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曲轴时规齿和凸轮轴与曲轴转速关系时规齿不一样大

曲轴正时带轮是什么?和曲轴正时齿轮一样么?_百度知道
曲轴正时带轮是什么?和曲轴正时齿轮一样么?
曲轴正时齿轮和凸轮轴正时齿轮是怎样工作的?怎样联系起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一样,一个是齿轮,一个是皮带轮,齿轮装在齿轮室里,皮带轮装在外面。 曲轴正时齿轮和凸轮轴正时齿轮是按照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来设计的,也就是说,曲轴带动活塞运行时,通过正时齿轮及轮系,凸轮轴驱动进排气门及分电器与活塞的各运动冲程相对应,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采纳率:5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正时齿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正时齿轮正时标记看不清时的装配方法-汽车齿轮,排气门,转动凸轮轴-汽车维修保养行业-hc360慧聪网
&&&&曲轴正时齿轮和凸轮轴正时齿轮在修理装配时,若两正时齿轮均有正时标记,由于齿轮与曲轴的位置关系已由键槽确定,因此只需将两齿轮正时标记对准装入即可。当发现两正时齿轮的正时记号模糊不清或无记号时,如果知道进排气门的配气相位角度,则可采用下述方法装配(该方法对大小车型及柴油车均适用,只是测量部位和安装方法有所不同)。
&&&&在测量之前准备一个磁力表座和一个百分表,将整个配气相位各连接关系及气门间隙调整好,把曲轴正时齿轮脱开,装配时可按下列4步进行。
&&&&1、将第一缸活塞置于排气行程上止点位置。撬动曲轴飞轮,使飞轮与飞轮壳上的正时标记点对齐,这时可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撬动飞轮观察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变动情况来判定第一缸活塞是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还是排气行程上止点。当进排气门摇臂均无变动时,即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当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将飞轮转动360°,使飞轮和飞轮亮上的正时标记点重新对齐,第一缸活塞位置即为排气行程上止点。
&&&&2、确定第一缸排气门位置关闭点。转动凸轮轴正时齿轮,当看到第一缸排气门由开启到关闭后即停止转动,把磁力表座靠在排气门附近,装上百分表,将百分表触针抵靠在气门摇臂上,然后按照关闭时相反的方向转动凸轮轴正时齿轮,当百分表开始转动的一瞬间即停止转动,这就是排气门的关闭位置点。
&&&&3、确定排气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对应活塞所处的位置。因为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比为2:1,所以排气门迟闭角所对应的弧长为720/2πRθmm(其中R为曲轴半径,θ角为排气门迟闭角),此时顺时针转动飞轮,使飞轮由排气正时标记点转过720/2πRθmm的弧长,这时活塞所处的位置和排气门关闭时的位置相对应。
&&&&4、转动凸轮轴,使第一缸的进气门杆和挺杆相接触,装上曲轴正时齿轮,这时即可保证两正时齿轮的正确装配位置。
&&&&若不知道进排气门的开闭角度,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加以确定。转动曲轴正时齿轮,使第一缸活塞位于上止点(排气行程上止点或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然后将曲轴正时齿轮取下,转动凸轮轴正时齿轮,使第一缸的进排气凸轮顶点都向上或向下,两凸轮轮廓线保持水平线,并成为“上八字”或“下八字”形状,在此位置装上曲轴正时齿轮即可保证正确的装配位置。
想让您的事业成功吗?
网上赚钱成功三步曲
让生意火起来!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发动机配气正时的装配
对于不同配气机构的传动方式,其装配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下面,利用常见的几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传动方式,对不同传动方式的结构及配气正时的装配进行分析。
配气机构的传动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型式:
一、齿轮传动
在下置或中置凸轮轴驱动的顶置气门布置中,通常采用曲轴正时齿轮直接或通过中间轮带动凸轮轴转动的型式。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正时齿轮齿数与凸轮轴正时齿轮齿数之比为1∶2,即曲轴转2 圈凸轮轴转1 圈。这种传动方式简单可靠,承载大,噪音较小,被应用在低速的下置式或中置式凸轮轴的传动中,目前车辆使用的中、大型柴油发动机广泛运用此类传动方式。对于齿轮传动方式的配气正时的装配,首先要找到齿轮上的装配标记,装配标记通常是在齿轮上打出凹陷的小点或利用字母进行标记,中间齿轮上会有2 个装配标记,1 个与曲轴齿轮对齐,1 个与凸轮轴齿轮对齐。其次,将曲轴旋转至第1 缸处于上止点位置,上止点位置可通过曲轴飞轮上的记号或利用百分表来确定,从而确定曲轴齿轮的标记位置。第三,将中间齿轮上的与曲轴齿轮对齐的标记对正,安装中间齿轮,使两齿轮啮合。第四,对齐中间齿轮与凸轮轴齿轮啮合标记,安装凸轮轴齿轮。
二、正时齿形带传动
