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世界关于缠足图片

当前位置:&&
世界十大被遗弃的恐怖习俗 切腹殉葬缠足活人祭祀
殉葬是印度一种葬礼习俗。但是在如今的印度殉葬是十分稀少的,并且认为殉葬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在葬礼仪式中,死去丈夫的寡妇为了向其丈夫贡献自己而跳入焚烧丈夫的火堆中自杀。
人们猜测殉葬的做法是殉葬者心甘情愿的,根据现有的资料也证实她们大多数人都是十分自愿的。在一些社会中人们期望寡妇能够陪葬,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殉葬是一种强迫制度。社会给她们施加压力,期望她们去殉葬。
在现代社会就此已经展开激烈辩论,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寡妇在失去丈夫后对生命失去的期望,尤其是她没有孩子的情况下。不管怎样,同样也有不同意寡妇殉葬的例子,他们作出积极努力并防止此类死亡。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缠足剖腹活人祭&世界8大骇人恐怖习俗(图)
&&&&&来源:&&&&&日15:42&&&&字号:|
缠足剖腹活人祭世界8大骇人恐怖习俗
在一千年之前,缠足是中国在年轻女性中实行的一种习俗。此项风俗始于十世纪,终于二十世纪早期。
(责任编辑:王瑛)
分享文章到: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转载]2016年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知识专题整合】
【课标要求】
1、了解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命题规律】
本单元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是新教材新增内容,是以往高考的空白,在未来的高考中必有体现。并与当今世界形势结合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突破方法】
一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要突出三个重点:近代以来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现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政策。
【考纲解读】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海高考试卷中曾经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过。2007年广东卷第10题考察了晚清上海的饮食和26题考察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山东文综卷27题文明史观材料题和2014年全国新课程卷1大众传媒的变迁材料题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重点关注:
①复习时应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意义。
②将交通工具的变化与两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整体把握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变迁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引言分析】
近现代以来我国人们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市生活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考试说明】
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知识梳理】
一、近代社会生活:动荡中变化(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变化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
②内因:A、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B、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着发生;C、政府的提倡: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推动。
2、变化表现:
①衣:长袍马褂(传统服饰)——→洋布、洋装、西装(鸦片战争后)——→中西合璧:中山装(辛亥革命后)——→五花八门:旗袍、西服、粗布大衫、学生装、裙子等(20C20Y以后)
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但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
【合作探究】举例说明中国服饰变化的特点。
特点:既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如中山装的造型: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依据国民党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督,将前襟设计成五粒扣子;袖口的三粒知子代表国民党立国的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②食:丰富的传统饮食(粗食、满汉全席)——→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也为百姓所接受。
③住:传统平房或深宅大院——→鸦片战争后:A、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里,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B、一些官人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风俗: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A、解放妇女:废止缠足、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
B、婚丧仪式:大城市里婚丧仪式也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C、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D、历法节日: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 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历史纵横】“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兴起。
主要原因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式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打碎了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与之共存的等级服制也随之废弃。1912年民国政府颁法令,要求废除男子蓄发、女子缠足等陋习,一时剪辫、放足成为当时社会的风气。1929年民国政府又颁《服饰条例》,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中山装夏天为白色,其他季节为黑色;妇子礼服为袄裙和旗袍两种。这种以政府法令形成推行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服饰条例对传统等级制度和礼俗的涤荡是猛烈而彻底的。
2)农村:落后、封闭,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如磐石。
3)变化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近代化特征。
①它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②它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它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④它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土不洋、中西合璧——中山装、旗袍)。
【知识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A、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B、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C、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变化的原因:
①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②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③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④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结果;⑤广大人民的积极劳动;⑥与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2、概况:三个阶段
①建国初期: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人民当家做主,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②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总体较低——原因:生产力低下,人口多,极“左”思潮的影响。
③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A、衣:从封闭走向开放,服装颜色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B、食: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健康。从粮食等统购统销——“菜篮子工程”。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
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底开始实施):原因: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一些不法的投机商贩借机哄抬物价,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供求矛盾。措施:政府相继对粮食、食用油、棉花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作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C、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D、习俗(行):政府实行双休日、又延长了节日休假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知识归纳】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后
服饰:服装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学法引领]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大趋势:从封闭守旧逐渐文明开化。
两个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和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三大阶段:近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后。
四大内容:衣、食、住、行。
[学法引领]
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易混易错点警示】
1、近代西式服饰传入后,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与中式服饰并行发展。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允许臣民自愿剪发的是清政府,不是民国政府。
清朝末年,清政府就允许臣民自愿剪发,这与民国政府不同,民国政府是强行剪发。
3、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但没有在全国大规模推行。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虽然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但并没有推行到全国。大规模推行“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
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之最: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地域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疑难解惑】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原因
