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恐龙时代之巨人是否有巨人。我看到了一些考古的挖到了巨人骨头。世界各地都有巨人的传说(可能有些传说被夸大)

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1-7)
我的图书馆
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1-7)
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一)
编者序 正视人类的史前文明
您知道在我们这一次人类文明之前,曾经有过媲美现代科技的文明吗?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从简单的单细胞植物,发展成水生动物,慢慢地爬上陆地,成为两栖生物、爬虫类,然后再变成小型哺乳类动物,变成猴子爬到树上,再下到地上成为猿人,最后变成有文明的现代人,人类的文明史距今不超过一万年。然而奇怪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出土文物中,却发现了许多来自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甚至于几千万年前的史前人造物。如果这些发现是真实的话,也许人类进化的学说有问题,也必须修正。然而这些证据为什么鲜为人知?虽然许多这一类的发现曾经轰动全世界,我们今天为什么却不曾听闻?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因为科学家先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描绘出一张各种生物的演化树,而这个演化树的时间尺度是经过地质学的沉积先后而决定的。虽然进化论到目前为止仍只是一个假说,但是当演化树的时间尺度确定了以后,却被许多后代的科学家们认为是不可动摇的了,所以一旦在比较古老的地质层发现「不应该」出现在那儿的化石,科学家就怀疑那个化石,认为极有可能是不可信的。 有一些人甚至对于现今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文明证据抱持着保留与批评的态度,每当大胆的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史前时期曾经有着极高度文明的实在证据时,其它保守的科学家就会以怀疑否定的眼光看待这些来自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甚至于几千万年前的文物,而不是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以本书中举的例子来说,有许多挖掘到史前文明存在证据的考古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去进一步研究。但是,他们得到的不仅不是赞美,反而是因为不符合主流科学理论而遭到排挤与压制,研究成果不能被公正客观地评价,甚至还失去工作,他们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微弱了。而有着漏洞的进化论却成为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被宣布为骗局的爪哇人还被用来支持进化论的正确性。于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从小读的课本教的都是进化论,对于其它学说却只字不提。所以我们不知道「进化论」在科学界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断的假设性学说,也不知道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别的理论。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老是抱着过去的理论不放,是不会有进步的。以物理学来说,牛顿的古典力学在过去几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当物理学家把观察的对象转移到微观的电子运动时,却发现牛顿的力学并不适用于电子的运动。于是物理学家们又发展了量子力学,用以解释电子的运动轨迹。如果当初物理学家抱着牛顿的力学不放,今天的物理学是无法突破的。同样的,进化论只是一个理论,不应该当作不变的金科玉律,应该要随着新的发现,提出更合理的学说。如果紧抓着一两百年前的理论不放,那么对于生命本质的研究将永远是人类的谜。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的头脑会越用越聪明,越来越进化,因此对于古代的科技发明,我们现在的科学应该可以很容易地做出完美的解释。然而以下的一些例子却告诉我们,用这套理论并无法说通。许多尚存的古代知识,一直是人们好奇与探求的对象,如中国的八卦、易经、河图、洛书,我们现在的人都还不能全然了解其中的智慧,然而这是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的东西。还有很多科学家发现了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和易经的道理,拿来对照现在的科学是非常吻合的。比如有科学家把化学元素表对照五行做了比较,发现五行学说非常合理,而且有些部分还超出现在科学的认识。看来古人的智慧还超出了现在的人呢!另外,现在有许多气功在社会上流传,这些气功都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练气功可以改善身体,祛病健身。而修炼有术的,还可以开发人体的特异功能,做一般人动手动脚都做不来的事情。几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么发明出这么高深的东西呢?对于这些现象许多人尝试做了解释,可是都不能完全说得清,所以这就成了不解的谜。然而在我们仔细查看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后,包括考古学家的发现、史前灾难的证据、不能解释的史前遗迹等,我们清楚地得到一个可以很好的去回答诸多不解之谜的答案:史前文明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只一期,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时期。人类不但不是猴子变来的,而且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还曾经创造了比今日更加辉煌的文明。在奥克洛发现的核子反应炉(核反应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根据调查,核子反应炉建造的时间是二十亿年前,运转了五十万年,这样的天文数字是今日设计核子反应炉的工程师难以想象的。另外在印度的叙事诗「摩诃波罗多」中提到了古时候的人打仗曾以飞弹武器互相攻击,在印度甚至发现有类似核子武器造成的核爆炸遗迹。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事实─再辉煌的文明却终究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为什么?是人心。高度发展的文明随之而来的败坏人心,使人安于逸乐,挥霍无度。每一次人类文明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毁掉的。当考古学家考察沉到海底的金字塔的雕刻时,竟然发现许多令他们看了会脸红的雕刻作品,这些并不是艺术,而是人类道德低下后的产物。所以今天建造海底金字塔的人类早已消失,尽管当年他们的技术再卓越,创造再惊人,仍不能逃过上天的公平审判。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诸多科学家发现的证据加以系统性的整理,针对这些发现做了分析,希望能带给您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人类生命起源的发现之旅。正见系列丛书编辑小组 谨识  于壬午大雪 
从寒武纪化石和基因库信息说起
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医学系 封莉莉副教授   我是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本人也曾对达尔文进化论想当然的深信不疑。但后来发现这个学说不仅不能被证实,也经不起科学检验。之所以这个理论能具有如此之高的学术地位,我想主要的原因有二:1.有些属于专业的资料长期被封存,连大多数的专业人士都上不了手。比如,记录生物大爆炸的寒武纪化石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发现了,但很少有人能得手研究这些化石(前史密森博物院的主席Walcott搜集了数万块化石,收藏在史密森博物院和哈佛大学);2.这个领域绝对不允许不同的声音。钱锟博士(旧金山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在过去一百年左右,达尔文主义已成为生物学家公认的主流的世界观;任何人反对或是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都会被群起攻之。钱锟博士本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它还有一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生物学家:如哈佛的大学教授 Louis Agrassiz,因为公开批评达尔文的学说,使他「如日中天」的声誉骤降;柏克莱教授Richard Goldschmidt 也曾说:「我不但被视作疯狂,而且几乎成了罪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古尔德博士 (Steven J. Gould)。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从事进化论研究的生物学家,于二OO二年去世,生前是哈佛大学教授。众所皆知,进化论的研究主要靠研究化石,但进化论的研究者却对寒武纪早期和之前的化石忌讳不已,所以研究寒武纪化石的学者少之又少,古尔德是唯一一个就此话题著书的学者-《奇妙的生命(Wonderful Life)》,提出了在进化论的前提下的一些不同的想法。寒武纪化石记载表明动物界所有的已知的门(Phyla)几乎是突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自寒武纪以来,没有一个新动物门出现。但因这一发现不支持「适者生存、物竞天择」 生命逐渐进化的这一假说,有关的档案均被视为「谜中之谜」。尽管古尔德到死都自称是达尔文学说的支持者,但因为他不认同自然选择,使得他遭到进化论学界的严厉攻击和排斥。 推崇进化论的人认为进化的基础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参与编码被称为是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基因突变确实存在,但如《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一书中所提到的,基因突变率非常低,是一种病态现象。在人类最有名的例子是地中海贫血 (Thalassemia),这种基因突变带来的优势也许是红细胞获得对虐原虫感染的耐受,但突变所带来的危害却远远超出所谓的优势。 如果主张进化论的科学家真的认为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基础,目前有关生物体基因库译码的结果应该使很多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目前看来,被认为是进化基础的生物体基因库似乎不可能储有进化的信息。因为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基因库相差无几,和黑猩猩的相似性高达98.5%,人类和小老鼠的基因库的微小差异(大约只有2.5%左右)根本不可能解释人类与小鼠之间的巨大差异。按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用了大约一亿五千万年从小鼠在形体上进化到人。且不说人类精神方面的特有性没有了进化的基础,巨大的形体上的变化在基因库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进化的痕迹。有些科学家曾认为进化的信息也许孕育在INTRON的序列中,但最新的有关「垃圾(JUNK)」 DNA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说法。垃圾DNA的通俗解释─不控制蛋白质表达的DNA序列。这些DNA在基因库中比例最大,但由于不表达成蛋白质,科学家对其功能一无所知。过去,科学家不太关心这些DNA 的序列,曾经推测人和其它动物的基因库的区别也许就落在这些DNA序列中。但是Haussler等人发现,大约有超过480个区域的垃圾DNA呈现超保守状态,在人、小鼠、大鼠、鸡、狗和鱼类之间,出现了令人吃惊的相似性。这就是说,如果人是进化来的,这些垃圾DNA至少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了四亿年,因为按进化论推算人和鱼类应在四亿年前共享一个祖先。还有一种情况也令人费解,在解基因库时,科学家发现大约有一百多个基因在细菌和人类出现共享,但在进化的中间生物体中却丢失了。这些基因从单细胞到高级生命──人类被保留下来,说明其对生命的重要性。既然如此重要,又为什么会在进化的过程中丢失呢?  以上提到的超级保守的现象是违反达尔文进化论的。按进化论「用进废退」的学说,这些超级保守的DNA应该对生命是至关重要,否则早就应该被淘汰了。如果这些序列如此重要,为什么它们却是垃圾DNA不被表达?目前的科学无法证实甚至无法想象它们的重要性。如果现代科学连保留四亿年之久基因都无从研究,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考虑一下现代科学对进化论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呢? 从目前对基因研究结果来看,生物体似乎失去了进化的物质基础。况且我们还没讨论到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性的进化。什么是人性的物质基础呢?人和动物基因库的高度相似性说明人性不可能编码于基因库。达尔文自己在他的《物种起源》中提到:「自然选择」这一途径不可能导致「非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利他行为」的形成,因为这意味着削弱自我之力量,加强对方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人类超级的无私无我的利他行为恰恰违背了「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但是这种利他性的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却比比皆是,而且是维持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根本保证。从这点上说,现在人类由于忽视人类独有的人性(如道德)而引发的种种环境或社会问题,我们确实需要对于这个进化论解释不了但非常重要的部分再次思考,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远古的足迹
一九六八年的夏天,一位美国的业余化石专家在位于犹他州附近,也是以三叶虫化石闻名的羚羊泉敲开了一片化石。这一敲不但松动了一百多年以来现代人类所笃信的进化论,更替人类发展史研究敲开了另一扇门。这位名叫威廉?J?米斯特(William J. Meister)的美国人在敲开这片化石之后,赫然发现一个完整的鞋印就踩在一只三叶虫上,这个鞋印长约26公分,宽8.9公分。从鞋印后跟部分下凹1.5公分来看,这应该是一双和现代人类所穿的便鞋类似的鞋子,也就是说这只鞋子的主人是生活在一个有一定文明下的环境。令人纳闷的是,三叶虫是一种生长于六亿年前至二亿多年前的生物,换句话说,在这久远的历史时期之前,是不是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人类文明存在?
