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小说,好像是完美世界 小说,里面有两个地区。在边关,双方都称对方为恶魔,还有个什么天河,还提到了古

 《爱之风景》 连载 【甜蜜旅程】
我的图书馆
 《爱之风景》 连载 【甜蜜旅程】
8:15:45 发布在
《爱之风景》是本人与浦慧根先生20年前的书稿,因遭遇所谓的“扫黄”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而未能及时出版,现赶上情人节贴出部分章节,向普天下的有情人表示祝愿!《爱之风景》引&&言&&&&&&&&&&&&&&&&&&&&&&&&&&&&&&&& 浦慧根&&白沙海&&&&插图本见&& 人类处在性爱危机中,有工作带来的,有纵欲造成的,也有“性气候”不优化副产的,但更多的是由于我们对自身误识的执迷不悟。一旦发现固守几百年几千年的“真理”成了“谬误”,便惶惶不可终日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又汇成了一股“噪音”,对我们进行旷日持久的骚扰,我们的性感神经麻木了,而试管婴儿的生长则可能意味着稀释我们的情感!人类摆脱了兽性,兜了一个大圈子,又陷入了兽性的迷惘。——那些相信王子的女人发现了自己执着追求的都是冒牌货;神秘的孤独时时幻化成墙幻化成空气幻化成星辰,可我们仍“一无所有”……——面对自然,我们感到无能;我们游离了利于引起或增强性爱情感因素的自然;爱决定了一个人同世界整个地密切关连,可我们却难以贴近世界……——我们无法把握自己,我们对原始的自然的性行为进行了防范;相当一部分人努力工作争当“英雄”,仅仅是为了能在异性世界里自由驰骋;上帝趁亚当熟睡之际从他的胸膛里抽出两根勒骨做成了夏娃,不想弄巧成拙造成了男人的得天独厚……——我们因显示了个性而被异性选择,可我们的个性却在爱情生活中无意丧失;女人企图通过打扮重新创造自己,结果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甚至有人为了50元钱向鳏夫出卖一个吻;由于刻意以追求风度,我们丢掉了魅力……——舞蹈增加了男女非性关系的性行为的机会;中国的一些导演由于先天不足,误把外国人的袈裟当作了时装,无意中为某些色情影视的出笼开了绿灯;人们宁可相信一个酒鬼的胡言乱语,却听不进一个神志清醒者的金玉良言;尽管我们的新房花样翻新,但仍无法调动至美的性感……这是世俗的胜利,恰是人类情感的悲哀。我们通过社会风景、自然风景、人体风景、主观风景和模拟风景的考察来研究爱情的生存状态,分析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对人这个性爱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人这个主体的智力活动、审美活动和道德活动,感悟各种情境信号是如何通过人这个主体的生理机制参与爱情活动,找出当代性爱危机的根源,引导我们真心相爱。《爱之风景》是我们合作“凡人情感系列”的又一本小册子,我们试图填补国内性爱理论的空白。如果这本小册子目前有助于拯救和培养情感的话,那窃以为不必苛求它永远对我们有益。内容提要 1.社会风景 1.1英雄与美人我们的爱情打上了“英雄与美人”的烙印。社会教给女人们的是怎样崇拜英雄,因而女人们常常被虚假的杰出人物所迷惑。而男人们则喜欢拜倒在漂亮女人的石榴裙下,女人的回报常常成了男人们炫耀的资本。1.2 角色的悲哀社会和生活赋予我们性别角色时,忽视了男女之间的共同点,导致了我们的悲哀。“是男人和是女人之前都是人”,应该成为我们情感生活的座右铭。我们的理想境界是:男女在政治、经济地位逐步平等的同时,在情感上也等量齐观,双双携手走入生活艺术的殿堂。1.3&&从众现象一分为二看从众现象,我们认为,它有积极的一面,它使人们摆脱孤独,它使社会文化得到一定的保存和发展;它又有消极的一面,它扼杀了人们活生生的灵性,阻止了人类情感的发展,使爱情上升到艺术的境界。面对从众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扬弃态度,使我们的爱情常爱常新,出类拔萃。2.自然风景2.1&&在自然中喘息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本能的需要,回归自然就是对人性的肯定,在自然中喘息是最优化的生存方式。我们从自然教训中获得启发而去爱人,或者是自然激起了我们的爱情。我们试图染上浓重的自然色彩,于是我们开始回归。2.2 我们的第二情人面对爱情悲剧,单靠精神胜利法无法摆脱痛苦,而大自然成为我们的第二情人,它以神奇的魔力引导我们创造新的生活。2.3 情感的底色人的情感跟黑色和月色有着一种神奇的关系。黑夜中,恋人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流露。而月光下,“淋漓尽致”又带上了朦胧色彩,使人们进入半是现实半是虚幻的境界中。2.4 替你表达了爱&&&&大海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爱情。面对大海,恋人的情感更显真挚,深沉、执著、雄浑。情人托海言志,大海也慷慨热情,替人们表达了爱情。3.人体风景3.1爱的介绍信人的容貌和身材为性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导。男性人体美标准的模糊,使得女性的人体问题相对突出。美激起了我们的性追求,但是缺少爱的意识,我们就会走入死胡同。3.2显示自己个性使我们在外界中显示了自己,我们才被异性选择,我们通过与恋人的交往完美了自己。有时,我们的个性又在爱情生活中无意丧失。3.3街上流行红裙子由于人们对女性外貌的特殊要求,“红裙子”便历史地穿到了女孩身上。女性的打扮体现了其性爱功能,使异性获得了审美享受,而一些女性对时装的盲目追求反使她们成为效颦的东施。3.4拿掉风度男人不再爱漂亮,女人不再爱潇洒,表明人类在情爱生活中真正认识自己了。这是风度的悲哀,却是人类的幸运,维系人类情爱的只有魅力了。如果你很想保持魅力,就请拿掉你的的风度。4.主观风景4.1&&美化了的人&&&&我们在爱一个人的同时,就着意美化了这个人。爱得越炽烈,美化得也越辉煌。对美化了的人,在臆想中淡化和还原之时,正是性和爱的结合之际。为使我们的爱情免入歧途,淡化之后必须进一步美化,寄予我们新的憧憬。这样,我们的爱情才得以永恒。4.2 欲望之停留欲望是不能停留的。欲望之停留,酝酿着爱情之危机。欲望之停留主要表现在期望和感知两个方面。防止欲望之停留的有效途径在于不停地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注重自己的事业。4.3&&走出魔区孤独是人类生存的魔区。孤独是由爱的排他性造成的。孤独是世纪的病,社会的结。你抱怨它,他就成为你的锁链;你顺应它,也会觉到里头的无限乐趣。走出孤独魔区的方法,就是正常地跟异性交往,丰富我们的各个侧面。5.模拟风景5.1&&爱能的释放音乐和舞蹈使压抑的性心理得到缓解。音乐和舞蹈解放了性欲,同时促进了性欲的发展。爱能的释放并且走向审美,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仁君对舞蹈不怀好感的原因之一便是舞蹈增加了男女非性关系性行为的机会。5.2酒这劳什子酒这劳什子之于性爱的影响,恰恰在于人们对酒的误解。人们借助酒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这种寄托集中表现在人们通过酒对自己进行有意无意的掩饰。5.3 声色之娱我们在影视的声色之娱中学习了爱。但目前影视中的“性神秘”和“性强化”以及影视圈内某种道德松弛现象又使我们感到迷惘。5.4性气候人类交媾需要选择适宜的气候。洞房的空间、采光、装饰,无不一一影响着性爱。色彩的明确导致了人类情感的疲劳。我们有待于摆脱困境。目&&&&录引言内容提要1.社会风景1.1英雄与美人1.1.1崇尚英雄跟崇尚时髦一样1.1.2变本加厉之后的凡人1.1.3他们发现英雄是可以装扮的1.1.4英雄就是坐在你对面的那个男子1.2 角色的悲哀1.2.1两性的倾斜1.2.2眼泪并不是女人的专利1.2.3性放纵的怪圈1.2.4男性有时也会等待&&1.2.5同步进入生活殿堂1.3&&从众现象1.3.1生存的必由之路1.3.2群星环抱的太阳1.3.3女性集团和男性集团1.3.4幼化和老化1.3.5女人的价值1.3.6不该设置的雷区2.自然风景2.1&&在自然中喘息2.1.1大自然为我们准备了太阳和月亮2.1.2鲜花总会使我们想到18岁的姑娘2.1.3在自然中我们寻觅黄金时代2.2 我们的第二情人2.2.1马背上卸下的行李2.2.2逃离女神的羁绊2.3 情感的底色2.3.1 盲人成了最有水平的鉴赏师2.3.2月亮走,我也走2.4 替你表达了爱2.4.1遐想海那边的玫瑰色2.4.2 看到海就像看见了你2.4.3 把自己和恋人的名字写在海滩上3.人体风景3.1爱的介绍信3.1.1 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海伦或高仓健3.1.2 女性人体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风景3.1.3 这口子里没有袋袋3.1.4 某些人忘记了女人胸脯的真正用途3.2显示自己3.2.1 男不男女不女,失去了被选择的可能3.2.2 只要是一棵树,总会有鸟来歇3.2.3 两个合不完整的半球&&3.3街上流行红裙子3.2.1红装历史地穿在女人身上3.3.2性爱功能走向审美3.2.3 时髦的牺牲品3.4拿掉风度3.4.1 风度是你蒙在脸上的面纱3.4.2 风度的悲哀3.4.3 魅力使爱情成为永恒3.4.4 恋人之间是不讲究风度的3.4.5 那魅力从报纸洞洞释放出能量来4.主观风景4.1&&美化了的人4.1.1花瓣上溜达的王子和公主4.1.2 变幻的主观风景4.1.3 理想的性格要求4.1.4 用财产和生命作抵押4.1.5 剩下一个活生生的真实4.1.6 种一种爱的牛痘4.1.7 我们两个好像又结婚了4.1.8 如果你再重作一次4.2 欲望之停留4.2.1 两件工具合成一副机械4.2.2金线消失在黑洞之中4.2.3拯救欲望停留的良方4.3&&走出魔区4.3.1我们仍一无所有4.3.2孤独在劫难逃4.3.3孤独也是可以转化的5.模拟风景5.1&&爱能的释放5.1.1爱之饥饿的呼声5.1.2只有木乃伊才躺在金字塔里纹丝不动5.1.3调情和交媾的文明5.1.4扩大了爱的张力5.1.5剥开掩盖爱欲的外衣5.2酒这劳什子5.2.1 畸态的酒文化5.2.2脸上的红云从何处飘来5.3 声色之娱5.3.1欣喜自己没有错投怀抱5.3.2娜塔莎·金丝姬誉满全球5.3.3接吻并不需要兑换券5.3.4爱的幻觉5.3.5影院里的口哨5.4性气候5.4.1给我一个空间5.4.2假如永远用蜡烛照明5.4.3谁也没有肆意闯入他人新房的特权跋[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12:25编辑过]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tyrboas001]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7:57:27 &&