现代高速轿车汽油发动机,广泛采用齿形带传动的型式。齿形带的内层是高强度玻璃纤维,外部为氯丁橡胶与帆布的组合体,耐磨耐热。齿形带的初始张力,取决于张紧轮弹簧的调整,其传动的稳定性靠皮带的内齿与曲轴、凸轮轴正时齿轮啮合得到保证。齿形带传动的特点是不需要润滑,工作噪声低,结构质量轻,制造成本低。齿形带的寿命仍不及链条,一般要求10 万km 更换一次,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存在齿形带突然折断的故障隐患,会造成凸轮停止转动,顶开的气门保持开启,而曲轴仍在旋转,此时就很可能发生活塞顶撞气门,造成气门顶弯或活塞损伤等严重事故。对于齿形皮带传动方式的发动机,曲轴皮带轮与凸轮轴皮带轮通常都有装配标记,在装配时首先把1 缸活塞转到上止点,对正凸轮轴的正时标记,正时标记常在气缸盖靠近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位置,如果是2 个凸轮轴正时齿轮,2 齿轮之间也有对正记号。然后将正时皮带一端用手固定在曲轴齿轮下端,在将正时皮带从右侧一次绕过中间齿轮(有水泵驱动轮的也要同样绕过)到凸轮轴正时齿轮,在这一过程中要拉紧皮带,最后安装张紧轮。安装完毕后转动曲轴2 圈,查看曲轴、凸轮轴的正时标记是否对正,如不对正,需要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装配。在装配的过程中皮带保持清洁,不能粘上油污,安装时皮带上所标示的方向要与发动机旋转方向一致。
三、链传动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断提高,气门组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使整个配气机构工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下降,振动、噪声加剧。轿车发动机大部分都将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凸轮轴通过摇臂驱动气门,大大减轻了配气机构往复运动质量,特别适用于高速发动机。而链条传动使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距离比较自由,只要保证链条在链轮上有一定的包角,链条有一定的张力,运转中不会脱链,不会抖动。链条传动系统中通常采用单列链结构,为了防止链条抖动,链传动装置中都设有导链板和张紧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链条传动比较简单,特别适用于顶置凸轮轴的配气机构。现代在轿车发动机大多数采用双顶置凸轮轴,加上链条传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特点,使链传动成为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驱动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大部分的链传动方式的装配与皮带传动方式的安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需要对正曲轴、凸轮轴齿轮上的正时标记,如图4所示。有些发动机在链条上也有标记,在装配时链条上的标记要与凸轮轴正时齿轮上的标记对正,与曲轴齿轮对正的链条标记处于齿轮的正下方。同样,安装完毕后转动曲轴2 圈,查看曲轴、凸轮轴的正时标记是否对正。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动机都有正时标记,不少厂家生产的发动机没有正式标记,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进行正确的装配。宝来1.6MT 搭配的GLX 发动机就没有装配标记,该发动机的装配方法与大众POLO1.6MT 及朗逸1.6MT 相似。对于此类发动机的正时装配,就必须借助专用工具才能进行,最主要的工具是T10134 和T10171。首先,转动曲轴将1 缸活塞转至上止点,再逆时针转45°,然后用T10171 固定凸轮轴,如图5所示,T10171 标有“TOP”记号的一侧向上。将气缸盖安装到气缸体上,再用百分表和磁力表座从火花塞孔处顺时针旋转曲轴将1缸调至上止点。其次,利用曲轴固定工具固定曲轴,再将链条由曲轴齿轮下方固定拉紧,经过导向板,从右往左使链条与两凸轮轴链轮啮合。如出现差齿,可用凸轮轴链轮固定工具固定链轮,松开链轮与凸轮轴连接螺栓,转动链轮至合适位置后固定链轮,再按规定扭力紧固螺栓(先上紧50N·m,再旋转90°),然后安装张紧轮。最后,用T10134(如图6所示)安装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盘。信号盘安装在曲轴后端,安装时将曲轴后油封盖安装在T10134 上,螺孔对准定位螺栓。将信号盘对准T10134 上的定位销,再将油封安装到信号盘内。用T10134 定位螺栓对准缸体后端的油封盖螺孔以及曲轴后端螺孔,转动3 颗定位螺栓,使油封及信号盘平稳压入曲轴后端。按规定力矩上紧后油封螺栓,拆除工具即可,并用记号笔在信号盘大缺齿与油封盖对正的位置做记号。在操作时要注意观察油封是否平稳压入曲轴后端,如有差错,易导致油封损坏而造成意外损失。在所有零件安装完毕后,转动曲轴2 圈,再次用T10171 固定凸轮轴,查看曲轴上的信号盘大缺齿是否与先前所做标记对正,如不对正,则重新利用T10134 安装信号盘。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如要拧动凸轮轴链轮螺栓,必须使用链轮固定器,以免T10171 受力过大而造成定位销折断。
发动机正时的装配方法根据发动机的结构与制造厂家各有不同,在此不能一 一详述。但无论是什么发动机,在装配时最好参照该发动机的维修手册,那样才能确保装配的正确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单置顶凸轮轴和双置顶凸轮轴.doc 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4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DOHC是指顶置双凸轮轴.
