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一个摧毁帝国或者王国 帝国或者公

被摧毁的帝国与被建立的一切 - 在罗马帝国最后的日子里 - 十五言
罗马帝国的灭亡不是一天之内的改朝换代,中世纪的历史也并非一夜之间开启。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退位的公元476年,是历史书加重描述的一年,但是对大多数帝国的子民而言,这一年中他们的生活毫无改变。因为在罗马帝国最后的日子里,蛮族的阑入和基督教的兴起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帝国最终分崩离析的时候,对生活起决定作用的各种制度和传统没有随着皇帝的退位和国境的消失而改变,而希腊-罗马文明的精神更是一直延续到今天。从西方之复杂演变的一个长远观点看,与其说这些新力量(蛮族与基督教)完全排除或取代了希腊和罗马的文化, 不如说它们把自己的一些独特成分嫁接到高度发达且根深蒂固的古典基础上。
——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帝国被摧毁了,再无重生之日,虽然从查士丁尼到查理曼,试图复兴罗马、继承正统衣钵的人物一直不断,日耳曼民族也曾用“神圣罗马帝国”这样的名称尝试唤醒荣光,但这个伏尔泰所评价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的国家从未实现它的理想,罗马的辉煌最终没有再现。文明在帝国庞大的残骸上重建。欧洲摆脱了东方式的中央集权,在蛮族与基督教精神的指引下,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文明之路。
蛮族阑入罗马帝国的扩张终止于图拉真,在他之后,皇帝们开始建设防御体系,巩固帝国的边疆。在边境线之外,是一群被称为“蛮族”的帝国敌人。蛮族一词并不是字面上“不开化”或“野蛮”的意思。对于罗马人来说,就像当初他们自己被希腊人称为蛮族一样,它泛指是指生活在罗马的边境之外的人,其中最主要的是日耳曼人。
哈德良长城是罗马帝国防御体系的代表工程
从二世纪开始,罗马帝国就陷入了缓慢而不可逆的解体过程。帝国边境无法阻挡蛮族的脚步,他们进入罗马境内生活,随后被吸收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四世纪,在匈人入侵的压力之下,日耳曼部落大举进入罗马境内,在随后的一百年时间里,他们曾肢解帝国、洗劫罗马,也曾和帝国联合,击退上帝之鞭。一支从边民和野蛮人中招募来的雇佣兵是惟一一支保护他们的独立 ,同时又破坏他们独立的力量 。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蛮族从罗马的邻居变为敌人,又从敌人变成公民,再从公民变为战士,最终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罗马缓慢的衰败过程中,蛮族的将领在帝国的中心执掌军权废立皇帝,蛮族的子民则在帝国的边疆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子政权,这些政权不仅决定了中世纪欧洲的轮廓,也基本构建了现代欧洲的大体模样。蛮族的王国
公元476年的欧洲(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狄奥多里克被称为中世纪的第一个国王,他在一场鸿门宴中杀死了罢黜末代皇帝小奥古斯都的奥多维克,随后在意大利建立了三十多年稳定的统治。作为一个文盲,狄奥多里克尊重罗马原本的文化与官僚体制,在他的治下,亚平宁半岛呈现了几个世纪未曾有过的复苏景象。在哥特人的武装保障下,管理国家的仍然是罗马的精英,人们如往常一样缴纳赋税,生活水平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意大利的北面,克洛维斯统一了法兰克部落,并带领族人最终征服了高卢地区。在他的妻子勃艮第公主克洛蒂尔德的影响下,克洛维斯放弃了大部分日耳曼人信仰的阿里乌斯教派,昄依了天主教。这一事件影响深远,在统一的宗教信仰下,法兰克人和曾在这一地区处于统治地位的罗马贵族通婚,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贵族阶层。数百年后,克洛维斯演变成了路易,法兰克则变成了法兰西。不列颠群岛上,还没有信奉基督教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建立了诸多小王国,在随后的融合过程中,这些王国被统称为“盎格鲁人之地”(Angle-land),由于古语中A通E,所以这里便被叫做“英格兰”(England)。骑士制度公元378年的亚得里亚堡,哥特骑兵出现在罗马军队的侧翼,彻底击溃了骄傲的罗马军团,杀死了罗马皇帝瓦伦斯。从此,装备装甲的骑兵成为步兵的噩梦。在上古时代,马匹是一笔不小的财产,骑兵是一个精英阶层,这个阶层逐渐演变,最终成为骑士。日耳曼人在漫长的对罗马作战中发展出亲兵制,是欧洲骑士制度的基础。对蛮族而言,战争是必要的资源来源,频繁的战争要求战士对首领保持绝对的忠诚,而首领则为士兵提供土地、特权和荣誉。这种关系是赢得战争的保障。在战场上,酋帅的勇敢不如他人,是他的耻辱;侍从们的勇敢不如酋帅,也是他们的耻辱。
——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在罗马末日的混乱之中,人们为了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委身于具有土地和武装势力的封建领主,形成了一种庇护制。在世界性的无政府主义泛滥的时期,亲兵变得不可或缺,军事领域的庇护制最终形成了一种由下向上进行效忠的骑士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骑士阶层演化出一种属于上层社会的精神文明,它将日耳曼民族的尚武精神与贵族阶层的道德荣誉结合起来,代表了锄强扶弱高尚的品质和永不退缩坚定的勇气。这种骑士精神使欧洲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坚守住了基督教的堡垒,保护了希腊-罗马文明得以长存。
勇敢的骑士是欧洲文明坚强的壁垒
习惯法除了依靠军事忠诚,蛮族的部落维系还依赖于法律。日耳曼的法律和罗马法有诸多的不同,它是不成文的、基于习惯与传统的,与其说是一种法律,不如说是一种风俗和日常行为规范。这种习惯法最大的特点是对暴力的限制,它追求的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可能引发流血与世仇的争端。在日耳曼的王国代替罗马的年代,习惯法与罗马法一直处于胶着状态。蛮族法律强调通过共识或外力来弥合分裂,罗马法则强调通过有效力的权威来维持总的秩序。从日耳曼王国颁布的法典中可以看出,在效仿罗马法的过程中,习惯法仍然是不可违背的原则,它代表了共同体无言的同意,具有绝对的权威。习惯法与罗马法的结合,是中世纪后国家统治的有效手段。法律是属于民众、或人民、或部落的,它几乎好似集团的一种属性或者一种共同的财富,而集团是靠着它才维系在一起的。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早在罗马仍然名存实亡的年代,蛮族的国家就已经建立和发展了起来。军事首领和他身边的族人一起,在征服或被征服的道路上兼并部族和吸收追随者。当部族发展到足够强大时,首领就成为国王;在国王死后,部族会议选举贤能继任。这种选举习惯持续了几百年时间,相对于罗马帝国混乱的王位继承制,这也是蛮族强大的原因之一。
基督教兴起不管今天的基督教如何是工业文明的正统,也不管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何种理所当然,从基督降世到三世纪中间的这几百年时间里,基督教只是罗马广袤土地上的一支略有声势的另类宗教力量。今天我们看到的基督教并不完全是耶稣本人所传播的那个宗教,在成为今天这样世界性的宗教之前,它经历了极不寻常的演变过程。在从罗马帝国中的被迫害者,到中世纪的统治者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来自三个方面的塑造对基督教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一是基督教的信徒,其二是罗马的皇帝,其三是希腊化的传统。中世纪的基督教是脱胎于罗马的基督教,没有罗马帝国的迫害与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文明。作为一个千年的统治者,欧洲的基督教会成为了宗教信条下包裹文化光辉的胶囊,它让蛮族的国家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一个统一的权威之下,使希腊-罗马的文明没有在漫长的岁月中断代。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获胜的野蛮人也同样被基督的福音迷住了。虽然他们并不比今天的善男信女更能克制自己的邪欲,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教义和神灵的启示。一条联接着欧洲各个民族。一个世界性机构遍布所有国家,它无比强大,而且是罗马时代幸存下来的惟一成为系统的机构。这一机构的首脑是罗马的主教,他在精神上或者至少以教职的形式,恢复了罗马皇帝已经丧失的权威。