小引我们的爱情打上了“英雄与美人”的烙印。社会教给女人们的是怎样崇拜英雄,因而女人们常常被虚假的杰出人物所迷惑。而男人们则喜欢拜倒在漂亮女人的石榴裙下,女人的回报常常成了男人们炫耀的资本。1.1英雄与美人&&&&插图本见&& 多少世纪以来,“英雄与美人”成了我们最佳婚姻的模式。早在公元前12世纪末期爆发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其根本原因就是特洛亚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美丽的妻子海伦。我国2000多年前楚汉相争到底,项羽兵败垓下,最舍不得的就是娇妻虞姬。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妻子很不雅观,他也终究成不了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我们姑且这样说,有记载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性发展史,就是英雄与美人的历史。在情感领域,人类的历史向来是悲剧。而激动我们著书立说的原因是,在现代社会里,情感悲剧依然在上演。人们的爱情观念深深地打上了“英雄与美人”的烙印。社会意识形态日复一日地熏陶着崇拜英雄的女性。我们屡屡看到很多女人为报答英雄的救命之恩而奉献了青春。在这种婚姻观念指导下,人们的爱情带上了鲜明的商品印记。我们的男同胞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英雄的心理。他们目睹窈窕淑女在彼一方,常常设想有一只猛兽或几个流氓出来,自己冲上去击败对手,从而获得淑女的好感。深谙此道的朋友还编出一幕幕活剧:几个伙伴扮演流氓欲调戏姑娘,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英雄挺身而出保护姑娘,姑娘方下决心爱上这位英雄。姑娘一点也不知道自己许配的英雄跟那几个“流氓”是哥们。男人对女人渴求英雄的心理掌握得如此精通,实在意味着妇女地位的沦丧。这对我们的“英雄与美人”的爱情观也是极大的讽刺。还像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先立业,后成家”,其实也是“英雄与美人”观念的变格。“立业”说明“成功”,“成者为王”,“成功者”当然是英雄;当成了英雄,还不怕美人送上门来?“家有梧桐树,留得凤凰栖”么!更引起我们密切注意的是,在“英雄与美人”观念的影响下,当今社会青年的“性心理”出现了返祖现象。城里不少闺秀择偶时将对方的身高作为先决条件之一;农村姑娘找对象第一要求男方强壮;而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除了职业运动员外,人类在向瘦小型发展,难道是未来的姑娘终身不婚?我们看到社会舆论对某些所谓的改革家的私生活持宽容态度,看到一些爆发户在两性问题上丧心病狂,我们觉得这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遭受蹂躏。1.1.1崇尚英雄跟崇尚时髦一样早在中世纪,骑士决斗杀人,芬芳馥郁的女子惊羡崇拜,乃至以身相许。这无疑是原始时代抢婚习俗的残留。延及后世,人们竟仍以决斗论英雄,诗人普希金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人往往属于胜利者。不久前,笔者在一家颇有影响的青年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某大学里两位男士爱上了同一位姑娘,姑娘无所适从,最后两位男生以摔跤决出胜负,一个强壮一点的男生把另一位摔到校园的小河里,失败者才“拜拜”。作者侃侃而道,看来编者也很推崇这一解决三角恋爱的方式。试问这场看似文明的摔跤,跟3000多年前希腊半岛上的特洛伊战争本质上有何区别?女人成了犒劳英雄的奖品,骑士社会的实质是英雄取代女人身边的男人,英雄似乎很能保护女性的存在。可想而知,这样的英雄对女人除了赤裸裸的可怜巴巴的性欲之外还有什么呢?而这样的女人也降格为单纯的性生物体,她也无情爱可言。她先前的男人被取代这个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她献给英雄的不是柔情,而是“性”和“美”。难怪那时的贵妇的主人,会派妻子和女儿陪骑士过夜,以换取家族的安宁。有的甚至以耻为荣,认为是一种时髦行为。茅盾在《子夜》里也写到了民族资本家冯云卿为了得到经济上的实惠,情愿送女儿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睡觉。最近几年,在我国绝迹多年的卖淫行为又有所抬头,某些地方更是明目张胆,远识之士正密切关注着。如果按照我们的构想,在爱的领域里,强化爱情的本质,使性爱恰如其分地成为爱情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我们确确实实成为情感的主人。那样的话,在女人的眼里,并不是只有英雄能保护自己,英雄并不是女人的保护神,女人不再以弱者的名义标榜于世了。生活教给女人的不是怎样去崇拜英雄。大凡事业上成功的人找对象都不大困难。“男才女貌”的观念,深入到年轻人的心灵深处。现代女性向往拳击大王,爱跟“英雄”通信。崇尚英雄跟崇尚时髦一样,为英雄而献身成了一部分女性的生活目的。甚乎其者,她们自己有时也充当起英雄的角色来。女人从小就被教育成一个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她们希望受到男人的保护。许多女孩来信跟我们谈起婚恋观时说:“总想找一位能保护自己的伴侣。女人的生活容易累,累了可以在丈夫宽阔的肩膀上靠一靠。”但有时女人又讨厌起那种保护,她们企图成为强者,男士若亲亲密密地问她:“冷不冷啊?”她会很反感:“不冷!一直问这个!”但目前的情感世界摆在女人的面前仍是个二难推理。不甘示弱的结果是患上“女强人综合症”。许多女大学生、待字闺中的女经理、女厂长、女局长,一听到人们称她们为“女强人”就神情沮丧。女人的名字本来叫弱者,她们只不过争了一口气,稍作了一番努力,就差点儿被划出“女人”的世界!男人们从来不想让“女强人”作自己的妻子,其思想根子恰恰在于“英雄与美人”的观念。“英雄与美人”,异性相吸;“英雄与女强人”,势必受到物场的制约。另一方面,女人总往高处走,有的直到走投无路时仍执迷不悟,有的一旦放弃了高标准,严要求,与地位相当的男人结合,这本无可厚非,可她们又产生一种俯就的委屈感,因为这样的结合满足不了她们的英雄向往欲。所以男女的不平等,女人也应该分担一部分责任。1.1.2 变本加厉之后的凡人在某些人看来,英雄似乎应该随心所欲的。一旦成为英雄,美人就应该拿上来。于是有些家伙达不到流芳百世,就求遗臭万年,无所不用其极。美国青年欣克利为了追求影后朱迪·福斯特,竟动手行刺里根总统。在古希腊神话中,英雄乃神人媾合的产儿,所以他的能力十分神奇,性生活当然也放荡不羁。像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一夜天就使费斯皮的49个女儿怀孕。想做英雄的凡人便变本加厉起来,相当一部分人努力工作正是出于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一旦有了一点“名气”,加之舆论把他们神化,就果真当上了古希腊神话意义上的“英雄”,他们便肆无忌惮地到女性世界里驰骋去了。我们多少善良的人们对某些颇有成就的男人走上性犯罪道路的现象不理解,说穿了,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用上述理论看一些青年的犯罪动机,我们大多能明察秋毫。英雄本色的不当追求,使得一部分男人生活中“不拘小节”,谈及怎样搞女人,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常听到一些汉子无不荣耀地说:“我玩过的女人可以编成一个排!”最近揭露出一个贪官搞了146个女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出的掘地洞。”英雄本是神跟他母亲杂交的产物,如今他成了英雄,他当然也理应乱交。而美人似乎是专门为英雄准备的。朦胧诗崛起时,某市一位青年就以《市长啊,我爱上了您的女儿》一诗成名。平民百姓爱上市长的女儿确实需要一点英雄气概。自从该诗出来后,无聊文人竞相效尤,杜撰某人跟市长之流的夫人搞关系的小说也充斥某些刊物,这难道不是“英雄与美人”的观念在这些文人的头脑里作怪吗?有时候,名妓也以美人的资格出现,那时名妓便成了英雄们的众矢之的。旧社会里,逛窑子,嫖女人,成为一些男人自豪的资本。许多人成不了英雄,为了平衡他们的心理,也千方百计地去追逐“野女人”,他们的口头禅就是“马无夜草不肥”,吃“盆里食”,不足体现小英雄——大男子气概。于是玩女人而寻求英雄的自慰感,成为他们的通病。世人对某些家有标致妻子的男人还要去拈花问柳的现象不可思议,现在用我们的观点一分析,大概会觉得释然。1.1.3他们发现英雄是可以装扮的 要想稳定我们的情感生活,纯化我们的灵魂,首先必须改革“英雄与美人”的婚姻观念。迪斯科时代造就的青年太急功近利了,他们想走捷径。他们发现英雄是可以装扮的。前一个时期报纸广播刊播的“高大全”式的、任意拔高、肆意神化的人物形象,使青年们产生了错觉,于是“英雄”便流行起来。英雄似乎就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若无赫赫功勋,就只要有浪漫精神,或神神秘秘,鬼斧神工的能耐,也可成为英雄,甚至吹牛也成了英雄的一大元素。我们惊奇地发现,纯情女孩特别喜欢倾听男朋友吹牛,电话线两端或者两个手机的一男一女可以几个钟头吹下去,网吧里更是昏天地黑,虚拟的英雄充斥。不少女孩因而迷惑了,上当了。我们还看到,不会弹钢琴的男孩买来一架钢琴,以音乐家自居,招来许多女性音乐爱好者。有些男孩在公园里和女朋友约会时,倒拿着《中国日报》,似乎读得津津有味,女朋友问他桔子英语怎么说,她说:“剥掉皮——吃!”还有人去了中国西部地区,就显得很神奇,于是乌鲁木齐、兰州去的列车上又挤进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男女,长江口、渤海湾里的水属又吃到漂流队勇士的血肉!会写几句诗恐怕说是最方便最安全的了,于是诗人多如牛毛。报纸编辑披露过一桩趣事:一个作者恳求编辑发几句他的“诗”,说“作为广告发也行”,不然,“作品”一直不见报,他的女朋友就要吹了!而天真的女孩们仍旧为找到了虚假的杰出人物而沾沾自喜,爱情骗子演不绝人间喜剧!这里,我们要真诚地劝告女孩,放弃你那英雄向往欲吧!在情感方面,所谓英雄与普通人并没有多少区别的,也许普通男人爱你爱得比英雄更深沉些。我们也同样真诚地劝告男孩,放弃你那美人向往欲吧!在情感方面,所谓美人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区别,或许普通女人爱你爱得比美人更恳挚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在青年时代就感叹过:许多英雄和美人都逝去了!是这样的,万物都在消亡,只有你真正的爱情永恒。1.1.4 英雄就是坐在你对面的那个男子如果不是以上述的观点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势必惶惶不可终日。男子们爱美人,使得许多美人害怕男人的目光,使得很多美人深居简出,因为她们一出闺房,每一个口袋里有一点钱的男人都想买,口袋里没有钱的就去偷,去抢。你卖给谁呢?男子们还往往看到美人的疲惫而兴奋,犹如性亢奋一样。然而美人毕竟太少了。男子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他们便对现有的妻子不满了,认为自己上了当,像贾宝玉在洞房花烛夜发觉林妹妹换成了宝姐姐一样。而进洞房前确确实实以为是林妹妹啊,或许是化妆品化妆了的缘故?这小日子可怎么过!女人爱英雄,她们认为能借助英雄来鉴定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保护本身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岂知一个男人成为“英雄”,将是一场灾难,“洒向人间都是怨”,他既要支配一个时代,也必将支配你!何况你爱上了的英雄是一个头戴灵光独立于我们凡人之间的抽象的东西!如果说,“爱,更多的是为了生存”,那么,我们在当今时代的生存问题遭到威胁了吗?如果我们仍然喜欢“英雄”这个好听发词儿,或者这个“英雄”指的是“美化了的人”,而没有“伟大”“神奇”的内涵,那也未尝不可。既然如此,那么,那英雄也只能是坐在你餐桌对面的那个男子。[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09:59编辑过]
7:58:32 &&
