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医血脉魔力宝贝医生技能加点无心减3次伤害要学到多少级

&img src=&/v2-adea7f4ceef6e7feb12e53d0d82c0fc1_b.jpg& data-rawwidth=&1613&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3& data-original=&/v2-adea7f4ceef6e7feb12e53d0d82c0fc1_r.jpg&&前几天帮别人做了一张表,当时有个问题如下图,要将身份证号码拆分到后面的每个单元格里。&img src=&/v2-8f020b455a01aa99cd9c_b.pn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8f020b455a01aa99cd9c_r.png&&&p&当时也没多想,看着这么规律的数字,于是就用了一个简单的函数搞定了。&br&&img src=&/v2-21f5c0ed0ce44c1521cfa_b.pn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v2-21f5c0ed0ce44c1521cfa_r.png&&&/p&&p&事后想了想,觉得函数可能有些慢,再加上最近有些忙,导致这个专栏的教程好久没有更新了。于是就想着把这个的做法写下了作为一期。代码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Sub 身份证分解()
Dim rng As Range
Dim str As String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For Each rng In Application.Intersect(Selection, ActiveSheet.UsedRange)
If Len(rng) & 0 Then
str = StrReverse(rng.Value)
For Item = 1 To 18
With rng.Offset(0, 19 - Item)
.Value = Mid(str, Item, 1)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True
&/code&&/pre&&/div&&p&事后又想一想,发现这段代码稍作修改就可以有更多的用法,比如在财务上的金额需要分解开来。&/p&&img src=&/v2-f5e96f1b5e05fe6eddf6_b.pn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v2-f5e96f1b5e05fe6eddf6_r.png&&&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Sub 金额分解()
Dim rng As Range
Dim str As String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For Each rng In Application.Intersect(Selection, ActiveSheet.UsedRange)
If Len(rng) & 0 Then
str = StrReverse(Format(rng.Value * 100, &0&))
For Item = 1 To 11
with rng.Offset(0, 12 - Item)
.Value = Mid(str, Item, 1)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If Item = Len(str) + 1 Then
rng.Offset(0, 12 - Item).Value = &¥&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True
&/code&&/pre&&/div&&p&选中,运行,结果马上就出现了。&br&&img src=&/v2-fbd4deeeeb3d2e55_b.pn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v2-fbd4deeeeb3d2e55_r.png&&把写好的代码做成加载宏存放到Excel里,以后这些问题就可以轻轻松松一键搞定。&/p&
前几天帮别人做了一张表,当时有个问题如下图,要将身份证号码拆分到后面的每个单元格里。当时也没多想,看着这么规律的数字,于是就用了一个简单的函数搞定了。 事后想了想,觉得函数可能有些慢,再加上最近有些忙,导致这个专栏的教程好久没有更新了。于…
多图预警!&br&&br&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br&&br&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普通规模的战役,参战的几十万“军队”大部分是民夫,实际兵力只有几万,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规模相比没有太大差距。长平之战也不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战役,只是杀战俘最多的战役。&br&&br&本文将通过图文和数据,尽可能还原先秦时代的本来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段,来分辨官方历史数据的虚实,在后勤生产、后勤物流、人口结构、粮食生产和统计口径五个方面,给出一个&b&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释&/b&。&br&&br&&b&内容大纲&/b&&br&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br&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br&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br&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br&五、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br&结论&br&后记&br&&br&&br&&b&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b&&br&很多人把古代的军事后勤简化为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其实这只是军事物流,是狭义的后勤。&br&&br&完整的后勤系统包括军事物资的采购、生产、调配和运输等。而且因为很多&b&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的&/b&,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到了战争爆发时,就必须额外动员百姓大批量生产。&br&&br&下图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兵马俑的部分复原图&br&&img src=&/7f4a0e6edd87d732860ec_b.jpg& data-rawwidth=&1637& data-rawheight=&9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7& data-original=&/7f4a0e6edd87d732860ec_r.jpg&&&br&从图中可以看到战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是只有粮食和草料,还需要:&br&武器:例如弓、箭、弩机、短剑、戈、矛、盾……&br&&img src=&/eca1b623a392d37efcf1507_b.jpg& data-rawwidth=&1614&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4& data-original=&/eca1b623a392d37efcf1507_r.jpg&&&br&军服:例如皮甲、铠甲、袍、鞋、帽、各种保暖衣物……&br&&img src=&/6f3458dadec466d831f0_b.jpg& data-rawwidth=&2025&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5& data-original=&/6f3458dadec466d831f0_r.jpg&&&br&另外还有兵马俑里看不见,但战场上必须的:&br&军事物资:营帐、马具、麻绳、麻袋、漆器、舟、车、战车、攻城机械……&br&各种工具:斧头、铲子、木锯、凿子、量尺……&br&工程修建:桥、路、大量军营设施和防御设施……&br&等等……&br&&br&&br&&b&军事物资的生产过程&/b&&br&这里以武器中损耗最大的弓箭为例,为了简化,不说弓,只说箭。下图是兵马俑出土的秦箭。&br&&img src=&/2bb604ab86787baa6bea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bb604ab86787baa6bea0_r.jpg&&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br&&br&&img src=&/91718be3ecc084cbecfb3d1a607f08a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1718be3ecc084cbecfb3d1a607f08a7_r.jpg&&图片来自《博物》杂志&br&&br&&p&箭的生产过程:&br&&/p&&ol&&li&青铜需要铜和锡,这两种矿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别运输、采购。&br&&/li&&li&山西中条山出产铜,可以在矿坑边上进行精选和冶炼,制成铜锭运输。&/li&&li&锡则需要大量从千里之外采购,通过与楚国贸易从江南进口锡锭。&/li&&li&青铜的冶炼需要木炭,而生产木炭则需要另外一套生产体系。&br&&/li&&li&青铜融化按比例加入锡,混合均匀浇入事先批量造好铸造模具里。&/li&&li&秦国的武器是高度标准化的,规格要求非常严格。&/li&&li&批量铸造的箭头并不能马上用,需要继续磨制精加工。&/li&&li&箭身不是普通树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质、大小、轻重都要严格符合规格。&/li&&li&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br&&/li&&li&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选和标准化剪裁,不能有瑕疵。&/li&&/ol&&p&&br&很多青铜器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制罪。&br&《吕氏春秋o孟冬》&br&&/p&&blockquote&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blockquote&&br&这些后勤人员的主体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农业生产,专注于满足战争的需要。&br&除了上面说的后勤生产,他们的后勤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br&&ul&&li&粮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运输&/li&&li&武器的制造和装配&br&&/li&&li&木材的砍伐、加工和运输、木炭的烧制、矿石的开采和冶炼&/li&&li&布匹的纺织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缝制&/li&&li&车辆的制造和修理、军用牲畜的饲养&/li&&li&舟桥的修建、道路的维护、营地的修建&/li&&li&伤病的医护&/li&&li&……&br&&/li&&/ul&&br&&br&&b&先秦时代的后勤生产和运输是否有规模经济效应?&/b&&br&现代工业存在生产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主要是得益于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前期投资的设备成本被分摊到更多产品中,所以生产的越多新产品分摊的成本越少。理想情况下会出现下面的情况:&br&&img src=&/c28b19bbd04fb2b843e584b409c85731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大公司的规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br&&br&为了提高武器的生产效率,秦国已经有了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武器生产效率远高于单人作业,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先秦时代的极限。在没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先秦时代,要想&b&增加产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b&。