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便宜自制载人飞行器的飞机?或者是飞行器

4被浏览225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哪些学院可以学习制造单人喷气式飞行器?_百度知道
哪些学院可以学习制造单人喷气式飞行器?
我有更好的答案
航天工程等 各个专业学院都会有涉及,但都是基础,所以想做的话,主要还得是自己自学研究,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摘要:[宇辰导读]你这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病”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交通拥堵是每一个人都能切实体会到并深感无可奈何的。不过这世上永远不缺有创新精神的人,陆地上的交通行不通我们还可以飞啊。各类飞行器被用于日常通勤的脑洞就这样被打开了。
“飞行汽车”这个概念很宽泛,今年CES上,亿航展示了一款多旋翼载人飞行器亿航184,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不过随后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出来指责亿航184的各种问题。但是看好载人飞行器这个品类产品的创业公司不只一家。天际线之前就表示要做一款全新气动结构的飞行器。最近的西安国际创客节上,道恩科技也展示了一款多轴的载人飞行器DAWN-3。这些都可以算作是“飞行汽车”的范畴。
分别看一下亿航184,天际线,道恩DAWN-3的可行性。到底啥时候能上天。
亿航184: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亿航作为一家被调侃“主业做营销、副业造飞机”的企业,在给184造势上确实不遗余力。在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子消费展上首发,一经发布就引爆社交网站。然而,在短短不到二十四小时后,风评出现了巨大反转。来自各方的质疑,首先从中国智能硬件领域的从业者嘴中传出。不仅有中国媒体评论“亿航在蔑视消费者智商”,美国《连线》杂志,也认为 184“Is a Special Kind of Crazy ”。
据亿航官方数据显示,整机最大输出功率:106KW (8马达),海平面续航时间:23分钟,额定载重:100KG,平均巡航速度:100公里/小时。
亿航184/图 & 来源网络
事实上,亿航184从面世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业内对其质疑声不断。而亿航曾承诺的发布后三到四个月内商用,到现在也没影子。亿航184受到大家最多攻击的部分是安全性,而亿航方面对安全性如何保证也一直语焉不详。
知乎上有这么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四轴(四旋翼)直升机?知友孟国涛指出了这种飞行器的不合理性:
为什么在航模中四轴很流行?是因为它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易操作性来源于四轴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做的很智能,稳定性也是飞控的功劳。飞控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传感器获得飞机姿态位置信息,然后控制四个桨的转速来稳定飞机、调节姿态,四个桨的转速由电机来调节。
目前四轴的桨都不大,转动惯量也不大,所以对桨转速的调节响应还比较快,可以有效地控制。但是如果要很大的载重,桨就要做得很大,这是桨的转动惯量就会很大,所以想调节桨的转速反应就会很慢,这时飞机就不好控制了,甚至不能控制。
亿航184由于其载人特性,势必会把桨做得比较大(看实物也确实不小)。那么飞机的安全性到底怎么保证呢?业内对其质疑主要可以总结为四点:
和单人固定翼比起来,这个载人四轴根本没有迫降能力,一旦故障就要等死,高度不够的话有降落伞都没有什么鬼用,而且多旋翼是能量效率最低的一种;
载人航空安全第一,现在各种航空技术很多不是研究出来,是摔飞机惨痛经验总结出来的,微小型无人机炸机事故都有可能引发人命,更不用说上面载人的飞行器了,谁愿意做小白鼠;
无人机适航还没有完全落地,载人适航各种强制认证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也许下一个猴年马月吧;
万一发生意外事故,人命关天,打起官司来,别说亿航,整个无人机行业也要因此受阻,技术的进步不应该以牺牲人命为代价。
只要亿航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184在业内就是个笑话。在自动驾驶特斯拉发生首起命案后,自动驾驶的飞行器更让消费者害怕了。
天际线:“正规军”=靠谱?
