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游戏机大全野心不小:争取让每个家庭拥有多台Switch

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任天堂Switch问题不少,却是现在最“无可替代”的游戏机
这不科学啊:
目前的 Switch 还不足以成为一款优秀的主机产品,至少就游戏数量来说距离 PS4 是有差距的。然而这并不妨碍 Switch 对玩家的吸引,另外在 Switch 身上,我们能够再一次看到任天堂对游戏性的理解和探索。
作者 | 慕斯最近游戏圈最火的硬件设备是什么?如果说Nintendo Switch排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它甫一出生就浑身带戏:主打的二合一概念本身就很酷,一作满分塞尔达也给主机打了一针强心剂,购买渠道的闭塞和一波三折更让抢得首发的人光环闪耀,甚至连出于警示儿童的超苦卡带,都引发了好奇心爆棚的媒体和玩家竞相舔卡的热潮……嗯,我也跟风舔了一次,真的非常苦,苦到舌尖发麻。当然舔卡并不是我的每日修行课。过去近一周的时间里,这台Switch几乎已经成了我继笔记本和手机外的第三个会随身携带的硬件设备。尽管任天堂希望将Switch定义为主机,不过你会发现其实掌机模式更吸引人,更为灵活的使用场景让Switch作为掌机出镜的频率非常高——比如说上班午休时便多了一个新选择,可以迅速从待机状态切换到前一晚未打完的进程;而这一周我的睡前例行活动也不再是刷手机,而是转而去肝塞尔达。这块720p屏幕观感比想象中要好不少你若问我Switch吸引人的地方有哪些,HD 震动算一个;非常好用便捷的截图按钮算一个;那块单看数据为人诟病的屏幕也算一个——虽然手机用户们早已被动辄的1080p养刁了口味,但事实上这块屏幕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掌机屏幕;同时Switch也进一步坚定了我“物理按键依旧是目前最人性化的游戏操控方式”这一信念。但以上细节其实都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Switch选择了一条剑走偏锋的方向——实现真正的“Play anywhere”,这种“主机+掌机”双形态的硬件,甚至没有可以参考的成功先例。“无缝游戏节奏”的吸引力从Switch的产品整体来说,主机掌机二合一状态下,最显著的改变无疑是各种场景的转换,可能前一秒我还在客厅电视上充满激情的砍BOSS,下一秒就揣着机子滚去床上继续跑图了。应该说这几天我最享受的,正是这种“无缝切换”的游戏节奏。这种节奏带来的对比是鲜明的。以PS4或者PC平台为例,主机功能虽然强大,但游戏体验经常会“断层”:一些快餐类车枪球游戏倒还无伤大雅,但要是想玩一把《文明6》,估计得专门空出起码3-4个小时才能乐在其中,更不要说那些数十个小时才能通关一次的硬核游戏。抛开游戏性不谈,人们沉迷手游无法自拔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切实地提供“无缝”的游戏节奏,几乎可以完全填满你所有的碎片化时间——地铁通勤、上班划水、逛街小憩、睡前一小时,甚至是蹲厕所,一切你处于“好无聊找点事打发时间”的状态下时,都是手游登场的好契机。2011 年 WiiU上市之时,iPhone 4s也才刚刚面世,iPad平板不过刚刚出到第三代,最火的手机游戏还只是水果达人和愤怒的小鸟。6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智能手机全球横行,发展速度远超所有人想象,我们已经可以在最新的 iPhone上玩到各式各样的卡牌、音乐、RPG等类型的游戏,其中不乏COC这类现象级作品。手机和平板几乎已经抢占了我们所有的碎片化时间,核心“Gamer”越来越少,新生代的“Player”用户越来越多,VR/AR概念也在成为现实,我们对传统游戏的评价标准,慢慢开始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年代。如果说当年 WiiU的失败,是因为任天堂对手游浪潮和平板设备崛起的估算错误,也没能在“用户认知”上引导消费者真正理解 WiiU的核心玩法和概念;那么如今Switch这种双形态硬件的出现,则是迎合了如今时代环境下的使用习惯。