&br&&br&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满足战时猛增的生产需求,只能靠征调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粮食,这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人数增加,每人消耗的粮食就会减少。所以&b&武器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递减,而是出现等比例的增长。&/b&&br&&br&后勤运输成本也同样如此。现代运输因为有大型运输交通工具,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摊的交通工具成本会下降。但是先秦时代的陆地交通是没有大型运输工具的,战时猛增的运输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数量来增加,不会出现规模效应。&br&&br&尽管先秦时代已经有了车辆,但因为路况极差,车辆损耗严重,导致寿命很短。&br&《孙子兵法o军争篇》&br&&blockquote&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破车罢马,……丘牛大车,十去其六。&br&&/blockquote&出师远征,即使&b&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更不会出现规模效应&/b&。&br&&br&在古代,&b&真正能出现规模效应的是水上运输&/b&,关于水运会在后面后勤运输部分中介绍。&br&&br&&br&&b&小结&/b&&br&综上来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员来满足。&br&随着战时需求的急剧增加,后勤生产和运输人员的数量会成比例的急剧增加。&br&&br&&br&&br&&b&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b&&br&&br&&b&出师和&/b&&b&常备军的&/b&&b&后勤模式&/b&&b&完全不同&/b&&br&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br&&br&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br&例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br&&br&一个国家拥有50万军队,不代表这个国家能&b&远距离投放&/b&50万军队。因为远距离作战都需要大规模后勤运输系统的支持,后勤运输至少要包括&br&&ul&&li&兵力的投放&br&&/li&&li&物资的运输&/li&&/ul&&br&我们可以把后勤比作自来水网。&br&&ul&&li&在家里,水龙头和现成的自来水网连接,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水。这是国内常备军的后勤支撑模式,有现成的补给网络,补给成本较低。&br&&/li&&li&在野外,水龙头插在土里是不会获得水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水网。要长期饮水,必须铺设新的供水管网,这个成本是巨大的。这也是投放到远方的军队面临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条庞大的后勤补给线。&/li&&/ul&&br&&br&&b&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带干粮外出打仗?&/b&&br&我们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参考,宋代的运输条件应该比先秦好一些,就作为最优策略吧。&br&&br&注意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只计算了兵力投放的粮食消耗,没有计算物资运输部分。&br&&br&沈括曾任管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也曾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的数据也很可信。&br&&br&他指出,出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粮草,这是出兵数量和距离都受到粮食消耗的制约。下面的文字比较烧脑,看后面的图片吧。&br&&blockquote&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blockquote&&br&沈括根据单程和往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间的数量关系。&br&&br&&img src=&/5f5c163d97df479084ebfa48ba07a323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5f5c163d97df479084ebfa48ba07a323_r.jpg&&&br&可以看到,随着民夫的增加,出现了新增天数却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行进的距离越远,每个里程单位的运输成本会增加,而不是减少。&br&&br&&blockquote&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blockquote&&br&&p&如果要&b&远距离投放10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b&&/p&&br&&br&&b&如果让士兵自己带粮食打仗会怎么样?&/b&&br&宋代单位:1石 = 10斗 = 100升&br&按照上面所说,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粮食&br&沈括说,一头驴可以背负1石粮食,骆驼可以背负3石。&br&无论如何,人也背负不了7.3石粮食!&br&&br&即使士兵背负0.5石粮食,加上武器等装备行军,走不了几天就会筋疲力尽!更何况这些粮食还不够他吃1个月。&br&&br&&br&&b&物资的运输:粮草对长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b&&br&长平之战后期,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粮草被断,为了支援秦军长期围困赵军,必须增加粮草供应。战场形势多变,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来不及在全国大范围的征兵。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亲自跑到离长平战场最近的河内郡,给该郡的百姓封爵一级,征调该郡15岁以上男子全部去运送粮草。因为就近解决比全国征调更及时、损耗更小。&br&&br&为了应急,秦王居然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着整个郡所有人,不但将来不需要缴粮纳税,而且终生享受国家俸禄。&br&&br&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尽管秦国的状态非常狼狈,但赵国却更惨,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br&&br&人如果不吃饭,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压力下挺不过30天。&br&没了后勤,被围困的赵军很快陷入绝境,到第46天,饿急了眼的赵军出现自相残杀、吃人肉的恐怖景象。&br&&br&后来赵军的投降、以及被坑杀,其实都和后勤补给有直接的联系,&b&后勤粮草才是决定长平之战各方决策的关键&/b&。&br&&br&战场上的军队就像一只风筝,没有后勤生命线的支持,战争局势马上急转直下。&br&&br&&br&&b&后勤运输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运&/b&&br&早在春秋早期,秦国在渭河和黄河上就有大量船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援助晋国几千吨粮食,从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山西翼城。庞大船队的船帆从秦都雍到晋都绛首尾相连,连绵不绝。这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关于大规模航运的记载,史称泛舟之役。&br&&img src=&/4e22905eda167b9030156bdf4f254e04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4e22905eda167b9030156bdf4f254e04_r.jpg&&图片来自《王者天下》漫画&br&&br&《史记o秦本纪》记载&br&&blockquote&晋旱,来请粟。……卒与之粟。&b&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b&。&/blockquote&&br&但秦国在黄河的航运到三门峡就必须中断,因为三门峡让黄河水流突然90度转向,并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阻隔,是极其危险的航道,无法航行大船。下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前的三门峡。&br&&br&&img src=&/cb448e87fd7b6ed30d267_b.jpg& data-rawwidth=&4805& data-rawheight=&2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5& data-original=&/cb448e87fd7b6ed30d267_r.jpg&&&img src=&/bb29b185e_b.jpg& data-rawwidth=&2574& data-rawheight=&2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74& data-original=&/bb29b185e_r.jpg&&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隊报告之一》&br&&br&不过在长江上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虽然三峡也很危险,但比三门峡好多了。&br&&br&公元前280年,秦国发动对楚国的黔中之战,司马错从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再征调巴、蜀两地10万军队,乘坐万艘大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食,顺长江而下,进攻楚国。&br&&br&《战国策o楚策一》记载&br&&blockquote&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b&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b&,下水而浮,&b&一日行三百余里&/b&;里数虽多,&b&不费马汗之劳&/b&,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blockquote&&br&1935 年在河南省汲县的山彪镇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鉴。&br&&img src=&/eb979d101b533d111729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b979d101b533d1117299_r.jpg&&&br&文物上錾刻水陆攻战图的纹饰,其中就有一种双层战船。船的下层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层则载着士兵,两艘战船在进行激烈的交战。&br&&br&&img src=&/22eb1b9b7c_b.jp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1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br&&br&下图是根据纹饰复原的战船模型&br&&img src=&/ff1aa51e76c5f93a89091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1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ff1aa51e76c5f93a89091_r.jpg&&&br&这说明在战国时,制造双层船已经不是问题,船的动力不仅可以靠水流和风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桨来驱动,这样的话实现逆流而上也不再是问题。&br&&br&根据前面后勤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运输成本要降低,必须依靠大型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损耗太大很快报废。