——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圣保罗的诠释生于大数的罗马公民扫罗(拉丁名保罗)拥有极好的希腊化教育背景,他是耶稣之后对基督教影响最大的人,是不是使徒的使徒。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基督教而言,保罗起到的塑造作用甚至要大于耶稣基督本人。他改变了当时基督教作为犹太教分支的现状,第一次在外邦人中传教,并且不要求他们遵循摩西的律法和施行割礼。他创造出了基督教中普世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使基督教从民族宗教走向世界宗教。
圣保罗的传教路线(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为一名行动者,圣保罗秉承耶稣“福音必须传遍大地各国”的教诲,在罗马境内进行了广泛的传教工作。他在政治力量的打压和其他宗教势力的阻挠下,尽管遭遇各种危险仍矢志不渝,诠释了一名使徒的精神。圣保罗最终死于罗马的审判,成为一名殉教的圣人。“上帝之子”……这一名号由圣保罗创建,他使基督教塑造成一个普世(如伊斯兰教一样,迎合全人类)的,同时对政治缄默不语的宗教,从而成为帝国统治着的理想之选。
——经济学人,《基督教的起源:一个无神论者的见解》如果基督教只是犹太人的基督教,那么它将注定无法承载文明的重任。只有在足够希腊化之后了,它才构建起自己的形而上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另类。在命运将天选之位定于基督教身上后,它能够得以创造出一个复杂的神学整体,和柏拉图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影响密不可分。或者说,早在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推上历史的前台之前,基督教本身就已经做好了改变世界的准备。这一切都是从圣保罗开始的。君士坦丁大帝的星空对于帝国末期那些试图力挽狂澜的皇帝而言,容得他们回旋的余地并不太多。罗马的衰退让世界末日降临的紧迫感日渐加深。拥有公民身份的人越来越多,罗马帝国早已不属于罗马人自己。帝国需要在一片危机之中凝聚人心,宗教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传说君士坦丁在米尔维安桥之战前夜仰望星空,看见天空中出现闪亮的十字,听见上帝的低语:“凭此十字你将克敌制胜”。世界历史从此拐向另一个方向。
拉斐尔笔下的《米尔维安桥之战》
君士坦丁在米尔维安桥之后成为了罗马的皇帝,让他在历史书中长留名号的,是他为基督教树立了正统的地位,并且利用国家权力平息教义的争论。他在临终时受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基督徒皇帝。他选择了金角湾旁边的希腊小城拜占庭作为自己东方的陪都,这座城池作为基督教的东部边陲屹立了一千一百余年。君士坦丁之后,基督教的发展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几十年后,公元393年,狄奥多西大帝确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从此,罗马的一部分在基督教中变为了永恒。圣哲罗姆的噩梦圣哲罗姆曾经梦见上帝将他赶出天堂,并对他说,“你是一个西塞罗主义者,不是一个基督徒。”作为基督徒的挣扎,在于是否应该将属于希腊文化的经典奉为圭臬,圣哲罗姆如此的纠结因此可以理解,因为充满理性主义与乐观好奇的希腊文化与宗教精神并不融洽。这个疑虑一直存在,对此圣奥古斯丁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相信优秀的基督徒不应把异教的经典作为个人的喜好,但使用它们为基督教服务却并无不可。在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框架下,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主义哲学和罗马时代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都成为建构基督教哲学的材料。奥古斯丁终其一生都在通过证明永恒的真理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种永恒的真理,就是融合了希腊-罗马文明的形而上学内核。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体系,统治欧洲直到十二世纪,今天仍然是思想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它解决了圣哲罗姆的恐惧,使基督教是一个内蕴希腊化精神元素的宗教。公元430年奥古斯丁逝世以后,哲学已荡然无存。
——罗素,《西方哲学史》在那个分崩离析的岁月,教会用手抄的方式在浩瀚的文海中保存了古典文明的精华,用诠释者的权力发展和演绎了古典哲学的教条,用希腊的七艺在基督教体系内完成了古典文化的传承。
结语如果抱着惋惜帝国陨落的心情看待罗马的衰落,或像曾经的历史学家一样,凭着对中世纪的厌恶感怀帝国昌盛愿景,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罗马覆灭和中世纪的意义。文艺复兴不是一次复兴,而是一次萌发,它的种子植根于所谓一千年“黑暗时代”的土壤里,而播种它的,正是集权帝国的衰亡。在古老帝国积重难返的五世纪,蛮族的新鲜血液注入到拉丁国家古老而腐败的身体里,让文明焕发了新春——部落的建制和罗马的体制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日耳曼的习惯法与罗马法结合,形成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行使自卫权的部落传统,形成了封建下的骑士制度;而新的国家,也正是大体今天欧洲的面貌。一方面,蛮族入侵造就了欧洲的外部面貌,使它摆脱了集权帝国庞大丑陋的必然归宿;另一方面,基督教塑造了西方的精神世界,它把蛮族捏合在了拉丁人与希腊人之中,让欧洲作为一个精神上的整体,安然度过了中世纪的一千年。吉本本着理性主义的精神提出基督教对帝国的衰退负有责任,但宗教的兴起与帝国的衰颓谁为因果尚且无法言说,更何况理性主义本身也是孕育在基督教精神之中。罗马政府在敌人眼中一天比一天软弱,而对它自己的臣民来说,一天比一天更为凶恶、更为可厌了。随着公众灾祸的增多,赋税日益加重;愈是到了必须勤俭度日时候,勤俭的风气愈被人忽视,心术不正的富人把不平等的负担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人民身上,富人用欺骗手段夺走有时还可以略为缓解他们的灾难的一些特惠待遇。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在罗马帝国这颗参天大树最后的日子里,曾经辉煌的国家已经变得面目可憎,它的倒掉已经不可避免。 蛮族的国度在罗马庞大的尸体上生长起来,和基督教一起,在漫长的岁月里吸收、保存了希腊-罗马文明中最精华的部分,促使其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蜕变,使欧洲这片土地在一千年后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收录了本文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
阅读下一篇
《神奇女侠》中的亚马逊女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
点击微信右上角,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录到我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印度帝国&灭亡内幕
&一、英属印度帝国简介
印度帝国也被称为英属印度,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国废黜了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并取消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代管使命,由维多利亚女王直接管理印度。
