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亚运村三国鼎盛茶楼茶楼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第三部分)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
(第三部分)
茶 茶祖 茶祖文化
周应春1,2
(1湖南省汨罗市茶叶示范场·汨罗·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本文概述了茶的起源、生态条件、种类多样性、茶的属性和产业前景,介绍了茶祖神农氏发现茶的过程与茶祖概念的形成,阐述了文化与茶祖文化的概念,论述了弘扬茶祖文化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茶;茶祖神农氏;文化
茶的汉语词典解释是: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
1.1茶树的起源
茶树原是中国南方野生树木之一。按照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起源于上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的劳亚古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学说,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茶树经历了古地质古气候的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特性。
1.2茶树生态条件和物种多样性
按达尔文《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为中心构建物种起源学说,茶树的“自然选择”,以北纬30度的自然环境为最佳选择。清人杨凤藻《论种茶》:“中国现在产茶之地,略当赤道北二十五度至三十一度,所有佳产者在二十七度与三十一度之间。”此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呈酸性,自然生态环境极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
生物学规律告诉我们:从热带至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小;低纬高山区,随海拨高度,物种多样性减小;海洋或淡水中,随深度增加,物种多用性降低。物种呈多样性,茶树种类也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了不同的茶树种类。茶树有灌木,小乔木与大乔木之分。云南勐海县巴达树龄1700年,树高32.12米的野生大叶茶树王和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树型矮小,叶片细嫩的小叶茶树就是种类的自然见证。
1.3茶的属性
茶的属性在于本身固有的自然性、社会性、药理饮用性。
茶的自然属性:茶是自然之物。茶和茶树是不可分割的。茶树是绿色双叶子植物。茶不但具有植物共有的生命特性,而且也具自身固有的生命特征。
          
作者简介:周应春,大学文化,汨罗市茶叶示范场党委书记。
茶的社会属性:茶从人类一开始认识和利用,其社会属性日趋明显。茶的社会属性不仅表现在从茶树鲜叶加工成为茶产品的过程中,还表现在从茶产品到直接被人所消费的过程中。由茶树鲜叶到茶产品消耗必须有人的共同参与。
药理饮用性:《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
1.4茶产业的前景
茶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第一、茶产业是世人需要的健康产业。茶饮越来越被世人所喜欢。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茶排第一;世界六大保健食品:茶叮、红葡萄酒、豆浆、酸奶、磨菇汤、骨头汤,茶也是排笫一。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在英国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人的生命离不开饮食,人的健康生命离不开茶饮。第二、茶产业是得天独厚的产业。茶树就全球而言,有其相对固定的区域,其生长发展受到一是限制。世界茶叶生产主要分布亚洲和非洲。而亚洲占百分之八十多,非洲占百分之十多。而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其产量占亚洲国家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其产量是排世界第一。就茶业生产而言,全世界只有少国家掌控着茶叶资源。茶产业是世界自然遗产。第三、茶产业是经久不衰的产业。茶从发现利用到今天,其历史虽有波折起伏,但产业永恒到今,总的趋势是发展壮大了。并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达,茶的一些潜在的属性还在被人们所认识,所开发。茶产业可谓生意盎然,生机勃勃。
2.1 茶树的发现
茶树,是自然之物。自然之物,为人所识,为人所用,必有其过程。
茶树最早在哪里被发现?最早被哪个人发现?因什么原因被发现?至今众说纷纭,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茶树只能在适宜它生长生存的地域内被发现;只能在人类早期活动频繁的区域内被发现;只能在人类处于某种需要时被发现。
原始社会之前,没有文字,当时的史情便无法记载,很多的事只能从局部地区渐渐流传开来,只能靠人们一代一代相传下来。这些流传的事有些越传越神,有些越传越误,也有些则被后人补记。
人类从人猿过渡到原始人,人猿和原始人首先需要吃才能生存。开始只能吃现存的天然之物,植物果草,昆虫之类。这是由人猿和原始人的思维和活动能力决定的。人类至今还保持吃果草昆虫的本能。随着人猿和原始人思维和活动能力的增强,才会去寻找飞禽走兽及水下动植物作为食物。人猿和原始人食果草,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其食果草过程也就是尝草过程。各种各样的果草其功效各不相同,食后也是各有反应。尝食多了,就自然对所尝果草有了理性认识。实质上这就是医食同源。
茶树源于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茶树生长较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我国境内茶叶发展的史迹史记,断定我国北方不产茶,不是茶的发源地。茶树还有喜水不渍水的特性。所以茶树只能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山丘区。
中国古代有三大部落:黄帝,炎帝,蚩尤,最终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历史的遗证是黄帝葬北方陕西,炎帝葬南方湖南。人类也和动物群一样,具有各自的领地。人类处于部落时代所从事的活动,主要是维持自身生存(寻找食物,躲避自然灾害和动物侵袭),维护自身领地。原始部落只有在自身领地相对稳固之后,才会有更多更大更广泛的人类文明活动。
历史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云南并不是人类早期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原始茶树,更说明其开发时期并不早。可见,我国茶树最早在云南发现的学说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推理:茶源于神农氏时代。是因为茶的可食性和药理性,神农氏在长江中游山丘区域发现并利用了茶。茶的发现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甚至上万年历史。
2.2何谓茶祖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说:神农尝百草,天下始知茶。是茶的可食性和医药性让神农氏发现了茶。这尝草识茶之人,就是茶祖。茶树作为自然之物,早已多样性存在,就不能有“茶祖”的概念。
2.3茶祖认定
现在学术界对神农氐与炎帝是否为同一个人,很难考证,尚未取得共识。本人认为茶的发现应早于炎帝时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还有诸多史料都有记载炎帝葬于茶山之说。这些都说明炎帝下葬之时,巳有茶树茶山。所以说茶的发现应早于炎帝时代。我认为我们把神农氏认定为茶祖是无异议的。
3.1关于文化
汉语之文化:据专家考证,“文化”一词汉语古已有之。“文”本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文”是已有的知识,“化”是教化与人。“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人文教化或人文进化的意思。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自然之文化:自然初开,尚无人类,自然无文化。人在自然中进化,人又有意识于自然,自然被人化。自然的人化也就是文化。
社会之文化:哲学概念的文化,就是社会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对人类主观内容以及主观活动的反映与反馈。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客观生活环境对人类主观活动共性部分的反映与反馈。人类自产生,就是社会性的人类。当人类在共同的意识指导下,产生行为改造了自然,社会就产生了。其文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任何个性文化如果不符合社会文化共性,它将不被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活所接受,而成为另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即人类文明进化。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意识作用于自身,自然,社会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并借助其文明成果进而从事自身,自然,社会人文活动。
茶文化是人类发现、认识,利用茶取得茶的文明成果并借以从事茶的人文活动。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文化,离开了人就没有文化。茶文化实质上也是茶的“人文化”。
茶字文化:文字是语音的符号,是语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身也是人类的文明成果。神农尝草之时,有“茶”的音符还没有“茶”的字符。汉文字“茶”溯源,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茶”是人在“草木”之中发现的,“茶”中少不了“人”,人在“茶”中。茶,汉字“茶”,人,三者的结缘太完美了。这无疑也是汉民族茶文化中的“文化”。
茶祖文化:“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我们认定茶祖是神农氏。茶与人结缘,始于神农尝草识茶。茶祖文化是人类早期最大的茶文明成果,是茶文化的深厚奠基。茶祖文化是茶祖神农氏及其先祖们尝草发现利用了茶,取得了茶文明成果进而从事早期原始茶叶生产和茶人文活动。茶祖文化其内涵有四:一是神农尝草识茶而成为茶祖。二是尝草之神农“敢为天下先,造福天下人”的非凡精神。三是茶本身固有的药理属性。四是人类开始共同认识和利用茶,并从事茶的人文活动。
3.3弘扬茶祖文化的意义
弘扬茶祖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茶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学习茶祖“敢为天下先,造福天下人”的非凡精神,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茶的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广泛地从事茶文化活动造福人类。
3.3弘扬茶祖文化的建议