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水运能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出现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经济效应。&br&&br&水运大幅度降低了运粮的损耗,其承载能力不仅远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顺流直下速度极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运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运输方式,现在应该能明白京杭大运河和水师在古代的战略价值了吧?&br&&br&&br&&b&小结&/b&&br&通过对后勤生产和运输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后勤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br&如果不幸陷入长期僵持,后勤带给整个国家的负担是极其繁重的。&br&一旦被敌人切断粮草,军队很快就会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br&&br&接下来再对先秦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先秦时代真实的军队数量应该是多少?&br&&br&&br&&br&&b&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b&&br&&br&&b&年龄金字塔&/b&&br&人口金字塔可以反应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龄和性别结构。&br&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br&&img src=&/7ccde6b4045_b.jpg& data-rawwidth=&505&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7ccde6b4045_r.jpg&&&br&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称作扩张型、静止型和收缩型)。&br&&br&这个人口规律是所有时代都通用的规律,古代和近代的区别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为医疗水平太差,儿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所以在图形上会更加的扁平。&br&&br&先秦诸国都采取积极的人口扩张政策,特别是人少地多的秦国,更是鼓励各国移民到本国开疆拓土,所以先秦诸国的人口都属于扩张型的人口结构。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在&b&30%以上&/b&,考虑到古代儿童夭折率,这个比例也已经低估。&br&&br&一国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来不能参战的比例在65%;包括15、16岁的少年在内的成年男性在总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虑到战国时代连战征战,成年男性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br&再把老、病、残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数将在20%~30%之间。&br&这样得到的人口结构如下图所示。&br&&br&&img src=&/e2f8746ddb16922d81ebafc46aea2157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b&成年男性的数量在100万~150万之间&/b&。&br&有人可能会说,100万~150万挺多的吗!&br&别着急还没有分析完。&br&&br&&br&&b&参与政府行政的人员数量&/b&&br&秦国的行政区划等级为郡、县、乡、亭、里、什伍。&br&&img src=&/222df2748fce3fa41d92b8d0c749bf75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222df2748fce3fa41d92b8d0c749bf75_r.jpg&&考虑到秦国的地多人少,上面这些数据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数据我们尽量都按照折半处理。&br&&br&战国后期,秦始皇即位时就有14个郡,每郡下辖15到30个县不等。&br&尽量往少算,就算10个郡,每郡20个县,每县5个乡,每乡5个亭,每亭5个里,每里5个什伍&br&&br&各级行政单位数量为:&br&10个郡&br&10×20=200个县&br&200×5=1000个乡&br&0个亭&br&00个里&br&2000个什伍&br&&br&&p&《汉书o百官公卿表》记载,汉平帝时的人口普查数据如下:&br&&/p&&blockquote&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 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blockquote&这是全国的数量,与上面计算的秦国乡、亭数量相比,分别是6.6:1和5.9:1的关系,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br&&br&如果每家5人,根据理想的每个什伍管10户(50)人计算,则秦国总人口是625万人。&br&如果折半处理,每个什伍管5户25人,总秦国人口则是312万人。&br&这两个数据都接近秦国人口数量级范围,是比较合理的。&br&&br&下面估算每个级别行政单位人员的数量。&br&&br&各级行政,每郡需100人,每县需20人,每乡需5人,每亭需3人,每里需2人,每什伍1人。&br&10个郡:10×100人=1000人&br&200个县:200×20人=4000人&br&1000个乡:1000×5人=5000人&br&5000个亭:5000×3人=15000人&br&25000个里:25000×2人=50000人&br&125000个什伍:人=125000人&br&行政人员合计为&b&20万人&/b&。&br&&br&综上,地方行政人员累加起来共20万人,占成年男子数量的&b&13%~20%,&/b&再加上中央官员和不服役的贵族,再加上我们低估的数据,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应该在&b&15%~25%&/b&之间,这些人都是不会被送上前线打仗的。&br&&br&&br&&b&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b&&br&在前面的后勤物流中,根据宋代的《梦溪笔谈》,古代通过陆路给1个士兵运送粮食,需要3个民夫来运输,所以战争期间民夫的数量是庞大的。&br&&br&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把成年男子分为以下4种&br&&ol&&li&军队&br&&/li&&li&政府行政人员&br&&/li&&li&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li&&li&运输民夫和工程民夫&/li&&/ol&官吏是国家机器的后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br&军队是国家机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军需物流和工程修建。&br&&br&于是有了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显示军队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约是25%,即使这样,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占到剩余的75%,已经把官吏、军需生产和农业生产人员的配额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员的15%~25%是无法忽略的。&br&&br&&br&所以这里我们暂时把军队和民夫按照1:1的关系呈现。&br&&br&&img src=&/75a079fc9ff6aec6befb0d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br&按照前面所说,成年男性在100~150万,这时的军队数量就在&b&25万~46万之间,占总人口比例为5%~9%&/b&,这已经是非常高估了,因为这里的民夫的数量和军队相同。&br&&br&有人说,军队25万好像有点少,46万还是可以接受的!&br&继续往下看,还没有分析完呢!&br&&br&&br&&b&最后看军队的兵力部署&/b&&br&我们还是以秦国为例,下图是战国当时的形势。&br&&img src=&/71e272f862bf591c062e5fc1acfe75a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9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1e272f862bf591c062e5fc1acfe75aa_r.jpg&&注意秦国边界上的长城和接壤的楚国,这些地方都需要驻守军队,如果撤回,很可能会后院起火,被别人围秦救赵。&br&&br&所以军队的兵力至少分为4部分:&br&&ul&&li&出师到东方前线作战的军队。&br&&/li&&li&保卫都城咸阳周边的常备部队,防止大臣、贵族趁机谋反。&/li&&li&保卫地方城镇、关隘的常备军队,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国旧势力趁机复国叛乱。&/li&&li&戍边的常备部队,例如提防东南方的楚国、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机收复失地。&/li&&/ul&有人说,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属,不可以提防叛乱吗?&br&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时镇压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还可以,真遇上有组织的武装叛军是毫无战斗力的。&br&&br&军队的兵力按照下图分配为四块,看右边放大的三角。&br&&br&&img src=&/1c55a36e03eb9a32875bab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1c55a36e03eb9a32875bab_r.jpg&&虽然常备军也需要后勤民夫来运输补充物资,但相比移动的军队要少很多。这就可以把常备军的民夫全用到出师的士兵上。之前我们的士兵:民夫是1:1关系,把常备军的民夫用到出师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这样做的同时,没有民夫支持,常备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开赴战场了。&br&&br&《孙子兵法o作战篇》指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br&&blockquote&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blockquote&&br&正是因为第一次征兵已经带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征兵、征粮会比第一次更难,军队战斗力更差。&br&&br&所以,能够出师到前线打仗的军队只有军队总数的1/4,大约在5万~12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如果体现到整体人口结构上,就是金字塔的黄色塔尖。&br&&img src=&/154bcbb1bc94fd2b37c6d094eb9019f7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2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师到东方前线的军队人数&b&占总人口的1%~2.4%,&/b&加上占&b&5%~9%&/b&的运输和工程民夫,全体出动人数6%~11.4%。&br&&br&现代的学者对秦国人口的估算在300万~500万之间。&br&如果人口是500万,则能出师5万~12万,出动人数30万~57万。&br&如果人口是300万,则能出师3万~7万,出动人数18万~34万。&br&&br&所以长平之战的40万人不全是军队,而是士兵和民夫的总和,&b&实际军队在3万~12万之间&/b&。&br&&br&&br&&b&小结&/b&&br&&b&人口结构&/b&&br&&b&以上是以秦国的人口结构为主线,结合社会分工和行政体制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一。