能让你睡个好觉,醒来后相信很多知识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神清气爽。如果你晚上睡不好觉,总是醒来,白天相比也是晕晕沉沉,甚至脾气也不好,动不动就跟人较真生气。其实小孩更是如此,婴儿的大脑随时都在飞速的成长,他们更需要好的睡眠,来对他们的大脑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所以说一觉睡8小时以上的整觉不光可以让父母休息好,重点是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有些美妈认为自己忍忍就过去了,孩子长大些自然就能自己入睡,睡整觉了。非也,等孩子长大4-5岁了的确真的就好了,可是之前如果你不去培养他好的睡眠,帮助他让他学会自己入睡,他的睡眠质量就难以提高,对茁壮成长也会有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的更健康的成长,我们一定要努力帮孩子自然入睡,好好睡整觉。&/p&&br&&p&下面分两部分来陈述如何让孩子睡整觉,第一部分是创造环境,第二部分是哄睡黄金三法则。&/p&&br&&p&首先,你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睡整觉的舒适环境:&/p&&ol&&li&独立的小床,独立的小屋&/li&&li&白噪音&/li&&li&毛绒玩具(建议6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li&&li&合适的温度湿度&/li&&/ol&&br&&p&&b&单独的小床和小屋&/b&&/p&&p&首先,想要孩子睡整觉绝对不能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睡,一定要让小孩睡自己的小床。而且不光要让孩子自己睡小床,最好还要有自己的小屋(可以关门的小屋)。小孩很容易被吵到,即使大人再如何的蹑手蹑脚,轻声细语,孩子一样还是会被吵醒。想想我们在大学宿舍里一帮人睡在一起,那些先睡下的人是多么痛恨那些熬夜的室友,你就知道孩子多么讨厌你中间不小心把他吵醒了。而且孩子有时候半夜会哼唧两声,像是说梦话一样,这时候他其实并不需要你,可作为妈妈,很容易就听到自己孩子的声音,让我们自己也睡不好。所以,要孩子睡好觉就一定要把他放在自己小屋的小床上。那这时我们怎么随时知道孩子的情况呢?当当当当,婴儿实时监控器,这个必须要有。便宜点的可以买那种只是监控哭声的,贵一点的当然还有夜间摄像头啊什么的。总之,必须有一个监控器可以让你随时知道孩子的情况。&/p&&p&如果你能做到这第一条,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做不到,接下来的种种方式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不会有任何效果。&/p&&br&&br&&p&&b&白噪音&/b&&/p&&p&这个东西在所有的育儿书里面都被奉为最为神一样的东西,用好了简直就是有奇效的东西。我读的一本书里面,几乎每翻到一页就会看到作者提到一定要用白噪音啊,白噪音对婴儿睡眠有着魔法一般的奇效。当然,书中也提到要用就要用对,用不对白噪音照样等于零。他这里讲的所谓用对,就是我们平常用的白噪音很多都是错误的,什么海浪声啊,树林鸟叫声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给婴儿使用的睡眠白噪音应该是非常大的轰鸣的嗡嗡声,类似于身处洗澡堂里面所能听到的声音大小。也就是说,正确的白噪音应该毫无意义,不要鲸鱼叫,不要海浪,不要下雨,就是毫无意义的那种巨大的轰轰轰的声音。当然,白噪音是放在屋子里而非小孩的床上,不要离孩子太近。书上讲睡前就要开始打开,睡着了也要一直开着,最佳状态是一晚上都开着,直到第二天清晨睡醒后关掉。白天小睡也要开着,反正就是只要一睡觉,或者想让他睡觉,就要开着。&/p&&p&我一开始的确也按照书上讲的执行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后来觉得太浪费电池了,虽然我也用了充电电池,可依然觉得好麻烦,又不想再买一个插电源的白噪音机。最后索性发现家里的加湿器是那种煮开水一样的轰轰的声音,把他开到最大档,声音非常大,特别适合作为白噪音。而且悠悠屋里也干,睡觉的时候必须要有加湿器,于是我也就直接把加湿器白噪音机了。而且白噪音另一个巨大的好处是可以阻挡屋外其他吵人噪音,比如汽车的引擎声。白天孩子小睡的时候,如果家里来客人我也会打开白噪音机放在小屋里,这样大人在客厅交谈的声音就不会吵到孩子睡觉。&/p&&br&&br&&p&&b&毛绒玩具&/b&&/p&&p&书上管这个可以帮助孩子睡觉的毛绒玩具叫做lovey,也就是孩子最爱的毛毛的茸茸的一个小玩偶。孩子一旦建立起来睡觉和毛绒玩具的联系,毛绒玩具就是比你抱起他更能安抚他的一个工具。不过这个毛绒玩具一定要小心,四个月以前的婴儿千万不要给他任何毛绒玩具,容易让他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四个月到六个月可以小心使用,首先要确保他会侧身,毛绒玩具一旦堵住他的脸,他可以翻身或侧身以摆脱毛绒玩具。六个月以后基本就可以使用毛绒玩具来帮助他睡眠了。我要说,首先一定要固定一到两个毛绒玩具让他随时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这样培养他的一种条件反射,毛绒玩具等于睡觉。现在悠悠最爱的是一只可爱的小奶牛,他现在睡觉都在抱着它。毛绒玩具是所有小孩的最爱,无论男女,在他睡前烦躁的时候可以抚慰他。当然一定要保证面料轻柔,质量上乘,没用什么黑心棉一类的,眼睛纽扣一类的小东西不会掉下来被小孩吃到。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beee03caebd812b41096c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br&&br&&p&&b&合适的温度与湿度&/b&&/p&&p&孩子自己单独睡在一间屋子里,很难做到随时感受到屋内的环境,所以一个小小的温度湿度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睡觉时候的温度应该在21-24度之间,太冷或太热对孩子都不好。婴儿屋的湿度应该高于我们平常家里的湿度,所以可能需要一个加湿器才行,尤其是北方开暖气的冬天,室内更是干得可怕,必须要加湿器保持足够的湿度才行。婴儿屋里最佳的湿度应该是50%-55%,最低不要低于40%,最高不要高到60%。&/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7c794ad6ec5c1f28689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7c794ad6ec5c1f28689_r.jpg&&&/figure&&br&&br&&p&试想做到了以上四点,当小孩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依旧躺在舒适的小床上,身边有最爱的毛绒玩具,抓起来咬两下,听到轰轰的如妈妈肚子里噪音,翻个身,就又睡过去了。&/p&&p&满足了上面四条睡觉环境,离孩子睡整觉就差一小步了。配合下面三条哄睡黄金法则,相信孩子就一定能睡整觉。&/p&&p&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下面的哄睡法则只对三四个月以后的婴儿有效。孩子在三个月前依旧处于他要什么给什么的状态,不怕惯坏。睡整觉固然好,但一晚上起夜10次也都很正常。所以培养好的睡眠习惯最好要等到三个月以后开始。我是在悠悠四个月的时候开始实施睡眠训练,四个半月就开始睡整觉了。&/p&&br&&br&&p&哄睡技巧:&/p&&p&&b&黄金法则一,养成固定的睡前程序,即每天晚上在睡前在同样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做同样的事情。&/b&&/p&&p&&b&黄金法则二,每次把孩子放在小床上时,都把他微微弄醒。&/b&&/p&&p&&b&黄金法则三,如果能不进屋就尽量不进屋;如果进屋了,能不抱起就尽量不抱起;如果抱起了,孩子一旦安静了就立马放下关门出去。&/b&&/p&&br&&p&好,我们先说第一条黄金法则。&/p&&p&大人讨厌每天都过雷同的日子,有句话说的好,雷同的日子过的再多也只是过了一天。人生如此精彩,我们当然每天要过不一样的日子,这样才有新鲜感嘛。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这只是针对我们成人。而孩子,尤其是婴儿,他们喜欢固定不变,因为这样能让他们预期即将发生什么事情,而睡前的固定程序则尤为重要。大部分我看到听到网上书上或妈妈朋友们睡前做的事情是这样的:洗澡—&抹婴儿霜—&按摩—&换尿片—&穿睡衣—&吃奶—&哄睡。我自己做了一些符合我家习惯的改变,首先,我不喜欢给孩子天天洗澡,这样会使孩子皮肤干燥,破坏的人体本身皮肤的油脂,所以洗澡不在我每日睡前的例行程序里面。其次我家晚饭吃的晚,所以孩子哄睡也算比较晚,最佳的婴儿开始夜间睡眠应该是在7点左右,也就是6:30开始睡眠程序。我的程序是:&/p&&ul&&li&7:30pm
把孩子从客厅抱到小屋,把灯光调暗(只要我能看到他就行);扒光衣服开始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跟他说乖啊,我们准备睡觉了,今天要睡个好觉哦);&/li&&li&7:40pm
按摩完毕换上新尿片,穿上睡袋(小孩晚上容易蹬被子,穿上睡袋可以防止他后半夜着凉);&/li&&li&7:45pm
爸爸进屋我出屋,爸爸把灯彻底关掉,开始进行灯光表演(哈哈,这是爸爸最喜欢的活动了,就是拿着手电筒照在墙上,用玩具做影子表演,一边表演一边讲故事,当然都是爸爸自己现编的);&/li&&li&8:00pm
灯光表演结束,我进屋爸爸出屋。我躺在大床上开始给他喂奶。一般这时候他吃着吃着就睡着了,等他彻底入睡。把他放在小床上(这时可能会把他弄醒,当然这是我故意的,为什么?请看下面黄金法则二),然后亲亲他,给他盖好被子,道晚安。检查监控器,根据温度湿度计调节屋内温度湿度。&/li&&li&8:15pm
出屋,关门。坐在离小屋不远的地方刷手机,如果孩子开始哭闹,等个3-5分钟进去哄哄他,再出来(参照黄金法则三)。如此反复直到孩子彻底睡着。&/li&&li&8:30pm 基本上正常情况,8:30或最晚9点前孩子就彻底睡下啦,这时就开始我自己晚上的娱乐活动,欧耶!&/li&&li&10:30pm
