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处非处和开瓶器才是真爱目前wwW正常的播放62br入口啊,怎么现在的62br变的老是com不稳定

&p&收藏居然是点赞的3倍!我写了4k多字的评论你们都不点赞,猫心碎成了9瓣……&/p&&p&&br&&/p&&p&喵~千呼万唤,小猫终于决定写一篇荐书的文章啦。这次推荐的书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大部分是我读过两遍以上的,有的甚至在家里和办公室各放了一本,方便随时翻阅。&/p&&p&&br&&/p&&p&自我提升类的书籍读起来稍微有些枯燥,对有些童鞋来说可能比较困难。不过没关系啦~这些书里面的重要内容,我都会在以后的文章中生动演绎,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说法让大家看懂哒~&/p&&p&&br&&/p&&p&好啦~话不多说,让今天的主角们闪亮登场吧~&/p&&p&&br&&/p&&p&&b&1.《第五项修炼》&/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10e0bbc6acced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这是一本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被《金融时报》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五部工商巨著之一。作者认为,“&b&一个组织能够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是学习能力&/b&”,并且提出了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b&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b&。其中的“第五项修炼”也就是“系统思考”是其他四项修炼的基础,系统思考的水平也决定了最终的学习效果。&/p&&p&&br&&/p&&p&可以说,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系统思考”教会了我要&b&看清事物的各种关联结构,还要看清各种变化的过程,&/b&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曾经止步不前的“瓶颈问题”得到了突破,我不再通过拖延逃避学习与工作中的困难。&/p&&p&&br&&/p&&p&关于系统思考的详细内容,可以查看公众号【&b&小猫倩倩&/b&】的第一篇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Q6js4RJ1ipFp8rQlIAQDP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打开我,这可能是一把改变你人生的钥匙&/a&。&b&后台回复【系统思考】,获取《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b&&/p&&p&&br&&/p&&p&&b&2.《学会提问》&/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593fea66f02f62bc84051ecabb20985_b.jpg& data-rawwidth=&257&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7&&&/figure&&p&这本书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b&它教给我们如何理性地、有逻辑地、批判地,提出、思考、解决问题&/b&。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意思并不是“批评”、“找茬”、“唱反调”,而是让我们用一种理性的、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随着互联网阅读的普及,我们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信息。一些爆款文章的作者深谙抓住读者眼球的方法,提出各种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是煽动性的观点,再佐以一些看似“令人信服”的个例,读者常常会被“牵着鼻子走”。&/p&&p&&br&&/p&&p&如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呢?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习惯凡事追问、务求全面周到,判断是有理有节的,态度是追求公正的。&/p&&p&&br&&/p&&p&&b&3.《学习之道》&/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d28bacf16_b.jpg& data-rawwidth=&257&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7&&&/figure&&p&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学习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高效学习的各种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书,它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内容通俗易懂。如果你不太理解书中理论部分的内容也没关系(其实也没多少理论内容),只要按照作者给出的步骤去做就可以了。&/p&&p&&br&&/p&&p&书中有许多实用的小tips,为了方便随时翻阅,我在办公室和家里各放了一本。&/p&&p&&br&&/p&&p&&b&4.《自控力》&/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aa7e94b9da4a9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自控力》的封面上有一句非常诱人的话——&b&只需10周,成功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b&。不知道多少人是看到这句话把这本书买回来的——然后就把它束之高阁落灰了。如果你还没有读,可以先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b&你控制生活的欲望有多强烈?&/b&是想继续懒散地过完一生,还是想做一个智慧而上进的人?&/p&&p&&br&&/p&&p&锻炼意志力是一个漫长而艰难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和最大的敌人——自己——作斗争。&/p&&p&&br&&/p&&p&前段时间有小朋友私信问我人生规划,问我为什么身处安逸的体制依然要努力。&b&不是我不喜欢安逸的生活,只是有更美好的未来在前方等着我。&/b&&/p&&p&&br&&/p&&p&明确的目标是一切成功的关键,也许一路上都充满了荆棘,但当你走到终点的时候,就会感激当时下定决心的自己。&/p&&p&&br&&/p&&p&自控力也是同样。如果你没有改变生活的欲望,10个凯莉·麦格尼格尔也救不了你。&/p&&p&&br&&/p&&p&&b&5.《精力管理》&/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9d0ff07d49c1c42af10b89fd4da2bd2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p&传统的效能提升理论告诉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而新型的理论则告诉我们,“精力管理”才是最重要的。&b&人的“精力”包含四个部分:体能、情感、意志力与思维,所谓“精力管理”,就是要“全情投入”&/b&,一心一意地去做某件事。&/p&&p&&br&&/p&&p&因为涉及范围比较广,这本书没有把四个方面的精力写的非常深入,建议搭配其他书籍阅读。比如情感精力方面参阅《情商》、《亲密关系》等;意志精力方面参阅《自控力》等;思维精力方面搭配《学习之道》、《金字塔原理》等。&/p&&p&&br&&/p&&p&&b&6.《情商》系列&/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0f4e37e8a2a4bb9e99e23e4a0487250_b.jpg&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2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figure&&p&很多人对情商有误会。有的人觉得,情商高就是要虚假圆滑;还有的人觉得,情商高就是要讨好所有人。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情商呢?萨洛维与约翰·梅耶给出了“情商”的定义,主要分为五个部分——&b&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b&。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对于这五个部分做出了详细的阐释。&/p&&p&&br&&/p&&p&了解自身情绪,就是能够识别自己的“感受”。在生气的时候认识到“我生气了”(事实上很多人的情绪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管理情绪,就是控制负面情绪,摆脱抑郁、焦虑、愤怒等困扰。自我激励就是要“延迟满足”与“抑制冲动”;识别他人的情绪就是“有同理心”、“会看眼色”,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p&&p&&br&&/p&&p&《情商》系列总共有6本书,包括《情商》~《情商5》还有《情商实践版》。第一本是解决各种情绪问题的理论基础,第二本侧重于社交情商,第三本是工作情商,第四本是领导情商,第五本则是讲消费习惯、环保意识与生态理念。&/p&&p&&br&&/p&&p&&b&《情商》系列是我修习情绪管理的启蒙书&/b&。我曾经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把男朋友批评的一无是处;遇到负面情绪时,又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在《情商》系列和其他积极心理学著作的帮助下,如今我已成为别人口中“心态很好的人”,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p&&p&&br&&/p&&p&《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系列第一本)是少数我读了3遍以上的书之一。&/p&&p&&br&&/p&&p&&b&7.《亲密关系》&/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0b31bcaffebcebde53516e_b.jpg&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3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figure&&p&《亲密关系》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克里斯多福·孟写的,还有一个版本是罗兰·米勒写的。后者主要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来进行论证,对学术研究不太感兴趣的同学看起来可能有点痛苦,喵这里就只推荐第一个版本。&/p&&p&&br&&/p&&p&这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书,&b&因为它能真正帮助你改善自己与伴侣或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并且从此免疫朋友圈情感毒鸡汤&/b&。作者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当排斥冲突,而要在认识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让亲密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p&&p&&br&&/p&&p&亲密关系有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第一阶段,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另一半的优点,两个人如胶似漆,但这种“完美”其实是不真实的,所以叫“月晕”;第二阶段,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完美”的形象破灭了,心生遗憾;第三阶段,对方缺点越来越多,很多情侣走到这一步就分手了,但这同时也是自我反省、修炼成熟人格的好时机;第四阶段,接受自己与另一半的不足,共同成长。&/p&&p&&br&&/p&&p&书中给出了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接受我推荐而阅读的好几个小伙伴都感慨“这些例子简直说的就是我”。