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近距离攻击可贯穿防御射击 可以打穿人体么 来专业人士解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子弹击中人体后若一个人在近距离(堵在枪口上)被子弹击中胸部,他会向哪个方向倒下?仰面还是扑倒?若是连续几发子弹击中呢?被击中之后会造成什么伤口?最好7.62MM和12.7MM都说一下,
信誉07341峡募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分情况 如果被击中的人正在向前跑 被击中后肯定是朝跑的方向趴下 如果是倒着走 或者跑 就是仰面躺下如果是站着不动 就是仰面躺下如果是侧着跑也是仰面侧着躺下就是这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看被击着喜欢往哪倒。。。。中弹后。有一个弹孔。貌似有烧伤
我觉得你所提到的方向,应该是扑到。后面那个就等专业人士来帮你解答吧。。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中近距离中枪后还生龙活虎,比如龙虎门里古天乐同学挨了三枪还在那到处晃悠。然后干了一位同样挨了两枪的罪犯朋友。
1:胳膊中枪,还能开枪。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中近距离中枪后还生龙活虎,比如龙虎门里古天乐同学挨了三枪还在那到处晃悠。然后干了一位同样挨了两枪的罪犯朋友。
古天乐同学挨的是狙击步枪的子弹,距离大概是...
应该是仰面到下的多。
其实,被子弹击中后,不是一个小孔,而是一个大洞。
被子弹打飞,胸口一个小洞,背后一个碗口大的洞!!!
扫描下载二维码军迷须知的枪支简介-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关键词:军迷,枪支,须知,简介,
军迷须知的枪支简介
本帖最后由 天启云麾 于
18:47 编辑
先从大家熟知的CS说起吧
USP是Universal Self-loading Pistol的缩写,即通用自动装填手枪。该手枪是德国赫克勒-科赫有限公司为满足民用市场、执法部门和军方的需要而设计的,有0.40in / 0.45in / 9mm三种口径。它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融进了多项革新,是一支实用的手枪。发射0.40in史密斯-韦森手枪弹的USP手枪命名为USP40式,于1993年4月开始生产。发射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的USP手枪命名为USP9式,于1993年7月开始生产。
USP手枪采用经改进的勃朗宁手枪的机构作为基本结构。全枪由枪管、套筒、套筒座、复进簧组件和弹匣5个部分组成,共有53个零部件。 枪管用钢材冷锻而成,套筒用42号铬钼钢铣制。套筒座由特殊的玻璃纤维塑料制成,其前部有卡槽,便于安装激光瞄准镜。握把底部两侧有弧形凹槽,便于用手取出弹匣。弹匣用工程塑料制成,但用不锈钢嵌入物加固。
复进簧组件颇具特色。在复进簧内装有专门设计的后坐缓冲系统,该系统主要为一短弹簧,射击后枪管后坐时通过一突笋作用于短弹簧,使复进簧开始压缩前的初始后坐力受到抑制。这既降低了零部件间的冲击力,又减小了射手的可感后坐。
该手枪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型式的扳机机构,即传统的双动/单动型、没有手动保险的双动/单动型、有手动保险的双动型、简化的双动型扳机。
手枪金属零部件耐腐蚀,其外表面有很硬的黑色渗碳氮化氧化保护层。包括弹簧在内的内部零件都涂有特殊的道氏合金麻粒防腐层,既可防腐蚀,又能减少摩擦阻力。
该枪采用缺口式照门和片状准星。照门可调风偏,准星可调高低。瞄准具上有3个白色亮点,也可选用带氚光点的瞄准具用于夜间瞄准。还可配用激光瞄准具。
USP手枪的枪身是以聚合塑胶制成,为避免滑套与枪身重量分布不均,所以在枪身内衬钢架降低手枪重心,以求射击时的稳定性,为此USP手枪有另一项特殊设计-双重复进簧装置,因当初USP手枪设计选用的子弹是.40S&W,这种复式弹簧才能抵消.40子弹的强大后座力,正因为有此装置,增加了USP手枪快射时的准确度。
USP手枪的撞针保险与击槌保险为模组式,同时扳机组亦有多种功能,同依射手的习惯来选择,这种设计是一般手枪所不能及的。USP手枪在设计时汲取了葛拉克手枪与SIG手枪众多的优点,如聚合塑胶的采用和滑套的构形与闭锁机构等,USP手枪并首创了护弓前缘多用途沟槽,可加挂专用的雷射标定瞄准器或强光手电筒,这使USP手枪成为第一把拥有完整配件而能执行反恐怖与特种任务的枪种。
可惜USP手枪推出的时机太晚,但正因为SIG手枪与葛拉克手枪销售成功的先例,使H&K的工程师们决定以这两把枪为基础,再加上新颍的构想而发展出这把人性化的USP手枪,同时USP手枪上多项创新构想,亦对未来手枪的发展趋势有导引的作用。
USP可以发射最大威力的9mm枪弹,因为USP本来就是按发射.40弹的规格来设计制造的。无论那一种口径的USP都有9种型号,不同型号间的区别只是扳机方式、控制杆功能和位置的不同,这样就给用户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且每一种型号都可以任意修改为另一种型号。
USP虽然是为进入美军民间市场而研制的,但却是历来经受过最严格试验的手枪,在许多USP的破坏性试验中,已经超过北约AC-225标准的要求了。
实际参数对比
口径: 0.40in / .45 in / 9mm
初速: 285m/s
自动方式: 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 枪管起落式
发射方式: 单发
供弹方式: 弹匣
容弹量: 0.40in: 13发 / 9mm: 16发 / 0.45in: 12发
全枪长: 194mm
枪管长: 105mm
0.40in口径: 380mm
9mm口径: 250mm
全枪质量: 0.40in: 780g / 9mm: 753g / 0.45in: 989g
准星: 片状
照门: 缺口式
配用弹种: 0.40in史密斯-韦森手枪弹 / 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 0.45in ACP弹
B12【glock 18】
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 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创立于1963年,座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的定义是至少套筒座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冲锋手枪。但事实是, Glock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无法相比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而从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自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对于Glock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部件最令人质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坚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总觉得塑料不如金属耐用。事实上,Glock所用的强化塑料有非常好的强度和耐磨能力。使用Glock的军警单位对于它的耐用性很满意,民间的用户也很少抱怨Glock的塑料部件。
原产地:奥地利
口径:9mm x 19
全长:185mm
枪管长:114mm
重量:620g
装弹数:17发+1
B13 【Desert Eagle】【沙漠之鹰】打猎的枪没什么好说的。我对它的评价就一句话。卖废铁还行
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后来在研究中遇到了问题才找到了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如果你要说它是两家公司联合出产的产品,也行。随你便。
这么说吧,真打仗的时候谁拿它谁是傻子。枪口炎大,后坐力大,个头也大,分量更大。子弹还少。根本不适合作战。只适用于打猎。
全长& && & 269 mm
枪管长& & 161 mm
弹匣容量 8+1
口径& && & .44
子弹规格 .44 Magnum
枪重& && & 1.89 公斤& &
B14 Sig p228
SIG-SAUER P228在1988年投放市场,就像P225是P220的紧凑型一样,P228实际上是采用双排弹匣的P226的紧凑型,其尺寸较小。为了能进一步缩小全枪外形,P228还采用了容量较少的弹匣,除此以外,P228与P226基本相同。经常大量对比测试后,美军在1992年4月正式采用P228,并命名为M11紧凑型手枪,配发给宪兵、飞行机组人员、装甲车组人员、情报人员、将官以及其他认为M9手枪握把尺寸过大的军事人员使用,另外军队的军事犯罪调查机构陆军刑事特别调查处、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和海军调查局的工作人员都把M11作为随身武器,而秘密特勤局、国务院外交安全局(DSS)、FBI、ATF、DEA等联邦机构也有大量采用P228。
  使是手掌较小的射手也很能舒适地操作,而单动射击时感觉更佳。另外又P228的人体工程学非常好。握把形状的设计无论对手掌大小的射手来说都很舒服,而且指向性极好。双动板机也很舒适,即把原P226握把侧片上的方格防滑纹改为不规则的凸粒防滑纹,使P228的握把手感非常舒适。所以后来生产的P226也改用了类似P228的握把设计
全枪长 180 mm
    全枪高 136 mm
    全枪宽 37 mm
    枪管长 98 mm
    膛线 6条,右旋,缠距250mm
    瞄准基线长 145 mm
    初速 340 m/s
    空枪重 830 g
    扳机力 双动45N,单动18N
    弹匣容量 13 rds
B15【Beretta Elite】传说中的双枪
Elite II其实是Elite的改进,Eilte II基本上和Eilte I 一样,底把仍然为Elite的底把只是滑套改为银色不锈钢制,後准星改为Novak式(像S&W.40),手柄螺丝改为银色六角螺丝,击锤加厚以及枪柄防滑纹改为格子式。镂空击锤周围的厚度稍为增加,弹匣卡笋略为增大此外。当然还在套筒上的标记加上“II”的字样。
& &总结,虽说Eilte系列是针对警用或CQB而设计,但似乎亦摆脱不了M9的影子,只是把M9略加改良,连近年最热门及实用的少多用途轨导(用来装Laser或Tactical Light)也没加进计,而且并未使用合成物料作材质,若单把它视作为M9改良型则还可以。若Beretta是把Eilte系列视为和其它厂商争夺警用或CQB市场的新型手枪,则似乎不够进取。
“精英”(Elite)系列的92/96系列是为IDPA和IPSC射手设计的比赛手枪,这个系列的第一个型号Beretta Elite在1999年推出,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9mm口径的92G Elite,另一种是.40口径的96G Elite。在2001年,伯莱塔美国公司推出两种新的Elite系列,一种被称为Elite IA,另一种被称为Elite II,这两种型号同样也有两种口径的型号
& &以下是一些技术数据
原产地 : Italy 意大利
制造商 : Beretta
长度:211mm
重量(LOADED) : 1.15 kg.