在10-11点左右(也就是在我要睡觉的时候)进去再喂一顿迷糊奶(dream feeding)这样也可以保证孩子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当然最佳的整觉是讲最好也戒掉11点这顿,不过我平时也就是10:30pm左右上床睡觉,习惯睡之前再去查看一下悠悠。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他再喂一顿,所以我觉得11点这顿戒掉戒不掉都无所谓,为了确保他晚上不会特别饿,当然也是为了我奶在晚上不会特别涨,所以我都习惯性的喂他这一顿迷糊奶。&/li&&li&6:30am 一般这个时候我会自然醒来,8小时睡眠嘛。然后感觉奶涨到快要爆裂了,这时候我会冲到悠悠屋里把他抱起来喂一顿,一来缓解我奶涨的压力,二来这样他还能继续睡到8:30至9点。&/li&&li&8:30am 进屋把窗帘开开,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悠悠这时候要么已经醒了,开心的冲着我乐;要么还睡着,不过在洒满阳光的屋子里,他不一会儿就自然醒了。 &/li&&/ul&&p&当然,生活不可能完全雷同,但我每天会尽可能按照上面的时间表来做事情,虽然有时候会有变数,比如爸爸特别累无法进行灯光表演,那我就让他至少出现一下证明爸爸在悠悠睡前来看过他了;比如悠悠明显晚上有点闹怕是想早睡,那我就大概提前15分钟进行所有的程序。总之还是那句话,尽量在同样的时间按照同样的速度做同样的事情,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真的可以让小孩形成非常好的睡眠习惯。Get your own schedule and stick to it!&/p&&br&&br&&p&接下来说黄金法则二,&b&每次把孩子放在小床上时,都把他微微弄醒。&/b&&/p&&p&很多地方都会讲到不要让孩子养成奶睡的坏习惯,不要抱着孩子哄睡,不要放在摇篮里面晃着睡着,如此等等会让他养成入睡的坏习惯。但除了抱着哄他睡,喂奶哄他睡,以及一些所谓的坏习惯,作为父母的我们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哄睡方法了。所以书里讲到一个重要的黄金法则是Sleep and Wake-up Technique,就是我上面写的黄金法则二,即每次把孩子放进小床前,把他微微弄醒。你可能会想,天啊,你疯了么?孩子好不容易被我哄睡了,你再让我把他弄醒,你脑子进水了吗?不,我脑子并没进水,这一招是最好的让孩子自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因此我要告诉你,你可以给孩子奶睡,你可以抱着孩子走来走去将他哄睡,你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欢的并且一向你觉得有效的哄睡方式。OK,孩子终于睡了,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把他放在小床上,接下来你要做的动作不是蹑手蹑脚,而是做一些大一些的动作故意把他吵醒,比如你可以把小床褥子铺铺好,把小被子给他包包好,亲亲他,轻声的跟他说晚安我的小宝贝,睡个好觉哦。或者去调整一下监控器,加湿器,查看一下温度湿度计。如果他还是没有被吵醒,可以给他换个尿片,把他竖着抱起来几秒。总之,不要特别大声的把他吓醒,只要让他轻微的睁开眼看到你,眨巴眨巴眼睛就可以了。这时候,你可以关门出去了。这种方法刚开始可能会惹恼孩子,让孩子立马就哭起来,不要气馁,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把他重新哄平静,一旦平静了,就立马关门出来。前几天这样做可能会让你很崩溃,但是请相信我不出一周,你会发现孩子一旦被放到小床上,duang,自然而然自己就睡了,特别神奇。&/p&&p&我可以告诉你,现在悠悠哄睡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放在自己的小床上。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10分钟,悠悠还在闹,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闹睡,可是他又不吃奶,无法将其奶睡,于是我就一下把他扔到小床,开开床铃,出屋,关门。我站在门外听他吼了两声,不到30秒,没声音了,他睡着了!哈哈,多么神奇!&/p&&br&&br&&p&好了,如果你能做到前两条法则里面讲的醒着将其放下,你其实就已经成功的培养孩子好的睡眠了。如果这时候孩子哭起来了,该怎么办?接来来我们说第三条法则,&b&如果能不进屋就尽量不进屋;如果进屋了,能不抱起就尽量不抱起;如果抱起了,孩子一旦安静了就立马放下关门出去。&/b&&/p&&p&其实这一条讲的东西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睡眠训练(sleep training)。很多妈妈都很排斥睡眠训练,因为好像一说到给孩子睡眠训练,就是让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到睡着了,就是睡眠训练了。当然,的的确确有这样残酷的睡眠训练,叫哭声免疫法,但这样做听起来就很恐怖,如果你不是后妈,孩子不是捡来的,相信99.99%的亲妈都不会让孩子如此一直哭到睡着,即使你能受得了家里的其他人,奶奶姥姥爸爸什么也受不了啊。有一些很老的书里讲到一个睡眠训练老师曾经让一个8个月的孩子哭了3个小时,这样连续3天,然后孩子就可以睡整觉了。我听着就毛骨悚然啊,孩子哭10分钟我就觉得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了,让他哭3个小时,打死我也做不到啊!&/p&&p&所以我这里讲的第三条黄金法则,真的不是让你任凭孩子一直哭,而是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让他哭几分钟,然后你进屋哄他,出来关门,他又哭,再等几分钟,然后再进屋,再哄他,这样一直持续直到他睡着。而进去哄的方式呢,不是马上抱起来,而是让他看到你,然后握着他的小手跟他说话唱歌。我一般会说,乖,妈妈在,妈妈知道你想睡睡不着,妈妈懂你,妈妈相信你自己一定能睡着的,妈妈会为你骄傲的。他平静以后,立马出屋关门,如果他实在哭得不行,最后再将其抱起来,一旦他恢复平静,立马放下他,出屋关门。&/p&&p&下面是一个等待孩子哭声分钟数的时间表,作为参考。大概的意思就是慢慢拖长等待他哭的时间,当然我自己最多能扛住10分钟,15分钟完全就是身心折磨啊!&b&其实只要做了上面我说的良好对睡眠环境,严格按照黄金法则的前两条来做,基本上孩子就已经可以睡好觉了。最后这一步大家按照自己实际的承受能力来做就好,前几日可以严格按照时间来做,一般来讲最多三四天就差不多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249bd2cafcce6abbc82_b.jpg& data-rawwidth=&2352&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249bd2cafcce6abbc82_r.jpg&&&/figure&&p&补充:&/p&&p&上面的表格是我从书里照搬的,再次声明,各家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家长对孩子溺爱或哭声的忍受程度也不同,而且每次孩子哭的方式或许也有不同的意思,相信作为妈妈你一定体会的到(我现在基本可以听出悠悠是在睡前哼唧式的哭,还是真的饿了大叫的哭),因此说千万不要完全照本宣科。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上面我也说了,我反正是最多忍受10分钟,所以我也其实并没有完全按照上面表格里写的数字来。不过,很多时候如果刚刚已经哄睡他了,半小时后他又哭起来,我会稍微等个1-2分钟,而结果每次我听不下去要跑过去开门看他的一瞬间,他又安静了,看看监控器,他自己又睡过去了。&/p&&br&&br&&p&总结:OK,知道了上面的黄金法则,准备好了舒适的睡眠环境,今天晚上你就可以这样做了:&/p&&p&&b&等到孩子平时晚上快要睡觉的时间,开始掐表,实行一套你自己的睡前程序(参考黄金法则一),大约15-30分钟之内完成。最后一步是喂奶,喂完后无论孩子睡没睡着,都把他放到小床上。如果睡着了,就略微弄醒(参考黄金法则二);如果没睡着也没关系,放在小床,道晚安,出屋,关门。孩子如果开始哭了,看表,按照上面提供的时间表,掐时间进屋安抚他(参考黄金法则三),一直循环直到他睡着。在11点左右的时候可以给一顿迷糊奶(dream feeding)将其加满(top it off)。如果孩子在12点到6点之间哭着醒来,一定要先等上3-5分钟再进屋哄。不要进屋马上喂,先安抚一下,如果实在需要,也最好不要喂饱。刚开始的前几日可以选择在3点进屋喂一次迷糊奶,然后慢慢的把3点的这顿戒掉。&/b&&/p&&br&&p&如此这般坚持一周,如果孩子健康活泼没有生病,屋内环境舒适,我相信你马上会迎来一个只要有困意放在小床就能自己入睡,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快乐成长的乖宝宝。&/p&&br&&br&--------------------------------&br&&p&最后几点问题:&/p&&p&&b&鼻子堵塞&/b&&/p&&p&婴儿特别容易堵塞鼻子,尤其是空气干燥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加湿器来保持合适的屋内湿度。前几天悠悠一度被我传染感冒,鼻子完全堵塞,吃奶都困难,吃两口就吐出奶头,大口大口的呼吸一下,再接着吃。看着我着实伤心,而且晚上夜起哭闹也变的频繁,可能是因为感冒难受,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鼻子堵着没法呼吸。在征求了儿医的意见下,在依旧保持较高屋内湿度的前提下,我把他的上半身用大枕头适当垫高一小截,这样可以让他舒服一些。果然起夜没有那么频繁了,不过这种垫高上身不是长久之法,一旦等孩子鼻子不堵了,一定要让他平睡,不要任何枕头。&/p&&br&&p&&b&添加辅食对整觉影响&/b&&/p&&p&我觉得添不添加辅食对小孩睡整觉没有任何影响,悠悠开始睡整觉大概是在四个半月的时候,那时候他完全没有添加过任何辅食。大概到5个多月的时候架不住老人家还有爸爸每天的对于辅食添加的唠叨,我开始给悠悠每天吃一点米糊或者买的现成的蔬菜泥。每天只在晚上6点吃一次,有几天他不太喜欢吃,我也就没怎么喂,大多数天他吃的都特别好,能把整个一罐子都吃完,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晚上孩子睡整觉。虽然添加辅食对睡整觉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喂奶一定要在白天喂饱。有一种说法叫Cluster Feeding,意思是在快要睡觉的傍晚,在短时间内多次喂食,达到将其彻底喂饱。这时候不要管什么两三小时喂一次,你可以在一小时里面喂三次,只要孩子想吃。&/p&&br&&p&&b&白天睡小觉&/b&&/p&&p&晚上睡眠的好坏和白天的活动和小睡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前三个月的新生儿一般白天大部分都在睡觉,所以无所谓什么睡眠颠倒,他能睡就让他好好睡。三个月以后的婴儿白天大概要睡2-3次小觉,每次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我的做法一般是悠悠一旦醒了我就赶紧记下他醒来的时间,然后大概2小时左右的时候就把他哄睡,醒的时候最长一般不会撑过3小时他必然会睡的。如果小孩在玩的时候睡着了,那真是妈妈的失误了,这说明你错过了孩子犯困的信号,没有在正确的时候将他哄睡,导致他累到极致了自己玩着玩着就睡了。&/p&&br&&p&&b&5S安抚法&/b&&/p&&p&5S婴儿安抚法是现如今世界最热门最流行的针对1岁以前的宝宝的安抚大法,适合任何时候宝宝烦躁,或者需要哄睡的时候。如果你至今都没听说过这个方法,真的就Out了。有关于5S法的正确使用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很多书在谈,网上也有大量的文章,在这里我只是简明扼要的把要点列在这里,供各位美妈参考。&/p&&ul&&li&Swaddling — tight wrapping 包住孩子 -对4个月以前的婴儿,用襁褓将其紧紧包住;4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不包或者只包下半身。&/li&&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edc347bf51095de01cff2d_b.jp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edc347bf51095de01cff2d_r.jpg&&&/figure&&br&&li&Side/Stomach — laying a baby on her side or stomach