一九六八年,业余化石专家米斯特在美国犹他州发现踩在生活于六亿年到二亿多年前的三叶虫上的鞋印。(图片提供:Henry Johnson)
鞋印放大后,看见左上方有只三叶虫。(图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这样的疑问其实早在19世纪就存在了,一八二二年的《美国科学杂志》卷五上,清楚地描述了由法国探险家在圣路易南,密西西比河沿岸所发现的一连串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清晰的显示人类脚掌底部的肌肉曲线。就在同一地点还发现有一道很深的压痕,2英呎长,1英呎深,似乎是由滚动条或纸卷筒所形成的(参考一八八五年《美国古文物研究》卷七,P.364-367),而这两个遗迹都是存在于距今有三亿四千五百万年前的密西西比纪石灰石上。这样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在上亿年前除了有人类存在的可能性之外,当时的人很可能也具有造纸技术等文明。另一个类似但是更为有趣的发现,是一位美国业余地质学家在美国内华达州的Fisher峡谷内,发现了一块带鞋印的化石。这个化石是由于鞋跟离开地面时所带起的泥土造成的,鞋印的保存出奇的好,并且这块化石的年代可以追溯到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三迭纪石灰石。化石被发现的时间是一九二七年,不过当近期的科学家以显微摄影重现这个遗迹时,才发现鞋跟的皮革由双线缝合而成,两线相距三分之一吋平行延伸,而这样的制鞋技术在一九二七年是没有的。加州奥克兰考古博物馆荣誉馆长哈柏德(Samuel Hubbard)针对这个化石下了这样的结论:「地球上今天的人类尚不能缝制那样的鞋。面对这样的证据,即在类人猿尚未开化的亿万年前,地球上已存在具有高度智慧的人……」而中国一位著名的化石专家海涛在新疆的红山也发现了奇特的类似人类鞋印的化石,距今约二亿七千万年。鞋印的印迹全长26公分,前宽后窄,并有双重缝印。鞋印左侧较右侧清晰,印迹凹陷,内呈中间浅两端深,形态酷似人类左脚鞋印,由于这个鞋印与美国Fisher峡谷的发现相似,被人称为新疆的「奥帕茨之谜」(OOPARTS,Out-Of-Place-ARTifactS,为不符合那一地层时代的出土物)。海涛在《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说,这种「奥帕茨」现象预示着地球上生命、文明演化轮回可能性的存在。伴随着上亿年前人类足迹出现的,除了纸卷筒遗迹之外,还有恐龙化石脚印!这些足迹发现于一九七○年,地点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克里佐山谷,年代介于一亿五千五百万年到一亿年之间。其中一个鞋印前后距离还长达50.8公分,左右宽约20.32公分,而在离这些鞋印不远处竟有几个恐龙脚印。这样大的脚印也在其它地方被发现,如美国的维吉尼亚州发现的长36公分的脚印、以及在堪萨斯州巴克斯塔矿区砂岩中发现的巨型足迹,长约90公分等。这些脚印的尺寸都远大于我们一般现代人的脚印,而且年代都在一亿年之前。这几个脚印化石,一下子把人类存在的可能性拉到上亿年前,强力地撼动了进化论的框架。不过更令科学界感到讶异的是一些有上亿年历史的科技产物的出土,这些遗迹向我们透露了当时人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接下来,让我们为大家介绍这些少为人知的考古发现。
史前人类的金属技术与采矿活动
除了几个有关人类足迹的发现之外,世界上也有许多发现显示,在相同时期不但有人类的存在,而且这些人类和我们一样具有高度的文明,他们的特征之一便是具有使用金属的能力。十万年历史的精湛金属花瓶 一八五一年的六月号《科学美洲》(Scientific American第七卷,p.298-299)刊载的一篇文章上提到在马萨诸塞州道契斯特(Dorchester)进行的爆破中,一个金属花瓶因被炸成两半而飞出岩石的发现。将炸裂的两半合而为一后,拼成了一个钟形花瓶,高四又二分之一英吋(11.43公分),底座宽六又二分之一英吋(16.51公分),瓶口宽二又二分之一英吋(6.35公分),厚八分之一英吋。花瓶由锌银合金制成,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瓶身上还以纯银镶嵌了六朵花,呈簇状排列,下方绕以藤蔓,也由纯银镶嵌。雕刻和镶嵌的作工很精湛,出自于无名艺人之手。它自地下15英呎处破石而出,据估计有十万年历史。但不幸的是,花瓶在博物馆间辗转相传很长时间后不知去向,很可能正在某个博物馆的地下室蒙尘,遭人遗忘。
据估计有十万年历史的金属花瓶。
五十万年前的火星塞 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三日,三位采石者在加利福尼亚州距Olancha东南12英哩,海拔约4300英呎的科索山采集晶石。晶石是一种球形、中空、且带有水晶条纹的石头。那天他们搜寻时,在接近顶峰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石头,上面有贝壳的化石遗迹。 当他们三人将石头锯为两半后,发现了出人意料的东西!里面是某种机械装置的残骸──最外层是黏土、卵石和化石的混合物,接下来是六面体形状的物质,近于木材,软于玛瑙。它像壳一样包着一个四分之三英吋(1.9公分)宽的白色陶瓷圆筒,筒中心是一个2公厘亮铜色金属轴。采石人发现这个轴具有磁性,虽然暴露在外多年但丝毫没有氧化的痕迹。陶瓷圆筒周围还绕以铜环,大部分已生锈。除此之外,石头内另藏有其它两样人工制品,与圆筒不在同一位置,看起来像是钉子和垫圈。 后来采石者将发现送到查尔斯福特协会,这是一个专门调查不寻常物体的协会。协会对这个包含在化石里的圆柱物作了X光测定,证实这个残骸的确是机械装置的一部分。X光显示这个金属轴一端已被腐蚀,另一端则是一个金属弹簧或螺旋。总的来说,这个制造物被认为是机器的一部分。而从各组成部份,如精致的瓷、金属的轴、以及铜的零件等暗示了它很可能是电子仪器的一部分。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能找到的最接近的现代装置是火星塞。而根据地质学家的测定,这块石头已有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一百万年历史的铁制方钉 一八五一年,依利偌斯Spingfield共和报报导了一个叫Hiram De Witt的商人从加州带回来一块像手掌一般大小的镀金水晶石,当他把这个石头拿给他的朋友看时,石头不小心从他的手中滑落,掉到地上后摔破了。在破裂的石头中间,他们居然发现了一个铁制方钉,微微有点腐蚀,但是很直,有着完整的钉子头。据调查这个水晶石已有一百万年的历史了。 二千一百万年历史的铁螺丝钉 一八六五年,人们在内华达州Treasure市的Abbey矿的一块长石里发现了一个2英吋(5.08公分)长的铁螺丝钉。这个螺钉早已被氧化了,但是从长石里的印子仍可看出螺钉的形状。经检测,这个石头已有二千一百万年的历史。 四千万年历史的人造钉子 一八四四年,以发现反射偏光「布鲁斯特法则」闻名的布鲁斯特爵士(David Brewster)在英国科学发展协会发表了一篇报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报告中提到,在英国北部靠近Inchyra的Kindgoodie采石场挖掘出的一块沙石岩中,居然有一枚钉子的一半埋在里面。这枚钉子虽已被腐蚀了,但仍然能辨别出来。这块沙石岩经测定后发现至少有四千万年历史。三亿年的煤里掉出的金链子除了简单的金属零件外,还有一些金属饰品的发现。例如在一八九一年六月九日美国依利诺州Morrisonville市有位卡尔普女士(S. W. Culp),正把煤铲进厨房时,一个大煤块裂成了两块,然后从里面掉出了一条金链子。这条链子大约10英吋(25.4公分)长,含八克拉黄金,重八便士,被描绘为精致得像是古玩精品。六月十一日的Morrisonville时报报导说,调查者们确信这项发现的真实性,因为一部分煤块仍粘在链子上,而和煤块脱离的部分仍有链子原来在煤块里的印记。而这个煤炭据估计有三亿年的历史了。包在三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煤里的铁锅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托马斯市电子厂。一九一二年,当两个员工把煤铲进工厂的壁炉时,有一块煤太大了,于是工人们用了大锻锤猛击。煤块裂开了,他们吃惊地发现有个铁锅包在里面!把铁锅拿掉后,裂开的两半煤正好拼成这个铁锅的模型。这两名工人都签名证实发现了此物。经过几位专家检验,证实包住铁锅的煤块是从三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煤炭里挖掘出来的。
一九一二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发现的三亿多年前的铁锅(图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电子厂员工肯纳德(Frank J. Kennard)签名证实此项真实的发现(图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二十八亿年前的金属球再说远一点的,南非有处克莱克山坡,在那儿矿工们发现了几百个金属球,而这些球所处的地层据考证有二十八亿年的历史。环绕铁球的凹槽十分精致,制铁技术专家仔细研究后认为这些凹槽为人造的可能性很大,远远超过自然过程形成的可能性。
在南非的克莱克山坡一处有二十八亿年历史的地层中,发现几百个这类带有凹槽的金属球(图片提供:Roelf Marx)