一方面,是基于这几年手游市场对大众用户的培育,另一方面,则是移动便携理念的深入人心,在这两个时代大前提下, 任天堂选择介入其中,用更容易被人所理解的“便携型主机”形态,来实现当年WiiU未能完成的夙愿——“扩大游戏人口”。如果单论体积,这应该是本世代最小的主机产品Switch看似是想要同时讨好以往的核心和休闲两类玩家,但最终目的仍然是围绕着任天堂多年的核心策略——“扩大游戏人口”来进行布局,不同于《火纹》、《口袋Go》之于手游市场,正如刚才所说,Switch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不仅限于当一个“客厅玩具”,更是让你在室外也能体验到足以碾压绝大多数手游的主机级作品。它的落地其实也证明,我们所期盼的那个Play anywhere的状态,并非遥不可及。任天堂在掌机和主机领域的多年经验,也让它清楚地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体现两方的优势。当然,Switch也并非全盘无缺陷,其中一个毛病就出现在《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游戏过程中。关于该作的美术风格其实触乐已有过一些探讨,这种结合了水彩画以及日本动画中卡通渲染的美术风格,投射到60英寸的电视时反而在惊艳度和细腻度上不如6英寸的小屏幕。不仅是因为小尺寸屏幕更适合这类渲染风格,还有一点是本作在 TV 模式下的运行效率确实不如掌机模式——当我在电视上玩《荒野之息》时,不仅有肉眼可见的掉帧,在切换为掌机模式的瞬间还遇到了一次死机并被迫强制重启。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连任天堂自己可能都还未摸透Switch的机能,而对广大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商来说,它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稳定如磐石的标杆来作为开发参考,毕竟从《勇者斗恶龙-英雄2》的Switch试玩版表现就能知道,游戏优化的问题还远未到及格线。对比 3DS 和 WiiU,这个 eShop 界面实在太“朴素”了此外,Switch的系统除了一个简单的eShop,外加一个好友系统和一个查看游戏截图的相册外,扩展功能服务上基本乏善可陈,甚至连存档都还无法通过microSD卡进行转移。虽然我们已经能在其中看到一些隐藏的模块——比如可以把截图用来发Facebook或者 Twitter,以及隐藏的一个NetFront内核浏览器。也许这些功能会在未来的系统更新中提供,但显然如今的Switch更希望专注于扮演一个纯粹游戏机的角色。然而,以如今大众用户对“平板设备”的认知理解(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对iPad的认知)——比如说作为平板,玩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浏览网页、看视频这些应该是最日常的用法 ——Switch能做的实在连基本都谈不上。如果说出于“防破解”这样的考虑,就不提供这些符合当下用户习惯的服务,难免会让一些大众用户感到困惑。任天堂需要知道的是,在另外两大主机都已经开始朝“半代进化”的方向发展时,哪怕是手握着塞尔达、马里奥等这些差异化游戏,先入手硬件再慢慢进行软件服务补全这种事,也不应该拖太长时间。总之,从硬件和功能角度来说,Swich仍然不是一个最好的状态,这份妥协不止是刚才所说的不足,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鸡肋的支架设计、JoyCon腕带的反人类设计、ZL/ZR 稍短的键程、平庸的续航、要配一个USB-C PD移动电源才可以实现边充边玩等等,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其它便携性产品中找到做得比Switch更好的案例,但这些毛病终归还是不如那个“无缝游戏节奏”来得重要,毕竟短期内估计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做到Switch这份上的产品了。我在星巴克玩了两个小时的 Switch上周末我在星巴克特地感受了近两个小时的Switch室外游戏 ,作为目前Switch上口碑最佳的多人游戏,带上妹子一起玩1-2Switch确实很有趣。