侧躺或趴着 - 把小孩侧着躺或将其趴着,抱着的时候可以侧着抱或趴着抱,手按住肚子。&/li&&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fc2c92cb33d66a2c7db352c12e16abc_b.jpg& data-rawwidth=&2584&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fc2c92cb33d66a2c7db352c12e16abc_r.jpg&&&/figure&&br&&li&Shushing — loud white noise 嘘嘘声 - 即巨大的白噪音,开白噪音机或者抱着嘴里发出嘘嘘声&/li&&li&Swinging — rhythmic, jiggly motion 摇晃 - 有节奏的晃动宝宝,放在摇摇床或者抱着晃来晃去&/li&&li&Sucking — sucking on anything from your nipple to a pacifier
吮吸 - 让孩子吸一切他可以吸的东西,包含并不限于奶头,奶瓶,安抚奶嘴,你的手指等等。吮吸是5S安抚法里面最最强效的安抚法。&/li&&/ul&&b&写在最后&/b&&br&无论你多么享受母乳,感觉夜醒多次对自己的睡眠影响不大,也请为了孩子睡眠健康而做出培养他睡整觉的努力。如果你深陷多次夜奶的苦海,那更要努力坚持培养孩子好好睡觉的习惯。当然,孩子睡整觉也是有反复的,一旦外界有什么干扰因素,比如带着孩子出门旅游(像是我们马上要带着悠悠回国探亲),孩子不小心生病了,或者晚上安排了什么活动无法按照正常的作息哄孩子睡觉,都有可能让孩子回到多次夜醒的状况,这个时候依然是按照上面讲的方法,重新训练一遍,相信第二次或者第N次训练,成功的速度会快很多!为了孩子的睡眠,美妈们,行动起来吧!&br&&br&&p&———————更新———————-&/p&&p&
看评论里好些知友说我写的都错的,看了真的让人很桑心。。。本来我也不是什么育儿专家,开篇第一段也写了我也只是一个新手妈妈。下面讲一下我写这篇文章的最初动机,那些说自己累死都不要培养孩子睡整觉的妈妈请绕道,谢谢。&/p&&p&
一开始我妈妈过来帮我把孩子带到三个月,然后挥一挥衣袖就离开了。婆婆呢,更是还有97岁的老妈妈要照看,根本顾不上我这边。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一个人摸索着来带,开始自己带的第一个月悠悠每天晚上要起4-5次,有时候真的是一个小时醒一次,搞得我一晚上都没办法睡觉,白天于是完全如行尸走肉一般。连续大半个月后整个人完全神经衰弱,精神崩溃,脾气暴躁,感觉如同世界末日。后来发现可能是家里暖气开的太大,空气过于干燥导致鼻子堵塞,所以才醒的过于频繁。因为一直以来和孩子睡在一起,也导致我晚上完全不敢翻身,躺着一动不敢动,生怕惊醒他。即使这样小心,有时不免还是吵醒他,害得我又得把他抱起来哄上半天。记得当时我还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晚上能连续睡四个小时,我会觉得世界如此美好人生如此幸福;如果晚上能连续睡三个小时,感觉日子将就还能过;如果每两小时起一次,我就会愤世嫉俗脾气乖戾;如果每小时起一次,第二天就连跳楼的心都有了。”在妈妈群里有时也会互相问候孩子睡觉情况,如果听到起夜频繁的,我就会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原来别的妈妈也会这样,心里会好受一些;如果听到孩子能睡整觉的,就会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然后阿Q似的心里想,没事儿等孩子长大一些自然就好了,再扛一扛吧。可究竟多大才算大,多大的孩子才能睡整觉,心里完全没谱。几番打听其他妈妈的情况才知道,很多孩子直到一岁也不会睡整觉的。当时悠悠才不到四个月,心想完了,这才自己带孩子不到一个月就累死累活成这样,如此这般扛到一岁多还不睡整觉,自己怕是真的会累死。于是乎,我开始大量看各种网上的一些哄睡技巧,也搜索过知乎上的帖子,说实话那时候知乎上真没有什么精华的关于哄睡的帖子。后来想到还是应该系统的看一些书比较好,于是就从图书馆借来了很多这方面的育儿书,一边读一边实践。那时候依然还是和悠悠睡在一起,晚上依然还是最少起夜三次。&/p&&p&
紧接着迎来了悠悠四个月的常规体检,这次预约的是一个比较老的医生,在检查完各项指标后,儿医坐下来语重心长的问我孩子的睡眠问题。然后我就一通倒苦水,说自己晚上怎么多次喂奶,孩子总是被惊醒,等等等等。。。接着儿医就跟我说悠悠已经四个月大了,完全可以分房睡了。我说悠悠不喜欢睡他自己的小床啊,出生到现在每次把他放在小床上他就哭啊啊啊啊。。。儿医说那就慢慢引导,比如先让他白天在小床玩儿,白天在小床睡,然后晚上再放到小床,总之你要想让他好好睡必须让他自己睡小床,不能再cosleep了。当然她也提到了哭声免疫法,我说这个让孩子一直哭的办法我接受不了啊,办不到啊,我希望更温和一些的方式。&/p&&p&
那天回家后的几天里我依然还是坚持抱着悠悠一起睡的。记得最后让我下决心让他睡小床是有一天晚上他不明不白的开始大哭,喂奶也不是,抱也不是,就那么狂哭了一个小时,哭得我心力交瘁。第二天,我想我已经看了书上讲的那么多方法,那些有关于白噪音,毛绒玩具等等的做法,想着还是试着把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一下,把他放小床睡上一周试一试吧。于是乎,我鼓起勇气,终于决定要放手一搏。虽然接下来几天依然每晚起三次,每次我还得从客厅跑到他屋里,开开门,哄上一会儿,再放下来,出门回到自己屋里睡。白天依然神经衰弱,萎靡不振,看到孩子就心烦。这样坚持了一周多,突然有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除夕那天晚上(因为在国外,也没什么过年气氛,就早早睡了),悠悠一觉睡了十个小时,我欣喜若狂。再后来几天,每天晚上我都继续安排规律的睡前作息,睡着前都微微叫醒他,给他小奶牛抱在怀里,加湿器发出呼呼呼的白噪音,等等我上面说过的方法,最后在心里拜过各路神仙希望他们保佑悠悠多睡一会儿。不出所料,悠悠就这样一直睡整觉了,开始一两个星期我想不可能这么快吧,或许不出几天又退回去了吧,又或许是不是监控器坏了,我没听见,可是仔细检查发现监控器工作良好,结果这样战战兢兢的过了一个月,我才终于定下心来知道悠悠的的确确可以睡整觉了。而这一个月我的精神也终于恢复了过来,白天神清气爽,推着悠悠在小公园玩,看小鸭子游来游去,去图书馆听免费的story time,和别的宝宝一起play date,开心的不得了。而妈妈群里依然有妈妈经常抱怨孩子夜醒频繁,我也试着告诉他我的方法,说的多了,我想还不如把我的经验写出来,告诉那些希望宝宝睡整觉的妈妈们,也算功德一件。&/p&&p&以上就是我的故事。如果你觉得那个方法对你有用就去试一试;如果你真的很享受夜醒,那我不知道你是怀着怎样的目的读完这片长文的;如果你读都没读这篇文章,随便瞅了几眼就开始在评论区不负责任的说我的做法是错误的,我。。。我,我也拿你没办法,好自为之吧。&/p&&br&&p&------------------------------------&/p&&p&有很多知友问我书单,我现在住在西雅图,真的没有什么便宜的渠道可以买到中文育儿书。而这里的图书馆的书又特别丰富,还特别方便借阅(我每周去一次给悠悠借5-6本Picture Books,然后回家读给他听),所以我都是在图书馆借书来看的。&/p&&br&下面是一个儿医推荐的书单,我大概就是照着这个看的。不过后来找到图书馆Parenting的书架,基本上就直接从上面找书来读了。&br&&br&&ul&&li&&i&Your Baby's First Year: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as a reference&/i&&br&&/li&&li&&i&Heading Home with Your Newborn: From Birth to Reality: Laura Jana&/i&&br&&/li&&li&&i&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Child: Marc Weissbluth, M.D. .. by 1 month&/i&&br&&/li&&li&&i&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Harvey Karp, M.D. .. by 1 month&/i&&br&&/li&&li&&i&Superbaby: Jenn Berman, Ph.D .. over the 1st year&/i&&br&&/li&&li&&i&Feeding Your Baby Day by Day: Fiona Wilcock .. by 4-6 months&/i&&br&&/li&&li&&i&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 Foster Cline, M.D. and Jim Fay .. at 12 months&/i&&br&&/li&&li&&i&Positive Parenting From A to Z: Karen Joslin .. at 12 months&/i&&br&&/li&&li&&i&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 Havey Karp .. at 1-2 years&/i&&br&&/li&&li&&i&Guide to Toilet Training: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by 2 years&/i&&br&&/li&&li&&i&The A to Z Guide to Raising Happy, Confident Kids: Jenn Berman, Ph.D&/i&&br&&/li&&li&&i&Parenting Teens With Love and Logic: Foster Cline, M.D. and Jim Fay&/i&&br&&/li&&li&&i&Getting To Calm : Laura Kastner, Ph.D.