要进一步考证茶祖。对茶祖“正本清源”,统一共识。茶祖是独一无二的,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某些地方为了一方私利另立茶祖的错误做法,要让“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的观点得到人们的公认。要研究“茶祖文化”,准确地定义“茶祖文化”,确定内涵特征。要利用媒体、文艺等宣传工具,加大对“茶祖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世人认识茶祖及茶的属性。要以国家或省级茶业协会牵头,筹措一定财力,借助各方面人力特别是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茶文化专家对“茶祖文化”进行研究。要全面掌握“茶祖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避免“炒现饭”,经常开展“茶祖文化”研究成果交流。高等院校茶学专业要增加“茶祖文化”选修课程。搞好茶祖神农氏的公祭活动,湖南带头,全国效仿。
茶祖与炎陵
(湖南省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炎陵·412500)
远古,医食同源。神农“始味草木之滋,察寒温平热之性”,宜食者为食,宜药者为药。
茶最初是作为食物。《淮南子·修务训》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在耕播农业出现前后的漫长历史中,食物来源缺乏,采集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远古先民采集鲜嫩无毒,且生长普遍,“凌冬不死”的茶树芽叶,作为食物之一。是故,茶的初始名称为“荼”。《说文》云:“荼,苦菜也”,“菜,可食之草”。《神农本草经》将茶归类于“菜”,并采用汉代的名称“苦菜”。在将茶作为食物的过程中,发现其具有“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的药用功能。传说神农尝百草,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于是茶又作为药物。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茶列为上药120种之一。《神农本草经》虽是后人托神农之名而撰,但它收集的药物学知识却是始自神农的口口相传。此书冠名神农,不仅包含了神农实实在在的原创性贡献,也包含后人对神农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
《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锐志。”《神农本草经》亦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由于茶“令人有力,锐志”,具有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等神奇作用,加上“多服、久服不伤人”,久而久之,自然成为日常保健饮料。药乎?饮乎?并未分别。
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七之事》列44人,“三皇炎帝神农氏”为首;引用了48部著作相关论述或事例,又以《神农食经》开头。显然,陆羽是依据《神农食经》和《神农本草经》,作出茶的发明者的判断。其实,“茶之为饮”,当有三个条件,一是陶器已普遍使用;二是熟食已成为饮食习惯;三是茶的“轻身益气”的保健功能已被实践认同。而这些条件的具备,都与神农炎帝的发明相关。因而,陆羽尊神农为茶祖,确为实至名归。
将茶“植入”文化,不知始于何代。最早见于《诗》。《诗·邶风·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雅·绵》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里的“荼”即茶。把苦茶喝得如
          
作者简介:周新发,男,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会长。
“饴”,其境界自然不是初饮者可以达到。“邶”为古国,周初,武王封纣子于此,其地在今河南省的北部;“周原”,地在岐山之南,是周肇兴之地。一北一西,一“风”一“雅”,都有咏茶,可见周代的饮茶已十分普遍,而且将茶“饮”进了情感世界。
在所有的植物及其制品中,茶的名称可能是最多的。除了茶树、茶叶(芽)的植物学名称、俗名,还有用以区别产地、工艺以及外观、品质的制(商)品名称。文人雅士在赏茶之余,又给茶冠以各种别名。明陆树声《茶寮记》附有:圣杨花、耐重儿、玉蝉膏、森伯、水豹囊、不夜侯、鸡苏佛、冷面草、晚甘侯、余甘氏、橄榄仙等别称,借喻茶的品性,让人在文化的回味中享受古人的幽默。
茶由食物到药物到饮料,经历的时间可能不长,但茶文化的历史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以来,茶与中华文化相伴,这一过程是中华民族科技与文化有机交融的经典。
2茶祖与炎陵
炎陵县是炎帝陵寝所在地,自古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以荼陵(唐以后始称茶陵)名炎帝陵所在地(时酃县尚未建县,地属茶陵)。宋罗萍《路史注》载:“《衡图经》云,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这段话对县名的含义作了合理的解释:一是古代的茶陵,山谷盛长茶树或盛产茶叶;二是炎帝神农的陵墓在此。其实,早在罗萍之前的乾德五年(967),宋太祖就依据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茶陵县汉代属长沙国、长沙郡)”的记载,循古长沙(国)郡,来到与“陵”相关的
“茶陵”县,找到炎帝之墓。宋太祖一梦得炎陵之说,显然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之南三乡设酃县,因“邑有圣陵”,1994年更名炎陵县。全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山地占87﹪。境内峰峦叠翠,河溪潆洄,气候、水土适宜茶叶生长,在古即有野生茶,当地人称“苦茶”、“青山苦”“大山苦”者。鹿原镇水垅村有一个群落,尚遗存五六百株。最大的一株,树龄逾百年,树高逾5米,直径达30公分,年产干茶2斤。笔者曾多次考察,并从原生地移植数株于炎帝陵御碑园,撰文配画镌于石,以铭纪神农发现茶的功绩。文曰: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撰《茶经》,列炎帝神农氏为茶事者首。炎陵古属茶陵县,以盛长茶树及帝陵所在得名。陵之东有天堂村,出天堂茶,昔为御用贡品。今产神农剑茶,亦称茶中极品。炎陵苦茶,俗称大山苦,以群落野生于高山溪谷,多逾百龄,树高一二丈,径围一二尺。茶水清冽明亮,入口鲜苦清爽,回味甘甜幽香,有消渴解毒,明目益智,养生延寿之奇效。民间有以叶搭桥,可过七碗水之说,言其色香味深长也。现仅存数百株。
《酃县农业志》载,炎陵人工栽培茶叶的历史可追溯到晋代。1934年9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调查称,“酃县常年植茶650亩,产青茶200担。”山地居民素有栽培茶叶的习惯,往往于门前屋后,田头土边,栽几行茶树,以备自用,或送亲友,也有少量上市。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桎梏了名优茶叶的生产。1958年后兴办集体茶场,栽培面积大增。最高年份是1976年,发展到4080亩。最高年产、单产是1989年,茶叶面积1634亩,产茶78吨,但仍沿用传统制茶工艺,茶叶质量不高。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炎陵县自主研发的“神农剑茶‘问世,近些年又引进台商,开发出“铁观音”,才逐步改变没有名优茶叶的状况。
炎陵茶叶素以清香味长、无污染著称,相传曾作御用贡品。清《(道光十八年)炎陵志》引《二研斋丛话》:“有友自酃归,赠予茶饼二百枚,题其缄曰:‘炎陵茶饼,非茗荈种也。煮而啜之,味有余甘。’因忆胡峤诗:‘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须封不夜侯’。陶彝诗:‘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似可当之。友云:‘封置数年尤佳,可除病。’想亦赭鞭之余,犹为古圣人效灵者与?”
茶饼,即饼茶,《茶经》有载。“炎陵茶饼”,未见其他史料,可能产量不大,制作工艺亦未流传。友人视
“炎陵茶饼”为特产,作为馈赠之物,其品质自当不差。进而又向他介绍“饼茶”的保存方法和药用价值。于是作者联想到东晋干宝《搜神记》:“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的典故,赞叹神农炎帝对医药的影响,古今一如,无所不至。
旧时炎陵乡间饮茶,多为带杆粗茶,戏为“三匹(片)茶叶一斤半”。煮茶则用一种大腹敛口的特殊沙罐,夏天置于灶膛内,冬天置于炭火盆中,待水沸后放入茶叶,一次放入三至五钱,稍煮端出即可饮用。不论熟人生客,均以敬茶为礼。茶尽后再添水,一般煮过二三次再换新茶。茶水呈琥珀色,味道浓厚深长,清香扑鼻,苦而不涩,口留余甘。农事繁忙时,早中晚一日三道,必不可少。雨雪天或冬闲无事,常作一日饮,有无点心,则不讲究。遇墟日赶场,则招呼亲友或交易伙伴,在茶店喝茶,谈古论今,乐不思归,颇有远古遗风,农耕余韵,此时此景,抑亦“为古圣人效灵”乎?
临湘茶叶史话
(1 湖南省临湘市农业局·临湘·
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临湘茶叶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炎帝在临湘传播茶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先民积累了丰富的业茶经验,也形成了其独特的茶文化,有力地促进了茶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临湘茶史;炎帝;传说;茶文化
素有“湘北门户”之称的临湘市,境内群山起伏,溪流终年不断,气候、土壤十分宜茶,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1神奇的传说,古老的茶乡
临湘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据《临湘县志》、《岳州府志》等史料载:临湘在唐虞时称三苗国地,夏商时隶荆州城,秦代归长沙郡辖,汉代为下隽县地,后清泰三年,在陆城设王朝场,北宋淳化五年升王朝县,北宋至道三年改临湘县至今。
1.1神奇的传说
临湘茶史源远流长,与远古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密不可分。据成书于秦汉时代(前221—公元220年)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人类步入农耕之前,便以无畏的开拓精神,遍尝各类植物,确定有用植物与无用植物,首先发现了野生茶树,并作为食物。以后,又发现了茶叶能解毒治病,茶叶才从食物中分离出来,成为药物,故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唐代的陆羽也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据资料载:炎帝神农是称作“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最先活动在川东、鄂西山区,在这里首先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进而将其成为采食对象。他的后代,有一支向东一直伸展到了湖南。临湘古属“三苗”区域,由于炎帝神农氏的活动,使茶用有了启蒙。相传,远古时代,临湘并不产茶,炎帝巡游天下,一次偶然机会,使得当时这种作为食物使用的茶叶落户临湘,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云山位于临湘东南一百二十华里,这里迤逦二百余里,耸立七十二峰,从山顶鸟瞰轻纱薄雾、堆翠叠绿,使人有入蓬莱仙境之感。据史料记载:大云山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出产茶叶,而且“质厚味浓”是临湘茶叶种植发源地
之一。相传,当年巡游天下的炎帝经过大云山,见这里山峦起伏,水秀山清,山民勤奋耕作,但仍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凶灾不断,于是,起了怜惜之心,决心济世救人,便召集山下数百名百姓,连夜祭起天水,从洞庭湖船运石头,竟在一个月之内,将庙宇建起,并在庙宇周围普种茶树,用茶叶为灾民消灾治病,普济众生。因为茶药灵验,于是山上庙宇香火日益旺盛,百姓日子也殷富起来,人们安居乐业,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山上的茶祖师庙也重建,庙内正殿旁边有玉清宫、永乐宫、石庙雕功精细,飞檐上龙凤呈祥,栩栩如生。由于菩萨灵验,庙内香火一直旺盛。常饮云山茶,生病的少,长寿的多,有人不远千里来这里烧香拜佛,求得一撮灵茶,用于治病消灾。目前大云山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在主峰上种植了绿色茶园一千五百亩,生产的“云山”牌香茶,已名扬省内外,美好的神话终成现实。
