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诅咒忌日是哪天

> 揭秘12大神秘事件:成吉思汗陵墓诅咒显现
揭秘12大神秘事件:成吉思汗陵墓诅咒显现
chenny | 发表时间
字体大小:
  &为什么?&大家在遇到自己不解的事物的时候,恐怕最先说出口的就是为什么这三个字了。我们生活的世界非常奇妙,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人类的认知范围,成为一个个不解之谜。随着人类不断的想去揭开它们的谜底,随之呈现出的却是让人更难以琢磨的未知。就像秘鲁发现的神秘干尸、华航空难中的诡异录音、圣母像离奇般流泪、成吉思汗出现的恐怖诅咒、史前南极洲地图、巴西农场的宝宝还有从未披露的美国阿波罗18号在月球看到的恐怖景象&&一个一个惊人谜团猛烈抨击着我们的神经,这些谜团幕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1、成吉思汗墓诅咒显现
  相传近800年来一直保护成吉思汗墓陵不被人发现的一个诅咒。
&&&&&& 2002年声称找到成吉思汗墓的美国队,放弃挖掘行动撤出外蒙古。
&&&&&& 探险队发现,墓陵由一条2英里长的墙壁保护着,墙壁中忽然涌出许多毒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成吉思汗墓诅咒显现
&&&&&& 据说,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之前,曾下令不许任何人知道墓陵在何处。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评论排行
热门ufo新闻
本网主要搜集、、等相关科技信息,欢迎ufo迷入住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天探索网 版权所有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成吉思汗墓地在四川甘孜丹巴的铁证(组图)
&&& 蒙古大军路线图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是世界考古史上的超级迷团之一,为探寻这个780多年的秘密,许多专家学者做了不懈的努力。
2009年9月28日,日本共同社报道家在大连的蒙古族女性乌云其其格(80岁,自称是成吉思汗第34代后裔)透露“成吉思汗墓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后,但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网络上都没有引发大的动静。
2010年,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第一个站出来从学术上解释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川西。
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温玉成教授和成都考古院研究员张雪芬到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考察了成吉思汗陵墓之谜。实地考察后,温教授透露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甘孜州丹巴县境内的种种迹象和考古成果。
温教授说,“我在丹巴考察时也得到证实,当地一位活佛透露,曾经听老人们讲,蒙古骑兵路过嘉绒的故事,也给当地流下蒙古后裔的很多故事”。
温玉成推理分析,如果从成吉思汗进驻清水至他驾崩,这段时间以30天计算的话,日行军约为39公里;若以40天计算,日行军约为29.5公里。前面作战,可能慢一些。无论怎么说,蒙古骑兵以这样的速度进发,是不在话下的。
温玉成教授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蒙古军的惯用战略。灭金国,就是沿着伏牛山南下,到今日禹州与金兵展开决定性的三峰山之战,而后拿下都城开封的;灭南宋,也是绕道西边,先进行了具有决定性的襄阳之战的。成吉思汗要到大渡河去,寻找灭南宋、灭大理之前的大本营。
松潘在1253年成为忽必烈征伐大理的三军大本营,当有赖于成吉思汗的这次经营”。左路军激战宋军,无非是掩护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大约1000骑精兵,前往大渡河寻求灭南宋、灭大理的前哨阵地。何况当时的川西,不是南宋与大理的管辖区域,其尚在分裂之中的吐蕃管辖下,他的行军,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成吉思汗的行军路线,对于步兵来说,行军也许是异常困难的,但对于成吉思汗的精锐骑兵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这一线都是游牧区,不能以“行路难”考量军事行动。不可小瞧成吉思汗的军事天才与战略胆识。”