这个有点继承自Wii-mote风格的小游戏集合,除了精准的体感动作监测外,还能够让你充分体验到Joy-Con手柄 HD 震动下令人惊讶的层次感,获得一种显著区别于PS4手柄震动的乐趣。以其中一个摇晃苏打汽水的游戏为例,摇晃时的阵阵撞击,气体的丝丝泄出,大量气泡的骤然上升,以及最后的轰然炸开,低频震动和高频震动有着显著的区分,传递到你掌心中时也都是截然不同的震动感受。简言之,1-2Switch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休闲小游戏——当然首先,你得再找到个人一起,这是玩这个游戏的大前提,我找不到单人还来玩这个游戏的理由。脆弱的支架,其实也是底部 SD 卡的保护盖但在室外游戏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并非只是6英寸的屏幕大小,还在于别扭的视角——我曾希望一手拿一只 Joy-Con,然后以比较舒服的后仰“葛优瘫”姿势而非弓背前倾来玩游戏,但最终发现我只能以一个奇怪的角度来“睥睨”屏幕。Switch配备了一个无法调整角度的支架,所以桌子和椅子之间的高度差就变得很关键。问题在于,你无法保证每一次去咖啡厅都能找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差来“适应”Switch的角度,这就让刚才所希望的“舒服打游戏”这件事变得很尴尬。另外这个背部支架不仅保持直立的时候摇摇晃晃有些不稳,能不能刚好站住都成问题;而且材质十分脆弱,以至于每次掰开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用力过度就断了,让我不仅一次怀念微软为Surface设计的多角度支架铰链。如果是现实状态,我觉得后面的人根本无法看清游戏画面而在宣传视频中出现的“看起来很美”的多人游戏形态,实际表现起来也是有点一言难尽。如果是双人游戏似乎还好,两个人离得近些总还能看清屏幕;如果想要尝试四个人一起来玩,那么你不难想象四颗脑袋挤在一起努力看清 6英寸屏幕的窘态,以及在一个不怎么安静的咖啡厅或酒吧里想听清1-2Switch的提示音而不得不侧耳倾听的画面。其实双人应该算是Switch掌机模式下最理想的多人游戏状态,一旦人数超过两个,也许还是连到电视屏幕上更靠谱一些。至于一个人,还是老老实实像掌机一样捧在手上玩最舒服了。哪怕有《荒野之息》保驾护航,但显然还不够如果没有塞尔达,你几乎很难在现在的Switch平台上找到一款足够驱动你购买硬件的作品——《Snipperclips》还算是一款小品佳作,它把Joy-Con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个不同颜色的角色似乎就是Joy-Con的化身,用简单直观的操作达成各种目标。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多人协作,都乐趣十足。但其体量和定位注定无法独当一面,操作的简单和元素的稀少,使其还无法带来有足够份量的解密内容,而只能是茶余饭后的可口小点。《VOZE》完全就是一个触屏移植游戏至于像《VOZE》这样的移植自手机平台的音游,我去eShop花3000日元购买了完全版,但它显然只是使用了这块触摸屏的功能,并没有针对Switch的特色加以适配,所以最终操作模式也依然是纯粹的触屏点按,如果用Switch的“完整形态”来玩就显然非常别扭,只能选择将两侧的手柄摘下来,将其视为一个小平板。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不在 iPhone上玩呢?我始终对Switch的首发游戏阵容不满意,几乎都和当年的N64首发仅靠《超级马里奥64》一样惨淡——你不能指望让一款满分塞尔达支撑接下来的“死寂期”,更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买独立游戏的账。所谓众口难调,大众没有选择才难调,毕竟对游戏机设备来说,硬件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不过这一次的《塞尔达传说》确实不同以往,也正因为有了堪称核弹级别的《荒野之息》的保驾护航,使得首发Switch有了最大的意义。