初速度 : 1280 英尺/秒
枪口动能 : 606 焦耳
射速:5发/秒
口径 : 9mm Parabellum
弹夹容弹量 : 15 发
弹重 : 8 克
B16& &Beretta Elite
196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对许多霰弹枪进行了对比试验,选中了雷明顿870 式。雷明顿武器公司根据海军陆战队的要求,对870式枪作了一些改进,设计生产出了M870-1式霰弹枪。该枪已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及警察,并向其他国家出口。
雷明顿M870-1式霰弹枪,是以雷明顿870式商用霰弹枪的工作原理为基础,采用推拉式枪机,带喉缩的枪管和管状弹匣,金属零件经过磷化或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并配有光滑的塑料枪托。光滑的加长下护木加工有手指沟槽,弹匣前端加工成阶梯形,可作为制式M7刺刀的环座。刺刀卡笋兼做背带环用。
2.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步枪瞄准具,由片状准星和可调缺口组成。
该枪发射12号霰弹
口径----12号
供弹方式----管状弹匣
容弹量----7发
全枪长----1060mm
枪管长----533mm
全枪质量----3.60kg
瞄准装置----步枪瞄准具
准星----片状
缺口----可调式
配用弹种----12号×2 3/4in霰弹
B22& &XM1014
由于对城市作战武器越来越重视,各类CQB武器充斥了美国各个军事单位,同时,面对这方面的军事威胁也在增长,因此率先开辟战术霰弹枪军事用途的美国军方决定为军队提供新的军用霰弹枪,提出的三军战术霰弹枪计划(Joint Service Combat Shotgun——JSCS),JSCS提出的技术指标中包括有:性能可靠的半自动发射方式,折叠式枪托,与76mm以内所有类型的弹药相容,结构坚固。经过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的对比试验,伯奈利公司与HK美国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提供的样枪XM1014(商业名称为M4超级90)从其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该枪为导气式半自动霰弹枪,为保证低温条件的足够能量,采用独特的双活塞系统。弹膛长76mm,可用76mm或70mm长的霰弹。机匣顶部有RIS导轨,可配备种瞄准系统。首选的标准配件是ACOG Reflex瞄准镜。M4超级90的伸缩式枪托很特别,枪托可以向右倾侧,这样可以方便戴防毒面具进行贴腮瞄准。
B31 Mp5(这么著名的枪居然还有人不知道)
枪械全名:Machine Pistol 5 (MP5)
原产地:德国
制造商:Heckler&Koch
空枪重:2.45 kg& &
全长:680 mm
弹匣容量:30
有效射程:200
射速:800 RPM
MP5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口径,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搭载激光瞄准器,消声器,个别型号可以搭载枪榴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员国和华杀公约会员国马上开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冷战对峙.1954年联邦德国制定了新的军备计划,并开始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拥有无可匹敌的虎式 豹式坦克以及MG34 MG42冲锋枪和施图卡俯冲轰炸机等优秀武器.同年,为参加这次试验,HK公司的设计师蒂洛.米勒(Tilo Mi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 Guhring)乔治.塞德尔(Georg Seidl)和赫尔穆特.巴尔乌特(Helmut Baureuter)开始了命名为64号工程的设计工作,这项设计的成品是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冲锋枪.该枪发射9x19mm手枪弹.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生产末能顾及HK54的发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产,仅有少量试制品.1965年,HK公司公开HK54,并向军队和国境警备队以及警察提供试用的样枪.1966年秋,联邦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同年瑞士警察也采用了MP5,成为第一个德国以外采用MP5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美国轻武器装备服务规划办公室(JSSAP)需要为特种部队寻求一种性能可靠的9mm冲锋枪,经过多番对比试验,最后选定HK公司生产的MP5冲锋枪,就这样,MP5又进入美国,首先是军方的特种部队,然后是各地的执法机构.
1994年美国FBI感到现有的发射9mm子弹的冲锋枪威力不足,出于后勤供应及作战效能的考虑,FBI提出要为其HRT(人质拯救队)及其他特种部队配备10mm AUTO口径的冲锋枪.于是,HK公司在原有的9mm口径的MP5基础上改进,研制出发射10mm AUTO弹的MP5/10冲锋枪.
MP5的性能优越,中近距离射击精度相当高,结构紧凑,能最大限度的符合适用条件.在20世纪末期重大的反恐怖活动中,均有MP5登场亮相,很多时候MP5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到现在,MP5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反恐怖特种部队的标准配枪.正和MP5的宣传语说的一样: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你别无选择.
在游戏中,MP5也维持了高精度和结构紧凑的优点,唯一的失实之处在于没能反映出MP5的真实威力,尽管MP5的威力确实不能与AK-47 和M4A1这些大型枪支相提并论,但MP5的威力绝对不至于弱到游戏中每发子弹只有9的杀伤力,实战中被MP5近距离命中除了变成筛子是不可能有生还机会的.
& & 20世纪5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开始进行冷战对峙阶段,1954年原西德制定了新的军备计划,并开展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德国国内各大枪械公司参加了这次试验,而一些国外的进口枪也参与其中。
& & 同年,为参加这次试验,HK公司设计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 冲锋枪。该枪发射9 × 19 mm手枪弹,准星与初期的CETME步枪相似,呈圆锥形,照门则与后期的CETME步枪相似,为翻转式。
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生产,末能顾及HK54的发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产,仅有少量试制品。1965年,HK公司才公开了HK54,并向德国军队、国境警备队和各州警察提供试用的样枪。
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
通过试用,HK公司对MP5原枪型的瞄具进行了改进,将翻转式照门改为可在25~100m之间调整的回转环式照门;露出的准星改为带防护圈的准星;带鳍状物的枪管改为光滑的不带鳍状物枪管;枪管前方增加了三片式的卡笋,用以安装消声器、消焰器之类的各种枪口附件,经过上述改进的MP5被称为MP5A1。
MP5的性能优越,特别是它的射击精度相当高,这是因为MP5采用了与G3步枪一样的半自由枪机和滚柱闭锁方式,而当时大部分冲锋枪均采用枪机自由后坐式以减少零部件,降低造价。所以 MP5与华尔特(Walther)公司的MPK和MPL相比,其零部件较多,单价较高。试用结果是:国境警备队选用了MP5,而其他各州的警察部门则根据预算,有的选用MP5,更多的是选用华尔特公司的MPK、MPL。
MP5A1的单价比MPK、MPL高,未能在德国警察中推广使用。但在一些实际行动中MP5得到了很高的评价。1972年阿拉伯恐怖分子潜入奥运村劫持了以色列的运动员代表,以巴伐利亚州警察为主的德国警察部队在营救人质行动时采用了MPK冲锋枪,由于该枪射击精度低,无法狙击以人质为盾的恐怖分子。
日,GSG9在摩加迪加机场的反劫机行动中使用了MP5,4名恐怖分子均被MP5击中,3人当即死亡,1人重伤,人质获救,MP5在近距离内的命中精度得到证明。此后德国各州警察相继装备MP5,而国外的警察、军队特别是特种部队都注意到MP5的高命中精度,于是出口逐渐增加。
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轻武器装备服务规划办公室(JSSAP)需要为特种部队寻求一种性能可靠的9mm冲锋枪,经过多番对比试验,最后选定HK公司生产的MP5冲锋枪,就这样,MP5又从美国获得大量的订单,首先是军方的特种部队,然后是各地的执法机构,MP5差不多成了反恐怖特种部队的标志。
B32& &Steyr TMP
史岱尔公司在1993年推出新型战术冲锋枪 (Tactical Machine Pistolru-TMP),TMP是该公司最新尝试,专供执法人员贴身携带的全自动火力支援武器,而该公司的构想是将TMP直接配发给第一线特警作为制式配备,能在犯案的第一现场压制歹徒防其逃逸。TMP是1990年代发展的新型冲锋枪,它的机械结构也独创一格,在全长不及30cm的枪身内,竟採用枪机旋转式的闭锁结构,舍弃冲锋枪惯用的简单反冲式枪机,这
单兵自卫武器(Personal Defence Weapon,简称PDW)的概念,最初是在1986年美国战备协会举办的年会上提出的,期后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在《美国轻武器总规划》中正式提出开发 PDW的设想,其目的是取代手枪、冲锋枪和短突击步枪。根据该规划的要求,PDW的装备对象是驾驶员、操作员、司令部人员、装甲兵、工兵、无线电员、飞行员、后勤人员或维护保养人员等。这些人员虽然不是一线步兵,却占军队总人数一半以上,他们很少有时间来提高个人射击技术,而他们所装备的自卫武器——手枪和冲锋枪大多数发射9mm Para手枪弹,不能有效对付穿着防弹衣的人敌人。因此,对PDW的要求要重量轻,易于携带,容易瞄准和操作,能有效对付防弹衣。在 日,北约组织发布的AC225文件中明确表示需要在北约各国军队中装备这种武器。而在1986年,FN公司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发PDW系统,当时FN公司的设计人员意识到手枪和冲锋枪如果不经严格训练,命中精度很低,而折叠枪托的短突击步枪仍是偏大偏重,自动射击时的后坐力也不好控制,因此必须研制一种全新的武器。新枪被命名为P90,在1987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的样枪射击表演,1988年,FN公司生产了4支样枪,每支枪均发射了15,000发枪弹,主要零件无破损现象。到1992年P90正式投产,FN 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单兵自卫武器。
口径: .338 Lapua Magnum
  容弹量: 50发
  最大备弹量:100
  有效射程: 900
  重量(LOADED) : 3 kg. Projectile
  重量: 2 grams
  初速度: 2345英尺/秒
  枪口动能: 465焦耳
  杀伤力:18
  装甲修正:0.22
  弹夹更换速度:3.50秒
  射速:11.67发/每秒
B34 MAC10 怎么看都像乌兹........