温教授说,“从当时的形势看,西夏已亡,金已求和,灭在旦夕。大理与南宋,成为成吉思汗的战略重点。作为伟大的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此时南下川西,到大渡河畔寻找战略大本营,乃是当务之急,亦是英明之举。”
温教授认为,从当时的形势看,成吉思汗可能南下川西,到大渡河畔寻找战略大本营。
若成吉思汗病死在大小金川,葬在墨尔多神山周围应是可能的。如死在金川只能安葬在丹巴。
蒙古人没有祖陵概念,如果那么多蒙古族帝王都归葬在一起,不可能到现在连皇陵的影子都找不到。
温玉成教授说,“若成吉思汗病死在大小金川,葬在墨尔多神山周围应是可能的。蒙古人认为死就是升天,死者不能打扰,否则不能升天,因此迁葬是不可能的。在大小金川,骑兵易行,灵车难动,而运送成吉思汗金体,按照规制必须使用灵车与仪仗。在大小金川,这些条件显然都是不具备的。
如成吉思汗死在大小金川,只能就地安葬。况且时值夏天,运送尸体出川难有防腐措施,当不可行。成吉思汗遗嘱与拖雷临时决定,都应为就地安葬。安葬地方按照蒙古习惯和藏传佛教规矩,应该葬在风水宝地。而墨尔多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周围有62坐围绕着墨尔多主峰。主峰周围有108个修行迷洞。埋藏在哪个洞里谁知道呢。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人的高明,因为他们埋葬成吉思汗,就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
温玉成:有一位神秘守山人两年前才去世。
温玉成教授分析,依据《元史·祭祀志·国俗旧礼》记载:成吉思汗墓应有如下文物——木棺——整木中间挖成人形、契合为棺,金箍四条固棺;皮帽、貂皮袄、靴袜、金腰带;金壶、金瓶、金盏、金款子;黄金饰鞍辔的马匹(祭祀战马饰黄金鞍辔);墓穴五里之外有“烧饭”处,埋有祭祀马、羊等;温玉成教授说,“如果丹巴境内发现上述特征的古墓,断定是成吉思汗陵墓”。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成吉思汗川西墓地的位置,是乌云其其格从祖辈开始通过口头传承至今的,家人每4年都会拜祭一次;根据她的描述,民间历史学者滕木其乐去年7月赴当地调查,确认了洞窟的入口。温教授也委托丹巴当地公安和旅游部门打听了滕木其乐的消息。但在当地住宿登记簿上还没有查到任何线索,也许他住在了民间客栈和老百姓家里。
此外,温教授在丹巴询问到了一位名叫兰木克的神秘守山人,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但他两年前去世了,现在他还有一个哑巴徒弟。温教授怀疑:也许那位守山人是守成吉思汗陵墓的当地人。温教授在丹巴考察期间,拜访了许多民间老人和高僧大德,分析了地理位置和地名,同时寻找了考古资料,查阅了地方文献。
丹巴考察结束后,温教授激动地说,“这次丹巴的考察更进一步验证了我的推理和分析,实地考察时发现了墨尔多与鄂尔多有着某种关联、成吉思汗忌日和当地的节日也有很多巧合之处。同时,丹巴和蒙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领钦寺找到了的巴思八文写的对联是最有说服力的考古证据之一。这考察资料对更进一步确认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境内的判断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期待丹巴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生更多的奇迹”。(华西都市报)
温玉成教授在丹巴考察石棺墓
传说近800多年来一直保护墓陵不被人发现的一个诅咒,2002年一个声称已找到墓地的美国考古队,在挖掘行动中,突然放弃挖掘,并立刻撤出蒙古国。
为什么呢?一个美国的历史与地理考古队于2002年6月获得蒙古国政府的许可,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以北200多英里的地方,挖掘他们认为可能是的墓陵地点。
然而,这个由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者伍兹以及黄金交易商克拉维兹共同组成的考古队,在遭遇一连串不幸事件后,突然决定放弃挖掘行动。考古探险队发现,墓陵的地点由一条2英里长的墙壁保护着,墙壁中忽然涌出许多毒蛇,一些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被蛇咬伤。另外,他们停放在山边的车辆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