1.2古老的茶乡
临湘茶在公元前340—278年前后已经生产,其已在民间作为讴歌题材。三闾大夫屈原,流放在湖南达九年之久。期间,写有诗歌二十五篇,其中的《九歌》、《招魂》中,有楚地茶的习俗与种类记载。现时临湘乡间流行的姜盐豆子茶、川芎茶、椒粒茶,就是诗篇中“椒汤”、“椒姜浆”的延伸和发展。到三国时期,吴书韦里传载:吴将孙皓嗜酒,入席者必饮七升,但于韦常命“茶舛以当酒”。临湘古为东吴所辖,黄盖湖即为东吴水师操练处所。可见,当时茶事有了一定的发展。
临湘盛产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太平环宇记》载:“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潭州节度使析巴陵县,置王朝场,以便人户输纳,出茶”。这是临湘盛产茶叶,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据查证:临湘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建县,唐时隶属巴陵县。而王朝场建于后来的临湘县陆城镇,其主要目的在于收贮、运销民茶。唐时生产团饼茶,据《茶经.三之造》介绍:唐时巴陵县的㴩湖含膏,是颇有名气的团饼茶。贞观十五年(641年)曾随文成公主入藏,销往西藩。至公元780年,常鲁出使西藩,仍见有㴩湖茶的销售与饮用。宋代,据河北省《万全县志》载:景德年间(年)官府用“两湖茶”与蒙古易马,这时临湘茶叶随之销往蒙古。随着北方茶叶市场需要的增加,愈益刺激了临湘茶叶生产的发展。自吴元年(1367年)以来,官方在临湘鸭栏设有“批验茶引所”,用于检查过往茶商所运茶叶是否和茶引的数量、品种相符,以防夹带走私。直到明景泰元年(1450年),临湘知县阮居仁,认为此举“民商皆困”,奏请朝廷,予以撤消。历时八十余年,可见,当时临湘茶叶贸易,已有定制。
1368年,朱元璋“以重劳民,罢造龙团,采芽以进”的沼诣令颁布后,临湘开始转产蒸青绿茶,以后更有炒青出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国有贡茶任务4022斤,其中岳州府进贡16斤,该茶“龙窖山出,(今临湘龙沅乡境内)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纳贡时间长达520年之久。
清代是临湘茶叶生产和外贸获得巨大发展的时代。临湘青砖始于康熙年间,盛于清末民初。自1689年外销俄国以来,与年俱增,1727年以后数量增加,形成以砖茶生产为主的独盛时期,种植面积常在20—25万亩以上。茶业已有更大发展。茶业经济的发展,使临湘种茶人数不下10万,聂家市、羊楼司、陆城等地,茶社、茶馆如雨后春笋,多达50—60家之多,品茶、饮茶之风盛行,带来了以茶会友、以茶联贸、以茶促产的新局势。随着时代的进步,茶业事业的突飞猛进,给茶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2红黑齐名,蜚声中外
2.1黑茶产销史
历史上,临湘砖茶北销边省,而边省少数民族嗜茶胜粮,食必煮茶,于是促进了临湘砖茶独盛局势的演进。据《莼浦随笔》载:闻自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至邑西乡芙蓉山,峒人迎之,代客收茶取佣……所买皆老茶,最粗者踩作砖茶”,晋商最初是踩制篓茶,后又压制椭圆形的“帽盒茶”,以羊楼司一带为中心。开设茶庄最早的要算“天顺长”,计有资本数万,仓库工场近六千平方米。以后方形片状的青砖茶开始问世。据《蒲圻县志》中周顺侗的《莼川竹枝词》云:“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自注:“每岁西客至羊楼司、羊楼洞买茶,其砖茶用白纸缄封”,周是乾隆、嘉庆年间人,所称方砖,即青砖茶。这种茶大小规格有各种庄口,计二四、二七、三六、三九、四五、六四等几种,它们都有各自的习惯市场。
早期青砖的运输,多由聂家市方志盛,王爷庙等码头下河,经黄盖湖,入长江、抵汉囗,溯汉水到环城或老河口上岸,改用车载马驮,由张家口等地辗转销往恰克图市,在交易繁盛时,有数万峰骆驼和马匹投入运输,车队首尾难以相望,驼铃之声,飘荡旷野,数里可闻,气派十分壮观。
中俄正式通商,始于1689年,不过当时多由俄国政府及私人所组织的商队,由天津、张家口等地辗转输出临湘等地砖茶,尚无自由贸易。1727年,(雍正五年)俄女皇加柴加林,派遣使臣来华,要求划界并扩大通商,双方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中俄于恰克图50俄里范围内(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各建一城,进行贸易。俄方的恰克图城为正方形,用木栅围设,开三门。中方叫买卖城,设在恰克图城正南一百四十码的地方,为矩形,用木建垣,城内有房约二百所、商民过千。
买卖城以茶叶贸易为主,而且前期的贸易,称得起是平等、互惠。但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俄方则单方征收中国商品的入口税,后又因走私等事件屡屡发生,以致清延三次闭市,时间共有十七年之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俄签订恰克图通商章程五条,使后期贸易得到发展。到道光、咸丰直至同治四年(1865年)晋商在恰市的茶庄多达120余家,并在这一时期,进入聂家市一带制造青砖和米砖,大量销俄。据资料载:自1868年到1889年,晋商运销恰市砖茶等项,年均达9335吨,而以1871年最多,达12228吨。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俄国人毋需再与买卖城的晋商贸易。加之俄国直接设厂汉口,压制砖茶,使晋商无法抗衡,一蹶不振。1889年以后的五年,晋商运输恰市砖茶年均仅3347吨,到光绪末,宣统初,(1908年前后)每年只有青砖1810吨左右,红砖茶35吨,至1912年,临湘砖茶的恰克图贸易就完全泯灭了。
2.2红茶产销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俄商凭借特权,深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掠夺。1876年,俄商在汉口设阜昌、新泰、顺丰洋行,收购临湘、鄂南老青茶和红茶,使用蒸汽压力机十八台,每年压制砖茶达50万担,值银八九百万左右,刺激了临湘茶叶生产的发展。临湘茶叶由汉口茶市大量输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年均仅吨,七十年代增至3000吨,九十年代为9000吨。而年,平均年销青砖量为6199吨,1910年高达8765吨。
临湘在汉口的茶市,除青砖和老青茶外,红茶也占相当比重。五江通商之后,英、法、德、俄相继来华采办茶叶,红茶尤多。1842年,“粤商每挟重金”,赴岳阳制造红茶。临湘受其影响,在咸丰元年(1851年)开始制造红茶。1858年后,英、俄、德、法诸国在汉口设洋行,收购两湖红茶。临湘红茶就近水运汉口出售。至光绪前期(1875年—1886年)为最盛,产量品质常居省内第四位,产品以英销为主、次为俄销。期间,俄商利用粗老红茶压制茶砖,运往本国黑海沿岸销售。所用“包心”原料,以两湖红茶为主。临湘红茶大量销往汉口,除俄商来聂家市收购外,云溪、白荆桥、路口等茶商,也收粗老红茶,轧制成包,送往汉口出售。1890年后,印锡红茶突起,英商减少了汉口红茶的收购,临湘等地红茶,以俄销为主。苏联十月革命之后几年,国内经济拮据,临湘红茶几无出口。
3 继往开来,方兴未艾
新中国成立后,临湘茶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县茶园面积恢复到5—7万亩,1977年达11万亩,产量达7万公斤以上,常居省内一、二位。临湘茶人在茶祖创新精神的鼓舞下,茶叶产制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现有茶园面积9.8万亩,23个乡镇有21个产茶,有8个主产乡镇产茶逾500吨,年产值1.3亿元,占经济作物的74%。全市共有专业茶场205家,初制加工厂202家,能生产6大茶类中绿、黑、黄、红、青等茶类,加工机械设备齐全,拥有一支近3万余人的技术加工队伍。从业人员达26.8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2.6%。2007年,全市人平茶收入达332元,茶叶主产区人平茶收入达580元,被茶区农民誉为“绿色银行”。
临湘绿茶和青、茯砖茶作为我市茶叶的两大主要茶制品,因其品质优、产销量大而享有较高声誉。粟香味浓、经久耐泡的“临湘炒青”,是湖南炒青绿茶的代表,为国家炒青湘绿的基准样茶,是国内著名品牌茉莉花茶的主要原料,产品远销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近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明伦茶叶有限公司,在传统制作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加工生产的“明伦”牌茶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产品畅销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年创产值30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青(茯)砖茶生产是我市的优势传统产业,全市现有砖茶生产厂家11家,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生产线23条,其加工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年销售量占全国边销茶市场份额的42%以上,产品主销青海、新疆、甘肃、内蒙等边陲省区,常年产值在6000万元左右。自1989年我市恢复对俄罗斯、蒙古的出口以来,现有省级龙头企业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等5家砖茶厂拥有自主出口权,市金雄、三湘四水等茶厂也通过边境贸易和外贸渠道出口砖茶,出口国家也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6个,全市常年出口砖茶达2200吨。年创汇140万美元,为市域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市茶制品屡屡获奖,“千针芦笋”、“白石毛尖”被评为省优名茶;省临湘茶厂生产的“中”字牌茯砖茶荣获亚太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和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艳帜”、“春意”及“长盛”牌茯砖茶分别获得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和湖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4年永巨茶业有限公司青砖茶在全国青砖茶评比中获金奖,同年通过QS认证,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获内蒙古指定销售产品。去年出口量为省列第五,在紧压茶出口中夺魁。2004年,全市茶园整体通过了农业部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均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为使茶园绿色生产,我市现已整合资金、配套技术,全力打造绿色茶园基地建设,项目已上报国家农业部,取得较好成效。
临湘市高山茶叶研究所“高山雀舌”连续七年获省“湘茶杯”金银奖,去年又获国家级奖。早期研究的“茯砖茶新工艺”经农科教的同行专家教授鉴定认为“属国内首创,达国内领先水平”,多年的推广应用表明:在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益。新近科研人员又申请了两项专利:一为无电茶园推出了环保型日光能灭虫装置,二是计算机控制的“茯砖茶日光能烘房”,不仅节能减排,还能细化、量化烘发房条件而提高产品品质。今日临湘,茶祖精神正在进一步弘扬,茶叶产业正在高速发展。
1 《临湘茶叶志》,1992年.