  接着下面几个考古学家的发现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史前人类,一起来看看他们采矿、提炼金属并加工制成工艺品的工作片段吧。史前采矿与冶炼  一九六八年,前苏联考古学家科留特?梅古尔奇博士在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的查摩尔发现了一个史前冶金厂遗址。考古界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冶金厂──至少有五千年历史。 在这里,某个未知的史前民族曾用二百多个熔炉进行冶炼,生产诸如花瓶、刀枪、戒指、手镯之类的产品。他们冶炼的金属包括铜、铅、锌、铁、金、锡、锰等等。此外还发现冶炼时,劳动者戴手套和过滤口罩的证据。最令人赞叹的产品要算是钢钳了。据化验,此钢的品位(等级)是由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共同作出的。法国记者维达在《科学与生活》杂志中写到:「这些发现表明查摩尔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有识之士所建造的。他们的冶炼知识是从未知的遥远的古代继承下来的。此知识堪称为『科学』与『工业』。」一九六九年和一九七二年,人们在南非期威士兰境内发现了数十个旧石器时代以前就被开采过的红铁矿的矿址。而在非洲雷蒙托的恩格威尼坦的铁矿,经科学测定在四万三千年前就曾被开采过了。另外在美国的罗雅尔岛,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史前铜矿井──连当地原住民印第安人都不知此矿井始于何时。迹象表明这史前矿业己开采了数千吨铜矿,但在矿井所在地找不到曾有人在该处久住过的痕迹。 最奇怪的要算是美国犹他州「莱恩煤矿」矿工的发现了。一九五三年,当该矿的矿工们在采煤时,竟挖出了当地采煤史上从未记载的坑道。里边残存的煤己氧化,失去商业价值了,可见其年代的久远。一九五三年八月,犹他大学工程系和古人类系的两名学者作了调查,表明了当地的印地安人从未使用过煤。莱恩煤矿与罗雅尔岛发现的铜矿情形一样,显示了这些史前的矿工亦拥有采矿和将煤矿运至远处的手段和技术。 而至今,有一批仍受到地质学家和人类学家重视的超远古矿场,是发现于法国普洛潘斯的一个采石场的岩层中。一七八六到一七八八年期间,这个采石矿场为重建当地司法大楼提供了大量的石灰岩。矿场中的岩层与岩层之间都隔有一层泥沙。当矿工们挖到第11层岩石,即到达距离地面12─15公尺的深处下面又出现一层泥沙。当矿工们清除泥沙时,竟发现里边有石柱残桩和开凿过的岩石碎块。继续挖下去,更令他们惊奇的是发现了钱币、已变成化石的铁锤木柄及其它石化了的木制工具。最后还发现一块木板,同其它木制工具一样已石化,且裂为碎片。将碎片拼合后发现正是一块采石工人用的木板,而且与现在所用的一模一样。 类似以上史前采矿业及其它不明遗迹现象的发现还有很多,除了引发人们的好奇外,或许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考古学上展现的意义──是该将人类文明史的起始时间极大地向前推移了。
史前科技文明
除了制造、使用金属的技术与能力说明了史前人类的文明发展之外,科学家们还在古文明中发现了一些我们认为现代人才具有的医学技术,甚至发明。按理讲,文明的发展是从原始到高度发展的。拿开颅手术来说吧,这可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卓越的成果,然而我们在考古遗迹中却发现了古人曾动过这类手术的证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五千年前的中国开颅手术 在中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成年男性头骨。在头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公分×2.5公分的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医学专家对该头骨进行了人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发现头骨上的圆孔有人工用锐利工具刮削的痕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鲍修风说:「这明显是做过手术的痕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文明说:「出土这一头骨的墓葬内,有棺木和随葬品,属正常埋葬。表明墓主是做开颅手术后又活了很长时间的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教授则说:「在如此久远的时期施行如此精湛的外科手术并取得成功,展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玛雅的牙医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的《科学》杂志记载,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领队汤普生(J.Eric Thompson)所率领的英国考古勘察团的报告中,提到他们在玛雅文化中发现了用天然黄铁矿填补的含环状空洞的二个牙齿。牙齿被发现于牛山(Tzimin Cax)的玛雅城市废墟中的一个拱形墓室。墓室中还发现许多收藏完好的玛雅绘画陶瓷。 这项证据表明了生活在多年前的中美洲的玛雅人已开展了牙科,并懂得关于牙齿钻洞,以及利用金属将空腔填补起来的技术。二千年前的电池距今四十多年前,德国考古学家柯尼哥(Wijhelm Konig)在伊朗博物馆发现了人类首次工业用电的证据。柯尼哥认为它看上去很像现在的电池。这说明了聪明的巴格达(Baghdad)银器制造商早在克利欧佩特拉(Cleopatra)的古老时代,就已开始利用电池为首饰镀金了。 这并非神话。因为位于麻萨诸塞州匹茨菲尔德城(Pittsfield)的通用电气公司的高压实验室的年轻科学家葛雷(Willard F. M. Gray)已经对此做出了证明。他精确复制了一个二千年前的湿电池,当他把它连上电流计,打开开关时,电流产生了! 根据考察,这些公元前古老的电池是由公元前二五○年到公元二二四年之间统治巴格达地区的帕斯安(Parthians)人制成的。他们将薄薄的铜片焊在不到4英吋(10.16公分)长,直径约1英吋(2.54公分)的小圆柱上,整个尺寸就像两节电筒电池一般大小。焊接物是一片锡铅合金(60/40)──是「现今最好的材质中的一种」,葛雷指出。圆柱的底部卷进一块以一层沥青(圣经中提到的「沥青」,据说诺亚用它来填补方舟)绝缘的铜块。顶部有个沥青塞子,一根小铁竿通过它伸出来,再用水泥把它粘在一个小花瓶里以使它直立不倒。帕斯安珠宝匠究竟用了什么样的电解质仍然是个谜。葛雷使用硫酸铜的效果很好,而他推测古代的化学家们拥有许多醋酸或柠檬酸,效果或许更好。
伊朗博物馆里收藏的二千年前的电池(图片提供:William R. Corliss)
人类在二万七千年前就发明了纺织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早在二万七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已经拥有纺织术的证据,他们能够利用纺织机织造帽子、衣服、篮子和网等物品。 据《英国考古学》杂志报导,在此之前,考古学界一直认为,纺织术是在距今约五千至一万年前,即农业文明开始之后才出现的。 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奥尔加·索弗(Olga Soffer)博士及其同事说,他们分析了在捷克共和国境内发现的九十多块旧石器时代的陶土碎片,发现上面有纺织物印痕。这些痕迹展现了多种纤维编织技巧,包括缠结、平织等编织法。其中平织是必须使用织布机才能做到的。由此可见,狩猎时期的原始人很可能已经拥有精良的纺织品,而不是像人们原先想象的只有兽皮可穿。 与现代高科技相媲美的古印度铁柱
印度德里上千年的不锈铁柱
最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古印度的记载中就提到了铁的存在。根据记载,公元前五百年,波斯国王薛西斯在印度的分遣军队里,铁就被用来做军用物资。古印度人的炼铁方法引起曾经统治印度的英国人的好奇。布卡南博士在一八○七年出版的《在南印度旅游》一书中,描述了印度人加工制造钢铁的土方法,这些方法据说是从祖辈上传下来的。随着他们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印度铸铁技术被发现,而这其中有令人难解的谜题。在印度德里城(Delhi)附近的夏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铁柱。这根铁柱高6.7公尺,直径约0.37公尺,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根据铁柱上清晰的刻印文字,人们推算这根铁柱建成已经至少上千年了。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中耸立了几千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人们都知道,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罗伯特·哈德费尔德爵士在一九一一年对铁柱的成分做了一番详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铁柱含0.08%的碳,0.046%的硫,0.114%的磷,0.032%的氮,99.72%的铁,铜和其它元素0.034%,哈德费尔德爵士说这根铁柱是一个完全焠炼精纯的铁制品。从铁的纯度来看,甚至比现代瑞典的碳铁还好。哈德费尔德的实验室将铁柱上的一小片取下来后,上面淋上水,结果发现一夜之间铁片就生锈了,但是铁柱上的断端同样淋了水四天后却完全不腐蚀。另外在印度的达哈、辛哈勒斯、克那拉克都发现了含铁纯度高达99%的铁柱,也都历时千百年,却少有锈蚀的痕迹。有人针对古印度铁与现代低碳钢的抗锈蚀能力进行了比较:同样重量的两块样本被同时交替用水润湿并放置于空气中,一年后清除铁锈后再重新称重,发现古铁柱被锈蚀的量只是现代低碳钢的89%。浸泡在海水里一年的对比样本同样证明了古铁柱比现代低碳钢抗蚀力更强,失重比为75:100。古印度铁比起现代低碳钢更耐环境侵蚀。前面的数据来自Britton S.C 发表于一九三四年《自然》(Nature)杂志134卷238-240页。近年来,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专家也对德里的铁柱做了一些研究。他们发现这根铁柱的外部有一层非常薄的保护膜覆盖,这层保护膜由铁、氧以及氢构成,这层保护膜恰好保护铁柱不被锈蚀。这层薄膜的厚度极薄,仅十二分之一英吋。印度理工学院的专家认为,这层抗腐蚀薄膜的生成与铁柱的含磷成份有关。印度理工学院的专家并表示,这根铁柱是一个对于古印度铸铁技术的千年活见证,而这个研究成果刚好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现代核子反应炉的长期腐蚀过程。目前许多科学家投入研究古代科技,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并对古代人类的智慧有了新的评价
古人的空中活动
现在我们知道,三百多年前的意大利人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开启了人类对于天体观测最基础的一步。然而,这颗收藏于秘鲁ICA博物馆的石头上面刻画的人像,据估计生活在公元前二百年至三万年之间,他的手里却拿着一支望远镜在观察飞越天际的火流星。是什么年代、什么样的人也同样发明了望远镜呢?