&/b&&br&&br&下面再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二。&br&&br&&br&&br&&b&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b&&br&&br&&b&先秦的土地制度如何?&/b&&br&先秦时代主要有井田制和授田制两种土地制度。&br&&br&但不论哪种制度,本质上都是政府对个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一种确认和保护。“亩”的繁体字是“畝”,注意“久”字旁,其实就是指百姓可以长期拥有的私田。&br&&br&但是政府提供土地权保护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回报,回报内容就是从土地粮食产出中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税赋。井田制和授田制的不同就在于获得回报的方式上。&br&&br&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征税手段。政府分配私田给百姓使用,附加条件是必须也帮政府的公田种些粮食,作为给政府的税赋回报。&br&&br&《春秋o谷梁传》中记载&br&&blockquote&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br&&/blockquote&公田就是政府的田,8块私田围绕着1块公田,内部边界形成一个井字,所以叫井田。&br&&img src=&/e6d84f05dabb56b966986_b.jpg& data-rawwidth=&287& data-rawheight=&3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7&&&br&《汉书o食货志》中记载,&br&&blockquote&六尺为步,步百为亩,&b&亩百为夫&/b&,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br&……&br&今&b&一夫挟五口&/b&,治田百亩。&/blockquote&步在古代即是长度,也是面积单位,1亩的面积是100步,&b&100&/b&&b&亩被称为1夫,“夫”是土地单位。&/b&因为一般会给一个家庭分配给100亩土地,家庭的户主就是一个成人男子。&br&&br&同样的,《孟子o万章下》也记载&br&&blockquote&耕者之所获,&b&一夫百亩&/b&,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blockquote&&br&但是井田制也有其问题,就是人们种植公田的积极性不高,交税的动力不大。虽然井田制给百姓的负担不重,但是政府收到的税收太少。政府解决民间纠纷需要官吏、抵御盗匪和外敌侵略需要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都做不好。到了战国时代,更是有实力才能生存,所以各国就基本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br&&br&商鞅学习其他诸侯国的改革经验,抛弃了井田制,采用授田制。&br&政府同样分配给百姓土地并保护土地权,但收税的不再通过公田收粮,而是给你下达每年的耕作任务,不管这块地你种还是不种,每年都必须按照土地面积向政府缴纳税收。另外,农民除了交粮,还要交&b&刍稿税&/b&,刍为牧草,稿为禾杆,是喂养牲畜的草饲料。如果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就会按照秦律制罪。&br&《秦律o田律》&br&&blockquote&入顷刍稿,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不论垦殖与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blockquote&&br&&b&井田制就是政府把百姓当成合伙人&/b&,政府把土地当作股份分给百姓,期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奈何大家都忙私活,对公事不上心。&br&&b&授田制改为政府把百姓看成合同工&/b&,上级给你制作工作目标,到时间必须交工,否则严惩不贷。&br&&br&虽然授田制并没有提高生产力,但是通过设定沉重的任务量,逼着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在整体上提高了粮食总产量。&br&&br&&br&&b&为什么秦国把小亩变大亩?&/b&&br&商鞅在“废井田,开阡陌”后,增大了亩的面积,把原来面积100步的小亩,改变成面积240步的大亩,这是为了什么?&br&&img src=&/6ab0a753fec1_b.jpg& data-rawwidth=&229& data-rawheight=&2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9&&&br&&br&再对比一下秦国和鲁国的粮食产量&br&《吕氏春秋o上农》记载了战国后期的秦国亩产&br&&blockquote&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blockquote&&br&《孟子·万章下》也记载了同时代的鲁国亩产&br&&blockquote&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blockquote&吕不韦时代的秦国已经普及了大亩,同时期孟子的鲁国使用的是小亩,面积相差2.4倍,但是供养的人数却基本相同。&br&&br&&br&&b&为什么秦国每亩的面积更大,产量却不增加?&/b&&br&这要说到土地、作物和降水量的关系。&br&&br&很多人认为战国时代引入了铁器农具和耕牛,使土地亩产提高。&br&&br&其实真正能提高土地亩产的是灌溉,而不是农业工具。因为工具再好也只是增加了开垦这一个环节的效率。如果作物在未来几个月的生长期里,没有稳定的水源来灌溉,把有限的水分摊到更大面积的土地里,产量反而可能会下降。&br&&br&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足够的水源,不仅可以提高亩产量,还可以耕种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进一步提高亩产。先秦土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其实就是根据灌溉条件好坏来区分的。上田的亩产可以达到下田的2倍。&br&&br&&b&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b&&br&根据《秦律o仓律》记载,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br&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荅(小豆)和菽(大豆)&br&&img src=&/60daef833bd0ba8cc5af970d004812fd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60daef833bd0ba8cc5af970d004812fd_r.jpg&&《秦律o仓律》&br&&blockquote&“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菽亩半斗”。&/blockquote&麻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不是粮食作物。&br&&br&&br&作物和灌溉条件&br&&ul&&li&秦国作物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br&&/li&&li&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粟、麦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但秦国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郑国渠,战国大部分时间里灌溉条件不好。&br&&/li&&li&水稻产量最高,但只适合秦岭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区,例如巴蜀、汉中。在商鞅变法时这些地方还不是秦国的领土。&/li&&/ul&&img src=&/b99bd3c9e98adc58a03ebbeab671b790_b.jpg&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b99bd3c9e98adc58a03ebbeab671b790_r.jpg&&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br&&br&但是秦国地处内陆,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没有很好的灌溉条件,大部分是旱地。如果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养分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变成产量极低的贫田。&br&&br&这种土地退化的问题,必须通过轮耕的方式来解决。&br&&br&《汉书o食货志》中记载,授田时,上田面积100亩,中田面积200亩,下田面积300亩。上田不用轮耕,中田要种1年休1年,下田要种1年休2年。&br&&blockquote&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blockquote&下田给的多,是因为如果只给一家人100亩地,第二年就没有可以轮耕的空间了。秦国的大亩面积是小亩的2.4倍,&b&说明秦国的土地质量普遍处于中下的水平&/b&。&br&&br&虽然秦国大亩的面积变大了,但以先秦时代的生产力,一家人在20多天的春耕期里,能耕种的面积是固定的,一个男性最多种30小亩,一家最多种100小亩地。再加上必须要轮耕,让其他土地得到休养,耕种面积也还不能超过100小亩,所以秦国的亩产和鲁国的亩产是接近的。&br&&br&&br&&b&粮食消耗数量&/b&&br&战国初期的魏国宰相李悝指出:&br&一个典型的五口标准家庭,能耕种100亩,1年收成150石,交税1/10共15石,&b&每人每月消耗1.5石&/b&,一年90石,年终剩余45石。拿出30石交换成钱,用于衣物、祭祀等的必要开支,基本所剩无几,如果不幸遇到病丧更是入不敷出。&br&&br&5口人耕种100亩,年产150石,上交政府十一税15石,&b&每人一年吃18石粮食,&/b&能剩余45石。&br&&br&&br&&b&先秦时代士兵和后勤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br&&/b&《孙子兵法o用间篇》指出:&br&&blockquote&“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blockquote&&br&这是先秦孙武所列的数据,注意最后是七十万家,而不是七十万人。&br&&br&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曾帮助吴国击败强大的楚国和越国,军事经验丰富,不会纸上谈兵、信口开河,所以这个比例是可信的。&br&&br&《孙子兵法》指出,一旦出兵打仗,7个家庭要停止农业生产,来回奔波,为1个士兵运送军需物资和粮草。&br&&br&&br&&b&先秦时代的一家有多少人?&/b&&br&先秦时代标准家庭的1家是5口人,标准家庭是个平均概念,不是说一家只有1个儿子。有的家庭全是男孩,有的家庭全是女孩,有的家庭还没有生孩子,有的家庭已经生了4、5个孩子。整体平均下来每家有子、女2人。夫、妻、子、女,加上儿童、老人,大约5人。&br&&br&根据孙武所提的1兵:7家的比例,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在1:21到1:35之间。&br&在井田制时代,受到生产力较低的限制,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35。&br&在授田制时代,假设生产力已经提高,不需要这么多人,我们按照1:20的比例的计算。&br&&br&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10万军队要动员200万以上的后勤人员,这些人要停止一切农事,进行后勤生产和运输的保障工作。&br&&br&要注意的是,这200多万停止生产粮食、专注做&b&后勤的非战斗人员,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b&。&br&&br&&br&&b&士兵和后勤人员的粮食供应&/b&&br&按照李悝所说每人1年消耗18石粮食,约等于和平时期5口之家一年上交的15石的十一税。&br&和平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b&1兵:1户(5人):100亩&/b&耕地&br&&br&假设战争时代的征收40%战争特别税,税赋是和平时代的4倍,每家征收60石,可以养活4个士兵。&br&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b&4兵:1户(5人):100亩&/b&耕地&br&&br&按照上面修正后的孙武兵民比例:&br&出师1年,1个士兵+20人后勤,共21人,所需粮食为:&br&平时:20户人家(100人)上交的十一税300石,需要2000多亩耕地供应。