作者是一位专业的亲密关系咨询专家,不但给出了“心法”,还给出了具体的措施。&/p&&p&&br&&/p&&p&《亲密关系》是一本我读了N遍的“枕边书”,每两三个月就要拿出来翻一遍。&/p&&p&&br&&/p&&p&&b&8.《非暴力沟通》&/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3a2dbb2c8dd7f4e6ae79a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3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p&&b&读完《亲密关系》和《非暴力沟通》,你会发现和男/女朋友之间90%的问题都能得到理性的解决。&/b&&/p&&p&&br&&/p&&p&我们时常会在情绪失控时说一些伤害亲人朋友的话,在平时与同事、同学的相处中,也可能因为一些误会口不择言激化矛盾。我从来都认为“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是在为情商低的人辩解(前面我们说了,情商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真正理性而智慧的人会时刻在意自己给别人带来的感受。&/p&&p&&br&&/p&&p&如果说《情商》是“道”,那《非暴力沟通》就是“器”,它会教给我们怎样基于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进行沟通。&/p&&p&&br&&/p&&p&&b&9.《理性情绪》&/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05c4c7c21f7b946cf6c4_b.jpg& data-rawwidth=&257&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7&&&/figure&&p&接下来要推荐的三本书——《理性情绪》、《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真实的幸福》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p&&p&&br&&/p&&p&《理性情绪》的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被称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真实的幸福》两本书的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这三本书都是写个普通人看,用来克服消极情绪、提升幸福感的经典心理学著作。它们基于一个共同理论:&b&导致坏心情的并不是糟糕的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定势。&/b&消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的根本方法是要改变我们“往坏的方面想”的思维定势。&/p&&p&&br&&/p&&p&《理性情绪》告诉我们,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无条件地接纳他人,无条件地接纳我们的现实生活”。&/p&&p&&br&&/p&&p&&b&10.《认识自己,接纳自己》&/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1c3a4c8483aac167bf9b916be349ec2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被负面情绪困扰,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身上有些行为特质是能改变的,有些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要通过改变能改变的来实现自我提升;要接纳不能改变的,因为这些特质也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一部分。&/p&&p&&br&&/p&&p&&b&11.《真实的幸福》&/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59d6d99e654a6cb7ff2ee_b.jp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3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figure&&p&《真实的幸福》告诉我们,“真实的幸福在于能够预约、满意、专注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幸福的真谛是在应用突出品格优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p&&p&&br&&/p&&p&用心地读完这三本书(事实上我读了塞利格曼“幸福课”系列的5本和埃利斯“理性情绪”系列的6本),你会对生活更少抱怨、更多感恩。世界还是同一个世界,只愿你能被温柔地相待。&/p&&p&&br&&/p&&p&&b&12.《富爸爸,穷爸爸》&/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43a64b2ccecb42af66d5e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b&这是我认知财富世界的启蒙书。&/b&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它的“资产负债”理论——&b&资产就是把钱放入口袋的东西,负债就是把钱拿出口袋的东西&/b&。这本书的“好”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理财教程的争议很大,有人说“富爸爸”是因为本来就有钱才能投资赚更多钱,有的人说他的资产负债观没有考虑到负债的杠杆作用,还有人说它一点都不适合中国国情。&/p&&p&&br&&/p&&p&我很感激这本书,它点燃了我思想的火花。那句“大多数人在努力致富时,总是试图在15cm厚的混凝土上建造帝国大厦”让我下定决心开始系统学习理财知识。之后经过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我摆脱了月光,跑赢了通货膨胀,定投指数基金,看公司财报估值买入股票,用价值投资代替投机主义,在股市“七亏两平一盈”中当了那个“一”。&/p&&p&&br&&/p&&p&当然,如果你打心底里对理财投资感兴趣,只看这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系统地学习,需要有圈子交流,在实践中成长)。&/p&&p&&br&&/p&&p&&b&13.《穷查理宝典》&/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0e28271d72baaa65747f_b.jpg& data-rawwidth=&292& data-rawheight=&2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2&&&/figure&&p&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一位伟大的投资思想家。《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人生哲学,主要以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的形式呈现,所以看起来稍微有点乱。你需要有相当丰厚的积淀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否则只能形同走马观花地读完。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类方法,这本书目前属于“比我层次高很多的书”,我需要成长一段时间再重新拿起来读。&/p&&p&&br&&/p&&p&说说我一点(肤浅的)收获吧。查理·芒格提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叫做“&b&跨学科攻击&/b&”,就是说可以跨越不同领域、整合各个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与“系统思维”强调整体性、发展性类似,而“跨学科攻击”则告诉我们“不要囿于一个专业领域”。其中还提到了“市场先生”和“护城河”理论,由于这两个理论我之前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和《聪明的投资者》中看过了,加上自己也对价值投资有一些理解,这部分看起来稍微顺畅些。其他的虽然知道“句句箴言”,但是因为自己的阅历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读起来比较吃力。&/p&&p&&br&&/p&&p&真的是一本超级棒的书,每当自己读更多的书、在新的领域学到更多知识,再回看《穷查理宝典》,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p&&p&&br&&/p&&p&&b&1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971e5dbbc22a2acaf5422fbe9bb173b_b.jpg&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3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figure&&p&这是一本赞誉极高的书,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b&人们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但解决之道一直都建立在永恒而不证自明的原则之上。&/b&这本书中列出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统效、不断更新”并非作者首创,但他的诠释会让你重新审视这些浓缩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他会告诉你怎样“付诸行动”。 &/p&&p&&br&&/p&&p&史蒂芬·柯维首先写的不是“获得成功”而是“塑造性格”,不是建立强大的组织而是提高个人效能。这和我们前面在“系统思维”中提及的“&b&一切解决问题的钥匙都在自己手中&/b&”,《亲密关系》中“&b&改变亲密关系要放下立场,而不是对对方有所求&/b&”,积极心理学三本中“&b&决定情绪的不是外在事件,而是自身的思维定式&/b&”有着共同的出发点。&/p&&p&&br&&/p&&p&你读的书越多,就越觉得世界上的“成功”都是必然的,都是有联系的;在每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底层的能力是相同的。&/p&&p&&br&&/p&&p&读书最重要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能否经久不忘;也不是以“万卷”度量,数量制胜。而是&b&你能否把书中的知识内化、应用,能否用书中的方案解决自身问题,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b&&/p&&p&&br&&/p&&p&&b&写了好多,累死喵喵了。别只顾着收藏,记得点个赞呀~&/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eb1f4d5001aaa1a3e8ffb102e4ad91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eb1f4d5001aaa1a3e8ffb102e4ad916_r.jpg&&&/figure&欢迎关注公众号「小猫倩倩」(微信号:yqq-lc),后台回复「系统思考」,可以获取《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哦~