(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⑴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生产力的提高;⑵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⑶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⑷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⑸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
西装流行的原因: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讲,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知识要点】
中国近现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不同变化及其原因。
①近代: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只是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变化,而广大的农村几乎没有进入近代生活,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原因:受外国侵略的影响,西方列强最早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并且东南地区受西方思想,特别是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大,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经济比较落后等。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日益改善,但到改革开放前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因: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特别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原因有:生产力低下、人口多、极“左”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结果;广大人民的积极劳动;当然也与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②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③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民愚味落后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从服饰、饮食和住房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并简要概括变化的特点。
变化:①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继而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更促使青年学子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起来。②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在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特点:开始西方化,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变化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城市发生重大变化,而广大农村变化不大。
【重难点突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1)变化表现:①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②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③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④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②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宣传文明、进步和民主,也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放在首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典例1】下列对中国近代服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服饰改革的潮流首先从政府官员开始兴起
B、清政府始终反对进行服饰改革
C、民国期间新服饰逐渐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D、中国近代服饰完全被西化
【名师点睛】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后,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等,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服饰改革的浪潮从民间悄然兴起。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对军服等进行改革。但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据此分析,ABD三项都是错误的。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答案】C
【配对练习】
1-1.[拓展题]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B、注重环保、卫生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C、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政府鼓励职工加班
D、逛商场、看表演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实行又休日,不提倡加班。【答案】C
1-2.[易错题]下列对近代服饰风格演变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②政府倡导推行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③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
④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洋装与传统服饰并行,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④叙述错误。【答案】B
【历年热门考点透视】
考点1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热门依据】这一部分是近两年来命题者关注的焦点,在2007年广东卷第10题考察了晚清上海的饮食和26题考察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山东文综卷27题文明史观材料题和29题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材料题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重点关注:①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意义。②从整体去把握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预计在2013年的高考中仍将延续上述趋势。
命题角度一& 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物质生活的影响
【真题1】(2007&广东历史卷)“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品香”“西洋风味”等,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在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答案】B
【真题2】(2007天津文综)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注意材料中的“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反映的是中国人学习西方过程中,只是注重了外表的穿,而没有学会西方的本质的东西。【答案】C。
命题角度二&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真题1】(2008宁夏)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析】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本来是中国的民族文化,而采用西方的公历为“元旦”,则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真题2】(2008江苏)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材料的话意思是西方男医生接生,但在中国不太合适。应该男医生给男的看,女医生给女的看。体现出到1869年,中国虽然由于列强的入侵,被迫开放,思想受到西方的冲击影响,但是还是比较保守。【答案】A
【真题3】(2007&上海卷)“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材料的中的“阳历兴,阴历灭。天足兴,纤足灭”等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事情。【答案】C
命题角度三&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查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真题1】(2008年山东文综)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参考答案】
变革的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2分)
新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参考答案】
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立意是文明史观,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着重考查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思考角度应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特别是第二问,分析家庭伦理观变化的原因时,需结合梁启超那个时代的背景,寻找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的具体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还要注意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第四问,则是凸现家庭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设题引导考生认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本题还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真题2】(2008年山东文综)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参考答案】
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曲折的历程。第(1)问“现象”应据材料进行概括,可从地域、观念来进行分析,原因应从观念、思想上去分析;第(2)问原因应联系其存在的原因,再从政治、经济方面去阐述。
【新题追踪】(11汕头金中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上海档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1)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
【参考答案】
原因:①上海是最早遭到侵略的地区之一。②外资、洋务、民资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工业(经济)基础较好。③近代企业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④报刊的发行和阅报风气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⑤上海人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
(2)指出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海近代化进程的认识。
【参考答案】
结果:上海成为一座具有近代化色彩的城市。(或答出带有西方文明色彩的城市等)