秘鲁卡布雷拉博士(Javier Cabrera)私人博物馆里收藏了一块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人已经拿着望远镜观察天空的石头(图片提供:)
有关这个石雕作品的创作年代说法不一。秘鲁的卡布雷拉博士(Javier Cabrera)收藏了许多这类的石头,上面所描绘的主题除了天文观测外,还包括器官移植、输血,与追逐恐龙的人等等。西班牙的编年史中曾记载在印加古墓中发现了这类石头,因此有科学家推算它们的年代在公元前八○○年至公元二○○年。然而从石头中描述了人与恐龙一同生活的情景来看,也许它们来自于更久远的时期,这部份本书第三章有更详细的介绍。看了ICA博物馆收藏的这块石头,我们或许就不难理解非洲的多冈部落怎么能拥有如此发达的天文知识了。多冈人(Dogon)生活在西非马里南部的尼格尔河大拐弯处,以耕种和游牧为生,他们没有文字,只凭口授来传递知识。在这个部落口传四百多年的宗教教义里,对天文学家称作天狼星B(天狼星的伴星)的星体有十分正确的描述,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吃惊不已。因为这颗星体非常暗淡,是无法以肉眼观察到的。天文学家利用高科技的天文观测仪器作大量观察后,一直到十九世纪才首次看到它。没有天文仪器,但历代的传说告诉了多冈人,天狼星由一颗大星和小星组成,小星的体积小而重量很重,在椭圆轨道上绕着大星运动。而且多冈的老人用手杖在地面上画出两颗星的运行路线,与现代天文学家所绘的运行路线图非常地相似。多冈人的例子说明了他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相当程度的天文知识。秘鲁的人像与多冈人的天文知识透露了古人关于探索天空的知识与技术,比起我们来很可能是毫不逊色的。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有关古人对于飞行技术的掌握。飞行中国古书上曾记载古人造出飞行工具,这个人就是被后人尊为工匠始祖、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三日不下。」意即这只像鹊的飞机能使他在空中持续的飞行三天。而为了在战争中担任侦查的任务,鲁班也曾造了个大木鸢,如《鸿书》中记载:「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除了侦查机,鲁班还造了个客机。唐朝《酉阳杂俎》记载鲁班远离家乡做活,因为念妻心切,于是做了一只木鸢,只要骑上去敲几下,木鸢就会飞上天,他就搭乘着木鸢飞回家会妻子,隔日再回去工作。关于木鸟的记载,在西方也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一八九八年,在萨卡拉(Saqqara)的古埃及陵墓内,法国考古学家罗雷(Lauret)发现了一个木鸟工艺品,测定制造的时间约公元前二○○年。由于人类在一八九八年还不知道搭乘飞机在天上飞的滋味是什么,于是它被标上木鸟一词后,静静的躺在开罗(Cairo)的博物馆里长达七十余年,乏人问津。一直到一九六九年,热中于制造模型的埃及外科医生密西亚博士(Dr. Khalil Messiha)发现了它,这只木鸟让他想起制造模型飞机的经验。他想:这不单纯是一只鸟。它和一般鸟不同,没有脚、也没有羽毛,而且没有水平的尾羽。反而它的尾端却是直立的,并且有翼面的横切面(airfoil cross-section),均符合了飞机的制造条件。后来他依照相同尺寸去复制一只一样的鸟,虽然不知古埃及人怎么施力让它飞的,但医生用手射出后,发现确实能飞行。
开罗博物馆里收藏了一只在古埃及陵墓内发现的木鸟,据实际研究,它不但能飞行,并且与今日滑翔机有相同的比例(图片提供:Dawoud Khalil Messiha)
后来的科学家发现这个模型与现今一种推进式滑翔机有相同的比例。这类滑翔机几乎靠着自身就能保持空中飞行,甚至加个小引擎即能使它保持每小时45到65英哩(72到105公里)的速度,并能负载很大重量的物品。依古埃及工匠们在建造东西前先做模型的习惯来看,这只木鸟极有可能像是鲁班的木鸢一样,作为古埃及人的代步工具了。 现代人类对于飞行的发展研究大约有二百年的时间,在一九○三年由莱特兄弟完成人类的第一次自由飞行后,才真正确立了飞行理论的基础。而鲁班、古埃及人似乎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掌握类似的理论了,这些发现提醒了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推论,古人知识的发达或许超出我们所知道的程度。接下来的一个发现让人更为吃惊,它透露出古人的活动范围可能超过了天空,甚至远到大气层外的太空。空照地图公元一九五九年,美国成功地从人造卫星接收到第一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虽然这张照片的效果不尽理想,却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从一万七千英哩的上空观察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后,许许多多的科学研究也开始大量的使用卫星照相技术,在其中的一次地理观测中,有了相当惊人的发现。科学家们将照相机装在开罗上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从上而下俯摄。当照片冲洗出来,就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由于照相机的镜头正对着这一区域,因此以开罗为中心,方圆五千哩半径内,一切事物都维妙维肖地复制在上面。但是,自中心点游目四顾,陆地和平原的景象,就逐渐变得模糊弯曲起来。这是因为地球是球形的,距离中心点越远,这些景象就越向下倾斜。拿南美来说,地形就变得非常古怪狭长。相同的景象也发生在航天员从月球上所拍摄的照片。可是当科学家们把这些卫星照片拿来与一张土耳其的古代地图做比较时,却发现地图中绘制的内容与卫星照片所呈现的几乎相同。南极的山脉数百年来是被冰雪封闭着的,而现代科学家在一九五二年靠回声仪的帮助才发现它完整的地理位置,而在这张古地图上,却已经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另外,美洲与非洲大陆的轮廓和经纬度也相当地精准。然而,这张古地图却是由一位土耳其海军司令雷斯,在十六世纪初拼凑多张远古地图后绘制成的。
十六世纪土耳其海军司令雷斯从多张远古地图拼凑出一张与现代卫星拍摄的照片非常相似的地图
以开罗为中心仿真雷斯的地图(图片提供:Adventures Unlimited Press)
这项惊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相当大的兴趣,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得到的结论如下:1. 这张地图是由六张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地图所拼凑而成的。2. 这些原始地图的绘制技术应该与我们现今所认识的平面几何技术相同,至少是具有相同能力的技术。3. 地图的绘制应该是以埃及开罗为中心发展而成的。从这些发现我们不难看出雷斯所握有的原始地图,是需要具备和我们今天一样进步的技术才有可能绘制的。而十六世纪之前的人类拥有的只不过是航海技术,对于空照技术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到底我们的祖先使用了何种技术完成了这么精确的地图呢?或许他们曾经在太空中活动过?古老智慧的神秘起源从以上的古文明高科技发现,我们联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许多现代人归类为玄学的古代智能,是不是也有一些科学根据呢? 