1.2 角色的悲哀&&&&社会分工和生活意识对性别角度的规范制约,使男女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男性,刚强、进取、独立、感情不外露;女性,温柔、依附性强、脆弱、情感外露等。“我是女人,他是男人。”这种角色意识,使得我们的性和爱情兴奋起来。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构成了家庭的对等细胞。问题是,人们过分强调两性的差异了。1.2.1两性的倾斜上帝乘亚当熟睡之际,从他胸膛里抽出两根肋骨做成一个夏娃,本意为了使亚当消除孤独,使灵长万物的人也异性繁殖,但结果竟造成了男人得天独厚,男人可以“生出”女人的奇思怪想。随之而来的结果也自然是女人必须依附男人。由于从众的心理惰性,人们不去研究事实真相。其实,每一个男人都是某一个女人身上掉下的肉。有读者会说,每一个女人不同一定的男人结合也断然生不出“男”(或“女”)来。是的,大致如此。不过,现代科技可以体外受精。问题严重性在于:人们对第一性征的差异就流露了极大的爱憎,见婴孩小肚子下面多长出了那么一点儿物事,大人们喜形于色,反之,“多云转阴”。多少年轻的母亲也因此遭灾。在男尊女卑封建意识严重的人心目中,女人一降生,直到生育出男孩来,她的罪孽似乎才赎掉一部分,如果生不出男孩,她则受辱负重一辈子。男人的气力比女人大一点,因而人类第一次大分工时让男人管狩猎,女人管畜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充裕,社会分工的男女界限应该逐渐淡化。可这几年来,不少经理、厂长、局长们在生活中谈女色舞,在生产中则闻女色变,他们无论如何不肯接收来谋职的女大学生。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女厂长、女经理、女局长竟也为虎作伥,她们的借口是经济效益。这些×长们只看到鼻子底下一杯酒,他们鼠目寸光而又故作风流,爱戴变色眼镜。他们看不清客观实际,看不到女同胞为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创造了多少财富,作出了多少贡献!纵然是女人生理方面的生儿育女,也是给我们整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贡献!而一些莫名其妙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伦理学家,在他们的著述里,也头头是道地论证和强化男女生理、心理、情感各方面的差异!他们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差异正是他们这一代的什么家“论证”和“强化”成功才日益根深蒂固的。据报道,南太平洋某些岛屿上一些部落的男女生理、心理、情感等的差异,跟我们这些文明人正好相反。在他们那里,主要的生产劳动由女人承担,男人则在家管理些家务。女人在野外生下孩子后,在水里洗一洗,将婴儿抱回家,即由男人坐月子。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现代社会盛行的两性差异的意识,使男人成为“变形金刚”,使女人成为“花仙子”。于是,男女两性构成了“对立”。这种“对立”又导致了“抗争”,“破坏了日常生活,促成了孤独。”(日本婚姻心理学家国分康孝语)导致了我们作为角色的悲哀。1.2.2 眼泪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性原来和女性一样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他们在童年时代从母亲那里学到了温柔,青少年时代,在纯男子的交往中,他们又发展了刚强的一面。他们成为刚柔相济的“全”人。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男人在请求跟女人发生性行为时,显现出了百般的温柔。在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周朴园就是那么恭敬地跪在鲁侍萍面前!我们也曾多次听朋友说,他们就是用廉价的眼泪感化了他们的对手。有些姑娘也坦率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委身就是因为“他在我面前哭了”。而在公开场合,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却不允许男人随便掉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咒语告诫我们,为女人掉泪不值得。结果多少男儿有泪往肚里咽。眼泪中有不少有害于身体的物质,伤心时痛痛快快地流泪有益于身体,这或许是女人平均寿命长于男人的因素之一?习惯意识左右了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人们对偶尔表现出感情的男人称作“女人气十足”,而把妻子对丈夫的百般关心讥为“妻管严(气管炎)”。其实,眼泪不是女人的专利。前国家领导人的一个贴身警卫因晋级问题流了眼泪,领袖也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提级时”一语广为传播。社会迫使男人们要有一副刚强的样子,岂知不争气的男人们色厉内荏。久而久之,男人们渐渐学会了欺骗人生。1970年代末,笔者一位从不写诗的同学在大学的一次诗朗诵会上学着普希金的腔调慷慨陈词:“生活欺骗了我们,我们也欺骗生活……”在这欺骗之中,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女性。婚前,她们喜欢所谓有男子汉气质的男子;婚后,却发现这种男子汉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是个障碍。大丈夫们习惯于呼风唤雨,却不习惯受人颐指气使。男人的感情禁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爱情生活。有的男性感官的迟钝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男人们往往喜欢女性能够正视自己的情感。在夫妇生活中,男人的情感极易受到女人的伤害,妻子们动不动骂自己的丈夫“有毛病”,极大地伤害了丈夫的自尊心。他们有口难开,局促不安,因而马路旁边的电线杆上贴满了治疗阳痿的广告。接受过此种治疗的男子都说那是骗人的勾当。治疗阳痿的良方在于性心理的卫生。性心理卫生了,也就获得了健康。若角色概念太强烈,势必成为“工具”。我们要奉劝女子的是:男人并不像人们心目中那么钢筋铁骨,他们实际上外强中干得很,他们的情绪其实也是极需要安抚的。你若一门心思找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你的结局一定很惨。你谈一个或者结婚一个就不满意一个。我们观察了一些铁心铁思的“铁姑娘”,发现她们一个个半老了仍都是单身女。由于人们沉醉于性别角色,结果女人有了表现情感的自由。一个男人看到一个女人哭泣,还会认为其感情丰富呢!我们记忆犹新,江青哭闹中央政治局时,能扭转乾坤的领袖们都束手无策。女人的喜怒哀乐,的确能影响男人的心境。人们发现女人该哭的时候没有哭,都认为神经不大正常。其实,女人的名字并不是一直叫“弱者”,她们也有刚强的一面。现代女性大多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都不很乐意老是呆在厨房做家庭主妇。妇女走到田野,走进工厂,走上讲台,登上航天飞机,可以说是反角色悲哀的好兆头。但那仅仅是兆头而已。我们居住的星球仍按其惯性运转着。社会对男性情感的限制,迫使他们对事物感兴趣,而女性对人感兴趣。男孩从小喜欢玩飞机、坦克、冲锋枪乃至铁臂阿童木一类的玩具,而女孩则爱抱洋娃娃抑或赋予人性的小猫小狗。起于幼年时代的这种分流,使人们一开始认识社会,就进入了性别角色,幼儿园老师奖赏勇敢的男孩,而女孩只能凭听话温顺受鼓励。这种习惯严重影响了男女的全面发展、重感情和重事物的差别加剧了男女的角色差异。男子们呆在家里,彻夜厮守在妻子身边被人们说成是“窝囊”,所以不少丈夫便千方百计逃离家庭羁绊,屡屡跟着赌场走,生出诸多是非。综观我们的社会,对爱情家庭生活的不满,女人远远多于男子,她们需要男子的感情甚于男子的事业。我们可以预言,角色悲哀消灭之日,就是社会安宁之时。1.2.3性放纵的怪圈男性的感情被压抑了。但不仅仅是压抑而已。他们失去的平衡凭借性行为的放纵得到了补偿。男人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诸多矛盾的统一。由于感情没有跟上,他们便跟陌生的女人随意做爱。为了追逐某个异性,他们可以挥金如土,弄得他们的妻子坐卧不安。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发现一个小镇上的个体户,每天傍晚,他的妻子就要来镇上守着,直到双双一同回去。笔者还了解到一个一年奖金11万元的厂长,他跟厂子附近一个暗娼说好睡3夜,给她6000元,结果暗娼得到了6叠票票后,第二晚她名义上的丈夫回来了,协议当然无法继续履行,但那个厂长也无所谓,他反正有的是钱,仿佛和那个女人睡上一宿自己果真成了“英雄”似的,英雄海量,他也不计较那几千元钱。这个事例当时很使一般男女瞠目结舌。作家们习惯用“兽性”来形容性放纵的男性。而那些浅薄男人则认为性行为是人的动物性,是动物的本能,和动物本来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为自己的“兽性”得意忘形。由于女子第二性征出现时的性欲极其纯洁,她们对异性的渴望仅仅渴求得到爱抚,最多渴望得到拥抱或接吻。她们并不想动“真格的”,除了受到特殊的性教育外,她们也不会知道动“真格的”。许多女子是以这样一种情态进入情感生活的,不像男子那样一开始就有性生活的欲望。她们的性欲并不十分强烈。这样就造成一种错觉:女人没有太强的性行为欲望。这在二十三四岁前,是符合女子的心理实际的。这个年龄以后就不一样了。可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情况注意不够,看到女子在正常年龄里流露出稍强一点点性欲,就称之为“骚货”。笔者大学里曾有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女同学,许多男同学都骂她“破鞋”,她常常泪眼盈盈,现在想想那些哥们太不道德了。许多早期心理学家曾经认为,只有妓女才有性欲。这种观念极大地扼杀了人的灵性。女人们受这一观念的影响,也往往因为自己的性冲动而自责。在强奸案中,相当一部分女人因为感到了纯生理的快感而也产生一种犯罪意识,最终不去告发,从而使罪犯逍遥法外。有一位年轻男子曾恬不知耻地向我们述说他的“艳遇”:夜晚,他常在市郊结合部的马路上溜达,看准目标下手。有一回,他拖住一位去城里上夜班的姑娘到田野里实施暴力,作案后,姑娘哭哭啼啼,他安慰她,“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竟陪姑娘到附近她的亲戚家,姑娘的亲戚以为那男的的是女亲戚的朋友,泡了茶招待了一通,而女的终究不向谁说出这桩案子。上述案例发人深省。社会对“性”的不平等,制造了许许多多“神秘”,留下来一片片“真空”,诱使人们去“探求”,去“涉足”,结果加剧了不良风气的泛滥。日本战前刑法规定了“通奸罪”,但战后为了体现“男女同权,夫妇平等”的精神,又废除了该罪名。我国除台湾地区外刑法从来不列“通奸罪”,只让伦理道德去谴责“通奸”行为。但我们仍然认为,不消除角色之悲哀,通奸行为绝不会收敛。日本就是一个反面例子。日本男性对女子卖淫极其宽容,如今发展到海外,已令世界各国深恶痛绝。1.2.4男性有时也会等待&&在两性交往过程中,社会给男性以主动的权利。称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月亮的清辉是太阳给予的。人们的思想至今竟仍禁锢在伊甸园里,认为任何一个男子追求女子应该是积极的,并以“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不敢主动的男子。而女子爱一个人只能尽量隐瞒自己的感情,甚至违心拒绝对方的爱欲。在她们的观念中,主动接触男性是“下流”,并认为男性非常看不惯这类女人。而男子们往往被假象所迷惑,不敢伸出强有力的手臂。常有青年朋友询问我们:“通过几次接触,女方时时流露出好感,下一步我该怎么办?”进攻嘛,邀她看电影,月光下漫游,春天世界里旅行……问题当然并不如此简单。有女子为了标明自己身上的十足的女子气,往往对男友表达的热乎置若罔闻,有时甚至以真情实感的另一极端表现出来,这使我们许多男同胞陷入极度的迷惘。曾有一对男女,中学时代彼此就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征得女孩同意,男孩读了军校,当了军官,回乡与女孩相会,朋友们要他们的爱情明朗化,说好了让“他”和“她”搭档玩牌,让“他”和“她”一块输,逼着她俩表演节目。表演什么节目呢?什么节目都通不过,朋友们要男的吻一吻女的,他果真鼓起勇气吻了,朋友们认为这一吻等于盖了他的章,女的就是男的了。结果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女的反手给男的一记耳光,这一耳光打得天旋地转。