之后,一位前外蒙古总理指责考古队的挖掘行动,惊扰了蒙古人的祖先,亵渎了他们圣洁的安息地点。考古队遭到这一连串打击后,决定立即停止挖掘行动。
据说,在1227年去世之前,曾下令不许任何人知道他的墓陵在何处。有一传说认为,有上千名士兵在墓陵完工后遭到灭口,以防止他们将墓陵地点泄露;另有800名士兵在返回蒙古时被屠杀,随后数千匹马被驱赶,将墓地的痕迹完全踏平。
那么,墓陵究竟在蒙古还是四川丹巴?传说中的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情?美国考古队当年又为什么要突然放弃挖掘?这些在没有完全结果之前,我老潘也不敢胡乱猜测!(潘衍江根据文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考古學家溫玉成悄悄赴川探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文化--人民網
考古學家溫玉成悄悄赴川探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來源:&&&&&
  溫玉成教授(左1)拜訪民間老人和高僧大德。根秋多吉&攝溫成玉教授在丹巴墨爾多寺廟考察。&根秋多吉&攝  4月29日至5月1日,中國著名佛教學家溫玉成和成都考古院研究員張雪芬在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境內探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通過實地考察后,溫玉成透露了成吉思汗陵墓為什麼可能在丹巴境內的種種跡象和考古成果。  據了解,日,溫玉成在內蒙考察察嘎仙洞時,與呼倫貝爾市委統戰部部長孟鬆林談話間,孟鬆林提到成吉思汗陵可能在四川大金川、小金川之間的話題,並介紹了一位廚師說了很多關於成吉思汗陵在四川的故事。  回到北京后,溫玉成查閱了大量相關史料、資料,分析成吉思汗的作戰路線和策略。在查閱權威文獻時發現,《元史》記載:1227年7月己丑日,崩於薩裡川哈老徒(哈老圖)之行宮,壽六十六,葬起輦谷。而《蒙古黃金史綱》記載:1227年,67歲,7月12日賓天。在汗的大地,修筑了永世堅固的八白室(今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鎮成吉思汗陵)。后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在蒙古烏蘭巴托東北約180公裡處,東經109°北緯49°)。《草原帝國》記載:日,在平涼以西地區去世,終年60歲,遺體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史書記載一片混亂,溫玉成教授感到有些棘手。  “薩裡川定位南轅北轍,成吉思汗陵墓疑案懸而難決。薩裡川倘若在蒙古,成吉思汗駕崩於此,靈車怎麼可能北行而走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鎮,即現在的成吉思汗陵?”溫玉成教授說。  又查閱《宋史》發現,成吉思汗6月駐軍清水后,蒙古軍(北兵)左右兩軍南下激戰正酣,成吉思汗難道會在清水“避暑養病”?溫玉成教授分析:“這期間成吉思汗真的在清水‘避暑養病’,真的就沒有干些什麼嗎?”  溫玉成推理分析,如果從成吉思汗進駐清水至他駕崩,這段時間以30天計算的話,日行軍約為39公裡﹔若以40天計算,日行軍約為29.5公裡。前面作戰,可能慢一些。無論怎麼說,蒙古騎兵以這樣的速度進發,是不在話下的。  根據種種跡象和記載分析,溫玉成教授提出了成吉思汗陵墓在川西的說法,也成為國內第一個站出來從學術理論分析為什麼成吉思汗陵墓在川西的學者。  在丹巴考察期間,聽說有一位叫蘭木克的神秘守山人,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據說他兩年前去世了,現在他還有一個啞巴徒弟,溫玉成懷疑:也許那位是守成吉思汗陵墓的當地人。  “這次丹巴考察,發現了墨爾多與鄂爾多有著一些關聯,成吉思汗忌日和當地節日也有很多巧合之處。同時,丹巴和蒙古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領欽寺找到的巴思八文寫的對聯是最有說服力的考古証據之一。當地活佛透露發現奇特人骨的說法也很有考古價值。這些考察資料為更進一步確認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境內的判斷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據。”溫玉成介紹。  在甘孜州丹巴縣3天的考察期間,溫玉成教授邊走邊看邊問,拜訪了大量的民間老人和高僧大德,分析了地理位置和地名,尋找收集了大量的考古資料,查閱了地方一些文獻資料等。“期待在丹巴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發現更多的奇跡。”溫玉成說。(根秋多吉)