太极图形                        
M51漩涡状银河系(照片提供:美国太空总署NASA &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自古以来,除了修炼人之外,很少人能了解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形的意涵,因此一直被视为神秘的象征。然而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三千万光年处发现的M51漩涡状银河系,它的形状为何与太极图形如此相似?难道古代人有办法看到这么遥远的星系??以上介绍的种种超文明不解之谜,其中大多数都与现在的人类进化理论相矛盾,站在现代科学的基点来研究这些奇特的发现还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果我们以史前就存在文明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这些发现,或许我们就不再觉得它们神秘、不可理解,反而还会为我们带来超越的新发现呢﹗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二)
二十亿年前的核子反应炉
法国有一家工厂于一九七二年时从非洲加蓬共和国一个叫奥克洛(Oklo)的地方进口铀矿石来使用,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了。因为这批铀矿石的含铀量相当低,铀矿石的一般含铀量为0.72%,而奥克洛铀矿石的含铀量却不足0.3%,和我们现有的核反应堆的废料几乎相同。法国政府宣布了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并吸引了世界上各国的科学家们来到奥克洛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于一九七五年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一个会议上公布。研究的结果表示这是一个大型的、天然的核子反应炉,由六个区域约500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炉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五十万年之久。「天然」核子反应炉?这个「天然的核子反应炉」实际上是一个谜,因为科学家最后发现这整座山就是原料。我们知道,实际上核反应所需要的原料是很少的,比如原子弹,一架飞机就可以运走,炸弹里面真正核原料的部分是很少的。核子反应炉也是一样,原料成分很少。它的构造就像一个井,原料放在底下。现在的原子能发电站或者核子反应炉,都是很庞大的系统,里面有计算器控制的系统,还有冷却系统。那么像这么小的一点点燃料,就需要这么多的设备,这么多人去维持运转。而奥克洛这么大的一座矿山,它运转了五十万年,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能够使它安全地运转?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研究文章普遍认为,按照地形来看,当时的矿山附近可能有水的痕迹。而水会吸收中子,也就是说水会渗透到这个矿里面起到维持安全运作的作用。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原子弹不用多少核原料就能使它爆炸,而这个矿山里只要一个小地方,水渗进去不均匀的话,就会引发一场大爆炸,整个矿山就不会存在了。 学术上讨论此题目的文献标题几乎都是「天然核子反应炉」或「自然核子反应炉」,内容多数谈反应的机制是什么,而对于「为什么是天然的?」「从什么地方证明它是天然的?」却没有人提过。这个问题的被忽略透漏了现代科学家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根据进化论的说法二十亿年前根本不可能有人存在,在这种概念的指导下,这个核子反应炉也就自然地被冠上「天然」两个字了。不过我们想一想,这么精密的设计,功能比今日的核子反应炉还好,还安全,要说是天然产生的,实在不太能说服人。史前文明遗迹实际上,很多大胆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史前文明所留下的遗迹。也就是说,二十亿年前,在今天我们叫做奥克洛的地方,可能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远远超过今天人类的文明。我们知道在现阶段人类对于原子技术的掌握也不过是这几十年的时间,这样的一个发现说明了在二十亿年前很可能已存在着一个具有超越现代科技的文明,并且利用核反应的技术非常进步。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令人担忧的是,一个具有先进科技的人类文明为什么无法将这些科技留下来,反而是无端的消失,只留下一堆废墟?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个发现呢?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史前文明的遗迹,我们自然不会去深入研究,就无从得知这些文明为何无法延续下来,更不会知道她们灭亡的原因。还有,我们现在科学发展的路线是否正在重复着上一个文明时期的路线呢?这条路线是否正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非洲加蓬共和国里具二十亿年历史的奥克洛铀矿的位置(图片提供:Robert Loss)
奥克洛铀矿的实景(图片提供:Robert Loss)
奥克洛核反应堆的分布位置(图片提供:Robert Loss)
后记:足以改变教科书的考古发现
综观之前提到的考古发现,我们不免会在心中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考古发现所呈现的观点,与我们现有的认识大不相同,甚至抵触学校教科书的内容?大部分的读者也许会感到怀疑:如果真有这么多证据显示几亿年前已有人类文明,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事实上,这一类考古发现所引发的疑问正好提供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驱使我们再一次检视人类演化历史的正确性。可惜多数科学家并没有重视这样的机会,反而因为这类发现与他们相信的进化论产生矛盾而裹足不前。为什么呢?这很可能是因为涉及到要挑战进化论的整个模型。进化论这个存在上百年的模型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及学说,早已深深地影响现今的科学及社会发展,使得许多科学家们沈浸在其中而跳不出这个框框。固有的观念造成他们对于这些无法归纳到进化论的发现视而不见,甚至排挤这些发现。以下我们就举一些例子。被刻意掩盖的事实强势压制一八八○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质学家惠特尼(J. D. Whitney)发表了一份长篇的报告,描绘他在加州金矿中所发现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数个矛头、石砵和石杵,是在矿井下很深的、而且未曾被触及的火山岩下面发现的。地质学家确认这些岩层是在距今九百万年至五千五百万年之间形成的。但是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霍姆斯(W. H. Holmes),是十九世纪评论「加州发现」最著名评论家之一,他的评论却是:「也许,如果惠特尼教授能像今天的人一样完全了解人类进化历史的话,他可能会犹豫是否公布他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北美洲就已经有人类存在了),尽管他面对的发现是如此的辉煌。」换言之,如果发现的事实不符合当今普遍认同的观点,即使证据再充足,也会因为无法受到主流科学界的接纳而必须丢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也只能作为一种台面下的考古发掘,而无法进一步「呈现」到一般大众眼前。这样的态度完全失去了科学求「真」的精神,而且由于这种对挑战权威的理论所产生的排斥,也相对地产生了对权威理论的盲目拥护,甚至还发生了造假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即为皮尔当欺骗(Piltdown Hoax)事件。刻意欺骗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一位业余收藏家道森(Charles Dawson)在皮尔当地区(Piltdown)发现了几块人类的颅骨。随后,大英博物馆的伍瓦德爵士(A. S. Woodward)以及恰尔丁(P. T. Chardin)等科学家也加入了挖掘工作,他们发现了一块像猿的颌骨以及几块较古老的哺乳类化石。这时道森和伍瓦德想到,如果把发现的人类头骨和像猿的颌骨拼在一起,正好能够组成一个来自于更新世早期或上新世晚期的人类祖先化石,这样的组合便可以有力的证明进化论的存在。随后他们便着手进行,并对科学界宣布了「皮尔当人」这一发现。然而四十年后,维纳(J. S. Weiner)、奥克雷(K. P. Oakley)连同其它一些英国科学家,共同揭露了「皮尔当人」是个超级骗局,而且这个骗局是由一些具有专业科学技术的人一手炮制的。且让我们看一看这份惊人的名单:大英博物馆的伍瓦德爵士、皇家外科医学会杭特瑞安(Hunterian)博物馆的凯斯爵士(A. Keith)、剑桥大学地质学院的索拉斯(W. Sollas)以及著名解剖学家史密斯(E. Smith),当然还有道森和恰尔丁,都是备受尊敬的专家们。揭露骗局的维纳后来在发表感想时说:「在这一切背后,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而急迫的动力……有一种几近疯狂的愿望,希望能够填补那些对进化论来讲十分必要的缺失环节,以便证明进化论的正确……。」这类欺骗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因为研究态度的偏颇,科学家们不但丧失了他们最受人敬重的特质──实事求是、求真的精神,反而还用尽手段来弥补现存理论层出不穷的漏洞,以争取或确保自己学术上的成就。如果科学家们能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每一个证据,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还原历史的真相。失去工作的考古学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的李(Thomas E. Lee),在位于休伦湖(Lake Huron)北部,曼尼托林岛与曙光达地区(Sheguiandah)的冰河时代沉积物中,发现了先进的石器。韦恩大学(Wayne University)的地质学家山福特(John Sanford)认为:该地区发现的工具中,最古老的至少有六万五千年的历史,甚至很可能有十二万五千年了。但是,对那些坚持传统的北美史前史的人来说,这样的年代是不可接受的。随后,这个遗址的发现者李被扫地出门,离开了他担任的国家公职,之后长期找不到工作。他的出版物被禁止,所有的证据被几个著名作家随意乱用……成吨的史前器物被扔进了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的储物间。国家博物馆馆长,因为拒绝解雇李而受到株连,也被开除了,从此背井离乡。官方权威们还试图压制其它六个未及掩盖的曙光达样本,并把发现地点(曙光达地区)开放为旅游区……同时,这一地区甚至对外宣称:这里的名流对此事一无所知,而且重写了所有涉及此事的书。对他们来讲,这件事不得不被封杀,而且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引起广大回响的电视节目一九九六年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播出了一部影片「人类的神秘起源」(Mysterious Origins of Man),内容提到许多不为人知的考古发现,包括文章前面提到的与恐龙脚印一起发现的人类脚印y化石,三亿二千万年前的人类大腿骨,二十八亿年前的人造铁球等等等等。播出后立刻引起社会大众的热烈反响与响应。然而与一般大众的好奇心理不同的是,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也纷纷响应,但他们写给影片制作人的响应却是「一群骗子」,「整个影片是垃圾」,「毫无价值」等等。除了这些情绪性的响应外,并没有多少科学家愿意针对影片中提出的诸多发现进行讨论与更深入的研究。大家也许认为科学家都是很理智的,然而当触及到他们坚信的科学理论时,有些特别固执的人甚至是完全不加思考的反对。其实一个新的概念在刚刚提出的时候都无可避免地会遭到质疑。进化论被提出的时候也曾面临相同情形,唯一的差别在于它得到了更多的后续研究。但是进化论者压制、排挤其它证据的例子却透露出这些研究的基础点很可能已经偏移了,因为他们没有客观地去检视每一证据,而是有意地过滤掉冲突进化论的证据。然而,当我们正视并整理这许许多多的考古证据,它们的价值便浮现出来──指出当今人类发展学说的局限性。如果将这些考古发现如人类足迹、古生物遗骸、史前文化遗产、甚至宗教历史串联在一起,系统地整理归纳,将能帮助我们建构出另一套人类发展的轨迹。举个例子来说,佛教经书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说他在上亿年前就修成得道了。也就是古代的修炼人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有上亿年历史的,这个说法与米斯特的三叶虫脚印带来的讯息是一致的。当然这样的推论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到证实,但这确实提醒我们,只要愿意改变原来的观念与态度,眼前打开的是另一条宽广的道路,而这样的研究绝对值得!如果人类并非由猿进化而来,如果这许多千万年前的史前文明遗迹,确实是不同时期的人类遗留下来的,那么针对这些发现所做的研究,不正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亘古以来人类从发展、辉煌到毁灭,一次又一次丰富的历史轨迹?相信这不但能使我们人类重新认识自己,更对开创美好的未来有绝对的帮助!