英国女王称帝。天主教世界长期只有一位皇帝即“罗马皇帝”,没有教皇册封,国王不能称帝。英国都铎王朝的英王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建立英国国教,不再接受教皇统治。亨利八世宣布自己获得了皇权,但没有正式称帝。伊丽莎白女王即位后,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国王/女王的王冠为皇冠”,即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继承者门戴的都是皇冠,但是他/她们仍然不是皇帝/女皇。1801年,英格兰王国合并苏格兰王国建立联合王国,英国议会建议英王乔治三世称帝,但是乔治三世来自德国汉诺威,深受天主教影响,迫于无教皇册封不得称帝的传统而拒绝称帝。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兼任德意志皇帝尊号。威廉一世唯一的儿子腓特烈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储。英国女王的长公主维多利亚作为腓特烈的妻子而升为德国皇储妃。如果威廉一世驾崩,太子腓特烈将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维多利亚公主将成为德国皇后。当时英国首相迪斯累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实力大大超过德国,但是德国却是帝国,英国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后,那么身为公主母亲的维多利亚女王地位却在女儿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此时已经是帝国,而且还是超越当时地球上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少名义上的确认而已。
英国议会不想破坏乔治三世定立的传统,没有建议维多利亚女王当“英国女皇”,而是采取迂回之路,兼任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帝位即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从而使英国由王国升为帝国。
1876年,英国首相迪斯累利促成议会通过了《1876年皇家头衔法案》,使得维多利亚女王自日起,加上了“印度女皇”头衔。同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
日,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在印度德里加冕,成为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随着印巴分治,印度独立,英国君主自动丧失了“印度皇帝/女皇”头衔。
英属印度帝国(简称英印帝国),它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海外非移民殖民地,这一体系分作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两部分,两者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不同的政治实体。英属印度为由英印政府直接管理的行省。土邦印度是印度土著王公的封建领地。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部分土邦未被纳入英国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范围之内,但臣属英国,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扎姆等。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阶层,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约有土邦600个,占地114.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根据《1935年印度政府法》(Government of India Act of
1935,在印巴分治之前起印度宪法的作用)的规定,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在法律上结成了一种松散的联邦关系。
英属印度的各省必须参加联邦,英属印度的各省则不享有主权,通过英国驻印度总督受英国政府直接统治,是完全的殖民地,英属印度各省则由选举产生。
土邦印度则是自愿加入联邦,不加入也可以。土邦即使加入联邦,也享有与英属印度不同的地位。各土邦享有主权,有自己的政府,只是外交、国防等事务受英国政府控制,处于半独立地位。各土邦在立法会中的代表由其政府指派任命。
因此,从法律角度讲,各印度土邦与英属印度同为英印帝国内自成体系的享有主权的行政单位,是地位平等的成员。
英属印度帝国地缘
麦金德在1900年写的《亚洲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印度是对抗俄罗斯南下印度洋,协调英属印度洋殖民地的枢纽基地。他在文中指出:
朝地图瞥一眼,我们马上就会注意到这么一个再显眼不过的事实:庞大的、浑然一体的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从小亚细亚的顶部毫不间断地向东延伸并横亘日本的上端。在这样大的,没有任何政治障碍能阻止俄国集中它可调用的力量。
在俄国境内,只有距离本身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可以限制力量运动的自由与充分程度。因此俄国拥有处于中心位置这个权力因素,另外俄国领土还象楔子一样伸进了中亚,而且在一翼受到了高加索山脉及俄国控制下的内陆里海的保护,另一翼则因从阿富汗向东北延伸至中国西部的山峦而得以加强,至今俄国还没有碰到什么来自中亚东翼的可怕危险。
俄国至今的领土推进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的。它在中亚的楔入点是在波斯与阿富汗之间,对此应想到,通过波斯更远地挺进至波斯湾对俄国来说具有诱人的便利条件。同样的活动也可在大陆的另一端进行,俄国在跨过满洲直抵旅顺港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于是,在东西两端,俄国都表现出了无怨无悔热情,它的表现不是时有时无,而是轻松自如的。出于自然法则与种族本能,俄国正努力在地理上倚托东西两翼向南推进,而前进的中心地带就是阿富汗山地及多沙漠的突厥斯坦与蒙古地区,即使有心,也不可能对上述地区之内的俄国行为及其在不同地段间的相互呼应进行干涉。就自然与政治境况而言,上述地带的漫长并非俄国的弱点,因为它的扩张中心并不能被击碎。如果确实要施加限制,也只能针对上述地带的侧翼或由此向内进行。
印度由于距离和地形最适合于被用来对中亚发挥影响或对俄国扩张线的前沿采取行动。印度的陆上边境受阿富汗的山脉及喜马拉雅山的保护,其后翼也是无懈可击的,只要英国海军依然优势在握。这样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前进基地,它可成为开往埃及或中国的远征军的初始或最终的出发地;作为开往其他任何方向上的更近地点更是不在话下。
本质上,印度对英国并不仅仅是一个基地的价值,它相对于中国与埃及的中心位置也适用于澳大利亚和好望角,这样,对于其他殖民地对英帝国联邦的支持,印度起着协助集中的作用。就印度与其他亚洲问题的相关性而言,它也不是毫无保障。获得缅甸使印度得以将边界向东推延,从而避开喜马拉雅山脉,打开了向长江上游地区及中国西部省份施以政治和商业影响的通道。在海上,这边的海峡殖民地和香港以及那边的亚丁和埃及象陆上据点一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支持了英国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海上经营。在广泛的意义上,这种经营是针对于亚洲分割地带,或者说是南北力量的争锋地带的侧翼。
&&&&三、莫卧儿帝国荣耀与灭亡
1、巴布尔三战定南亚
英国人占领印度之前,南亚次大陆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割据战乱状态。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1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入侵北印,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后势力逐渐衰微,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德里苏丹国瓦解后,同样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在16世纪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其统一版图几乎达到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1525年11月,巴布尔率领一支12000人的军队,再次攻入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大败道莱顿·汗·洛迪守军。1526年初,进而向德里进军。年轻的洛迪王朝苏丹伊卜拉欣·洛迪亲率大军40000人,勇敢的从德里出发迎战。
