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大战超人完整版》毫无仇恨的两人为什么打起来

3被浏览219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蝙蝠侠大战超人》独家揭秘:究竟谁打赢了?
来源:搜狐娱乐
《蝙蝠侠大战超人》 
  搜狐娱乐讯 这些年来,光凭超级英雄单打独斗已无法足够吸引观众眼球,要群体混战或内战才能有机会争取更高的票房。在漫威推出两部《复仇者联盟》后,DC漫画也终于跟上步伐,将开启2017年上映的《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而3月25日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绝不仅是超人故事的续集,更是为未来已排到2020年的多部DC漫画电影做出铺垫,成为《正义联盟》的序曲。搜狐娱乐日前参加了北美超前观影,为你们一一揭秘这部超级英雄大片的几大看点。
  然而为何蝙蝠侠与超人一定要先作敌人才能成为好基友?新版的蝙蝠侠会有什么样的新背景?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首登场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2个半小时的本片确实信息量很大,除了端出一场精彩的超级英雄对决和引出不少新角色外,也确实将漫画中很多小细节放大,探讨了超人与蝙蝠侠之间的不同与相通之处。
  正如导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之前的《钢铁之躯》(Man of Steel)一样,影片依然保持写实严肃的风格,与漫威旗下超级英雄的搞笑风完全相反。不仅画面颜色暗,配乐沉重,也涉及到更多人类社会残酷的战争、恐袭、政治斗争。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片的娱乐性,让现场观众的反应缺少像看漫威超级英雄大片时的热闹感,但却也平衡了漫画英雄原本具有的科幻、夸张特色,就算依然要打CG创作的外星人,也不会感觉太过卡通化,让影片看起来具有现实的凝重感。
漫画中两人的对决 
  看点一:布局DC宇宙,正义联盟初露冰山
  大家已经知道,DC是和漫威同等量级的漫画大本营,旗下超级英雄除了蝙蝠侠和超人,还有神奇女侠、闪电侠等等。漫威“复仇者联盟”珠玉在前,DC也希望自己的“正义联盟”能获得成功,把系列电影一部一部拍下去。
  《蝙蝠侠大战超人》就是展现DC野心的第一部大作。本片中不仅要确立蝙蝠侠与超人之间的联系,还要建构起DC系的大背景,方便引出神奇女侠和其他《正义联盟》成员,为他们的“单独”电影作好准备。为此,华纳和DC在本片推出前就宣布了神奇女侠、海王(Aquaman)、闪电侠(Flash)和钢骨(Cyborg)的扮演者及单独电影公映日期,他们也都在本片中以不同形式登场,甚至连克里斯派恩(Chris Pine)饰演的神奇女侠的男友也惊鸿一现。
  如果对《正义联盟》不熟悉的观众,先简单介绍一下全新亮相的几个角色:海王可谓水下超人,是七海之王,可向水下生物发号施令,将由杰森莫玛 (Jason Momoa)饰演;闪电侠是一名CSI鉴定人员,因粒子加速器研究的一场意外导致他拥有可以快速移动的超能力,由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主演;钢骨则原本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在一次意外中,作科学家的父亲为抢救他把他变成了半人半机器人的电子人,由雷费舍尔 (Ray Fisher)饰演。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这些人的背景并未被交代得很清楚,只是像彩蛋一样的方式出现,却勾起观众更多的好奇心。
  值得注意的是, DC始终没有公布绿灯侠的人选,绿灯侠也没有像其他超级英雄那样已确定的“超能力”身份在本片中亮相。但舆论中被传言可能将饰演绿灯侠的Dan Amboyer的确以小角色现身片中,是否暗示他是未来的绿灯侠尚不得而知。
  此外,在众位《正义联盟》成员中,蝙蝠侠是唯一靠科技和战略与敌人抗衡的,其他则都是具有天生的神力或基因变异。但也正因此,当敌人强大到超人都抵挡不了时,蝙蝠侠有时往往会成为“陪衬”,在大战中常无法发挥太大作用。这点在本片中也有体现。虽然在与超人的对决中,蝙蝠侠有找到暂时控制超人的好方法,但真正强大的敌人出现时,观众会发现,在银幕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是超人和神奇女侠,而蝙蝠侠可能会暂时“出局”。不过,相对那些外来的天神们,蝙蝠侠更为接地气地了解人类,也容易通过一些技术手腕而获取到重要信息,并以老成理智的处事方法,逐渐成为《正义联盟》中的领袖人物。