&/i&&br&&/li&&/ul&&br&&br&&i&--------- 更新------------&/i&&br&&i&有人关心现在我家悠悠的身心健康问题,真是劳您操心了,我家悠悠到今天刚好7个半月,身高体重一直都维持在同龄男婴的98%(请参见CDC的生长曲线&/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growthcharts/clinical_chart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owth Charts&/a&&i&) 。很多周围的妈妈都羡慕的不得了,我总是归结于我家宝宝睡眠好,当然很多妈妈也说是我的奶好,嘿嘿。现在他睡眠自己调整的已经达到了书上讲得最佳时间,晚上7点开始困,7点半彻底睡着。11点左右我会再喂一顿迷糊奶,有几次试着不喂发现总是半夜3点饿醒,所以还是坚持11点这顿吃饱,这样就会一觉到7点半。白天依然2-3次小睡,每次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一共不超过3小时。翻身什么的四个月就很溜了,现在更是在地毯上翻滚自如(有几次不小心从床上翻下来,吓死我们了,不过幸好家里床非常矮地上又是软绵绵的地毯,所以有时候跌下来他自己还开心的乐)。现在已经能自己坐在毯子上玩玩具了,各种拍打敲击。白天经常会带着他去别人家的大House和同龄的小孩玩,在人家Jacuzzi里面裸泳什么的。带出去的多了,也不怕生人,见人就笑,别人一逗甚至会哈哈的放生大笑,特别好玩。上周日去一个老奶奶家,一直对着老奶奶笑,老奶奶开心的不得了,抱着一直亲悠悠。&/i&&br&&br&&br&&i&没想到这篇自己带孩子的经验贴会这么火,还上了知乎日报,那我趁机也发个小广告啦。&/i&&br&&i&大西雅图地区需要宝宝儿童摄影的请联系我,这是我的网址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nnyren.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jinnyren.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i&&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000ae7cdaa68_b.jpg& data-rawwidth=&1183&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00ae7cdaa68_r.jpg&&&/figure&
下面是我自己对于四个月以后的婴儿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经验贴,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些评论说我教唆大家让孩子使劲哭然后孩子就好好睡了。我真是冤啊,请发出如此中伤我的言论的键盘侠们…
我们家从出生开始,一直婴儿床拼大床睡,直到最近2岁8个月孩子主动要求分房自己睡,入睡前也不要我们陪着,还要求我把自己的房门关上,我一一照办,一睡到天亮。从来没有引导过他自己睡,都没想到这么早能自己睡,可孩子要求独立自主(自我意识爆棚阶段)是阻挡不了的。&br&&br&先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b&如果没有特殊的问题,母亲和婴儿一起睡&/b&&b&&b&比较好&/b&,等待孩子自己主动独立睡。&/b&&br&&br&&b&母婴同睡最重要的好处(仅这一条就足以)就是安全感。&/b&婴儿就得跟母亲多待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离才好,为什么晚上要刻意分开?国外有很多人是从出生就让孩子自己睡,美其名曰为独立,可是独立这事应该孩子自己做主,他们的安全感满足了自然会寻求独立的。&br&&br&很多孩子到上小学了还不自己睡,根本不提自己睡的要求。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孩子的安全感没有真的得到满足,二个原因是家长没有抓住孩子独立的信号,过度担心阻碍了孩子的独立,这一点何止在睡觉方面,其他方面都是这样。&br&&br&所以很多人才会有这样的两难:要么就出生强迫婴儿自己睡(安全感怎么办),要么一旦“失守”就得睡到上小学以后(独立性似乎又被耽误了)。&br&&br&其实是可以两方面都兼顾的。&b&&br&&br&当然,怎么睡要结合每家的具体情况,只要大家相对综合最舒服,就是好的选择。&/b&&br&&br&本文主要强调两点:&br&&br&&u&1.不用仅仅因为担心孩子不够独立而选择出生就分房睡。&br&&br&2.如果选择母婴同睡,从一开始就尽量不阻碍孩子的独立。&/u&&br&&br&&br&下面具体说说我家的情况。&br&&br&从孩子出生起,我们选择了婴儿床拼大床的睡眠方式(只要卧室空间充裕),彼此陪伴又互相独立。这个想法是从《西尔斯育儿百科》上看到的,书上有个图,我们看到后立刻选定了这种方式,专门买了一个可以拆掉一边围栏的婴儿床。&br&&br&顺便说一句,婴儿不仅要和母亲一起睡,也要和父亲一起睡。没错,是爸爸,而不是姥姥、奶奶、阿姨等人和妈妈一起跟宝宝睡,当然更不是没有妈妈由其他人陪宝宝睡。&br&&br&&b&这样的布局就是在维护爸爸妈妈的第一位关系,鼓励孩子的独立性。&/b&&br&&br&这个第一位的关系不仅仅是睡眠安排的布局,还体现在&b&明确地告知孩子界限:这是爸爸妈妈的大床,这是宝宝的小床,各睡各的床。&/b&&br&&br&偶尔他爬到我们中间来睡,我们会尝试过一会把他劝走,小一点时主要用把他轻轻弄走的肢体语言表达拒绝,大一点主要靠语言劝说,有时候他先睡着了占了我们的地盘,我们也会把他搬回去,他总共只有不到五次得逞(事实上没妨碍规则的坚固)。&br&&br&我们的坚持规则让他明白界限,自然就明白了他的位置。我们的大床没有因为有个娃被霸占,我们没有自己挤着没地方睡让给宝宝。&br&&br&另一方面,我们非常享受一起睡这件事,不仅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亲密的场景我就不秀了。睡前程序在我们家都是亲子游戏时间,由孩子的秩序感主导。&br&&br&无论我们再忙,我们始终守住了陪孩子睡的底线。(娃爸从来不出差,偶尔我出差或我们俩有人生病的时候,由另一个人单独带娃睡。)&br&&br&&br&这里要强调一下,保证较好的睡眠质量,很重要一点是:&b&不要画蛇添足做太多孩子根本不需要的事情&/b&,打扰孩子的睡眠(这一点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否则大家都累都睡不好。&br&&br&秘诀就是偷懒。&br&&br&睡不好觉是育儿中最磨人的事情之一了,我们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偷懒。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晚上我除了喂奶、大便换纸尿裤(也就很短时间段有此需求)之外啥也不干,不拍嗝,不安抚,不管娃冷不冷睡没睡,只要不大哭就不理娃,我自己倒头就睡。偶尔娃晚上小闹一下,我就扔给娃爸管,娃爸比我更偷懒,往往更快达到效果。半夜试着玩点花样没人响应,娃只好乖乖睡觉。&br&&br&10个月(其实可以更早)的时候路易就自己入睡了(那时还没断奶,睡前喂奶但不奶睡),一开始还摸摸他安抚,很快啥也不用了,我们关灯就睡自己的,管他啥时候睡着的。&br&&br&偶尔娃睡前光玩不睡觉,我就动用上娃爸这个绝密武器,让娃爸挨着娃睡。娃爸没两分钟就呼噜声连连,娃一看没劲还是睡觉吧,不一会也进入梦乡。娃爸也好有成就感,常常争着陪宝宝睡,觉得共享睡眠很亲密。&br&&br&断奶以后(我生病需要吃药两个月,断奶过程很顺利,娃没感觉到没奶吃的威胁,就忘记了吃奶这事,详见&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给孩子断奶(母乳)? - 猪猪的回答&/a&),半夜娃就不醒了,偶尔哼哼摸一下或安抚一句话就好。(我是一个早出晚归的在职妈妈,没提前断夜奶,选择一起睡也有这个原因。)&br&&br&除了偶尔生病,路易晚上几乎没磨到我们,睡眠质量很好,睡得时间长。白天睡眠也是如此,从两个月起自己形成了规律的3小觉(那时候我们自己带娃,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很安静),一共4、5个小时,后来慢慢减至两小觉、一小觉,现在(2岁9个月)白天还能睡3小时,加上晚上睡眠总量都达到甚至超过标准。&br&&br&其实路易曾经是个“睡眠困难宝宝”。在两个月之前,我们家是有很多人带娃的,娃有点小破事就一堆人冲上来,人多杂乱的结果就是路易白天一点觉也睡不成,睡得不好就更难睡好,恶性循环,人少干扰少就好了。&br&&br&&b&以上这些都给了孩子体验,睡觉是自己独立可以做的事。&/b&&br&&br&&br&随着娃越长越大,那个婴儿床有点小了,我们也没有换个大点的儿童床放旁边(其实主要是因为懒)。路易天天挤着睡,大床边上占得多点我们都要跟他抗争一下(主要是为了自己睡着舒服),没有给他创造引诱他留下来的环境。&br&&br&2岁的时候,路易有一次非要自己到客厅睡,我们当时还觉得好受挫被抛弃,后来弄明白是秩序感在“作祟”,路易是怕热要和客厅的电扇在一起,后来把电扇拿到卧室就好了。参见博客或微信订阅号的文章《分床风波》,博客&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luyt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路易一世的成长观察&/a&,微信订阅号“蒙台梭利家庭育儿实践”或“mtsljt”。&br&&br&&b&这件事提醒了我们,从这以后我们就做好了有一天孩子会主动离开的心理准备,这对我们后来的不阻碍非常重要。&/b&&br&&br&果然,过了好几个月,路易开始出现这样一种行为,如果他睡前生气了,他就要求到客厅沙发去睡觉。生气的情况比如想做什么事没做好,比如不小心碰到头了,比如爸爸妈妈没按他的秩序感操作。&br&&br&我们一开始觉得客厅沙发没法睡呀,又冷又小又不舒服,可很快发现他是铁了心要去的。如果不让他去,脾气铁定升级,有一次他拉不动我们,几次自己勇敢地冲出去,因为没有灯害怕又回来。而且,无论他脾气升级到哪个程度,只要一到外面,立刻风平浪静,如果他一要求你就让他去,他都不用你陪着自己在那很快睡着。我们一开始还等他睡死把他抱回来,结果他半夜醒来发现自己被抱回来也很生气。&br&&br&我们很快转变思路,只要他要求就让他自己睡吧,我们只用给他周围放置些椅子保护,就可以回来高枕无忧了,不用跟他较劲,也不用等他睡着,多好。有一次路易就这样一个人在客厅睡的,第二天醒来问他睡得好么,他还说睡得好。&br&&br&还有几次他累了,跟我们说他自己去睡觉了,就真的睡着了。比如有一次爸爸陪他在沙发玩,路易突然说:“宝宝要去睡觉了。” “爸爸陪你去吧。” “爸爸不陪,爸爸坐在沙发上。” 说完他自己就去我们房间睡觉了,也没关门。等我们在浴室开着门洗漱忙完一看,路易已经睡着了。还有一次中午,由于买了新家具在安装,我们都忙得要死没人管路易午睡的事情,路易撑到3、4点,突然自己说宝宝要去睡觉了,自己到床上睡着了。&br&&br&&b&他要争取的,只是一个在哪里睡、什么时候睡的自主权。&/b&&br&&br&我们又想,他要自己睡,干脆建议他去书房睡,比沙发强多了。