日,两军在德里北帕尼帕特遭遇,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巴布尔以其军比洛迪军少,面露惧色,他却对部下宣扬,对面那个孩子进攻挤成一团,退却不讲章法,凭那点不可以同昔班尼汗和伊斯玛仪一世的军队相提并论。帕尼帕特一带地势平坦,适于使用骑兵和运用侧翼进攻战术。战斗开始时,密集的洛迪军向巴布尔进攻,为巴布尔的火器提供了极好的射击目标。巴布尔命两个火器专家操纵火器,用一道战车加强了防线,把阿富汗人牵制在一道漫长的防线上。然后命骑兵迂回到敌军侧翼,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受过训练的骑兵与火器的有效配合,使巴布尔获得辉煌的胜利。伊卜拉欣战死,德里和阿格拉随即被占领。
日在大清真寺的礼拜仪式上,他自行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以德里作为他的新首都,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320年的统治,建立莫卧儿帝国。帕尼帕特之战是一个转折点,为巴布尔征服整个北印度奠定了基础。
2、帝国由盛走向衰落
奥朗则布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1636年任德干副王。1658年即位,1659年称帝,号“阿拉姆吉尔”(意为世界的征服者)。当政期间征服拉杰普特,吞并德干,与马拉特人进行战争。经过长期征战,1690年,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到西起喀布尔&,东至吉大港,北达查谟和克什米尔,南至科佛里河。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几乎全部统一在莫卧儿王朝政权之下。
奥朗则布为了筹饷征服德干高原和镇压国内起义,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宗教自由政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1665年加重印度教商人的关税;1669年谕令摧毁印度教寺庙和学校;并在原址上修建新的清真寺,1679年重征印度教徒人头税;1695年禁止印度教徒骑马、乘象等。1675年以煽动暴乱罪处死锡克教领袖得格·巴哈杜尔,遭到锡克人的不断反抗。他还恢复了非伊斯兰教教徒人头税,并且在其他的税收里,印度教教徒所交的税是穆斯林的两倍,这样的举措无疑遭到了印度教臣民的憎恨。他所推行的政策也是帝国最终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阿克巴之所以奠定了莫卧儿王朝统治的基础,正是因为有宗教自由这根支柱,皇帝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的拥护,而奥朗则布无疑破坏了帝国的根基。他们越来越发现皇帝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踏上了反抗的道路,贾特人、锡克人、马拉塔人甚至阿罗阇弗人纷纷揭竿而起。&1690年,奥朗则布为了筹饷镇压国内起义,接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所缴纳的现款而准许他们在西海岸苏拉特一带和东海岸恒河口继续贸易。这导致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势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征服南印德干高原,奥朗则布于1681年离开首都,从未北回,进行了26年()的德干战争,其中后20年是同马拉塔人的战争。1690年德干战役可以被看成是莫卧儿政权推进到最远的标志。现在,奥朗则布是整个印度半岛的最高主人,从喀布尔到吉大港,从克什米尔到科摩林角。在德干战役中,他达到了他所认为的主要目的。比贾普尔和高康达的十叶派苏丹国被消灭,他们的领土被并入德里帝国。西瓦吉死了,他儿子和继承人萨姆巴吉被皇帝下令处决,一些马拉塔要塞包括他们的首府赖加尔都被占领,马拉塔王位继承人萨胡成为帝国军营的囚徒。
奥朗则布似乎得到了一切,但是,实际上,他丢掉了一切。皇帝长期离开北方,导致帝国这一地区的行政日益低效和腐败。阿格拉和德里难以驾御,北方各省酋长和“柴明达尔”蔑视省督的权威。贾特人和锡克人公开起义。昂贵和浪费的德干战争消耗了帝国财政,从新征服的省又得不到足够的财政回报,因为这些省还没有最终安定下来。帝国规模也发展太大,一个人或一个中心根本统治不了。
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的实力,耗尽了奥朗则布的国库。奥朗则布因长久留在南部,还导致了帝国北部的政治腐败,部分人开始拥兵自立,大贵族也都纷纷巩固自己的地位。帝国的离心力日趋发展。奥朗则布最后被迫从德干撤退,途中患病,日,89岁的老皇帝死于阿马德纳加尔。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塔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
衰落引起外部入侵
&&&&随着奥朗则布的去世,莫卧儿在印度的统治可以说已经不再是一支有效力量了。他的继承人中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有能力的人。德里仅仅成为好战派别的角逐场,王位被一系列傀儡君主所占据,在他们的脆弱统治下帝国的解体加快了。老鹰们贪婪地聚集在匍匐在地的死尸周围。从北方,来了波斯人纳迪尔沙,在他之后,又来了阿富汗人。锡克人摆脱了莫卧儿的枷锁,建立了他们在旁遮普的统治。从南方,马拉塔联邦军队所向披靡,横扫到德里,直到帕尼帕特战场(1761年)决定,德里王位不能无视马拉塔占领者。从东方,来了东印度公司军队,它注定要最终战胜它的所有对手。奥朗则布死后一个世纪,他的软弱无能的后代沙阿拉姆被置于英国人的保护之下,虽然铁木儿后代在德里王位上坐到1857年,但是他只不过是一个从印度新统治者那里领取抚恤金者。
&&&&奥朗则布之后,从1707年到1757年五十年间,共传十个皇帝,政令所及只有德里、阿格拉、克什米尔、信德、白沙瓦和喀布尔等北方地区。18世纪前半叶,印度又相继遭到来自北方伊朗、阿富汗封建主的入侵,后者于50年代征服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并屡次进占德里。1761年印度马拉特军终为阿富汗击败,此后,印度就处于分裂局面。帝国中南部各省如奥德、孟加拉和海德拉巴的总督已成独立君主。位于印度半岛中部地区的马拉特拉人国家依然强大。马拉特封建主逐渐扩张,建立那格浦尔、瓜辽尔、因陀尔和巴罗达等国,以浦那为首结成联盟。
奥朗则布去世,巴哈杜尔沙成为了新的莫卧儿皇帝。&&&&&1712
巴哈杜尔沙去世,贾汗达尔沙成为了新的莫卧儿皇帝。&&&&&1713
贾汗达尔沙被刺,穆罕穆德·法鲁赫西亚尔继位&&&&&1719
法鲁赫西亚尔被处决&&&&&1719-20
四个不成功的竞争者争夺莫卧儿皇座;穆罕默德·沙阿成为莫卧儿皇帝。&
海德拉巴德的总督在事实上独立于德干。&&&&&1725
孟加拉的总督舒亚·阿·丁事实上从帝国独立。&&&&&1735
莫卧儿帝国承认了马拉塔人对中印度的统治权。&&&&&1739
波斯的入侵并短暂的占领了德里(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1739-42
马拉塔人入侵了北印度&
阿拉姆吉尔二世去世。沙阿·阿拉姆成为莫卧儿皇帝。&&&&&1761
阿富汗军队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争中击败马拉塔军队。莫卧儿的统治仅限于德里附近,成为了马拉塔王国实际上的傀儡,如同中国东周后期周天子统治仅限于京畿附近。
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声名显赫的马拉塔王国依仗威名和实力把在德里的莫卧儿皇帝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以若干特权相要挟,答应护送他回首都,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炙手可热的权势。
印度民族大起义,莫卧儿末代皇帝被推为领袖,后起义失败,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缅甸,莫卧儿王朝灭亡。