 超酷的机甲
  看点二:蝙蝠侠与超人的恩怨情仇
  蝙蝠侠和超人为何结仇打起来?蝙蝠侠又如何打得过超人?不如叫“超人狂扁蝙蝠侠”?看过影片,这些疑问自然迎刃而解。导演扎克施奈德把超人存在的大都会与蝙蝠侠存在的哥谭市放在同一世界里,成为了隔海的两个城市,并用2个半小时的时间展示出:蝙蝠侠与超人虽然都有着正义感,却有充足的理由敌对,且蝙蝠侠与反派卢瑟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对超人有意见,但原因却略有不同。
  1、 共同的目标
  蝙蝠侠与反派卢瑟其实均是父母双亡的富二代,且深受父亲的影响,人生被童年的阴影所笼罩。他们都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的野心家,并擅长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达到目的。而这次,两人有了共同的敌人。《超人:钢铁之躯》中,超人为了对付其他外星人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破坏,虽然他是出于好心帮忙,但结果实在出乎他的掌控之中,不得以总会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在《超人:钢铁之躯》中,已分别埋下伏笔,卢瑟的车子出现在街道上,蝙蝠侠的卫星出现在宇宙里,且都因超人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很显然两人都无法忽视超人的存在并意识到这个外星人潜在的威胁,成为他们眼中最新的挑战。
  2、 不同的手段
  在片中,蝙蝠侠已进入中年,他为社会除害很多年,感到身心疲惫,缺乏目标。而这时,超人的出现反而勾起了他的斗志,觉得如果能摆平超人带来的麻烦,将成为他作为“正义使者”不朽的功绩。蝙蝠侠若想对付超人,自然不会使用下三流的手段,而是通过智慧、计划与科技实现,无论是使用氪星残留物还是建造更强壮的盔甲,他并不惧怕与超人正面对决,却不会从超人的身份和他周围亲近的人下手。
  卢瑟与蝙蝠侠的不同是,他没有“为民除害”的责任感,却依然因野心与好奇心。而他也不嫌弃背后捅刀,包括多次制造事端嫁祸超人,希望人类政府能对超人加以管制,并成功诋毁了超人在蝙蝠侠和很多人心中的形象,甚至像很多卑鄙反派一样,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作为威胁。
氪元素克制超人,他的爱人是最大的弱点。 
  3、 超人的弱点
  超人虽然强大,但却像人类一样有感情。在之前介绍了超人的来历之后,这次编导让超人有了更多机会展示人性化的一面,几乎每次出场都是要拯救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对女友露易丝的浪漫在本片中更是热烈与直接。如果说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出现英雄救美是超人的“职责”,那买花、直接扑进浴盆与女友寻欢、还赤裸上身为女友做早餐,这些人类男友才做的事,估计会让不少超人女粉丝恨得牙痒痒。他的养父养母虽然这次出镜不多,但依然牢牢存在于他脑海中,任何时候,超人都希望忘记外界对他的争议,回归成为农场上的农民。对他来说,在世的养母与女友是他心中最大的寄托。而卢瑟正是看中这点,逼得超人不得不直面蝙蝠侠的挑战。
  4、实力的对决
  超人与蝙蝠侠之间的对决,是基因与科技的对决,也同时是感情与理智的对决,当然从花痴女观众的角度来说,还是身材与颜值的对决,在很多人眼中,蝙蝠侠根本不可能是超人的对手,然而他拥有聪敏的头脑和现金打造的科技手段。而超人作为天神,有着自负的一面,原本根本没把蝙蝠侠放在眼里,从而对后者失去警惕。这些都让这场大战从“看起来荒谬”变成了一场实力均衡的惨烈对决。但与此同时,超人人性化的内心似乎让蝙蝠侠刮目相看,两人最终在亲情上找到了共通之处。
  本片也满足了女观众们希望见识两位身材的愿望,蝙蝠侠有展示了完美的六块腹肌和臂膀,证明小本虽饰演了老年版蝙蝠侠,但身材丝毫不敢怠慢;但比胸肌,依然不是超人哥哥的对手,特别是让超人裸露着巨大的两块胸肌煎两个荷包蛋,这怎能不让少女们浮想联翩?