男的狂奔而去,回到连队,草草地与驻地附近的一位幼儿教师结了婚。女的懊悔也来不及,她这一记耳光把双方朦朦胧胧的情感打成了无穷无尽的是是非非。她看到他结婚了,绝望中和一家旅社的经理成了亲。那故事很长,那女的很久以后仍恋着挨耳光的他,双方确实藕断丝连,并且不久又“死灰复燃”,于是双方都又离了婚,男的降职降级受处分,女的弃职离乡寻恋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双双命归黄泉,成了悲哀的角色,成了令人心酸的殉葬品。主动不主动棒打了多少鸳鸯!姑娘不知道,在求婚的问题上,女方主动,常常更能使男方充满信心。我们认为,在爱情问题上大胆主动的姑娘是最完美的姑娘。至于男女在性生活时,女性更是被动,大多数女子甚至认为做个好妻子就是尽可能满足丈夫的情欲。她们不知道,老是丈夫主动,丈夫会感到疲劳单调。男性有时也有等待的侥幸心理。尽管社会习惯认为只有男性主动进攻,男人是两性的主宰,而在两人世界里,丈夫是渴望和妻子平等的。哪一个男人没有母亲和妻子?古往今来,除了个别极端夫权主义的家伙外,一般人对母亲和妻子总是脉脉含情的。我们不乏或将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妻子主动,我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合欢之乐。实际上,女性确实也有主动的要求,只是社会把她们的主动性“制约”了。笔者有一个兄长曾谈在及性生活时说:“三十如狼,四十似虎,五十如狼似虎。”并且补充说:“我指的是女人。”在性生活中,主动与否是不会导致支配与被支配的问题的。1.2.5同步进入生活殿堂我们承认男女因性别差异带来的心理生理差异。我们也能容忍迄今为止男女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不同角色,所以我们比较客观地分析了这种性别角色造成的悲哀。但是我们不能容忍这角色的悲哀发展下去。我们承认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而且认为无论男人或女人都有七情六欲的,男人喜欢的,女人一般也喜欢。男人的心理需求往往也是女人们的心理需求。早先人们认为吸烟有害于健康时,全世界成立了戒烟日,男人们点燃香烟时就忧心忡忡。但人们认为吸烟无非是一种姿势,一种生活方式时,女人们也群起而仿效之,据说健牌在美国是作为女性烟的。在情感问题上,早在第二性征出现前,女孩就跟男孩一样,爱慕异性,憧憬着未来,矫枉过正,第一个喊出“性解放”口号的人,或许本意在于“情感解放”。一些无聊的浅薄的男女却以为是“性开放”,“性乱交”。许许多多东施纷纷效颦,是可笑,孰不可笑?据精神分析学者分析,许多男子心目中潜藏着像女性那样生活的愿望。是不是可以作出如下的推想呢?男人不能像女性那样富于创造性而求助于女子,所以历来男性主动求婚。母亲单独带孩子,人们没有什么可说的。父亲单独带孩子,父亲以及周围的人们都说他“又当爹又当娘”。观察一下人们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很少见到有揶揄或怨恨的,较多的则是安慰和自负,有一种创造的欢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母亲说成伟大的象征,而一般不给父亲这样的殊荣。问题的另一面,父亲们是不是以“庄严”的行为弥补自己的心理失衡?近两个世纪来,无论是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都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确实在不断提高,而我们着眼的还要是妇女情感地位的提高,使男女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情感领域也趋于平等。日本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是男人是女人以前都是人。”这句话的意义就在于肯定了我们每个人都共同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天才诗人但丁,还有卓越的艺术家拉斐尔,早就预言到人类历史以男女关系的平等为终结。我们期望男男女女携手同步进入生活的殿堂。[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04:45编辑过]
7:59:21 &&
小引一分为二看从众现象,我们认为,它有积极的一面,它使人们摆脱孤独,它使社会文化得到一定的保存和发展;它又有消极的一面,它扼杀了人们活生生的灵性,阻止了人类情感的发展,未能使爱情上升到艺术的境界。面对从众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扬弃态度,使我们的爱情常爱常新,出类拔萃。1.3&&从众现象插图见
从众是人类的一种抄袭现象。它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我们的个性。从众使人们进入了某种特定的思维轨迹。从众行为虽使我们的社会文化得到一定的保存和发展,但我们是以惰性作为代价的。1.3.1&&生存的必由之路从众源于人类的本性。自从人类在发展道路上形成“社会”以来,从众心理也应运而生。人们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排遣孤独,求得生存。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构成从众圈。这个圈像孙大圣用金箍棒给师父师兄们划定的圈子一样,使一切妖魔鬼怪望而却步,唐僧们只有处在这个圈里才能安然无恙。同样,每一个原始人只有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才能抵御或躲避洪水猛兽的侵袭。他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图腾崇拜即是从众心态的反映。可以想见,每一个原始人都是赖以群体而生存的,从众成了生存的必由之路。阶级社会前期,专制制度强迫人们从众。阶级社会后期,则采用民主制度使人从众。到了近代,是通过舆论使人潜移默化。没有一个统治者不重视宣传的作用,诸如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平等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消除个性的从众。宗教、习惯、风俗也构成了一个从众圈。千百万人指向一个信仰,一个信仰让异口同声:“阿门!”这些都是从众心理的伟力。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形式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人人佩红袖章,个个背语录袋,言必称希腊,10亿人只准有一个思想,个性被淹没于于从众之大海汪洋。1.3.2&&群星环抱的太阳我们不否认正常的从众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的调适作用。从众从来是功过相当的。因为从众,人们才不孤立于社会而存在,不成为孤家寡人。每个人一般都通过从众来解放自己。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从众心理对小孩的影响。“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祖母和母亲都这样对她们的掌上明珠唠叨。当母亲谴责小猫小狗时,所有的大人都装出谴责小猫小狗的样子,从而做出强有力的暗示:“看,我们都持这个态度!”迫使孩子也作出同样的反应。果真,孩子也谴责起小猫小狗来了。牙牙学语,本身是从众的雏形。人们重视家庭教育,其理论依据也在这里。孩子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表现了从众的行为。当到了能够产生性伴侣的联想时,男孩子已经把自己纳入男女两个集合之一了,并且知道裙子就是女孩穿的。一位朋友的儿子6岁时随其外出,另一朋友开玩笑说,将她的女儿嫁给他,你道6岁的儿子怎么说?“我××(出生地)已经有(妻子)了!”他所谓“有了”的,是指在托儿所里认识的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从中可见从众心理在孩子身上打下的烙印。毋庸讳言,男孩子偶尔目睹了父母的亲热行为,在他感到不能和父亲争夺母亲时,他的心便女小朋友在一起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独生子女们在各自的家庭里,都俨然成为群星环抱的太阳,但他们仍把幼儿园视为第一个真正的乐园,他们在小伙伴中感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长大了的人们也一样,在集体中取得了安慰。在舆论中受到压力时,我们又都出于“自愿”而从众。1.3.3女性集团和男性集团从众心理实在是根深蒂固的,它极大地影响我们青年朋友的爱情。我们常听到一群群女孩子一起发出咯咯咯咯的笑声,她们共同分享着什么秘密,她们每个人都态度都代表了集体性的情感取向,或发誓单身同盟,或分头行动。一个男孩单枪匹马闯进这个集团往往遭到失败,因为他们中的某个人的择偶标准,融合了集团的标准。楞头青自然属于淘汰之列。某校曾有“四姊妹”的小组合。其中之一早在大学一年级时就有几个男生追求,追了整整两年,结果当然丢盔弃甲,落荒而走。后来几个男孩分别向四姊妹发起进攻,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感情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后,其他三姊妹也即“分崩离析”,各自成了“从众”的俘虏。我们在观察中还发现,在一些女工密集的厂里,人们请有偶女青年做红娘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在婚礼上,我们看见女傧相“人”出不穷,新娘无疑在宣告:我的婚姻得到了这么多小姊妹的赞同!沙叶新的《寻找男子汉》一出,姑娘都以艺术形象作为参照物。我们无数次听到,无数次信上读到:“当今时代,真正的男子汉太少了!”结果是,未婚青年中,大龄辈出,引起了社会学家、妇联和共青团组织的担忧。一部艺术作品影响了多少人的思想观点,怪不得人们把文学艺术家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艺术家们确实应该三思而后行啊!当然,沙叶新本意也许在于革故鼎新,拨转陈旧的从众现象,结果是造成了新的“从众”。关于男子汉组成的男性集团,他们的从众心理比姑娘们淡一些。这并不是说他们生来有什么优越。没有,丝毫没有。他们仅仅得益于“后天”。社会文化形态鼓励他们比女儿们大胆地创新,敢想敢说敢为,他们阅读性文化著作比女性们堂皇得多,“名正言顺”得多。几个男性在一块,彼此交换性经验毫无顾忌。如果没有直接经验,他们会把书上看来的,道听途说的移花接木成“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又造就了男孩们游戏爱情的可能性。“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天仙配》随即风靡。世界分成天和地,天上有太阳和月亮,地上有高山流水,阴阳相合的现象无所不有,到处是从众心态的温床。笔者有一位女学生,大一时,最苦恼的就是同寝室中只有她没有情书可读!高等学府里如此,社会上更是如此了。不知多少善男信女在不懂爱情为何物时草率结婚。一般人都认为,到了择偶结婚的年龄就“刻不容缓”了,他们的母亲想登上“奶奶”的台阶!多么可悲的从众心态。这种心态加剧了男女心理上的不平等。男子娶来了媳妇,就把媳妇视为附庸,或者看作花瓶,也有干脆作为工具。男子若入赘做女婿,则成为吃女家饭的人,舆论也给他的心理施加压力。这也就是新婚姻法提倡的丈夫到妻子家里落户实现起来如此之难的原因之一。1.3.4幼化和老化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称呼上的从众现象。首先是幼化现象。男人发现女人很天真很可爱,就冠以“女孩”二字,有的还甜腻腻地称之为“小鸟”、“宝贝”、“好妹妹”。这种心态就为夫妇年龄男大女小的习俗推波助澜。