&英国女王获“印度女皇”的称号。
1757年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役,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有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
1857年,印度全境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殖民者,遭英国人的残酷镇压。此后印度统治权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转为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成立印度政府,并结束了名义上还存在的莫卧儿帝国。
1877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帝国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国的首都也由加尔各答迁往德里。英国人完全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并由此掌握了对印度洋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绝对制海权。
英属印度帝国建立
&&&&1、印度副王头衔
按照传统,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度的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个单词的词根来自法语roi,即国王,其妻子称“副王妃”(vicereine),来自法语“王后”(reine)。使用这种有别于英国其他殖民地总督的头衔,凸显印度帝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印度总督被视为“国王兼大皇帝”(Rex et
Imperator,1948年以前英王的头衔)神圣不可侵犯的化身,因此在印度帝国89年的历史里,接受这个荣耀职位的人里没有一位是平民,全都是贵族(韦维尔也是在被封为子爵以后才就任印度总督的)。
印度副王的生活尊严华贵,玉食锦衣,举手投足都要兴师动众,宫中仅驱逐禽鸟的仆人就有50名之多,每年初夏,副王还要像帝王游幸一样带着上百名仆人以及成群的侍卫、副官、随员、王公、将军、外交使团,以及数不清的打着“副王殿下钦定供应商”招牌的珠宝商、成衣商、酒商,乘着金色和白色相间的御用专列,前往喜马拉雅山麓的清凉小城西姆拉避暑。25年前,与蒙巴顿一道来印度访问的威尔士亲王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亲眼目睹印度副王之前,我尚不清楚国王究竟如何生活。”
&&&&2、印度副王官邸
&&&&坐落在新德里红堡(莫卧儿帝国皇宫)旁边的印度副王宫殿现在是印度共和国的总统府。这是一座极其奢华的建筑,以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傲态度”(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哈罗德·麦克米伦这样评价)建造于乔治五世登基的次年,由建筑师卢蒂恩斯设计,历时20年方得建成。宫殿建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称为“印度的凡尔赛宫”。这座巍峨壮丽的御所耗资88万英镑,有350间壮丽的厅堂,是世上为一人享用而建造的最后一幢建筑物。在20世纪,只有饿殍遍野的印度能够建造、维修如此豪华雄伟的宫殿。
&&&&3、印度副王加冕
印度副王的加冕和登基犹如一国之君主。印度末代总督蒙巴顿的加冕典礼是这样描写的:3月24日,韦维尔离开印度后,蒙巴顿在新德里宣誓就任印度总督兼副王。维多利亚时代和莫卧儿王朝时代的庄严华丽礼仪结合在一起,显得更加壮观森严。宫殿中心,一排排印度陆军、海军和空军将士,伫立在通往御座大厅的高大的楼梯下面,等待向副王和副王后致敬军礼。他们手中的长矛在朝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副王卫队的骑士们,身着红黄色相间的紧身上衣和白色短裤,脚穿黑色长靴,在楼梯上组成欢迎队伍,一直排列至大厅的门口。
御座大厅内,在白色大理石穹形屋顶下,印度各界社会名流齐集一堂,恭候副王驾到。他们当中有身着黑色长袍、头戴英国式卷曲假发、维护英国法律的最高法院法官;拥有无上权力的印度自愿民防队的高级官员;缎缠绸裹、披珠挂玉的各土邦王公;还有尼赫鲁及其国大党的同仁们,他们清一色地头戴白色橄榄形帽,象征独立战士的团结。
&当副王一行步入大厅时,藏匿在圆形建筑物一隅的四名号角手演奏起旋律轻快的进行曲。随后,新任副王暨妻子穿过宝座大厅的拱门,顿时鼓乐齐鸣,号角嘹亮,摄影闪光灯噼啪作响,连成一片。路易斯·蒙巴顿和埃德温娜·蒙巴顿缓步向御座走去。蒙巴顿距宝座愈来愈近,此时此刻,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仿佛登上“凯利号”战舰,或者身处激战前夕。副王和副王妃神情庄重,举止威严,最后在宝座前停下脚步。宝座之上,一项绯红色天鹅绒华盖巍然耸立。
随后,最高法院院长走上前去,蒙巴顿高擎右手,宣誓就职印度副王。传统誓词宣读完毕后,聚集在宫殿庭院的轻骑炮兵鸣放礼炮。与此同时,在印度全国各地,隆隆炮声响彻云霄,与庆祝副王登基的31响礼炮声交织一起,此呼彼应。
从喜马拉雅山到科摩林角,从波斯沙漠到缅甸丛林,在印度各地驻扎军队的地方,全体士兵排列成整齐的检阅方队,向新任副王举枪致意。边防军的狙击手们,各骑兵团的枪骑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锡克、多格拉、贾特、帕坦和马德拉斯土著士兵,廓尔喀族雇佣兵,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这时隆隆的礼炮声响彻印度帝国上空,军乐队高奏起“上帝保佑吾皇”的乐曲。
英国分而治之统治印度
&&&&为了巩固其在印度的统治从而达到长期控制印度洋的目的,英国占领印度后在为英国利益保留印度大版图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从地理结构、民族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上粉碎印度民族的凝聚力和统一性。
  自1939年始,英国将其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而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却被分为约600多个——这几乎是黎塞留肢解德国以保障法国在欧洲大陆主导地位的手法的再版。据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提供的材料介绍,“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雅瓦尔、西部印度与旁遮普”,这种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占整个印度面积的2/5。英王统治下的印度虽然是一个由英国统治的庞大殖民地帝国,可是,印度其实是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两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国中之国的现象。
  印度版图外观完整而内部破碎保证了英国统治地位的稳固。而这种内部破碎又是英国人统治印度的前提,这正如英国人统治印度是控制印度洋的前提一样。尼赫鲁写道:“这些土邦不惟在面积上大小悬殊,大的等于法国,小的几乎等于普通一个农人的所有地,而且在其他各方面上也是不相同的。”
  这些土邦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些是很新的,是被英国人制造出来的;另外有些是莫卧儿皇帝的疆臣,得到英国人的准许继续为封建领袖;还有一些,其中特别是马拉塔族的酋长,他们是为英国军队所战败然后被封为藩臣的。差不多所有这些土邦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英国统治的初期;它们没有更古的历史了。