(責任編輯:許心怡)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
發短信上手機人民網成吉思汗的陵墓之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成吉思汗的陵墓之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藏人文化网
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
&&& 4月29日至5月1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温玉成教授应甘孜州委书记刘道平邀请在甘孜州丹巴境内考察了成吉思汗陵墓之谜,通过实地考察后,温教授向记者透露:&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甘孜州丹巴境内&。这个消息,是考古界的一大新闻。这个消息,将对甘孜州历史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特推出专刊,进一步解读成吉思汗陵墓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温教授推测成吉思汗右路军进军路线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是世界考古史上的超级迷团之一。成吉思汗去世已经780多年,为探寻其历史的秘密,无数专家学者做了不懈的努力。迄今,许多秘密仍然还是&秘密&。
 && 日,日本共同社与中国新闻社先后报道家在大连的蒙古族女性乌云其其格(80岁,自称是成吉思汗第34代后裔)透露&成吉思汗墓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后,无论学界,还是网络,没有动静,都在沉默!
  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人称中国佛教考古界&四大天王&之一的温玉成教授第一个站出来从学术给出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川西。
  日至5月1日,温玉成教授和成都考古院研究员张雪芬到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考察成吉思汗陵墓之谜。记者全程采访了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温玉成教授向记者独家透露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甘孜州丹巴县境内的种种迹象和考古成果。
&&& 世界许多考古专家寻找成吉思汗陵墓780多年,最终结果一无所获
&&& 有秘密,就有人探秘。探之不得,穷追不舍。除了部分专家学者&纸上谈兵&、争辩不休外,还有许多人不远千里进行实地探寻。据说,在最近200年就有100多个考察队,四处搜寻成吉思汗陵墓之迷。就是最近20年间,这种探寻活动仍未停止,而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有些国家、有些机构甚至不惜投入、动用精密仪器、调动各种手段。但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 1939年6月,鄂尔多斯蒙古王、伊克照盟盟长沙克都尔札部()为避免亲日派德王,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将成陵移往呼和浩特。经中央批准&迁陵&于西安。路过延安时,1万多人迎送,当时毛泽东和中央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腾代远,中联部长王若飞献了花圈。国民党政府派特工,一路追随。日,中统局第一组向重庆行政院盟藏委员会吴忠信报告。自榆林电告:&查成吉思汗之遗骸在外蒙,葬处无人确知。此次所移者仅为蒙古包既幌幡及一银箱,银箱里一黄锻包袱,袱内数寸大小之方式木盒。盒内何物,无有知情。此外无它物&。
&&& 一次机缘巧合,让温教授走上了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学术之路
温教授在丹巴墨尔多寺庙考察