在我们中国,人们普遍能容忍男大女一二十岁,而不能容忍女大男四五岁。商店里的洋娃娃多以女性形象出现,其原因盖出于此。其次是老化现象。男人们为了表示和妻子的关系亲密和随便,以“老太婆”作为口头禅,这种称呼似乎体现了男人们的恋母情结,他们把妻子也视作母亲了。母亲当然是“老”的了。但实质上是出于一种防范心理。把自己的“娇妻”称之为“老婆”或“老太婆”,可以免去不法之徒想入非非的麻烦。上述幼化和老化现象确实很能体现大丈夫气候。男人们便心领神会了。我们发现,“姑娘”这个词男人们用得越来越少了。将幼化(“小”)和老化(“姐”)结合起来陈道的现象又重新时髦起来,大有取代“同志”这个通称之势了。1.3.5女人的价值女人的从众心理大于男性。男性在爱情上爱耍花招,而女人们则习惯于某种模式,择偶时左思右顾。有时旁人的一个意见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历来女儿的婚事由父母作主。近年来,随着文化教养的提高,女子普遍重视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但她们很容易接受朋友、师傅(老师)及婚姻介绍所的意见。比较而言,舆论在女人身上的效应显而易见,待价而沽成一时之尚。可见从众心理扭曲了我们多少女同胞的人格,使她们离开了爱的本质。果获得的是什么呢?请看1990年代初上海一位小姐和个体户阎王阿×的婚姻:双方本来同住一条弄堂,距举办婚宴的某大宾馆仅5分钟路程,妻子却要丈夫动用“双塔纳”“皇冠”等各式汽车44辆,沿上海滩最繁华的淮海路、金陵路、外滩、南京路兜大圈子。婚前女方知道男方无性生活能力,但为了维持每月1000元零用钱的高消费,仍嫁给了他。他们的婚姻无丝毫爱情可言,但仍牢固地结合了,而且引起了无数女郎的啧啧称羡。这不正是“金钱第一,待价而沽”心理泛滥的结果吗?这种从众心理已经导致了和正在导致着,还将导致一宗宗一位革命领袖称之为“庸俗的和肮脏的”婚姻。 1.3.6&&不该设置的雷区面对某种时髦现象,许多人辄心向往,但忽视了爱情的本义。国人的婚姻从来重责任,陈世美千古留骂名。这使我国的婚姻状态长期处在低质量的高稳定上,爱的艺术被多数人忽视。伦理学家也偏重于道德责任方面。他们介绍外国婚姻状况时,也有“拿来主义”的法宝,在轻描淡写地说了某些西方国家较注重爱情艺术后,旋即指出他们离婚率如何如何高,社会如何如何不安定,给我国青年读者设置了许多雷区。我们设想,如果一种新的情爱理论有助于加深情感的话,那么不必苛求这种理论永远对我们有益。人类社会在发展,人类情感岂能固步自封?我们容忍从众心态的存在,我们研究从众心态的利弊,我们提出出类拔萃的情爱艺术。看来留一块净地以形成和发展独立之自我是至关重要的了。你想怎么爱就这么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有各种不幸。我们试想:为什么幸福的家庭不能有各种幸福呢?要晓得你们是古往今来天地之间独一无二的一对,为什么不使你们的爱情也成为举世无双的呢?[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13:48编辑过]
7:59:34 &&
小引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本能的需要。回归自然就是对人性的肯定。在自然中喘息是最优化的生存方式。我们从自然教训中获得启发而去爱人,或者是自然激起了我们的爱情。我们试图染上浓重的自然色彩,于是我们开始回归。2.1&&在自然中喘息一位刚从玉池中沐浴上岸的裸体少女,仰面躺在青草丛中——睡着了,满头湿发和生机勃勃的草丛融为一体,头向右微摆着,右手自由自在地按在脖颈和右乳峰之间,右肩旁边的草地上开放着几朵红蓝相间的小花……笔者读到这幅彩色照片,心中涌起无比美好、圣洁、恬适的感情。这幅照片的标题,记得是“在自然中喘息,品凭着大地的温香”。2.1.1大自然为我们准备了太阳和月亮是的,自然给了人类多少的恩泽,给了我们多少灵性!几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不知道耕作,只懂得狩猎采集,大自然就提供了他们生存的环境,准备了太阳和月亮。阴阳变迁,刮风下雨和春夏秋冬,使童年人类的男男女女得到许许多多暗示,潜滋暗长了生存的本能,性的欲望唤醒了人类生命的潜能。祖先们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期,他们实行群婚制,他们的性生活彻底公开,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青草红花丛中,他们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性生活的魅力保证了种族的繁衍。但祖先们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人体繁殖机能的科学道理,看到两性交合而后生出子女,觉得神秘而又不可思议。他们进退维谷,只得到自然界中寻求答案。他们从杂乱纷繁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于是将大自然现象跟性爱现象联系起来。他们深信雨能让女人怀孕,跟雨滋润了土地后使种子发芽生长结出果实一样。在原始壁画中,我们看到生殖器画得特别夸张。还有的部落,干脆把生殖器当作图腾来崇拜。汉代画像砖中的伏羲和女娲,上身是人形,下身则是蛇形,两条蛇身紧紧缠绕在一起。祖先在两性相悦中创造了天地世界。在各大洲的落后部落中,至今几乎仍有定期的宴饮活动,长期的,热烈的,不顾一切地野外纵欲。许多居住在海岛上的原始人,每年仍在雨季进行规模宏大的“宴饮”,以庆祝太阳和地球每年一度的媾合。原始人的生活习惯和性行为完全受自然影响和摆布的。他们看到炎炎烈日之下,大地上生出许许多多野草、树木。野草中、树木下可以避暑,他们于是折下树枝和草叶放在头顶遮荫。草地免使大地裸露,女人们就率先用草叶遮住自己的阴部。但在天地同欢的下雨天里,人们还是虔诚地接受神灵的启示,将一切遮掩和遮羞的东西剥个精光。刮风下雨原是自然现象,可是原始人误以为是天地的相爱。下雨有其自身的气象规律,可是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弄巧成拙了。有的地方长时间很少下雨,那些地方的原始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原始宗教就逐渐产生,并以救世主的身份施行“禁欲”。从此性爱也逐渐变成了罪孽。于是性爱悄悄游离于自然。欧洲的中世纪,禁欲主义黑云压城,神学家奥利金干脆“以身作则”,把自己的生殖器割掉了。《圣经·新约》也说:“凡见妇人而动淫念的便已经行淫了。”这个压抑性欲的黑暗年代直到1348年代意大利弗罗伦萨流行黑死病,7个名门少女和她们中3个人的男友逃离都市,回到大自然中,每天围坐在一棵大树下讲故事,讲了10天,共讲了100个故事,才告结束。在我们泱泱大国中,由于历史较早进入文明时代,早有2000多年前的孟子指出:“食、色,性也。”后有800多年前的程朱理学提出:“顺天理,灭人欲。”所以禁欲主义者在我国虽有一定市场,但为害不似中世纪的西欧那么严重。然而,这里的好事又引出了一个坏的结果:我国就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因而还保存着一种原始的宗教思想。我们信奉清心寡欲,我们性爱离开了自然后就长时期没有复归。明代除《金瓶梅》以外污七八糟的淫秽小说都致力房事的描写也是一个佐证。无聊庸俗的下流作家把人类高尚丰富的性爱局限到区区床榻之上。薄伽丘的伟大在于让青年男女回到新时代的大自然中。你看,昔日的小树早已参天,树荫下凉快清新,薄伽丘和但丁一样是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的先驱,他们的旗帜上写着:人性万岁!我国的曹雪芹的卓越之一,也在于肯定人性,他描写性爱跟《金瓶梅》相比,简直是超凡脱尘。他精心设计了大自然的缩影——大观园,他也把少男少女引到山水草木之中。2.1.2 鲜花总会使我们想到18岁的姑娘诚然,回归自然,就是对人性的肯定。因为人性,人的欲望首先是从大自然中得到默契,得到首肯。回归自然即肯定人欲。回归自然就是为了把性和爱结合起来。心理学家认为,对性的憧憬是人生历程中的精神支柱之一。只有在自然中,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意志的体现,即性爱活动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力度存在。我们高瞻远瞩,认识到性爱的目的除了两性相悦外更为了创造新的生命。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所理解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使性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而绝不是让人们返回到近乎原始的自然的性爱中去。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解放思潮源于资本积累的厌倦,他们看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我们的国情跟西方不能同日而语。我们坚信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永远向前的。时间不会倒流,明天会更美好。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又成了自然万物的灵长。我们离不开自然,到太空城里去谈情说爱生儿育女大概是21世纪中叶的事情。我们从自然的教训中获得启示而去爱人,或者是自然激起了我们心中的爱情。所以笔者对上面提到的“在自然中喘息”那帧照片久久不能忘怀。与天地、阴阳这一对对矛盾在自然中得到统一一样,我们之中的男性和女性的“搏斗”也在自然中达到均衡。两性的结合以天然的生理差异为基础。人类在为生存搏斗的同时,也表达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自然也影响了婚姻风俗。人类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再走向男女平等,这就是性爱发展的大趋势。自从我们的祖先认为天和地会媾合的那一天起,我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认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天地相爱的结晶。这种文化积淀在我们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没有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是不爱自然的。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科学知识,给我们饮用,让我们栖身,也时时提醒我们有没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有没有爱的空寂。华滋华斯在《给云雀》中写道:“我走过荒野凄凄凉凉,今天我心境闷得发慌。”彼时彼刻,他想到鸟在爱情方面得到了满足:“你有一个窝巢,让你爱,让你休息。”当华滋华斯吟诵自然的美时,正发出直到30岁结婚时还不曾满足过的爱情呼声。我国台湾诗人覃子豪对着“海洋”、“森林”、“星空”、“山谷”说:“我怀念你”,“海洋”们都热情回应。向恋人“倾吐思念”时,恋人却“如石像”,“沉默不应”,诗人因此感到极度的伤心。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许多山间水乡的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更是绘声绘色地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对爱的渴求。没有什么境况能比得上我们在自然中更渴望爱情,更想念恋人的了。流水有情,落花更有意。“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同饮一江水”,怎不日日思念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能不恋自然?