&br&战时:5户人家(25人)上交的战时税收300石,需要500多亩耕地供应。&br&&br&以此类推&br&1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2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br&平时:200多万户共&b&1000多万人生产&/b&,需要耕地&b&2亿多亩&/b&!&br&战时:50万多户共25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5000万亩。&br&&br&4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8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br&平时:800多万户共&b&4000多万人&/b&&b&生产&/b&,需要耕地&b&8亿多亩(达到了清代的耕地总数)!&/b&&br&战时:200万多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1亿亩。&br&&br&根据现代估计,战国时代总人口2000万~4000万,即使按照最多的人口计算,40万军队出师一年,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b&战国诸国所有人口1年生产的粮食!&/b&&br&&img src=&/df578dd4ba_b.jpg&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5& data-original=&/df578dd4ba_r.jpg&&中国人口规模变动趋势,数据来源:葛剑雄,《中国人口史》&br&&br&所以,出师到战争前线的40万军队都是士兵,这个假设已经被证伪,是不可能的。&br&&br&&b&如果这40万不都是士兵,而是加上后勤百姓的总和,结果会如何呢?&/b&&br&用40万除以20,就会得出2万兵力的规模,按照这个数量级计算就很合理了。&br&&br&2万士兵,需要4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40多万户&b&共200多万人生产&/b&&b&,&/b&需要耕地4000多万亩!&br&&br&根据现代对秦国人口300万到500万的估计,200万人数量已经是很接近秦国人口总数了。&br&&br&即使按照战时40%的税率征粮,从粮食上也&b&最多只能供应8万士兵&/b&。&br&&br&根据以上计算,在军队数量是40万、还是2万之间,更合理的数量是后者,也就是40万人不全是士兵,而是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总和,实际参战军队在2万~8万的数量级上。&br&&br&&br&&b&小结&/b&&br&以上是&b&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这就是证据之二。&/b&&br&&br&通过人口结构、粮食生产的分析,从两条完全独立的数据和分析方向,计算出数量级相同的结果。&br&按照人口结构估算是&b&3万~12万之间&/b&,按照粮食生产估算是&b&2万~8万之间&/b&,这是可以&b&相互印证&/b&的证据。&br&&br&&br&&br&&b&五、&/b&&b&为什么&/b&&b&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b&&br&&br&&b&夸大兵力是&/b&&b&兵不厌诈、&/b&&b&虚张声势的心理战。&/b&&br&《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指出:&br&&blockquote&“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blockquote&&br&心理战虽然不是上策伐谋中的最高境界,但也是伐谋的一种。&br&&br&夸大出兵人数和敌人的死亡人数可以极大的震慑敌方,国内舆论的压力促使敌人屈服谈判,用最小的风险和代价来获得自己最大收益。&br&&br&在《三国志o魏书o国渊传》就记载,曾经存在把战绩扩大十倍的现象,一方面是为了邀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汉末将领国渊没有虚报,曹操非常高兴。&blockquote&国渊字子尼,太祖(曹操)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br&……破贼文书,&b&旧以一为十&/b&。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冠,&b&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b&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blockquote&&br&&b&为什么&/b&&b&伐兵是下策?攻城是下下策?&/b&&br&从上面的估算可想而知,一旦出兵就是耗资巨大,攻城更是旷日持久的烧钱、烧粮、烧物资的无底洞。&b&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出兵绝对是下策和下下策&/b&。&br&&br&再厉害的名将和军队也要向粮草低头。&br&长平之战持续了3年,到了后期,赵王的压力是极大的,临阵换帅、急于出战也是赵国支撑不下去的表现。&br&&br&其实秦国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否则白起也不会坑杀投降的赵兵,他以为这样能减轻秦国的国内后勤压力,说服秦王下决心马上攻赵,一句灭掉赵国。&br&&br&没想到秦王实在拿不出更多粮草,也支撑不了更长的补给线,只能被迫放弃,眼睁睁的错失了灭赵的良机。&br&&br&&br&&b&为什么到明清就不太夸张出兵人数了?&/b&&br&夸张兵力是中国历史早期的军事策略,那时候资讯和经验匮乏。但到了明清时代,距离先秦时代已经过去了2000年,这期间夸大兵力的招数也被用了成千上万次了,明清时代的军官知道不要轻易相信敌方宣传,有办法去分辨真假。&br&&br&就像现在的李克强指数,通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可以反应出真实的经济增长量。尽管官方经济数据大量造假,但因为数据渠道众多,政府不能全部垄断,总能找到很难造假的数据。&br&&br&同样在明清时代,获得数据的渠道也比先秦时代更快、更多,只要注意收集官方和民间文献,例如邸报,就可以通过历年的耕地、税收、人口和驻兵数据,来估算出对方最大的动员能力。&br&&br&明清时代的兵力虽然还可以夸张,例如加入了大量的辅兵数量,但已经不像先秦那样,把兵力当个筐什么人都往里装了。&br&&br&写明清史书的人也可以通过大量官方和民间的文献来核实和修正数据,所以极度夸张兵力的现象就大量减少了。&br&&br&&br&&br&&br&&b&结论&/b&&br&&br&通过分析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两条独立线索,以下的结论可以得到相互印证。&br&&ol&&li&先秦时代所说的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实际上只是&b&数万&/b&军队规模的战役。&br&&/li&&li&这几十万人的主体是大量从事后勤运输和保障的&b&民夫&/b&。&br&&/li&&li&先秦时代的军队和古代世界任何国家的军队一样,在&b&规模数量级&/b&上没有特殊之处。&/li&&li&长平之战的确是屠杀俘虏最多的战役,也是倾国之战,但&b&不是&/b&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战役。&/li&&li&先秦夸大出兵数量是为了对敌人实施&b&心理战&/b&,但到了明清就不再奏效了。&/li&&/ol&数据是混合物,统计口径在历代都不是统一的,我们分辨清楚就可以了。&br&&br&&br&&br&&b&后记&/b&&br&&br&&b&能分辨历史虚实才能开民智&/b&&br&&br&假设2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出土了新闻联播资料,他们根据这些官方资料,能还原当今社会的原貌吗?如果他们因为看新闻联播,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不知道你会做何感想?&br&&br&同样,当我们看史书时,发现早在先秦时代,仅仅一个诸侯国的军队就有几十万、甚至百万时,的确有傲视古代世界所有国家的感觉,&b&我们的祖先真的超牛逼!&/b&&br&&br&但热血沸腾过去,冷却下来仔细想想,几十万大军和更多后勤人员的吃饭怎么办?大量军事物资的生产和运输怎么办?以先秦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支撑后世都难以承担的庞大军队,真的可行性吗?&br&&br&有趣的是,我们不会为明清时代的军队数量争吵,反而会为年代更久远、生产更落后的先秦军队数量,争得面红耳赤!&br&&br&我想这和先秦资料匮乏有关,现代人不清楚先秦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再加上先秦官方有意无意的扩大统计口径,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难免会幻想出一幅气势磅礴、史诗般的战争画面。但这种资料匮乏同时也为后人分辨数据虚实设置了极大的障碍,难以得出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直观解释,出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激烈争论局面。&br&&br&再看明清时代,因为官方和民间都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考证,能够多渠道的相互印证,没给我们留下多少想象空间,争议反而少了。&br&&br&可以理解,本文的结论不仅毁掉了先秦战争的史诗感,更是减弱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很多军事迷来说难以马上接受。&br&&br&但换一个角度想,借助这个问题,我们了解了先秦的社会面貌,学会了多种数据分析的手段,提高了分辨数据虚实的能力,这种民智的提高可以减少被政治操弄的可能,我认为这些收获比单纯的民族自豪感更有价值。&br&&br&&br&&br&&b&关于本文的精简版和详细版&/b&&br&&br&到目前为止,你看到的只是精简版。因为原答案论证过程过于详细,影响了阅读体验。&br&所以我把原文拆成了系列文章,重新起名为《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放到了我的知乎专栏&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张英锋说&/a&。&br&&br&要阅读详细版,请访问下面的专栏文章链接。&br&&br&&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一)后勤生产篇&/a&: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br&&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二)后勤运输篇&/a&: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br&&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三)人口结构篇&/a&: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br&&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四)农业生产篇&/a&: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br&&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五)统计口径篇&/a&: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br&结论、后记、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都在&a href=&/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五)统计口径篇&/a&里。
多图预警!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 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普通规模的战役,参战的几十万“军队”大部分是民夫,实际兵力只有几万,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规模相比没有太大差距。长…
