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石器文化的异同

站长推荐 /1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考查课和实践考试答案全部出来了,为方便各位学员下载,做了个答案汇总贴,点击相应的作业名称链接就会跳转到相应科目的答案下载界面。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文化,Zhongguo Dongbei Diqu jiushiqi wenhua,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文化
1)&&Zhongguo Dongbei Diqu jiushiqi wenhua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文化
2)&&Zhongguo Dongnan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中国东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3)&&Zhongguo Xinan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wenhua
中国西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4)&&Huabei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wenhua
华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5)&&Zhongguo Beifang Diqu Xinshiqi wenhua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
6)&&Huazhong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wenhua
华中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补充资料: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文化
&&&&  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除20世纪30年代一些中外学者曾做过零星调查、发掘外,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是在1949年以后才开展起来的,尤其是70年代以来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十几处,较重要的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金牛山遗址、庙后山遗址,中期的鸽子洞遗址,晚期的西八间房地点。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上的空白,为研究这一地区同华北以及同邻近国家古人类、古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这一时期的遗存发现较少,以金牛山文化和庙后山遗址为代表。金牛山文化发现于辽宁省营口市金牛山一个洞穴的下部堆积中;庙后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南,也是一处洞穴遗址。地质时代均为中更新世,金牛山文化稍早,庙后山遗址则处于中更新世稍晚时期。两处都有梅氏犀、巨河狸、硕弥猴的化石,说明当时这一带气候与华北地区相同,温暖而湿润。    金牛山文化和庙后山遗址均以石片石器为主。制作工艺比较原始,类型简单,都以刮削器居多。两处遗存的石器,不但在种类、形式上与北京人文化有相似之处,而且使用垂直砸击法加工脉石英石片和采用一面加工的技术,也是北京人文化中常见的。在两处的洞穴堆积中都发现了夹有烧骨、烧石的灰烬层,庙后山还有明显的灰堆。说明这里的远古人类也和北京人一样会用火、管火。在金牛山发现了人类化石(见彩图),在庙后山也发现两颗人牙化石,保存较好的一颗系一成人下臼齿。      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
目前仅发现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鸽子洞遗址一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该遗址石器类型较简单,有刮削器、砍斫器和尖状器等,不过刮削器的型式较多,制作也较早期金牛山、庙后山的精致,尖状器具有特色,尖刃不在尾端而在台面一端。鸽子洞堆积中有很厚的灰烬层。所含烧骨以羚羊骨为最多,说明当时人们主要猎取这种动物。共存的动物化石中有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如披毛犀、岩羊等,可知当时的气候比中更新世要寒冷得多(见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这一时期的遗存发现较多,辽宁省有凌源县西八间房地点、锦县沈家台地点、海城县小孤山遗址以及建平县的建平人化石,吉林省有榆树县周家油坊地点和安图县的安图人化石,黑龙江省有哈尔滨市顾乡屯地点和呼玛十八站地点。其地质时代,除呼玛十八站有一部分可能属全新世外,均属晚更新世,其中西八间房可晚至晚更新世之末。伴出的动物化石一般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表明这一时期的气候仍比较寒冷。    西八间房旧石器地点位于大凌河右岸的第一阶地上。出土石制品49件。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和"琢背小刀"。刮削器数量最多,而"琢背小刀"则是华北地区下川文化中的典型器物。沈家台旧石器地点位于小凌河支流东岸的山坡上。自原生地层中出土 6件石制品和14种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有刮削器、石片和石核,原料主要为燧石和玛瑙。石片长而厚薄均匀。动物化石中有绝灭动物河套大角鹿等,时代应早于西八间房地点。小孤山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1年试掘。出土有千余件石制品、装饰品并有用火遗迹。石制品原料皆为脉石英。器形不大,加工痕迹清晰。出土有骨针、鱼叉等(见彩图)。装饰品用动物牙齿做成,在牙根部钻孔,作法及样式与华北山顶洞人的很相似。此外,在周家油坊旧石器地点,还从原生地层中发掘出精致的刮削器和心形的尖状器。至于顾乡屯石器地点的文化遗物,有人认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在有些地点开始出现具有细石器特征的石制品。西八间房的两端被截断、两侧边缘留有使用痕迹的石片,显然是作为刀片镶嵌在骨刀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的。这类石片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地点中极为常见。在呼玛十八站旧石器地点,与一般打制石器一起,发现了具有细石器传统的石制品,其类型和工艺与华北地区的下川文化和虎头梁地点的同类石器很相近。    建平人化石是1957年在建平县建平镇收集的"龙骨"中发现的,为一截成年男性的右肱骨,石化程度较深。骨干外侧面挠神经沟甚浅,近似早期智人,而骨干中部的前后径大于横径又与现代人接近,应属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安图人化石发现于一个洞穴中,仅有一枚前臼齿,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3和2年。    中国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虽然开展较晚,但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已初步建立起辽宁地区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年代序列。金牛山文化与庙后山遗址的发现,不仅说明东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就有人类生活,还表明这里与华北地区在文化因素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些晚期遗址中发现的具有细石器传统的石制品,显然是本区新石器时代十分发达的细石器工艺的前驱。而其类别、形制和加工方法与华北地区同类遗存的一致性又说明,起源于华北地区的细石器工艺这时已向北传播至松辽平原。    参考书目   金牛山联合发掘队: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文化的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6卷第2期,1978。   辽宁省博物馆:凌源西八间房旧石器文化地点,《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1卷第2期,1973。   吴汝康:辽宁建平人类上臂骨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4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北京猿人是中国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50万年以前,其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也叫北京人。  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使用火的遗迹。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平均脑容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容量约为12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56厘米,女性身高约为150厘米。“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属旧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推算,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北京人”创造出的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来的。你能判断出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根据上述短文你还能提出哪些观点呢?(1)北京猿人的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2)“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3)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及使用火的遗迹。(4)“北京入”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北京猿人是中国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50万年以前,其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也叫北京人。  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使用火的遗迹。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平均脑容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容量约为12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56厘米,女性身高约为150厘米。“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属旧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推算,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北京人”创造出的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来的。你能判断出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根据上述短文你还能提出哪些观点呢?(1)北京猿人的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2)“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3)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及使用火的遗迹。(4)“北京入”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北京猿人是中国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50万年以前,其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也叫北京人。  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使用火的遗迹。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平均脑容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容量约为12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56厘米,女性身高约为150厘米。“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属旧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推算,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北京人”创造出的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来的。你能判断出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根据上述短文你还能提出哪些观点呢?(1)北京猿人的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2)“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3)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及使用火的遗迹。(4)“北京入”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科目:最佳答案属于事实的有(1)(3);属于观点的有(2)(4)。提出观点:“北京人”的寿命较短。(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到旧石器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