岳阳茶源考
赵丈田1,3&
(1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岳阳·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
3 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介绍了茶叶传说:神农氏在龙窖山播茶种,娥皇和女英在君山播茶种;简述了自秦汉到清代的岳阳茶史。文章特别指出:四川吴理真种茶比瑶族先民在龙窖山种茶晚了几百年,决非中国第一位种茶人,所谓吴理真“开启了人工植茶先河”一说纯属误会。
关键词:茶史;神话;茶祖文化;岳阳茶业
相传远古时期,位于湘鄂边界的龙窖山深藏着一条孽龙,经常为害山民。有一年,孽龙作恶尤甚,翻江倒海,引来倾盆暴雨,河水陡涨五丈,淹灭了山山岭岭。恰巧炎帝神农氏巡天路过龙窖山,及时锁住了孽龙,并洒下了一把茶籽。从此龙窖山漫山遍野长出茶树,叶子嫩绿清甜,食用饱肚治病。又传说君山茶树是由娥皇和女英播种的。解放初期,在君山岛上的崇圣寺旧墙上,有一块大石碑。这块石碑是明朝嘉靖年间中宪大夫孙继鲁所立。他在督学湖广时,曾登临君山,写了《登山记》碑文,文中记述了君山茶的来历: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是舜帝南巡时,由娥皇和女英亲自播种的,经过培育,在白鹤寺长出了三蔸健壮的茶苗。
民间涉茶传说还有:神水与君山茶、白鹤茶、大云山神茶、茶港的来历、白石园的来历、千针坪的来历、岳飞与姜盐茶等。
2春秋战国时期
约在炎黄时代,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与炎黄部落联盟相战于涿鹿之野,战败后被迫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瑶、苗组成联盟,在“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国,部分瑶民进入临湘北部的龙窖山,开荒种茶。龙窖山今日尚存废弃古寨址、吊脚楼、石梯、石门、古茶园等遗址,还有制茶和捣茶入饮的茶具——石盆、石缸、石杯等。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已有文字记载:“龙窖山,在县(临湘)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赋。盖山瑶人也。”
          
作者简介:赵丈田(1952-),男,湖南岳阳人,高级农艺师,现岳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行政管理、茶文化工作。 
南宋马子严《岳阳甲志》亦有类似记载:“龙窖山,在巴陵(临湘在北宋以前属巴陵县,巴陵县即今岳阳县)山实峻极,上有雷洞、石门之洞。山瑶居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
四川有人把吴理真奉为茶祖,相传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五峰之间种下了七株茶树。但翻开尘封的历史,吴理真种茶比瑶族先民在龙窖山种茶晚了几百年,决非中国第一位种茶人,所谓吴理真“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一说纯属误会。
湖含膏为唐代名茶,氵邕&&&&&&&&&&&&
湖即今岳阳南湖。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公元758年左右)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㴩湖之含膏”。该书还有朝廷将㴩湖茶带往西藏的记载。中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岳州㴩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
《唐书·刘建锋传》载:“荆湖岁百六万余斤。茶出潭、岳、辰、澧州,有仙芝、玉津、先春、绿牙之类二十六等。”裴汶《茶述》载:“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今宇内土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其次寿阳、义兴、碧涧、㴩湖、衡山,最下有鄱阳、浮梁。”
唐末诗僧齐已诗云:“㴩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唐末五代,马殷奖励农桑,提倡纺织,发展茶叶,通商中原。原属巴陵的临湘因茶而设独立县。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载:“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潭州节度使析巴陵县置王朝场,以便人户输纳,出茶。”王朝场为临湘县的前身。
据《宋会要辑稿·茶号》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湖南八州、府三十四县产茶2361675斤,其中岳州府所辖平江、临湘、华容、巴陵4县产茶1002200斤,实际产茶斤。马端临《文献通考》载:“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出潭州;大柘枕出江陵。大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卷,生黄翎毛出岳州;双上绿芽,大小方出岳、辰、澧州”。陈仁锡《潜确类书》也载有“潭州之独行灵草,岳州之黄翎毛,岳州之含膏冷。”
北宋范志明《岳阳风土记》载:“㴩湖诸山旧出茶,谓之㴩&
湖茶,李肇所谓岳州之㴩湖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宋史》载:“乾德元年,免湖南茶税。七年,减湖南新制茶。”
“宋制,买茶之处,湖南则潭、澧、鼎、岳。”“榷茶之则,择要会之地,曰江陵府,曰真州,曰海州,曰汉阳军,曰无为军,曰蕲之蕲口,为榷货务六。荆湖则江陵府,潭、澧、鼎、鄂、岳、归、峡七州;荆湖二百四十七万余斤,福建三十九万三千余斤,悉从六榷货务鬻之。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唯建、剑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其出虔、袁、饶、池、光歙、潭、岳、辰、澧、州,江陵府,兴国临江军,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二十六等”。
宋代《名宦志四·宋三》中记载:“赵待善,知岳州。平江产茶,贩夫集焉,吏绳之急,或激为盗,有执十余辈以犯法告者。待善曰:‘地产茶,官收税,法也。’倍其征而纵焉。”
清同治《平江县志》载:“(宋)仙人桥石刻:乡村十里少人家,手掏清泉嚼细茶,洞口清深却无酒,故人相赠以桃花”。由此推测,平江在宋代产茶是无疑的了。
从宋朝开始,临湘即已生产老青茶销边。据河北省《万全县志》载:景德年间(公元年),官府用两湖茶与蒙古易马,并以张家口为蒙汉互市之所。
明代的岳阳茶叶,栽培区域已由巴陵(今岳阳县)一带向临湘、平江扩展。据《隆庆岳州府志》载:“临湘县,贡,茶芽十六斤。方物,茶(龙窖山出,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巴陵县,方物,茶(四都,五都)。”当时湖南贡茶共70斤,其中龙窖山茶16斤,说明了湖南贡茶以龙窖山茶为主,且品质优良。又据《明史食货志》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溆浦,湖南之宝庆、茶陵。”
清代为岳阳茶业鼎盛时期。光绪年间,岳阳茶叶面积达到30多万亩,产量20多万担。1885年《湖南通志》记载全省盛产茶区有长沙、宝庆、岳州、常德四府,有茶地240道。其中岳州府包括临湘、平江、巴陵、华容等4县,共产茶约11万担。
同治《平江县志》载:“本邑产茶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当不下数十万金。”“茶市方殷,贫家妇女相率入市拣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之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拣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衢,寅集酉散,喧嚣拥挤。”王彦《平江县经济调查报告》载:“平江之主要产地为长寿、思村、张市、浯口、产量最丰时,曾达八万箱。”
清朝年间,平江以产红茶为主,始于道光末年(1821年左右),盛于咸丰年间(年),当时全省红茶年产量约10万箱,(每箱55-65斤),其中平江最高年产量达8万箱,占全省的80%,主销英、美。同治(1862年)以后,由于俄商在我国设厂制茶,汉口渐成为我国的茶市中心。据史料记载:光绪中年(1886年左右)长寿街有茶号24家,……运至汉口市场,达23640箱。
《湖南茶叶生产与收购》一书中介绍:“湖南产制红茶,平江在道光时最盛,以东部邻近江西的长寿街量多质好,可与江西宁红媲美;安化于1858年改制红茶,临湘继之。”
光绪初年,平江红茶生产仍较兴盛,据《湖南之财政、茶厘述略》载:“光绪初年,为茶业最盛时代,湘省洋装红茶,每年销售汉口者达九十万箱,岁入库银以千万两计。……平江红茶六万余箱,湘阴红茶万余箱”。光绪末年,由于印度、斯里兰卡茶业的振兴,湘茶出口日益缩减,仅为40万箱。
临湘在1851年始制红茶,1858年红茶出口英俄,1890年以后以俄销为主,直至民国时期的1938年。
君山茶为宫庭皇室不可缺少的贡品。《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
清吴敏树《湖山客谈》记述了君山茶情:“贡茶,君山岁十八斤,官遣人监僧家造之,或至百数斤,斤以钱六百偿之。……闻贡茶入京,以供太庙之用,则包茅已。余欲作楚贡亭于北渚,后以待茶务,乞官自买茶造之。贡尖下有贡兜,随办者炒成,色黑而无白毫,价率千六百,粗五十止,其实佳茶也。君山茶无他叶,其味粗细若一,粗者但陈,收崦浓煎之,可消食利气而无克损之害。”
清《梦湘呓唔》也对君山茶和北港茶的品质作了很详尽的记述:“珂生平不喜龙井茶,而嗜云南普洱茶,安微江县之石井茶,然于王湘绮之论茶,亦引为知言。其言曰:“茶以轻清而无味,余皆重矣。”东坡云:“茶欲其白。”珂尝饮君山茶矣,则茶之至白者也。君山庙有茶树十余棵,当发芽时,岳州守派员监守之,防有盗之也。岁以进贡,郊天时用之,以其叶上冲也。程子大丈言:“岳州北港之茶甚佳,最受蒸,愈蒸愈佳,惜其色不及君山之白耳。”
湘阴在清代为新辟茶区。清乾隆《湘阴县志》载:“茶产文家铺,又一种产有白鹤山。”清道光《湘阴县志》载:“茶种植亦多,产南泉寺,白鹤山者较他处颇佳。”清封疆大臣左宗棠清道光23年(1843年)在湘阴县东乡置水田山地,并修建了一座庄园——柳庄,亲手开辟了几十亩茶园,开湘阴植茶的先河。
清初至清中期,我国北方 “丝绸之路”衰退,横跨亚欧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
出现,它南起江南(即福建武夷山和湖北、湖南的产茶区),北越长城,贯穿蒙古,至当时的中俄边境恰克图交易,再由俄商经西北利亚转往俄国,乃至销往欧洲腹地,全程数万里。数万骆驼和马匹投入运输,中俄商人“彼以皮来,我以茶往”。“茶叶之路”的中国商人主要是精明的山西人,俗称“晋商”。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俄国政府和私商组织商队,从张家口、外蒙古等地采购我国的茶叶,但须有护照,而且清政府对入境人数及出境茶叶量均有限制。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互市界约》签订后,中俄双方茶叶贸易地点迁至俄属恰克图,一地两城,俄方称恰克图,中方称买卖城。
清代湖北蒲圻刊刻的叶瑞庭《莼浦随笔》载:“闻自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至邑西乡芙蓉山(龙窖山北麓),峒(指羊楼洞)人迎之,代客收茶取佣……所买皆老茶,最粗者踩成茶砖,号称芙蓉仙品,即黑茶也”。
清康熙年间起,开始压制砖茶。其砖方形,故称“方砖”。所谓方砖就是青砖,呈方形块状,大小规格多种,每块重量1至6市斤不等,每箱(或每篓)装的块数也不同,分二四、二七、三六、三九、四八、六四等六种装箱。据载,清道光十八年(1839)临湘县销往国内西北各地及俄国的茶叶总量达3600吨。
论近代湖南茶业的勃兴
(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410013)
湖南是炎帝神农氏发现“茶之为饮”的地方和最终归葬之地,自那以后湖南便有了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并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品种。不过直到清前期,茶叶的生产还处在分散式的小农经济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历史进入近代,湖南茶业的“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促进了湘茶的生产和运销。