先说前提,只说城池不说城堡,而且只说中国不说欧洲。&br&&br&&b&为什么要攻打城池,就是为了利用城池来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b&&br&&img src=&/8248acee3f7bf5ebbe3463c1deaf586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8248acee3f7bf5ebbe3463c1deaf586d_r.jpg&&来自《权力的游戏》S03E04剧照&br&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高了,国家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br&&br&步兵行进可能更像下图(《亚瑟王》King Arthur剧照),只是辎重应该在中后,而且也太少了。&br&&img src=&/91b3676f9aee2b9dead9a5a20ca89d9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1b3676f9aee2b9dead9a5a20ca89d92_r.jpg&&&br&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类似下图(《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集结这么多人需要多久啊?不带这样行军的!&br&&img src=&/c736ab705a9ec67c6d80e2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c736ab705a9ec67c6d80e2_r.jpg&&不过视觉上的确很震撼!&br&&br&有人说了,这不是遗失战机,趁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击溃他们不更好吗?如果你是骑兵,对方是步兵,可以这样。如果大家都是步兵,还是老老实实筑好工事吧。如果仓促开打,会打的很难看。例如你把眼前的敌人干掉,他们溃退了;还没等你休息过来,对方的援军又来了,你也被击退了;他们还没休息的时候,你的援军也来了,他们又溃退了……,如此反复,这就成毫无战术意义的消耗战。&br&&br&面对这样的长龙,面对军力集结的时间差,面对前方遭遇战已经开始了,而后援还在路上,这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表面看一个城池不过弹丸之地,实际上城池(城市)是控制周边广大区域的关键。城市不仅可以屯驻大量军队,而且城市是商人、财富、情报和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想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城市的各种渠道获得,也就是说城市可以整合、集结周边大范围的资源,为后方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绕城而过,就像在自己身后给敌人留下一把尖刀,任人宰割。&br&&br&我们以明朝燕王朱棣从攻打南京要先取济南为例,来解释古代战争中的几个瓶颈:&ol&&li&&b&通信情报:&/b&&br&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是中国古代唯一的长距离通信方式,济南城不拿下,山东境内的驿站都在敌人手里,怎么保证信息的通畅,没有信息通畅,怎么保证后续援军的调度和集结?山东及周边的敌人情报怎么收集?&br&&img src=&/13c994bc8478c0abbdbcdf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13c994bc8478c0abbdbcdf_r.jpg&&更多驿站请参见&a href=&///?target=http%3A//.cn/bbs/viewthread.php%3Ftid%3D419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代驿站考附图&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b&粮食征集:&/b&&br&粮食征集和补给能力是决定动员规模的关键,否则你就是集结了部队,也没能力走到目的地,半路就饿的跑光了。上哪里去找大量的粮源?当然是城市!在山东,只有济南府具有征集全省各地粮食的能力,不是指武力强征,强征只能导致民反。而是通过官僚系统、商人和粮食中介渠道在山东全省进行大宗采购,当然也可以通过商人从周边省份河南、江苏采购。不拿下济南,这些资源就都是敌人的。&/li&&li&&b&补给运输:&/b&&br&因为没有好的运输工具和存储方式,维持和保护一条补给线的成本十分高昂。与其维护一条线,不如维护多个点。就像驿站的方式,提前在沿途准备好补给,可以保证数量而且更稳定。所以攻打沿途城池就很重要了,前军拿下城池,后面的援军到达后就可以得到给养补充。另外,京杭大运河是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运输的渠道。占领济南可以确保运河山东段内的安全,将来在前边打仗,后面就不会被敌人卡住脖子。&br&&img src=&/6bc8eebde46e886ad0f8aeb_b.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6bc8eebde46e886ad0f8aeb_r.jpg&&看上面的地图,假设你从北京调集兵力去南京,你能忽视济南的存在吗?上图来自《华夏地理》杂志,《&a href=&///?target=http%3A//.cn/web/%3Faction-viewnews-itemid-3876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偶然抑或必然――运河中的地理因素&i class=&icon-external&&&/i&&/a&》作者:李孝聪&br&&img src=&/c013a5dc0bc0e8ffbc9d66ebbf79638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0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c013a5dc0bc0e8ffbc9d66ebbf796388_r.jpg&&上图来自《山东省历史地图集》&br&&br&&/li&&li&&b&军力补充:&/b&&br&山东是人口大省,占领济南,可以招募全省男丁快速补充军力。当然山东的税收也是军饷的重要补充。还有各种军用物资,例如武器、火药,都可以通过城市商人在全省的渠道获得。这比从北京肩扛手提好多了,甚至可以做到,说好集结地址,直接快递送货上门,更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补充。你绕城而过,这些就都在敌人手里,生命线随时可能被切断,更有腹背受敌的风险?&/li&&li&&b&前线士气:&/b&&br&如果以上因素,有一个不能保证,前线军队的士气就会动摇。信息没有、粮食吃光、援军被阻、武器不足、退路已断、腹背受敌,无论哪一个发生,在战争期间都会导致致命的结局。一旦敌军来袭,本来拼一下就能打赢,如果士兵无心恋战,关键时刻就可能导致全线溃退。&/li&&/ol&&br&&b&沿途劫掠为什么不可行?&/b&&br&小规模的军队沿途劫掠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军队是不可能的。因为军队前锋已经劫掠光了,后面看到的都是一片焦土。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听说军队来了,早就藏起粮食,拿着细软躲进深山,你去哪里劫掠?还有愤怒的百姓会组成乡勇进行不断袭扰,趁着人困马乏的夜里,纵火、炸营……那不等同于给敌人送志愿者,自己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吗?&br&&br&&b&什么情况下可以绕过城池?&/b&&br&在不需要补给线,快速奔袭,快攻快出的情况下,可以绕过。&br&这在古代战争中,只有骑兵可以做到。燕王就是防御蒙古的,所以朱棣的骑兵数量和质量是具有绝对优势的。&br&建文二年朱棣强攻济南不破,被迫撤退。&br&建文四年朱棣吸取教训,直接绕过济南,快速行军直取南京,才干掉建文。&br&还有&br&周边外围的游牧民族对中原三千年来不断的袭扰,都是绕过城池的,匈奴、柔然、鲜卑、拓跋、突厥、契丹、女真、吐蕃……快速绕过,直取京城的精彩战役都是如此。&br&偶尔我们屌丝逆袭,例如霍去病和卫青深入漠北对匈奴的出击,也是如此。&br&&br&更新:&br&&b&为何消耗战没有意义呢?毕竟消耗战对人多或者是资源多的一方有利呀?&/b&&br&&br&为了消耗而消耗没有任何价值,达到战术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换位思考,你带着一千疲惫不堪的士兵行军,到达一个从来没来过的陌生地方,可能是敌人的地盘,突然听说前方有敌军,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冲上去,把自己和弟兄的命都拼上,玉石俱焚?不,你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对方人太多,想知道对方多少人吧!排出轻骑兵侦查,同时通知后队变前队,随时准备撤退,如果情报回来说对方人很多,不要犹豫,赶快有组织的撤退,和后面的援军合流后再进攻。如果对方人少,也可能是陷阱,不能冲,找个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安营扎寨。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双方都很恐惧,都不知道对方有什么阴谋,这时候经验丰富的主将都会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停下、防御、观察或撤退。&br&下图是《维京传奇》Vikings S01E07 里维京人修的工事!&br&&img src=&/5ea89b515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ea89b515_r.jpg&&修的这么简陋,却能让拥有骑兵优势的Aethelwulf没有必胜的把握,错失了进攻良机。太节约成本了,不过导演的意图我们知道了。&br&&br&&br&&b&结论&/b&&br&&ul&&li&在古代战争中,因为长蛇形的行进队形,城市是军队获得沿途补给的战略节点。&br&&/li&&li&军队通过后,为了后勤补给线和后方防御的安全,也最好不要绕过城市。&br&&/li&&/ul&&br&关于古代后勤的更多内容,推荐我的另一个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先秦时代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军会战,到了明清却缩水成几万十几万?&/a&》
先说前提,只说城池不说城堡,而且只说中国不说欧洲。 为什么要攻打城池,就是为了利用城池来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 来自《权力的游戏》S03E04剧照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
&p&更新&/p&&p&《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事,其蓝本就是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所以剧中涉及到的法医学内容基本都是来自于《洗冤集录》。&/p&&p&&b&原来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是把《洗冤集录》整本书进行了很详细的解读,对于这个题目不太符合,过于详细了。今天修改了一下,主要针对《大宋提刑官》(第一部)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解读。&/b&&/p&详细的完全版可以见这个回答:&br&&b&文字量非常多。。。。。。&/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宋慈的洗冤录有多少令人惊叹的地方? - 死者代言人的回答&/a&&br&&br&&br&&br&&p&十几年前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将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宋慈介绍给了全国人民,很多的小伙伴都表示正是受到了这部电视剧的“熏陶”,从而选择了法医专业,那么《大宋提刑官》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检验方法是否有道理呢?&/p&&br&&p&《大宋提刑官》中涉及尸体检验部分的内容都是来自宋慈在&b&700&/b&&b&多年前&/b&编撰的《洗冤集录》一书。&/p&&p&宋慈(),字惠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生于建阳县童游里。他拜同乡前辈吴稚为师,吴稚是朱熹的高徒,宋慈也可以算是朱熹的再传弟子了。宋慈的仕途不是很顺利,32岁才中进士,但因为父亲病逝,在家守孝未去上任。41岁开始历任主簿、县令、通判等职。54岁时擢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使,简称提刑。&/p&&p&在20 余年为官生涯中,宋慈大部分时间在与刑狱打交道,&b&“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b&他认为刑狱之事没有比死刑案件更重要的了,死刑案件中没有比查清初始案情更重要的,要查清初始案情没有比做好检验更重要的。检验是整个案件“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因而对于狱案总是慎之又慎,“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多年小心谨慎的实践,得出&b&“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b&宋慈博采当时所传有关刑狱的书籍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疑狱集》等,加入自己多年的的实践经验,于淳祐七年(1247年)总结为一本《洗冤集录》。