英格拉姆Mac10式冲锋枪由美国戈登•B•英格拉姆于1964年开始设计,美国军用武器装备公司1969年开始生产。为了扩大其销售市场,每种枪都有标准型和民用型,而标准型专供军用和警用。Mac10式冲锋枪是现代名枪之一,目前该枪装备美国、英国、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色列、葡萄牙、委内瑞拉等国家的警察和特种部队。Mac10式标准型冲锋枪结构紧凑,动作可靠,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结实耐用,可配装消声器作微声武器使用。
【主要简介】
目前,美国特种部队都使用.45ACP的手枪替代威力较小的9mm手枪作为自卫武器,而HK公司专为美国特种部队开发的MK23 SOCOM则主要是作为战斗武器而不是自卫武器,但美国特种部队所采用的冲锋枪却仍然是9mm口径的MP5;;在使用消声器时为达到效果常常需要用亚音速弹,但9mm亚音速弹的战斗性能不佳,而45ACP弹大多本身就是亚音速的;而且由于手枪和冲锋枪所用子弹不同,对后勤供应也造成不便,因此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希望冲锋枪也能改用.45ACP弹。但不仅在HK公司的冲锋枪中没有.45口径的,在现役的冲锋枪中也根本没有适合拯救人质这一类的特种作战用的.45ACP口径型号。在这种背景下,HK公司开发了全新的“.45口径通用冲锋枪(简称UMP45)”,并于1998年底交付试验。
和G36一样,UMP45标志着HK公司在武器设计理念上的转变。UMP45的研制应用了G36的一些设计,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操作规程也相同。UMP45的结构简单,并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从而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价格,但就保持了HK传统的优良性能和质量。与MP5相比,UMP45的采购价为850美元,而9mm的MP5则要高出300多美元,而MP5/10的价格更可以购买两支UMP45。
UMP45的自动方式不再是MP5传统的半自由枪机式,而是采用自由式枪机,为了保证射击精度采用闭膛待击。另外,为便于连发时操枪和减小射弹散布,还安装了射速减速器,把射速限制在580发/min,在发射高压弹(+P弹)时,射速会提高到700发/min。
塑料制的直形弹匣容量为25发,比MP5少,这是因为.45ACP弹的直径比9mm弹大得多。另外还有设计有一种10发的短弹匣。枪管前端有一个凸爪,凸爪的设计与MP5不一样,但作用是一样的,是为了安装消声器或消焰器。枪托向右折叠后,抛出的弹壳从枪托中的孔中抛出,与G36相似。枪的分解十分简单,也与G36相似,因为这是设计时刻意采用的一条原则。UMP45的瞄具采用的是柱型准星和固定的觇孔式照门,简单实用,不过在试验中普遍反映瞄具的位置偏低。
UMP45的鉴定试验小组由SWAT、SEAL及FBI的试验人员组成,他们进行了射击场、近战演习等大量试验。试验人员故意将不同型号的.45子弹装进同一个弹匣中射击,这样的方式发射了几百发后都没有出现过一次故障。经过这些试验证明,UMP45的可靠性很好,射击精度也相当高,尽管.45ACP弹的后坐力较大,但连发时的后坐力却相当低。总之,UMP45性能优秀,完全符合特种作战的要求。不过作为鉴定意见,试验小组希望HK公司在批量生产时将瞄具的位置提高一些,以便能贴腮瞄准。
UMP45的顶部、护木左右两侧及下侧都可以很方便地安装上RIS导轨,任何符合美国MIL-STD-1913军用标准的枪用辅助装置都可以安装在导轨上,如小握把、瞄准镜、战术灯、激光瞄准具等。因为UMP45根本就是为了美军特种部队设计的。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设计的使用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АК-46),他设计的回转式闭锁枪机,成为此后设计的АК系列枪械闭锁机构的原型。同年参加靶场选型试验。经过一系列试验与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设计而成АК-47,在风沙泥水环境中经过严格测试,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生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取代西蒙洛夫半自动卡宾枪。在1953年АК-47改变了机匣的生产方法,由冲压工艺变为机加工艺。АК-47开始大量装备苏联军队。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АК-47系列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制式装备。在1980年代5.54mm口径型АК-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АК-47系列逐渐从苏军制式装备中退出。
  АК-47突击步枪属于自动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突击作战的战斗。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7.62毫米口径,发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间型威力枪弹,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可以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АК-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它继续工作。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АК-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枪管较短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影响了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突击作战的要求。
  1959年投产的改进型号АКМ(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改进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缺点。同时,进一步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合成材料,减轻重量,生产成本低,利于大量生产,除了退壳时针偶尔会断外,故障率低。
  АК-47系列步枪名闻天下是在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АК-47和其中国的仿制品大规模地武装北越正规军和游击队。这种自动武器在丛林环境中深受士兵信赖。在越南战争时期,据说许多美国士兵丢弃手中的不适应热带雨林恶劣条件下的笨重的M14自动步枪或者故障频出的M16自动步枪,转而使用缴获的越南士兵的АК-47,只是因为АК-47系列步枪拥有非常优良的可靠性、容易控制而密集的火力。
  苏联将АК-47系列步枪及其及制造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由于АК-47和其改进型令人惊诧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物美价廉,使用灵活方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或者反政府武装都广泛使用的АК-47系列步枪。某些地区冲突的各方都非常乐意使用АК-47。另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其中包括东德,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中国仿制型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进入21世纪它仍旧在生产。АК-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步兵轻武器设计:如以色列加利尔突击步枪、中国的81式自动步枪。АК-47系列步枪是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武器之一。其广泛程度在轻武器历史上可能只有毛瑟步枪和柯尔特左轮手枪可以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则因为АК系列步枪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也被誉为“世界枪王”。
  虽然АК-47系列步枪是20世纪步枪行列中最耀眼的明星,但它毕竟是40年代的产品,从性能方面说,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АК47枪管缠距偏小、M43弹的弹形欠佳、枪弹撞击目标时过于稳定,杀伤效果不好。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了一种发射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容量10发,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这种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这种闭锁方式是直接参考美国M1式加兰德步枪的。不过在这把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是经过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实是从这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半自动步枪开始的,这种卡宾枪的闭锁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成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间研制的所有自动武器的核心部分,这个系统经历了50多年的实际应用考验,证实其具有非常优越的可靠性,因此这个系统也被人们称之为卡拉斯尼柯夫系统。
  这种半自动卡宾枪1945年的试验型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卡宾枪的改进型,基本特征一样,管状的拉机柄位于右上方。弹匣设计有所改变。但枪管上方的导气室,有点像西蒙诺夫的SKS半自动步枪,导气装置的外形上也已经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样枪称之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来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
  AK-47型试验型的操作原理与AK-46一样,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枪机体首次采用连成一体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机匣是冲压成形的,机匣前部与枪管固定,保险/快慢机柄首次被安放在机匣的右侧。导气室没有调节装置,拉机柄在右侧。AK-47型2号试验枪的特征是改变了导气室、活塞、活塞杆的设计。延长了导气孔,增加进入导气室的火药燃气,导气筒下方与枪管之间的位置有泄气孔,活塞杆有四条凹槽。枪口制退器改为双室结构。3号试验枪改变了导气室的设计,使圆柱形的导气活塞在导气室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活塞杆有四条凹槽。采用新的枪口制退器。