据1942年出版的《湖南之茶》记载,清道光()年间以后,每到产茶季节,茶农通常“呼集邻近男女老幼采摘”,按量计酬。粗制成毛茶后,茶农除留少量自用外,大多卖给附近的茶庄茶号,茶庄茶号再售与茶厂,或直接设厂制作精茶运销。茶厂将毛茶加工成精茶一般要经过拣、焙、筛、车、磨、捞、簸以及装箱、起运等工序,均雇工进行,其中劳动量最大的拣茶工序更是大量雇用妇女和儿童。据刘泱泱著《近代湖南社会变迁》记载,至清同治、光绪之交(1875年前后),长沙府安化县小淹、东坪各地,茶庄林立,多达80多家。长沙县高桥有茶庄48家,醴陵悬县城亦有茶庄数十家,贫家妇女入市拣茶者多达数万人。加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早年的茶叶加工“均由造茶之人(庄号)发给女工携回家中,拣去茶梗、茶包及黄叶片,缴茶时验视最严”,到光绪中叶,则“皆在栈房雇用女工人拣”。庄号与茶农开始分离,茶农只管茶叶的种植和采摘,茶商(庄号)则专施收购、制作和贩卖。庄号有本帮、客帮之分。本帮为本省长沙、安化、湘潭、湘乡等地的商人,客帮以山西、湖北、江西、福建、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商人为主。客帮多以已开埠的汉口为总汇。从上述情况均可看出,茶叶采摘、制作和运销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9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市场以及国内西北市场茶叶需求量激增,湘茶的生产和销售发展迅速。起初长沙府主要产绿茶和黑茶,绿茶销省内和邻近各省,黑茶则远销西北陕、甘、新疆及内外蒙古一带,故俗称“边茶”。咸丰()初年由于欧美市场的开拓,国际市场对红茶的需求量骤增,促使沿海外国商行纷纷到内地收购茶叶。咸丰八年(1858),粤商佐帆由广州入湘,抵达长沙府,在安化等地传授红茶加工技术,促使安化等地茶农于原有黑茶之外,又大量生产红茶,以转输欧美。外商收购长沙红茶,一般都由外国商行或其买办,与长沙各地茶庄签订合同,前往各地采购茶叶。19世纪60年代后,茶叶采购的“合同
          
作者简介:陈先枢(194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制度”日臻完善,各个环节安排得井井有条。“合同茶”靠外国商人以预付款的方式解决了茶庄的资金问题。茶庄与货栈合一,处于地区中心位置,买主从驻地四出到周围农村,在集市或市场购进茶叶,然后加工制作,装箱外运。依靠这种“合同制度”,红茶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安化红茶年产曾达40万箱(每箱70斤)。继安化之后,长沙县、浏阳县纷纷仿制红茶,产量日多,出口大增。浏阳的许多麻农改种茶叶,如谭嗣同在《浏阳麻利述》中所说:“茶船入汉口,收茶不计值,湘茶转运近捷,茶者辄抵巨富,于是皆舍麻言茶利。”当时湖南航路两岸设有许多收购茶叶的口岸,刘家传在《辰溪县志》中说:“洋商在各口岸收买红茶,湖南北所产之茶,多由楚境水路就近装赴各岸分销。”长沙就是当时红茶的最主要的集中分销地。《中国实业》第一卷所载吴觉农《湖南茶叶视察报告书》评论说:“此为(湘省)红茶制造之创始,亦即湖南茶对外贸易发展之嚆矢。”稍后,“边茶”也出现了复苏的局面。同治十三年(1874),湘军统帅左宗棠在平定陕甘回民暴动后,为办理善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着力整顿因连年战争而停顿的西北茶务。他变“官引”为“票法”,广招商贩,除原有的“东柜”(陕西、山西茶商)、“西柜”(回商)外,添设“南柜”,招徕南茶商贩,运销湘茶。湘中巨商朱昌琳出资领得茶引200多张,成为“南柜”总商。他在长沙太平街开设乾益升茶庄,并在安化、汉口、泾阳、西安、兰州、塔城等地设立分庄,大量运销黑茶。从此,湘茶在西北边区的销量迅速恢复和发展,并畅销于俄国境内。光绪中叶,安化黑茶年产增达2000引,约合12万担(每引6000斤)。
由于上述原因,同治至光绪间湘茶的生产与销售进入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光绪中叶全省茶叶输出量达100余万担,其中安化红黑茶40余万担,占40%。安化东坪的红茶、小淹的黑茶成为湘茶的著名品牌。浏阳县与平江县交界的大片地区也成为红茶的重要产区。据光绪元年刊《平江县志》载,同治时“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每当“茶市方殷,贫家妇女相率人市拣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之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拣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衢,寅集酉散,喧嚣拥挤”,一派繁荣景象。《醴陵乡土志》亦载,醴陵“在昔醴茶输出国外,岁值数十万元。县城常有茶号十数家,于各乡设庄,挂秤收买,运至汉口转售。自采摘、运送,以至发拣、装箱,贫民资以为活者,不可胜计。”
19世纪80年代末湘茶出口达到巅峰,年出口量最高达100万担,较鸦片战争前增加3倍以上。至1890年,湘、鄂、赣等省的茶叶每年在汉口交易价银至一千数百万之多,其中湘茶占6成以上。然而90年代以后,中国茶出口量在世界茶叶出口总量中&
所占比重却逐步下降,湘茶年出口量最低曾降至40万担。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时的中国已不是唯一的茶叶出口大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红茶和日本的绿茶相继大量种植和出口,同华茶激烈争夺国际市场。加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缺乏自主权,洋商在收购中国出口农产品时故意压低价格,打击了中国茶农和茶商的积极性,如《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所云,由于“自有之货,不能定价,转听命于外人”,因而价格极低,使得“中国贩丝、茶者,几于十岁而九亏”。光绪二十年(1894)湖南巡抚吴大澄在《英商压抑茶价,湘茶连年亏折,奏请借洋款设局督销折》中哀叹:“湘茶开市,英商故意为难,仍以抑价为得计。华商无计可施,以致光绪十九年又亏本一百余万两,倾家荡产者有之,投河自尽者有之。”这也是造成湘茶出口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吴大澄在奏折中称“湘省利源,以茶市为大宗”,因而他强烈请求在汉口设立“湘茶督销局”,经营茶叶出口,包运包销,借以抵制洋商操纵。尽管奏请未果,但从中可见湘官的商品经济意识在增强。
善化县(今长沙南部)人士许崇勋在戊戌(1898)年创办的《湘报》上发表《论湖南茶务急宜整顿》一文,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来证明这一事实。他说:“查往年中国之茶,运到英国者,约计一万二千三百万磅。印度西伦虽有茶庄,从未及十分之一。近年以来,中茶减至八千八百万磅,印茶增至八千七百万磅,西伦茶亦增一千八百万磅,已渐有驾中国而上之势。至今年春季汉口友人述及茶业近事,谓中茶可以运到外洋者已不及四分之二矣。且欧罗巴、新金山、甘那打一带,向销福州之茶,今则舍福州而图锡兰购买矣。俄人向销两湖之茶,今则舍两湖而图外洋购办矣。”许崇勋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端”,一是茶叶生产工艺上的原因,如“雨水多而香味顿减”、“炒制疏而品色不佳”等,以致“货多价少”。但更重要的原因,他认为是“民智未开也,公司未设也,制茶无机器也,茶树未培植也,采茶不及时也,厘税未减轻也”。当时,日本以及英国、荷兰在亚洲的殖民地国家均已设立茶业公司,采用机器制茶。而中国茶叶生产虽已出现诸多资本主义因素,但茶叶加工尚停留在手工制茶作坊阶段,这是华茶不敌洋茶的根本原因。因此,许崇勋在文中呼吁“于湘省觅宽敞屋宇,效外洋于产茶省份聚集一处设制茶公司一所,并于产茶地方设分公司。几所以总其成,又于山头有茶之户,合数家而成一分公司,亦照外洋购用机器,可以随取随制。其章程办法,或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先招集股分,筹积资款,以备购办一切机器,设立公司。”
《湘报》是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在长沙创办的一种日报,于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日)创刊,由熊希龄、谭嗣同等人集资开办,得到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支持。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停刊,前后共出版177期。《湘报》在当时全国的日报中被称为“巨擘”,其言论之激进,思想之开放,常能震撼人心。初时印行5000份,仍供不应求,从五月初一开始又加印1000份,其销量之大在当时实为少见。报端上主张开民智、设学堂、修铁路、造轮船、兴矿务、办公司、造机器的政论文连篇累牍,掷地有声,体现了湖南知识分子要求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长沙思想激进的茶人们充分利用这一讲坛,纷纷发表要求整顿茶务,设立制茶公司、采取机器制茶的文章。除了许崇勋的《论湖南茶务急宜整顿》外,还有善化县人士皮嘉福的《劝茶商歌》、浏阳县人士王杨鑫的《拟整茶务章程十四则》等,这些文章除一致要求购置机器设立公司外,还对茶政、茶税、茶叶贸易、茶叶质检、茶叶运输乃至茶叶生产工艺等提出了一系列近代化主张,对促进湘茶的复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湘报》还在全国最先刊登茶业广告,如新开“恒兴祥茶号”连续在《湘报》登广告,广告文称:“恒兴祥茶号开设省城柑子园口,专办各种名茶,发客童叟无欺,其价格外公道。凡赐顾者请认本号招牌为记,庶不致误。”
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湖南省是全国惟一忠实执行新政的省份,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在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等的支持下,在长沙兴学堂、立学会、建工厂、开矿山、设保卫局,使湖南一举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湖南巡抚陈宝箴顺乎民情,采纳民意,敦促湖广总督署迅速开办茶业公司,振兴湘茶的生产。湖广总督张之洞也赞同有识之土的主张,决定开办“两湖机器制茶总公司”,并在长沙设立分公司。公司性质为有限公司,简明章程如下:
本公司共集股本汉纹银六万两,分作一千二百股,每股汉纹银五十两。认股时先付十两,俟派定股后再付四十两为一股。本公司系有限公司,并有权日后可酌加增股分,以期渐推渐广。本公司现议汉口税务司穆和德为督办,席正甫翁、唐翘卿翁、唐瑞芝翁、陈辉廷翁为会办。本公司银两出入系归汇丰银行经理。本公司之设原为买地或租地种植茶树以畅出产,及建造栈房烘屋以烘制茶叶,又购备机器雇外国茶师,并代茶家茶商制茶,或自买自卖,及做各项茶叶生意。查印度、施郎等处开办机器制茶巳历年,所获利甚巨。本国绿茶胜于印度、施郎,本公司日后获利亦必能驾而上之矣。—本公司虽系商办,然督办穆和德已奉两湖督宪谕定所有本公司雇用之人,及运到之机器,准可保护,并不派官场总办本公司之事。本公司若有获利,每年先派官利八厘,再有盈余,每年由股东公同会议分派。本公司日后推厂生意加增股分,须先将议加之股照原价给有股诸人,每股得若干股。如有多余,则加价给派外人。将所获之余价尽数拨入本公司积项下。本公司之总行系在汉口,所有账目俱用华洋文每年核结一次,刊出送各股分人查阅。督办有全权办理本公司之事及雇用人夫等。若督办因公干出外,可托殷实洋人代理。该代理人所为之事惟督办是问。股东内可择三五位与督办商办公事,若商办之人所议之事揆诸本督办之意,无益于公司者,可不依议。现在股东尚未集,议立会办,是以会办暂由督办选择。欲附股者在上海请问五马路公信洋行,在汉口请问太平洋行便知。如股拊认肢银先付上海银一十两零三钱三分,即汉口纹十两正。
两湖机器制茶总公司长沙分公司又名湖南焙茶公司,由谭嗣同任总办。日《湘报》第六十四号报道说:“香帅(张之洞)在鄂创立制茶公司,业委穆和德为督办,而湖南茶务实为大宗,长沙亦须设公司。昨香帅由驿排递公文已札委本馆谭复生观察嗣同总办湖南焙茶公司,纠集绅商领本购办机器,建立厂基,将来茶务可望振兴也。”在谭嗣同的积极筹措下,焙茶公司于6月开业。8月21日,谭嗣同抵京,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9月28日,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斩杀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仅存在3个月之久的湖南焙茶公司随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而告终。公司虽已不存,但由于茶商从中得到了实惠,故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逐步在民间推广,茶业的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已势不可挡,如有报道说,浏阳茶“制造亦参仿新法,贵而得善价”,“浏城允升吉、天福祥等庄皆争先收买,每百斤给价四十串有奇”,庄家和茶农皆大欢喜。以致清末民初湘茶又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勃兴期。据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和民国四年(1915)湘茶年产曾达80余万担,其中长沙府各县占其50%,约40余万担,仅安化红茶一项年产达28万担。清宣统三年(1911)湖南茶课税厘达银36万两,占全省岁入的5.6%。
湖南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展望
鑫&& 尚本清
(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 )
摘 要:文本分析了湖南茶产业概况、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剖析了制约湖南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湖南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业化、茶叶、湖南
1湖南茶叶的产业概况