  这些土邦并不是密集在一块儿的,它们散布于全印度,就像岛屿一样被非土邦的地区包围着。他们中的极大多数甚至于连一种半独立的经济都不能完全维持;就连最大的土邦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影响,若是得不到包围着的地区的充分合作,要想维持半独立的经济也是几乎没有希望的。如果一个土邦与非土邦的印度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冲突,用关税壁垒和其他经济制裁方法就能够很容易地使前者屈服。很显然地,在政治经济上甚至连其中最大的土邦也不能分开作为独立的实体来看待的。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将不能幸存,并且连印度的其余部分也要大蒙其害。它们将成为满布印度全国的敌对着的被包围的地区;如果它们依靠某些外力来保护的话,这外力本身就将成为对于一个自由印度的不断而严重的威胁。的确,要不是整个印度,连土邦也包括在内,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在一个保护着这些土邦的有统治权的强国控制之下的话,这些土邦是不会苟延到今天的。
  英国占领印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英国实现和加强对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的直接控制,为此,英国既要统一并扩大印度版图,同时也不能因此强化印度的民族力量。在这个目标下,英国在印度用暴力打击和经济残暴掠夺的方式弱化了地方封建主的势力,并由此将印度半岛那多如牛毛的地方政治统一于英王麾下。为了长期占领印度的战略需要,英国同时又利用克伦威尔占领爱尔兰以及英国对付欧洲大陆国家的双重经验,大量保留印度土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封建买办特征的新的地主阶级。这大大弱化了印度的民族凝聚力。尼赫鲁在其著作中每每及此,其声讨都是滔滔不绝且痛心疾首。
关于印度土邦对印度未来的危害,尼赫鲁揭露道:“这样构成的土邦甚至在19世纪也是违反时代的东西。在现代情况之下,人们不能想像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不仅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会成为不可能了。我们必须记住,当19世纪初期这些土邦刚刚形成并与东印度公司缔结条约的时候,欧洲正分为无数的小的公国。从那时起,许多次战争和革命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而且今天还在改变之中;但是印度的面貌却因强加于它身上的外部压力而被固定下来和硬化了,并且不容许有所改变。”
  对印度社会更具破坏性的是,在土邦之外,英国还培养了一个效忠于英王的封建买办性质的地主阶级,这更加深了印度人间的隔阂,只有制造和加深印度民族内部的隔阂,才能阻止印度民族民主革命。尼赫鲁写道:“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打击,那就是地主制度的采用,因而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整个概念;这个概念认为土地公社所共有,并不大在乎土地本身的共有,而在乎土地上产品的共有。本身代表着英国地主阶级的英国统治者们可能未曾充分理解这一点,而更可能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有意在印度采用了某些与英国相仿佛的制度。最初他们指派包税的农民在短期内负责将所包收的田赋和税款呈缴政府。后来这些包税的农民就发展成为地主。农村公社对于土地和产品的一切控制权都被剥夺了;过去始终被认为是公社的主要利益和所关怀的东西,现在却变成新造成的地主的私产了。这就导致公社共同生活和集体性质的破灭,劳务上和职业上的合作制度就开始逐步地消灭了。”
  这一类型的土地所有制之采用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改变,而且还有更深刻的影响,它打击了整个印度人对于合作性的集体社会组织的概念。一个新的阶级——地主出现了;这阶级乃是英国政府所一手造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与英国政府一致的。
  英国人根据自己的模样制造出大地主来,主要是因为对付少数个人要比对人数庞大的农民更容易得多。目标就在于征收田赋的形式来聚集大量的金钱,愈多愈好,愈快愈好。如果一个地主未能如期缴纳出赋税,他立刻就被赶走,而由另一个人取而代之。他们并且认为制造出一个与英国人利害一致的阶级是必要的。在印度的英国官吏满怀着对于起义的恐怖,在他们的文件中曾屡次提到这一点。总督威廉·本丁克勋爵在1829年说道:“如果对于防止大规模的人民骚动或革命还缺乏保障的话,那末我应该说,那永久佃租制虽然在许多其他方面是失败了,但至少还有一种巨大的好处,因为,它已经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富有的地主集团——他们都是深切地关心着英国统治的持续,以便于他们对人民大众的彻底控制。”
  这些数量庞大且受到英国人保护的土邦和地主阶级,对印度未来造成最致命的后果是拖住印度的工业化后腿。尼赫鲁对此尤为愤怒并以相当的篇幅作了深刻的揭露:东印度公司初期的主要业务——也正是该公司创办的目的——就是将印度的制成品、纺织品等和香料以及类似的货物从东方运到欧洲,那里对这些货品是有广大需要的。随英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了,要求着改变这政策。英国市场要对印度产品关门,而印度市场却要对英国制造品开放。受这新兴阶级所影响的英国议会开始对印度和东印度公司的工作感到更大的兴趣。首先是用立法程序排斥印度货物,不许输入英国,由于该公司垄断了印度的出口贸易,这种排斥也影响了其他的外国市场。跟着就用各种措施和征收内地税的办法来企图有力地限制和摧毁印度的工业,甚至妨碍了印度货物在国内的流通。然而同时英国货物却可以自由进口。印度的纺织工业崩溃了,影响了大量的织工和手工业者。在孟加拉和比哈尔,这过程是迅速的;在其他地方则随着英国统治和铁路建筑的扩张也逐渐展开起来了。在整个19世纪中这过程继续演进着,也摧毁了其他旧有的工业,如造船业、五金业、玻璃业、造纸业以及多种手工业。
  当较陈旧的制造工业与新的工业技术相冲突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这情况是无可避免的。但政治与经济的压力使其加速起来,而且连把新技术应用到印度的尝试也不曾有过。的确,人们用尽各种企图就是要防止把新技术用于印度。这一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就受到阻挠,新工业的成长也被制止了。新机器不能够输入到印度来。在印度造成了一种真空现象,只能用英国货物来填充。它造成失业和贫穷的迅速增加。现代殖民经济的标准类型被建立起来了,印度成为工业英国的农业殖民地,输出原料,为英国的工业品提供市场。
  尼赫鲁认为从农业向工业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印度的这种正常转型道路却为英国人中断了,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在这次转型中的代价却是由东方国家为其买单的。尼赫鲁继续写道:“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农业国了。在过去的世纪中,在每一个进步的国家中,都有一种人口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现象;由于英国政策的结果,在印度这过程适得其反。数字是具有启发性和深长意义的。在19世纪的中叶据说有55%的人口依农业为生;近年来这比例被估为74%。这是战前的数字。虽然在大战期间,工业上雇用的人比较多,而在1941年的人口调查中,由于人口增加的关系,依农业为生的那些人数实际上又升高了。主要以牺牲小城市为代价而造成的少数大城市的成长很容易将肤浅的观察家引入迷途,而给他一种对于印度情况的错误观念。”
&&&&英国人对印度的摧毁最终表现在对印度人的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的摧毁。英国人在印度有意扶持甘地告别革命即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意识和文化。英国在印度一批一批地杀人的同时却刻意扶持国大党中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纲领,不仅如此,英国人还将其塑造为印度精神的“圣雄”。甘地的主张——与中国清末武训的主张一样——对英国用暴力维持的殖民统治,不要进行暴力抵抗。
英国人在印度推广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意识,再结合它的传统文化的上述特点,将印度人的革命意识彻底抹杀了,使印度文化成了告别革命的文化。甘地学说使被压迫者失去了对压迫者的反抗意识,对入侵者失去了民族自立的意识,使印度人最终失掉了民族独立的灵魂,而失去了独立的灵魂,印度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马克思说“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