认识:①西方列强侵略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性。②近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具有进步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名师指引】从年高考看,本专题各种题型均有涉及,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区域。在复习过程中应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特点、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表现和原因;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去重点复习。近代无论是社会生活的变化还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实质都是工业文明对我国社会冲击的结果。图文材料选择题和新情景设置是新课标背景下高考命题的趋向,应多关注。
〖限时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入括号内)
1、(2008年惠州质检)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 &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
&&D、列宁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日常生活入手。中西合璧的服饰有中山装、旗袍。【答案】A
2、(2008年青岛质检)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饮食方面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
B.吃西餐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习惯
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影响
D.西餐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已经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B是不正确的。【答案】B
3、(2008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主要是(
A.对全社会妇女的尊重和保护
B.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
C.否定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追求与落实男女平等的理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临时政府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是为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
4、近代被中国大城市广泛接受的西方礼仪有(
① 不缠足 &&&②
握手& &&③
鞠躬& &&④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近代被中国大城市广泛接受的西方礼仪是握手、鞠躬。郊游是改革开放后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答案】D
5、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A.实现李白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6、(原创题)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装的有可能是(&
A、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B、内地学校里的生员
C、乡下的土财主&&&&&&&&&&
D、洋行里的职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和广州、上海等地穿上西装的先后顺序为买办和留美幼童。故洋行里的职员有可能最先穿上西服。【答案】D
7、最早颁布“废止缠足”法令的是(
A、晚清政府&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政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答案】B
8、(2008年广东虎山中学质检)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禁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解析】诗中前面两句说的是服装的变化,后面说的是脚的变化。反映的就是易服和禁止缠足。【答案】B
9、(2008年广东虎山中学质检)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关键词“文绣是溥仪的妃子,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与溥仪解除婚约”
说明了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D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答案】B
10、1920年,有位晋商到广州考察经商事宜,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进出商业公司
B.随身携带粮票,购买面包
C.到西餐馆就餐,品尝法国干红
D.当地的商人称呼他为“先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关键词“1920年”;B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对食用油、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定量供应,稳定物价。
11、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新式文明婚照
(20世纪20年代)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理解能力。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知道服装、发式、礼仪和足都有变化。【答案】A
12、(2011年12月阳江质检)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中国人拍的电影出现于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与维新运动期间时间不符合,故①不可能出现。【答案】C
13、(2008年广东虎山中学质检)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解析】ABD中的所有内容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C中的内容是在文革中出现的,与题干相符合。【答案】C。
14、(2014·济宁期末)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
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解析]这则启事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已经出现了近代照相业,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已经影响了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照相业
“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仅凭该广告也不足以说明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而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帝国主义,材料也没有体现半殖民地的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
15、(2014·广东十校联考)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此题应选D项。[答案]D
16、(2014·孝感一模)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解析]近代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把“啤酒”称为“卑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之外的补充,说明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已被西化”“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崇洋媚外观念”等信息,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
17、(2014·江西省新课程适应性考试)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
A. 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
B. 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
C. 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
D. 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
[解析]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选A项。其他选项呈现的对应是正确的。[答案]A
18、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①正确;“莫不以洋为尚”说明②正确。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④不正确。[答案]A
19、《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周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清朝末年&&&&&&&&&&&&
B.20世纪40年代
C.民国初年&&&&&&&&&&&&
D.20世纪50年代
[解析]材料反映在婚礼现场,有人穿满清礼服,也有人穿西服,出现了中西服饰并存的局面。西式生活方式传入,固有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最有可能是在民国初年。
2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由题干中的命令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想在“称呼”上实现平等,但现实中无论是作为裁判官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是作为普通公民的被告均沿袭前清称呼,这体现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答案为D项。[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原创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1.自由恋爱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参考答案】
不同:观念: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事件等信息,要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把它放在跟教材相吻合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2、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美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称他们为“猪尾巴”。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幼童们又极喜欢美国的体育运动,而辫子有时会带来很多麻烦。&&&
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描写道:“这许多孩子们的装饰,除了拖着一根辫子,与我们无异。当他们踢足球的时候,将辫子塞进内衣里,有时候缠在头上,辫子一闪开,对对手的诱惑过大”。有的幼童将辫子盘在头顶,用帽子使劲压住,生怕美国人看见,极个别胆大的幼童索性将辫子剪掉,见中国长官时则用假辫子蒙混过关。但时间久了,难免不露出马脚。谭耀勋、容揆等人就因为剪掉了辫子被开除。他们知道回国后有杀头的危险,就隐藏于美国,拒不回国。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就以留美幼童剪辫为由,诬蔑他们政治上不合格,要求清廷将幼童中途撤回。结果使中国首批留美生的留学活动中途夭折了。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说明: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悖的落后社会习俗,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所以剪掉辫子、脱去长袍,这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趋势,无疑是进步的。
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妇女缠足。但禁止妇女缠足却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这在大城市实施的较好,在农村仍然没有停止。为什么?