春天,郊外,油菜花是专为恋人开的。有时一阵毛毛细雨又似乎暗示了幸福,歌者嘲曰:“幸福不是毛毛雨”,又挑逗说:“(幸福)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如果下大雨,更妙,我们和恋人躲到一把花伞下,靠得那么近,抱得那么紧,我们心里有不可名状的高兴,要接吻就接吻,而且这些亲密的举止比在小房间更充满诗意,更有魅力,更有质地。丽日蓝天,花香鸟语总让我们感到一种节日的气氛。一个古老的森林可以是产生深刻爱情的源泉,一朵鲜花总会使我们想到18岁的姑娘。自然的崇拜心理,使得我们把爱情寄托于自然。我们在自然中脱去了伪装。我们的想象力自由飘荡,简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在自然中我们暴露了平时自我克制的欲念。在《青年信札探美》开卷篇中,我们读到那位名叫继刚的朋友在旅游中,竟毫不犹豫地把手搭到了他的女同学雪春的肩上,雪春毫无反感。这时继刚觉得他真的爱上她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大自然中,我们仿佛爱上了一个人,但回到家里仔细一想,我们并没有爱上她。记得笔者刚刚到参军年龄时,由先前一位儿时的女同学那时的妇女干部陪着,跑许多路去参加体检,我们一路春风,谈笑自如,好像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附近田间劳动的人都钦羡地注视。可惜体检笔者只参加了一次,也就终究没有爱上那位儿时的女同学。然而笔者却始终如一地和朋友们一道酷爱着自然,我们一道在自然中体验着运动着的生命。莫言的《红高粱》中,奶奶和余占鳌结合时,听到了“四面八方响着高粱生长的声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篇都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原因也是那些古代歌者在自然中体验到了最有效的生命。《女性的风度》一书的作者金马也写道:“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的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的风度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日本著名女影星真由美谈到自己的风度时说:“对我来说,发型、时装、化妆是次要的,阳光、空气、水,才是重要的。”还有一个例子早被许多人引烂了,说明劳动者是美丽的,而我们想用来说明自然中的美,说的是俄国作家冈察有一部叫《向日葵》的短篇小说,写到了一个雕塑家,他受人之托,要雕塑一个少女——向日葵高产能手的半身像。可是这位少女长得十分难看,不能激发雕塑家的创作灵感,他拒绝了这项工作。后来碰巧他看到了这位少女在向日葵地里劳动的情景,他几乎要叫出来:“她真美!”2.1.3在自然中我们寻觅黄金时代美在自然之中。回归自然吧,朋友们!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踏春去,寻找自然的乐趣,陶冶高雅的情操,领悟生命的意义。古希腊神话把历史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铁器时代。按这个分法,我们现在正处在铁器时代,黄金时代还只能在自然中寻觅吧?在自然中,我们就不会得工业病、都市病、富贵病和千奇百怪的恶疾。在自然中,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都市中的公园是对自然的模拟,公园里的空气确实比一般家庭里新鲜些,在公园里谈情说爱也更适宜些,但终比不上原原本本的大自然。我们还发现,从原始人遮身掩体的树叶发展起来的诸如喇叭裤、蝙蝠衫之类的现代服装,仍执著地显示着仿生倾向。可见,我们的本性是不愿意在任何时候放弃自然的。我们房间里的盆景、文竹和鲜花,我们写字台上的贝壳和雨花石等等。我们生命的伴侣——体育,更是与自然界搏斗较量之力的呈现。在体育赛场内外,除了比赛项目有男女的区别外,我们发现男女都比较抽象化,彼此的性别差异似乎都被忽略了。一个人如果有了爱情,就淡薄对自然的爱好,这是爱心减少的预兆。这样组建起来的家庭势必趋向乏味单调。我们观察了许多挽救家庭于濒危的实例,发现回归自然是途径之一。波兰美学家奥索夫斯基指出过:“美丽的大自然有利于引起或增强性爱情感的因素。”一到旅游季节,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多少青年乃至中老年,都成双结对跋山涉水,处处要留下比翼连理的合影,OK!快门使我们的男男女女在和自然的交融中定格。
7:58:42 &&
小引&&&&面对爱情悲剧,单靠精神胜利法无法摆脱痛苦。而大自然成为我们的第二情人,它以神奇的魔力引导我们创造新的生活。2.2 我们的第二情人 我们多么希望自己的恋爱能一举成功。然而客观事物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时时收到失恋青年寄来的信函,也常常接待被丘比特遗弃的朋友。我们为之排难解忧,同甘共苦。我们引征100年前在哈佛学院讲授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桑塔耶纳的结论:“自然也往往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她对我们的第一次失恋发出安慰。”我们海阔天空,最后建议失恋朋友换换环境,投身到大自然这一广阔的避难所里,养愈我们的创伤,投入新的生活。朋友们接受了我们的忠告,走出了自己的恩恩怨怨的狭小天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在他们面前展现的奇景是“阡陌交错,河流纵横,山岭叠翠,阳刚阴柔……”这些瑰丽多姿的景象,成了爱欲的第二对象。2.2.1马背上卸下的行李在我们从事爱情心理咨询之前,心中纠缠的是另一种情景。我们屡屡碰到朋友失恋后,其心理挫折的反应和行为是指向自己,结果导致了自我惩罚。失恋后无休止的强体力劳动来折磨自己这一现象已使我们惴惴不安,那些自以为罐子破了就破摔的行为更使我们痛心疾首。笔者有一位朋友在公安系统工作,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使我们的心灵震颤。有一个绝顶漂亮的女孩,父母长期在外放养蜜蜂,无暇顾及孩子的事,她谈恋爱了,后来又失恋了,她以为男方骗了她,糟蹋了她,她就以所有男人为敌,她要报复,她一个个地勾引男人,戏弄他们于股掌之上后又一个个地抛弃。这当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般的以轻生来寻求解脱的社会新闻,也常常堂而皇之地登在许许多多报刊杂志上,青年读者趋之若鹜。我们不想过多地指责这些报刊编者的用意,但是我们对某些杂志的作者借尸还魂,大谈自杀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云云,是有成见的。我们怀疑那样的渲染是不是暗示也有同样痛苦的朋友以同样的方式寻求解脱,一举成名天下知?失恋后的自我惩罚留给我们深深的遗憾,而惩罚对方的行为则使我们更感不安。因失恋而毁容诋誉、杀人放火等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时时惊扰我们。如《光明日报》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在一座豪华宾馆高层建筑的脚下,一位姑娘被人用强酸浇了一脸,造成了面部化学烧伤75%的严重后果。犯罪嫌疑人是某大学年仅23岁的助教。他实施犯罪的直接动因是失恋,间接动因是女方曾跟他誓言:“如果我变了心,你可以毁我的容。”结果,他被判了7年徒刑。我们为之扼腕叹息,他把前途糟蹋了。我们也为姑娘痛心,你有选择恋人的自由,但你为什么要跟他立那样的誓言?你完全可以说:“如果我离开了你,你可以到大自然中寻找。”上述失恋者的两种指向,实质上均是面对爱神所流露出来的无能,企求一种似是而非的超然的解脱。这种解脱上升到心理范畴就是我们国民的痼疾——“精神胜利法”。事实上,我们在精神胜利所达到的心理平衡失控后,就不再继之以精神胜利。即使是酸葡萄心理,也无法继续缓解我们的痛苦。儿时听兄长讲一个寓言,至今印象很深。一个人骑马赶路,他看到马跑得很累,就从马背上卸下些行李背到自己的身上。他不知道马的负荷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行为完全徒劳。由此可知,失恋痛哭的解脱,无论是指向自己或指向别人,其效应都等于零。人是不可能自己解救自己的。失恋的朋友,除了向挚友求得安抚外,就只能到自然界中避难。踟躇街头的小伙,山林里哼着幽伤歌曲的年轻人,海滩上徘徊的姑娘,我们看到他们最终大多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寻到了解脱。农村里有些少男少女向我们求救,父母要强迫他们的婚姻。我们说:“三十六计,走为上。”抗婚的最好方法是出走!电视连续剧《家》中的二小姐也在哥哥的策划下逃出去了……2.2.2逃离女神的羁绊自然中充满了爱。自然割断了由社会的拘束伤害所形成的痛苦。自然是旷古亘远的,社会、家庭与之相比显得微乎其微,不值一谈。我们渺小的人在旧有的渺小的环境中容易触景怀旧,走向自然即到达了广阔的空间上逃避痛苦,“把酒临风,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歌德一生恋爱十多次,每当失恋之际,他就理智地迅速地逃离女神的羁绊,走向自然,迅速地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对方。现在,我们常听到较有修养的男女在分手之际,留给对方最后一句话是“忘掉我吧”,我们希望他们再补说一句:“到大自然中去休憩一下吧!”大自然有伟大的包容性,任你哭泣,任你喊叫,任你漫步,任你奔跑,它不会取笑你,不会给你带来伤害,就像爱你的母亲不会伤害你一样。它耐心等待你平心静气,给你灵感,使你产生创作冲动,使你不知不觉地进入忘我活动之中。唐代王维就这么写出众多咏唱山水的不朽诗篇。大自然生机万类,它也是我们的精神宝库。法国安德烈·莫鲁瓦说过:“在草丛中孤独地度过一段时间,会振作起来。”何况太阳每一天早上都是新的,百灵的晨歌也从不雷同。山水之险,给人启迪,阴晴变化,使人相信幸运、恶运都要轮着来。自然之广阔,拓宽了井底之蛙的视野。自然中的万物永远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演变,所以它的“爱情”也就是名副其实的永恒。在自然中,我们踏着枯草、残枝、败叶,我们呼吸着青草、绿叶、红花的馨香,我们形象地看到,以前失去的恋爱就像枯草、败叶一样,腐败之后又作为嫩草、新花的养料!有时大自然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的伟力,又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无能,以前的失恋当然不足为奇。这样,我们的挫折也就实在算不得什么了,自然的伟力轻而易举地解除了我们心理上的痛苦。女大学生曹明华曾写道:“年岁,愈来愈大;蓝天,愈长愈高;大地,也愈陷愈深了。”这段话形象地展示了我们随着年龄的长大,这种无能的扩张。难怪青年人往往轻率。有些朋友的“老成”恰是自然力与社会力交替夹攻之故。我们有难趋避,这虽然是消极的,但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情感上对自然的无能也诱发了我们在另一领域形成“征服”,促使情欲“升华”。我们变得耳聪目明了。这些自然给予我们恩赐,在花花绿绿噪音不绝的小天地里是永远无法得到的。自然提供的孤独保持了我们仅有的一点自我。在自然中的自我扩张重新把我们引向自信,相信自己也是摆脱痛苦的良方。无数事实证明,热爱自然的人是不易被生活的重负所压倒的。自然这广阔的避难所,又极其宽容地掩饰了我们的性贞洁。自然界风吹草动花开花落,强化了我们的性意识。许多年轻人选择在自然界做爱,恰到好处地避免了“不贞”的流露和显现,同时也为一部分失贞同胞提供了天然的保护伞。在这里,性也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我们观察中的偶然发现,供读者批评而不为了推广。当然,自然给我们提供避难有时不是能动的。自然现象是客观的,它是参与我们的主观心理和生理活动才使我们收到避难效果的。一对关系平平的夫妻选择了旅行,一天到晚,他们只能疲惫地烦躁地走进旅馆。我们经常遇到这样可怜巴巴的对儿,但我们一时无能为力。自然给我们提供避难有时是无意识的。我们一旦有所领悟,就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我们化悲为喜,精神抖擞。在情爱挫折之时走向自然,即意味着我们走向避难所,我们从自然中获得了勇气。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走向自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过度的流连忘返,将反被流连所累。所以我们还须果断地走出自然。我们必须把握自己,走向自然是为了更好地走出自然,发展自己的理性,寻找一种新的和谐。