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三)
进化论的重重危机
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根据一些零散的事例,鲜明地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不过历史好像总要在重复中循环前进。随着科学深入广泛的发展,历史流转到今天,昔日被进化论「解决」了的问题又转了回来,许多人发现进化论的问题后,重新陷入古老的疑问:生命到底从何而来?近二十年,大量的事实发现使进化论陷入了真正的危机。众多的科学发现使真理的天平明显地向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倾斜了。(1)脆弱的逻辑基础比较解剖学,暴露了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循环论证 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不予深究,也是因为深究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许多人听到这话感到很惊讶?其实,问题的揭示会使你更惊讶。用比较解剖学来论证进化学说,形像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前面在逻辑上没问题(当然,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实),后面就是狡辩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一定是乙的弟弟。」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辈份大)。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进化论是归纳法吗?不是,太多事实归纳不进去 有人曾说进化论是归纳法,这种逻辑思路稍微难一些,其实也好理解。归纳法就是提出一个命题,如果能把涵盖的所有问题都归纳进去,那这个命题就是真理。然而对于进化论,太多的事实归纳不进去!从前面的史前文明证据来看,从进化的速度、物种爆发式的产生的方式、进化的概率等等许许多多不但归纳不进去,而且在在都否定了进化论,可见进化论的论证作为归纳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还是循环论证。 似是而非的「循环论证」贯穿了整个进化论,人们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了。然而当我们严格地分析起来,都会大吃一惊!即便不十分懂逻辑的人也能发现这种证明是在诡辩。今天,站在对生命本质有了比较深入认识的水平上再看进化论,达尔文用作证据的事例就显得比较牵强了,论证也谈不上严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中,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一种熊可以下到水中,变成水生动物,最后变成像鲸那样巨大的生物。所以他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然选择,熊可以变成鲸。在以后的修订版中,达尔文把这个说法去掉了。他重新考虑后,认识到没有具体证据来证明,所以就删去这一条说法了。有趣的是,他的这个熊能通过自然选择变成鲸的观点,正是整个进化论的中心点──一个物种可以变成另一个物种。而且,鲸鱼进化的说法也沿用至今。从达尔文去掉这个例子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这个理论有一定保留意见甚至是疑惑。(2)概率计算否定了进化论的核心──基因突变机制 达尔文时代,近代西方科学正处于奠基阶段,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那时的人看到了家养动物的诸多杂种变异,就认为物种也能这样变成其它种,这就是进化。后来,随着基因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学者们才意识到如果基因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不管后代表面与祖先有什么差异,也没有进化意义。然而基因又是极其稳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变」才能使之发生改变,那么「基因突变」也就成了现代进化论的核心了。这是现代所有的进化论者公认的。这里,我们就集中分析这个核心理论。物种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基因的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并不能使此物种变成其它物种。动植物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哈佛大学的梅尔教授称之为基因体内平衡。最常见的就是狗再怎么杂交育种还是狗。这说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理论上,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基因突变,是一种在基因复制或修复损伤等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所以又叫随机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大约在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之间。低等原核生物的突变率较高,大约为千分之一,而高等类型的生物中,许多基因的突变率是十万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 基因突变能否产生高级特征(性状)呢?对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极低。我们知道一个基因的核心是由几百到几千个碱基排列而成,四种不同的碱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了非常复杂精密的遗传密码。既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差错,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一个复杂精密的计算机程序,随意的改动一两个字符能够产生更高级的程序吗?当然不能。基因突变也是这样。差错造成的突变一般是单个碱基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缺陷、畸形、致死,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生存优势的没有发现一例。为了增加突变率用于研究,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增加突变的机率,制造了大量的突变体,也没发现向高等方向进化的类型。 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的程度 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这种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率和不定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公式和模型普遍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今天,进化论者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公式,计算从基因突变开始到一次进化实现的机率,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有许多学者从基因突变发生的机率出发,计算出了产生新物种的概率,发现小得惊人。贝希(Behe, M.J.)的《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书中,美国生物化学家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机制为例,讲述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是进化出来的。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机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经过计算至少需要一百亿年才能发生。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机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他说:「很可惜,宇宙没有时间等待。」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宽松的公式,根据突变机率计算进化产生新物种的概率(P):
P=(M ×C ×R × E ×S) n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机率M=0.001),并且突变后的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兼容(宽松估计C=0.01),而且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有繁殖的机会(R=0.1),而且突变恰好有纵向进化的意义,也就是有益的进化(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现,某些进化论者估计为E=0.001);而且突变基因在种群中能够稳定下来得以扩大(宽松的估计为S=0.1);因为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现,假设要十个(幂指数n=10,实际物种间绝对没有这么小的基因差异),那么进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概率为:
P =(0.001×0.01×0.1×0.001×0.1)10=10-100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种群(意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个体数为一千,相应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为宽松的计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目前科学家认为宇宙年龄不会超过二百亿(二乘十的十次方)年,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的自乘约九·四次,足见进化是绝不可能的。生物最相近的物种也不可能只差十个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基因更是差别上万,因此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了。 生命自然产生的机率,如同用「飓风能完成装配飞机」一样,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生命的产生,现代进化论认为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认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进化成复杂的生命大分子,各种复杂的大分子进一步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读到这么多串连的「理想化」过程,读者恐怕会考虑其中的机率问题了,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曾表示:「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厂的飓风来装配七四七喷射机一样。」(见参考数据3)假设和猜测能用作证明吗? 谁都会回答:「当然不能。」如果一连串(比如5个)的假设来做证明,即使每个可能性有70%,那么总体(5个70%相乘)可信度只有16.8%了。根据前面分析,我们知道进化论的分子进化机制就是一系列假设的组合,已经把可能性降低到宇宙不可能等待的地步了。宇宙还没等到一个物种的进化就已经毁灭无数次了。这样看来,进化理论真是对的吗?科学的严谨性是不是应该怀疑它呢?(3)进化论的尴尬—关于进化时间表的种种疑问根据进化论的概念,人类是由最原始的水生植物,慢慢进化到水生动物,接着爬上陆地,从两栖生物,爬虫类,哺乳类,最后进化到猴子,再下到地上进化成人类,中间的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生物学家按照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画出了进化时间表。比如根据进化论,五·七亿年至五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简单的单细胞及海绵等低等生物。以下这张图表表示了进化论认为的生物出现时间表,以及本书提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实际考古发现之间的对比。
进化论认为当时地球 的可能情况
进化论认为当时生存的生物
实际发现的化石与遗迹
46亿年前~5亿7千万年前
地壳形成,陆地聚集,有很多火山活动。大海产生了,但生命尚未出现。
单细胞生物,细菌。
人造金属球,核子反应炉。
5亿7千万年前~2.5亿年前
造山运动产生陆地,出现森林、沼泽和三角洲。
寒武纪大爆发。三叶虫,水生低等植物,陆生低等植物,鱼类,两栖类。
人类鞋印,人类脚印,煤炭里的金链子,铁锅。
2.5亿年前~6千5百万年前
气候温暖,火山活动频繁,地壳板块发生变动。
巨大恐龙出现,蕨类植物,小型哺乳类动物。
人类脚印,人类手指化石和铁锤。
6千5百万年前~2百万年前
气候转凉,草地出现,陆地升起。
恐龙灭绝,哺乳类大量出现,南方古猿出现。
臂肱骨,人类大腿骨。
2百万年前~ 1万年前
气候与陆地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型态。
人类开始由猿进化成人
假造的猿人化石,火星塞,金属花瓶。
