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嘛我匹配的都是外国人评中国人喝开水,中国人都不玩了吗

CSGO有国服吗?为什么我CSGO游戏中匹配到的都是老外?_百度知道
CSGO有国服吗?为什么我CSGO游戏中匹配到的都是老外?
我有更好的答案
再说新加坡人,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了,骂人的也就多了,但是他们为什么骂你,骂人的只是个别的,不是开挂就是嘲讽中国人,新加坡人素质低是出了名的.亚洲国家里面;那就觉得中国人很可恨,除了新加坡人之外,所以有很多外国人一遇到国人就骂,然后外国人一看你名字是中文虽然说每个国家都有素质差的,那么几个人,但是你不得不否认造成你说的这种状况完全是国人自找的,开挂的,素质都是挺高的,基数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不出国不知道 外国人都是怎么吐槽中国人的(组图)
导读:不出国不知道 外国人都是怎么吐槽中国人的(组图)
中国人都用牙膏吗?你们用抽水马桶吗?你们是不是从来没用过正版软件啊? ……不出国就真的不知道,原来老外天天在吐槽我们 —— 编辑部大白(●—●)
虽然现在是21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但是!! ——
成长在内蒙古的同学是不是还是会被追问:“你们那儿是不是骑马上学?”(内蒙人说了:你们谁再说内蒙人是骑马出门的我就用马撞死他!)
新疆的朋友们是不是总被误以为每天都吃哈密瓜和葡萄?
谁说的“好女不嫁莆田郎,好男不娶福州女”? “呦,你东北人还怕冷啊?” 其实,不止在国内大家对地域间的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和标签,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有脑洞大开的小伙伴对不同国家文化产生的各种匪夷所思、天马行空的想法。
想起我大学的舍友,她是在斯洛文尼亚长大的中国姑娘。以前她告诉我,小学时父母准备把她转回国的时候,她死活不愿意,大声嚷嚷着:“我不要回国,中国没有空调,会热死人的。” #额,不知道她在哪本“童话典籍”里知道了这样的中国…
之前在综艺节目《世界青年说》里,谈到对中国的印象,就有外国友人问:“中国人是不是不刷牙啊?”“你才不刷牙,你全家都不刷牙!”
其实这并不是外国友人读书少才发出这样的疑问的。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2013年就发过这样一篇稿:“Nearly Half a Billion People In China Never Brush Their Teeth”。配图长这样:
Via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文字长这样:根据健康部门的调查:将近一半的中国人从不刷牙。中国预防医学协会相信只有9亿农村人口会常规刷牙,剩下的4亿城市人口里只有10%的人做到了正确清洁牙齿。甚至有很多地区因为传统和贫穷问题,一直采取用绿茶取代牙膏的方式刷牙。
这样看来,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有外国人会问出诸如中国人为什么不刷牙这样的问题,再加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这种对中国的观念就会被极速放大。这条新闻底下的Facebook评论充满了“Yuck”,“damn it”,“disgusting”的字眼,可见大家对中国的偏见还是不小的。 在《世界青年说》的原版节目韩国《非首脑会议》里还有更多对中国文化的不解现象,比如:中国人嗓门很大,聊天的时候简直忘我。尤其在公共场合,感觉“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条教育准则根本就是个自我嘲笑。我的小伙伴在出租车上跟我聊得火热的时候,突然一提嗓门,感觉司机都一哆嗦。张玉安在节目中解释这是中国的一种热情文化,但其实问题也要辩证地看待。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有“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这种状态,然后不自觉地破坏了周边的宁静,但其实非要把大嗓门说成是中国人的毛病也没必要。我经常在美国餐馆听到一群老外爆笑,pub街吵得音乐都听不清楚。最后的最后,要论起说话大声的程度,很多韩国人说话真跟吵架一样,而且很聒噪,这并不是国家歧视,有的时候语言文化情感表达就是这样设定的。所以被韩国同胞质疑嗓门大的问题,还真让人有点面瘫! 再来说说另一种被外国学生普遍默认的“中国行为”——“作弊”。
记得一次我的泰国同学考完试很无奈地跟我说:“我很担心大家都考得不错然后我发挥得不好,导致我成绩level会很低。”
我下意识地说:“Don’t Worry!”