《荒野之息》绝对是你如今购买Switch的最大理由我还没办法聊太多关于《荒野之息》的游戏内容,哪怕是这几天我一直没停下跑图,我发现我仍然没吃透这款游戏的全部,也不知道这款游戏会不会在未来的几天里带来特别的惊喜。不夸张地说,《荒野之息》确实为如今的开放世界类游戏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不管是游戏方式还是流程,都显著区分于以往的线性游戏以及“伪开放世界”游戏,高互动性的场景设计更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建立的一些常识,直接挪用到游戏里也是可以实现的,比如混搭素材做奇怪的黑暗料理,比如什么山都可以爬,还有雷雨天用金属武器会被劈死这样的惊喜桥段......任天堂打造了一个野心十足的世界,我甚至认为它把所有可互动的元素都做出来,目的就是让玩家自己去“创造玩法”,这种不拘泥于既定手段去通关游戏的感受,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我暂时只想记住它的好如果硬要给出一个结论,我会说Switch还不足以成为一款优秀的主机产品。如果你是抱着一种寻找“人生中的第一台游戏主机”这样的心情,我会更推荐PS4——这个说法可能有点泼冷水,但结合现实层面来说,Switch如今单调的游戏阵容,以及一些功能服务的缺失,还没能给大众玩家足够强大的吸引力。我很难给出一个“我想买一个家用机所以首推Switch吧”的充分理由,毕竟现在的现货价格也很惊人,如果你不是抱着“老子就是冲着塞尔达来的”这样的心情,进一步观望至夏季乃至下半年是更明智的选择。但我终究还是要说,Switch是一台十分独特的产品,它所代表的几乎是我们这一批游戏玩家,对一代实体游戏设备的终极梦想——主机和掌机状态的完全融合;而当你试想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玩到任天堂的主机级游戏时,没人知道它会在未来具备多大的发展潜力。我还记得自己几年前,因为无意间听到了泽野大神和 Sayulee 的一曲《The way》而中毒,果断入手了WiiU和《异度之刃X》,这种不怎么理智也无法被旁人所理解的购买行为,终究是少数人才会做的选择。我不想不负责任的去大谈“伟大”和“神作”,其实驱动每个人开始游戏的原因都不一样,可以是被丰富的游戏性所吸引,也可以是被线上朋友间的社交所维系,甚至可以是为游戏中的一段旋律、几帧视频,乃至纯粹到一个角色的闪回镜头而驻足停留不愿离去——如果你能够恰巧被它们击中内心,不妨好好珍惜这种已经变得有点渺小却又奢侈的心情。或许旁人无法感同身受,却恰恰能够支撑着你无所畏惧地去喜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这种”心境”,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样的“不理智”。我想现在的Switch和塞尔达给我的游戏体验,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4731.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查看: 2271|回复: 14
任天堂Switch还是iPad附带两个手柄,选哪个?
TA的每日心情怒 09:39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http://www.ithome.com/html/digi/266857.htm
&&[size=1pc]保密严格的新款游戏机,一次次的曝光与辟谣,每场游戏大展的万众期待与迟迟不肯露面,就在三天前,任天堂终于公布了自家代号NX游戏机的视频,发布了这款掌机与主机结合的任天堂Switch。
&&[size=1pc]
300_240.jpg (53.55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如果你还没看到这个游戏机究竟是什么样子,不如先花三分钟时间看看这个视频,如果你已经看过,跳过视频即可。
&&[size=1pc]距离Switch主机发布已经过了三天,又有更多关于这款游戏机的细节被曝光了出来,抛开炫酷的视频情节,来一起理性地看看Switch究竟怎么样。
&&[size=1pc]Switch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掌机?主机?
