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战背后,“抢人者”与“被抢者”都怎么看

城市人才争夺战背后 “抢人者”与“被抢者”怎么看?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城市人才争夺战背后 “抢人者”与“被抢者”怎么看?
城市人才争夺战背后 “抢人者”与“被抢者”怎么看?
  城市人才争夺战背后,“抢人者”与“被抢者”都怎么看
  “我们得知一位国内研究分布式能源的权威专家来开会。为了能跟他谈上几分钟,经过几次沟通,要到他的高铁班次,到高铁站提前等着。人家一看你这么热情,没去宾馆落脚,直接到一家重点单位进行考察。”
▲电影《天下无贼》截图
  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编辑 赵吉 校对 郭利琴
  一年之计在于春。
  伴随着春天一起到来的,是武汉、成都、西安、青岛、宁波等二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
  今年3月,继南京推出外地高校生到南京面试可领1000元补贴之后,3月23日,西安推出新的落户政策: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3天落户1.5万人。
  对人才的争夺,关系到城市升级转型和区域竞争力提升,不仅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也加入争夺。3月21日,北京出台了“历史上最开放的落户政策”;26日,上海则明确表态“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设立落户绿色通道,打造“人才梦之队”。
  当城市和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选择紧密相连,我们找到“抢人者”与“被抢者”,听一听这场人才争夺战背后的各种抉择。
  ▲日,西安,公安经开分局不到10分钟,就为一位想落户西安的博士办好了手续。图片来自
  ━━━━━
  “从一线到二线,没有一点失落感是不可能的”
2017年,我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任教。
  这一年,武汉提出了“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被视为争抢人才的开始。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人数达30.1万,是2016年的3.1倍;新落户大学毕业生14.2万,是2016年的近6倍;一年内,武汉户籍人口总数增加了近20万人,为历年高值。我们家都不是武汉人,定居武汉,为此贡献了4个名额。
  我的选择,除了考虑平台和城市,子女的就学因素也很重要。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在读博士期间,老婆还生下了老二。就业势必要考虑孩子未来就学。
  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即使留在北京,花几百万在三四环外买个房子,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耗着,到底图什么?最后没留下,也就不想了。我是做心理学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在这方面排名不错,加上学校和城市政策都不错,最后定了武汉。
  我来的时候,除了城市的住房补助,学校还给分了一个两室一厅,每个月只要交两三百租金就可以。两个孩子都进了学校的附属幼儿园,我每天去上课时,就把他们送过去,下班又顺路接回家。不用挤公交,节省了很多时间。华师的中学在全国也算比较好的,孩子教育上,没有太多亏欠感,这点上幸福感很强。
  去年,武汉在零门槛落户的基础上,开始在长江新城内建设面积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让大学毕业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八折”买房对一些人诱惑还是挺大的。
  我有个同学,毕业时去了上海一所高校。上海机会多一些,但是压力也很大。市里每个月给一千多住房补助,不够他租房子。今年他花三百多万买了个50多平的房子,很多负债,上次见面时,他压力挺大。在武汉,三百多万可以买到一百大几十平的房子,会很舒适。
  刚到武汉的这一年很忙,还没顾上休闲。武汉有很多地方玩,这一年还没顾上吃和玩。最近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华师和它对门,前两天我带着孩子过去站了一会,以后要多出去玩一玩。
  要说从一线回到二线城市,没有一点失落感是不可能的。在来之前,我跟妻子想象过很多次在武汉的生活,真到了还是有点落差。比如,武汉在修地铁,公共交通目前还不是特别理想,和北京的成熟还是有点差距。当然,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希望它会越来越好。对现在的生活,我还是挺知足的。
  ━━━━━
  “抢人政策,是一个城市在纳贤上的积极姿态”
  武汉、南京、西安等二线城市争夺人才的政策挺多的,开始准备就业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看到。
  比较吸引眼球的要数南京今年1月提出的,非南京籍应届生,只要去面试,就可以获得1000元补助。再早些时候,还看到过,为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说实话,对于一般的博士求职者来说,1000元面试补贴作用有限,300多万的购房补贴,我们也没资格享受。更多时候那些热议的抢人政策,是一个城市在纳贤上的积极姿态。
  相比城市的政策,我更看重用人单位的具体待遇。比如,我应聘的南京高校,每个月可以提供4500元住房补贴,可以连续申领6年。这就能基本解决租房问题。南京市的政策,应该是博士每个月可以领1000元租房补贴,这部分是额外收获了。
  我大学在东南大学度过了4年,后来又到北京读研究生,临到就业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京。