  与超人的浪漫多情不同,蝙蝠侠每次出场,无论是天气还是环境都更为“忧郁沉重”。施耐德的蝙蝠侠像诺兰版一样也走写实风,却让老年的蝙蝠侠更为郁郁寡欢,且时常被各类梦魇所包围,有些与童年父母被枪杀有关,有些则与超人带来的威胁有关。
  看点三:三场大战High翻全场
  在各种人物关系的铺垫中,本片共呈现出三段主要大场面动作戏。一个是开场时回到《钢铁之躯》结尾部分,超人与左德将军对决时,从人类世界来看造成怎样的毁灭性影响;第二场是蝙蝠侠与超人的对决;最终则是超级英雄联盟对付更强大的敌人。
  在《钢铁之躯》中,得益于今日的电脑特效和导演对动作戏、飞行戏的掌控,观众见识了这个版本的超人是所有超人中速度最快,且破坏力最强大的一个。大部分时候他的打斗戏都在空中进行,这让观众很难看清特效场景的细节,只见超人所到之处天崩地裂,砖石飞溅。但本片中与蝙蝠侠的较量则比较“实在”。超人不得已被氪星陨石制作的武器“拽”到了地上,开始了徒手搏击。也许是为避免再给人类城市造成太多破坏,这场超人与蝙蝠侠的对决发生在空旷且类似废墟的地方。
  然而当超人、蝙蝠侠和神奇女侠共同面临强大的外星敌人时,不得已又要出现大规模的破坏场景,且斗争又变成了简单的各种“激光”对峙,或动不动就冲出宇宙,不像近距离搏斗那般过瘾。没办法,谁让有超人的世界里,对手总是外星人。
  反派卢瑟也为人类制造了各类恐怖袭击、绑架事件,让观众更直观地体会到存在于身边的恐惧。特别要提到的是卢瑟这个角色的塑造,似乎特别希望靠近诺兰《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有着阴阳怪气的癫狂和完全无视社会秩序的野心,但在展示上只是通过演员声调上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他情绪上的不稳定和思维的跳跃,却不像小丑那样做出太多令人目瞪口呆的举动。
神奇女侠令人惊艳 
  看点四:令人惊艳的神奇女侠
  虽然扎克施奈德很多影片都充满阳刚之气,男性角色大都是满脸胡渣般的沧桑感,但他并没有忽略女性角色。事实上,这次他做的最对的决定是坚持把神奇女侠也加入本片,并同时塑造了几个女性角色,在这场人神大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成为影片的情感寄托。
  扎克施奈德的电影画面上总具有独特且浓郁的色调,虽然普遍偏暗,但也会有一些刺激视觉神经的内容。本片不仅让神奇女侠首次在银幕上与超人和蝙蝠侠同时亮相,给漫画迷足以激动的理由,也通过神奇女侠这个角色很好地平衡了视觉和影片基调的沉重与暗淡。无论是神奇女侠身穿晚礼服还是战服登场,完美的曲线,风韵的红唇和野性的眼神,再搭配上有点妖娆的重金属配乐,都让原本沉重的基调突然点燃起来。
  蝙蝠侠还是超人,除了所谓的正义感、使命外,内心深处也都有对他们影响很深刻的女性。两人的母亲、超人的女友,在影片中都成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成为两位超级英雄之间剑拔弩张关系转折的关键。影片中美国政府的代表人物、参议员也是一位女性,卢瑟的得力助手则是日本女星冈本多绪(Tao Okamoto)饰演,都为影片增色不少。毕竟,与《300》和《守望者》不同的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并非肆无忌惮地追求自己风格,而是选择了更宽广的“男女老少”各年龄和性别观众群体,获得女性观众的尊重与认可就变得十分必要。
  如同许多好莱坞大导都将IMAX积极注入其重磅作品,施奈德也选择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了《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部分画面,如选择IMAX影院的观众可以看出银幕大小在影片中的变化。全屏时代表是IMAX摄影机拍摄,分辨率高,画面更加清晰。大部分IMAX拍摄的部分都与蝙蝠侠出场有关,也许是为了提高他所在阴暗背景的亮度。从人物关系与风格上,本片为日后的DC超级英雄电影奠定了基调,并挖掘了更多关于超级英雄背后的故事,也不乏情节上的意外与转折,相对《钢铁之躯》内容丰富了很多。
  如果有人关心在电影中,导演究竟更多地着墨于蝙蝠侠还是超人?可以说,蝙蝠侠有更多精彩的打斗戏,展示出了他的成熟与老练;而超人则给了更多“文戏”,展示了他人性化、富有情感的一面。但最终,偷走了众人眼光的却是神奇女侠,她就像蛋糕上的红樱桃,虽然分量小,却成为最令人难忘的部分。