&&[size=1pc]合并、分离、随手带走。
&&[size=1pc]任天堂用三分多钟的时间展示了Swith游戏机最主要的特性:这是一款主机和掌机融合的产品。它还能将你和朋友联系起来,让你不仅仅是坐在电视前单调地玩游戏。
&&[size=1pc]
233_962.png (20.65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虽然视频中展示了各种灵活的游戏形态,但这样的产品形态所可能引发的问题中,最让人担忧的其实还是电池的续航。根据游戏公司育碧的开发人员透露,掌机模式的电池续航仅有3个小时左右。而这短暂的续航时间,意味着当你取消屏幕连上手柄进行游戏,机身电量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滑,虽然谈不上尿崩但也着实让人有些焦虑。
&&[size=1pc]另外一个受人关注的点是Switch是否支持触屏。抛开主机形式不说,如果Switch能够触屏操作,掌机模式下的游戏将会多出一种操作交互,游戏趣味也会增加不少。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消息称任天堂将会为Switch配备一块触控屏幕。
&&[size=1pc]
234_469.jpg (39.68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至于任天堂对于这款主机的定位究竟如何,可以说,Switch主机肩负着任天堂下一代主机的重任。身处更新周期比较长的游戏主机领域,Switch的生命周期至少会达到3-5年左右。单就产品形态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为一款高性能游戏平板,接上手柄就变掌机,接上Dock就变主机。不过,这样的全能产品,任天堂也没有计划让它完全取代现有的主力掌机3DS。
&&[size=1pc]
234_919.jpg (81.29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原因就在于,3DS代表的是轻量级掌机,而Switch即使产品形态可以化身主机,但仍是个有大尺寸屏幕的大设备,放进口袋随身携带的机会有限。任天堂官方也确认Switch不会取代3DS。
&&[size=1pc]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怪圈,你不会把这样一个iPad大小的设备长时间随身携带,但这样形态的产品也势必意味着:即使接上Dock,整机机能也不会很高到能带动高画质大作。比起另外两家不断更新配置的次时代主机,任天堂保持神秘很久才露面的Switch,还是以游戏性和创意为发展重心。
&&[size=1pc]看似最黑科技的可拆卸手柄,可能会最早让你感到无趣
&&[size=1pc]三分多钟的视频,Swtich的那对可拆卸手柄成了最大亮点。这对手柄的名称叫做Joy–Con,总共有三种游戏模式:
&&[size=1pc]两边都连在Joy – Con Grip连接器上类似于普通手柄的模式。
&&[size=1pc]插在屏幕两边变身掌机的掌机手柄模式。
&&[size=1pc]两边分开给两个玩家,各自独立成为手柄的共享模式。
&&[size=1pc]
235_420.jpg (46.87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不得不佩服任天堂,这样的模式设计是极具想象力的。不过增强了功能后,手柄在游戏时的舒适度就没办法完全保证了。在连接了Joy – Con Grip后,整机的布局类似于传统的手柄,只不过由于手柄原本的方形外观设计,手柄的重心会往下偏移而非处于按键的位置,这样长时间游戏后手就会比较容易疲劳。
&&[size=1pc]
235_870.png (25.02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从视频中可以看出,Joy–Con两块手柄都是比较薄的,在插上屏幕变身掌机形态后,握持起来会像是握一个平板,手柄背面没有人体工程学起伏会让掌机游戏过程手指更难发力,想象一下握着这样一个大平板搓怪物猎人,满手是汗时肯定很容易滑落。
&&[size=1pc]
236_407.jpg (53.55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最后再来看看很让人惊喜的“分享模式”。从视频上来看,把手柄分发给两个人直接通过屏幕对战的方式确实十分有趣。不过尺寸如此之小的手柄手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初次上手时候找朋友玩玩确实不错,时间长了,谁会愿意总拿着布局如此紧凑狭窄的手柄玩游戏?
&&[size=1pc]
236_926.jpg (32.73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即使抛开硬件上的体验,这样的设计对于游戏软件的要求也比传统手柄的开发难度更高。开发者必须对三种模式操作下的按键功能进行合理适配,才能充分体现Switch的游戏性,如果游戏开发商不能开发出相应玩法的游戏,原本三种模式的模块化手柄,只能发挥传统手柄的作用,手感还没有传统手柄好,趣味性也将骤减。
&&[size=1pc]对比PS4、Xbox,Switch的竞争力在哪儿?