收藏居然是点赞的3倍!我写了4k多字的评论你们都不点赞,猫心碎成了9瓣…… 喵~千呼万唤,小猫终于决定写一篇荐书的文章啦。这次推荐的书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大部分是我读过两遍以上的,有的甚至在家里和办公室各放了一本,方便随时翻阅。 自我…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c8c497a36f367b0ac0e2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c8c497a36f367b0ac0e26_r.jpg&&&/figure&&p&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p&&p&&br&&/p&&p&“KY小姐姐,我第一次给你们发消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去年我从大学毕业,我家境不错,毕业以后爸妈托人安排我在银行上班。工作很稳定但是挺无聊,我并不喜欢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仿佛自己都不再年轻了。&/p&&p&&br&&/p&&p&我挺想自己出去闯一闯,但是我看我的一些同学们,都很忙、很累,没有什么生活,周末还老加班。其实,我也不是怕累。我总觉得我不行,如果要完全靠自己,根本不可能过上现在自己拥有的物质生活啊。但我又并不甘心就这样混下去……啊,好纠结啊……“&/p&&p&&br&&/p&&p&后台类似的提问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今天想借此再一次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改变。你需要改变么?你为什么想改变?如何才能改变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状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c828e264719fbe7d7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c828e264719fbe7d711_r.jpg&&&/figure&&p&&br&&/p&&h2&&b&什么是“舒适区”?&br&&/b&&/h2&&p&舒适区(comfort zone)最早是地理上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区。随后,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学的含义。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义是:人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Ta对这个范围内的人事都非常熟悉,从而有把握保持稳定的行为表现。在舒适区里,&b&“我们的不确定、匮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们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爱、食物、才能、时间,能够获得足够的欣赏,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b&(Brown, 2010)&/p&&p&&br&&/p&&p&一个人的&b&舒适区范围是不断变化的。&/b&它会&b&随着你对自己的突破不断拓宽。它也会随着外部事件的影响而变小&/b&——通常是在我们生活的不稳定性增高,遇到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的时候。比如,在911灾难后,大多数人都更容易感到脆弱和恐惧,因为他们的舒适区变小了(Tugend,2011)。&/p&&p&&br&&/p&&p&&b&舒适区对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的。&/b&在有些人的想象中,“走出舒适区”一定是要去尝试一些常人看来是刺激、危险的事情,比如辞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学去创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b&只要一件事对于你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对你已有舒适区的挑战。&/b&对于有的人来说,辞掉一份在老家的体制内工作,去大城市打拼是冒险;对于有的人来说,选择离开北上广、回到家乡做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适区。&/p&&p&&br&&/p&&h2&&b&什么是“最佳焦虑”?&/b&&/h2&&h2&&b&——站在舒适区的边缘&/b&&/h2&&p&&br&&/p&&p&舒适区就是让一个人最熟悉、待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在其中,我们的焦虑水平会非常低。但是,如果一直只站在舒适圈里,我们的领域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就只能在可选范围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断地进步,就要走出舒适区。只不过,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你将遭遇陌生和不确定的因素,你的焦虑水平会提高,产生应激反应。&/p&&p&&br&&/p&&p&什么是走出舒适区的正确方式呢?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站到&b&“舒适区的边缘”&/b&,既不是完全退缩在舒适区里,也不是过于冒进。在舒适区的边缘上,你会一直维持着&b&“最佳焦虑水平”&/b&。&/p&&p&&br&&/p&&p&1908年,Yerkes和Dodson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焦虑水平和表现水平的关系呈一个倒U形曲线,因此也被称为“Yerkes-Dodson曲线”:&/p&&p&&br&&/p&&p&他们发现,当大鼠的焦虑水平很低时,表现水平也很低;而&b&当受到一定水平的刺激而不断增加焦虑时,大鼠的表现会越来越好;在某个特定的焦虑水平上,能够使大鼠做出最佳表现。但如果焦虑超过这个最佳水平的话,将会因为压力过大,又逐渐降低表现。&/b&&/p&&p&&br&&/p&&p&随后的研究者,将能够激发最佳表现的焦虑水平称为&b&“最佳焦虑”&/b&(optimal anxiety);它是一种&b&“有建设性的、让我们充满创造力的不适(Constructive Discomfort)”&/b&。与“舒适区(焦虑较低的状态)相对应,将处在最佳焦虑的状态称作&b&“最佳表现区”&/b&,而将焦虑过大的状态称作&b&“危险区”&/b&。无论是过于舒适(一直停在最佳表现区),还是过于冒险(一下子跳出舒适区太远),都不利于我们激发创造力,做出良好的表现(Tugend, 2011)。&/p&&p&&br&&/p&&p&值得注意的是,&b&每个人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最佳焦虑水平也是不同的。&/b&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焦虑水平,来不断拓展舒适区的外延。&/p&&p&&br&&/p&&p&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这样一个现象:过去让你惊喜和特别快乐的事,变得平常乏味。这种现象被称为&b&“享乐适应”&/b&(hedonistic adaptation),它是指一种人类的&b&自然趋势&/b&:在短时间内,新事物留下的印象从特别深刻变得普通。&/p&&p&&br&&/p&&p&这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正是这样的自然趋势,会让人自然地适应过去对自己来说非常强烈的刺激。是同样一个原理,也会让曾经对我们来说很重大的挑战和困难,变得寻常、得心应手。——前提是,你一直处在持续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p&&p&&br&&/p&&p&随着你总是咬牙坚持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总是让自己处在一种“最佳焦虑”中,渐渐的,你的焦虑会自然的降低,你开始觉得站在这个位置并不会让你不适——此时,你的舒适区就已经扩大了。你需要做的,是再次向外迈出小小一步,继续逼近舒适区的边缘。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持续发生的过程。&b&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时,你所感到的那种不舒服,就是我们所说的 “有建设性的不适”。&/b&&/p&&p&&br&&/p&&p&一个人留在舒适区里的时间越长,难以改变的惰性越大。勇气往往是一鼓作气的,太久的不成长,会不断削减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而如果你持续追求新的目标,你会越来越愿意尝试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7e01e37aad5d40d195a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7e01e37aad5d40d195a76_r.jpg&&&/figure&&h2&&b&在跨出舒适区后,&/b&&/h2&&h2&&b&如何实现持续的改变?&/b&&/h2&&p&&br&&/p&&p&跨出舒适区其实只是第一步。James Prochaska等人在1977年提出了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它的核心观点是,&b&行为的改变是由一连串事件(各个阶段事件)组成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b&(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6)。也就是说,&b&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评估自己的状态和阶段,然后一步步地、有针对性地推进。&/b&&/p&&p&&br&&/p&&p&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在被提出后,在各种行为的促进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它的核心理论是,任何一项行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失恋还是换工作)的积极改变都必经以下6个阶段:&/p&&p&&br&&/p&&p&1. &b&前意向阶段&/b&(Pre-contemplation):也称为&b&“无打算”&/b&(Not ready)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有一个关心你的人来帮助你发现你的问题,告诉你为什么需要改变,你的行为可能存在哪些不良影响。&/p&&p&&br&&/p&&p&2. &b&意向阶段&/b&(Contemplation):也称为&b&“打算转变”&/b&(Getting Ready)阶段。此时,个体意识到了行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明白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有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行动,但同时意识到改变会有一些困难障碍。但此时,个体还没有下决心要改变。&/p&&p&&br&&/p&&p&3. &b&准备阶段&/b&(Preparation):也称为&b&“准备转变”&/b&(Ready)阶段。此时个体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且已经打算近期就改变自己的行为。&/p&&p&&br&&/p&&p&4. &b&行动阶段&/b&(Action):这个阶段是指在过去的6个月内,行为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身边的人要经常对Ta强调长期坚持的好处。&/p&&p&&br&&/p&&p&5. &b&保持/巩固阶段&/b&(Maintenance):是指新的行为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改变已经发生了,但在这个阶段,个体仍然需要长期支持,预防旧问题的复发。&/p&&p&&br&&/p&&p&以上5个阶段其实已经囊括了一个人行为进行正向改变的阶段,但是,改变还有一个阶段:&/p&&p&&br&&/p&&p&6. 复发阶段(Relapse),指的是&b&人的行为随时随地都有返回至原先状态的可能。&/b&如果进入了复发阶段,就应该评价复发的原因,重新评估改变的动机和障碍,提前采取更强的干预措施。&/p&&p&&br&&/p&&p&不管是改变一种亲密关系的模式,还是改掉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无论大或小,任何一种改变都不是易事,且任何改变都需要经过以上6个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改变都存在复发的可能,只有真正度过了复发的风险,已经充分感受到新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自己自然的一部分,改变才算完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5c4adadee1a3a296022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a5c4adadee1a3a296022f_r.jpg&&&/figure&&p&&br&&/p&&h2&&b&“动机”,推动我们改变的阶段&/b&&/h2&&p&在改变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放弃或厌倦?有的人则会把不断地拓宽舒适区变成一种习惯,日复一日地向着“更好的自己”的目标前进?&/p&&p&&br&&/p&&p&James Prochaska关于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中,还强调了内在因素对行为改变的重要作用。&b&在改变的阶段中,有一个自始至终影响行为改变的深层推动力——动机。&/b&&/p&&p&&br&&/p&&p&动机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上说,它指的是“想要做某件事的动力”。