(责任编辑:李治政 UK00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蝙蝠侠大战超人》为啥不够火?英雄电影犯这五点错必败|界面新闻 · JMedia 界面新闻APP作者:王翰翊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上映一周大陆票房只有可怜巴巴的3.7亿,清明假期上座率更是掉到了21%,被已经上映32天的《疯狂动物城》&疯狂&吊打。而去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第一周票房就飙到了9.7亿,第二周则达到了13亿。可以预见的是,DC和华纳在这场&超级英雄集结&系列中不仅被漫威和迪士尼占了先手,而且很快就会输掉底裤。
有趣的是,在票房上一败涂地的《蝠超》,在口碑上却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笔者从口碑开始,再从口碑结束,细数一下超级英雄电影卖座或不卖座的四个原因。
超级英雄电影在讲故事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观众其实对这类电影的故事性要求不高。因此,很多超级英雄电影为了让英雄和反派打起来,剧情发展上多少都存在不够细腻的缺陷。而当打起来的两个人都是正派的时候,如何捋顺逻辑、营造恰当的戏剧冲突成了很考验导演功力的问题。
人们对超级英雄除了仰慕和爱戴,是不是还有惧怕和担忧?他们究竟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还是悬在民主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听起来很酷很深刻的命题,在电影中并没有进行&讨论&,直接就给出了选择:干。
没有尖锐冲突的价值观的冲撞,仅仅是因为一个误会,美漫历史上最强大的英雄和最智慧的英雄就开始了撕逼。鲁莽的蝙蝠侠精心策划了一场对决,鲁莽的超人放弃了解释选择刚正面。一场万众期待的世纪大战鲁莽地开始又仓促地结束,除了得知超人没那么能打、蝙蝠侠智商欠费以外,观众一无所获。
但凡编出来的故事,破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破绽难免会令观众产生负面的观影感受。选择恰当的剪辑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掩盖这些破绽。但是说到底,还是牵扯到讲故事的技巧问题。可是到了《正义黎明》里,观众们还没有想明白蝙蝠侠为什么这么痛恨超人,他们就打起来了;还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打起来,他们就住手了;还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住手,新一轮的战斗又开始了&&同这些相比,为什么全知全能的超人会解决不了几个绑架他妈的武装分子、为什么路易斯&莱恩扔掉氪石长矛又未卜先知下水去捞结果差点淹死这些小地方的逻辑硬伤,就显得无所谓了。
翻译不当是所有海外影片面临的通病,但《正义黎明》中翻译错误数量之多、水平之低、造成的观影障碍之大,几乎可以说是历史之最。
笔者有一个奇葩同事,他说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看英文电影时,都是听原文捎带着瞅瞅字幕的。所以当他看《正义黎明》的时候,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先把橄榄球足球、权力权利傻傻分不清楚的&笔误&放在一边,把超人专属领地&大都会&翻译成&市中心&、反派BOSS的名字&毁灭日&直译成&审判日&&&不怕DC粉分分钟把翻译人员给剁了?就这样的翻译水平,指望他们搞清楚&小白兔&和&黑暗骑士&之类的双关,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关于字幕的吐槽网上实在太多了,笔者不再一一列举。只想说,本来这部电影已经让普罗大众很懵逼了,在大陆如此重要的海外市场,语句不顺到影响对剧情的理解&&可怜扎导精心准备的彩蛋,就这样毁在了翻译人员手中。翻译任何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是最基本的常识。显然,翻译这部片子的人,压根就没看懂这讲了个什么事。
人们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期待其实很纯粹。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绚丽精彩的动作场面,这些就是观众掏钱买票的原因。如果加上一个基本能混过去的逻辑,和从头炸到尾的场面,大家就看得过瘾&&比如《复仇者联盟》。如果在场面精彩,节奏抓人的同时能加上一点哲学思考,我们就得到了一部神作,比如《黑暗骑士》。