7:59:17 &&
小引人的情感跟黑色和月色有着一种神奇的关系。黑夜中,恋人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流露。而月光下,“淋漓尽致”又带上了朦胧色彩,使人们进入半是现实半是虚幻的境界中。2.3 情感的底色 人的情感习惯在黑色的纸上著书立说,而月光则是纸上的行格。情感跟我们的思想、文化一样,是抽象的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它借助于我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表达出来。由于情感具有不可捉摸和无形无色的特点,故最能在夜晚淋漓尽致地外化与传导。在这外化与传导中,如果有朦胧的月光作为协奏,那我们的情感就更富有诗意,更具有魅力,更令人神往。在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夜色和月光构成了我们情感的底色。2.3.1 盲人成了最有水平的鉴赏师在黑暗中,我们相爱的本性用不着乔装打扮,甚至可以“一丝不挂”。只要我们想干,只要我们的年龄、经历、社会伦理道德允许,我们便无所顾忌。如果各种条件要予以限制,我们也会偷偷摸摸地干。但是更多的是时候,大自然闭上了惺忪的眼,我们却瞪着天花板。其实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早已经把电灯熄了。于是我们浮想联翩,进而想入非非。有许多男人被意念拐骗,有许多女人被意识强制。这有点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有时我们的良心谴责自己,就用被子蒙住头,但勃发的情欲,使我们血管流火,我们再也躺不稳。黑夜为我们准备了情感的温床。我们虽然害怕黑夜,但毕竟坦然了许多,黑夜之中,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管他什么隐私不隐私,我们对知心朋友和盘托出。笔者曾经倾听前来寻求解脱的青年朋友的诉说。倾听着,我们突然发现朋友被暴露在曹明华的路灯下,或其他光亮处。朋友们发觉上了黑夜的当。一对情侣正在宁静的路边说爱,一辆夜行车开过,强烈的灯光投射过来,情侣们条件反射一般,立即停止了爱情的牵扯,连脚步也停止,双双转过身去,流连那黑暗。漆黑的夜色没有尽头,情侣们的爱也没有尽头。路灯被人用弹弓或石子击碎是治安警察颇感头疼的问题。但在情侣们看来,破坏了的电灯成为掩蔽部,勾肩搭背的对儿专挑这样的地段逗留。大白天,我们谈情说爱局限在公园里或某些特定的地方。而在夜晚,爱神则降伏了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即使是刚刚相识的男女,谈吐也从容自如。彼此的距离有意无意地缩短着。在黑暗中编造的故事,没有谁会认为我们说的是假话。《天方夜谭》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黑夜中跟朋友初交,我们也用不着抖抖身子稳定略显紧张的情绪,反正谁也看不清对方的眼神,一切惶惑或怯弱都神奇般地成了勇敢。初恋的情人不拒绝看电影的邀请,因为纵然是白天的电影场也模拟为黑夜。在黑夜之中,对方的所有缺点都被同化,过去的历史都在重写,美与不美顷刻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两颗跳动的心。我们在恋爱中往往选择最黑暗的地方。黑暗掩盖了冲动的征迹。昏黑使我们的感情更加纯净,我们不左顾右盼,视觉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我们外化的情感像激光一样直射对方的心坎。时间反正看不见摸不着已经不算时间。除了黑暗,剩下的便是两片火热的嘴唇。而在光亮的地方,我们谁也不敢放肆,赤裸裸的人体语言也令我们却步。我们不好意思互相对视,谁若贪婪地审视或欣赏对方都可能被视为神经不太正常。所以,我们习惯于“无意识”,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们结合之后,完成了前奏,双双处于洞房花烛,我们关闭了“洞口”,熄灭了“花烛”,一个小天地超越了整个世界。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黑暗把我们暴露自己身体的羞耻一并撕去。缥缈的幻境犹如黑暗中的一对萤火。我们爱在黑暗中摸索,在这样的王国里,盲人成了最有水平的鉴赏师。我们自信知己知彼,等早上醒来,就像宝哥哥从太虚幻境中神游归来,迷迷惘惘,似懂非懂。我们在黑暗中失去了很多,得到的却有限。“熄了灯,好商量”,仍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2.3.2 月亮走,我也走情感在黑夜的纸上写下的只是款项不齐的文字,而月亮老人似乎饱经风霜,它不动声色,好像在说:“看,没有我的参与,你们会事倍功半。”于是,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乐意接受月老的指导。诚然,月亮对情感作用的随意性并不如黑夜那样强烈,它永远如自身恬淡的色调一样平和。夜色及其月色构成我们爱之风景,只有在我们主观选择时才发生作用。黑夜有其不定的一面,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已有详述。而月亮则被我们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它的作用是定性化的,我们考察它时不得不从纵深的角度入手。月神从来是作为太阳神的妻子而居于中天的。月亮跟女人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月亮一直是妇女的保护神,月芳、月华、月英、月宝、月珍、月妹……不知有多少女同胞的名字也都带上一个“月”字,女子的生殖功能也一月月周而复始。妇女通过月亮获得魔力。更奇怪的是月亮女神据说有一个死而复生的儿子,但她自己却是个处女,跟圣母玛利亚一样可以单性繁殖。一代代的母亲对月亮的神往灌输给男孩和女孩。笔者儿时学唱的第一首儿歌就是母亲教的“月公公,拜三拜,面条好摇布好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也是母亲讲的“月亮上看得见的那棵桂花树,桂花树那边还有月宫,月宫里有很多宫女叫嫦娥,长得很漂亮很漂亮”,这些儿歌和故事都是母亲和我夏夜在场地上或院子里乘凉时讲的。读者们记忆中大概也有类似的儿歌和故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大家爱称漂亮的女人为月亮上来的人儿,不久前,一位名叫月芳的小姐告诉我1月18日是她的生日,笔者即兴吟诗:1月18日是个鲜红的日子1月18日天上多了一个月亮1月18日地上多了一个月芳1月18日太阳多了一个妹妹1月18日人间多了一份幸福底下是开玩笑:“1月18日地上少了条光棍……”然而,光棍和处女结合之前,总少不了月老从中撮合。即使我们有些情侣一开始未经月老的用功而相恋了,但他们也要央出一个所谓的“媒人”来。人们仿佛觉得,男女之情一定要经过月老“恩准”似的。如此看来,月亮简直成了我们情爱的象征。苏东坡先生高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之情感跟月之盈亏构成了对应关系。十五的月亮可以使远在千里之外的边关和家乡的两颗心紧紧相连,而月牙儿总使人感到一种缺憾。“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多少阿妹唱出了深情的歌。其实是“我走,月亮也走”,但在有情人看来,是月亮走引导自己跟着感觉走,情感完全与月亮达到了同步。我们每一个凡人本都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在月下,我们的缺点都消失了,“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每一个男子都慷慨无私,每一个女子都纯真可爱,爱嫉妒的后羿们最终遭到了唾弃。每一对恋人在月下都像朗月一样洁白无瑕。月亮善解人意,自古以来成为人们讴歌和赞美的对象。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就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月亮成了排忧解难的知己。所以失恋者大多触月伤怀,生出丝丝缕缕的哀怨来。所以月光下快活的少女旁少不了一个男孩。男孩多阳刚之气,护卫在女孩身旁,使淡淡的月光得到中和。身旁有个男孩,女孩就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怕。怪不得很多痴情女子在月下跟她的恋人说:“跟着你,我讨饭也心甘情愿!”黑白装饰画里一高一矮两个人像的上面,作者忘不了点缀一个月亮,以此暗示两人关系中夜光和月色中达到了平衡。如前所述,黑暗中的人们容易为所欲为,而月光则有使人们的行为规范的微妙作用,哪怕是色狼在月光下也会收敛一下兽欲。观察中发现,女人对“我爱你”一语百听不厌。他们怀疑的是“嘴上说得好听”,如果“我爱你”三字在月光下说出,则构成另一种情景交融的风景。月下的卿卿我我,适合了女性情感上多层次的需要。科学实验证明,月亮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潮汐。我们观察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月亮对人的情感“潮汐”也有影响。据说月亮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有点担心人类情感的淡化。如果我们的担心成为现实,那我们便以预言家的身份著称于世。&&&&
8:10:14 &&