马克思还说“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尼赫鲁似乎也看出了甘地学说中的问题,他婉转地对其进行了批评,他写道:战争的濒近印度,使得甘地大为不安。他的政策和非暴力的纲领与这个新发展不大容易配合得上。很明显,面临着一支侵略军队或是在双方的敌对军队之间,和平抵抗都是不可能实行的。采取消极的办法或是接受侵略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六、印度的帝国意识
1、英属印度是英王王冠的宝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印度在英帝国里的地位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与其他的英国殖民地形成了显著的区别。印度在战前就是英国和日本最大的生铁供应基地之一,战争爆发后,大量军事和军需订货刺激了印度的经济,在印度建立了金属冶炼加工、汽车、炼油、化工、交通和电力、以及机械制造、服装和食品等工业。
到战争结束时,由于印度在战争期间提供的大量物资和服务,英国已经向印度欠下11.88亿英镑的债务。此外,在战争期间,印度向英国提供了200多万士兵(包括土邦国派出的37.5万人),在从卡西诺山和佛罗伦萨到阿拉曼沙漠、再到缅甸和新加坡的漫长英国战线上,到处都有印度士兵的踪影。
斯利姆将军在1946年曾回忆说,“印度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基地,我们在那里获取了一切物资的3/4,而我们从印度获取的一切事物中最好的就是印度陆军。”这些印度军人不仅在战场上为提高印度的国际声望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而且在战后成为印度社会中具有很大影响的一股力量。
&&&&2、印度的帝国意识
有印度学者自豪的指出:西姆拉,那个小小的喜马拉雅山中的避暑山庄,在整个夏季统治着英帝国的东半部。(印度总督夏季要带着英印政府去西姆拉避暑)从西姆拉发出的文书,向西可达亚丁、斯瓦希里海岸和海湾,向东可达泰国。相对于伦敦,印度帝国是英国的次皇权。
英帝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领土通常由殖民地总督管理并直接向伦敦汇报,但是英国大部分印度洋帝国通过印度来管理。印度帝国实事上直接管理或者通过土邦保护关系管理着整个印度次大陆和缅甸。但是在西北印度洋,印度帝国是保护国的角色直接管理阿富汗、亚丁湾、红海、阿拉伯半岛海岸和非洲之角。其中包括科威特、巴林、特鲁西尔酋长国、马斯喀特与阿曼、英属索马里和伊朗南半部。在西南印度洋,印度帝国辐射管理英属东非,非洲大湖地区。在东北印度洋,印度帝国管理着英国在泰国和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利益。
托马斯.梅特卡夫对印度帝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做了如下描述:
一道由“英属印度”政府在西姆拉山顶建筑的电弧,辐射到整个印度洋地区。诚然,印度一如既往是大英帝国的从属伙伴,但是从非洲到东亚,是它的军队使帝国在那里的存在成为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帝国对伦敦进行游说,要接管德属坦葛尼喀和土属美索不达米亚作为归国印度士兵的侨居地,以巩固印度对印度洋的控制。20世界30年代,随着印度逐步走向独立,印度帝国鉴于亚丁湾对印度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强烈抵制将亚丁由印度转交英国。
印度帝国解体
&&&&1、英国设计战后印度洋均势
&&&&英国从内部摧毁印度的同时,英国人在退出印度洋之前,还要印度有能力考虑阻止其他海上强国在印度洋再次形成当年英国曾拥有过的那样的绝对制海权。为此,英国需要设计出新的印度洋力量均势,并使印度保持相对的制衡力量。英国不希望印度强大,但更不希望印度过于衰弱以致再次出现卧莫儿王朝后期的颓势并使其他海上强国——具体说就是美国——乘虚而入。这就规定了英国弱化印度的下线是不至让印度丧失牵制英国之后的其他海洋强国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海洋强国在印度洋形成绝对制海权的前提。
二战后,英国人给印度留下了大小刚够用于遏制而非驱逐其他海上强国的国家版图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武装力量。牵制的对象,南面海上当然是美国,北面陆地当然是苏联和中国。为此,1937年,英国将缅甸从印度划出,1948年在许诺印度独立的同时,也放手斯里兰卡独立并允许巴基斯坦与印度分离。前者中断了印度向印度洋四面扩张的可能,后者即印巴分离既从北方牵制印度南下势头又阻隔印度与俄罗斯联手形成更大的“中枢地区”并由此在印度洋形成绝对制海权。英国人的逻辑很简单:我要拿不到手,谁也甭想拿到手。这个“谁”不仅包括独立后的印度,还包括曾联手苏联扳倒大英帝国的美国。
2、英国分而治之印度
1942年,英国政府曾答应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但实际上,英国资产阶级决不肯放弃这一广阔而重要的殖民地。当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一贯反对印度独立。日发表的《大西洋宪章》虽然明确宣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但丘吉尔却于同年9月9日发表声明,把印度、缅甸及英帝国的其它部分排除在《大西洋宪章》的实施范围之外。他辩解说:“大西洋会议时,我们所想的,主要是恢复当时在纳粹桎梏下的欧洲国家与民族的主权、自主政府和民族生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换取印度参加对日本作战,并排斥和取代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和地位,竭力主张印度独立。丘吉尔对此十分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反英运动有了新的高涨。日,印度2万名海军士兵在塔瓦尔、孟买、卡拉奇和马德拉斯等地举行了反英起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由于资产阶级的出卖和缺乏正确的领导,这次起义遭到了失败。
日,即起义的第二天,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派遣内阁特使团去印度,就赋予印度某种形式的自治问题进行谈判。3月,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内阁特使团到达印度,与总督魏菲尔一起,同印度政治领袖们开始谈判。5月16日,发表了关于印度的白皮书,其中提到印度将来可成为英国自治领;各省先分成三个辖区,印度教占一个,伊斯兰教占两个,由三个辖区选举制宪议会,制订联邦宪法。7月,选举省一级的代表参加议会,国大党得209席,而穆斯林联盟却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为了支持这一政策,伊斯兰教徒于7月游行示威,结果发生了流血事件,伤亡甚多。英国殖民者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进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由于英国特使团的破坏,印度穆斯林联盟同印度国大党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8月16日,两派在加尔各答发生相互残杀,死亡达千人。
日,临时政府组成,总督魏菲尔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穆斯林联盟虽于10月26日提名五人参加临时政府,但拒不参加12月9日召开的国大党占优势的制宪议会。情况很明显,不分治就要打内战。
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改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
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
&&&&(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人口2.25亿;
&&&&(3)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
日,蒙巴顿将拟好的方案发给印度临时内阁讨论。蒙巴顿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印度次大陆独立之后,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权将移交给印度自治领。