&&[size=1pc]Switch的产品形态虽然让人很感兴趣,但形态对于机能和游戏体验的限制又如此让人担忧。而PS4和Xbox One已经在市面上流行多年,后发制人的Switch看起来很难占得更多的市场。如果单就性能而言,使用NVIDIA的定制版Tegra移动芯片的Switch也很难战胜PS4和Xbox。此外,游戏内容的覆盖恐怕也并不乐观。
&&[size=1pc]
237_365.jpg (80.75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在发布了Switch的视频之后,任天堂放出了一部分的第三方合作厂商。从合作厂商的清单中,可以看到动视、T2、Bethesda、EA等欧美大厂,还有SE、卡普空、光荣、万代南梦宫、Level5等知名日厂。看似与大厂的合作会让Switch的游戏丰富度不至于让人失望,但其实事情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size=1pc]最让人尴尬的是,尽管《上古卷轴5:天际》的画面出现在Switch的视频中,而且被玩家们发现时还引来了一片好评的欢呼,但之后开发商Bethesda的发言人表示,Bethesda和任天堂合作制作了相关的视频,但目前还不能确定本作会有Switch版。
&&[size=1pc]发出类似声明的还有2K Sports。2K Sports表示,尽管很高兴宣布将会和任天堂合作,提供对Switch的支持,但是还不能确定《NBA 2K17》能否开发Switch版本。
&&[size=1pc]
237_882.jpg (42.86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显然这些游戏大厂对于Switch仍存在顾虑。尽管作为游戏开发商,当然是希望自家开发出的3A大作能够覆盖尽量多的平台(独占大作除外)以实现更多的销量,但摆在眼前的问题是,PS4和Xbox One作为现在主流的次时代主机,无论从玩法还是从机能上都差别不大,跨平台配适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要将自己的大作配置Switch,要做的工作便多了不少,又要从机能、手柄配适的方面去考虑,还要兼顾掌机模式对游戏的运行可能。理性想一下,尽管Switch的性能绝对够摆脱3DS类似的“马赛克游戏性”,但想要在掌机上体验PS4和Xbox的高画质大作还是可能性不大。
TA的每日心情怒 09:39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ize=1pc]
238_489.jpg (73.76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当然说到独占游戏任天堂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三套马车”——《精灵宝可梦》系列、《超级马里奥》系列、《塞尔达传说》系列,它们也将被移植到 Switch上。视频画面中《超级马里奥》系列和《塞尔达传说》系列操作画面已经曝光,移植难度最大的《精灵宝可梦》也有希望出现在 Switch中。这里就不多说了,三套马车的死忠粉估计都会直接购买Switch的。
&&[size=1pc]尽管机能受限游戏内容堪忧,看似留给Switch吊打索尼微软两大厂商的领域已经不多了,但仍有两个领域是任天堂的强项:碎片化时间的使用和家庭朋友娱乐的趣味。
&&[size=1pc]
239_4.jpg (39.93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我自己拥有一台PS4,也断断续续积攒了数十张游戏盘,但工作后的疲劳让我真的很难有时间踏实坐下来玩上一段时间游戏。各种3A大作大多有着宏大的场景和小说般的剧情设定,没个十多个小时很难体会到游戏的魅力。而这也让Switch这种能够让玩家完美利用碎片时间的产品形态打入微软索尼暂时不擅长的领域。
&&[size=1pc]
239_455.jpg (36.09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试想一下,如果我购买了一台Switch主机,在家里和办公室分别都放上了一个底座,上下班的路上就可以在地铁上以掌机形态游戏,到了办公室午休时候也可以在大尺寸屏幕上玩上两把,回家继续游戏也不会割裂剧情。这是PS4和Xbox One难以实现的。
&&[size=1pc]
239_907.0.jpg (51.1 KB, 下载次数: 0)
09:25 上传
&&[size=1pc]对于家庭和朋友娱乐方面,近几年索尼和微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沙盘和射击游戏上,能让朋友们坐在一起畅快游戏的高趣味性小游戏越来越少。而Switch可拆卸的手柄让玩家在不增加硬件购买成本的前提下,随时随地就能和朋友来上一把,再加上任天堂选择的17年3月刚好是欧美游戏市场的淡季,Switch很有可能会成为家长选择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size=1pc]其实市场对于任天堂Switch游戏的第一印象,可以从当天任天堂的股价略见一斑。在任天堂发布了全新的Switch游戏机视频后,任天堂的股票坐上了过山车,先上涨后出现下滑,最后股价跌幅达到了6%。
&&[size=1pc]不过,至于Switch主机的体验究竟如何,还是要等到2017年3月正式开售之后才能见分晓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9:4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10.gif (3.81 KB, 下载次数: 0)
09:26 上传
这是有多爱玩游戏啊。办公室,回家的路上,回家- -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09:44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任天然3A大作就不用想了,可以直接移植手游,各种手机游戏直接适配下NS
我预感,明年在出的手机都比这个游戏机性能强
该用户从未签到
ipad上99%的游戏素质应该都比不上正统游戏机吧..