在心理学中,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会影响到行为的几大要素——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使你向着目标不断前进。动机对于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至关重要:它受到人心理上对目标的渴望程度的影响,但它能够维持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p&&p&&br&&/p&&p&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Anders Ericsson称,&b&动机是成就的关键因素&/b&,&b&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强烈的动机。他认为,你在一件事情上做得越久,你的天赋和能力就会变得越不重要,相反,动机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b&&/p&&p&&br&&/p&&p&20世纪以来,动机逐渐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动机的一种理论模型。一般来说,从来源上,研究者们都会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来自自己内心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来自外部世界的动机。&/p&&p&&br&&/p&&p&此外,研究者还把动机分为正向、反向两种。正向动机是指以鼓励、认可、肯定等正面情绪主导的动机;负向动机则是以贬损、羞辱、威胁、不安全等负面情绪主导的动机。&/p&&p&&br&&/p&&p&结合上述两个维度,动机一共可以分为四种,它们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驱动我们做出改变。&/p&&p&&br&&/p&&p&· &b&内在-正向的(Internal-positive)动机&/b&:发自内心的、鼓励我们做出积极行为的动机,比如挑战、期望、激情、满足感、自我确认;它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成就感、价值感,使我们完成和巩固整个行为改变的过程。&/p&&p&&br&&/p&&p&· &b&外在-正向的(External-positive)动机&/b&: 被外在的好处驱动,比如被他人欣赏和承认,有经济上的奖励;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产生部分成就感,但影响力往往是短暂的,影响范围是狭窄的。行为能否持续、以及是否能一直带来积极的情绪,依赖于他人或外界给予的奖赏、好处。&/p&&p&&br&&/p&&p&·&b& 内在-反向的(Internal-negative)动机&/b&:被内心负面的感觉所驱动,比如感到威胁、害怕失败、空虚感和不安全感;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但可能进入复发阶段。&/p&&p&&br&&/p&&p&· &b&外在-反向的(External-negative)动机&/b&:被外界可能的不良影响所驱动,比如可能不被他人给予足够的尊重,有经济或人际上的压力,来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的压力,不稳定的生活等等。它可能会使人成功,但非常有可能进入复发阶段(被逼着做出的改变都很容易复发)。&/p&&p&&br&&/p&&p&在四种动机中,内在-正向的动机是最理想的,它会使你的目标更坚定,行为更持久,因为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你自身的强大与安全感。因此,&b&当你决心跨出舒适区、做出改变之前,最好先评估一下,促使你做出改变的动机是什么?你能否为这个目标而坚持?&/b&&/p&&p&&br&&/p&&p&此时此刻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最想要完成的改变是什么?现在处在哪个阶段?你的动机来自哪里?它是上面说到的哪一种类型呢?留言给我们分享吧~&/p&&p&&br&&/p&&p&References:&/p&&p&Brown, B. (2010).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Let go of who you think you're supposed to be and embrace who youare. Hazelden Publishing.&/p&&p&Pink, D. H. (2011).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Penguin.&/p&&p&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1986).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change. In Treating addictive behaviors(pp. 3-27). Springer US.&/p&&p&Tugend, A. (2011). Tiptoeing Out of One’s Comfort Zone (and of Course, Back In). The New York Times.&/p&&p&White, A. (2009). From comfort zone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hite & MacLean Publishing. Brussels, Belgium.&/p&&p&Yerkes, R. M., & Dodson, J. D. (1908).The relation o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 18(5), 459-482.&/p&&p&&br&&/p&&p&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请关注KY心理课:&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3Ffrom%3Dsinglemessag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跟谁学官网&/a&&/p&&p&&i&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i&&/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年轻人千万别碰哪些东西?&/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聪明的行为?&/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恋爱中不合适就分手是什么心态?&/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a&&/p&&p&&i&点击查看相关微信文章:&/i&&/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4NjcyMDU1NQ%3D%3D%26tempkey%3DOTM0X2loaXJVL2lZQ3lJNFY1SkM5NEpLS2VEeWdWQ2tnVWZRNS1RX3laMXpKeDBvV1RuNGtJUk5WQVdYNkl0ME5ObERvSFVhc2ZBX0dzNHVqQ0hkRE5RZkRYMXRFSlVsSVhBYVBBcGZNYlBMN3UxTnpRckZkdGZwSUZaOWhyZGIyemtMLS1mRlFGZTRwQS1Qdktuc0VUVzlCdkRfTEpIYnFtTDBlRmhvVWd%252Bfg%253D%253D%26chksm%3D1fc533d028b2bace8d97a70fd13e56ef6e3a03cc3d1%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时你需要多一点焦虑|研究:如何实现自己想要的改变?&/a&&/p&&p&&/p&
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KY小姐姐,我第一次给你们发消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去年我从大学毕业,我家境不错,毕业以后爸妈托人安排我在银行上班。工作很稳定但是挺无聊,我并不喜欢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仿佛自己都不再年轻了…
&p&&b&长文预警,持续更新&/b&&/p&&br&&p&欧阳修讲:“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可见远在北宋,人们就知道碎片时间的可贵之处。题主想要在睡前这个一天中最重要的碎片时间里读一些有趣且能学到知识的书籍,这个想法是极好的,因为在现今高节奏的生活之中,留给我们读书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p&&p&我这里推荐的书目多为散文、短篇小说以及诗歌。因为在睡前读长篇小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巨著会很耗脑力,因而影响睡眠;而通俗的长篇作品又常常会让读者忘记时间而通宵达旦地想要看到结局,这也不是我们睡前阅读想要达到的效果。&/p&&p&我的原则是只推荐自己读过且喜欢的作品,如果有知友愿意在评论区里补充,我感激不尽。&/p&&p&&b&汪曾祺:《受戒》&/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d8f40eb7464ced372c625efbf2f9387_b.jpg& data-rawwidth=&14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6&&&/figure&&br&&p&读汪老的文字,实在是一种享受。&/p&&p&有人读汪老的文字像是品茶,满口清香。这个比喻很好,但我却觉得比作品酒似乎更佳。汪老的文字是有一种骨子里的醇香的,不但入口柔和,且后劲十足,有的时候初读并不觉得有多好,过后思之,才越发咂巴出字里行间的妙处。&/p&&p&《受戒》是我最喜欢的中短篇小说之一,不论是故事还是文字,都堪称上品,我摘录一段,您便一目了然:&/p&&p&&i&“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i&&/p&&p&&i&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i&&/p&&p&&i&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i&&/p&&p&&i&“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i&&/p&&p&&i&“你说话呀!”明子说:“嗯。”&/i&&/p&&p&&i&“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i&&/p&&p&&i&“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i&&/p&&p&&i&“快点划!”&/i&&/p&&p&&i&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稳。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i&&/p&&p&这里推荐的《受戒》不单指《受戒》这一篇小说,而是指汪老以《受戒》为代表的众多短篇小说,如《异禀》、《黄油烙饼》等也都是非常经典且有趣的作品。睡前读上一篇,唇齿留香,回味无穷。&/p&&p&&b&刘义庆:《世说新语》&/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e02ea0dee9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e02ea0dee99_r.jpg&&&/figure&&br&&p&只有读了《世说新语》,你才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魏晋风骨”。&/p&&p&《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魏晋时期很多名士的故事,他们或纵情于山林,或寄望于庙堂,他们有的乖戾,有的清高,有的洒脱,有的憨直。&/p&&p&我可能再找不到另一个相似的时代,中国历史只有一个魏晋南北朝,也许它充满了战乱,但它依然令人神往。&/p&&p&要说读来有趣又能长知识,《世说新语》是极好的选择。这里摘录一段供大家赏析:&/p&&p&&i&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然流泪。&/i&&/p&&p&&b&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4fa3ca86_b.pn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figure&&br&&p&马尔克斯是天才,略萨是鬼才,而博尔赫斯是奇才。