  要说优惠政策,三线城市更丰厚,之前接触过东莞、绍兴的工作机会,那里的新城要发展,学校不仅给职位,还直接送房子。
  北京科研资源丰厚,发展机会多,要想硬留,也可以找到有户口的工作。但是,我出身平凡,抬头看看动辄五六万的房价,买车要摇号,真不想刚工作头20年就活得那么累。
  我和女朋友都在南京读本科,南京对我们的吸引力一直很大,这里相对来说算得上平民城市,房价两三万,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
  对我们做学问的人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六朝古都,科教中心,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出自南京江南贡院。现在和上海、杭州做邻居,科教、创业氛围也不错。
  我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不多,最重要的是,不要坐班,财务自由。
  最近,鸡鸣寺的樱花开了,从鸡鸣寺到和平门一线的樱花,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开成了花海。我和女朋友的愿望是,能早点去南京赏樱,然后再吃上一碗老鸭粉丝汤。
  ━━━━━
  博士落户,只花了10分钟
  我从1998年到西安市人才中心工作,2007年西安市开始组团赴外省招聘,最近两年的人才政策,是我工作20多年来,所见力度最大的。推介会上,领导说,西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人才。
  这种急迫从今年开春的行动也能看出来。两会一结束,西安就组织了45家重点单位到北京进行推介、招聘。事业单位打破时间、流程限制,面试合格,当场签约。一起来的还有公安局户政部门的同事,当场受理落户,房管部门的同事就安居政策现场咨询回复。
  我掌握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西安迁入人口达到21万,接近去年的总量。年前,西安市500余名户籍管理民警举行了誓师大会,集体宣誓坚决打赢西安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
  我们对人才的渴求是有原因的。西安是文化古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另一方面,它面临的竞争局面是严峻的。领导的解释很形象:西安不沿海,不沾边儿,没矿产,要想追赶、超越其他城市,要么换车,要么换人。
  “抢人”,得拼服务。为什么同样是火锅,海底捞就做得更好?说到底就是要当好“店小二”。比如落户,现在可以网上申请,快递到家,把服务做到最优。年前就有一个博士落户西安花了10分钟。
  再比如,之前,得知一位国内研究分布式能源的权威专家要到西安开会。为了能跟他谈上几分钟,我们几次沟通,要到他的高铁班次,到高铁站等着。人家一看你这么热情,没去宾馆落脚,直接到西安一家重点单位进行初步考察。后来,他已经先后带了11个专家到西安接洽。
  今年春节时,我们还组织了一场高层次人才新春联谊会。这是以前没有的,我们通过各大校友会、商会、猎头公司,邀请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外籍专家、知名企业高管和国家双一流高校博士生等200来人参加。通过这类活动,人才可以交流,我们也结识了人才,建微信群,再约到咖啡馆恳谈,引才荐才非常有效。
  我手机上的微信群建了十多个。微信群是我们的宣传阵地,也是战场。
  比如年前,有人把宁波要在全国派驻15名人才联络员的消息发进群里,我们就有点压力了。我们就提出在全国设立20个“引才工作站”,在社会名人和高校中聘请100名“招才大使”和“校园引才特使”的点子。对那些帮忙引荐人才的人,我们是有奖励的,根据“伯乐奖”,介绍成功会得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奖金。
  无论对什么人,平时的交流也很重要。我会在微信群里鼓励大家带同学、朋友来西安玩,春节的时候也会发发小红包,活跃气氛。在朋友圈里,也会拍西安的景点和花花草草,拍得美美的,吸引大家关注。
  近几年,抢人的战火还蔓延到了海外。
  从我接触到的数据看,留学回国的人群中文科、管理类专业的人才比较多,计算机、工程设计、通讯等理工科偏少。比如人工智能、金融类人才,在硅谷、北京都是稀缺宝贝,相对来说,我们能开出的条件,难跟互联网巨头抗衡。
  但人才争夺是长期的,第一步抢不到,争取第二步把人才揽进怀里。
━━━━━
  “专家被骗一次,就绝不会再来”
我的工作说通俗点就是当“媒人”,做“红娘”。
  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开始大力争夺人才,我就结合工作优势,开始帮各个地方引荐他们需要的人才。带着城市的人才政策去上门交流,跟帮人介绍对象一个样。
  算一算,这几年我见了大几百个高端人才,真正谈成的不过十分之一。以2016年为例,我为青岛市引荐了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实际上谈了不止20个。现在我手上还有两个院士正在谈,其中一个谈了一年多。
  影响因素有很多。
  首先,找人才就像帮人往家里娶媳妇,你有车有房,怎么都好介绍。像杭州、南京、深圳,财政(收入)厚实,政策优惠大,人才就容易“娶进门”。山东省内,青岛的人才引进政策起步比较早,力度也比较大。比如,对引进院士给5000万项目启动经费,院士每年按要求在青岛工作3个月以上的,还有500万生活补贴;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有100万生活补贴,还有各项配套措施,人才和项目落地就比较方便。
  这中间有一次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广东有个“千人计划”专家,是一个从荷兰回来,研究“电子纸”的专家。当时我想把他挖到山东来,跑去广州找他。广东提供一栋五层楼让他做项目实验室,支持他的科研经费可能也要上亿。周教授特别忙,他打趣说,“茂航,我肯定去不了山东,不然给你100万年薪,你来我这工作吧。”你看看,我这个挖人的,没挖动人家,还被人家挖了!