&b&我们唯一的引导,就是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房间,宝宝是在这里睡的。&/b&有几次路易要求我们陪他到书房睡,我们虽然最后妥协了,但明确强调:“这是宝宝的房间,爸爸妈妈要在爸爸妈妈的房间睡的。”&br&&br&与此同时,路易自发玩起来模拟睡觉游戏,常常傍晚的时候说宝宝要睡觉了,自己跑到他的床上玩一会,唱歌、自言自语一番,然后过一会出来说宝宝睡醒了,其实根本没睡觉。&br&&br&再后来,路易主动提出晚上自己睡。有一次,他睡前表示肚子痒要自己去睡觉了(还找个借口,都怪之前我们的阻拦),跑到他自己的房间,妈妈跟着过去,路易说宝宝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是要争取独立空间呢。这次尝试以半小时后路易跑回来结束,他说睡醒了,看来只是一次调整对时间段的模拟。&br&&br&&br&几次预演之后,终于要真刀真枪了。&br&&br&春节前一周,路易主动要求自己在独立房间睡觉,我们到门口偷偷看他被发现,他要求道:“宝宝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妈妈走,不要关门。” 早上醒来问他:“宝宝自己睡得好么?” “睡得好。” “宝宝喜欢自己睡还是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喜欢自己一个人睡。” 简直太天使了,我们都没引导,这一切都得益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真是想不到。&br&&br&过了两天,路易自己睡觉的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后,妈妈刚被他指挥着回到房间钻进被窝,路易又呼唤起妈妈。妈妈过去一看,路易只是为了叮嘱一句:“妈妈房间的门要关上。” 好感动!&u&原来,他观察到爸爸妈妈的房间每天都锁门,之前他要求不关门只是他的安全感需要,那时他还顾及不到爸爸妈妈的需求。尽管我们没提,路易会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有能力顾及别人的时候,主动地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u&&br&&br&&br&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强调一下:&br&&br&&b&1. 家长不要给孩子传递害怕的信号。&/b&其实路易的关注点并不在害怕上,人家满脑子都是“我是个独立的个体”的想法。家长不要去渲染害怕的情绪,不要提醒孩子自己睡是件很害怕的事。&u&本来嘛,自己睡是件多么普通正常的事。&/u&&br&&br&&b&2. 家长不要表现出不舍或担心。&/b&这不仅体现在不说舍不得的话,不做挽留的动作,还体现在对孩子放心上。不用主动去睡前陪伴、讲故事,也不用半夜跑去看看摔没摔、盖没盖被(我用的分腿睡袋,即使盖被子孩子晚上冷了会自己找被子盖的),除非孩子主动要求。&u&孩子今天要求多少就做多少,明天不要求了就别做。&/u&&br&&br&&b&3. 不需要动用奖励。&/b&我有个朋友也回去试着孩子要求就让她自己睡,本来孩子已经很有动力了(有自己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很兴奋),结果还画蛇添足说自己睡第二天醒来有礼物,搞得孩子半夜兴奋得爬起来找礼物看是什么。&u&孩子想做一件事根本不需要奖励,也不看重奖励&/u&。&br&&br&&b&4. 不要担心孩子会反复。&/b&很多人的心态是,好不容易把“老佛爷”送走了,千万不能妥协让孩子回来,就前功尽弃了。如果你一妥协就前功尽弃,这恰恰说明孩子是被迫自己睡的,才有会一点机会都拼命回来。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也有需要更多充电的时候,反复是很正常的,慢慢自己睡得更多就好了。&u&我们传递给路易的态度是“你来我们欢迎,你走我们为你的成长而高兴&/u&”。&br&&br&&b&5. 有人问怎么跟孩子解释爸爸妈妈一起睡,却不跟宝宝一起睡。&/b&很简单,只需要陈述规则“爸爸妈妈睡爸爸妈妈的房间,宝宝睡宝宝的房间”。我们从来不说“爸爸妈妈不能跟宝宝睡了”、更不去对比似乎“宝宝被爸爸或妈妈比下去了”,他想跟我们睡我们从来都是热烈欢迎,这样的日子说实话不知道还有多久了。&u&你的欢迎的姿态,而不是逃跑的姿态,给了孩子安全感,孩子会更有动力去独立成长。&/u&&br&&br&路易独立房间自己睡这件事也是有波折的。
&br&&br&又过了几天是除夕夜,路易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窗外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路易嘟囔一句“外面吵得要命睡不着觉”后翻身进入梦乡。&br&&br&没想到第二天他就主动要求自己睡了,睡前故意不穿睡袋要盖被子,不过他显然知道这样晚上可能会踢翻被子而冷到,可妈妈已经被支走了怎么办呢?路易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呼唤妈妈去坐在他的床边,主动亲亲妈妈讨好,睡袋的事却绝口不提,他知道过一会妈妈会主动试探他的意向,到时他只要顺从就可以了,狡猾的小屁孩,他果然就是这样做的。一切搞定,妈妈累了在路易床上顺势一躺,路易立马跳起来说:“妈妈要坐在床边!妈妈不能躺下!妈妈要躺到那边房间去!” 正好,妈妈顺理成章地和路易道晚安,并在他的提醒下关上主卧房门睡觉去了。&br&&br&又过了一周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阿婆睡觉很晚,有一天路易一时半会没睡着(他那天不困),他跑到阿婆那疯玩去了,这可不行。妈妈费了好大劲把路易劝回来,在路易房间陪他睡着再走,陪了两天觉得太累干脆把他劝回主卧。&br&&br&谁知只坚持了一天,人家还是要去自己房间睡。我们就观察他晕晕乎乎处于安静状态了,就让他自己睡,他就不会去找阿婆。另一方面,我们打算给阿婆房间装把锁,他就打不开门了。&br&&br&再后来又有一天,路易晚上可能冷到了,风好大,半夜想拉上被子拉不起来叫了一嗓子。然后第二天他说不去那边睡了,好冷不舒服,就又回来了。结果半夜被尿憋醒(睡前喝了好多水),又跑去自己房间睡了。&br&&br&生活还在继续,孩子就是这样一眨眼就长大了。&br&&br&---&br&update:&br&这几天路易还是要求自己睡。昨天好好笑,他先是要求自己在客厅沙发上睡(心血来潮),指挥妈妈在一旁摇椅上坐了两分钟(毕竟入睡环境陌生点)后让妈妈回去睡觉。妈妈临走前交待,如果睡不着可以回来找妈妈,找阿婆是不被允许的。过一会,妈妈听见椅子挪动的声音,起来看看什么情况,在主卧门口碰到抱着枕头正想回来的小路易。妈妈问了一句:“路易是想回来睡么?” 结果这个叛逆的小家伙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飞一般跑回沙发,边跑边说:“不回来睡,要到沙发上睡,宝宝自己一个人,妈妈不来。” 第二天早上,我们起来发现路易早醒了,在屋里到处溜达也没去打扰大人。&br&&br&顺便说一下,路易睡不着跑去找阿婆疯玩的问题解决了。我只多做了一件事,就是临走前交代一声睡不着找妈妈,不能找阿婆。看来是一致性的规则起了作用,路易看妈妈这么坚决地把他从阿婆那劝回来,又不辞辛苦地陪伴他入睡,还天天提醒他睡不着回来找妈妈,这些都让路易明白界限在哪里。&br&&br&---&br&update:&br&我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上小学前孩子该不该跟家长分房睡? - 猪猪的回答&/a&中补充了一些内容,关于孩子不主动提出分房睡怎么办,还有关于独立性应该怎么培养等问题。&br&&br&更新一下我这几天发现的一个好办法。有的时候路易会要求跟我们睡,但我们发现其实他是想跟我们在床上玩会,满足了他这个需求,比如玩个十分钟,然后建议他自己睡他很接受。这个我自己也有类似体验,我们家规定如果谁感冒了就单独睡,比如我老公感冒了,如果睡前抱抱亲密一下,我就能安心带着孩子去睡了,真的要睡了睡着了其实无所谓睡哪的,而如果跳过睡前的亲密步骤,哪怕整个晚上都比较有表达爱的氛围,也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们家从出生开始,一直婴儿床拼大床睡,直到最近2岁8个月孩子主动要求分房自己睡,入睡前也不要我们陪着,还要求我把自己的房门关上,我一一照办,一睡到天亮。从来没有引导过他自己睡,都没想到这么早能自己睡,可孩子要求独立自主(自我意识爆棚阶段)是…
我是爸爸.女儿九个月,说说我的看法.&br&&br&首先要明确的是,题主的老婆,已经产后照顾了小孩一年.那么,我必须要赞扬这个妈妈,因为现今社会,能脱产照顾小孩一年的妈妈已经很少了,一般半年就迫不及待赶回上班.&br&&br&为什么那么多妈妈都奔向职场?&br&主要不是因为职场吸引.颇多人就是行尸走肉的打份工而已.&br&主要是因为,&strong&单独一人在家带孩子&/strong&,太辛苦了.&br&&br&在家带小孩,没人倾诉,七天24小时全年无忧,而且,带小孩实在是一件很辛苦并琐碎的事,特别是在要兼顾其他家务的情况下.我单独带过几个半天,真正休息的时间不过半小时.&br&别说什么阿姨不带得挺容易的话,当你带的是自己孩子的时候,你的标准比一般的阿姨高得多(比如你不会任凭孩子看电视),所以,你会比一般阿姨累得多.&br&&br&而带孩子的收益,对全职妈妈来说,实在是少.&br&没工资没加班费没假期,如果还遇上奇葩的另一半,说什么&阿姨都带得比你好&,那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br&&br&但,如题主所说,妈妈全职带孩子,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很有好处.孩子的安全感,与父母的关系更是不可比,&br&&br&那么,如何劝服妻子呢?&br&&br&我建议题主用行动去&劝服&:&br&&br&用我的日常生活作例子.&br&&br&尽量一早出门,为了避开上下班高峰,晚上可以尽量早的回家(我的职业可以灵活上下班)&br&一回到家,帮忙做饭或照顾小孩&br&陪老婆吃饭(一个月30天,我大概只有一两个晚上是不在家吃饭的)&br&饭后洗碗,洗衣服,偶尔帮小孩洗澡,做一些小家务,以让妻子有一段喘息的时间(其实也算不上喘息,因为她洗澡漱口就差不多了)&br&我是个足球爱好者,以往每周踢一场,做爸爸后基本减为一月一场.不上班的时间,我基本用来陪老婆孩子.&br&每次老婆有朋友或同食聚会,我都鼓励她去,并主动独自承担带孩子的责任,&放&她半天假.&br&请一个钟点工,固定负责买菜和家居清洁,尽量减少妻子的家务,让她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br&&br&题主说:&br&希望&strong&媳妇&/strong&以家庭优先,孩子为重&br&其实是个伪命题.&br&关键是,你要向媳妇表达:&br&希望&strong&我们&/strong&以家庭优先,孩子为重&br&&br&孩子的养育,从来是父母两个人的事,当一个人袖手旁观的时候,另一个人就会逃&br&当两个人共同努力的时候,其实,更多的女人会愿意为家去付出.