&/p&&p&我常常慨叹上帝的偏心,为什么会在一个时段里把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几位作家都降生在了同一片大陆上,他们的作品却还各有不同,且各有各的妙处。&/p&&p&用任何语言评价博尔赫斯都是苍白的,因为在语言这件事上,他站的位置太高。&/p&&p&我摘《另一种死亡》中的一句话给大家,我觉得就足够促使大家去读他的作品了:&/p&&p&&i&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i&&/p&&p&&b&杨牧:《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c5eedb5f50c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figure&&br&&p&谈现代诗,杨牧这个诗人是绕不开的,我私以为他不单是台湾很重要的诗人,更是中国诗坛一颗长明的星宿。&/p&&p&在诗歌里我推荐杨牧而不是海子或是顾城,是因为我觉得海子和顾城的诗似乎不太适合坐在床上,而是应该走到自然里去,和天空或是海洋一起去读。而杨牧不然,他的诗最适合放在枕边,除却满满的情怀之外,不尽的思考更是他诗歌中的亮点。&/p&&p&我这里推荐的这首《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我在这里摘录一小段:&/p&&br&&p&&i&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i&&/p&&p&&i&公理和正义。檐下倒挂着一只&/i&&/p&&p&&i&诡异的蜘蛛,在虚假的阳光里&/i&&/p&&p&&i&翻转反覆,结网。许久许久&/i&&/p&&p&&i&我还看到冬天的蚊蚋围着纱门下&/i&&/p&&p&&i&一个塑胶水桶在飞,如乌云&/i&&/p&&p&&b&川端康成:《雪国》&/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e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2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figure&&br&&br&&p&小时候受抗日神剧的影响,我对日本是不太喜欢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反感一直保持到了我中学的时候,直到我读了川端康成的《雪国》。&/p&&p&当初读《雪国》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没想到世界上竟会有如此干净的文字。对,就是干净,再没有一个词语能更好地形容川端康成的文字了。&/p&&p&我依然是摘录一小段,因为我说得再多,也比不上原作里一句话来的真切:&/p&&p&&i&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唤似地喊道: &/i&&/p&&p&&i&“站长先生,站长先生!&/i&”&/p&&p&这是《雪国》的开头,那句“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实在是妙到吓人。&/p&&br&&p&茨威格:《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fb2a701471ead4c6e0df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fb2a701471ead4c6e0df1_r.jpg&&&/figure&&br&&p&高尔基说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诚不欺我。&/p&&p&在他的小说里,我们总能看到精妙绝伦的心理描写和无与伦比的情感刻画,他的细腻让我惊叹,他的才华让我折服。&/p&&p&这里推荐《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在这部小说里,茨威格对“手”的描写可以说到达了极致,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p&&p&&i&两只我从没见过的手,一只右手一只左手,象两匹暴戾的猛兽互相扭 缠,在疯狂的对搏中你揪我压,使得指节间发出轧碎核桃一般 的脆声。那两只手美丽得少见,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晰,指 甲放着青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那晚上我一直盯着这双 手——这双超群出众得简直可以说是世间唯一的手,的确令我痴痴发怔了——尤其使我惊骇不已的是手上所表现的激情,是 那种狂热的感情,那样抽搐痉挛的互相扭结彼此纠缠。我一见 就意识到,这儿有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一 齐驱上手指,免得留存体内胀裂了心胸,突然,在圆球发着轻 微的脆响落进码盘、管台子的唱出彩门的那一秒钟,这双手顿 时解开了,象两只猛兽被一颗枪弹同时击中似的。两只手一齐瘫倒,不仅显得筋弛力懈,真可说是已经死了,它们瘫在那儿 象是雕塑一般,表现出的是沉睡、是绝望、是受了电击、是永 逝,我实在无法形容。因为,在这以前和自此以后,我从没有 也再见不到这么含义无穷的双手了,每根筋肉都在倾诉,所有的毛孔几乎全部渗发激情动人心魄。这两只手象被浪潮掀上海 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i& &/p&&p&除了这篇,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等中短篇小说也都是很不错的睡前选择。另外,我私以为他在传记写作上胜过罗曼.罗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p&&br&&p&&b&鲁迅:《且介亭杂文》&/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7eecc6fac4dfc76f654a9_b.jpg& data-rawwidth=&16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5&&&/figure&&p&小时候不喜欢鲁迅,因为课文里属他的文章最多,最难。更令人生厌的是每篇都得背诵。那时候看到他的名字,心里都会微微一颤。&/p&&p&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实在是什么都不懂。鲁迅的文章自然是值得学也值得背的,说句不留余地的话,五四那批作家若是共有一石才华,鲁迅占九斗都不嫌多。&/p&&p&和小说相比,鲁迅的杂文读的人可能会更少一些,但鲁迅先生的杂文字字珠玑,常有刀剑之气,读来酣畅淋漓,睡前读一篇,可以说是一件快事。&/p&&p&最后摘录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一段著名的话送给大家:&/p&&p&&i&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i&&/p&&br&&p&希望大家都能拾起书本,哪怕再忙都在枕边放一本书,久而久之,大家就一定会是新一代中国的脊梁。&/p&&br&&p&最新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7月院线片单:国产电影月终于回来了! - 知乎专栏&/a&&/p&
长文预警,持续更新 欧阳修讲:“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可见远在北宋,人们就知道碎片时间的可贵之处。题主想要在睡前这个一天中最重要的碎片时间里读一些有趣且能学到知识的书籍,这个想法是极好的,因为在现今高节奏的生活…
&p&说说最近观察到的身边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b&习惯性的逃避。&/b&&/p&&p&我有一个朋友总是在我们面前说自己想恋爱,但每当遇到还不错的对象时,她又会在对方尝试靠近时逃得远远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害怕受伤。&/p&&p&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会因为害怕面对领导的期待,而在很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上刻意有所保留,但同时她又并非是不在意职业上的发展。&/p&&p&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人:&b&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面对,而是回避。干点别的,想点别的。而因为这种习惯性的逃避,他们似乎错失了不少难得的机会,也错过了一些本可以抓住的人。&/b&&/p&&p&&br&&/p&&h2&&b&逃避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你没想到的&/b&&/h2&&p&&br&&/p&&p&在心理学的语境中,&b&回避型应对&/b&(avoidant coping)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应对机制,指的是人们&b&回避那些会让自己害怕或焦虑的特定场合、对话、关系或是信息&/b&。&b&处理不了的人和事,彻底躲开就好了。&/b&&/p&&p&说到“逃避”,我们通常会想到的一个画面就是&b&一个人对自己的恐惧源或压力源避而远之,最好是永远不用有任何接触。&/b&然而,在生活中,完全避开某一些事情其实是很难做到的。&/p&&p&所以,“躲得远远的”并非回避应对唯一的形式,“逃避应对”很多时候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p&&p&&br&&/p&&blockquote&&b&· 拖延&/b&&/blockquote&&p&“越是紧急,越是重要,越是要拖到最后一刻……”相信这是很多拖延者的真实写照。实际上,&b&人们拖延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逃避。比如,明明知道手上的任务很重要,却一拖再拖,实质上是怕自己无法完成好,用拖延作为借口,来回避自己可能能力不足的事实。&/b&&/p&&p&又或者,正由于任务越是关键和重要,自己越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于是因为害怕面对这个后果而一直拖延——就仿佛这样那个令人恐惧的结果会到来得慢一些似的。&/p&&p&&br&&/p&&blockquote&&b&· 否认&/b&&/blockquote&&p&和我那位朋友不同,还有不少不敢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怕自己受伤害的人,喜欢不断告诉自己和他人:“我可不想谈恋爱”。就像小时候得不到玩具的一些孩子,会立刻改口:“我才不想要呢”。&b&明明想要却说自己不想要,明明在意却假装毫不在意,这就是在以“否认”这种形式来逃避直面自己无法获得的事实。&/b&&/p&&p&除此之外,常见的否认还有:因为不愿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噩耗(比如亲人过世),而用否认——“我不相信,Ta没有死”来逃避现实。以及,怎么都看不见一个人对自己不好、不喜欢自己的事实,总认为“ta一定是爱我的,只不过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也是用否认的方式在逃避面对痛苦的现实。&/p&&p&&br&&/p&&blockquote&&b&· 压抑&/b&&/blockquote&&p&压抑与否认的不同之处在于,&b&压抑不是有意识地否认事实,而是无意识地“忘记”事实——一种被自我潜意识激发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一种有目的的遗忘&/b&(purposeful forgetting)。&/p&&p&比如,一个人因为童年时无论如何当一个乖孩子,如何拼命讨好,也得不到父亲的爱,于是压抑了自己对父爱的渴望,为了保护自己,渐渐地“忘记”了自己想被父亲关爱的事实。&/p&&p&长大后,这个人总是爱上不爱自己的人,而且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还会费尽心机去讨好那些不爱Ta的人,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连Ta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而事实上,原因可能就是Ta在当年用压抑来回避了自己对得不到的爱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其实并没有消失,并在成年后依然在潜意识里影响Ta的行为 。&/p&&p&&b&人们不断重复着悲剧的发生,却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只有记起那个源头的愿望,承认那个愿望可能永远无法达成,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深深的哀伤和悲恸,一切才会过去。&/b&&/p&&p&&br&&/p&&blockquote&&b&· 转移注意力&/b&&/blockquote&&p&“我太忙了”在很多时候都是常常被拿来使用的一句借口。