在中国众多的产茶大省中,湖南素来有“江南茶乡”之称,是全国传统的产茶大省。据湖南省2006年的部分茶叶数据,湖南省拥有茶园面积140万亩,良种率为34.4%,茶叶产量10万吨,茶叶行业产值近30亿元,名优茶产量0.75万吨,产值4.98亿元,出口茶叶2.5万吨,创汇3319万美元,创汇占全国茶叶创汇总量的50%,据全国茶叶出口创汇的第二位。可以说,茶叶为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湖南茶叶产业基础和产业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一方面是各地把茶叶的良种化作为茶叶产业基础来抓。湖南茶叶科研机构积极选育和引进优良的茶叶品种,并在湖南省内推行茶园良种改革;直至2006年,湖南省的茶树良种率达到了45%。二是加工机械得到升级。除部分特种茶外,茶叶的初、精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其中揉捻机的程控加压和烘干机的微机控制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是适应国际市场“绿色食品”的趋势加大了对有机茶的开发,提高茶叶质量。积极倡导“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茶”认证,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在2006年有机茶的出口上,湖南茶叶占欧盟市场分额35%,位居全国第一。
2湖南茶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茶叶生产资料、茶叶产品逐渐走人市场,其他茶叶相关产业也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带来了小农户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茶叶产业化成为在实践和探索中找到的正确解决茶业企业、茶农进入市场,茶叶与二、三产业对接,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提高茶叶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的适宜办法。茶叶产业化可以理解为在市场经济中,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主导,以千家万户茶农组成的茶叶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载体为依托,将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产、
&&&&&&&&&&&&&&&&&&&
作者简介:柏鑫(1986-),女,湖南永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
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茶叶产业经营方式。
2.1产品结构不断的得到有效调整
就产品结构而言,湖南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名优茶和品牌茶有限。如今,部分湖南茶叶企业和茶商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调整了积极的开发新品种,加大对茶叶品牌建设;传统的黑茶产业得以兴起;袋泡茶、速容茶、茶饮料、儿茶素等茶叶深加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登凯茶业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大力发展工艺茶的生产。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益阳茯茶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紫艺茶业有限公司等黑茶企业生产的黑茶正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2加工技术和加工机械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
湖南茶叶技术力量雄厚、历史悠久,在全国具有优势。为提高生产效率,部分茶叶企业花大力气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机械。如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全国第一条高度职能化的卷曲形名优茶初制、精制、包装全自动生产线。湖南省茯茶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国内最为先进的茯砖茶机械联装自动生产流水线。
2.3茶叶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茶叶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围绕茶叶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茶叶龙头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如:湖南茶业有限公司、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都很好的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不断的得以规模发展。
2.4品牌战略正在逐步增强
湖南各地在发展茶叶产业化经营中,十分注重品牌建设,以培育名牌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茶叶标准化工作,倡导品牌茶叶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省级名茶实现了标准、品牌、包装的配套,怡清源、君山银针、金井、浏阳河银峰等一批品牌产品跻身于省名牌产品行列。
3制约湖南茶叶产业化的主要因素
3.1茶叶经营规模小
尽管湖南的茶叶起步、进入市场早,政府也积极倡导产业化经营,但受自然资源和经营机制的影响,“小而散”、“低档次”的问题较为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仍是目前生产和经营主流,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竞争力不强。也由于茶叶品牌战略实施主体分散,力量不集中,难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2茶叶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不紧密
湖南茶叶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茶叶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低层次生产和销售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共同承当风险,平均分配利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3.3茶叶企业整体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湖南省的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以小生产作坊的形式存在,加工环境差,加工技术、机械设备难以达到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和安全难以达到应有的标准。
3.4政府的政策到位难
茶叶产业化涉及多个方面和政府部门,一些地方、部门对茶叶生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茶叶企业受到各方限制,具体表现在税收、信贷等方面。
4加快湖南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措施
4.1整合茶叶资源,形成拳头企业
鼓励茶农实行做大做强联合起来,形成专门的茶叶组织或企业。统一茶叶质量、安全等标准,形成拳头,提高茶叶的竞争力。拳头企业不仅杜绝了小企业产量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而且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4.2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作用
发展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院校和茶叶科研机构为科技依托,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能够带动茶农的积极性,刺激茶叶经济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支持茶农。
4.3立足品牌,发展特色
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湖南自身的茶叶特色,以品牌建设为中心。从茶叶品种、生产、加工、包装等生产过程中很抓茶叶质量,以市场需要为指导,开发各种市场上需要的茶叶新产品。创造品牌,提升湖南茶叶整体竞争实力。
茶祖神农与安化黑茶
&( 湖南省益阳市茶叶局·益阳·413000 )
茶树种植,茶叶生产,从来就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炎帝神农就是“农神”,是农业之神,是农耕文化之神。如果没有神农氏倡导农耕,没有神农氏开创的中国农业文化,就没有茶树人工栽培的可能性。茶树最初是野生,是“南方的嘉木”。神农氏以茶解毒,此茶乃是湖湘野生茶。安化是中国黑茶的原产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安化生长茶叶,历来就是“山崖水傍,不种自生”的文字记载。中国“黑茶”一词的出现始于明代前期(15世纪)的湖南安化。
几千年来益阳的一些乡村,尤其是安化农村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种“赐茶”的习俗。“赐茶”是指当地巫师从稍懂得一点道教文化的人那里偷学到的几句咒语。巫师身着黑色旗袍,左手端着放上茶叶的纸钱,右手持着点燃的三根香,面对神台,闭目,挺胸直立,香在茶叶上不停地画着圆圈,嘴上念着旁人听不到也听不懂的咒语:“头上经得金刚钻,左手经得斧头钉,右手经得烈火焚,腰如盘石加三点,脚似刚铁四海行,唧唧如雷灵赐。”意思是说,吃了赐的这个茶,病就会像闪电一样好起来,天、地、人(三点)融为一体,可云游四海。不过有的还真灵验,对那些因肠胃不适等疾状吃上几次就好了。为什么民间以“赐茶”的方式来治病,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呢?其一,能治病的当然是茶的功效,“居药为治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其二,茶为仙草、灵芽,寄托着中国古代隐士与道士的一种羽化登仙之境;其三,人们心目中刻画的敬仰的这个人就是茶祖神农,期盼神农保佑百病消除。
益阳历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就置县。益阳扼资水咽喉,古称:“吴蜀门户”。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吴、蜀屯兵相对于此,关羽单刀赴会,鲁肃堤拒刘备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至今尚存关羽濑、鲁肃堤、诸葛井、甘宁垒等历史遗迹。当年关羽率部从长沙天心阁乘船经洞庭抵达今益阳赫山庙,扎营驻地铁坡岭,因水土不合,所有将士患疾惫不堪,关羽连扛起大刀的气力也没有,上岸后拖刀前行,在赫山庙留下一个拖枪坳得名至今。正当关羽焦虑之时,当地一红颜鹤发的长者见状,送来一包用竹蔑包裹的茶叶,并告之将茶叶煮水给将士们吃。三天后,将士们因水土不合的疾状解除,个个精神抖擞,关羽扛起大刀,横渡资江,单刀赴会鲁肃。真正体会到了《神农本草经》所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深刻内含。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
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实
          
作者简介:易梁生(1952— ),男,湖南沅江市人,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
物用显微镜切片分析是茶。笔者认为这些茶就是安化黑茶。首先从地域上来看,明代(公元年)安化立县后属长沙府管辖,又如唐代(公元618—907年)安化地域归属长沙郡,因此,安化地域历史上都属于长沙管辖的区域之内;其次是从随葬的意义来看,安化黑茶具有气味芳香、杀菌防腐的功效;第三从茶的包装上来看,马王堆当时出土的茶是用竹蔑箱装着,安化历史上就是用竹制品包装茶叶,这是安化茶的鲜明特征,是安化黑茶包装的历史原型;第四是从茶的形状上来看,出土时的茶叶都是规则不一的黑色小颗粒,与我们现在拿解放前后生产的黑茶冲泡的形状,除颗粒大小有一点点区别外,其他都如出一辙。加上安化历朝历代就是宫廷贡茶的原产地。所以,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来自安化。
茶祖神农与五千年茶文化
( 湖南省炎陵县档案局·炎陵·412500 )
世界公认的雄居三大无酒精饮料之冠的茶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所喜爱、所不可缺少。据说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喜欢喝茶。茶已被举世公认为上品饮料“绿色金子”。那么茶叶是谁最先发明的,饮茶又起源于何时,又怎么流传到世界各地去了呢?