淳祐九年(1249年),宋慈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同年在广州去世,享年64岁。宋理宗赵昀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特赐“朝议大夫”,御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p&&br&&p&《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的第一本法医学专著。全书5卷53目,7万余字。书中不只有大量验尸、验伤的内容,还有相当篇幅的现场勘查规范。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医学”领域已经是面面俱到的百科全书了。比欧洲同类著作的出现早了300多年,近代法医学先驱林几教授对其评价为“不愧为有一光荣只著述,而当时之欧洲之法医学,尚正在黑暗时代。”&/p&&br&&p&这本《洗冤集录》中相当多的认识和方法,在今天看来都是正确的、科学的,很多知识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p&&p&&b&如:&/b&&/p&&p&&b&辨认刀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是自杀还是他杀;&/b&&/p&&p&&b&对溺死尸体,辨认是生前入水,还是杀死后入水;&/b&&/p&&p&&b&对烧死尸体,辨认是被火烧死的,还是死后焚尸;&/b&&/p&&p&&b&这些都是从死者受伤时,其肌肉、血液、各种组织是否还有生理功能来判断的,这与现代法医学上辨认生前伤还是死后伤所依据的&/b&&b&“生活反应”原理是完全符合的。&/b&&/p&&p&&b&以看“血荫”来辨别骨质的生前、死后伤方面,也总结了许多方法,用明油雨伞罩骨,迎着阳光隔伞验看骨伤,这与现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检验细小伤痕的做法都是利用了光学原理。&/b&&/p&&br&&p&书中后半部分还搜集了大量不同死亡方式的检验要点,比如:被刑仗打死、针灸死、塌压死、外物压塞口鼻死、牛马踩踏死、雷震死、虎咬死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能遇到的所有死法了。&/p&&p&在最后还收录了一些古时候自缢、溺水、中毒、中暑、杀伤、冻死的急救方法,尽管一些方法现在看起来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仍有继续研究的价值。如在救治缢死之人所使的用的人工呼吸法,现在仍然是临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方法。&/p&&br&&p&此外,宋慈身为提刑官,仍然深入接触当时低贱的仵作工作,钻研这些常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工作,认真观察,仔细总结,使用了大量篇幅强调司法检验官员必须及时准确、认真负责,严肃谨慎,亲临现场,亲自检视,严格遵守检验制度,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绝不可敷衍塞责,这些也是今天的法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p&&br&&p&不可否认的是,受到当时条件和思想认识的局限,确实也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系统的尸体解剖,对很多人体深处结构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再加上经常把一些特殊情况当作一般规律来看待。&/p&&p&但是&b&瑕不掩瑜,作为一部700多年前的法医学专著,其正确而科学的内容要远远大于有缪误的小瑕疵。&/b&&/p&&p&看完整部《洗冤集录》,每个人应该都会不由自主的感慨,确确实实的细致入微,包罗万象!真的真的是古今奇书!&/p&&p&&br&
下面就以《大宋提刑官Ⅰ》中出现的情景,结合《洗冤集录》来具体分析一下其断案情节中的科学性和局限性。&/p&&p&&b&一、梅城谜案&/b&&/p&&p&宋慈中举前夜,梦中进行验尸:尸体表面没有伤痕,发现在头发内有蛆虫,最后判断是火烧铁钉,钉入头顶死亡,所以没有流血,但有血腥味吸引苍蝇。这一部分在《洗冤集录》中有所记载:&/p&&blockquote&“九窍内未有蛆虫,却于太阳穴、发际内、两胁、腹内先有蛆出,必此处有损。”、“仔细看脑后、顶心、头发内,恐有火烧钉子钉入骨内。其血不出,亦不见痕损。”&/blockquote&&p&这个以蛆虫聚集来判断是否有损伤存在的思路是正确的,现在仍然在使用。而后者使用铁钉来杀人的手法,经仔细检验是肯定不能放过这样的损伤的。&/p&&br&&p&宋慈好友孟知县上任梅城途中被人烧死,宋慈在抱着一个骷髅思考问题的时候,画外音传来:&/p&&blockquote&“凡生前被火烧死者,其尸口、鼻内有烟灰,两手脚皆拳缩。缘其人未死前,被火逼奔争,口开气脉往来,故呼吸烟灰入口鼻内。若死后烧者,其人虽手、足拳缩,口内即无烟灰。”&/blockquote&&p&&b&呼吸道内是否存在烟灰确实是判断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焚尸的重要依据。&/b&&/p&&p&关于这一点,远在更早的1700多年前,五代时期《疑狱集》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而且还是用猪做过现场实验。&/p&&p&但是,&b&只用口、鼻内的烟灰判断不是非常准确&/b&,如果烧的严重,仅凭口鼻之中的烟灰并不能说明问题。死亡之后搬动尸体或者人为作假完全可以进入口鼻,电视剧中以烟灰干燥来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往往是在更深一点的气管或者食管之中发现。同样,《洗冤集录》中实际只有烟灰的描述,没有干湿的记载。&/p&&p&现在需要通过解剖看到更深处的支气管等处是否有烟灰,以及取血液检测碳氧血红蛋白来加强判断。&br&&/p&&br&&p&&b&关于手脚拳缩的描述就是现在所称的“拳斗姿势”,是肌肉受到火烧之后收缩导致的,因为屈肌比伸肌更有力量,所以会导致手臂收缩起来。&/b&&/p&&br&&p&在火灾现场,宋慈使用米醋和酒浇在地上显出血液来判断孟知县是先被人在这里杀害后焚尸,所使用的方法在《洗冤集录》中记载为:&/p&&blockquote&“又若被刃杀死却作火烧死者,勒仵作拾起白骨,扇去地下灰尘,于尸首下净地上用酽米醋、酒泼。若是杀死,即有血入地,鲜红色。”。&br&&/blockquote&这种方法的原理现在并不明确,有猜测是醋和血液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反应,之后又用酒精作为溶剂将其浸出。但是由于当时的醋和酒与现在的酒醋在成分上的区别并不清楚,比较难说到底为什么。&br&况且使用这种方法,就算显现出血液,其实还是存在着逻辑问题:不能区分人血和动物血,会有造假的可能;若是被勒死或者中毒,那也没有出血的话,如何界定?若是已经腐败,形成的腐败液体中也含有较多的血液成分,那是否仍然会被误认为血液显现出来?&br&所以&b&宋慈强调了“又若被刃杀死,却作火烧死者”之后才有检验血的这种操作。&/b&&br&&p&现在对于现场怀疑有血液的地方,取少量泥土或者可疑痕迹,使用试纸条或鲁米诺试剂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检验出是否有人类血液,便捷、准确又灵敏度高,即使肉眼不可见的血液仍可检出。妄图通过冲洗等办法是逃不过现在的检验的!&/p&&br&&p&这一案的最后,宋慈使用了“在地面火烧使浸入地下的油脂显现”的方法来确证孟知县是被杀后焚尸的。&/p&&p&&b&尸体比较油腻确实是火场中尸体的特点&/b&,也就是脂肪融化后渗出的结果,&b&但是这与是烧死还是死后的焚尸没有关系,只要有脂肪就行,生或死并不能改变脂肪的存在。&/b&&br&至于重新火烤,让凝固的脂肪融化,然后沾上草灰,这种方式在《洗冤集录》中其实并没有,我没有找到其他更明确的来源。&br&&br&&/p&&p&&b&二、太平县冤案&/b&&/p&&p&吴淼水在检验尸体现场因为嫌尸体已经开始腐败,未经仔细检验就只写了“皮破出血,利器所伤”,被宋慈大骂了一顿,其实在书中有关于这个的强调:&/p&&blockquote&“凡检验文字,不得作‘皮破血出’,大凡皮破即血出”。&/blockquote&&p&后面宋慈又说“检验伤口,不测量长短、深浅、颜色以及所伤部位,何以证明就是利器所伤呢?又怎么能作为呈堂的供证呢?”&/p&&p&现在在尸检中对所有伤痕都要进行拍照、测量和记录,之后还要判断各种伤痕的来源,是否与死亡有关,漏过任何伤痕在未来庭审上都是巨大的漏洞。&/p&&br&&p&判断死者是落水溺死还是死后被抛尸入水,电视剧中用热水从骷髅顶浇下,在下面的小纱网上有泥沙,以此判断为生前溺水身亡。对应的书中内容为:&/p&&blockquote&“昔有深池中溺死人……皮肉尽无,惟髑髅骨尚在。……先点检,见得其他并无痕迹,乃取髑髅净洗,将净热汤瓶细细斟汤灌,从脑门穴入,看有无细泥沙屑自鼻孔窍中出,以此定是与不是生前溺水身死。盖生前落水,则因鼻息取气,吸入沙土;死后则无”。&/blockquote&&p&这种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表述的有些绝对了。&/p&&p&生前溺死,泥沙确实可能因为呼吸作用进入咽鼓管或者鼻窦中,但是如果水中泥沙本来就少,甚至没有泥沙,那这种方法就检验不出来了。此外,泥沙也可能因为水流的带动而进入鼻腔内。腐败到只剩下头颅,泥沙也可以再从各种缝隙进入颅腔内。所以这个案例现在看来依据不算是非常充分的。&/p&&p&现在检验生前溺死最有力的证明是检验内脏器官、骨骼中是否含有相应水中的硅藻,如果是死后抛尸,即使较长时间的浸泡也不会有硅藻进入的。&/p&&br&&p&&b&三、李府连环案&/b&&/p&&p&和员外勒死了协助他杀人的男优,然后伪装成他上吊自杀的样子,被宋慈使用三个疑点识破:&/p&&blockquote&&b&1&/b&&b&、&/b&“两脚悬虚,所踏物须倍高。”&/blockquote&&p&而男优脚下的椅子,比他吊起来之后还要矮很多。&/p&&blockquote&&b&2&/b&&b&、&/b&“喉下痕紫赤色或黑淤色,直至左右耳后发际,横长九寸以上至一尺以来。”&/blockquote&&p&而男优脖子上的痕迹交于颈后,同时长一尺半。&/p&&blockquote&&b&3&/b&&b&、&/b&“真自缢者,用绳索、帛之类系缚处,交至左右耳后,深紫色。……若被人打勒杀假作自缢,……喉下血脉不行,痕迹浅淡。”&/blockquote&&p&男优脖子上有两条痕迹,一条深色的,一条白的,深色的是被人勒死然后吊上去形成了白色的痕迹。&/p&&p&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思考和推断的方向也都是正确的,只是在具体数值上有些过于绝对,实际这也是全书一个普遍现象,一些数据和特征都说的比较绝对化,然而医学是没有绝对的事情的。&/p&&p&这个案件中宋慈还使用了“滴骨认亲”的方式来判断血缘关系:&/p&&blockquote&“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的生亲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blockquote&&p&&b&实际这种“滴骨验亲”方法和“滴血验亲”一样都是缺乏科学道理的&/b&,古人认为有血缘关系的人血液可以融合,血液也可以渗透进骨头中。假若骨头因为埋葬时间太长,已经开始风化的话,上面自然会出现很多小缝隙,此时无论是谁的血液都是可以渗透进去的。&/p&&p&滴血验亲则是古人在发现血型系统之前,认为子女血液来自于双亲,亲生子女的血液一定是与父母相同,是可以融合的,而不是亲生则血液不同,不会融合。&/p&&p&在发现血型系统并阐明其遗传规律之后,现在我们不同人的血液混在一起,可能几乎没有变化或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不过这两种看起来都是血液可以混合在一起,并不会出现像水和油一样截然分开的现象,想来古人可能将红细胞的凝集后与血清的分离认为是不相融合的表现吧。&/p&&p&使用血型来进行亲子鉴定的误差比较大,例如父母双方为A型和B型,在不确定他们的血型基因情况下,理论上他们的子女出现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血型中任何一种都是可能的。而且拥有某一血型的人有很多,相同血型的人除非进行基因检测,否则单单从血型来看是无法区分两个有相同血型的人哪一个才是亲生的子女。&/p&&br&&p&&b&四、城南井尸案&/b&&/p&&p&在这一案件中描述了使用砒霜杀人之后的尸体表现:&/p&&blockquote&“砒霜……遍身发小疱,作青黑色,眼睛耸出,舌上生小刺疱绽出,口唇破裂,两耳胀大,腹肚膨胀,粪门胀绽,十指甲青黑。”&/blockquote&&p&如果按照剧中“口服砒霜急性死亡”的话,应当出现的主要是消化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等等,皮肤损伤一般见于由皮肤直接接触砒霜或者慢性中毒的时候。&/p&&p&砒霜可以破坏细胞内的呼吸酶,导致细胞死亡,引起呼吸衰竭,所以尸体确实可能会出现“十指甲青黑”这样的窒息表现。