其实,许多考古学家的发现都直接地反驳了进化论支持者的论点,例如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远古不同时期的人类的直接证据,从几万年前至几亿年前的人类脚印到人体的骨骼化石,都无法被归纳到进化时间表。以下列出部分已被证实的发现。五亿四千万至二亿五千万年前的人类鞋印如先前第一章所提,美国业余化石专家米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了踩在两亿多年前的地球上的生物──三叶虫上的成人便鞋鞋印,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库克(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鞋印。(见参考数据5)二亿七千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一八一七年,考古学家斯库尔克拉夫特(Henry R. Schoolcraft)和本顿(Thomas H. 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吋(27公分),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似。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挖掘所得的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二亿七千万年的历史。(见参考数据6) 二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据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六日《中国地质矿产报》报导,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迭纪岩石上面发现有四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二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历史。白垩纪(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手指化石和铁锤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玫瑰谷(Glen Rose)的帕拉克西河(Paluxy)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18.5英吋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趾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后,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木头手柄还紧紧地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铁,0.74%硫和2.6%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质量非常好,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铁锤的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不仅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见参考数据4)
自一九六九年起史坦·泰勒(Stan Taylor)开始帕拉克西河的挖掘,在移开数吨重的石灰石后,他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似人的脚印(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在一九九九年的干旱季节中拍下河床上人与三趾恐龙的脚印清楚地交错而行,图片上通往人的站立处的脚印为人的,向右边的则属三趾恐龙的。 (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同样在德州白垩纪地层发现的人造铁锤(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经分析,铁锤制造纯度非常高且稳定,远远超出现在的炼铁技术(图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铁锤木柄上的黑色部分已经煤化,说明岩层固化时,锤子就在那儿了(图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古老岩层中的人手指化石(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将手指化石切片后,观察到化石同样具有人的骨头的孔状组织 (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戴尔·皮特森博士(Dr. Dale Peterson)用计算机扫描观察手指化石的关节与其它组织。(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 一九六五年,考古学家帕特森(Bryan Patterson)和豪韦尔斯(W.W.Howells)在非洲肯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鉴定为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美国加州大学的马克亨利教授(Henry M.McHenry)和克卢希尼教授(Robert S.Corruccini)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见参考数据4)三百四十万年~三百八十万年历史的人类脚印 一九七六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利基(Mary D. Leakey)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非洲坦尚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东线,一个叫拉多里(Laetoli)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和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火山灰沉积岩有三百四十万年~三百八十万年的历史。脚印共两串,平行紧挨着分布,延伸了约27公尺。从这些足迹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软组织解剖的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通过脚的足弓外侧、拇指球,最后传导到脚拇指,脚拇指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但通过脚的外侧传导到脚中指,且脚拇指是向侧面伸出的。(见参考数据8) 二百万年前的人类大腿骨化石 一九七二年在肯亚的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发现的大腿骨化石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据估计年代是在二百万年前。(见参考数据4)一百万年前的人类骨骼 一九一三年德国科学家瑞克(Hans Reck)在非洲坦尚尼亚奥都洼峡谷(Olduvai Gorge)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它处在约一百万年前的地层中。(见参考数据4)三十万年前的人类骨盆化石、股骨 据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国《科学时报》报导,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三十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二万六千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报导,在澳大利亚新南韦尔斯的蒙戈湖(Lake Mungo)、威兰卓湖(Lake Willandra)附近发掘出二万六千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另外在蒙戈三号坑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三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着赭石染料,手臂迭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除了上面列举的化石发现,物种间分类的矛盾现象也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海藻的种系生物学与进化论的不可靠性据「每日科学」(ScienceDaily)网站七月二日报导,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海藻专家德斯玛(Stefan Draisma)认为,褐色海藻的种系分类是不正确的,几乎应该完全颠倒过来。他的这一发现已得到很多海藻学家的支持。根据他的研究发现,人们对现有的褐色海藻各类间的关系上的认识几乎都是错的。比如说,根据现有的结论,可能会推出简单物种甚至比复杂物种出现的还要晚。(见参考数据9)在生物学家的植物分类中,海藻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的生长很简单,不管海水中,还是淡水里,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褐色海藻属多细胞藻类,常见于温带。它的种类很多,小的细如丝,大的如在加州海岸水下森林的则长达50余公尺。在分类时,科学家们除了研究褐色海藻的外部特征以外,还分析它的DNA成分。根据德斯玛教授新的种系分类,生物学家可以重新整理褐色海藻的详细分类。与旧的分类相比,新的分类方法更详尽,也更自然一些。比如,以往只有13种,新的分类则认为有20种。在这次重新的分类、整理中,生物学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种类。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只有1、2公分长的藻类。其实,这种物种间分类互相矛盾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这些矛盾的现象让许多科学家对进化论开始产生了怀疑。一般说来,根据不同物种间的差异能得出物种间的比较树形图,这也就是科学家们一般认为的进化论的证据,同时用它来进行生物物种分类的研究。如果承认进化论的话,就要承认进化论中的这种亲属关系。在达尔文时代尚未有近代的高级分析方法如分子生物学等,详细的分类是近代才有的。确定亲属关系的标准有许多,比如DNA、蛋白质、或细胞色素C等等的序列比较法。在这几种不同方式中,最广泛使用的进化树形图是以细胞色素C序列比较法为基点建立起来的。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各种标准之间应该是前后一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用不同方式比较出来的结果经常是互相矛盾,甚至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比如根据细胞色素C的蛋白质序列来比较推算物种之间的亲属关系,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人与袋鼠的亲缘关系要比人与猿的关系更近。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与猿均属灵长目,从生物学上看也有许多其它方面类似。所以从细胞色素C的比较结果所得出人与袋鼠的关系比人与猿的近,则有悖于其它标准得出的结果;且与常识不符,因为目前普遍认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从另一方面讲,澳洲大陆与其它大陆的分离是几千万年前的事,所以澳洲袋鼠与人的亲缘关系比猿与人的关系近也是讲不通的。(见参考数据10、11)此外,海龟是爬行动物的一种,然而根据细胞色素C来比较的话,海龟与鸟类的亲缘关系程度要比海龟与其它的一些爬行动物比如蛇,更相近。不仅如此,鸡鸭的相近程度还没有鸡与企鹅的相近程度大。 应该说明的是,在已经研究过的四十余种树形图中,以细胞色素C为基准的树形图还算是与进化论最符合的。那么,其它树形图中的漏洞就可想而知了。(见参考数据12)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些结果经常不见报导,人们往往只报告与他们结论吻合的观点。
猿人并不存在
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与各界人士往往会拿出猿人的例子来说明进化论的正确性。现在一般人一提到「史前时代」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画面:一群毛茸茸的人,用兽皮遮掩着身子,男的拿着长矛,女的手里抱着小孩,在山洞旁边,中间生着一团火堆;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很原始的社会。这个刻板的印象几乎在每一本生物学教科书或是每一个历史博物馆都可以见到,大部分的博物馆甚至还将这个场景制作成蜡像呢。不过这究竟是不是人类历史的真相呢?由前一章的资料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不符合这个固有概念的证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支持人类是从猿类这样的生命体进化而来的证据也是相当薄弱的。经过一百多年的考古发现,如果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那么从猿类到今天人类的各个阶段历史时期,都应该有其特征的证据……包括各阶段的化石和相应的文化遗址、工具等。可是猿类的化石找到了,人类的化石找到了,而从猿类进化到人类中间阶段的化石却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所谓人从猿类进化来的假说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皮尔当人如第一章后记提到的,曾经被进化论教科书列为人类祖先化石的「皮尔当人」(Piltdown Man)其实是一群考古学家刻意造假之作品。伍瓦德爵士对皮尔当人的描述是:「这种人种的头盖骨的头顶骨已经是人型,而下颚骨几乎是属于猿型,除了臼齿之外,都是猿形态的。」因此他宣称,这是一种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生物,也就是半人半猿的猿人。皮尔当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仅有少数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不过是将人的头颅骨与猿的下颚骨拼凑在一起,然而他们的声音却受到忽略。主流科学家完全相信已经找到了猿人存在的证据,哈佛大学的胡登教授是皮尔当人的代表性的支持者之一。然而四十年后,奥克雷(K. P. Oakley)利用含氟量测年法测定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的皮尔当人化石,他惊讶地发现,头颅骨的含氟量与下颚骨相差甚远。头颅骨的含氟量微小,仅在地底埋存几千年,并非原先认为的五十万年。接着经过学者专家重新检验这些化石,他们发现皮尔当人有以下的伪造痕迹:1. 头颅骨曾经被含铁化学药品涂抹过,使其看起来更古老。2. 牙齿被锉刀剉削过。3. 下颚骨是猿的,上颚骨是人类的,两者是被拼凑起来,再经过修饰,使其看起来更像猿人。
皮尔当人的骨头组成──下颚骨是猿的,头颅骨是人的(图片提供:Lee Krystek )