遗憾的是,《正义黎明》却选择用《复仇者联盟》一样粗暴的叙事来讨论《黑暗骑士》一样深刻的命题。对于希望看到《黑暗骑士》的观众,《正义黎明》在思想深度上不能满足他们;希望看到《复仇者联盟》的观众,《正义黎明》前一个多小时的文戏又显得太过长。
扎导仿佛生怕人们忘记克里斯托弗&诺兰这名DC漫画的功勋导演。他时刻用相似的电影色调、电影美学、配乐甚至蝙蝠侠的口音,来提醒观众不要忘记诺兰。所以当观众抱着看诺兰的期待来看这部电影时,收获的失望之大,可想而知。
一场《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放映完毕,几十多位看得一脸懵逼的观众嘀咕着&这是个什么玩意&走出放映厅,只留下几位铁杆DC粉在座位上激动地花枝乱颤。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相信这一幕一定在神州大地的电影院中循环上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导演扎克&施耐德在设置彩蛋的手法上实在是太前卫、太粉丝、太非主流了。
&彩蛋&源自西方复活节找彩蛋的游戏,概指&惊喜&。一般我们指的彩蛋,往往是一部电影字幕播完之后的十几秒镜头,出现几个新人物,说几句意味深长的台词,算是为下一部电影做个小宣传。
但是扎导决意不这么干。大段的没头没尾的炫酷镜头和台词&随机&分配在了电影始终。DC粉会在电影开始时因为路易斯&莱恩知道超人的身份而兴奋地直吹口哨,普通观众则是一脸懵逼;布鲁斯&韦恩梦到的种种场景,DC粉会尖叫着给你指出来这是《闪点》、《不义联盟》、《黑暗骑士归来》的伏笔,地上那个大大的&&O&是超级反派达克赛德,普通观众则是一脸懵逼;看到正义联盟创始人在视频里集体亮相,DC粉会热泪盈眶&没有火星猎人但是有钢骨,绿灯去哪了?这真的是新52啊&,普通观众则是一脸懵逼;电影最后DC粉因为莱克斯&卢瑟的&丧钟警告&而对《正义联盟:战争》满怀期待,普通观众大概已经一脸懵逼地从放映厅里落荒而逃。
没错,这就是铁杆DC粉扎导对这部电影的定位:粉丝电影。只有具备了粉丝们如数家珍的&常识&,将平行宇宙、穿越时空当成理解美漫世界的基础,才有可能跟上这部电影诡异的叙事节奏。这些被精心设计的桥段成了导演和其他DC粉丝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秘密。他们兴奋地在一起窃窃私语,一起畅想DC宇宙中继续出现的无限可能,而观众们一脸懵逼的表情则成了他们炫耀知识储备和信仰的绝佳背景。
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彩蛋不仅不会让不明背景的人民群众买账,还极大增加了他们的观影障碍。而当电影的故事是如此单薄、节奏又是如此沉闷,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两个多小时不啻于一种折磨。
两极分化的口碑最终成为钉在这部电影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对DC漫画知之甚少的普通观众几乎一致认为这是部烂片,而这种否定在个别脑残DC粉的炫耀下最终发酵成&鄙夷&&&&只听说过观众挑电影,没听说过电影挑观众的。&
一部商业类型片居然对观众如此苛刻,确实是华纳公司无法接受的。有不少铁粉表示&哪怕看蝙蝠侠在大荧屏上拉两小时的翔&也愿意花钱买票。是的,我相信有这样可爱的粉丝。但我也相信DC和华纳很清楚,只靠这样的粉丝是无法抵抗来势汹汹的漫威和迪斯尼的。
《疯狂动物城》却是一部典型的依靠口碑实现票房逆袭的电影。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的情况下,它放映前三天就在大陆拿下1.5亿票房,之后凭借一边倒的口碑表现出了惊人的后劲,到第四周便拿下12.9亿,上映一个月后还在上座率上轻松碾压《正义黎明》。可以预见的是,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口碑已经成为影响票房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海量的广告倾销和宣传,已经不足以满足电影票房发展的后期需求。&分账大片看口碑&已经慢慢地在国内影市形成一种无法忽视的现象。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蝙蝠侠大战超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