1神农发现茶,开创了茶文化
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从上可知,茶叶是炎帝神农氏发现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愧为中国一代茶祖。传说,炎帝神农氏在山中采药时,发现了一种四季长青的灌木丛,他伸手摘了一片嫩茶吃了下去,神农氏发现它在肚子里上上下下搽来搽去,就像往来巡查的兵丁一样,遇毒百解之,便命名为“查”。后人见这种树叶是生长在一种比草高、比树矮的矮树上,就把“查”改成了“人在草木中”的“茶”。据古籍记载,这古时代,茶还是作为一味药材在民间推广使用。《神农本草经》明显将茶叶列为该书365味药品之一。《神农食经》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不眠。陶弘景《杂录》载:“苦茶,轻身换骨。”《雷公炮制药性解》称:“茶入心、肝、脾、肺、肾五经。”显然,当年茶祖神农氏发现茶叶后,把茶叶作为一种“疗百病皆瘥”的一味药材传经后人的。
到了西周时期,茶叶才由药材慢慢转变为饮料的。王威廉《茶考》中告诉我们:我国饮茶品茗的历史从西周就已开始了,可以说,茶叶作为饮料距今也有3000多年历史了。到了西汉,从王褒《僮约》中已有“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脍鱼庖鳖,烹茶尽其”的记载,说明茶叶在西汉时已成为商品,跻身于市场。西汉时,饮茶已成为士大夫的一种时尚。魏晋以后,从种茶、制茶、饮茶在我国江南已相当普及。敬茶也成为江南待客的礼仪,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已被人们所钟爱。
2陆羽研究茶,提升了茶文化
唐玄宗年间,湖北天门诞生了一位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陆羽是个弃儿,被寺庙中的和尚收养。他通过自学,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但“性嗜茶”他为了研究茶的品种、特征、烹制、茶具等而云游天下。他遍尝各地名茶。收集、积累了不少有关茶术方面的资料,后隐居
&&&&&&&&&&&&
作者简介:张观怀,男,炎陵县档案局局长。
在浙江吴兴专心著述,终于写出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专著《茶经》。《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余字,将茶的起源、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加工、烹饮方法及茶具等,记述较为详尽。
《茶经》的问世,加快了茶叶知识的传播,对茶叶的生产、贸易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民间千家万户都把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将茶与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相提并论。陆羽身后不乏有人撰写有关茶的著作,竟多达百余种。陆羽的《茶经》还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世界各国,大大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品位。
3世人利用茶,丰富了茶文化
茶油国歙、发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期已遍及中华,但是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记于史册,传于后世,与历代文人墨客是分不开的。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诗人张载就写下了我国第一首咏茶诗:“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大聊可娱。”到了唐王朝,唐朝诗人几乎无不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写下了大量的咏茶佳作。南宋诗人陆游,一生中写下与茶有关的诗作竟达三百余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写下了“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赞颂茶叶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传诵。在中国文学中涉及茶的文学作品不仅有诗文还有画作,真可谓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在民间,茶还活跃在田野上的民歌之中,甚至在民俗中还烙上深深的茶的印记。比如:以茶为待客礼仪就较为普遍。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贫穷百姓,来了宾客,首先敬上一杯香茶。蒙古族敬“奶茶”,藏族敬“酥油茶”,畲族敬你“三杯茶”,回、撒拉、保安等族敬的是“汤茶”,江浙地区春节等客的是“元宝茶”,粤东、闽西、赣南的客家人待客的是“擂茶”,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时兴“功夫茶”,洞庭湖地区则爱喝“芝麻豆子茶”杭州农村“立夏”时要喝“七家茶”,民间端午节还要制作“午时茶”。有趣的是,民间男女定亲聘礼须用茶,所以说“三茶六礼”。所谓“三茶”是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沏三道茶水的总称。每年新茶上市前,茶农还要泡上三杯新茶祭祀茶圣茶神。
我国的茶叶作为饮料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我国与南洋诸国通商,茶叶就已是一项出口商品。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就是输出到土耳其等国的主要商品。唐宋时期日本曾多次派人到中国学习茶术,还首次将茶叶籽带回到日本栽种。日本的一位禅师根据我国寺院的饮方法。撰写了一本《吃茶养生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明代随着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茶叶已香飘全世界、味布五大洲。清光绪十二年(1886)我国出口茶叶达268万担,是我国历史上茶叶输出量最多的一年。
茶叶产自中国,已经走上全世界,绵绵五千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正在发扬光大。综上所述,笔者的认识是:神农发现茶,开创了茶文化;陆羽研究茶,提升了茶文化;世人利用茶,丰富了茶文化。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相信,中国茶文化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此时,我们应该缅怀一代茶祖炎帝神农氏。
神 农 与 茶 祖
—从梅山文化商论茶叶始祖
容1  刘志礼2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湖南省邵阳市工商联·邵阳·422000)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前人对茶的利用历史最权威、最古朴的阐述!神农在中国及至世界茶业中的始祖地位是不能怀疑的。但本人认为神农只是茶叶始祖之一,还另有一个始祖是蚩尤。
1蚩尤[1],是我国西南苗瑶民族的祖先,已为当今史学界不少专家学者所确认
但是,这位曾与炎黄争雄,在秦皇、汉祖心目中被视为大战神的蚩尤,究竟生长在哪里,发源于何处?则成为古今史界一大“谜案”。最近,据有关学者、专家,读正史、览方志查族谱、拓碑文、访遗老、老遗迹,通过十个方面的考据论证,证明湘中新化大熊山(古梅山)才是这位“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蚩尤的确切故里。
当中华民族以部落分居各自为王者时,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蚩尤三大部落首领,堪称鼎立。
蚩尤,相传为盘瓠后裔(盘古氏),出生时山崩地裂,长成能呼风唤雨、善造兵器、喜欢打仗。《辞海》载(录自1996年版缩印本):蚩尤:“是传说中造兵器之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一说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81人,相传以金属铜作兵器。”《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祭八神,蚩尤居三,曰兵主。
蚩尤居熊、湘,今大熊山至今存有“蚩尤屋场”之名。当黄帝取代炎帝之位后,蚩尤极为不满,不服从黄帝的领导。《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是这样说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虞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弋,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可见当时蚩尤的势力相当强大。黄帝则诱敌北上,利用北方气候的寒冷,把蚩尤消灭了。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炎帝与黄帝。
炎帝,神农,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是北方姜姓部落首领,是少典有乔氏所生,一生酷爱人民,研究种植,以养民饥,试尝百草,以疗民疾。相传一日中毒七十余次,最后尝断肠草中毒而死,葬湖南,今有炎帝墓。
&&&&&&&&&&&&&&&&&&&
作者简介:陈容(1982-),女,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黄帝,轩辕,姬姓部落首领,姓公孙,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从小聪明伶俐,善于辨别是非,当炎帝部族与各部诸侯发生枝节时,利用各部族的力量在版泉打败了炎帝,取代帝位,后辛勤治理。创造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死后葬桥山(今陕西黄陵县北桥县)。
以上三位部落集团的首领,炎帝、黄帝都有出生归葬地,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我们今天荣称炎黄子孙,就是指炎帝和黄帝,蚩尤没有提及了,只有死于涿鹿、死于葬身之地(今河北省北部桑干河流域,邻近北京),无生身葬地,这是司马迁的遗憾,因胜者为王,败者为贼,只敢说“蚩尤最为暴”(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不敢言蚩尤有功和他的后代,甚至死后的灵魂都不放过,说成恐怖分子,人民的灾难,天上有了慧星出现就是蚩尤作乱。《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载黄帝登熊、湘,就是铁的事实。不是蚩尤故里在大熊山,则司马迁不会把熊字排在湘字的前面;不是黄帝来到熊山,则不会有熊山之名。(因有蚩尤在熊山黄帝才来察看;一、为要清理蚩尤残部,二、为要表示王者的仁慈,安抚战败地的百姓;三、为要探讨蚩尤制作兵器的原料;四、为要解剖蚩尤对部族的领导方法。)熊,是黄帝对蚩尤的谥封。《史记·天官书第五》谓以熊赤色。今之娄氏亦是娄星与氏星各守方位,娄星代表黄帝,氏星代表蚩尤,以平等视之。黄帝号有熊氏,以氏封熊山。其理可解。“败北”一词,出于熊山妇孺之口。被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首用于项羽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身七十余战,所当者败,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今之全国,凡有失败了的事,自惭“败北”。“败北”是蚩尤北败的故事,可是历代辞书都是含糊其词、没有作肯定解释。蚩尤制造兵器,教民炼铁、炼铜制刀,要从幼年炼至成人,故最利。《姑妄言》中亦有此说。《吕氏春秋·荡兵》:“蚩尤作兵,利械矣。”资江之名。原名蚩尤,资与蚩同音,把“资”载入了地理名册,而弃用蚩字,因蚩字毕竟是个贬义词。