SOHC是指顶置单凸轮轴.
DOHC(Double Overhead Camshaft, 顶置双凸轮轴)与SOHC(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顶置单凸轮轴)
SOHC的中文含义是“顶置单凸轮轴”,DOHC的中文含义则是“顶置双凸轮轴”。仅仅翻译成中文,读者朋友肯定还是一头雾水,下面我们就简单解释一下。要说SOHC和DOHC,我们还得先从发动机的气门谈起。
气门(Value)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传统发动机每个汽缸只有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这种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维修方便,低速性能较好,缺点是功率很难提高,尤其是高转速时充气效率低、性能较弱。为了提高进排气效率,现在多采用多气门技术,常见的是每个汽缸布置有4个气门(也有单缸3或5个气门的设计,原理一样,如奥迪A6的发动机),4汽缸一共就是16个气门,我们在汽车资料上经常看到的“16V”就表示发动机共16个气门。这种多气门结构容易形成紧凑型燃烧室,喷油器布置在中央,这样可以令油气混合气燃烧更迅速、更均匀,各气门的重量和开度适当地减小,使气门开启或闭合的速度更快。
了解了有关气门的知识,下面我们切入正题。凸轮轴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一部分,专门负责驱动气门按时开启和关闭,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在工作中定时为汽缸吸入新鲜的可燃混合气,并及时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驱动气门,很适用于高转速的轿车发动机,由于转速较高,为保证进排气和传动效率、简化传动机构、降低高转速的振动和噪音,多采用顶置式气门和顶置式凸轮轴,这样,发动机的结构也比较紧凑。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顶置式凸轮轴的缺点是由于部件的布置设计比较复杂,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但衡量利弊,它还是比较适合于轿车。
轿车发动机按照顶置凸轮轴的数目,分为顶置单凸轮轴和顶置双凸轮轴。当每缸采用两个以上气门时,气门排列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进气门和排气门混合排列在一根凸轮轴上,即顶置单凸轮轴(SOHC),另一种是进气门与排气门分列在两根凸轮轴上。前者的所有气门由一根凸轮轴通过顶杆驱动,但因气门在进气道中所处位置不同,所以不能保持动作的精确性,效果要稍差一些,而后者则无此缺点,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但需多配备一根凸轮轴,这就是顶置式双凸轮轴(DOHC),近年来推出的新型发动机多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SOHC的运动性比较高,F1赛车应用较多,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DOHC 的相对配置较简易、使用耐久性较好,既可以适应一般客户的动力性要求,也可以适应其对经济性的要求。
目前市面常见的国产轿车中采用SOHC发动机的轿车有:奥拓、羚羊、欧蓝德、派力奥、中华等;采用DOHC发动机的轿车有:吉利美日、捷达、宝来、富康、POLO、君威、奥迪A6等。
看到这儿,也许车友会认为DOHC就比SOHC好,所以就说LS的发动机不好。其实这是错误的,虽然单从技术上看SOHC是没DOHC先进,但事实上基本情况大致一样的。(压缩比、排量、空燃比。。。。)
DOHC和SOHC两个原厂设定发动机放在一起对比的话,无论哪个方面都绝对是SOHC占优的,但若要疯狂改装高转渣马力的话,SOHC就不用比了。另外从发明时间来说2者是同一时期的。只是从名字上解释2个凸轮轴好象比较先进,但是DOHC工艺复杂,维护成本高这些可能大家没注意到,而SOHC 在这方面是占优势的。
SOHU与DOHC的优缺点比较:
单凸轮轴机械结构简单,问题比较少,低转速扭力较大。单凸轮轴的进排气门开启时间是固定的,但是机械结构简单,维修容易,经济省油都是单凸的优势。
双凸轮轴因为可以改变汽门重迭角,所以可以发挥出比较大的马力,但是低转速的扭力比较不足 而且也因为机械结构的复杂会造成维修上一定的困难。双凸轮轴的技术来自于赛车,主要是可以控制进气门跟排气门的时间差。
单凸双凸没有所谓的好坏,只是结构不同。
由上可以看出SOHC在扭力和油耗上有优势,所以比较适合市区行车,DOHC在马力上有优势所以比较适合高速行驶。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想大家应该对1.3和1.5TT的优劣已经有了一个折中的看法。其实并不存在谁好谁坏,还是看你的个人应用。所以每个厂商在推出他的新车的时候,多种型号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不同的用户群体,拿华晨刚刚上市的骏捷来说,有三款发动机型号1.6L,1.8L,2.0L,它们的应用特点是:
经常城市道路行驶的朋友:1.6升——扭力爆发早,适合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
偏重高架环路和高速的朋友:1.8升——DOHC和4气门结构适合高转速巡航
追求综合性能:2.0升——SOHC和4气门配合,全面性能更平衡,适合综合道路使用+B52
所以最后,告诉在这里的各位DX,如果你买TT主要还是在城市里跑,建议1.5的,如果经常走高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凸轮轴与曲轴转速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