  AK-47突击步枪(第1型)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
  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kg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kg的钢材。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AK-47(第3型)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轻型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AK-47式突击步枪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与小口径步枪相比,系统质量较大,携行不便。该枪有配用固定式木制枪托和折叠式金属枪托两种。
  该枪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不管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快慢机位于枪的右侧。当快慢机装定于自动位置时,单发阻铁的后突出部被快慢机下突出部压住,不能转动,故扣不住击锤。此时,击发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击锤回转击发。此后,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当机框复进到位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时,卡笋即脱离击锤卡槽,击锤回转击发。以后则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射击。当快慢机装定于半自动位置时,首发弹击发前,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单发阻铁也一同向前回转。若扣住扳机不放,则击发后击锤被机框压倒的同时即被单发阻铁扣住。此时,由于机框未复进到位,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向上抬起,卡笋和击锤卡槽之间有少许间隙。当机框复进到位,再次解脱不到位保险阻铁时,击锤被单发阻铁扣住,若再次发射,必须先松开扳机,使单发阻铁解脱击锤,击锤随之被击发阻铁扣住再次成待击状态。如果机框复进不到位,枪机闭锁就不确实。此时,机框的解脱突笋没有压下不到位保险,故保险阻铁卡笋不能脱离击锤卡槽。因此,即使扣压扳机,击锤仍不能向前回转,于是形成不到位保险。快慢机柄在最上方位置时,其下突出部顶住单发阻铁后突出部和扳机后端突出部的右侧,故扣不动扳机,实现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待击位置,弹膛内有枪弹,因扣不动扳机,击锤不能解脱,所以形成后方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击发位置,因扣不动扳机,阻铁不能向前回转,击锤后倒时即被阻铁挡住,机框只能后坐一很短的距离,不能将弹匣内的枪弹推进弹膛,故形成前方保险。
  该枪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曾有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德国Stg44突击步枪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设计概念,不过在那个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术成熟且有大量实战经验的参照物。AK-47是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带有设计者自己技术性质的创新设计的步枪。
  1970年代有这么一句俏皮话:“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Sony电器,而苏联出口的是AK47”。根据前苏联方面的统计,全球范围内的АК-47系列自动步枪中,9成是仿制品,真正产地是前苏联的仅有10%左右。
  АК-47一度是匪徒爱用的枪枝。过去香港警察的佩枪主要用于防卫用途,所以只配备点38手枪。后来,叶继欢、季炳雄、张子强等悍匪不断在香港做案,并配备了火力强劲的АК-47自动步枪,一度使警方束手无策。后来经过改善火力,以及加强情报等各部门的配套,才把局势扭转,进而把匪徒绳之于法。
  1980年代美国毒品犯罪分子经常使用АК-47系列步枪,在虚构的影视剧情节中也经常出现。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导致美国在1989年立法禁止进口АК-47系列步枪,理由是拥有几个所谓的“突击武器”的外形特征。
АК-47系列其它主要型号
АКС-47(AKS):采用可折叠金属枪托的型号。枪托折叠长645毫米。供空降部队、坦克兵和特种分队使用。
АКМ/АКМС:零部件大量采用冲压、焊接工艺,机匣用冲压工艺制造代替了机加工艺,重量减轻到3.15千克。扳机组件上增加了击锤减速装置,消除击针打击子弹底火时哑火的可能性。枪口安装一个简单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АКМС是АКМ的折叠枪托的型号。
РПК:在АКМ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发展的班用轻机枪,RPK是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的缩写。采用延长型枪管,折叠型两脚架,40发弹匣和75发弹鼓供弹。重量5.6千克。
AK-47突击步枪 规格数据
原产地:苏联/俄罗斯
类型:突击步枪、自动步枪
口径:7.62mm
弹药:7.62×39mm М1943中间型威力枪弹
弹匣容量:30发
枪机:导气式,回转式闭锁枪机
空枪重:4.3 公斤
全长:870 毫米(固定枪托型);645毫米(折叠枪托型)
瞄准基线:378 毫米
枪管长度:415 毫米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射速:600发/分钟
枪口动能:1980 J
枪口初速:710 米/秒
有效射程:300 米
表尺射程:800 米
瞄准具:柱形准星准星,U形缺口照门
才到MP5啊,后面肯定就是大名鼎鼎的M4,AK47,还有大组AWP(那时侯都是小孩,当年我说是大狙,被嘲笑了{:157:})
B42& &SSG552 Commando
SIG公司在二次大战后以德国施梅瑟MP40冲锋枪为基础,为瑞士陆军发展了MP310冲锋枪,并且服役到1970年代,后来这一类武器随着突击步枪的普及,慢慢降低了在瑞士陆军中的重要性。几年前SG550开始量产后,该公司有意研发新一代的MP320,终因需求量不符成本基数而宣告终止。冷战结束以后,东、西两大阵营的敌对压力虽然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恐怖活动也不如1980年代前那么频繁,但由俄罗斯黑帮串连欧洲黑社会组织所形成的跨国犯罪势力,已成为当今最为凶残、最具威力的地下团体,迫使各国反恐怖组织及情治单位不得不调整原来的战略,准备在未来对抗这一股庞大的非法武力。与早年回教激进团体不同的是,这一些俄国黑帮不仅有充裕的资金可以运用,还可轻易获得各式各样来自前苏联军方、甚至是欧美军队的武器装备,例如传闻已久的核弹组件、放射性元素等,似乎难不倒这一些神通广大的黑道份子,也就别怀疑他们使用的随身火力等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瑞士的特警部队也注意到有必要加强自身警械的打击威力,以应付可能来自世界各地的治安威胁,于是委请SIG公司开发合适的装备,促成SG552超短型「突击队(Commando)」短突击步枪的诞生。正如文前所述,SG552与它们之间对照,有何特点?是否重复其任务性质?经常研究特謷枪械的朋友们一定了解,与当今世上最热门的MP5系列相比,即便SG551枪系有其使用步枪弹的威力优势,配备也毫不逊色,握持与携行上却仍是卡宾枪型体积稍大的感觉,MP5(不含SD灭音型)等级的握持感觉与携行紧致性则较贴身,因此SG552的改良重点就是枪身前半段一枪管、活塞系统的再缩短,成为一把几乎与现代化冲锋枪等长的突击步枪。在不改变弹药本身条件的情况下,枪管缩短自然影响整体弹道性能并带来副作用,SG552枪管长度慬22.6公分,还不到550标准型52.8公分的一半,可以想象有效射程大概只有300公尺以内(或更少),不过552既是以近战为主,长射程精度当不在考虑之内,对有反恐怖作战经验者而言,近距离射击造成的跳弹与流弹,反而是贯穿力过剩之余,使射手不敢放手使用此类枪械的主因,有时宁可使用贯穿力略逊的手枪弹冲锋枪,也不愿冒伤及自身或无辜第三者的危险。但现今防弹装具不论防护力、材质大幅进步是事实,手枪弹近百年来却没有明显的改进,「步枪微型化」显然是目前风险最小、也最能发挥打击威力的发展趋势。最能发挥SG552短突击步枪的潜力,就是在行动中采相异类型冲锋枪混合编制,避免仅用单一枪型,藉由一方的优点弥补另一方火力的间隙,应该是合理而可行的。
比起SG551枪系,SG552型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它还沿用AK步枪类型的长行程活塞系统,不过551以前的枪型均采枪机座与活塞连杆(分离时)分离的设计,并藉拉怲作为两者的结合插销,复进簧则置于瓦斯缸管内以推动连杆带动枪机向前。后者受前段枪身缩短影响,空间有限制,特别将复进簧移到枪机座后段(并加上一枝复进簧导杆),亦即比照AK步枪的方式容纳,此项修改使得枪机及连杆已无必要再采分离设计,因此552型的枪机、活塞是以焊接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只有拉柄受机匣结构限制,拆装时依旧自成一件,但也修饰得更显精致。
虽然SG552与SIG公司其它步枪采行相同得制造标准,拥有世界一流的精密加工品质,制程与操作保养却没有太多华而不实得花招,它也大量运用冲压组件来生产下节套,拆装分解得程序甚至比AK步枪还要简便,塑料组件不仅轻量易于生产,更便于寒冷地带使用,枪托、握把、护手皆为硬质聚合塑料材质,枪托亦能承受猛烈冲撞及高处落地的撞击力。茶色色调的透明弹匣共有5、20、30发三种规格容量,后两者可以自行并排连结,以利战斗时更换补充。基本上只要对步枪略有所知,就能轻易的使用SG552,其实SG552与当今知名反恐怖突击武器如HK53、MP5、M4卡宾等枪型互别苗头的意图非常明显,更像是精致化的AKS-74U。SG552短突击步枪全长73公分(枪托折叠后仅50.4公分),含弹匣空重约3.2公斤,但它是5.56公厘步枪弹枪型,理论上稳定性是一大问题,噪音与枪口火光过大更是一定避免不了的大问题。根据以往国外的测试报导,此枪的连射操控性(全自动)是「易于控制」,半自动远距精度(300公尺一传统瞄准具)则略显勉强,因照门/准星间轴距很短(36公分),射手若不够沉稳,容易错失目标,不过光学瞄准镜或ACOG瞄准具可以改善这一项小缺失。5.56公厘标准步枪(M16A2、T65K2)与短管步枪(M725-T86)作全自动射击时,衡量各种姿态作一比较,后者似乎更容易控制,反射式快瞄镜(Reflex)加上步枪后则无论型式,均能以快速追瞄、急扣方式击中100公尺的半身人像靶,达到「点到弹到」的要求,因此相关报告应是非常中肯。
关于噪音及火光的问题,目前已经解决一半。SG552仿效HK53冲锋枪,在枪口处改用类似「无光」防火帽的开叉设计,这四道沟槽有使枪口外围空气中氧气在射击瞬间,帮助未燃烧尽火药加速燃烧的作用,以降低枪口延时燃烧产生的大量火光。至于噪音的稍嫌棘手,现有的枪口装置几乎没有任何减音的效果,对于可能经常在室内作战的特勤队员而言,干扰现场判断、使射手产生疲劳是最大的困扰,有赖SIG尽速开发研议中的减音装置加以改善。