小引大海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爱情。面对大海,恋人的情感更显真挚,深沉,执著,雄浑。情人托海言志,大海也慷慨热情,替人们表达了爱情。2.4 替你表达了爱 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分析家生希·弗罗姆所言,“它(爱)所决定的是一个人同世界整个的密切性。”而世界总与我们的心灵相去甚远。由于我们的心灵也许很小很小,也许很大很大,所以我们难以贴近世界。世界在我们头脑中不是以抽象的形态存在,而是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高山、大海、森林、草原、滩涂、荒地等。这也是哲学的悲哀之一。哲学要高度抽象,要概括出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而我们的情感则相反,要凭借一个个具体物体反映出来。人历来是讲究实际的。由于影视和网络的发达,大海的概念和形象深深地扎入了每一个人、哪怕是远离大海的深山老林里人的印象中。央视每天午间新闻之后的海洋天气预报节目,总把我们带到浩瀚汹涌的大海面前。一个观点牢不可破地形成了:大海的博大恰与世界的博大相吻合。我们看到(包括在影视网络中)大海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整个世界。我们知道,生命起源于大海,大海是我们的故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赏沧海,使我们学会了爱,“东临碣石”,我们觉得大海替我们表达了爱。2.4.1遐想海那边的玫瑰色三山六水一分田,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十分之六!地质学家说,漂移于海洋之上的几块大陆,仿佛是几叶扁舟。面对大海,我们除了感受世界之博大外,还能领略什么呢?有人爱以宽阔的大海来形容我们的胸怀,大海造就了我们,我们也被包容了。正因为包容,我们也博大了。精神胜利者自嘲说:“我们先前阔多了!”如果指的是大海,那倒是实在的。弗洛伊德详实地论证每个人都有恋母心理。追根溯源,恋母情绪实质上是恋海心理的具体化。面对海风,面对潮汐,面对海沙,面对贝壳,我们特别激动。我们想说的大海都给我们说了,我们的爱都寄托在大海中,我们感受爱的同时也感受着生命。我们在海边吆喝一声,在海边唱一首歌,压抑在心中的忧郁或欢乐都舒展殆尽。我们充满诗情画意,大海把我们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我们的鼻息声融汇到大海的潮汐中,我们顿时感觉到和大海同呼吸了。于是一对夫妻想象自己是一艘浪里飞舟,迎风斗浪,似哥伦布一样作一次生命的环球远征。于是一对恋人也把自己想象成一片彩云,遐想海那边的玫瑰色。我们把自己故意放在那一边,喜欢用“天涯海角”来装饰我们的爱情。我们设计什么故事里有我们,我们把杜撰的故事讲给恋人听,而大海也欢快地倾听,时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证明我们说的不是谎话。这时候,我们彼此都成了大海的主人。我们爱把执著的爱称为“海盟”。大海终于以它的辽阔完成了我们爱之两极的构想。如果我们失去了爱,要么模仿精卫,要么充当《青春之歌》中林道静起初的角色。海边的道静,被余永泽挽救了。有人挽救我们吗?我们在生的边界犹豫彷徨。我们对爱的满足,往往沉浸于你来我往的纯距离情感。而大海总以它的博大给我们以启示。爱是无止境的。爱也是一种感觉,一种奔向大海的感觉,只有大海的感觉,大海一样的深情,才是恢弘无限的。我们跟着感觉走,随着想象走,我们超越大海,才能奔向爱的极致。等有朝一日我们明白作爱时性幻想所带来的超脱,那么我们的的确确地理解了大海。我们进入了爱的梦乡,我们梦见大海和我们的身子一样蠕动。我们站在海岸上,我们渴求一览无余,即使一无所获,我们仍兴味无穷。我们明白了给予的重要,更明白了自身要有充溢的爱,于是我们恋情洋溢乃至热情奔放。黄昏时的大海更显得幽远深邃,跟我们的情感底色融为一体,我们的爱也就更专注了。情侣们不约而同地到海边溜达,或者掏出一张报纸,一方手帕,沙地上一摊,面对面坐成一个封闭式,或背靠背坐成开放形,久久地共享大海的厚爱。说来也奇,有大海母亲作庇护,歹徒不大贸然光顾。这也许是我们喜欢到海边谈情说爱的缘故。我们越贴近大海,越能发现,我们彼此的爱情被大海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们同整个世界更加密切。我们懂得了恋人之爱外还有更多的爱。大海的无垠暗示了爱的无垠。我们观察发现,在海边生活的姑娘小伙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如边塞某些少数民族娴熟地吹笛对歌那样。我们爱大海,大海回报了爱。2.4.2 看到海就像看见了你大海时而温柔,时而粗暴,时而似月下漫步,时而如草上飞卷。大海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在思念恋人的时候,总可以在海边找到相应的情绪和对象。大海汹涌澎湃,正好和我们情不能自已的心潮共鸣。电影中慢镜头追逐的起伏节奏极似海浪起伏的情状。诗人看到海在涨潮,往往觉得人也在涨潮。我们倾听海的絮语,犹如扑在情人的怀里,在海边坐了一夜的男女,感情始终和潮汐同步。海的呼吸始终跟人的呼吸一样或急或舒。看到海就像看见了你,海是丈夫,海是妻子,海代表了一切。在海边,我们的天性一览无余。在海滨浴场,或不是浴场的海滨,人体美的艺术得到尽情的展现,羞涩和衣服一并脱去,连心灵的创伤也在咸水中得到洗濯。我们一个个变得开朗,洒脱,近乎从母体中脱胎而来。没有惊奇的眼神,没有贪艳的目光,没有淫欲的念头,有的是坦诚,有的是宽容,有的是欣赏。海使我们发现,我们彼此都爱着。琼瑶所有的言情小说都让男女主人公到大海边去游荡嬉戏。大海多像一部翻不尽的书,一部读不完的爱书。2.4.3 把自己和恋人的名字写在海滩上恋人选择海,是因为海是我们可以倾诉自我情愫的对象。海带走了我们的忧伤,而留给了我们形形色色的贝壳,金子样的沙滩,响亮的笑声。在海滩上我们自由画画。有一对恋人,他们让沙滩作纸,用手指作无笔画。他们要画一对大海的儿女,仿佛是彼此受了大海的什么感应,男孩画来画去像个女孩,女孩画来画去像个男孩,他们咯咯啰啰笑了一阵,留下了一个美满的童话。海水涌来,把那个童话收进海这本大书里。多少年后,人们读到这个童话,或许可能领会到爱的真谛。笔者曾在浙江乍浦九龙山浴场遇见诗人晓慧,欣赏了他在沙滩上的即兴创作。许多少男少女也学着诗人的样子,把自己和恋人的名字一块儿写在沙滩上,并请摄影师在海水淹没之前按下快门,在大海的底片上留下永恒的纪念。蓝天作房,海滩作床,使得恋人们无所顾忌地搁在一起,不必担心摔倒,不必担心外界的侵扰。你远望海滩上相拥的人们多像一堆堆隆起的沙。人和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了,分不清物我了。沙滩中的贝壳、海螺,则是大海赐给恋人的信物。我们在《青年信札探美》一书中,曾援引了一个内地少女偷取人家作为定情信物的两个海螺,失主连夜追索。那个故事跟本文观点一对照,我们更深一层地领略到海的魅力。让我们用诗人赵哲权在《请到我们海边来》一诗中的妙句收束本文吧:&&&&海浪光着脚走了&&&&留下了无数彩色的鞋子我们俯下身拣起来&&&&拣起来一串串童话
7:47:47 &&
小引人的容貌和身材为性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导条件。男性人体美标准的模糊,使得女性的人体问题相对突出。美激起了我们的性追求,但是缺少爱的意识,我们就会走入死胡同。3.1爱的介绍信 爱情伊始,我们需要最直接的印象,视觉便是接受最直接印象的捷径。我们含情脉脉的双眼首先探视到的便是异性的容貌和身材。所以,你一出现,等于为自己开具了介绍信。证明你不是别人心目中抽象的女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你,你的容貌和身材为性爱的产生提供了先导条件。于是,男人的爱有了明确的指向。3.1.1&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海伦或高仓健女孩子情场上“推销自己”,最有说服力的是你的人体语言,特别是你的美丽。美丽的内涵本来很宽泛,除了标致外,言谈大方,举止得体,表情自然,服饰契合等等。然而,“美丽”一词一再被滥用,内涵一缩再缩,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一番重新的估价和界定。美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认为应该是尽可能漂亮姣好的外貌跟精神气质,跟社会和时代的乃至特定客体的需要比较地一致。从乡野市井的议论来看,美的标准确实不是单一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历史时代对美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在本书第5章《美化了的人》一节中还将详述。简言之。美“存在于每个赏识‘美’的人都心目中”。“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俗谚从审美者的角度提醒女子应该怎样美丽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海伦或高仓健。情人的眼睛蕴含着特定的需求,直接影响了美的定性。在我们目前的中国来说,这特定需求还存在着城乡差异。在农村里,美丽的女子必须体格健壮,脸色红润,能挑能背。病恹恹、白亮亮的“介绍信”,简直是病历卡一张,人们望而生畏。早先,农村里小伙子“对亲”,未来的婆婆还要看姑娘的手臂和大腿呢。而城市里则以体态轻盈、温文尔雅为美。有的小伙子喜欢的是风也吹得起的人儿,就如林妹妹一般。这部分男子不健康的审美观曾迫使一些女孩节食。农村向城市靠拢即所谓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一些弱小的姑娘也走俏起来。美的标准的不定性,原因在于“美善合一”的心态。《说文》中释“美”为“羊大”,在古代人们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时,认为“羊大”了就可以食用了,因而羊大就是美的。“善”字也是从“羊”从“口”,可见“善”就是功利性的体现。人们的审美要求里历来同“生理效益”的标准相联系,这一点对女性来讲尤为突出。我们观察了目前的很多夫妻,他们结婚前和初婚的一段时间,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但当产院“变奏曲”和自己内心的“旋律”不和谐时,立即停止了“指挥棒”。这是因为这些丈夫的审美标准还停留在古代的狩猎和畜牧时期的低级生理效益上。有些女孩虽然嘴上承认自己不漂亮,但她们心里从来不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使我们很多男子振奋。确实,即使最平常的女性,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也会有一两处耐人寻味的地方,于是就形成这么一种社会现象:只有无可奈何的单身汉,而没有走投无路的单身女。所谓“嫁不出去的姑娘”,仅仅是噱头而已。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人们为了御寒和其他目的,把人体的许多部位遮盖起来,但一直未把脸面掩住,某些民族的妇女在出门时戴上蒙面纱巾是例外,因为面孔是美的“集中表现”。脸是一本书的封面,不标价,却有题目。人们评价一个人长得漂亮不漂亮,主要指脸面。所以人们精心地修饰自己的脸面来了,许多女子为自己的雀斑深感苦恼,生产高级美容霜之类的厂家大赚其钱。美的标准也随性别不同而不同。或许男人大多漂亮或大多不漂亮,人们对男性人体美的标准越来越模糊,这就意味着女性人体美的问题相对突出。胡子历来是作为男人性格的标志和性的象征,尽管女人们时时嫌男人的胡子戳痛她们,但若真的给一个没胡子的小生,她们马上会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一个嘴边没毛的小伙子恐怕是永远啃不到“面包”的。男人的爱情往往从女性容貌的取悦开始。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居心叵测的家伙找小保姆的广告中有“容貌赏心悦目”一语。女孩的容貌和身段在择偶时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女孩因为有某点缺陷而着意向精神方面发展,可以弥补一点缺陷。但总比不上天生丽质优越,因为两种人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持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貌之不足的朋友避而不谈另一点,即外表美的人通过自我修养也能达到心灵美,谁能说外表美和心灵美不共戴天呢?“鸳鸯湖”启事就常把容貌端正作为重要条件刊登出来。3.1.2 女性人体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风景《诗·卫风·硕人》中描写一位姑娘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里连设六喻,把手指比作茅草的嫩芽,把皮肤比作凝冻的脂膏,把嫩白的颈子比作天牛的幼虫儿,把牙齿比作排列整齐的葫芦子,说前额像蝉儿一样方方正正,说眉毛像蚕蛾的触须一样弯弯长长,你认为她美不美,有多少美?最多跟维纳斯雕像等量齐观吧?但且慢下结论,诗人在上述比喻之后还有两句传神的描写:“巧笑倩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美世界 辰东 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