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成年人玩游末末成年人筹钱玩游戏杀女子

浅谈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及其防治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王宁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游戏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新的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尤其是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更加青睐,调查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应用中排列第三位,玩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上网的重要内容,网络游戏成瘾或沉溺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游戏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在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网络游戏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个现象说明了说明问题?它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我们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所要集中研究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重庆某中级法院所提供的2007年至2009年来所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本例,辅之对笔者所在法院地的网吧、未成年人进行抽样统计调查、分析形成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导致高犯罪率的症结所在,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犯罪提出了一些粗浅思路。
  二、调查的情况
  (一)案件统计情况
  2007年至2009年,重庆某中院辖区两级法院共受理涉网犯罪19件32人,其中,涉网未成年人犯罪10件18人,分别占全部涉网犯罪的52.63%和56.25%。在18名涉网未成年人罪犯中,抢劫5人,故意伤害8人,聚众斗殴4人,强奸1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的涉案均系暴力性犯罪,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且不计后果。
  (二)笔者法院所在地网吧内未成年人的随机调查情况
  从笔者为期一个月的对3个网吧内未成年人的随机调查数据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作的原因,统计时间为晚上7点至11点),发现总计有114人次的未成年人在此时间段在网吧上网,其中周末时间段在网吧的未成年人是68人次。在这114人中,其中有52人在玩“梦幻西游”“魔兽世界”“天龙八部”等即时战略型游戏和竞技对战型游戏;26人在玩《反恐精英》(简称《CS》)等竞技对战型游戏;“13人在玩《传奇》等角色扮演型游戏,只有13人在浏览网页或者通过QQ聊天。
  (三)对所在地某职业高中的未成年人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通过对50名在校未成年人学生的调查,每天上网一次的有39人,一周上网一次的有11人,一个月上网一次的无;上网途径有通过手机、在家或者去网吧,其中去网吧玩游戏的为17人,占到调查人数的34%。大多数喜欢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原因总结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网上娱乐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感、心理宣泄、情感表达心理。
  三、网络游戏影响导致犯罪原因所在
  (一)从经济因素看,网络游戏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而作为青少年中未成年人的学生本身消费能力有限(都是父母每月固定给的零花钱),但是网络游戏的高度成瘾性使本来就控制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通常一玩就是几小时甚至通宵。在笔者所在地,网吧的消费是3元一小时,长时间的游戏对于缺少收入来源的未成年人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超前消费后一部分集群的未成年人就自然而然一哄而起的去盗窃、抢劫来满足自己所需。 
  (二)从心理上看,青少年文化生活的单一导致了和网络游戏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增多。在大多数的和网络游戏有关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欠发达的地区的或者不富裕家庭的未成年人发案率居高不下,而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大多数对电子游戏依赖性不打,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一方面,网络在农村没有普及,自然在农村很少有和网络游戏有关的青少年犯罪。另一方面,市中心网络虽然普及,但是文化娱乐场所比较丰富,因而人际关系相对城乡结合部比较和谐;交通发达,出门就是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书店,公共文化设施齐全,很少有人热衷网络游戏。而近年的房地产商大多在城乡结合部建楼置业,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规律,所以许多市中心人口移向了城乡结合部,那里的公共文化环境远不如市中心,交通又不方便,这样一来,在高楼里居住,又远离学校里同学朋友的青少年,在家便几乎不出门了,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有二:电视和网络。随着电视这一媒介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衰败,网络游戏成了在文化荒漠中囚禁的青少年唯一的乐趣。这种乐趣客观上推进了网络的普及,也导致了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犯罪以及因为精神空虚沉迷网络而自杀的青少年增多。
  (三)从教育层面看,学校和家庭教育存在不足。学校一般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和网络游戏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增多。孩子不懂事去犯罪,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一句谚语,不懂事的父母培养出不懂事的孩子。很多和网络游戏有关的青少年犯罪报导中,犯罪人父母的态度特别值得注意。很多和网络游戏有关的青少年犯罪,来自这样一种家庭:父母对网络知识一窍不通,对子女的管教仅仅停留在严格督促子女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年轻时由于缺乏常识教育,对子女沉溺网络游戏只是一味的禁止和打击,造成了子女强烈的逆反心理和亲子隔阂,越是禁止,越是喜欢网络游戏,沉迷于其中,最终走向极端,造成自杀和犯罪。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其实是父母的态度造成了自己对网络游戏的执着。很多和网络游戏有关的青少年犯罪中,他们家长的做法惊人的一致。