她解释说:“因为班里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考试的时候他们基本都在抄,我不是‘Majority’也没人可抄,所以很担心。”
听完这句真的大写的尴尬癌犯了!
她倒是也没有说对作弊现象很生气,只是默认了这一现象觉得有点吃亏罢了,而这样的心态更让我觉得沮丧。 确实,在美国考试,起码我们学校我参与过的考场,抄袭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甚至你不抄人家还觉得你“学霸”或者“装逼”呢。其实我也看到不少“学霸”考试刷手机,没什么稀罕的。有一次考试,听中国TA说教授监考时看到一排中国学生在抄,明里没说话,改卷子的时候让TA把那一排同学的卷子拿出来,仔细比对和批改。
有些人可能已经按捺不住:“外国人就不作弊吗?”
当然不是,我也看到各种白人小哥想抄中国学生的,毕竟中国学生能给他们“稳稳的幸福”嘛,还有抄得更狂的就是印度学生了,此处省去一万字……
耶鲁的心理学公开课里教授说:作弊有时候可能和教育并没有特别绝对的关系,有的时候处在一个作弊的环境里,人就更趋向于愿意去作弊。作弊和国家标签并没有绝对相关的关系。
在3月19日的《奇葩说》节目里,高晓松说的故事里有一句话供大家分享:“人不要脸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谁能发誓自己从小到大都没试图过作弊呢,但是事实上从小到大都没做过弊的人真的不是少数,所以学会节制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管理,“不要脸”真的不能当饭吃,更别说带着中国的标签“不要脸”了。
在外国人中,同样类型的偏见实在太多。
比如,我采访到一位白人同学,他说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偏见,只是有一次放学亲身参与了一次“歧视”。三人行,有一人问哪里加油比较便宜,一个白人小哥说:“Go to ask Chinese doctor, she will show you the cheapest place!”(“去问那个中国博士,她准能给你找出方圆多少迈内最便宜的加油站。”)言语中带着戏谑的味道。
中国人的消费观总让很多外国人不解:他们到底是抠门呢,还是节省呢?用小沈阳的一句话回答: “大哥,这个可以有!”被采访的同学M说:“我有个朋友去韩国旅游,住的地方不是什么穷乡僻壤,主人很nice,临走前一句话雷到我朋友:‘这里是洗衣机,你们中国没洗衣机用吧,我教你怎么用’,临走前主人给他准备了一套牙刷牙膏,教育他不管在中国有没有这个习惯,住这里必须刷牙。” #哭笑不得脸 呵呵呵呵呵
上述只是冰山一角,前方铺天盖地的外国人奇葩想法要来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ABCD ……提问,大家准备接招! A:“中国人是不是什么都吃啊?吃老鼠,吃青蛙, 吃…….”
@A:“再说下去我要吃人了。”A信了3秒,清醒过来。 B:“我在美国的中餐馆饭后都有送‘fortune cookie’,去年去中国旅游几乎吃过的所有餐馆都没有,为什么?”
@B:“Mmmmm, 因为他们把lucky小纸条放在菜里了,你可能已经都吞掉了。”#奸笑
C:“你们是不是都会功夫?”
@C:“岂止是功夫,我们还会吞云吐雾,你不知道咩,我做了个法术就来美国了,你回中国还要坐飞机。”#咳咳
D:“中国媒体报道有多少真实性?说错话是不是立马会被神秘人抓起来?”
@D:“会啊,记得上海地铁里有个人因为拒绝安检生(双)煎(肩)包,被抓了!口音说错也会害死人的。”
E:“中国女人好像对自己国家男人兴趣不大,对白人甚至日韩的男人兴趣都很大?”
@E:“错了,可能是中国女人对男人的兴趣不大,而外国人长得恰好比较像女人?我也不太清楚,这方面我们还在争取解放……”留学在外的小伙伴,是不是曾几何时,或多或少都有被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无敌脑洞震惊到。不管是歧视、偏见还是事实,我们都要抱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匪夷所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北美留学生日报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2,251被浏览234,579分享邀请回答197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K16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1z1外国人投诉中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