全长 730mm / 504mm
枪管长 226 mm
全枪高 210 mm
膛线 6条,缠距178mm
瞄准基线长 360 mm
扳机力 35 N
空枪重 3.2 kg
理论射速 700 RPM
发射方式 单发、3发点射、连发
弹匣容量 5,20,30 rds
B43& & M4A1
1988年由柯尔特公司授命于美国陆军部,在陆军部与海军陆战队联合参与下研制新型的M16卡宾枪。
柯尔特公司的工程师把枪管弄短至14.5英寸(370mm),枪管上增加了一个缩颈用以挂装M203榴弹发射器,采用伸缩枪托,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三发点射,护木内采用了双层的铝制隔热屏。
这种新型卡宾枪的柯尔特公司产品编号为Model 720,在1991年3月军方正式定型并命名为“美国5.56mm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口径M4卡宾枪”(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
由于M4和M16A2非常相似,事实上它们有80%的零件可以互换,因此最初也称为M16A2卡宾枪。M4首先装备82空降师,用于替代 M16A1/A2步枪、M3冲锋枪和车辆驾驶员使用的部分9mm手枪,1994年正式列装。
柯尔特公司又为海军研制了一种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的 Model 727,除射击方式外其他与M4完全一样,因此有些人称Model 727为M4增强型(M4 except)或海军型M4。然后柯尔特公司又研制了一种M4的子变体,主要是设计了一种新的平顶型机匣盖以安装模块化的瞄准系统。在1994年8月,这项改进被军方采纳,并把这种平顶型M4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口径M4A1卡宾枪”(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A1),柯尔特公司编号Model 27。
M4A1的主要改进是把原来的固定式提把改为可以安装不同瞄准装置的M1913导轨——即平顶型机匣,此外M4A1的射击方式是半自动和全自动,就像M16A1。M4/M4A1卡宾枪在美国的特种作战部队中服役,特别是美国陆军的游骑兵、海军陆战队的武力侦察队和海军的海豹突击队等等。
由于 M4/M4A1射程远杀伤力大而结构又比较紧凑,也受到其他作战部队及非一线作战人员的钟爱。从1997年11月起,美军陆军正式装备M4/M4A1卡宾枪,到1999年底全部现役部队换装M4/M4A1,而原来的M16A2则转交预备役部队和海岸防卫队。不过尽管平顶型机匣早已投产,但首先装备的M4仍然是带瞄具提把的标准M16A2机匣。
M4和M4A1主要由柯尔特公司和大毒蛇公司(Bushmaster Arms)生产,此外M4/M4A1也被一些执法机构所采用。现在柯尔特公司销售的M4/M4A1的名称已经改为RO777、779、977和979。另外民间也出现一些民用型的M4/M4A1,有半自动也有全自动,但为符合相关法规,枪管长度一般都在16英寸或以上。
& &枪械名称: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A1 (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56mm口径M4A1卡宾枪)
制造商:Colt
产地:U.S.A
口径:5.56×45mm SS109/M885
全枪长:772 / 878 mm
枪管长:409 mm
膛线:6条 右旋 缠距178mm
空枪质量:2.7 kg
理论射速:700~1000 RPM
有效射程:600 m
B44 Steyr AUG(这是奥地利枪不是美国的,以后别瞎说)
斯太尔AUG(德语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缩写,即陆军通用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弹匣供弹、射击方式可选的无托结构步枪。
AUG步枪是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其目的是为了替换当时奥地利军方采用的Stg.58(FN FAL自动步枪)步枪。当时军方提出的要求是:精度不低于比利时的FN FAL步枪;重量不大于美国的M16步枪;全长不得超过现代冲锋枪的长度;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可靠性不低于苏联的AK-47和AKM突击步枪。原打算发展步枪、卡宾枪和轻机枪这3种枪型,后来又增加了冲锋枪(使用9×19mm弹药,正式名称为AUG-9mm,也被人称为AUG伞兵冲锋枪:AUG-Para SMG)。
AUG的研制由奥地利斯太尔-丹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的子公司斯太尔-曼利彻尔有限公司(Steyr-Mannlicher GmbH, AT)负责,主设计师有三个人——霍斯特•韦斯珀(Horst Wesp,也是Glock手枪的设计者)、卡尔•韦格纳(Karl Wagner)和卡尔•摩斯(Karl M&Oser),而奥地利军事技术办公室的沃尔特•斯托尔(Walter Stoll)上校则负责监督研制计划的进程。
奥地利军方让AUG与FN FAL、FN CAL、捷克的Vz58突击步枪和M16A1进行了对比试验,AUG的性能表现可靠,而且在射击精度、目标捕获和全自动射击的控制方面表现优秀。这种新步枪经过技术试验和部队试验后,于1977年正式被奥地利陆军采用,并命名为Stg.77(意思是“1977型突击步枪”),并在1978年开始批量生产。从那时起AUG除奥地利外,被多个国家的军队所采用。突尼斯在1978年就开始购买AUG,估计至少7万支;阿曼在1982年开始装备AUG,约3万支;澳大利亚是在1985年宣布把AUG作为制式步枪,并定名为F88步枪,最始装备量为67,000支,然后澳大利亚利思戈枪厂获得AUG的特许生产权和出口销售权,到1990年代中期产量已达28万支;新西兰原计划装备M16A2,考虑到和澳大利亚的装备一致,因此也改为装备了AUG;沙特阿拉伯自1980年开始装备AUG,约10万支;爱尔兰是在1988年开始装备AUG的;此外马来西亚、阿根廷、赤道几内亚、摩洛哥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军队也装备有一定数量的AUG,哥伦比亚的M-19游击队也经由利比亚从突尼斯获得了大量的AUG;AUG也被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英国SAS和部分英国警察采用,SAS曾经宁愿继续使用FAL或采购M16A2也不使用于本国的SA80,而AUG是SAS唯一使用过的无托枪;同时AUG也广泛地被世界上多个保安机构和执法机构购买,包括美国海岸警卫队。很少有无托结构的步枪获得执法机构或特种部队的采用,而AUG是个例外,可以说,斯太尔AUG是商业上最成功的无托结构的突击步枪。在1997开始,斯太尔-曼利彻尔开始生产AUG的新型号——AUG-A2。
& &AUG是一种把以往多种已知的设计意念聪明地组合起来,结合成一个可靠美观的整体:
★无托结构——斯太尔AUG不是第一把军用无托结构的步枪,事实上英国的Enfield EM-2和苏联的Korobov TKB-408无托突击步枪要早于AUG约前25-30年。法国的无托步枪——FAMAS自动步枪也在同一年代公布。
★塑料制的武器主体——早在1962年,苏联的一种实验无托步枪Korobov TKB-022就已经采用了塑料主体,而FAMAS自动步枪也同样具有这个特征。
★采用望远瞄准镜为标准瞄具——1940年代后期英国的EM-2无托步枪和加拿大试验的FN FAL在1950年代初设计的原型,都配备有一个低倍率的望远瞄准镜作为基本瞄准具。
★模块化设计——最先由相同机匣和动作部件为基础所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武器(自动步枪、轻机枪、卡宾枪)的模块化系统,最先是由法国的Rossignol和苏俄的Fedorov分别在1920年代研制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以优良的人体工程学、高精度和良好的可靠性而闻名的AUG比起上述的那些前辈们要成功得多。
斯太尔AUG采用了无托结构,因此在保持了与其他步枪相似的弹道性能上的枪管长度上,武器全长比其他步枪短25%,与其他步枪折叠枪托后的长度接近,但却能能进行准确的抵肩瞄准射击。当AUG在设计时,就特别注重人体工程学。AUG的平衡中心就在握把位置,使射手可以单手操作武器,而且设计者考虑到让纤弱的女兵也很容易掌握这种武器。
斯太尔AUG实际上是一个武器系统,4种不同的枪管可以在几秒内就装进任一机匣中,成为4种不同的武器:步枪,卡宾枪,轻机枪,冲锋枪;AUG武器系统是模块化结构的,全枪由枪管、机匣、击发与发射机构、自动机、枪托和弹匣六大部件组成,所有组件,包括枪管、机匣和其他部件都可以互换。AUG系统中采用了大量塑料件,约占全枪零部件总数的20%,不仅枪托、握把和弹匣采用工程塑料,就连受力的击锤、阻铁、扳机也用塑料制成,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润滑,因此有较长的寿命周期,而且非常坚固。据奥地利军方的测试,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击100,000发以上的使用寿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本维护费用,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方便维护步枪。
AUG采用铝合金压铸机匣,耐腐蚀,有钢增强嵌件。其中一个嵌件是枪管连接套,用于固定锁定枪管和旋转式机头,这样就能减轻射击时对机匣的压力,另一个嵌件是固定枪机导杆的套管。
AUG使用短活塞导气操作原理,导气活塞插入枪管上的联接套内,联接套内有导气室,导气活塞的复进簧也位于导气室内。导气系统有一个三档的气体调节器,其中有两个为打开位置(正常工作位置和特殊工作位置,后者是在火药残渣积聚较多或泥沙等污物进入枪内而发生故障时使用)和一个关闭位置(用于发射枪榴弹)。联接套上也包括一个枪管固定/解除锁和一个前握把的铰链,前握把同时也是气体调节器的紧定器,由于握把与枪管接近,不使用时向前折叠,防止烫伤手指,另外在分解步枪时握把也是一个转动枪管的杠杆,而且当枪管过热时可以不必用手直接接触枪管。
枪管用高强度钢冷锻成形,弹膛和枪膛镀铬。枪管外表有环形的散热筋,每根枪管的弹膛尾部有八个突笋,用于锁定在机匣内的钢制连接套中,枪机则固定在这个连接套的后部。枪管连接套是用花键固定在机匣右边的,连接花键与枪管、枪机上的突笋也是重合,当枪管和枪机都在连接套内时,它们的表面完全啮合而形成闭气环。
AUG有四种基本的枪管:标准步枪枪管长508mm(约20英寸),冲锋枪型枪管长350mm(13.8英寸),卡宾枪型枪管长407mm(16英寸),而重型枪管(即轻机枪枪管)长621mm(24.4英寸)。在任一种步枪上都可以在数秒内更换其他的枪管。只需要更换一些套件,不需要专门的工具,AUG步枪转换成一把9mm口径的冲锋枪。每种枪管都有消焰器,用螺纹固定在枪管上。消焰器有内螺纹,可安装空包弹助退器。AUG的消焰器也配有专门的塑料保护套,防止湿气进入枪膛内,在战斗中,总会有人因为忘记取下来保护套而将其射烂,但不会构成危险。24英寸的重型枪管还配有轻型折叠两脚架,可以充当轻机枪使用。在奥地利陆军中服役的步枪上没有刺刀卡笋,因为奥地利陆军认为现在刺刀已经没有作用了。但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安上多用途刺刀,通过一个专门的夹具固定。枪膛内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为9英寸。当时斯太尔相信这是在M193弹和新的SS109弹之间的一个比较好的妥协,也就是说一种枪管发射两种枪弹,不过客户通过专门的订单也可以获得1:7缠距的枪管。枪管的快速更换只需几秒就可完成(假如射手有多余的枪管的话)。在连发射击时,每次持续射击150发弹后,需要对枪管进行冷却或更换枪管。此外在瞄准镜壳体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发热,这是由于AUG是无托结构,枪管的热量直接传到机匣上。