  (四) 行政部门监管的缺失是重要外因。一般中学校园周边一般都有三四个网吧,虽然相关法规规定学校周边100米内禁止开设网吧,一些网吧违规经营,不但允许未成年人入内,而且近于100米。网吧乃是对校内学生的主要资本输出,这一现状谁也阻止不了。在笔者调查期间,网吧门前写着的是“禁止未成年人上网”,但是很多网吧却准备了多张备用的省份证,以备没有省份证的未成年人上网。
  (五)网络监管技术不到位。自1996年国际环球网联合会投入使用的“互联网络内容选择平台”的监控软件开始,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创新、推广、使用有效的网络监控软件以消除网络不良信息,以此保护未成年人。但由于我国软件产业起步较晚也不发达,在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软件开发上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存在许多漏洞,而且售价昂贵,更新缓慢,很快就被市场淘汰。
  四、防治对策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道德、安全防范教育工作,这是治本之策。一系列的网吧暴力案件,暴露出目前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空白点。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防范教育工作,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学校不能只教育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还要把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告诉学生们,以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譬如网吧设置开机程序,提醒他们上网交友的注意事项,不要浏览非法、色情、暴力网站,展示一些恶性网络暴力案件,提醒他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以技术手段控制青少年接触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设立网站安全规则,将青少年保护在不良影响之外。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水平。网络犯罪是一种技术犯罪,要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才能防范、制止。信息安全技术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要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必须以较好的安全技术为支撑。这就需要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设备的研究开发,国家应考虑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
  (三)监管部门应当转变执法理念,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彻底转变。正如前文所述,如果将管理简单变成单纯的收费、罚款和强制消费,那么,别说10多个部门管不好一个网吧,就是再增加10多个部门也同样管不好一个网吧。而且,如果照着这种奇怪的管理逻辑,参与管理的部门越多、管理的力度越大,网吧的经营环境只会越来越差,网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为什么10多个部门竟然管不好一个网吧?并不是因为这些监管部门执法能力不强,手段不硬,措施不到位,而是他们没有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没有完成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四)净化网络环境,建立绿色网吧。未成年人进网吧浏览不健康网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站内容可以吸引他们,因此,要制作一批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目前,有许多的网络游戏并未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能制造出寓教于乐的健康的互动式游戏,那么,青少年就不容易长期沉迷网络游戏,这不仅是学校社会的责任,而且也是网络游戏制造商的责任。国家应该对制造出高质量的网络游戏制造商或企业给予重奖或者优惠政策,以激发他们制造寓教于乐的游戏的积极性。希望网络游戏开发商都能把眼光放远,哪怕是牺牲眼前利益,也要努力切实地改变网络游戏的形象,进而给网络游戏产业换取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给教育工作提供一批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游戏软件。还要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五)加快网络游戏的立法工作我们要维护好青少年上网的权利,从立法的角度,科学规划,全面保护,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使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有权威性、可操作性,更能够取得实效,进一步发挥法制在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裴夏静
相关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nbsp传真服务:021-
服务邮箱: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一项由网络游戏企业共同发起并参与实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指导,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戏,和谐家庭关系的社会性公益行动。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一种家长实施监控的管道,使家长纠正部分未成年子女沉迷游戏的行为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申请条件
1、申请人需为被监护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2、申请人的被监护人年龄小于18周岁;
3、申请人需为大陆公民,不含港、澳、台人士。
二、申请需要提交材料
1、监护人信息表(包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2、被监护人信息表(包含被监护人所玩游戏相关信息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3、填写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申请书、起诉保证书、授权书并手工签字(需下载,填写并打印,签字);
4、申请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证明文件(户口簿或有关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
三、申请方式
您可以通过联系电话、邮件或来访的方式联系我们:
传真服务:021-
服务邮箱:
公司地址:上海市闸北区万荣路700号A2
家长监护申请流程
家长监护工程文档下载
申请家长监护服务,请下载:
账号已被纳入家长监护系统,如果您对此操作有疑义,请下载:
申请进度查询
如果您已经申请家长监护服务,您可以通过输入服务号码进行进度查询,了解您所提交的服务申请最新处理进展,如:传真是否收到,是否需要后续提交信息,账号是否已经进行处理等。服务期间,如果您对需要提交的信息或者处理结果有疑问,或者其他任何问题,您均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由专门负责的客服主管为您提供咨询解答服务,或者配合、指导您解决问题。
家长监护工程帮助
Q1:可以通过什么渠道申请家长监督未成年人账号?