  还有时候,双方一谈,觉得挺合适。但是其它地方临时出了一个新政策,人家一看,那里更合适啊,我们就被动了。现在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层出不穷,让人激动,也有压力。我出差到北京,只要有时间,都要去教授们的办公室坐一坐。院士比较忙,我就跟他们的团队成员保持联系,掌握最新动态。
  高端人才的引进很不容易。“千人计划”的一些学者,年龄在30-45岁左右,他们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对项目的要求很高。反复谈好几轮,还有几次实地考察。他们看重做研究的物理空间、服务支持、研究氛围、科研经费等多个因素。有的地方光看着政策好,落实不了,专家被骗一次,就绝对不会再来。
  2013年,青岛为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机构和个人设立了奖励金。我在2016年引进了4个人才,获得25万元奖金。2017年落实了两位院士,引进一位院士可以获得30万奖金。但是拿奖金不是我的初衷。按照十分之一的概率算,每约见一个人才,至少来回三五趟,很多落地的人才都要跑十几趟。单是计算差旅费,奖金的意义就没那么大。我看重的是每一个项目本身。比如,人才带来项目,我们要为这些项目做配套服务、做销售,有时候看好了,还可以参股。入股一个,成功了,那些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王嘉源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背后,究竟在抢什么?213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热门短视频推荐
Copyright (C)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主演是一条狗的电影《导盲犬小Q》,却比人演的都好!主演是一条狗的电影《导盲犬小Q》,却比人演的都好!九春说娱乐圈百家号《导盲犬小Q》改编自日本畅销书《再见了,可鲁》,国内也引进了,广告词是极度煽情的“感动了一亿亚洲人的超级畅销书”,内容说的是一只导盲犬的一生,电影将文字的内容转化为影像,最精彩的是“导盲犬在培养所的训练过程”和“小Q与顽固的盲主人渡边先生的相处”两段,导演借此传达出“人和动物的相互理解”的主旨。小狗在训练成导盲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授它引路技巧,而是人要学会和它进行情感交流:比如简单的语言沟通(片中的交流语言是简单的英语,据片中说日本语有各种方言语音,且男女语言不同,反不有英语的适用。不知中国如何?),不但要向它发出下一步的行动指示,在它完成任务后更要以&Ok&&Good&等向它发出赞许,其它如对它的身体的爱抚等更加不可少。没看导盲犬小Q时,我以为会是一部煽情的电影,里面应该有不少赚人眼泪的桥段。可是一切都是这样淡淡的。喜悦是淡淡的,离别淡淡的。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撕心裂肺。戏里队长说小Q是最好的一只,可是小Q身上并不是我以为的那么棒。就连它成为一只优秀的导盲犬后,陪伴渡边会长以及做导盲犬示范表演的时光,仿佛都是一眨眼就过去了。来不及细细体味,小Q已经变得垂垂老矣。淡淡,不仅是人生的真相,也许,还正是人生的真意。或许我们期许着的,在期许中便已成为过去,我们以为将是浓墨重彩的书写的,其实不过是沧海一粟,淡淡一笔。可谁的时光不是如此呢。影片从头到尾没有一句需要让人解读的句子,没有哗众取宠,就像是一杯开水,平淡无味地像是纪录片。不追求所有人的眼泪,但会不经意但又精确的击中人心目中最脆弱的地方。生活,总会给人造成一些脆弱点的。 但是小Q会教给你爱和忠诚。我是哭着看完的,可以类比《忠犬八公的故事》很多人说,《导盲犬小Q》很平淡。它出生,它面对别离,它学习,它找到工作,它闹脾气,它赋闲,它退休,最后,它死去。其实,人,又有多少的人生是轰轰烈烈的呢?小Q就像一个安知天命的人一样,一生就是这么平平淡淡。它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拯救地球的壮举,甚至没有为主人挡住疾驰而来的车牺牲了自己。面对渡边先生的绝症,它也只是趴在地上无能为力。是的,这就是导盲犬小Q,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但是,却不知道哪一个平淡的鼓点就打动了你的心。电影很淡定,跟随狗狗的一生。小狗是主角,但是它不能说话。我们只能看人跟他的互动。我以前不喜欢狗,我害怕狗。这个电影,让我认识到狗没有那么可怕。它们甚至很乖,很忠心。抚摸它,这种方式给它以关怀与温暖。我得到的体会是:1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看不见的世界你没法体会。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困难。2想象一个盲人用跟手杖在探索着这个世界,其实,他的眼前,是漆黑一片。他在街道上行走。没有人的时候,镜头里显现的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太阳正常的照着,周围是白晃晃的世界。但是是安静的。将人从镜头画面中移走。这就是这个世界一直以来的场景。我想象着加入一个人,这个人在这个场景中走着。但是这周遭的环境跟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互。我常一个人去旅行,我走在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我的熟人,没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看着周遭的环境,常有这种感觉:即我是孤单的,有我没我,这个地方一切照旧。太阳仍然照耀着这里。我跟这里没有关系。我感到孤独。我想人们之间,是互相需要的。人需要其他人,而环境,并不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抚慰。这个环境,更古不变,或是日新月异,太阳依然照耀,依然照常升起。能给人带来关怀的,只能是人,或动物,比如狗。所以,我一个人在外面街道上游荡,我一个人在外面旅游,我都是孤独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九春说娱乐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九春娱乐圈,专注最新娱乐信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人才争夺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