看你是真的喜欢玩游戏,还是只是想打发时间了..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9:44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没有体感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ipad上99%的游戏素质应该都比不上正统游戏机吧..
看你是真的喜欢玩游戏,还是只是想打发时间了.. ...没事
每家在ipad上都有满满一桌子的炒冷饭计划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09:4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9b1nojzsoo6.jpg (37.61 KB, 下载次数: 0)
09:26 上传
TA的每日心情衰 09:40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感觉就是蝙蝠,想左右逢源,用易用性吸引轻度用户,用游戏黏性吸引铁杆,会不会两面不讨好?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09:4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啊 任天堂的游戏只有任天堂的主机才有
最强第一方也不是白叫的
Powered by任天堂switch常见问题解答 _k73电玩之家
当前位置: /
任天堂switch常见问题解答
时间: 16:30:50 来源: 作者:小四 热度: 13 次
任天堂的switch账号是使用用很多玩家目前不清楚机制,不知道账号锁区等等相关问题,目前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提问,这里提供一下具体问答参考:
任天堂的switch账号是使用用很多玩家目前不清楚机制,不知道账号锁区等等相关问题,目前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提问,这里提供一下具体问答参考:
问:Nintendo Switch 主机组合内含那些配件?
答:Nintendo Switch 主机组合内含以下配件
Nintendo Switch 主机本体:(主机系统语言无法对应中文)
Joy-Con(L)和 Joy-Con(R) 专用遥控器
Joy-Con 握把:装上2个Joy-Con当作一个遥控器使用
Joy-Con 腕带: 装到各Joy-Con上的腕带
Nintendo Switch 底座:放入主机并连接家中的电视等萤幕
HDMI连接线
各区专用 AC 变压器
目前主机所发售之组合共有 Joy-Con 灰色/及Joy-Con 电光蓝(L)、电光红(R)两种组合。
问:Joy-Con(L)和 Joy-Con(R)似乎具备独特的功能请问是甚么?
答:Joy-Con(L)跟(R)两者皆内含加速度传感器及陀螺仪,能让玩家进行体感操控。并且内含可辨识近距离物件的形状及动作的「动感 IR 照相机」以及可感应细腻触感的「HD 震动」。另外 Joy-Con(R) 内含能够读取 amiibo 资料的「NFC 感应器」,而 Joy-Con(L) 则有「撷取按钮」,能拍摄游戏画面并分享至网路社群。未来还会新增「影片拍摄」功能。
问:Nintendo Switch向下兼容吗?能玩Wii、WIi U、3DS游戏吗?
答:并不向下兼容,也不兼容以前的手柄。对从前手柄的支持可能会在将来的更新中考虑增加。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公布关于Virtual Console或其他数字购买游戏的相关内容。
问:Nintendo Switch主机只有32G内部储存空间,那么怎么玩数字版游戏?DLC和补丁怎么解决?
答:它自带32G储存,其中一部分要用来保存主机系统。储存空间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插入microSDXC卡来扩容。我们最大支持2TB的microSDXC(Kotaku注: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卡,但一旦问世后也确保可用)。USB移动硬盘在首发期间不可支持,但是我们在寻求未来能插移动硬盘扩容的可能性。
当你没有插入任何额外的SD卡时,一切都会存在内置32G里。当你插了SD之后,游戏的存档会存在内置的32G中,而下载的数字游戏、游戏更新、DLC这些可以重复下载的内容都会存到附加SD卡里。Nintendo Switch的游戏卡是不可擦写的,游戏的存档会保存在机器里的32G储存中,而不是卡带中,这点请额外注意!
问:3DS和Wii U都有内置和同捆的游戏,Switch有吗?
答:Nintendo Switch不内置、同捆游戏。
每一次首发主机都是不同的情况,这是取决于消费者、市场状况和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相信硬件在这样的定位能造成优良的消费评估。消费者也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的游戏。
问:Share键干什么的?可以抓视频吗?可以直播吗?