枪机系统由枪机框、两个空心复进簧导杆、复进簧、活塞和拉机柄组成。枪机上有导柱卡锁,用以吸收枪机自身的回转力矩,同时不使机匣受应力作用,也不会使枪托受力,机框通过导柱带动枪机实现回转复进簧导杆用铜焊在枪机框上,左侧的导杆与拉机柄连接在一起,而右边的导杆则是动作杆,把导气活塞的能量传送到枪机框。旋转式闭锁机头有7个闭锁突笋、拉壳钩和抛壳挺弹簧,由机框内的突轮驱动。标准枪机的右侧有拉壳钩,使弹壳从右侧抛出,当需要从左侧抛壳时,可以把拉壳钩移到左边的相对位置。两根复进簧位于枪机框后面,分别套在两条导杆上,位于枪机框导杆内。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的滑槽内,与导杆并不固定在一起,因此射击时不会移动。如果需要可以按下握把上的那个小按钮,使枪机不能活动。在最新的AUG-A2型上,拉机柄的形状作了改变,并改为折叠式的。AUG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有空仓挂机装置,当打完弹匣内的最后一发弹后会把枪机卡在后面,在更换弹匣后要释放枪机,必须要再次拉动装填拉柄。
击锤组件设计成一个可以独立分离的部件,几乎是完全由塑料(包括击锤本身)制成的,只有弹簧和转轴由金属制成。击锤组件容纳在枪托内,并通过一个双扳机连杆与滑动式扳机相连。保险装置在水平位置横贯整个握把,通过握把上的保险按钮进行操作,保险机构两手都可操作。另外充当轻机枪的HBAR型的枪托中通过会换上开膛待击的发射机构。
AUG步枪上没有专门的射击模式选择装置,而是通过板机本身用来控制射击模式。利用控制扳机行程,可实施单发射击和连发射击。扣到一半位置时为单发,而扣到底时则为全自动射击。半自动射击时,两次射击之间必须松开扳机,而全自动射击只需要扣住不放,直到停止射击为止。半自动的警用型(执法型)的扳机只能单发,板机扣力较轻,约9磅。经过训练的士兵,很容易就能掌握单连发扳机的使用,不过靶场上练枪与实战环境对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所以战场上的士兵很有可能会由于紧张而对准目标扣下扳机不放,即使对较远距离的目标也倾泄出大量的子弹。因此AUG的单连发扳机是备受争议的一部分。
斯太尔AUG步枪的标准瞄准装置是1.5倍的望远式瞄准镜(兼提把),由奥地利蒂罗尔的施华洛世奇光学仪器公司(Swarovski Optik)设计,密封在一个筒型外壳中,30英尺防水,设计的归零值为300米,可以在昏暗的微光条件下使用。1.5倍的放大倍率让射手可以在射击时睁开双眼,便于搜寻目标和观察周围事物,并避免产生“隧道视觉”。此外,这种光学瞄准镜还可以减少AUG使用者的训练时间——因此就能大大减少弹药和训练费用。瞄准镜架在AUG-A1型上的瞄准镜与机匣为一整体,总质量100g,瞄准镜顶部有后备的机械瞄具,刀型准星和矩形缺口式照门有三个发光亮点,可以在昏暗环境下使用,不可调整。一些早期生产的AUG-A1步枪配备有整体的瞄准镜座的机匣。在AUG-A2型号上,标准的瞄准镜座可以快速地并更换上一个M1913标准皮卡汀尼导轨。
枪托部分由手枪型握把和扳机组件组成,是用高抗冲击的聚合物制成的,主要有绿色(军用)和黑色(警用)两种,还有一种是沙漠黄色,是沙特阿拉伯所订购的。扳机护圈扩大至整个握把,因此戴上冬季手套或棒球手套时也能操作射击。主体上有两个对称的抛壳口,一般左边的那个会盖上一个塑料护盖,当需要从左侧抛壳时要把护盖移到右边。可分离的枪托底板上有橡胶缓冲垫,当拆开时,可取出步枪内的主要部件,包括击锤组件和枪机组件。枪托底板是通过一个连接销固定的,这个连接销同时也连接着后背带环。枪托尾部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擦拭工具等附件。
AUG采用弹匣式供弹,有30发(标准步枪)和42发(轻机枪)两种弹匣。弹匣是用半透明的增强聚合物制成,可以看到弹匣内的存弹量。后来又为伪装需要生产了一种黑色的不透明弹匣。弹匣释放扣位于弹匣入口的后方,左右手均能操作(一些说法认为左右手操作都很不灵便)。任一种枪都可以使用两种不容容量的弹匣,不过AUG的弹匣只能专用于AUG枪族,不能与其他步枪通用。另外,AUG的弹匣是预封装的,生产出来就已经压好枪弹,随时可以使用,但有专家质疑预封装的弹匣内长期受压的弹簧会不会发生疲劳,长时间存放后会不会出故障。
不足之处AUG步枪的结构比较复杂,活塞与前握把挨得很近,易灼伤在前的手,扳机力偏大,光学瞄具视场小,必须达到镜轴眼轴重合的要求,并且要用手控制发射方式,这使射手难以获得迅速准确的射击效果。该枪前小后大,前“瘦”后“肥”,背带环的位置也不够合理,使该枪背挂、携行以及战斗使用难以得心应手,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也较差
口径:5.56mm
发射方式 单发、连发
弹匣容量 30发
全枪长 790mm
枪管长 508mm
膛线 6条,右旋,缠距228mm
全枪重(不含弹匣) 3.6kg
初速 970 m/s
表尺射程 300 m
最大有效射程 500 m(标准枪管)
理论射速 680-800 RPM& &
B45鸟狙Steyr Scout Sniper Rifle(我曾经问过朋友鸟狙名字的来由,他告诉我:打鸟的狙..........)
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的枪械专家杰夫•库珀产生一种叫做“通用步枪” (General-Purpose Rifle)构思,然后在1983年,他定义出这种命名为“Scout Rifle”通用步枪的规格,这些规格包括:便于携带、个人操作的武器,能击倒重量200公斤的有生目标,最大长度为1米(39.37英寸),总重不超过 3公斤(约6.6磅),其他还包括方便、威力大、精确、坚固耐用和外形漂亮等等。此后,有一些人根据库珀定出的标准用市面上的商业枪支进行改装,使枪支达到或接近标准。在7年后,斯太尔-曼利夏公司推出了一种按照这些标准设计并命名为“Scout”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斯太尔Scout是一种很轻的精确射击步枪,全枪共129个零件,枪管细长,并大量采用新材料,因此重量很轻。枪管长只有19英寸,4条右旋膛线,缠距12英寸。枪管壁虽然薄,但采用冷锻制造,因此非常坚固。
B46& & Arctic Warfare Magnum/P{AWp}(大狙?就因为声音和体积大??)
从李•恩菲尔德No.4型单发步枪改成的L42A1式狙击步枪“年事已高”,早就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在马岛战争中,该枪就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英军把眼光转向了7.62x51毫米北约口径的新型狙击步枪。其基本要求是:不管枪管清洁与否,都要首发命中。此后,英军对好几种型号进行了对比试验,最后选中了英国国际精密仪器公司的PM狙击步枪(意为精确竞赛枪)。该枪又称AW (Arctic Warfare,意为北极作战),研制者是“自选步枪”射击的世界冠军和金牌获得者马尔科姆•库帕。该枪有步兵型、警用型和“隐形PM”三种,其中步兵型 1986年装备英军,称为L96A1式狙击步枪。PM狙击步枪的主要特点是:机匣由铝合金制成;枪托由高强度塑料制作,分两节,与机匣螺接在一起,枪托前部配有可调式轻型两脚架;枪管由不锈钢制成,长660毫米,螺接在超长的机匣正面,可在枪托内自由浮动,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寿命达5000发;枪机后部拉机柄周围有数条纵向铣槽,在枪里进水并在严寒条件下结成冰的情况下,自动机不会冻结,射手仍可以完成装填动作。该枪之所以被称为AW,就是这个缘故。
B47& &G3/SG-1 Sniper Rifle(我再说一遍这不叫连狙,是半自动狙击步枪)
G3/SG1狙击步枪是G3的一种变型枪,结构与G3A3基本相同。它是在标准型G3步枪的验收过程中,将那些平均弹着点完全符合规定要求、而散布又最小的枪挑选出来,配上两脚架、枪托贴腮板和望远瞄准镜,再略加改装而成的。所以G3/SG1只是一支用突击步枪拼凑出来的狙击枪。SG是“Schützen Gewehr”精确步枪的意思。
G3/SG1采用专用的发射机构,扳机扣力在0.5~1.5kg之间,发射机构的使用非常简便,先将快慢机柄推至“E”(半自动)位置,然后推扳机向前,扳机却成待发状态。发射出一发枪弹之后,扳机可重新装定于待发状态,或者用普通扳机装定(扳机扣力为2.6kg)再次进行发射。扳机装定于待发状态后,如果将快慢机柄由半自动位置变换到保险或全自动射击位置,则扳机会自动地复原。
G3/SG1狙击步枪配用专用的Hersoldt瞄准镜,放大倍率为1.5~6×,在100~600米射程内可进行风偏和距离修正,瞄准镜的分划是密位制。瞄准镜座是G3系列通用的爪式快卸镜座,夹装在机匣上,不需卸下瞄准镜也可以直接使用机械瞄具。
因为狙击步枪主要是用于半自动精确射击单个目标,扳机力要求比其他枪械都要小,G3/SG1的扳机力是可以由射手任意调整的,调整杆就在扳机后面。
虽然现在德国联邦国防军已经换装G22狙击步枪,但G3/SG1仍在军队中服役。
B48& &Sig 550
1988年,SIG公司在SG550突击步枪的基础上研制出SG550狙击步枪。SG550狙击步枪实际上是使用重型枪管的单发型SG550突击步枪,但SIG公司强调SG550狙击步枪是在警察和特种部队的密切合作下研制成功的。经过严格彻底的功能和精度试验,军方便大量采购作为战术狙击步枪。该枪有两种口径,发射5.56×45mm NATO弹的为SG550-1,发射.223雷明登弹的为SG550-2。
B51 M249 (外号:大菠萝,这人都怎么想的)
M249 SAW,称班用自动武器(SAW-Squad Automatic Weapon),是FN Minimi机枪的美国的改进型,发射5.56×45毫米口径北约标准弹药,由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设计,FNMI生产,是美国军队装备的班用机枪。  
M249衍生自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的FN米尼米机枪,是一种小口径、高射速、轻巧的轻机枪。美军在1980年代举行的班用自动武器评选时,参选的FN Minimi命名为XM249,其后在日正式装备并成为M249班用自动武器(M249 Squad Automatic Weapon),但因当时曾经出现过可靠性问题,实际上美军在1980年代后期才作全面装备。M249及FN Minimi多达三十多个国家采用。  
60年代,随着班用武器的小口径化,美军迫切需要一种小口径班用机枪。作为火力支援武器,装有两脚架的重枪管M16在火力持续方面不令人满意,M60通用机枪虽然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但作为班组武器,重量太大,而且需要两人携带和操作。在1972年至1974年期间,班用自动武器(SAW)计划提出从口径选择上来达到要求。其中一种最有名的试验弹为6×45mm的XM732钢壳弹。  
1976年10月,由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岸防卫队组成的联合小组Joint Servic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JSOR)正式开始了5.56mm班用自动武器计划。JSOR所提出的指标为:可以单人携带,轻重量,火力能延伸至1000米外,对付各类人体护甲。  
当时一共有四个候选系统参与选型试验。  
XM106是在阿伯汀研究实验室开发的,基本上是M16自动步枪的改进型,使用两脚,可以快速更换的重型枪管,可以配用标准的30发M16弹匣或特制的三联装弹匣。   
XM248是第二个系统,原本是岩石岛军火公司(Rock Island Arsenal)开发的一种6mm武器,被福特航空航天通讯公司(Ford Aerospace Communications Corp.)加以改进并将口径改为5.56mm。它有一个独特的旋转式弹链供弹装置。   