我是爸爸.女儿九个月,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题主的老婆,已经产后照顾了小孩一年.那么,我必须要赞扬这个妈妈,因为现今社会,能脱产照顾小孩一年的妈妈已经很少了,一般半年就迫不及待赶回上班. 为什么那么多妈妈都奔向职场? 主要不是因为职场吸引.颇多…
8月1日更新&br&说个实例:&br&我之前的英语老师,一个澳洲的老爷子,和我聊起来的时候也说:他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养个小孩会忙不过来?他说,他的作息基本上早上面包吐司加奶油色拉,高兴么煎个蛋煮个咖啡,衣服设定好在早饭的时候洗,吃完饭,几个孩子和他分别收盘子,拖地,晒衣服,弄完了上午一家几口人还能打个球什么的。中午来个面,或者批萨配土豆泥,色拉或者汤(汤一般买个罐头再往里面扔点新鲜蔬菜),吃完放水池,下午熟睡的午睡,做作业的做作业,看书的看书。晚上同样,搞点吃得的然后把一天的碗扔到洗碗机一口气洗完。衣服收好,夜里聊聊天,看看书就睡了。他说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忙的。&br&和他聊下来以后我感觉:&br&&br&&br&&b&我们做饭前后花费的时间长&/b&&br&主要是做饭的方式往往依靠人力手工,他们白天的两顿基本上是吃冷的(这老爷子挺强调作息的。他说他不喜欢早午餐。说他自己是农民孩子出身的。从小早起惯的。也算一个异类)。往往用买现成的或者半成品,通过烤箱和微波炉,制作过程不需要全程在一边翻炒监督,空出来的时间还能做更多其他的事情,然后把一天三次的碗一次用洗碗机洗掉,而不是吃一次洗一次。&br&&br&&b&让孩子的参与&/b&&br&就老爷子自己说:他记得他的几个孩子6岁怎么说都开始全程参与家务了,家里绝对不是他孤军奋战,倒是他常常在一边喝咖啡看书,孩子在家里忙这个忙那个(拿他的话来说。孩子那个时候笨手笨脚,活分配好了。每个人干自己的。先干完就休息)。&br&&br&&b&不刷存在感&/b&&br&这个是老爷子自己和我说的,请别喷我。他说中国女性在家里做得很累,很多程度上她们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然后做得很仔细,仔细到老公没办法做到这个程度,以体现自己的重要性。他说他的学生有和他说她们每天都要擦灰,洗厨房台面,一遍遍的扫地拖地板,整理房间。他觉得有些事情几天做一次就够了。家里有特别小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那就让出一块地方让他乱着好了。这种忙总感觉花了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来达到那么一点点的优越感,老头说,这是他最最不能理解的地方。&br&&br&======================================================================&br&&br&作为一个全职奶爸,我以男性的角度来说说,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最难逾越的一个问题就是放手。看着她还不会用筷子或者调羹的时候吃得桌子和身上都是,洗碗时候洒得到处都是,端盘子的时候打翻东西,打碎碗。我觉得这种事情绝大多数家长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没法接受的。我看不了的就是一个6岁,乃至10岁的孩子还在喂饭,乃至喝个水都是爸妈端着水壶给倒着喝的。这些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导致了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让孩子独立的,孩子不独立,教育者就得一直跟在屁股后面忙。&br&&br&&p&&b&首先,孩子请自己带&/b&。&/p&&p&我身边有不少人到了孩子1岁半了还没有办法把孩子带出门旅游的,原因就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养孩子有很多的细节,需要一点点的累积,我一直觉得养孩子是一门高科技的事情,从科学喂养,到儿童心理学。这里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很多&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适合家长学习的儿童教育书籍? - 知乎用户的回答&/a&。每个孩子都会有其个体的特性和气质,作为父母是有责任去尽可能的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成长进度的。当你知道你的孩子会做什么?做得好什么?做不到什么?很多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孩子闹,不听话,莫名其妙等等。更多的时候,家长觉得累是在和孩子的天性“较劲”。她要探索,要尝试,就必定伴随大量的失败,大量的破坏和混乱。你阻止这一切发生,她就始终过不了这关,或者各种发展不完全,那她成长到下一步的时候还是需要去面对这些问题,同样会更多的破坏更大的混乱。于是,家长就觉得很累,孩子觉得很委屈很愤怒,这样就导致孩子情绪需要发泄,不再是学习,而是单纯的发泄性的破坏,那家长还得兜着,我觉得绝大多数家长所谓的累的根源就是这个。&/p&&br&&p&在前者的基础上,认真的学习。就像数学,你用列举法解题,小学低年级可以,再往高年级了呢?育儿也是,如果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观念还是她闹了就哄一哄,塞个玩具不让她哭,不听话了就呵斥,我只能说这样的家长连及格也够不着。&/p&&br&&p&我自己就这样重新训练过自己:把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录音录下来,然后回放了再听听,就会发现,里面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言语行为有很多的不合理,不断这样调整了一年多,我才学会安静的观察孩子,像诸如这样的训练还有许多,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很多时候,带孩子看着不累是因为背后的内容想明白了,各种场景都预备好了,在很多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了。&br&例举一下:&br&1我和我女儿说好几点活动结束。女儿不会拖,原因是,我在一开始就和女儿说:“我们再玩十分钟”。然后拿手机倒计时,时间一到,手机响了,我们就走了。从第一次开始就这样。就不会有哭闹着不走的状况。&br&2孩子吃饭,我每天内心数好她吃过的东西,有时去到朋友家或者老人家零食吃多了,我很清楚她还有多少剩下的饭量,吃不下是必然的,那就不吃了,也就不会有逼着孩子吃饭,孩子不停哭闹的问题。&br&3买东西,出门前说好这次预算给她买什么,我们大人要去买什么,别的东西不买,看再久也不买。所以出门买东西她就直奔主题,我也直奔主题,然后两个人找个地方等妈妈。现在女儿固定零用钱,但有些诸如糖类。我的观点就是,钱是你的,但是这种规定一天不能超一个,生病等时候不可以吃的规则不可以违反。钱是一种力量,但小心使用,不要伤害到自己。&/p&&br&&p&老一辈强的是养育(但说实话,我的体会是就这个方面,他们也其实有众多误区)。但是说到心理成长,说到教育,说到展望未来人生,我不是不尊重前辈们,但是,就他们的教育背景,里面能有高境界的凤毛麟角。我想现在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专业专业再专业,做一个人的成长教育,你觉得这个如果是个职业的话,需不需要非常非常的专业呢?别把自己孩子不当回事,去图书馆看看儿童发展心理学。我说实话,我觉得不比我原先的建筑专业简单多少。&/p&&p&&br&我也想告诉那些个想和我说:“我们小时候不也这样长大了么?老人带孩子有经验”的话的人。你也许没有想过,如果换一种教育,你也许会强过你现在百倍你信不信?以前父辈时候的夭折率和现在孩子的夭折率我劝你去查查,你就不会说老人带孩子有经验了(没出事不代表他们带你孩子的时候就是好的)。很多时候,你一直生活在一个风险概率很高的模式里面,自己可能全然不知,科学的养育和教育,最基本的就是把自己孩子放到一个风险更低的概率里。(最常见的例子,给孩子坐安全座椅,不乱窜马路。)&/p&&p&&br&再扯远一点,我虽然强调不要去抢赢在起跑线上,但是,作为父母应该具备做父母的资质。你可以是路盲,可以是不会家务,但请一定要去学会做父母,否则没有权利和资格评论社会各种的阴暗面,因为做这些事情的人的背后绝大多数都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关系。&/p&&br&&p&最后一点,应该、一定、&b&必须是没有谁比你和你妻子更了解你孩子的性格&/b&。养育这个事情请不要外包,半路拿回来,绝对捂不熟。就我有限的样本和观察时间来说,就算双胞胎,每个孩子的行为模式都是可以用截然不同来形容,可以说孩子和孩子的差别是巨大的。如果父母不去了解她理解她,不能把握她心理规律的话,累是必然的。因为父母一没有打生下来就和孩子建立足够完整的关系,她不了解你,你不了解她,她不被理解就发脾气,她发脾气了你就烦躁。怎么可能不累呢?不要打、不要骂、要去理解。&/p&&p&======================================================================&br&关于夫妻关系和家庭这个平台&/p&&br&&p&&b&养孩子一定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b&。一个人的心力有限,交替上阵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头两年是会比较辛苦。这里我也要说说爸爸的角色必须积极加入,也许爸爸一开始没啥感觉,毕竟不是骨肉相连过的,但是作为父亲的角色绝对不是蜻蜓点水的哄哄孩子就结束了。在我看来,有几点:&/p&&br&&p&&b&一、夫妻首先要能够正常有效沟通。&/b&&/p&&p&育儿观念求同存异。爸爸有爸爸的模式,妈妈有妈妈的模式这很正常,孩子也很会适应。我认为孩子只有在这两混水里面了解男人女人的处事方式的差别。这在大同基础上有不同很正常,和妈妈在一起用妈妈的方法,和爸爸在一起用爸爸的办法,孩子就会知道做事处事就不是单一线性的了,但夫妻之间不要为这种事情打得各种不可开交,这样对孩子未来的婚姻观就会做出不好的榜样。你们如何行为,就是身体力行的教孩子如何和未来的另一半如何相处。夫妻之间的内耗,也是累的因素。&/p&&br&&br&&p&&b&二、请在精神上、物质上务必尽可能的独立。&/b&&/p&&p&现在社会上很多时候是男方家长和女方家长在玩木偶戏:夫妻两个不断的要去按照各自家长的要求来生活。我看各种小夫妻的各种不自由,都是按照家长意思要有个稳定的工作,要有房有车的去攻贷款。这是你的家,你是家里的男主人,你是家里的女主人。家里钱怎么管,怎么花。应该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过好过坏我们自己担着,不要让任何人随意进来指手画脚,非把两人搞到离婚了还来一句:我是为你好。中国家庭最可怕的就是夫妻双方的个人思想和经济的不独立,不停的因为外因导致内耗。这也是一堆人搞得非常累的最大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和妻子深有体会。这也是我非常强调孩子自己带的重要性。&b&不要把自己家里的话语权让给你的长辈&/b&,你的生活不应该被他人指染,而且很多时候这种来自长辈所谓的“爱与关怀”是破坏性的,作为他们的立场来说,只有很多现实问题的博弈,但夫妻之间的很多事情是建于信任和基于这份信任的自愿的付出和牺牲之上,如果拿现实的物质来衡量是无法达成平衡的。如果有谁觉得我这段看得不适的话。那请自觉绕行。我不会与你讨论这个对错问题。你们只是陷于其中而浑然不觉罢了。