“我是工作太忙了才没办法过节回家看看父母”,“我太忙了所以一直没时间学画画”,“等我有时间了就约Ta出来”……&/p&&p&&b&但其实,当你发现自己迟迟不去做某件事的原因总是“太忙”,甚至刻意用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占据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达到“忙到没时间去做那件事”的状态,那么那件事可能就是你想要逃避的。&/b&&/p&&p&&br&&/p&&h2&&b&为什么我们说习惯性逃避不应该碰?&/b&&/h2&&p&&br&&/p&&p&虽然常见,但实际上&b&逃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机制。&/b&大量、频繁地使用逃避应对,是能够区分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和其他人的主要标志之一(Boyes, 2013)。&/p&&p&首先&b&,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b&因为就像之前提到的,绝大多数我们用回避来应对的问题都不是可以一逃了之的。一时的回避可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乐,但&b&它会像梦魇一般一次又一次地侵袭你,干扰你的快乐。&/b&&/p&&p&不仅如此,人们对逃避应对的依赖本身,就是通过&b&负强化&/b&达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b&每一次在你成功地暂时躲避掉那些负面体验时,你获得了片刻的放松,此时,你对这种应对方式的依赖就被加强了,你会觉得逃避某种程度上有用,因此下一次就会更加抑制不住地想要逃。而每一次逃避都会让你再次确信:“我非常害怕这件事”。&/b&&/p&&p&越恐惧、越焦虑就越想逃;越是逃,下一次再次面对这件事时就会更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说,&b&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还一直在累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b&&/p&&p&此外,&b&长时间的逃避同一件事还会使我们对其的恐惧泛化——你会开始害怕和逃避和那件事相关的其他事。&/b&比如,你刚开始可能只是逃避工作中的演讲,但当你一次次地逃掉了,当你同时变得越来越不敢做这件事,那么你可能会渐渐开始恐惧在工作以外的其他场合时当着很多人的面表达自己。然后,你甚至可能会因此排斥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p&&p&&br&&/p&&p&&b&&i&当然,有时,回避也是一种健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i&&/b&在面对确实的危险,或者并非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时,回避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当你明确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目前无法处理这个问题时,先逃开,给自己空间喘息和成长,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b&只是你要知道,这种逃避只是为了有一天,你能有更好的能力去最终面对这个问题。&/b&&/p&&p&但,&b&如果一个人反复在同一个问题上逃避、逃避一个自己其实无论如何也需要面对,或是自己其实很想要的东西时,&/b&逃避就是有问题的。&/p&&p&&br&&/p&&h2&&b&怎样才能停止逃避,开始面对?&/b&&/h2&&p&&br&&/p&&blockquote&1. 发现逃避其实真的没有用—— 记录&b&“逃避的代价”表格&/b&(Boyes,2015)&/blockquote&&p&a. 首先,完成以下几个句子&/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想法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情绪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身体)感觉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回忆是:____________&/p&&p&&br&&/p&&p&b. 接着,&b&花一些时间写下你为了逃避这些想法/情绪/感觉/回忆所做的事,&/b&它们可以是任何行为或是思维方式。比如,不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总是故意在本可以回家看看的节假日把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等等。&/p&&p&&br&&/p&&p&c. 在完成了第二个步骤之后,一条条阅读你列举的逃避方法,并同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p&&p&&br&&/p&&p&- 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在&b&长期&/b&帮我摆脱那些我不想要的想法/情绪/感觉/回忆吗?&/p&&p&- 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吗?&/p&&p&- 如果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我的时间,能量,金钱,健康,和与他人的关系吗?&/p&&p&&br&&/p&&blockquote&2. 学习忍受让你不舒服的想法和感受&/blockquote&&p&除了认识到逃避本身就无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只会让情况更糟以外,&b&明白经历一些负面情绪本就是人生常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b&那些在你眼中看来很幸福的人,比你优秀的人,也会有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而你恐惧的那些事,可能也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有难度的事情,就比如社交。&/p&&p&因此,在习惯性地想通过行为去回避这些让你不舒服的感受时,你需要提醒自己:这些负面的感受可能是正常的,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一些事情在做的时候可能就是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让你焦虑、害怕,但如果这是一件你需要做的、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事,那忍受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完成它所必经的一步。&/p&&p&&br&&/p&&blockquote&&b&3. 进行对你的恐惧的现实检验&/b&(reality test)&/blockquote&&p&正如文中和大家提到的,逃避是一种让你的恐惧和焦虑“滚雪球”的工具——逃了一次,下一次就会更害怕,于是就更加要逃得远远的。而即使最初对这件事情的恐惧是基于现实经历的,后面这种越积越多的恐惧,则更多是被自己的想象放大和夸张后的结果。&/p&&p&对于一个一直在逃的人,他人的经验和劝告其实并不会是最有效的;对他们而言,最可信的是自己的体验,是现实体验明明确确地告诉Ta:这件事并不像你想得那样可怕,你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你需要做的就是&b&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用现实去检验你被放大和夸张数倍的恐惧。&/b&&/p&&p&你只有鼓足勇气,第一次面对一件始终被你逃避的事,你变好的过程才会被真正开始。&/p&&p&&br&&/p&&p&此刻你有在逃避面对的事么?读完这个回答,你愿不愿意尝试着去面对?&/p&&p&以上。&/p&&p&&br&&/p&&p&原文发表于:&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知乎专栏&/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https://www.zhihu.com/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
说说最近观察到的身边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习惯性的逃避。我有一个朋友总是在我们面前说自己想恋爱,但每当遇到还不错的对象时,她又会在对方尝试靠近时逃得远远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害怕受伤。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会因为害怕…
反正对我来说,&br&&br&择偶标准只有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想不想追,&br&&br&没什么高不高的。&br&&br&你说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不理解为什么人家看不上你,等于就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br&&br&然而,人家凭什么要按照你的价值标准择偶。&br&&br&对我来说,希望能找到一个漂亮可爱的女生当女朋友,&br&&br&人家看不上我,不怪她太挑,只怪我目前还没吸引她的魅力,&br&&br&但我依然想坚持这个标准,不因为自己不自量力,只不过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br&&br&最后能不能成功牵手这种女生即看缘分,也看机遇,但最起码你曾经尝试过为了拥有那种生活而努力过,自身已经变成了更好的那种人。&br&&br&至于那种总是拿男女比例说事,希望通过婚姻来实现生活水平质变而不得的女生,除了抱怨之外,你又尝试过其他努力么。&br&&br&平庸的女人多数嫁给了平凡的男人,&br&&br&优秀的男人大都被同样优秀的女生吸引,&br&&br&最后剩下来的,&br&&br&要么是曾经眼高手低,如今魅力开始打折,却又不甘心就此承认自己不行的怨男怨女,&br&&br&要么是一个人也能活得多姿多彩的强人,&br&&br&要么是一直努力提升价值和魅力,为了有天不会再有人嘲笑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进取者。&br&&br&所以说,&br&&br&想找个好看的女朋友要求高么?&br&&br&不,这是对自己的要求高~
反正对我来说, 择偶标准只有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想不想追, 没什么高不高的。 你说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不理解为什么人家看不上你,等于就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然而,人家凭什么要按照你的价值标准择偶。 对我来说,希望能找到一个漂亮可爱的女生当…
&p&聊一下散打。&br&一般认真训练半年左右,体能训练也都坚持下来了的话。&/p&&p&一个鞭腿,就能让一个成年男子失去反抗能力。&br&一个侧踹,能够把一个拿着脚靶的学员踹出两米远。&br&两个直拳加一个摆拳。基本上够打架了。&/p&&p&散打加一些柔术配合几个锁计,不考虑事后医疗法律,等问题。散打选手基本上是无敌的。&/p&&p&在操场上,同等体型的,我敢打3个。&/p&&p&我当年两个师傅,一个是塔沟出来的,一个是少林寺出来的。&br&我觉得,他们一脚一个,一个人能收拾不少人。&/p&&p&我第一个师傅去美国留学了。&/p&&p&我第二个师傅保研了。&/p&&p&分开后就没再联系过。&/p&&p&&br&&/p&&p&跟第二个师傅分手前。我是学员中最刻苦,最能打的。&/p&&p&我提出跟师傅对抗。&br&第一次,眼前人影一晃,我躺地上了。&br&拼命训练体能一个月后,再次和师傅对抗。&/p&&p&第二次,过了两招,师傅眼睛一亮,我立刻后撤。双脚还未落地,整个人就躺倒地上了。&/p&&p&第三次,我攻他守,三招未过。师傅突然出现在3米开外。然后出现在我眼前,然后我躺到了地上。&/p&&p&直到最后,我也没能在师傅手下坚持过十秒。&br&并且是在我身高体重都有优势的情况下。&/p&&p&……&/p&&p&明天,接着写一下,截拳道和林功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6b918b324505acb6e228a34aea0a9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8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6b918b324505acb6e228a34aea0a952_r.jpg&&&/figure&&p&散打比较看中,爆发力。如下图。&/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ca9cc9a5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1&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1&&&/figure&&br&&br&&p&&br&&/p&&p&现在是21号6点。