  一九五三年,维纳(J. S. Weiner)、奥克雷(K. P. Oakley)连同其它一些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声明「皮尔当人」是个科学骗局。露西由唐纳德·乔汉森(Donald Johanson)在东非大裂谷发现的「露西」(Lucy),曾被认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现在科学家已经鉴定它为一种绝种的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见参考数据8)西方古猿(尼布拉斯加人)一九二二年,生物学家奥斯本(H. F. Osborn)宣布发现了一颗牙齿,这颗牙齿同时具备猩猩、猿人及类人猿特征。他给这颗牙齿的主人取了一个名字-尼布拉斯加人(Nebraska Man)。接着,相信进化论的人士画出了这个猿人的想象图,仅仅凭着一颗牙齿。直到一九二七年,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后,这颗牙齿的主人终于被鉴别出来。其实这颗牙齿不属于人类或人猿,它的主人是一种绝种了的美洲野猪。爪哇人根据诸多事实,我们发现关于猿人的报导,很大部分是投机和欺骗多于事实。下面这个爪哇人(Java Man)又是一例:您可能不知道爪哇人被认为是猿人,其基本证据仅仅只有一根腿骨、三颗牙齿和一部分头盖骨。腿骨像是人的,而头骨却像是类人猿的。但是这两部分化石是在同一水平的岩石上相距14公尺(约45英尺)的地方发现的,现场也有真正的人头骨,而后一部分事实却被隐藏了许多年。这些化石的发现者都波士博士(Eugene Dubois)在他晚年时宣布这些化石并非猿人的遗骨,而更像是一只巨大的长臂猿的骨骼。然而,进化论者拒绝接受他所说的,于是,建立在荒谬可笑并少得可怜的证据上的爪哇人仍旧被拼凑起来,作为确实存在过的生物出现在教科书里。综合以上所述,人由猿类进化而来的说法真的是相当薄弱且漏洞百出的。不只如此,其余物种在考古中也同样存在着「失落的环节」。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引出的问题现今所发现的生物化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欠缺了生物进化的中间过程,生命的出现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在长达三十八亿年的化石记录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绝大多数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就像「爆炸」般地突然出现)。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报导<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他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动摇传统的进化论。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一文。作者丁邦杰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物种是逐渐变异的。但是距今五亿三千万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中国澄江化石群」的考古发现引起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震惊考古、生物学界。澄江化石群属于早寒武世化石(五亿五千万年前),此外在加拿大布尔吉斯发现中寒武世的页岩(五亿三千万年前),其中也有生命「爆发」的大量地质资料。可见,在寒武纪(约五亿七千万~五亿年前),几乎所有的已知动物门类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纪之前,不仅多细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迄今所发现的新元古代(十亿~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各种化石中,尚无一种可以确认为已知动物门类的祖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是在寒武纪突然出现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之前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然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在这个中间演变过程的证据。(见参考数据14)是化石记录不完全吗?但是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被誉为是最有资格批判进化论的人。他曾任美国大法官华伦(Warren)的助手,专长是分析明辨律师在辩论时所用的词藻和逻辑。当他读到进化论的文献时,随及意识到里面充满着许多逻辑上有问题的雄辩与遁辞。在《审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一书中,他多次质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进化论』是真实的?确凿的证据何在?」他在书中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迹象……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
教科书上的进化论例证遭质疑──灰斑蛾与黑蛾
另一个与爪哇人相同,常常出现在生物课本里用来强力阐述进化论的例子即为「灰斑蛾与黑蛾」。教科书上通常会展示一组对比图:一只停留于灰色树苔上的灰斑蛾和一只停留在黑色树干上的黑蛾。并且解释这一种类的桦尺蛾主要生活在英美,只在夜间飞行活动,白天时则隐藏于树干上有苔藓的部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灰色的斑纹成了有利的保护色。但是当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污染熏黑了树干,杀死了树干上的苔藓生物后,灰斑反而使这些蛾暴露无遗,成了飞鸟的美餐,于是黑蛾就因为其保护色的优势而进化成为主要群体。当空气净化法案通过后,灰色的树苔又生长起来了,灰斑蛾重新拥有了保护色的优势,于是又淘汰了黑蛾。就这样爱吃蛾的飞鸟也因为被蛾的保护色施了「障眼法」,理所当然地,飞鸟的捕食就成为这种自然选择的驱动力了。这个发生在几十年时间里的蛾的颜色的变化成了进化论倡导者非常有力的「完美」的论据。多少代的生物学家们都普遍地接受和相信着这个例证的完美,然而如同前面章节所提到的皮尔当人一例,最近有科学家也发现这是一个类似的缺陷实验,因为这张对比图并不是真实生态图,图中的飞蛾不是活的,而是特意把死去的蛾黏在或钉在树上而拍摄出来的。麻州大学的萨节特博士(T. D. Sargent)认为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人为的环境条件,飞蛾并没有在它们自然选择的环境中,于是实验中的飞鸟很快就意识到它们被提供了一顿免费午餐。而且在真实环境中,这些蛾的栖息模式几乎不曾停留在树干上,而是更喜欢隐藏在高处树冠下的树杈上。芝加哥大学的康内博士(J. A. Coyne)在一九九八年对《Melanism: Evolution in Action》一书作的评论中写到:「当我得知这张对比图中的飞蛾是刻意安排的,我的失望和悲哀就像六岁时发现每年准备圣诞礼物给我的是我父亲而不是圣诞老人。」韦尔斯博士(Jonathan Wells)是西雅图的发现学院(Discovery Institute )的生物学和宗教学专家,他认为这个灰斑蛾和黑蛾的例证不应该再写入教科书。他说:进化论生物学家对于这些进化案例是言过其实了。教科书低估了这个例子的复杂程度,虽然无法判定著名的飞蛾对比图是刻意欺骗,但也是误导了读者。确实,在英美,灰斑蛾被黑蛾所取代正好吻合了人们意识到工业和空气污染严重性的时候,而黑蛾被灰斑蛾所淘汰的时期又恰好同步于空气净化法案的通过。但是在其它一些地区,实际上灰斑蛾在树苔又重新生长起来之前就取代了黑蛾成为主要的种类。也就是说,灰色树苔的保护色作用很可能被夸大了。因此当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1. 飞鸟是否仅仅根据颜色来识别捕食飞蛾? 2. 生物学家对这些飞蛾的生活习性能否全盘掌握?3. 空气净化法案的通过可能减少了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烟,但是,那是空气净化的唯一指标吗?4. 空气、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目前仍然是人们深深忧虑的大问题。水源的污染,或其它环境因素的破坏和飞蛾不同种类的兴衰没有关系吗?即使是从基因突变的角度来看,有众多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突变。5. 如果飞鸟捕食是这个例子中进化的推动力,空气污染是主要的外在因素,那么在许多环境污染很严重的地区,为什么没有发现其它同样模式的例证? 进化论的三大经典证据现在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比较解剖学被认为是逻辑混乱;胚胎重演律被认为是观察错误;古生物学上的新发现也否定了进化时间表。现在,这个现代进化论最引以为荣的灰斑蛾和黑蛾的例子也是阴影重重。也许将来人们最莫明其妙的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假说是如何登堂入室的了。
一些有趣的问题
  有一些自然生物现象明显的违背了提倡进化论者提到的「适者生存」、「用进废退」学说,大家看了这些例子,对于进化论,或许也能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章鱼的大眼睛生活在深海中的两种动物,章鱼和乌贼,牠们每天待在漆黑的环境中,大部分跟牠们生活在同样环境的鱼类都是盲眼的。奇怪的是,章鱼和乌贼的眼部构造,竟然与人类的眼睛大致相同。依照「用进废退」假设,牠们实在用不着这双大眼睛。按照「适者生存」理论,牠们这双眼睛并不会增加生存竞争力,因此这个例子刚好说明了进化论的假设错误。毫无竞争力的寄生虫寄生在羊肝中的肝吸虫,母虫每次产卵约一千五百万个,卵会随着羊只的粪便排出。牠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必须有一种蜗牛爬过,卵附着上蜗牛,经由蜗牛移生于植物上,再由羊只吃下植物,回到羊肝中繁殖。在此过程中,一千五百万个卵大约只有十多个卵能存活。这种繁殖过程,在物竞天择中应该不容易与其它物种竞争,但是肝吸虫几百万年来,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繁殖。慢吞吞的树獭生活在澳洲树上的树獭,行动非常缓慢,排泄时必须爬到地上来,虽然它在土地上的排泄有助于增加树木的养份,但是由于它行动缓慢,地面上的捕食者很容易伺机将其捕捉。有很多动植物的繁殖、生存过程,都有类似这样不合理的情况,按照物竞天择的说法,应该很容易被淘汰。但是这些动植物早已生存很久了,而且许多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在百万年间都没有重大改变。始祖马的疑问人们常常引用马的进化作为循序渐进的例子。据说在始新纪的岩层中发现了一种叫做始祖马的小种四蹄兽化石,于是,有科学家宣称它是现代马的祖先,认为它的特征与现代马相符,表示了一种渐进的进化形式。然而,目前发现的考古证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个观点,由于以下原因,我们还不能肯定始祖马就是现在马的祖先。1. 有科学家解释说,始祖马的体形比现在马小,可见它是逐渐由小到大,进化到现在马的体形。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因为今天存在的马种仍有大小之分,比如迷你马比一般的马小很多。2. 始祖马和现代马都同样有十八对肋骨,而人们认为是中间形态的一种马(学名Orohippus)有十五对肋骨,同时另一种中间形态马(学名Pliohippus)却有十九对肋骨。3. 始祖马的骨骼结构与现代的蹄兔相当类似,这一点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一些科学家相信,始祖马与马毫无联系,它可能是蹄兔的变种。总之,化石证据并不能说明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理论;相反的,许多高等动物的化石往往突然间出现在某个岩层里。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么回事,多年来仍是许多科学家不解的疑惑。
&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四)
石油与进化论
油价高涨,人们不禁要问:石油还能烧多少年?全世界几亿辆汽车,这么多飞机来来往往。远程大型客机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85吨,最近除役停止飞行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要加96吨油。今天,充电的汽车是有了,充电的飞机看来还是飞不起来。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已非常惊人,一九九六年时就已突破七千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到二○二○年时将达到每天一亿桶(一桶等于159公升或42加仑)。 其实不用着急。据OPEC估计:按现有开采量,OPEC国家储藏量还能用八十年,而非OPEC国家的储藏量可能有二十年好用。 OPEC已查明的蕴藏量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 → 2614亿桶(约290亿吨)伊拉克 → 1120亿桶(124亿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 978亿桶(108亿吨)科威特 → 965亿桶(107亿吨)伊朗 → 926亿桶(103亿吨) 这还不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非OPEC大国。据美国能源部的资料表示,截至二○○○年一月一日为止,全世界石油的总蕴藏量为10160亿桶(约合1320亿吨)。人类在过去工业化发展的一百五十年中已消耗了一半的石油,保守估计地球上至少曾蕴藏两千多亿吨的石油。 今天,科学家普遍认为石油是史前动物在高温高压下腐化而产生的。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毁灭,才能产生今天这样多的石油﹖石油是否仅仅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我们知道人体和动物的身体70%是水,在地表面只会腐烂掉。按现在的理论,只有在地下高温高压下碳水化合物才能分解成碳氢化合物,成为石油。全世界的人口是70亿(7×109),假设每人平均70公斤重,加上人类饲养的牲畜(野生动物分布分散不计),不难计算大概可以产生三亿吨原油。
7×109×2(人+牲畜)× 70㎏ × 30﹪= 2.94×108吨 ≒ 3×108吨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据是全世界一年消耗大约29亿吨原油。换言之把现在所有人类与牲畜完全转换成原油,这3亿吨只够用一个半月的。有人说史前的生物个体大,数量多。我们假设史前「庞大」的动物有大有小,平均每个一吨,仍按有效成份30%计算,要形成两千多亿吨石油得有近七千亿头史前生物,地球上怎么装得下?况且牠们都还有一个生存环境。若假设牠们的生存密度达到了人类今天的水平,即七十亿头。那么就需要一百次的集中屠杀和深度掩埋才能生成两千多亿吨石油。但是,考古的发现并不支持这样的事件。科学家认为两亿五千万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猫淘气恐龙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