&&& 温玉成教授,原本无关成为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破解的学术课题,但一次机缘巧合,让他走上了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学术之路。
&&& &2010年9月23日,从北京飞往内蒙古呼伦贝尔,次日乘车5个小时,赶往鄂伦春旗,应邀考察嘎仙洞。
&&& &9月25日晚,呼伦贝尔市委统战部部长孟松林前往宾馆探望温先生。谈话间,孟先生说及成吉思汗陵可能在四川大金川、小金川之间。孟先生不但是位官员,也是一位蒙古学学者,著有《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等。为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他先后31次前往蒙古国,至于在内蒙古寻访,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但是,一无所获,陵墓之谜始终不得破解。一次,他从家住大连的一位厨师那儿听说成吉思汗葬在四川&&这位厨师收藏的几件蒙古文物,正在呼伦贝尔博物馆展览。孟先生说,关于成吉思汗陵在四川,这位厨师说了很多的东西,他文化程度不高,就是编故事,也不至于说到川西去,不可能编得这么有鼻子有眼的,非常圆融,无懈可击。孟先生问我四川方面是否有熟人能给个方便?若有,可一同实地考察。不然,在茫茫大山中寻访成吉思汗陵,语言不通,你我倘无向导,心有余而力实不逮也。&
&&& 温玉成教授从文献与考古中推理分析,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川西丹巴
记者实地采访温玉成教授
  温教授回到北京后,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资料,分析成吉思汗的作战路线和作战策略。
  温玉成教授考察权威文献时有重要发现,《元史》记载:1227年7月己丑日,崩于萨里川哈老徒(哈老图)之行宫,寿六十六,葬起辇谷。而《蒙古黄金史纲》记载:1227年,六十七岁,7月12日宾天。在汗的大地,修筑了永世坚固的八白室(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成吉思汗陵)。后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在蒙古乌兰巴托东北约180公里处,东经109&北纬49&)。《草原帝国》记载:1227年8月18日,在平凉以西地区去世,终年60岁,遗体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史书记载一片混乱,温玉成教授感到有些感到沉默。
  &萨里川定位南辕北辙,凡此等等,成吉思汗陵墓疑案悬而难决。萨里川倘若在蒙古,成吉思汗驾崩于此,他的灵车,怎么可能北行而走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即现在的成吉思汗陵?&温玉成先生说。
  又查阅《宋史》发现,成吉思汗6月驻军清水后,蒙古军(北兵)左右两军南下激战正酣,成吉思汗难道会在清水&避暑养病&?!
  温玉成教授说:&从农历6月到公历8月18日,一个多月之间,成吉思汗真的在清水&避暑养病&,真的就没有干些什么吗?&
  查阅有关元史资料,确实到农历6月为止,没有了下一步的信息。现在大多都是&专家&,研究元史的,不怎么倚重宋史,研究宋史的,不怎么倚重元史,即使宋史说了元史的事儿,也不怎么当回事儿。
  从《宋史》曹友闻、高稼、陈寅等传记中,温玉成教授理出农历6月至公历8月18日蒙古军左、右两军南下作战之路线图&&左路军(东路军):清水&&凤州&&河池&&略阳(沔州)&&大安军&&广元(利州)&&剑门关;
  右路军(西路军):清水&&天水军&&西和&&武都。
  在西和,右路军分军进击略阳,与左路军会合,一路南下作战,声势浩然,与宋军激战酣然;
  右路军剩余部队自西和南下,《宋史》言及其&逼近武都&之后,这支部队竟然就此悄然消失,无影无踪了!
  左路军激战正酣,右路军为什么悄然蒸发?温玉成教授给出了&大胆猜想&中的右路军&消遁&路线图:武都&&文县&&南坪(九寨沟)&&忒刺(松潘)&&黑水;黑水分军,一路至马尔康&&大金川&&丹巴,一路至小金川至丹巴,丹巴合军,也许继续前行了一段路程(见图中虚线部分)。温教授说:&我在丹巴考察时也得到证实,当地一位活佛透露,曾经老人们讲,蒙古骑兵路过嘉绒的故事,也给当地流下蒙古后裔的很多故事。&
  温玉成教授推理分析,如果从成吉思汗进驻清水至他驾崩,这段时间以30天计算的话,日行军约为39公里;若以40天计算,日行军约为29.5公里。前面作战,可能慢一些。无论怎么说,蒙古骑兵以这样的速度进发,是不在话下的。
  蒙古军为什么去川西,去丹巴?去丹巴干什么?
