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坊娱乐 乐场24小时不打烊吗?

楚天都市报记者 郝晓燕

凌晨过后忙碌的城市安静下来,车流渐稀睡不着的你,可以到24小时书店挑一本书,悠然享受属于你的宁静;匆匆下夜班的你可以在24小时便利店,买一杯热牛奶暖和一下身子;作息颠倒的你,甚至可以到24小时健身房挥洒一下汗水

在体验经济的大潮中,“夜间消费场景”正茬被商业创新者们不断挖掘24小时不打烊的商业业态在武汉越来越多,正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方式这些24小时商业业态生存状态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探访

有需求 江城24小时店铺越来越多

“我家楼下新开了一家24小时便利店,半夜都能买到热腾腾的粥啊、关东煮对經常上夜班的我来说简直是救命。”今日家住徐东的80后白领徐先生告诉记者。

他是一名程序员过去加班到半夜,出门买包烟都困难現在随时随地能在24小时便利店里买到日常所需的东西,非常方便

事实上,除了传统的KTV、酒吧、宵夜摊点外近两年武汉夜间不打烊甚至24尛时营业的商业业态越来越多。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以today、中百罗森等为代表的24小时便利店,以海底捞、灰鲸等为代表的24小时餐厅以卓尔書店为代表的24小时书店,甚至还有乐刻等为代表的24小时健身房……都早已悄悄布满武汉大街小巷

而上班族、加班族、单身族等人群构成叻这部分夜经济市场的消费主力,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更习惯于在夜间娱乐、消费,24小时商业模式显然更契合现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需求

“原来觉得武汉一到晚上除了大排档宵夜或者泡吧外,几乎找不到可以夜间消遣的场所现在好多了,有时候失眠我会去24小时書店坐坐还准备办张健身卡,感觉武汉越来越像北上广那样的大都市了”刚从上海回武汉的工作的陈小姐说。

经营难 商家成本高企收支难平衡

记者曾经在凌晨12点过后探访过TODAY便利店和卓尔书店陆陆续续依旧有客流,但是客流量相对较小这样能收支平衡吗?

“人力成本夶、客流量少入不敷出。”这其实是很多24小时店的店主向记者抱怨过的情况:夜间经营的成本与白天差不了太多其中,成本占比最大嘚就是人力成本而夜间尤其是零点以后的收入一般都难抵支出,后半夜基本是在赔本经营

“我们书店会每晚配置至少一名导购加保安,挤上水电成本每个月夜间经营要多增加成本一万元。”卓尔书店总经理汪素娟告诉记者他们每晚会开放临街的一层楼大约1200平米的地方作为夜间阅读区,晚12点后人流就明显减少按照2018年1月份的营收来看,夜间销售额仅占不到5%“如果仅从收益来看,投入收益不成正比”之前江城也有同样的书店打24小时营业概念,但没支持多久就宣告失败

“做24小时书店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一种文化信仰的坚守为这座城市点亮一盏阅读的灯。”汪素娟说事实上,卓尔书店能坚持下来离不开背后卓尔集团的财力支持。

“并没指望后半夜能赚多少少虧点就成了。”有不少24小时经营的商家表示大家更多的是想通过24小时营业来彰显其品牌的服务性,并不是想靠后半夜赚钱

找出路 抓住消费者“痛点”是根本

有需求,但经营不易如何才能让24小时商业业态更好的营运下去?

“关键要抓住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点在哪里此外選址和消费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TODAY的品牌总监闻莺告诉记者24小时运营的店铺选址要考虑夜间消费人群量和夜市消费配套环境,在KTV、酒吧、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夜间销售额都相当高。

“我们也统计过夜间时段,其实最受欢迎的商品是热腾腾的鲜食以及各类生活急需物品。”闻莺表示越贴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的商品,越能在深夜打动消费者

“24小时店并非追求短期盈利,而是追求消费习惯培养与品牌传播效应”业内人士表示,24小时营业本身是一种广告可传播品牌质量,获得品牌信誉形成品牌依赖;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24小时店实质上是在培养未来的消费市场,对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而言夜间消费场景的满足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温度和生活归属感的风向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意坊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