【参考答案】
农村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的统治仍处于落后、封闭状态。在中国的城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中国落后的农村的变化还是微弱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4、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
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
(1)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
【参考答案】
缠足的陋习使妇女行动不便,肉体极度痛苦,甚至可能使人致残、致死。
(2)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
【参考答案】
“三从四德”,丧夫的妇女不能再婚、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做官等。
(3)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
【参考答案】
开始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已经开始反对缠足。这种变化开始发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4)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西俗、西政逐渐被国人接受;加上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又大大推动了西俗在中国的传播。
5、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说说清末民初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参考答案】
①中西方服装并存;②由于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中西餐并行于世;③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④近代婚姻风俗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丧葬礼俗由土葬改为火葬;其它社会风俗也表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6、阅读下列材料: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1)请概述材料内容。
【参考答案】
清朝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再沿用类似称呼。而先生、君等称呼不仅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共和国家。
(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
(3)你认为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
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通过学习,你认为近代西方人的衣、食、住、行观念能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并流行开来,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由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社会发生剧烈震荡。在西方滚滚浪潮的冲击下,很多人愿意抛弃代表着旧社会的一些习惯。而且,在民国初年,成熟的社会风尚尚未出现,在接受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
②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8、观察下列图片。
《老建筑与它的百年邻居—上海徐家汇掠影》
问题: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和汲取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A:大片的农田、稀疏的建筑、教堂(或西式建筑)、小路……以农业为主,但已可看到西方的影响:
B:现代化的建筑群、灯光(或夜景)和道路,保留着原先的教堂(或西式建筑)……呈现繁荣景象。
A—B:跨时代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特征
9、(2005·上海·30)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原理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6分)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4分)
【参考答案】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人人心。
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2分)
【参考答案】所拟题目规范、切题。
10、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宣发布示谕,痛斥下跪请安的礼俗:“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进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同年春,江苏巡抚陈夔龙也通令全省,在废除跪拜礼的同时,禁止在公札中使用“卑”字。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废除跪拜请安礼风行全国。
请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下面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要求:①尽可能多方面分析原因。②分析原因时要有理有据。
旧习难改:本月十四日(指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晋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莅止,而一种媚气自生,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
——《大公报》日
①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合理分析。(1分)
【参考答案】
尽管在制度上予以废除,但等级尊卑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根深蒂固。巡警见到大臣就“媚气自生”。
②根据材料提出两个合理分析。(2分)
【参考答案】
作为政府本身也持有很严重的尊卑观念,如军部大臣见有巡警给他下跪请安,他认为是理所应得,“但颔之而已”。
③根据材料提出三个以上合理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废尊卑,求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尽管有军部某大臣、某巡警这样的人物,但作为广大旁观的群众,对这种现象是“无不窃笑”。
④启示方面的回答合情合理的。(1分)
【参考答案】
废除跪拜请安礼的改革是从沿海省份开始做起的,《大公报》报道的事情发生在北京,可见当时京城的封建思想仍十分严重。
启示:思想变革的艰辛;思想变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的变革与思想的更新不一定同步;等等。
根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这道题目有四个以上的答案,而评分标准只要求考生能够回答出三个层次就可以得满分,所以我们把它定位为中等难度的题目。
11、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主张易服、剪辫。
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
“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第(1)问,考查维新思想,阅读材料一获取有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第(2)问,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结合所学知,阐述中山装产生的背景。第(3)问,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其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009广东理基,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解析】C&&
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
2.(2009浙江文综,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试卷总体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较难。
【解析】这是一组图片类试题,首先要注意从图片中提取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题干限定语对题肢进行取舍。四个备选项都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教育、发型、婚俗、交通,通过对比所学知识发现,“反清革命色彩的”只有发型──剪辫子。清末民初,辫子成了落后、愚昧的象征,剪辫子成了全国范围内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的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答案】B
3.(2009广东单科卷,
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答案】C
4.(2007广东卷,
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解析】以诗入题,通过新材料,设计新情景,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材料信息提炼的能力,考查的是新增的知识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生如果对课本比较熟悉,就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B,也可以通过提炼材料信息“西洋风味”、“
刀叉”、“ 香槟酒”,从而判断题目讲的是洋餐,然后推断出正确答案。
5.(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析】D&
&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本来是中国的民族文化,而采用西方的公历为“元旦”,则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6.(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解析】A&
&材料的话意思是西方男医生接生,但在中国不太合适。应该男医生给男的看,女医生给女的看。体现出到1869年,中国虽然由于列强的入侵,被迫开放,思想受到西方的冲击影响,但是还是比较保守。
7.(2011·天津文综·T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B.年
&&&&&&D.年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辛亥革命的影响。
【精讲精析】选C。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这一系列的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A、B两项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D项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8.(2011江苏单科T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图片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并结合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理解。
【精讲精析】选B。图片广告提高“时髦男女”说明广告主要宣传其时尚功能,故③不准确。从图片本身并不能反映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故④理解有误。“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表明国产“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也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故①②都是正确的,答案为B。