答:在左Joy-Con上有Share键,Pro上也有,可以用来给游戏截图。这些截图可以观看、编辑(例如加字),可以Po到社交媒体上。即使编辑过,原图也会保留。
我们计划在未来加入录像录视频的功能。
(直播问题他没有回答)
问:Nintendo Switch没有Miiverse,那么Mii呢?还是另有生态?
答:首先,Miiverse社区我们还会继续在3DS和Wii U中存在,但我们想让Switch拥有更加广泛的社交平台互动。举例而言,抓取游戏截图后PO到社交媒体上,产生社交互动例如语音聊天也是可能的,这需要智能手机app的支持。
"Mii Maker"这个捏人软件依然在Nintendo Switch中存在。这个软件现在成为了系统设置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专门的软件了。捏人的方式和以前一样。
Mii形象可以用于用户账号,但并不是必需品。用户可以将头像设置为系统中提供的许多默认头像(译注:之前的宣传片里就看到过马里奥或乌贼当头像的),基于任天堂角色的。如果有的游戏需要用到Mii形象,那么这些Mii形象也是可以用于游戏之中的。
你可以发送、接收Mii形象通过面联,也可以用amiibo来把Wii U、3DS的Mii角色迁移到Switch里来。
Mii的&零件&和以前大体相似,但部分选项有所不同,新增许多发色、发型、皮肤颜色等。&制作者姓名&&爱好&&生日&&可否复制&&是否公开&这些内容被移除。
问:Nintendo Switch是否支持诸如Netflix, Amazon, Hulu, HBO Go之类的机顶盒要素或直播软件呢?
答:我们的目标是游戏机,所以首发期间所有这些视频播放软件都没有。然而,支持视频直播的服务也在未来的更新中是有所考虑的。
问:网络商店锁服吗?还是只是卡带解锁区,网络还是锁区?
答:Nintendo Switch是不锁区的,但是我们建议玩家购买本国区域的游戏,因为可以保证享受到完整的服务和支持。用户打开的eShop,是与你当前Nintendo Account账号所属国家相匹配的eShop。一台Switch主机可以建立8个账号。
(译注:Nintendo Account是有&国家设定&的,你可以随意切换允许的国家,如果登陆8个账号不限制账号所属国家的话,你可以一台机器同时放进去日服、港服、美服等账号,万一有数字版游戏、DLC或eShop的专供服务仅对应一部分区域,那就换成相应的账号就可以。这段内容是否可行,以最终发售后的评测为准)
问:Switch和Wii U、3DS的老账号系统怎样联动?
答:目前无可奉告。
问:Switch是否与已经购买过的旧平台的Virtual Console游戏兼容?
答:目前无可奉告。
问:Switch里的Virtual Console游戏库是从头开始再出一遍,还是可以沿用过去的3DS和Wii U里的阵容库?
答:目前无可奉告。
问:是否有成就系统或奖杯系统?
答:目前无可奉告。
问:NS的左右手柄是如何充电的呢?
答:机随附的GRIP 仅只是让你好握 充电用的 GRIP要另外买,没买只能挂在萤幕本体上充电 萤幕本体的充电方式是 用USBTYPEC 接头直接充货是插回底座 底座接充电器充 加购的充电用GRIP 也是接 USBTYPEC充 目前加购的 GRIP有没有另外送电源线未知
问:手柄的JOY-con就是那个把左右手把合体成传统摇桿样子的台座有什么功能?
答:主机随附的GRIP就是一个塑胶壳 目地是让你好握 加购的GRIP才有充电功能 前面的只是灯号是目前手把的对应编号
←扫一扫关注“k73手游”
游戏、动画、漫画,ACG的圈内圈外事
公众号查询:k73手游 轻松订阅 &&
官方QQ群1: 官方QQ群2:
游戏平台:
游戏类型:动作策略竞速角色扮演
游戏版本:日版美版欧版中文版
游戏标签:
玩家评分:45
k73评分:50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
鄂公网安备 03号
K73电玩之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天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