A:目前您可以通过专线电话、网络接待方式来咨询,然后采取邮寄材料的方式进行申请
Q2:什么时间可以咨询和申请?
A:专线电话咨询:7*24小时服务,全年无休;?
服务传真:021-
公司地址:上海市闸北区万荣路700号A2?
邮编:200072
Q3:申请监护未成年人账号方式有哪些?
A:我们会在确认您提供的信息无误后,根据您的要求提供以下处理方案:
1、将该账号纳入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
2、根据监护人意愿屏蔽相关游戏应用登录或进行封停;
3、将账号与监护人手机绑定,使监护人实时获得账号游戏时间信息或者定期向监护人通报其所投诉的
游戏账号的在线游戏时间统计
4、根据监护人的要求,限定只有周末2天可以进行游戏;?
5、经过监护人确认每天游戏的时间;
6、对账号登录采取其他措施。
Q4:申请监督的账号有什么要求?
A:账号所属人必须未满18周岁。
Q5:申请人有什么要求?
A: 1、申请人应提交较完备的申请材料,对未提供的信息要及时补充;可请熟知电脑、互联网、游戏的人员进行协助,以便提供详实资料;
2、申请人应保证提交的信息真实有效;对于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证件,受理公司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Q6:申请监督未成年人账号需要提供什么?
A:您需要提供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账号所属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户口本复印件、如双方户籍不在一起,需要提供公安机关监护证明、被监护人信息表、监护人信息表、家长监护申请书(申请书、保证书、授权书,需要下载,填写,并打印,手工签字)。
Q7: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多久可以处理完成?
A: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实处理,由于您提供的材料不同,任何步骤有疑问,我们都会与您联系。
Q8:申请成功后,如果需要取消监督如何操作?
A: 1、您可以通过上门或传真方式提供申请监督时的相关信息,申请解除监督;
2、被监护账号所属人年满18周岁可提供申请监督时的相关信息进行申请结束监督
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示
随着网络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参与游戏,在政府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前提下,家长也应当加强监护引导。为此,我们为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提供以下意见:
一、主动控制游戏时间。游戏只是学习、生活的调剂,要积极参与线下的各类活动,并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行为和体验。
二、不参与可能耗费较多时间的游戏设置。不玩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不玩有PK类设置的游戏。在校学生每周玩游戏不超过2小时,每月在游戏中的花费不超过10元。
三、不要将游戏当作精神寄托。尤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应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倾诉,不要只依靠游戏来缓解压力。
四、养成积极健康的游戏心态。克服攀比、炫耀、仇恨和报复等心理,避免形成欺凌弱小、抢劫他人等不良网络行为习惯。
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家庭、朋友身份信息,家庭、学校、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等,防范网络陷阱和网络犯罪。
文化部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搜谱--您的访问出错了
&您的访问出错了
很抱歉,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浏览页面,来查看您所要访问的网址。
直接输入要搜索的歌谱名称进行搜索:
如还有疑问请访问获得解决方法,也可以通过留下您的意见或建议。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