&/p&&br&&p&&b&三、婚姻不是保险箱,两人的思想要共同发展&/b&&/p&&p&在前二者处理好的前提下,向更高阶发展。夫妻各自发展自我,作为老公不要守着自己固有角色,老婆也不要守着自己的固有角色,&b&突破源自观念,习俗,宗教,刻板印象等等各种思想上面的定势&/b&。就会发现生存没有那么线性和唯一,而且不会像老一辈那样说的可怕。突破了这些思想上的禁锢,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必要的压力,养孩子也更自信和放松。我一直觉得夫妻两个人在一起长期生活,需要的是信任、愿意为对方改变的心意和能力、互相的正确的解读与理解、价值观的共同前进。&/p&&br&&p&信任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p&&p&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相信对方,另一个是变得可信。当一方愿意无条件的相信你的时候,也请务必对得起这份信任,给予对方足够的回馈,让对方明白你同样珍惜这份她对你的信任。&/p&&p&两个人在一起我其实比较排斥的时候所谓的一见钟情。这背后隐含的意思是:就是我不想改变,然后遇上一个刚好合适的,但就单单生物性上来说,我们人就不可避免会改变,而随之的心理上的,以及外在环境的改变,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不愿意改变的初衷导致的必定是最后沦为世俗的凑合着过的状态,好的婚姻需要的就是两个人要努力的朝向积极的状态改变。这里面一方的理解和包容是一定要配合上另一方面的适应和调整的,两个人就是要不断找到让对方能够接受和舒适的沟通方式、生活节奏、品味格调等等。这里面伴随的一定是大量的互相理解和改变。&/p&&br&&p&比如:她不喜欢吃什么那我就记得绕开,而同样反过来,作为另一方,我虽然不喜欢吃这个,但他喜欢吃,我就时不时改变一下主动做或者点菜,这就会是互相良性的激发,但自己还是始终知道,她不喜欢吃这个,所以,她点或者做不代表她喜欢,而是她的适应和改变,我还是会继续避开这个,但实在忍不住想吃,也可以和她说说,说明自己的真实的需求。这就是下面的内容:&/p&&br&&p&互相之间正确的解读和理解。&/p&&p&之前我们提到了夫妻之间需要互相为对方改变,但我们也需要知道,人改变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努力的改变的过程之中,互相之间的沟通很重要。&/p&&p&这里也是两点:一个是正确的解读能力,另外一个是正确的表达能力。而这两点里面我们往往会看到前者的问题,我们常说:“他(她)不理解我”。但这里面往往包含着的是后者的问题。作为夫妻,自己有没有正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是不是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夫妻之间的各种不理解和矛盾往往是双方面的。就像上面的例子。很多人往往是觉得对方做出让步了以后理解成了她改变了心意或者习惯了,而她一直处在忍受的状态却没有被察觉。这里面的问题往往是双方面的,不良的沟通就是淤积到心理的极限了就爆发出来了,而更为健康的方式则需要互相之间更多的理解和细密的沟通。&/p&&br&&p&而最终,婚姻能够长久的健康下去的背景就是要价值观的共同前进。&/p&&p&要知道,婚姻可以很不健康的持续很久,但这对于双方来说往往都是一种煎熬。而在我感觉来说,婚姻是可以持续的保持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状态的,但是是要依靠前面这些内容加上这一条的,两个人需要不断的互相帮助对方扩宽世界。这种感觉其实非常的愉悦的,每天都有那种,你又多了一些我不知道的好东西,你又发现了我没有意识到的亮点;同样,反过来也是如此,我又有很多新鲜的扩宽视野的想法和你分享,两人不单单是生理上的在物质世界里的互相依靠和互助,思想上的互相渗透的感觉真的很美妙。&/p&&br&&p&总之,构建好一个独立的,健康的家庭,会少很多内耗。这对于国内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p&&br&======================================================================&br&再次更新,有朋友问起对于孩子的底线。&br&&br&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很多孩子的问题一样,底线是个表现,这个表现的背后是依靠一个系统来支持的。看来是可以用一套列表来解决,但是未必合适所有人。&br&&br&我的建议是,首先&b&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b&。她现在是个什么样的行为模式,父母说什么话,她会有什么反应,她能够做到做到哪些事情,不能够做到那些事情,那些事情成功的几率高,那些事情成功的几率低。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br&&br&对于心理学至少有入门级的认识。诸如:知道人在失败后会害怕(特别是如果家里面已经用语言呵斥或者体罚来作为惩罚的话),会说谎保护自己。当在交际活动中出错会觉得很丢面子,会需要自己安静或者找个人发泄(这就涉及到孩子的行为模式),等等。然后明白了这些,你也就很能够一语中的了。我会在女儿有个情绪缓冲了以后,和她说诸如以下内容:亲爱的,你知道这个事情这样了接下来我们一般会怎么办么?或者,我十几岁的时候还搞砸过这个事情,我当时是……如何如何。(这中间的选择就是要看孩子当时是如何一个状态)。惩罚是为了什么?我的理解是让孩子记住不要再犯(当然很多家长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比惩罚更好的方法有没有?我觉得是让孩子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去收拾自己的错误。&br&&br&最后是&b&回述自己的童年&/b&,想想自己当时遇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希望大人如何对待自己?没有人可以比你更了解你了,而没有人比你孩子更像你了。这也是为何要自己养孩子的重要原因。这样你才会去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里面,因为这本身很大一部分也是你自己的。&br&&br&所以,我没有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底线列表,因为她一直是会需要更新的。另外,我也得说一句,我的底线真的很低,和我在一起的国内家长很多人是没法接受我的底线的。拿我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把家里弄到难以收拾,因为在我眼里,只要她需要练习,她的能力在提高。这点混乱,我是必须接受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因为她熟练了,不会轻易出状况了,出了状况她也知道如何处理,我就不再边上观察了。这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以至于,我常挂在嘴边的各种小故事。我洗澡忘记拿拖鞋了,洗完发现拖鞋对着我出来的方向已经放好了;我在学校里面游园会参加公益劳动,女儿先帮我买好零食和饮料,安顿好我后自己再去玩。(我想,说这些就够了吧?)&br&&br&又说了一大堆,偏题也越来越厉害了,正一正题:带孩子的困难很大方面,我觉得是和孩子沟通层面的,父母在建立秩序,孩子在破坏秩序。这是导致很多人觉得带孩子累的主要原因,我们传统的很多观念很严重的限制了这种沟通效率,而且还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不必要的“多方会谈”让沟通愈发复杂化,这是为啥国内一群人带不好一个孩子,北欧和北美一个人能够带一群孩子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本原因。
8月1日更新 说个实例: 我之前的英语老师,一个澳洲的老爷子,和我聊起来的时候也说:他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养个小孩会忙不过来?他说,他的作息基本上早上面包吐司加奶油色拉,高兴么煎个蛋煮个咖啡,衣服设定好在早饭的时候洗,吃完饭,几个孩子和他分…
总算有我花挥的地方啦!萌宝5个月!推荐几个玩意儿! &br&&br& 1.强推 美国Lansinoh纯羊脂乳头保护霜 这个玩意拯救了我在月子里宝宝含奶头到破的痛苦,那痛苦每次都让我觉得是在吸血啊这是。奶完涂一下,马上不疼了。
这玩意还拯救了我爹!脚后跟裂的问题多年不得解,惨不忍睹啊!凡士林,蛇油,任何能想到的都用了,还是没有办法在冬天踏踏实实的踩下一步路。给他试一下,隔天他就说好了,顺手带走出差去了,整个冬天没有再裂过。据说还可以做成万用膏唇膏,算了我唇膏太多,没试。&br&&br& 2. 加拿大Bravado 丝雅孕妇哺乳文胸 孕妇内衣
怀孕初期听朋友说这个哺乳内衣随便买买,于是上网购了20多一件的,换了各种,都觉得怎么能穿的啊!!!发狠买了这个,瞬间感觉从路边摊到华歌尔的提升啊!还是日本代购的华歌尔!穿着睡觉全没问题!后来宝宝出生了,晚上睡觉会漏奶啊,必须穿文胸啊,不然怎么用乳垫呢?这个就完全发挥作用了!舒胡!而且缓解下垂! &br&&br& 3.美德乐 swing丝蕴吸奶器。
吸奶器不需要说,现在是必须品了。有奶的妈,半夜奶涨啊!手动就醒了!最好是迷迷糊糊电动震一会。搞定!继续睡!其他牌子不知道,这个牌子的这个型号有两个模式五档强度,会自动调节的。如果海淘的小伙伴记得买个变压器插头啊,原装白色那个不灵啊,国内不能用。淘宝丝韵变压器就出来了,买个轻的!我买了个销量最好的〒_〒跟我电子琴的电压器一样重,根本不想带出门... &br&&br& 4.安抚奶嘴
不用说了。用的人懂。不要说什么龅牙。根本没关系好么?? &br&&br& 5.纯棉时代的浴巾
一大块纱布。秒吸水!大家都知道洗澡完出来最冷的时候就是水分还在皮肤表面的时候,最快吸水才是王道。 &br&&br& 6.龙马益肤宁
我宝贝湿疹频繁啊。晚上抓的不肯睡觉啊。用了隔天就好的货啊!据说纯中药成分啊。不晓得,以后再说。现在先让宝贝睡好! &br&&br& 手机党,无能上图,暂时这些。
总算有我花挥的地方啦!萌宝5个月!推荐几个玩意儿! 1.强推 美国Lansinoh纯羊脂乳头保护霜 这个玩意拯救了我在月子里宝宝含奶头到破的痛苦,那痛苦每次都让我觉得是在吸血啊这是。奶完涂一下,马上不疼了。 这玩意还拯救了我爹!脚后跟裂的问题多年不得解…