第三个系统是德国HK公司生产的XM262,也即HK23。   
FN公司的候选系统就是Minimi,试验型编号为XM249。在参与选型试验过程中,FN公司在XM249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其中包括在日更新了新的弹药组件。其M855 5.56mm弹头与比利时的SS109弹头重量相差了62格令,这种新弹的弹道性能比M193弹稳定得多。而新的M856曳光弹,在900米距离上,发光剂仍能燃烧,不过据说这是广受批评的地方。XM249所用的新型M27弹链和斯通纳机枪的弹链一样,都是采用M60弹链的技术。实验的XM27弹链最初是由布格•华纳(Borg Warner)开发,后来由威尔斯海上公司(Wells Marine Inc.)完善。  
在选型试验中经历了广泛的恶劣试验。首先,四个候选系统都进行了非破坏性试验,包括进行尺寸的量度,部件互换性的试验等,所有4个候选系统都通过了全部的测试。然后进行射击试验,包括:在阵地中测试枪口火光和噪声,每发射2000发枪弹都进行一次擦拭;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不作任何擦拭就装填、发射;放在高温湿度大的柜子里十天,以摸仿热带气候环境,然后不作擦拭就发射。泥地测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枪浸泡在泥浆里,做简单擦拭后就立刻发射,另一种是取出泥浆后掠干四个小时后才作简单擦拭然后发射。沙尘试验也有两种方式,静态试验中枪被埋在沙子里,取出后进行发射。动态试验中枪在人工喷出的风沙下进行装填和发射。接着在摸拟在无润滑情况下淋雨水,然后进行结冰试验,温度从170℃~-18℃。以不同的射速在5分钟内发射了700发枪弹(在2分钟内以200RPM(发/分钟)进行射击,再在3分钟内以100RPM进行射击)。弹道测试用雷达进行,FN公司新的5.56mm口径SS109弹与M80弹(7.62mm NATO)的弹道性能很接近,SS109的散布精度比M80弹和旧的5.56mm口径M193弹都好,而且能在1100米处能穿透美军标准钢盔。在可靠性试验中,XM249的故障率低于其他的候选系统。  
随后是拿出实验室,交由部队进行实际操作试验,当中XM249的表现非常好,以至试验部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第二阶段的实操试验。这时由海军陆战队选派自己的操作人员在阿伯汀试验场进行了最彻底的命中率测试,结果XM249达到了他们的要求。  
1982年,美军决定采用XM249,并正式定名为M249。1984年,美军和FN公司签订了5万挺机枪的合同,到1985年8月已有1100挺正式装备部队。 然而,与在试验中的期待相反,在实际使用中美军发现M249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可靠性差;射击散布过大;锋利的边角经常割伤射手;伞兵服经常被固定提把钩住;灼热的枪管经常烫伤射手的手指等。为此,美国取消了财年的M249机枪全部合同。于是,FN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包括改用可折叠的提把,加装枪管护板,采用新的液压气动后坐缓冲器等,并在1987年3月向美国军方提供了改进后的M249技术数据。经过努力,FN公司重新取得M249的采购合同。  
1988年,新的订货单就交到了FN公司的美国子公司FNMI(FN Manufacting Incorporated)。不过改进产品的计划(PIP-Product Improvement Program)M249的交货又比预定计划落后了三年,结果美军带着原有的M249参与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沙漠战场上的使用经验又使M249的改进计划进一步完善。  
M249可在立姿或行进中进行射击,亦可用于架设火力阵地,作为美军的班用支持武器,能提供密集强大的压制火力,以往7.62×51毫米口径的M60机枪需要二至三人去提供火力支持,而它只需要单兵操作及维护,重量较M60为轻,5.56×45毫米口径弹药重量亦较7.62×51毫米弹药轻,可拥弹量大大增加。M249本身装有折合式两脚架,亦对应固定的M2三脚架,枪托及枪管可自行选择更换,改进或升级后的M249可以通过导轨加装其它装备如 雷射指示器及 瞄准镜等的战术配件。M249故障率低,可通过调节导气管直径来改变导气量以保持射击稳定,更换枪管亦比M60更加方便,机框内更有枪管对正的功能。另外,由于有两用供弹系统,即使原有弹链用尽,需要时也可以装上M16突击步枪的30发弹匣或为M249/Minimi特制100发 C-Mag弹鼓继续射击。虽然M249是的可靠性备受信赖,但它的设计仍然受美军士兵批评,有在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士兵指出,由于M249射速较高,重心偏后,肩射时难以控制、早期型M249的双脚架在收起时影响前护木的整体形状,不能舒适地拿隐,但放下双脚架后又影响近战的灵活度、长枪管在近战也显得不灵活、在装上M16突击步枪的北约标准弹匣射击时,由于供弹太快,故障率提高、200发装弹链因过长而容易断裂,表现不如100发弹链可靠。  
M249衍生型: 
★伞兵型M249:短枪管、伸缩枪托。 
★车载型M249:通常装备在悍马车顶上的M249不会作大改动,只在车顶机枪座上锁紧。 
★M249 P.I.P.:后期型的M249,固定塑料枪托,PIP(Product Improvement Program)改进系统,枪托内装有液压后坐缓冲装置。 
★M249 PAPA(M249E3):伞兵型的M249,短枪管,伸缩枪托。 
★M249 S.P.W.(M249E4):为美军特种部队装备,轻量化,装有4条RIS导轨,短枪管,伸缩枪托。
81式自动步枪是中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制式步枪。于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正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采用木质固定枪托的称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步枪。81式自动步枪与81式7.62毫米轻机枪组成81式枪族。这3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自动机、复进机、击发机构、导气系统、供弹具都能在枪族内各枪互换使用,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连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达到70%。
81式枪族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SKS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仿制AK47)和56式轻机枪(仿制RPD轻机枪),仍采用×39mm枪弹。由于在1978年正式决定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实战中表现良好。81式步枪军事援助过非洲国家。
该枪族的出现基本适应了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方便了训练、使用和维修,既加强了战斗分队的战斗力,也为枪械互换、增强火力提供了条件。81式枪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甚至外形与56式冲锋枪也很相象。不过81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81式自动步枪作为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的过渡枪型,81式枪族全部采用成熟技术和设计,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其它结构与56式冲锋枪类似。81式步枪全长为950mm,枪管长440mm,介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之间。
81式自动步枪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枪机回转式闭锁,可实施单、连发射击,使用毫米枪弹,用30发弹匣供弹,弹头初速720米/秒,固定的枪榴弹发射具能用空包弹发射60毫米反坦克枪榴弹,也可用实弹发射40毫米枪榴弹系列。
81式步枪准星座比较AK47后移让出一段枪管,供发射枪榴弹之用,不过,设计单位确忽略了就使用机率而论,枪口防火帽的设计较为实用与更有效益;并且81式步枪瞄准基线相对亦有过短的缺点。不过其射击精度优于56式冲锋枪,这应与较长枪管、制造精度、提高精度的措施、与保养优于56式冲锋枪有相当的关系。
81式步枪的主要零部件都要与81式轻机枪互换通用,因此零件寿命必须按机枪的寿命要求(20,000发),但步枪的重量又不得太重。56式冲锋枪自改为冲铆机匣结构后寿命定为10,000发,而且难以保证,往往在节套闭锁肩根部出现裂纹;因为81式步枪闭锁构件结构与56式冲锋枪基本相同,也是冲铆机匣,要按20,000发寿命要求,节套闭锁肩部位必然是最薄弱环节。采取的弥补措施是:改变预转衬铁在节套上的装配形式,保持闭锁部位的完整,不削弱闭锁肩根部强度,并加强了节套右闭锁面与其基体的横向、纵向联接。
自动机的运动、开闭锁直接影响武器的射击精度,尤其对点射精度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提高81式枪族射击精度,围绕自动机设汁采取了一些综合措施。加强对自动机运动的导引,机框导轨长度连同复进到位后的辅助导轨。全长为110mm,相应的机头杆部与机框配合长度为70mm,使每一发枪弹的闭锁状态尽量一致。又靠拢了机匣导轨、复进簧、活塞与枪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枪管轴线与活塞轴线之间垂直距离,与枪管中心距离为18.5mm(56式冲锋枪为25mm),机匣导轨位于枪管中心上方6mm,与活塞、复进簧中心靠拢,使自动机运动平稳,运动件质心降低,减小动力偶作用。减小运动中撞击,防止射击时全枪振动影响点射精度。枪机运动为较长行程130mm(56半自动步枪为100mm),保证自动机后退与复进适当能量,控制合理射击频率,前后到位撞击面尽量接近枪管中心并左右对称。但由此导致扳机护圈与弹匣座之间距离过长,外形不够美观。
自动机能量过大会导致自动机撞击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和零件寿命;能量太小则达不到可靠性要求。因此81式采用有调节功能的导气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用小气孔(&O2.1)射击,射速在600~700 rpm,自动机后退到位速度不大于2.5m/s。即使后退不到位,在30mm以内也不影响机构动作。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射击,则用大气孔(&O4.2),给予足够的能量克服风沙、严寒、污垢造成的过大阻力,保证自动机可靠工作。在发射枪榴弹时,为使全部燃气能量作用于榴弹发射,需关闭气孔,自动机不能运动。
56式冲锋枪没有气孔调节装置,只有一级大气孔(&O4.5),射击时自始至终猛烈撞击,虽然保证动作可靠,但影响了射击精度和全枪寿命。81式步枪导气系统结构简单,装卸也很方便。活塞与调节塞先套在一起,再装入导气箍,卸下时也是一同向后取出。调节塞的大、小气孔定位是靠上护盖衬管,起到弹簧片的作用而实现的,简单可靠、一件多用。调节塞变换时, 利用弹壳底部的底缘插入调节塞上的T形槽,搬动弹壳使调节塞T形槽对准0(闭气)、1(小气孔)、2(大气孔)。这种调节方法避免了需用专门工具调节的麻烦。在战场上,需要调气孔时,士兵可以随时进行。大量射弹后调气孔也不会烫手。