今天出去找木头去了,找了一天,刚回到家。发现很多人对这个答案感兴趣,我去洗个澡。就来更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6d1f547e3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6d1f547e30_r.jpg&&&/figure&&p&&br&&/p&&p&看到有人说我写段子,还有人骂我。气的我决定直接开始更新。&/p&&p&-------------累得要死,依然坚持更新答案的更新线---------------------&/p&&p&以下内容将会是一个科普性质的答案,老衲要好好跟你们这些图样的年轻人说说专业和业余的区别。&/p&&p&散打是什么?在我眼中散打就是科学的搏击技能,容易入门,高效实战。&/p&&p&散打的招式也就十几招。&/p&&p&拳,脚,腿,膝盖,肘部,都要用上。&/p&&p&是大量格斗门派的融合简化。&/p&&p&我真正学扎实的也就是上勾拳,直拳、摆拳、鞭腿、正踹,组合拳。&/p&&p&跆拳道都会蹦起来打,我看着就想笑。我是绝对不会在打斗中双脚离地的。&br&&/p&&p&我是先跟着一个师傅学习半年,中间一年没跟师傅学习。&/p&&p&但也坚持混健身房,自己家中有不倒翁沙袋。&/p&&p&然后又找了第二个师傅。&/p&&p&两个师傅都是河南大学体育系的学生。&/p&&p&【大学竟然会有散打专业,不可思议。】&/p&&p&客观的来说,我只能算是入门小学生。但是完虐同等体能的人。&/p&&p&很多没有专业体能强化过,学过几个套路,就认为自己是武术传人的朋友,你们真的对散打有很大的误会。&/p&&p&先说拳,你现在站起身来思考一下你打架的时候是如何挥拳的。&/p&&p&散打的拳,从拧脚,转膝,扭腰,压肩,最后才是出拳。全身的力量用在一处,挥拳时候还要防守身体中心轴的安全。&/p&&p&我学的第一个招式是——直拳,我称为“右手直拳”。因为右手杀伤力最大。&/p&&p&我学了两个月,隔天师傅一对一训练,摆姿势对着空气挥拳,压腿、俯卧撑、拳卧撑、单腿跳、冲刺往返跑。每次跟着师傅训练的时间是两个小时。&/p&&p&其他时间呢?我在床上躺着,因为手指拿不起筷子,双手双腿都是麻疼麻疼的。&/p&&p&很苦,但我坚持了。&/p&&p&因为那个师傅教我的都是真东西。&/p&&p&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p&&p&我是真的没有勇气跟第一个师傅对抗,他在我眼中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p&&p&第二个师傅比较瘦小,我也算是入门学生了,所以才鼓起勇气跟他对抗。&/p&&p&他一闪出现在3米外,然后一闪出现在我眼前,准确的说是我看到了他的头发。&/p&&p&这里用的不是夸张比喻,而是实打实的真是情况。&/p&&p&&br&&/p&&p&散打中有“摆腿后撤”,就是用一个腿为中心轴,另一侧快速后撤。过程中保持警戒姿态。&/p&&p&刻意强化训练过后,速度真的很快的。&/p&&p&双脚弹跳移动,在我眼中属于比较危险的动作,灵活性强的时候,你的中心也就不那样扎实可靠了。你的腰腹如果被正踹一脚,你就失去重心了,对方再跟紧打一套组合,你直接就躺地上了,起不来了。&/p&&h2&你们是不是觉得坦克笨拙移动缓慢,自己拿拿个集束手榴弹,就能把坦克给干趴窝了?&/h2&&p&实际上坦克机动起来是这个样子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48fd3f9ef106e487a0d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2792dda655cec24654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2792dda655cec24654d_r.jpg&&&/figure&&br&&br&&h2&&b&并且还会这样&/b&&/h2&&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3d208dafacc22666a28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1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figure&&br&&p&&b&【没想到吧?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这就是专业选手的势力。】&/b&&/p&&h2&&b&认真的,你们千万不要挑衅散打选手,很危险的!&/b&&/h2&&p&&b&除了散打其他的我知道的职业运动员的故事也有三个,都是武术相关的。&/b&&/p&&p&&b&我休息一会,做饭去了。饿死了。&/b&&/p&&p&&b&回头更新。大家的留言我也会截图分享。至于骂我的人,你们开心就好,我是没精力跟你们计较。&/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f2e64a5a6fb5d115ea6fe8b37cf73c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3&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f2e64a5a6fb5d115ea6fe8b37cf73c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b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b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f8edfc8d582b9e56fc70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f8edfc8d582b9e56fc703_r.jpg&&&/figure&&p&好像这一会很多人关注我这个答案,我要严肃的说一下:&/p&&h2&&b&各位大爷,赶紧来关注我呀,来嘛,来嘛。&/b&&/h2&&p&&b&我艹。菜糊了 le&/b&&/p&&p&&b&-----------------第二次更新分割线------------------------&/b&&/p&&p&&b&吃过饭,自拍两张&/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ea83e9bafe9dab8a2bc6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ea83e9bafe9dab8a2bc6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1b377df0db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1b377df0db0_r.jpg&&&/figure&&p&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觉得我吹牛逼。&/p&&p&练散打的时候,学生都是要给师傅拿拳靶子的,师傅一拳,一腿有多大的力量,自己可都是真真切切的体会的到。&/p&&p&鞭腿一下,我的手臂就会麻了。把人踹出去两米,可不是踹飞出去两米,你们别想象力太丰富了。&/p&&p&&br&&/p&&p&质疑我的那些朋友们,你们真的会打拳吗?真的在接触过专业散打人士吗?&/p&&p&麻烦你们去网上随便搜一个散打选手打沙袋的视频,点开看看倒地是不是花拳绣腿。&/p&&p&这一块正要详细聊起来,实在太过繁杂。&/p&&p&书写从简,散打到此结束。往下我讲三个自己真正接触到的武术领域的人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r.jpg&&&/figure&&p&人物一&/p&&p&我高二时候的同校同学,我就读的高中是山东省菏泽市山县一中,高二的时候实在新校区就读的,这个事件也是一个真实的事件。&/p&&p&当时刚刚升入高二,我们学校也属于当地的贵族中学,校方行事风格自然也贵族一点。&/p&&p&于是乎,一个星期两节体育课,高二开始选自己喜欢的科目,还鼓励开办社团。&/p&&p&各种歌唱比赛、去看各种演唱会、审判大会、游园会、、、&/p&&p&这样做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校园生活。&/p&&p&现在想来,校方当年的脑洞也是够大,够清奇。&/p&&p&学生老师也都觉得棒棒哒。&/p&&p&&br&&/p&&p&就这样,我们这一届组织了第一个,武术社团。会长是本地人,身高174左右,身形匀称,一套咏春拳,打的风生水起,特别好看。其余的各路奇葩,也是南拳北腿啥都有。&/p&&p&我是个泥腿子,摔跤方面比较有天分,在那前半个月,我跟一个瘦的跟白条鸡似得,跆拳道黑带很聊得来,聊的实在太爽了,必须动手切磋切磋,在体育场上那个家伙被我摔的七荤八素的,最后给了我胸部一个顶膝,两人才停手。所以,我觉得自己也是武林人士啊,于是就厚着脸皮跟着去了。&/p&&p&武术社团,相约每天清晨集会“交流”一个小时。大家轮流表演自己的功夫,几天之后,轮到我了,我说我会“撂骨碌”,也就是摔跤。&/p&&p&接过,大家都觉得摔跤不是武术。于是我就被友好的劝退了。&/p&&p&临走前,那个咏春小子拍了拍我的肩旁说,别在意,别在意。&/p&&p&我悻悻的离开了,一想到这事我就难受。不过也就难受两天,我就心情好转了。&/p&&p&因为咏春小子揍了,那是一个傍晚。&/p&&p&学校篮球队的看咏春小子装逼装的实在太过刺眼,决定去教训教训他。&/p&&p&于是三个人高马大的人就过去弄他,本来想着踹几脚,让他以后收敛一些。&/p&&p&眨眼之间三个人就被放倒在地了。&/p&&p&咏春小子也不傻,赶紧就往外跑啊。&/p&&p&篮球队都是人高马大的大长腿,那肯放他离开。&/p&&p&于是,就一群人追着他满操场的跑啊,咏春小子左突右冲的,最终也没出来。&/p&&p&尽管是武术世家的公子,最后也被篮球对送去了医务室。&/p&&p&那天晚上,去医务室看伤的有八个人,最严重的还是咏春小子,他一个人放挺七个篮球队员,手上也是真功夫了。&/p&&p&为什么说他是武术世家呢,因为他自己说,他爹年少时候南下学拳,在香港还是佛山来着,我记不清了。他爹给叶问的亲传徒弟磕过头,举行了拜师典礼,是正宗的叶问徒孙,拳法也得到真传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r.jpg&&&/figure&&p&人物二&/p&&p&伟哥,此人人身高180,身体魁梧,热爱散打,练拳练到到尿血,&/p&&p&单县混街头的90后应该有人听说过他。&/p&&p&我怀疑他就是现在的微博红人——“大哥王振华”。&/p&&p&那个红人的头像伟哥一模一样。&/p&&p&因为当年我们同寝室的时候,他戏谑的喊我“振华大哥”&/p&&p&嗯,老衲身份证上就叫王振华。&/p&&p&在伟哥身上的故事传说够我写七八篇短篇小说了。&/p&&p&书说从简,就说一下他的获得名子的那场。&/p&&p&伟哥原来不叫伟哥,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p&&p&一年假期他在街头上网,正好碰到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好死不死的网吧只剩下一台机子,伟哥坐上刚刚打开电脑。&/p&&p&那个青年,就问伟哥能不能让给他,&/p&&p&伟哥微笑着说:“哥,我这游戏都打开了,你再找一台吧。”&/p&&p&青年:“不行,我必须玩这一台,你给我让开。”&/p&&p&伟哥:“你知道我是谁不?”&/p&&p&青年:“你知道我是谁不?”&/p&&p&于是两个人,叮了咣当的就干了起来,小青年被伟哥揍的那叫一个惨。&/p&&p&流着血鼻涕,对伟哥说:“有种,你给我等着。”&/p&&p&伟哥乐呵呵的打了个电话喊来几个帮手,继续美滋滋的进行梦幻西游。&/p&&p&等他再次抬起头来,身后站了七八个大檐帽警察。&/p&&p&网吧被几辆警车,几十个警察围的水泄不通。伟哥被扭送出门时候,看到刚刚那个青年,穿了一身警服,出现在他面前。&/p&&p&两年之后,伟哥,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对我说&/p&&p&:“我被送进监狱之后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罪名叫袭警 ‘’&/p&&p&伟哥家人上下打点,花了不少钱也没捞出来他。&/p&&p&只能等他出来,改名,换学校,从新开始高中生涯。&/p&&p&伟哥的监狱生涯也精彩纷呈啊,这里就不展开了。&/p&&p&与伟哥分别多年,我依旧对他和他漂亮的初恋念念不忘。&/p&&p&祝伟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千万别跑到开封打我。&/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r.jpg&&&/figure&&p&人物三&/p&&p&能掰断钢条的警察&/p&&p&山东某地,名字是两个字的我想不起来了,反正那个地方夜总会很多。&/p&&p&某天某个警察叔叔,穿着便装陪着女友逛街。&/p&&p&被几个黑社会看到了,当时天色已晚。几个黑社会认出他的警察身份了。&/p&&p&因为被他弄进去过,黑社会想要报仇,想要捅死他。&/p&&p&警察也察觉情况不对,可是当时身在夜市,对方手里有刀,一不小心就是个大新闻啊。&/p&&p&更何况女朋友还跟着。&/p&&p&于是警察乐呵呵的把几个人喊 来,让女朋友原地等着,说几个人都是同事,有任务需要他安排一下。&/p&&p&几个人也不想闹市动手,就跟着他往僻静的地方走去,路上他就进了一家百货店,买了一根钢条。&/p&&p&出来之后,几人走到一个角落。不等对方开口,警察把钢条递过去,让对方几个人试试能不能掰断,几个人没没掰断。&/p&&p&警察伸手接过钢条,像掰冰糕棍一样,把钢条掰下一截、又掰下来一截、一截、一截的往下掰,同时笑眯眯的看着对方几个人。&/p&&p&掰完之后,警察开口道:你们可以走了,今天的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下次发现绝不轻饶。&/p&&p&几个歹人,快速散去。&/p&&p&警察也赶紧带着女朋友回家了。&/p&&p&警察结婚后,也换了一份新的工作。&/p&&p&成了一个夜店老板,手下有几家夜总会。&/p&&p&妈妈桑们只是偶尔才会听说,那个面善的老板,是个特种部队的退伍军人。&/p&&p&在一个喜宴上我碰到了这个像穿着像庄稼人一样朴实的老板。&/p&&p&当时我就想拿一根钢筋条给他,让他给我表演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7d941d8a_r.jpg&&&/figure&&p&&br&&/p&&p&故事讲完了,这个帖子里边的故事都是真实的。&/p&&p&啊啊啊啊,写的真累啊。&/p&&p&求关注,求关注,求关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ada67b6c6f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ada67b6c6fb_r.jpg&&&/figure&&p&完。&/p&