9.(2011·福建文综·T13)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思路点拨】本题以土尔其的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较大,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命制没有明确的知识考点依托,更多的是对某项学科高考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福建新课程高考关注借助新颖材料考查学科某项能力的趋势。
【精讲精析】选A。本题的时代背景是土尔其凯末尔革命中的政教分离。从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遭遇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同时“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反映了人们依旧可以进行作礼拜祷告,是传统的体现,故选A项。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项。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传统也没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项。D项中所谓的信仰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
10.(2011·浙江文综·T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思路点拨】本题从社会史的角度考查婚姻习俗的演变。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
【精讲精析】选A。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1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在偏远封闭的地方受西方生活方式很小。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答案】C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1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13.(2012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题意的选择题。首先,理清材料信息,“大人”“老爷”等旧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依然没有改变。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本题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习俗的演变的复杂性。辛亥革命后,虽然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绝前清老爷、大人等有尊卑等级的称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依然对旧的称呼习以为常,足见封建等级观念的顽固性,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
1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15.(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成都(﹪)
北京(﹪)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考点】本题以史学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信息与准确解读的能力。
【解析】从表2中吴虞在成都主要消费是在衣食住宿上,而在北京的主要消费是在娱乐享受上,说明其消费结构有所变化,C项正确,表2仅能反映吴在两的消费情况,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16.(人民版2012年天津卷)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
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7、(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8题)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考查点】近现代的服饰变化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从材料“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可知,维新思想家认为,变革服饰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意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使人们逐渐接受“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故应选B项。【答案】B
19、(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
20、(2014·北京文综·17)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学生依据图片信息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中一些人物已经剪去发辫,反映出辛亥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故②正确;风俗画中已经开始利用电灯照明,反映出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照明手段的变革,故③正确,由此选择B项符合题意。
21、(2014年高考上海单科卷23题)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后期
【解析】20世纪初期,受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条例,提倡移风易俗,妇女解放运动,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子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选C项。【答案】C
22、(2014·安徽文综·13)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传播媒介报纸对生活风尚的报道,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的信息“《申报》刊载《西装叹》”即可选出D项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A、B、C三项不能正确反映题意。
23、(2014·浙江文综·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军入关后,受满族习俗的影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朝要求全国蓄辫;民国初年,出于反对专制统治的要求,政府强行剪辫。这说明某些生活习俗与政治生活相联系。故选B项。A、C、D三项不是两图反映的主题。【答案】B
24、(2014·浙江文综·17)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从“某报截图”可知反映A项,从“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反映B、D两项。从“中国江南险要图志”“钦定”等信息可看出反映的是中国文明之演进,而非世界文明之演进。【答案】D
25、(2014·福建文综·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本题以民国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联系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成为时尚反映了民国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选B项。A项错在“完全西化”,C项材料未体现,D项与设问中的“社会原因”不相符合。【答案】B
26、(2014·江苏历史·6)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可以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洋,还保留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这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选C项。
27、(2015年高考北京卷T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解析】本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近代的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统,指的是清政府建立后对朋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是为了革除清政府的藩篱,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了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A
选项,与西斱文明对接,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的农民起义,不存在与西斱文明的对接。C
选项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太平天国时期还未强调民主自由的思想。D
选项,太平天国借助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提到宗教信仰的问题。所以,正确答案是B。【答案】B
28、(2015年高考四川卷T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正确;CD的“国人尚未”、“决定时人”,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出,带有夸大性,排除。B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9江苏卷,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
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
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参考答案】
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
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解析】本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试题设计较好,既有⑴、⑵问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也有第⑶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很好体现了高考考试目标的要求。
2、(2012年上海历史,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答案l: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答案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答案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
答案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
答案4: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
3、(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T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法定节假日天数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缠足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