记者考察实地采访
  温玉成教授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蒙古军的惯用战略,灭金国,也是沿着伏牛山南下,到今日禹州与金兵展开决定性的三峰山之战,而后拿下都城开封的;灭南宋,也是绕道西边,先进行了具有决定性的襄阳之战的。成吉思汗要到大渡河去,寻找灭南宋、灭大理之前的大本营。松潘在1253年成为忽必烈征伐大理的三军大本营,当有赖于成吉思汗的这次经营。&左路军激战宋军,无非是掩护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大约1000骑精兵,前往大渡河寻求灭南宋、灭大理的前哨阵地。何况当时的川西,不是南宋与大理的管辖区域,其尚在分裂之中的吐蕃管辖下,他的行军,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成吉思汗的行军路线,对于步兵来说,行军也许是异常困难的。对于骑兵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因为这一线,都是游牧区。不能以&行路难&考量军事行动。工农红军从这儿走过,成吉思汗的精锐骑兵倘若不能征服川西山川,岂能征服天下?不可小瞧成吉思汗的军事天才与战略胆识,不然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不会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录,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这位令人惊异的领袖的成功,让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温教授说。
  从当时的形势看,西夏已亡,金已求和,灭在旦夕。大理与南宋,成为成吉思汗的战略重点。作为伟大的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此时南下川西,到大渡河畔寻找战略大本营,乃是当务之急,亦是英明之举。
  成吉思汗死在大小金川,只能安葬在丹巴墨尔多神山周围
温教授在丹巴中路考察石棺墓
  蒙古人没有祖陵概念,如果那么多蒙古族帝王都归葬在一起,蔚然成群,不可能到现在连皇陵的影子都找不到。&是故,成吉思汗病死在大小金川,葬在墨尔多神山周围应是可能的。蒙古人认为死就是升天,死者不能打扰,否则不能升天,是故迁葬是不可能的。在大小金川,骑兵易行,灵车难动,而运送成吉思汗金体,按照规制,必须使用灵车与仪仗。在大小金川,这些条件,显然都是不具备的。成吉思汗死在大小金川,只能就地安葬。况且时值夏天,运送尸体出川,难有防腐措施,当不可为。成吉思汗遗嘱与拖雷临时决定,都应为就地安葬。安葬地方按照蒙古习惯,应该葬在风水宝地。而墨尔多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周围有62座山峰围绕着墨尔多主峰。主峰周围有108个修行迷洞。埋藏在哪个洞里谁知道呢。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人的高明,因为他们埋葬成吉思汗,就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关乎成吉思汗陵,有很多秘密,但是都不能说&&这是蒙古族群必须坚守的秘密。&温玉成教授说。
  蒙古国前任总统巴格班迪曾云:&根据成吉思汗传授的遗嘱,他的陵墓永远不让活着的人知道。我们应该遵循成吉思汗的遗嘱,不要找它。让它永远成为&谜&。那些愿意去猜的人,就让他们去猜吧。&
  温玉成教授说:&我也曾经为此保守秘密,但是,现在终于有人愿意开口了,似乎不再只是&猜&了。这倒合乎孔夫子所言的&礼失而求诸野&,民间会沉淀着惊天绝密,墙总要漏风的。&
  温玉成教分析,依据《元史&祭祀志&国俗旧礼》记载:成吉思汗墓应有如下文物&&
  木棺&&整木中间挖成人形、契合为棺,金箍四条固棺;
  皮帽、貂皮袄、靴袜、金腰带;金壶、金瓶、金盏、金款子;黄金饰鞍辔的马匹(祭祀战马饰黄金鞍辔);
  墓穴五里之外有&烧饭&处,埋有祭祀马、羊等。
  温玉成教授说:&如果丹巴境内发现上述特征的古墓,断定是成吉思汗陵墓。&
  温玉成先生请记者传递他的严正声明:
&&& 即使此次真的找到了成吉思汗下葬之陵地,亦必须由政府主持,由考古学家进行科学的调查、清理,加以确认;反对任何人凭兴趣去发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成吉思汗陵应永远保持自然清静的现状,不要去打扰征战一生的伟大的成吉思汗。
&&& &这次甘孜考察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丹巴的考古证据,为下一不的考察提供了重要依据&
元末明初的寺庙和新蒙文
&&&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成吉思汗川西墓地的位置,是乌云其其格从祖辈开始,通过口头传承至今的,家人每4年都会拜祭一次。根据她的描述,民间历史学者滕木其乐去年7月赴当地调查,确认了洞窟的入口。温教授也委托丹巴当地公安和旅游部门打听滕木其乐的消息。但当地住宿登记博上还没有查到任何线索,也许住民间客栈和老百姓家里。
&&& 温教授在丹巴询问到一位名叫兰木克的神秘守山人,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但他两年前去世了,现在他还有一个哑巴徒弟,温教授怀疑:也许那位是守成吉思汗陵墓的当地人。