聊一下散打。 一般认真训练半年左右,体能训练也都坚持下来了的话。一个鞭腿,就能让一个成年男子失去反抗能力。 一个侧踹,能够把一个拿着脚靶的学员踹出两米远。 两个直拳加一个摆拳。基本上够打架了。散打加一些柔术配合几个锁计,不考虑事后医疗法律,…
&p&很巧,几天前,我们也向粉丝们提问:“你自己,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之外也有一件始终坚持在做的小事,这件事给你或者这个人带来了什么?&b&”&/b&&/p&&p&以下是我们收到的一些关于坚持的体验:&/p&&p&&br&&/p&&p&& 我从14岁那年开始&b&写日记&/b&,一直写到今年27岁,第13本日记。它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于我而言比任何社交都要重要,它带给我的塑造是难以言表的。&b&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件事真正合你的意,真正让你感到重要,坚持就是一件十分容易且理所当然的事。&/b&&/p&&p&&br&&/p&&p&& 每天坚持&b&做早餐&/b&,即使赶早班7点的飞机也会早起留出半小时认真吃早餐再出发,感觉早餐已经是我每天开始的一个标志,实在做不到半路匆匆忙忙买个面包就打发了,要说给我带来了什么,那可能是&b&更自律和更自由的生活&/b&吧。&/p&&p&&br&&/p&&p&& 我这几年业余时间一直在&b&写歌&/b&,一开始只是一些片断,写出完整的也总是后来被自己否定掉,直到这两年,尝试把一首歌给朋友听,朋友听完后说很好听,还直接学了唱给我听,这让我很惊讶,后来我开始小心翼翼的给更多人听,也慢慢写出更多一些,今年6月写了首新歌,朋友帮我用吉他编曲录了个视频,我放到了公众号上,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光明正大的放到朋友圈,没想到收获的评价很高,甚至有人用我这首歌去表白。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缓慢累积,慢慢把我从一个对自己充满怀疑和自我否定的人,变得开始试着接受自己、相信自己,&b&这件小小的坚持的事情让我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感”,而这种存在感能拯救一个人。&/b&&/p&&p&&br&&/p&&p&& &b&刻橡皮章&/b&已经一年多啦,虽然还不是很厉害,但是正在一点一点进步着。每当我刻章的时候心情就会平和,好像不安的情绪都沉淀了一样。&b&在诸多表现平平的领域里,唯有这一点使我和别人区别开来。&/b&我的生活充满了力不从心和求而不得,但是有这个爱好真的让我感到很幸福。&/p&&p&&br&&/p&&p&& 我从高中时代开始&b&写诗&/b&,至今十年有余。最初觉得写诗是特立独行的事,能将自己与同学们区分出来,获得一份虚荣的存在感。到了大学才更认真些,写诗变成“事业”一样,想获得更专业性的认可,勤奋地尝试后得了几个大学生诗歌奖,当时很自豪。再往后才觉得,这些从外部而来的“奖赏”并非最重要的,更切身的是我能&b&通过写诗审视自我,那些暗藏在生命中的隐幽的情绪波动和对命运的疑惑和不安,都可以通过写作变得清晰,加深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和体悟。&/b&我想,这是我从写诗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吧。此外,通过写诗能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p&&p&&br&&/p&&p&& 从2014年3月开始,我一直持续着做一件事情,就是&b&给1000位陌生人画像&/b&。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小事。目前这个计划已经进行到206位,并会继续下去,当我在浏览Instagram时看到让我感动的或是很有趣的人物相片,我就会把它画下来,并且将这些画作送给他们每一个人。我因此认识了有趣的朋友,还收到了意大利版ELLE的约稿,在不被要求的自由环境中去画画,让我得到了某种安全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86edb3de84ca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86edb3de84ca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dc2ad5f7ebc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dc2ad5f7ebc_r.jpg&&&figcaption&注:这位粉丝的作品&/figcaption&&/figure&&p&&br&&/p&&p&& 2003年开始接触&b&流浪猫&/b&,从此每天喂食水。中间从南京搬到上海,继续这样的日子。365天风雨无阻;出差的日子也都要安顿好,有人顶班帮我照顾它们,必须每天有吃喝。家人朋友也并不全部理解、也被别人侧目嫌弃过、也被居委会指责过,但是依然放不下每天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方等候我的一群猫。他们的寿命只有三五年,有些在疾病时还会靠近你来求救。&/p&&p&&b&在我自己生活最低谷和精神最不稳定的时候,每天下午5点我都要保持自己清醒着,因为它们在等我。慢慢的我自己更好起来的时候,也更感激他们一直在陪伴我, 用它们面对自己流浪时的状态鼓舞我。&/b&好的时候它们并不忧虑烦恼,开心的享受着时光;病了灾了努力给它们一个被救治的机会,至少也努力最后一程尽量安适的送它们走。&/p&&p&&b&接受现实和接受自己,然后enjoy或承受下去,这就是我从它们身上学到的,比生老病死本身更震撼我。&/b&这些年,我也渐渐有了更好的心理状态,也在心里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会开一家宠物医院,有几个信任和相投的医生,给需要帮助的动物们一个合适的医疗环境,这件事让我有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梦想,心里也更丰满了很多。所以与其说我帮助了他们,不如说,它们给予了我更多。&/p&&p&&br&&/p&&p&& 9岁爱上&b&滑冰&/b&这件事,不是第一次站上冰场,却是第一次觉得站在冰上就感受到幸福。请教练上课,拼命练习,拉着冰鞋箱往返3小时的公交也许只为滑冰一个小时;会摔的身上淤青,睡觉翻身都疼,但只会骄傲的认为所有淤青都是勋章;练习时常遇到瓶颈,一个动作几个月甚至1年都还在反复,开始时会急躁跟自己生气,后来慢慢悟出要学会接受当下的身体状态,尽一切努力,但不再必须追求结果;享受冰上的速度,寒冷,每一个跳跃的腾空,会不自觉的开心地笑。&/p&&p&有朋友关心,夸我真有毅力,坚持一件事这么久。我恍然反应,从没觉得自己在坚持,&b&困难的事情才需要坚持,我在做的是自己那么渴望热爱的事情啊,哪里需要坚持。&/b&我现在25岁,上班后已经很少滑冰了,但始终记得热爱是什么感觉,&b&我可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但却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热爱是怎么一回事,很幸运。&/b&&/p&&p&&br&&/p&&p&最后,看完粉丝们投稿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觉得自己也要找一件事去坚持起来~&/p&&p&你们呢?&b&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件能够找到幸福感和存在感的小事吗?欢迎留言分享:)&/b&&/p&&p&&br&&/p&&p&原文发表于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9Mo-EI2ldhwEZtIb5KayG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诸多表现平平的领域里,唯有它使我和别人区别开来 | 让我找到真正“存在感”的17件小事&/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https://www.zhihu.com/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p&&/p&
很巧,几天前,我们也向粉丝们提问:“你自己,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之外也有一件始终坚持在做的小事,这件事给你或者这个人带来了什么?”以下是我们收到的一些关于坚持的体验: & 我从14岁那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今年27岁,第13本日…
&p&有一个欧洲国家今年开始免签了,不是落地签!也不是电子签!就是免签!带上空白护照就可以冲过去!&br&并且消费很低!&br&那就是塞尔维亚!&br&这里我主要介绍塞尔维亚的旅游。&/p&&p&——————————————————————&/p&&p&读完本篇介绍后,有更多问题(虽然我在后面已经把所有问题都解释清楚了)请私信下面这些小姐姐小妹妹,或者在评论中留言哦!&br&&/p&&p&导游英语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924922eecfac66ea52e8edf09ffbcd7& data-hash=&3924922eecfac66ea52e8edf09ffbcd7& data-hovercard=&p$b$3924922eecfac66ea52e8edf09ffbcd7&&@nicki&/a& &/p&&p&&br&&/p&&p&机票航空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532f107d4441bcbded3537& data-hash=&532f107d4441bcbded3537& data-hovercard=&p$b$532f107d4441bcbded3537&&@wyskrisehun&/a& &/p&&p&&br&&/p&&p&预算消费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e712a8f9e755ef61c3b4be13d47ff104& data-hash=&e712a8f9e755ef61c3b4be13d47ff104& data-hovercard=&p$b$e712a8f9e755ef61c3b4be13d47ff104&&@忍冬&/a& &/p&&p&&br&&/p&&p&旅游时间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52cfe03c974efeb5e4f5b2& data-hash=&52cfe03c974efeb5e4f5b2& data-hovercard=&p$b$52cfe03c974efeb5e4f5b2&&@楚黎&/a& &/p&&p&&br&&/p&&p&战争治安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09edf002e4ea44b6ae4b& data-hash=&09edf002e4ea44b6ae4b& data-hovercard=&p$b$09edf002e4ea44b6ae4b&&@施子怡&/a& &/p&&p&&br&&/p&&p&随便什么问题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86dc326fecc4abbce006& data-hash=&286dc326fecc4abbce006& data-hovercard=&p$b$286dc326fecc4abbce006&&@千机&/a& &/p&&p&&br&&/p&&p&好了下面进入正题&/p&&p&&br&&/p&&p&&br&&/p&&p&&br&&/p&&p&消费有多低呢?我这样简单地说一下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32aee0ab7888ccbdce51b_b.jpg& d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闲暇处才是生活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