一个恐怖分子的灵魂若现,人类尽是灾难,直到秦始皇中版遭遇暴风雨,后东游海上,行礼祠,祭八神,蚩尤方人神位。如此谁敢去争蚩尤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在荣辱中繁衍生息,公元1995年,河北省涿鹿县为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把炎帝、黄帝、蚩尤三祖像并列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
先,掀起了中华民族新的空前大团结。
2梅山文化是楚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楚国山地产生的一种古老巫文化[2],极具山地特色
棒山位于古楚国长江以南今湖南省境内的沅江、资水、澧水、湘江和洞庭湖之间的山区、丘陵地带,也包括其间的平原和水域,是历史上被称为梅山峒蛮居住的地方。新化、安化是湖南省古老茶区。最早对它的地理范围进行界定的大约是《宋史》,其《蛮夷传》中说:“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这里说的“不与中国通”,是说萁地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虽隔绝状态;“东接潭”指古潭州,即今之长沙:“南接邵”,指古邵州,指今之邵阳市;“其西则辰”,指古展州,即今之沅陵;”其北则鼎、澧”,指古鼎州和澧州,即今之常德、澧县一带。这是梅山文化的中心区域,但就其文化影响所及的范圈则要大得多。它可以延伸到长江以北的鄂西北神农架山区和三峡的巫山一带;往南可延伸到湘南九疑山以及广西资源、龙胜一带,往西可延伸到云贵境内。
3茶叶的发源地是中国的西南、云贵等地,茶叶的生产、栽培与加工有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
茶叶的发源地也就是我国西南苗瑶民族的发祥地,蚩尤是我国西南苗瑶民族的祖先,那也是苗瑶民族所生产加工、饮用的茶的祖先。
4神农架是否是茶叶的发源地,现有没有人说,神农架只是神农采药的地方
炎帝、神农是北方姜娃部落首领,试尝百草、以疗民疾,神农没有蚩尤的地域优势,是蚩尤把茶树在中国西南地区发展起来。所以我认为蚩尤是茶叶栽培、加工、饮用的祖先,神农是茶利用推广的祖先。
5梅山诸神有猎神[3],梅山地区的渔猎生活需要呷茶叶、与现在的游牧民族一样,所以西南地区的呷茶叶早在神农利用时就种植了
占卜习俗。打猎前一天,猎人要敬各路梅山师傅,要在梅山和师傅面前占卜。占卜时用竹卦:有阳、胜、阴三卦。阳封是财喜卦,胜卦是保护卦,阴主阴数。要烧冥纸、点香、烛、敬酒、茶。酒、茶,可各敬一杯,也可各敬三杯。各敬一杯,表示喝和气酒、茶,即千人共一杯,万人共一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各敬三杯,表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万物,包罗天地转。
6梅山山歌[4]是梅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山歌中看到茶与生活的关系重要
十二月采茶整一年,
姐妹双双收茶钱。
收了茶钱好过年,
今年过了又明年。
新打田塍两面光,
一跤绊倒送茶娘。
打烂茶罐事小可,
倒了细茶满垅满,
田中干坏少年郎。
高中摘茶蔸一蔸,
底下摘茶落包头。
谷芽子落地想白米,
棉花籽落地想衣穿。
花裙子脚下又吊锁须,
我问情姐又住哪里,
我住在黄泥巴筑墙又新盖瓦,
我八字槽门又四角叉,
我外头挂的引郎花。
引郎花来引郎花,
引得情哥进屋泡细茶。
我郎在堂屋之中久久坐,
姐在厨房泡细茶。
高山采茶茶叶长,茶树底下问情郎。
哥哎,你郎姓什么?姐哎,我姓李来又姓张
哥哎,你为何有两姓?姐哎,随母下的堂。
哥哎,你住哪一县?姐哎,住在安化、益阳与宁乡。
哥哎,你为何住三县?姐哎,三县搭界有良田。
哥哎,你几时回得去?姐哎,我要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是端阳
哥哎,你几时又回来?姐哎,我要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是重阳。
再来相交采茶娘。
什么团团在天边?什么团团在水边?
什么团团跟郎走?什么团团姐身边?
月亮团团在天边,荷叶团团在水边,
草帽团团跟郎走,茶盘团团姐身边。
呷茶要呷嫩嫩茶[5],
攀花要攀月月花;
好茶越呷越有味,
好花越攀越新鲜。
如烟一锅精神爽,
好茶一杯透心凉;
好酒一壶昏昏醉,
好花一朵满园香。
7“湖南生姜,又辣又香。”这是许多外省人对湖南姜的一致评价
现在宝庆等地把茶叶与生姜一起煮,叫生姜茶汤。但是,这“又辣又香”的湖南姜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又是谁最先发现它的呢?我们宝庆一带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神农与生姜的传说故事[6]。
远古时候,人们吃没吃的,住没住的,过着“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生活。有时找不到食物,就只好饿肚子;有时吃了有毒的东西,免不了生疾病。当时有个炎帝神农看到人们饿的饿,病的病,干心不忍,便亲自教人们播百谷,种杂粮,米解决吃的问题;他又亲自尝百草、挖草药,来医治人们的疾病。有一个夏天。神农来到宝庆地万,在隆回一带的山野里,挖到了一种植物根,象人的手掌,一瓣一瓣。他有意拿来尝了尝,麻辣麻辣,还蛮有味道哩!他那时因为淋了雨,着了凉,身上正发寒发热;说也奇怪,吃了这种“药”,辣出了一身汗,感到身子松爽了蛮多。神农心想:这准是一种好药,我得试试它的功效如何。
他采着走着,走着挖着,不觉来到一户人家。那家里有个老汉,愁眉苦脸的,象是谁借了升芝麻还了升糠。神农问他有什么心事,他指着躺在地上的孩子说:伢仔病得不轻,如何是好。神农走拢去,摸了摸伢仔的额头,热得烫手,又看了看他的舌头,全是白苔,询问他的病症,只说觉得时冷时热,头昏眼花;心里逼得要命,喷嚏打个不停;有时还流鼻涕,想呕吐唰!说话之间,又连连打了几个喷嚏。神农问他是怎么得的病。回答说是前天被暴雨淋个潮湿,昨天又被狂风吹得够呛。神农弄清了这些情况,断定是伤风感冒。于是,他对老汉说:“我来给他诊诊看。”随即挖来那种掌形的草药,叫老汉冲洗干净后,让伢仔嚼烂了咽下去。那伢子嚼了一日,辣得直吐舌头:“我不吃这个!我不吃这个‘药’!”神农给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劝他强忍着辣,把‘药’吃下去。伢仔只好照办,效力果然不错。吃一次,心里就舒服多了;吃二次,体温便降下来了;吃三次,出了身太冷汗,“病”就跑得没影子了。伢仔和那老汉喜之不尽,对这位种农千恩万谢;并打听这种“神药”叫什么名字。神农答道:“我也不知道它是种什么药,现在也还没有给它起名字呢!”老汉想了想说:“在下姓姜,膝下只有这么个伢子;搭帮你这种神药救了他的生命,就把这药唤做生姜吧?”神农觉得有道埋,于是叫它做生姜;把茶叶与生姜一起煮,叫生姜茶汤,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一晃就是秋天,神农继续采百草,治百病。有一天,他吃了些蛋虾,口里腥得不得了,吃其他的东西也没有味道:便又想起了生姜。就挖了些老的来嚼嚼。这时他感觉到:老的生姜比嫩的生姜要辣得多,效力也强得多,这真是“三斤子姜抵不得一斤老姜”啊!打这以后,种农经常吃生姜,胃口一直不错,就是吃生肉臊羊,也不觉得有腥味了。要是煎鱼炒鸡,放点生姜,那个口味真是“又辣又香”啦!
8梅山文化中,人之初死,梅山人亦有易箦焚稿荐之礼
找一老人敲着铜锣引导孝子至井边“买水”,向城隍庙敲去,叫做“送灯”,穿寿衣、寿被、茶叶枕头,办丧事时,首先布置灵堂,停柩于堂,奠吊时请和尚、道士做法事,叫“做道场”。堂屋两边挂满各种神仙的画,堂居中摆一只方桌,方桌下是梅山启教张五郎,两脚朝天头在下,左手捉鸡,右手持刀,鸡与刀之间成“十”字形画了五只碗,说明他正准备杀鸡取血祭五猖。桌子上摆米一升,香数根,酒2杯,茶2杯,贡果。
在梅山地区,有一种专职的水师,专治红伤、伤筋断骨等跌打损伤,先验看患者,然后念念有词地念口诀,并将口诀过的水向患者喷去,再将治病的药物用口诀加持后,交与患者,患者竟有因此顷刻痊愈者。水师往患者伤处喷口水,或茶水,伤口用茶水洗,即可止血止痛,甚至可以开刀动手术。炼水时,一生都要戒“三厌”,“天厌”就是不能吃鸽子,“地厌”就是不能吃狗肉,“水厌”就是不能吃乌龟、团鱼。一般来说,正派水师炼的水都是治病救人的,如止血水用于止血,化骨水用于化下卡在喉咙里的骨刺,一般先划水止血住痛,再用药治疗。邪派水师炼的水都是害人的,如和合水用于奸淫妇女,起脘水用于无缘无故让人肚子痛,发猖水让人疯癫不能自控。还有放蛊、使邪、神打等不一一讲了。
9从梅山文化中可以看出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们生活七项事中重要一项,茶树的发源地到生长地,有一个时间的差距,茶叶一般饮用到推广利用也有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我们提出茶树发源地的先民祖先应是茶叶的祖先的观点与大家商量、探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学术研讨是百家争鸣的地方,通过争鸣使得大家明白道理。
1 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6页(香洪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2 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8页(香洪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3 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7页(香洪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4 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45页(香洪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5 梅山文化概论17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宝庆风情4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
洞庭春茶文化
&&&&&&&&&&&
(1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黄沙街镇·414117;
&2 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要:“洞庭春”茶由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全国农业劳模刘先和、肖玲夫妇研制,本文介绍了洞庭春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关键词:洞庭春;茶诗;刘先和;岳阳县;品牌
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湖南岳阳黄沙街茶叶示范场,创立于日。近30年来,企业经历了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运作的过渡,由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飞跃,该公司经体制改革后,已成为集产、工、销一条龙的股份制企业。现有生产基地600公顷,新建有机茶基地22公顷,年繁育种苗300万株,是湘北最大的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装配名茶、绿茶、红茶、老青茶四条加工生产线,固定资产1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运村三国鼎盛茶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