&&& 温教授在丹巴考察期间,拜访了许多民间老人和高僧大德,分析了地理位置和地名,同时寻找了考古资料,查阅了地方文献。
&&& 丹巴考察结束后,温教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次丹巴考察更进一步验证了我的推理和分析,实地考察时发现了墨尔多与鄂尔多有着某中关联、成吉思汗忌日和当地的节日也有很多巧合之处。同时,丹巴和蒙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领钦寺找到的巴思八文写的对联是最有说服力的考古证据之一。当地活佛给我透露的关于发现奇特人骨的说法也很有考古价值。我十分满足这次考察活动,这些考察资料更进一步确认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境内的判断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期待丹巴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生更多的奇迹。&
相关链接 1
  温玉成,黑龙江省宾县人,1939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洛阳龙门石窟工作。1999年退休。历任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现为龙门石窟研究院顾问;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台南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敦煌研究院及玄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温玉成在佛教考古、美术史及佛教史领域发表重要论文120多篇及多部学术专著。完成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中日专家合作的《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两卷(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的中国美术全集六十卷本之一的《龙门石窟雕塑》卷;主编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四百卷本之一的《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龙门卷》。温玉成的专著《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1994年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被译成韩文在汉城出版。专著有:《少林访古》、《追溯遥远的往日》。是资深的佛教文物鉴定专家,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
相关链接 2
&&& 对成吉思汗陵墓的历次考察
&&& 日本考古队()特别是1989年8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江山波夫作为日本、蒙古考古联合学术调查队队长在古尔班格勒调查成陵。1990年&&1993年,耗费1亿美金购买蒙古草原TM卫星图像,还动用航测直升机,将肯特山以东草原作拉网式勘探,深达30m,总面积达1000km2,找到了3500座13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但没有找到一座皇陵,当然也没找到成吉思汗陵。2004年又派调查成陵,毫无结果。
&&& 美国考古队 1995开始,以克拉维兹教授为首,动用遥感卫星及GPS定位系统和更大清晰度卫星图像,详细分析蒙古国东部地区,寻找数年,也是一无所获,最后认为:成吉思汗陵墓应在中国内蒙古地区。
&&& 中国考古队 我国内蒙等地的考古学家同样寻找了数年,仍然没有任何进展。2000年5月,由6人组成的&寻找成吉思汗&台湾民间探险队,在蒙古国进行长达82天、1769公里的探寻,没有新的发现。1939年6月,鄂尔多斯蒙古王、伊克照盟盟长沙克都尔札部()为避免亲日派德王,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将成陵移往呼和浩特。经中央批准&迁陵&于西安。路过延安时,1万多人迎送,当时毛泽东和中央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腾代远,中联部长王若飞献了花圈。
&&& 国民党政府派特工,一路追随。日,中统局第一组向重庆行政院盟藏委员会吴忠信报告自榆林电告:&查成吉思汗之遗骸在外蒙,葬处无人确知。此次所移者仅为蒙古包既幌幡及一银箱,银箱里一黄锻包袱,袱内数寸大小之方式木盒。盒内何物,无有知情。此外无它物&。这种种迹象没有找到成吉思汗真身。
&&&&&&& ( 甘孜记者 根秋多吉& 文/图 专题报道)
作者:根秋多吉编辑:华锐·索南
更多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的陵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