&/p&&p&此外,剧中多次提到使&b&用银针检验毒物&/b&,这也是很多电视剧中常见的场景,实际上大多检验的就是砒霜,古时因为生产技术落后,砒霜里会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硫和硫化物与银接触,可以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而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进步了,硫和硫化物的含量很低,已经不会引起银的明显改变了。&/p&&p&&b&所以,古时候实际检验出来的是硫而并不是砒霜这个物质&/b&。由于尸体腐败也会产生硫化氢,这也是尸臭的重要组成成分,用银针去试探尸体内是否有毒,银针可能也会因为接触到腐败产生的硫化氢而变黑,并不一定就有砒霜的存在。&/p&&br&&p&&b&五、毛竹坞无头案&/b&&/p&&p&在这个案件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一个地痞无赖污蔑自己被两个商人打伤。宋慈验看伤痕后说:“这是用榉树的树叶罨制成的伤,可以乱真但经不起检验。因活人血脉流通,如果被利器或拳脚所伤,皮下淤血那是要隆起肿块,而你皮质嫩滑、白而又细。”这一小段在《洗冤集录》中也是以一个小案例的形式出现的:&/p&&blockquote&“南方之民,每有小小争竞,便自尽其命而谋赖人者多矣。先以榉树皮罨成痕损,死后如他物所伤。何以验之?”&/blockquote&&p&也给出了辨认方法:&/p&&blockquote&“看其痕,里面须深黑色,四边青赤,散成一痕而无虚肿者,即是生前以榉树皮罨成也。盖人生即血脉流行,与榉相扶而成痕。若以手按着痕损处,虚肿,即非榉皮所罨也。若死后以榉皮罨者,即苦无散远青赤色,只微有黑色。而按之不紧硬者,其痕乃死后罨之也。盖人死后血脉不行,致榉不能施其效。”&/blockquote&&p&根据受到外力打击导致损伤之后会产生皮下出血,相应损伤部位的的皮肤会肿胀变硬,而使用榉树树叶伪造的伤则没有这种表现。&/p&&br&&p&判断活体损伤属于法医临床学范畴,因为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直接与是否构成犯罪和经济赔偿相关,所以往往受害人希望鉴定的等级越高越好,而伤人者自然希望越轻越好。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会有人假装受伤,自残来增加严重程度,这样形成的损伤在法医专业上称之为造作伤。识别造作伤是法医临床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p&&br&&p&电视剧中&b&通过苍蝇嗜血来识别作案凶器的方法确认了杀人凶手&/b&,这个方法在《洗冤集录》中记载为一个小案例:&/p&&blockquote&“有检验被杀尸在路傍,始疑盗者杀之。及点检,沿身衣物俱在,遍身镰刀斫伤十余处。检官曰:“盗只欲人死取财,今物在伤多,非冤仇而何?”遂屏左右,呼其妻问曰:“汝夫自来与甚人有冤仇最深?”应曰:“夫自来与人无冤仇,只近日有某甲来做债不得,曾有克期之言,然非冤仇深者。”检官默识其居,遂多差人分头告示侧近居民:“各家所有镰刀尽底将来,只今呈验,如有隐藏,必是杀人贼,当行根勘!”俄而,居民赍到镰刀七八十张,令布列地上。时方盛暑,内镰刀一张,蝇子飞集。检官指此镰刀问为谁者?忽有一人承当,乃是做债克期之人。就擒讯问,犹不伏。检官指刀令自看:“众人镰刀无蝇子,今汝杀人血腥气犹在,蝇子集聚,岂可隐耶?”左右环视者失声叹服,而杀人者叩首服罪。”&/blockquote&&p&这样利用苍蝇嗜血,聚集在有血的镰刀上从而识别出作案凶器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证据的角度来讲却并不严谨,倘若是动物血液也会有苍蝇聚集,假如有两把以上的镰刀都有苍蝇又该做何解释?现代法医可以通过灵敏的试剂来快速判断是否为人血,如果是,则后续的物证鉴定可以确认刀上血液是否为被害人的,这样形成的证据就具有非常高的证明力了。&/p&&br&&p&&b&六、李玉儿失踪案&/b&&/p&&p&该案中宋慈提到了“蒸骨法”和“涂墨法”来检验骨骼上是否有伤:&/p&&blockquote&“检骨须是晴明。先以水净洗骨,用麻穿定形骸次第,以簟子盛定。却锄开地窖一穴,长五尺、阔三尺、深二尺,多以柴炭烧煅,以地红为度。除去火,却以好酒二升、酸醋五升泼地窖内,乘热气扛骨入穴内,以藁荐遮定,蒸骨一两时,候地冷取去荐,扛出骨殖,向平明处,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接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br&“一法:浓磨好墨涂骨上,候干,即洗去墨。若有损处则墨必浸入,不损则墨不浸。”&/blockquote&&p&这种对骨头进行熏蒸,然后使用油伞检验骨伤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是&b&利用了红油纸伞可以过滤一部分波长的光,而只让特定波长的光进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现一些细小难以发现的伤痕&/b&,这与现在使用紫外线来查找细小伤痕的做法一样都是&b&利用了光学原理&/b&。但是依靠这种方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却并不是很可靠,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死亡的时间,死亡的方式等等。&/p&&br&&p&用是否出现“血荫”来判断生前还是死后伤是有道理的,这在全书还有多处提到。&/p&&p&&b&出血是一种生活反应,活着的机体才会在受到损伤之后产生出血,并且血液进入组织内。&/b&死亡后切断血管形成的伤口虽然也会有血液流出,但往往只在表面,不会进入组织内。不过如果在受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就死亡的话,这种出血表现也并不会很明显了。&/p&&br&&p&至于后面使用“涂墨法”进行检验则与前面滴骨验亲的风险一样,假如骨头因为埋葬时间较长,已经发生风化出现小孔,则墨水也可进入,只能说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是欠缺严谨性的。&/p&&p&而且这样熏蒸全部骨头,会对骨质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这在现在法医检验中是不允许的,即使要进行破坏性的检查,也应只取小部分样品,其余检材可以进行其他检验或妥善保存以备可以复查。&/p&&br&&p&&b&七、京郊疑尸案&/b&&br&
电视剧中,宋慈的老对手刁光斗在研读了《洗冤集录》后,根据其中关于死亡时间推断的内容,精心伪装了一具尸体,虽有破绽,但仍然对宋慈判断死亡时间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以致出现了误判,冤枉了他人。&/p&&p&关于死亡时间的问题,在《洗冤集录》中称之为“四时变动”,变动指的就是尸体死亡之后的腐败变化,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在四季温度不同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尸体会有什么变化。&/p&&blockquote&“春三月、尸经两三日,口、鼻、肚皮、两胁、胸前肉色微青。”&/blockquote&&p&“肉色微青”是对尸绿的记载,尸绿是因为尸体腐败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产生了绿色物质,因为肠道内有大量细菌,腐败很快,所以尸绿往往从腹部最先出现。&/p&&blockquote&“夏三月,……经三日,口、鼻内汁流蛆出,遍身胖胀,口唇翻,皮肤脱烂,疱胗起”。&/blockquote&&p&这里的“遍身胖胀,口唇翻”是对尸体严重腐败后现象的形象描述,因为腐败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积聚在腹腔、皮下组织内,导致尸体像气球一样涨起来,可以比原本膨胀非常多,所以形象的称之为“巨人观”。&/p&&br&&br&&br&&p&&b&《大宋提刑官Ⅰ》全片所涉及到与法医鉴定相关的主要相关内容就是这些,而这与整本《洗冤集录》相比,十之一二都尚未达到。这里再简单列举几个,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先人的智慧。&/b&&/p&&blockquote& “尸首日久坏烂,头吊在上,尸侧在地,肉溃见骨,……齿赤色,及十指尖骨赤色者是。”&/blockquote&&p&这是对“&b&玫瑰齿&/b&”这种现象的描述,现在认为这是窒息过程中形成的,对判断窒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不是窒息的必然特征。&/p&&br&&blockquote&“若生前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两手拳握,腹肚胀,拍作响。……头与发际、手脚爪缝,或脚着鞋则鞋内各有沙泥,口、鼻内有水沫及有些小淡色血污,或有搕擦损处,此是生前溺水之验也。盖其人未死,必须争命,气脉往来搐水入肠,故两手自然拳曲,脚罅缝各有沙泥,口、鼻有水沫流出,腹内有水胀也。”&/blockquote&&p&这是判断&b&生前入水&/b&的一些表现,说的非常有道理。其中,“男仆卧、女仰卧”这个经过长久的观察,确实是水中尸体的一般规律,现在认为这与男女骨盆形状的差异、脂肪分布不同等原因导致的重心不同有关。&/p&&br&&blockquote&“凡死人项后、背上、两肋后、腰、腿内、两臂上、两腿后、两曲 、两脚肚子上,下有微赤色。验是本人身死后,一向仰卧停泊,血脉坠下,致有此微赤色,即不是别致他故身死。”&/blockquote&&p&这是关于&b&尸斑&/b&的记录和描述,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也很正确,确实是由于死亡之后血液向低下部位积聚形成的。不能误认为是被击打后形成的伤痕。&/p&&br&&blockquote&“其被伤人见行凶人用刃物来伤之时,必须争竞,用手来遮截,手上必有伤损。”&/blockquote&&p&这是关于“&b&抵抗伤&/b&”的记载,别人用刀来伤人,常人都会用手去抵挡,这样在手上就可能会出现伤口,是对杀人行为有所抵抗的表现。&/p&&br&&blockquote&“凡验杀伤,……如生前被刃伤,其痕肉阔、花文交出;若肉痕齐截,只是死后假作刃伤痕。如生前刃伤即有血汁,及所伤痕疮口、皮肉、血多花,鲜色,所损透膜即死。若死后用刀刃割伤处,肉色即干白,更无血花也。盖人死后血脉不行,是以肉色白也。……活人被刃杀伤死者,其被刃处皮肉紧缩,有血荫四畔。若被支解者,筋骨皮肉稠粘,受刃处皮肉骨露。死人被割截尸首,皮肉如旧,血不灌荫,被割处皮不紧缩,刃尽处无血流,其色白,纵痕下有血,洗检挤捺,肉内无清血出,即非生前被刃。”&/blockquote&&p&这一段是对&b&判断锐器损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b&特点的集中阐述,判断的关键就在于伤口是否有生活反应,包括出血、肌肉收缩等等,认识的已经十分到位了。实际上,现在对损伤的判断仍然是这样的原理。&/p&&br&&blockquote&“凡服毒死者,尸口、眼多开,面紫黯或青色,唇紫黑,手足指甲俱青黯,口、眼、耳、鼻间有血出。甚者遍身黑肿,面作青黑色,唇卷发疱,舌缩或裂拆、烂肿、微出,唇亦烂肿或裂拆,指甲尖黑,喉、腹胀作黑色、生疱,身或青班,眼突,口、鼻、眼内出紫黑血,须发浮不堪洗。”&/blockquote&&p&古时候可以导致人中毒死亡的物质多集中在有毒动植物和有限的几种化学品,大多会出现这样的表现,而现在随着各种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的出现,中毒的表现越来越多样化,很多中毒是没有这样明显的异常表现的,通过经验已经远远不能准确判断中毒了。&/p&&br&&p&在雷震死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载:&/p&&blockquote&“胸、项、背、膊上或有似篆文痕。”&/blockquote&&p&这应该是对雷电击中人体后可能会产生的“&b&雷击纹&/b&”的记载,在体表皮肤出现红色纹路,像树枝一样发散,其产生原因现在认为是皮下血管麻痹造成的。&/p&&br&&p&在古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宋慈却在书中直接强调:&/p&&blockquote&“凡验妇人,不可羞避。”&/blockquote&&p&对孕妇“&b&死后分娩&/b&”的记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p&&blockquote&“有孕妇人被杀。或因产子不下身死,尸经埋地窖,至检时却有死孩儿。推详其故,盖尸埋顿地窖,因地水、火风吹,死人尸首胀满,骨节缝开,故逐出腹内胎孕孩子。”&/blockquote&&p&死后分娩是因为死亡后尸体腐败,腹腔内产生大量的腐败气体,气体推挤子宫内的胎儿从阴道内排出。&/p&&p&虽然宋慈认为死后分娩是受到了“地水、火风吹”,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并不科学,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记载还是可以证明其客观记录现象的严谨认真。&/p&&br&&p&
在最后的“&b&救死方&/b&”部分中,有这样的记载:&/p&&blockquote&“若缢,从早至夜虽冷亦可救;从夜至早稍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华夏魔医血脉觉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