2、如果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希望单独建国,则可以建立一个单独的巴基斯坦自治领。
3、在实施分治前,有关地区的各省(即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5个省)都需要就归属问题举行投票表决。孟加拉省和旁遮普省可以拆开后并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可以作为整体分别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作为独立的国家单独存在。信德省、西北边境省、英属俾路支斯坦和阿萨姆省锡尔赫特县也通过投票自行决定参加哪个自治领。
4、蒙巴顿方案没有指定各土邦国的前途,而是让其自行决定。
6月3日晚上7点,蒙巴顿在全印广播电台发表讲话,阐述了英国政府战后对印政策的一贯主张以及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分歧,全文宣读了《蒙巴顿方案》的内容。艾德礼首相在英国夏令时晚上9点也在英国广播公司宣读了方案全文。根据蒙巴顿方案的精神,印度制宪会议拟订了《印度独立法案》,将印巴分治的原则变成了法律。
英国通过印度独立法并不是直接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完全独立地位,而是把权利移交给即将建立的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自治领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制度下一个特殊的国家体制,可说是殖民地步向独立的最后一步。自治领的主权仍属于英王。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的国家元首同是英国君主。真可谓统治即将结束,英国也不忘占印度、巴基斯坦便宜。
闭门造车划出印巴边界线
蒙巴顿宣称将实施分治到实际分治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而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分别在英属印度东西两地也是严重的问题。因此,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旁遮普地区被分为旁遮普省和旁遮普邦(之后又分为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和昌迪加尔),孟加拉地区则被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孟加拉邦。而划分界线的工作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要求必须由于印度毫无关系,并且对英属印度完全不了解的英国人进行,以保证划界人不带有倾向性。
最终划界工作由一位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在总督府闭门近两个月,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在一张并不太准确的地图上完成(期间未与任何印度人交流),因此这条分界线(分离独立后即是两国的国境)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这条分界线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孟加拉地区的划分接近1905年的孟加拉分割令,旁遮普地区由于过去并未进行过分割,发生了大规模的混乱。
印度帝国解体后遗症
&&&&巴基斯坦在日宣布独立,印度则在日宣布独立。真纳成为巴基斯坦总督,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成为新生独立印度的总理。然而,实现独立的过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仍有发生。
&&印度的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难民,以及逃往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两国的大都市。在这些大都市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说是对提倡两者之间融合的甘地的一个反弹。民族义勇团等印度民族主义者认为甘地对伊斯兰教徒和巴基斯坦太过让步。终于在日,甘地被狂热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德里暗杀,提倡非暴力的甘地因而自己也在暴力中牺牲。
&&&由于土邦与英王保持“君臣”关系,却不隶属于英属印度,是相对独立的国家。在蒙巴顿方案公布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印度双管齐下、恩威并施与巴基斯坦“争取”土邦并入印度。
&&&1.内部自治办法。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政府,其余权利仍由土邦政府管理,印度政府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迎来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政府提供年金。通过拉拢,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自治领政府签署了《加入协定》。
2、武装入侵办法。海达拉巴土邦面积213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英国本土面积。人口2000余万,大部分为印度教徒。由于地广人多、沃野千里,同时海德拉巴君主尼扎姆是穆斯林,想保持独立地位,或者与巴基斯坦建立某种密切关系。为了威慑巴基斯坦,印度军队于日入侵海德拉巴,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海德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海德拉巴被印度占领。
3、公民投票办法。朱纳格土邦君主同样是穆斯林,大部分人口确实印度教徒,由于朱纳格离巴基斯坦较近,朱纳格君主发表声明并签署协议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政府拒绝承认朱纳格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协议,主张全民公投决定朱纳格土邦未来。在尼赫鲁的授意下,印度军队强行入侵朱纳格,随后举行全民投票,宣布朱纳格并入印度。
4、土邦王公签字法。克什米尔土邦与海德拉巴土邦恰恰相反。土邦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但土邦君主却是印度教徒。巴基斯坦由于在海德拉巴和朱纳格土邦争夺中被印度抢占先机,所以绝不容忍穆斯林占多数人口的克什米尔被印度吞并,强烈要求全民投票决定克什米尔归属。但是印度却采取双重标准,认为土邦君主有权决定加入印度。土邦君主倾向于加入印度,同时拒绝穆斯林居民加入巴基斯坦请求,穆斯林被迫武装起义,击溃土邦军队,逼近克什米尔首都斯利那加。土邦君主惊慌失措逃亡查漠,为了换取印度出兵援救,土邦君主违背绝大部分穆斯林意愿,签署协议加入印度。印度政府如获至宝,随即空运部队出兵斯利那加。巴基斯坦坚决发对,也出兵克什米尔,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印度为了吞并巴基斯坦,建立南亚版“门罗主义”,积极插手巴基斯坦事务。由于巴基斯坦的领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给印度插手带来了机遇,1970年东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印度与苏联签署了《苏联印度和平友好条约》,有了苏联撑腰,以孟加拉难民入境亚历山大,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
1974年,印度进行了核试验。巴基斯坦也与其对抗在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两国的对立不仅是南亚地区,也是世界性国际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国和王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