81式步枪导气系统的缺陷是对于导气箍、调节塞、活塞三者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较严。间隙过小,则不灵活;间隙过大则影响能量。自动机运动速度不够,即所谓对间隙敏感。所以,生产上要求严格控制配合间隙,使用中要正常擦拭,清除残渣,保证灵活。
81式步枪的击发机构仍为56式冲锋枪的回转击锤,阻铁为挂钩形式,但比56冲的发射机更为简单。击锤、连发机、阻铁分别用三根完全相同的轴插在机匣上,三根轴用一个卡片固定在机匣上不能窜出,卡片再由快慢机来固定, 因此装卸分解发射机非常方便,不需任何专用工具,在战地现场即可分解结合。快慢机变换柄在机匣左侧,握把上方,“0”为保险,“1”为单发,“2”为连发,变换时用握住握把的右手拇指即可变换,迅速方便。但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不能扣着扳机关保险,否则再打开保险时就成了连发状态(但又有多少人会扣着扳机关保险呢)。
瞄准系统为柱形准星、表尺,缺口式照门。步枪瞄准基线长315mm,准星高40mm,表尺分划为1~5码。机枪瞄准基线长490mm,表尺分划为1~7码,其中6、7码时需用表尺板护翼上的缺口瞄准。表尺码高由表尺轮的多面轴变换定位。变换码高时,转动表尺轮或表尺限制轮来实现。左右手都可以装订表尺,表尺板两侧有表尺座的支耳保护,防止碰、压、损伤表尺板。
56式冲锋枪和56半自动步枪的表尺外露,背枪时在衣服上很容易把表尺脊磨白,产生虚光影响瞄准。81式表尺缺口上面有一个护翼,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遮去了表尺脊反光,能更清晰的进行瞄准。由表尺护翼与表尺脊之间形成的条形槽与准星护圈构成快速瞄准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只须把表尺板的护翼槽对准准星护圈套上目标即可射击,既迅速又准确。
表尺多面轴还有压住上护盖的作用。当表尺轮转到0码时,即可分解结合上护盖。为防止在转换表尺码高时,表尺轮误转到0码,上护盖自行分解,在表尺多面轴的另一端(左侧)有限制轮。当要分解上护盖时,须横向抽动表尺轮或表尺限制轮,才能转到0码。
供弹具是钢板制成的弹匣或弹鼓,常规装备是步枪配备5个30发弹匣,机枪配备4个75发弹鼓,另有20发弹匣供平时执勤。步枪、机枪供弹具完全互换通用。
75发快装弹鼓的结构是一个容弹的扁圆柱体,在圆周的一方安一个弹匣口部形状的出弹口。供弹时由装在弹鼓体内的涡卷弹簧带动拨轮转动,使枪弹沿弹鼓体内的螺旋轨道转动,依次送至出弹口被枪机推出弹鼓上膛击发。由于拨轮上的推弹器作用,弹鼓内的75发枪弹能够全部上膛射完。81式弹鼓比起俄罗斯的RPK弹鼓,其优点是装弹、退弹可快速进行。压一下涡卷弹簧旋钮,解脱涡卷簧,打开弹鼓盖,推弹器旋至最后位置,就可装弹。弹头朝下,向拨轮上的空位插放,不分先后次序,可以双手插放,也可两人同时插放,十分迅速。盖好弹鼓盖,旋紧涡卷簧,装到枪亡就可射击。平时,为保护弹鼓簧,可不必旋紧。当需要退出弹鼓内的枪弹时,只需解脱弹鼓簧,打开弹鼓盖,翻一下弹鼓就可把枪弹倒出来。因此81式快装弹鼓在国外也很受欣赏,并出口到美国,被民间市场上用于各种AK步枪的供弹具。
81式有空仓挂机机构,当弹匣内枪弹打光时,枪机自行停在后边,便于射手及时更换弹匣并装填上膛。轻机枪上设有同样的挂机机构,当使用弹匣射击时,能起空仓挂机作用;当用弹鼓射击时,不起挂机作用,但机枪持续火力强,枪管升温高,因此81式轻机枪可利用战斗间隙时手动挂机,加速枪管冷却,以弥补不能快速更换枪管的缺陷。射击时,需向后拉一下枪机,即可装填上膛继续射击。
81式的枪托、握把、上下护盖仍用楸木,这是由于当时我国掌握的工程塑料技术未能生产出合适的材料,所以仍用木材。折叠式枪托是用钢板冲压成型,两侧装塑料护板,便于贴腮、握持,托内装附件盒。折叠枪托没有木托手感好,但枪托可伸折,使枪短小,更为方便。所以大量装备的以折叠枪为主。81式折叠枪托伸开后,能自动补偿间隙,消除松动,便于提高射击精度。枪托尺寸符合我军一股战士的体形,上刺刀刺杀时也能牢固的握持。但不足之处是在枪托展开后,如果用力向右打击枪托就能自行折下,这个问题尚待调整结构尺寸予以解决。
81式膛口装置有降噪、消焰和制退防跳作用,还兼作枪榴弹发射器。所以其外观上就是一个外径22mm、长125mm、固定在枪管上的枪榴弹发射器。发射器的导环分布在全长上,有良好的导向和闭气作用。发射榴弹时须关闭导气孔,使全部燃气能量都作用在枪榴弹上。枪榴弹自身带有表尺板。因为枪榴弹发射器的尺寸是国际通用的,所以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由于要兼作榴弹发射器,受结构尺寸限制,前部内腔空间较小,不能完全起到消焰作用,所以81式步枪消除枪口焰要靠调整枪管上的导气孔中心与枪管中心之夹角来逐步实现的。这个夹角由90°、60°、40°、30°直到26°,射击时枪口火焰由大到小,至26°时火焰完全消失。
56半自动步枪和后期改进的56式冲锋枪装三棱刺刀,不能折卸,只能折叠,而且只有单一刺杀功能,又增加了枪的附加重量。81式在研制初期,对于刺刀是否从枪上拿下来还经过一番争论。主张发扬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对拿下来,但现代战争中拼刺的机会很少,尽管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种功能。最后的结论是:刺刀就是杀伤,装到枪上是刺刀,卸下来当匕首。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备其他功能。刺刀作一个独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挂带组成。刀刃部分为剑形,长170mm,不开刃口。刺刀的两面有纵向加强突筋,突筋两边呈凹形血槽,表面镀乳白铬。刀柄为褐色塑料柄。刺刀全长300mm,重量0.22kg。刀鞘为军绿色塑料壳,重量0.072kg。该刀的钢度极好,虽说原设计不是多功能刺刀,但作战部队经常把该刺刀用于挖、刨、攀登,撬开罐头等。
56式半自动步枪,虽然射击精度较好,但只能单发射击,弹仓容弹10发,不能更换弹匣,只能打完之后才可补充,火力不足的缺陷在79年自卫反击战中已经暴露出来。56式冲锋枪虽然火力猛、动作可靠,但单、连发射击精度差。81式自动步枪设计要求是同时代替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把猛烈火力和射击精度结合起来。据装备了81式枪族的部队反映,该枪射击精度好。作战部队也反映,曾在一百多米的距离上,用两支81式自动步枪压制敌方碉堡的枪眼,使其无法开火。根据最初4年生产中抽枪进行精度验收试验纪录,统计127支枪,每支枪在100m卧姿有依托单发射击三靶,每靶20发,得出每支枪三靶平均R50。127支枪总平均R50=3.942cm。56式半自动步枪,统计10年的抽枪精度试验纪录,R50总平均=4.7cm。而56式冲锋枪生产技术条件规定R50≤6cm,实际上还难以达到。至于81式步枪的点射精度,在以上试验统计中(每季度抽试点射精度),24支枪平均70%密集界20.2×17.44(方向×高低cm)。同样,在最初几年生产81式轻机枪抽枪精度试验统计中,32支枪单发总平均R50=3.59cm,20支枪点射总平均70%密集界16.67×15.84(方向×高低cm)。
81式枪族设计时,通过了严寒、酷暑、风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严格条件的考验,经过部队装备作战的实践,故障极少。在研制阶段浸水试验就做了26次,早期曾经出现过早发火、发射枪榴弹时机匣盖脱落、表尺自动跳码等问题,但都经过改进得到解决,但防腐性能仍需改善。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稳定,每次抽枪寿命试验,步枪在15,000发射弹过程中达到了无任何故障、无零部件裂纹、无任何功能失效的状况。
81式步枪在简化结构方面富有成效,例如自动机、发射机、机匣等都比56式冲锋枪简单。以机匣为例,同样是冲铆机匣,81式机匣的刚度、强度、制造工艺要好得多。机匣体由厚度1.5mm 50钢板冲压而成,盒形断面,形状简单,两侧突出大筋增加了刚度,前部与节套铆接,中部有中衬铁支撑,后部有尾座固定,机匣的刚度、强度得到保证,使用和生产中没有变形。机匣的导轨、创造性的只用一层,在机匣体冲压时形成,取消了一般枪机匣上均具有的下导轨,方便了生产。
81式步枪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也不多,未要求安装光学瞄准具。连外观造型也没有独自的特点,有时国外就称其为81式AK,甚至影响了外贸出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因为在论证时已经给81式枪族定了位,就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只要求能够较快的试制投产,要对原有产品有较好的工艺经济性和继承性。经过近10年的生产考核,在当时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设计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但其工艺经济性也是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点。
81式自动步枪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750m/s
枪重:3.4Kg/3.5Kg
枪长:955mm(81)/730mm(81-1)
弹匣容量:30
有效射程:400m
2000m内具有杀伤力
95式自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命名为QBZ95式5.8mm自动步枪(简称95式自动步枪)。该枪于1997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95式为无托结构步枪,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95式自动步枪与QBB95式5.8mm班用机枪(简称95式班用机枪)形成95式枪族。后来又增加了短枪管的QBZ95B短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一般被简称为95式枪族。95式枪族及其他5.8mm口径班用枪族已装备作战部队。
研制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重小于3.5kg,机枪小于4.4kg,经过初设计,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难以达到指标。从系统出发必须加大减重力度,选择设计基础枪步枪为优化核心体,控制在3.2kg,机枪相应控制在4kg,才能得到全系统及系统内每项产品达到指标并保持先进的水平。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枪长不大于760mm(枪管长440mm)、机枪不大于840mm(枪管长520mm)。经过初设计,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况下,机枪的指标又最为紧张,因此,在全枪长上选班用机枪为优化核心体,优化指标定为840mm。全枪长又同枪管长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产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优化全枪长时,必须把选定的枪管长作为边界条件,在系统全枪长达标时,要使威力性能先进,是这项统筹的难点。
下表为全枪重系统筹划表:
  指标要求 策划指标 实际达到
自动步枪 ≤3.5& &≤3.2& &3.25
班用机枪 ≤4.4& &≤4& &3.95
95式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班用机枪之间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2射击猎人穿刺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