&p&&b&利器一:安抚奶嘴链&/b&&/p&&p&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会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确实,处在口欲期的婴儿,通过吮吸动作可以获得安慰,减少哭闹。而且,相比吃手,吮吸安抚奶嘴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更好,将来也更容易戒掉。&/p&&p&但是,宝宝用安抚奶嘴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口一松就掉到地上。这时妈妈们就会陷入纠结:拿起来送回孩子嘴里肯定不行,掉地上沾染了灰尘细菌病毒,可重新消毒了,孩子没吃5分钟就又掉了……多备几个也换不过来。&/p&&p&这时,一个简单的链子就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它一头绑着安抚奶嘴,另一头固定在宝宝的衣服上,宝宝松口后,安抚奶嘴也不会掉到地上,可以继续使用。&/p&&p&很多明星都会给自己的孩子用安抚奶嘴链,而它的价格一般也不会超过二三十元。&/p&&p&&b&利器二:指甲剪&/b&&/p&&p&小宝宝的指甲长得很快,而他们又不会控制自己的双手,会到处乱抓,所以及时给宝宝剪指甲是很重要的。&/p&&p&很多妈妈会用大人的指甲钳给宝宝剪指甲,但这种指甲钳又大又锋利,而且容易看不清楚,加上宝宝不会配合,很容易剪到肉。&/p&&p&这时,你就需要一款宝宝专用的指甲剪了。它的外形跟剪刀差不多,但头是圆的,不会扎到宝宝,用起来视野好,也容易控制。市场价也不会超过50元。&/p&&p&&b&利器三:生理盐水喷鼻剂+吸鼻器+螺纹棉棒&/b&&/p&&p&这三样合体,最困扰妈妈们的宝宝鼻腔问题就基本拿下了。&/p&&p&冬天宝宝很容易鼻塞流涕,很多妈妈会给孩子吃感冒药缓解症状,这样是不对的,宝宝的鼻塞并不一定是由感冒引起。而且就算是感冒,儿科医生也不推荐6岁以下的儿童吃感冒药。&/p&&p&要解决问题很简单,首先给孩子鼻腔喷入生理盐水,它能稀释鼻涕、舒缓鼻黏膜,还有消毒的作用。同时它不是药物,不会给宝宝带来副作用。之后再用吸鼻器轻轻将宝宝鼻腔中的黏液吸出,就能让宝宝舒服一段时间。&/p&&p&宝宝鼻腔的另一大问题是干鼻痂,宝宝自己不会抠,所以妈妈每隔几天要帮TA弄出来。这可是个技术活,常常要弄好半天,搞得宝宝难受大哭。&/p&&p&其实这也很简单,喷些生理盐水,鼻痂软化后,用带螺纹的棉棒伸进鼻孔轻轻一转,鼻痂就出来了。&/p&&p&不过要注意,喷鼻剂一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对于新生儿,可以用滴剂。&/p&&p&这三样东西,每样也都不超过50元。&/p&&p&&b&利器四:安全门卡&/b&&/p&&p&宝宝能爬能走后,家里能活动的家具就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其中,门的伤害是最严重的。宝宝可能会被门夹到手,也可能会不小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出不来。&/p&&p&这时候,一个简单的门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它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块泡沫塑料,卡在门上后,门就无法合拢,留出一个空隙,足够放下宝宝的手。&/p&&p&因为简单,所以这种门卡也很便宜,一块只要几元钱。&/p&&p&&b&利器五:婴儿水杯&/b&&/p&&p&宝宝开始吃辅食后,就要喝一些水了。很多妈妈会用奶瓶给孩子喂水,这样容易让孩子混淆奶和水,不容易养成喝水的习惯。&/p&&p&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喝水的水杯,鸭嘴杯、吸管杯都可以,让宝宝从小就能分清喝奶跟喝水。&/p&&p&市面上水杯的价格差异很大,二三十元到一两百元都有,春雨君觉得,没必要追求特别高大上的,50元左右的塑料水杯就足够了。&/p&&p&&b&利器六:小夜灯&/b&&/p&&p&宝宝晚上起夜频繁,不开灯看不到,开灯又很晃眼,常搞得妈妈们手忙脚乱。所以,不妨准备一个常亮的小夜灯,既不影响宝宝睡眠,又能让妈妈看得清楚。&/p&&p&小夜灯的价格一般也在二三十元。&/p&&p&&b&利器七:儿童马桶圈&/b&&/p&&p&宝宝2岁左右时,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多数妈妈会给孩子买儿童专用便盆,但春雨君觉得儿童马桶圈更实用。&/p&&p&一来,这个时期的宝宝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看到大人坐马桶,他们也会产生兴趣,如厕训练就会更顺利。二来,妈妈也省去了冲洗便盆的麻烦。&/p&&p&一个普通的儿童马桶圈,价格也在50元左右。&/p&&p&&b&利器八:水龙头延伸器&/b&&/p&&p&宝宝会走之后,就可以训练他们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了。最方便的办法,当然是让宝宝像大人一样在水龙头下洗手。可是一般的水龙头离水池的距离比较远,孩子即使站在凳子上也够不着。&/p&&p&这时只要在水龙头上加一个延伸器就可以了,孩子可以轻松洗手,同时延伸器的鲜艳色彩也能让孩子更喜欢洗手。&/p&&p&市场上这种延伸器便宜的不到十元,贵的四五十元,其实差别不大。&/p&&p&&b&利器九:水温计&/b&&/p&&p&宝宝洗澡的水温应该在38-40℃,过凉过热都不好。很多妈妈会用自己的手试水温,但这样是很不准的,因为手的温度会变化,对水温的感受会有偏差。&/p&&p&只要在澡盆里放个水温计,就解决问题了。这上面清晰地标注了适宜洗澡的刻度,妈妈们一目了然。而且这种水温计的设计都很鲜艳,宝宝可以把它当作洗澡玩具。&/p&&p&市面上的水温计一般在十几元。&/p&&p&&b&利器十:布书&/b&&/p&&p&布书可以作为6个月左右婴儿的第一本书,它既有纸质书的优点--色彩鲜艳能够促进宝宝感官发育、通过翻阅练习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同时还弥补了纸质书的缺点--重量轻易于拿起、不会撕烂、不会割伤碰伤宝宝,有的布书在翻阅时还会有摩擦塑料袋的声音,进一步刺激宝宝的感官。&/p&&p&一本布书的价格不到十元,一整套一般在50元左右。&/p&&p&&b&转载自:春雨儿科医生微信号。&/b&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将及时处理。&/p&
利器一:安抚奶嘴链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会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确实,处在口欲期的婴儿,通过吮吸动作可以获得安慰,减少哭闹。而且,相比吃手,吮吸安抚奶嘴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更好,将来也更容易戒掉。但是,宝宝用安抚奶嘴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口一松就…
&p&作为一个人主力亲手带大孩子,偏偏天性爱玩的85后年轻妈,感觉在&b&如何快乐育儿同时提高苦逼母亲幸福感这个问题&/b&上特别有发言权。在最初的产假的六个多月里我白天黑夜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度过了最初的奔溃期之后,慢慢就琢磨出一套健康快乐幸福养娃的规律,&b&首先要给宝宝建立成长规范的作息,让宝宝参与父母的生活,形成良好的互动。从几个月开始我就有意识培养宝宝EASY 模式的生活规律 (eat - activity - sleep - your time)&/b&,在一定程度上做个会偷懒的妈妈。另外就是尽量维持一些父母的娱乐生活不受干扰,比如我们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带着她开始长途国际旅行,等等。&/p&&br&&p&经过漫长的2年的磨合和摸索,育儿生活慢慢走上正规,我在个人站上详细整理过陪伴我度过辛苦的头两年母亲生涯的所有的育儿神器,有勇气看完整版的妈妈请点这里&/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uzhum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竹竹妈的海淘世界&/a&
推荐指数和目录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uzhuma.com/%3Fpage_id%3D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竹竹妈海淘分享总目录&/a&&/p&&br&&p&下面装备党妈妈就开始慢慢唐啦~~~&/p&&br&&p&&b&知乎精简版就写几个我最推荐的吧。首先是!婴!儿!背!带!&/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ef6e684af9978beb9f186dca4caec4b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ef6e684af9978beb9f186dca4caec4b_r.jpg&&&/figure&&br&&p&babybjorn Miracle 婴儿背带!!!!!&/p&&br&&p&我吐血推荐每个麻麻搞一个,非常值得。简直比我的婴儿车还买的值得。特别是我们这种爱带着娃到处乱跑的父母&/p&&p&babybjorn最好的一款背带,没有生娃以前我们就去商场里试过了几乎所有牌子的各种型号的背带,出门玩总有拿推车不方便的时候,背带可以解放双手,如果妈妈一个人带娃,娃又很喜欢要抱的话,背带也能派上大用场,起码麻麻可以有手空出来吃个饭呀。&/p&&br&&p&babybjorn的背带有很多款啊,我们在商场试过了几乎所有款(然后很小农的啥都没买),这款miracle虽然最贵,但是背部支持最好,很舒服,特别适合爸爸背,几个小时根本就不会累,也没有腰酸背痛的感觉。我们背着她上山下海,宝宝放进去晃着晃着就舒服地睡着了,最夸张的一次她爹背着她骑自行车,她也没有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背带把宝宝直立过来的原因,宝宝就是那几天突然头抬得很稳当了(那时候她三个月左右) ,生过了宝宝以后腰背都很脆弱,我觉得值得投资一个好的舒适的背带是非常非常值得的。&/p&&br&&p&顺便说一句baby sling,就是那种可以横背的背巾,我也买了,但是娃就一般般&/p&&br&&p&这款babybjorn miracle吐血推荐给所有在找背带的新手麻麻。如果打算带娃出门玩的话,标配应该是推车+背带。&/p&&br&&p&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我们用这个背带带她去了日本,走台阶啊山路啊推车不行,她爸爸背一天都不会累,这个背带比Ergobaby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她脸朝外面背,这样宝宝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有时候我带她坐车用这种朝外的绑法,松开最上面两个扣子,就相当于宝宝坐在我大腿上,但是被很安全的包起来,我就空出手来翻着书给她讲故事,这个背带真心很好用。&/p&&br&&br&&p&当然,宝宝是会长大的。。。Babybjorn的背带最大的问题就是限重10公斤多一点,1岁的宝宝就塞不下了。。。&b&于是我要推荐第二款背带神器!!Ergo Baby !!!&/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e3e9059fbd33b122f4a328c2ebed055_b.jp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e3e9059fbd33b122f4a328c2ebed055_r.jpg&&&/figure&&br&&p&Ergobaby和Babybjorn是国外背带两大主流热门品牌。Ergobaby主攻大宝宝,Babybjorn主攻小宝宝。&/p&&p&终于我们家宝宝在1岁的时候从bjorn毕业,升级成为一名ergobaby。 正好喜欢宋东野的斑马,斑马。。。于是就买了斑马条纹!&/p&&br&&p&实际用下来,Ergo承重很好,两条肩带又宽又舒适,腰部支撑也好。背着比bjorn要轻松不少。宝宝可能比较新奇,坐得很开心。从设计上讲,有两个亮点 – 一个是带一个头套可以挡光让宝宝安心睡觉,出门风大的地方也可以挡风,头罩有按扣可以按在肩带上。第二个亮点是前面有一个袋子可以放杂物,带宝宝出门不远的地方可以把门卡和零钱放在里面,再也不用背着宝宝再背妈咪包了,实际用过背带的就知道这个挺实用的。&/p&&br&&p&&b&关于Ergo和Bjorn的不同体验&/b&&/p&&br&&p&1. Ergo宝宝只能脸朝里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谅我不明白你的悲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