不同于亿航184将受众直接定义为个人飞行器,沃德银宝从成本等方面考虑,将自家载人飞行器产品--天际线--定义为to B的飞行器。
天际线飞行器是一款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载人飞行器,主要用于救援、特殊地区货物运输、城市交通等,载重量150-200公斤,起飞重量接近1吨,体积与重量都与一辆家用轿车接近。天际线飞行器以航空煤油为燃料,续航时间接近2小时,设计最高飞行速度180-200km/h,自动控制为主,保留手动控制功能。(由于沃德银宝天际线没有图片流出,下图仅为概念图,非天际线构造。)
概念图,非天际线/图 & &来源网络
天际线飞行器气动结构不同于多旋翼、固定翼或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载人飞行器。天际线飞行器气动效率比直升机略低,但既具备直升机和多旋翼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小空间起降,空中姿态灵活的特点,又克服了直升机自动控制困难、故障率高,多旋翼效率低、不适合做大的缺点,还能做到之前飞行器都做不到的紧贴高楼窗台悬停。
在沃德银宝 CEO Pedro 看来,他们想做的载人飞行器从形态到驱动方式与市面上能看到的方案并不相同:尽管“飞行汽车”的概念很新颖,但它很难在汽车和飞机两种形态之间找到平衡,这毕竟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工业体系,容易诞生不伦不类的产品。而电力驱动的问题在于,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续航的问题,油动对于载人飞行器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天际线前期研发投入巨大,所以产品成本较高,前期小批量生产,销量可能不会很大。但Pedro表示,前期公司运作可能会类似于欧美的一些轻型飞机制造公司,每年只生产几十架就能养活公司。考虑到各种困难,天际线会先推动toB不载人场景的应用,积累安全飞行时间,再逐步向toC载人方向推广。
天际线核心团队全职10多人,均来自直升机研究所、火箭研究院、飞机制造公司等原航空航天体系下的组织,成员从业经历5-20年不等,还有来自航空航天工业的专家顾问团。因此,天际线团队对外宣称自家团队属于造飞机热潮中的“正规军”。
目前,天际线飞行器的图纸设计已经基本完成,正交付国内外供应商进行制造。整机样机预计明年能够面世。
从飞机的动力系统到成员组成来看,明年出样机的预估相对保守,可能天际线真的会是不同与亿航184的另一种载人飞行器的形态。
道恩科技DAWN-3:另一个184?
日前在西安国际创客节上亮相的DAWN-3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道恩科技展示的DAWN-3采用了三轴六桨结构,可载人的座舱在下方。据道恩科技创始人张克介绍,DAWN-3设计时速60km/h,载重80kg,采用电机驱动,续航时间在20-40分钟,支持人工和自动控制,6个桨中坏一两个也能够安全着陆,目前总装完成正在测试。虽然还没正式发售,但在展会上已经收到了40个意向订单。正式上市后,预计售价在30-50万元。
整个飞行器总体像是小型多旋翼的放大版,但多旋翼气动效率低,很多人都认为多旋翼不适合做大。张克则认为,之前很多人并没有试过把多旋翼进行大型化,主要是看不到商业前景,而目前物流、军事、救援等方面对无人机大型化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但多旋翼的大型化远不是参数放大那么简单,研发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其它厂商如果做大型化也一定会遇到。
道恩科技DAWN-3/图 & 来源网络
目前展示的还只是这款飞行器的一种应用形态。目前的座舱在下方的透明设计,可以使飞行器在悬停状态下完成很多工作,如海岸巡逻等。但座舱未来可以替换成其它功能模块,如装载货物运货,或者挂载武器,在中东等地区,替换目前流行的皮卡+机枪,进行空中打击,或者挂载其它一些专业应用模块执行任务。针对不同的任务,其它部分也会做相应调整,如为续航考虑,会把动力从电动改成油动或油电混合。
虽然应用方向很多,但即便技术足够成熟,政策上还不明确,短期内肯定只能先不载人使用。张克表示,他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相关政策,总体政策是向好的。目前西安有一个国家级航空基地,对应空域有特殊航空政策,可以进行室外的试飞。无人机飞行的三个云平台也已经获得了牌照,未来飞行报备也相对简单。目前的总体条件下,产品上市后,会先以零件的方式向国外销售。
目前DAWN-3正在室内进行各种测试,飞机的各种具体各种参数,如实际续航、抗风性能、寿命等,都会在实测中得出具体数据。道恩科技下半年将公布室外实飞视频。
想上天?没那么容易!
这些载人飞行器看起来很美好,但它们要面临的,除了新产品本身的技术困难,还有很多方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取得适航证。载人飞行器要想合法从事商业飞行,首先要从民航总局取得适航证。取得适航证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含设计报告、研制过程、材料分析、飞行数据报告等,还要在文件全部提交通过审核后按标准进行试飞,累计足够的安全飞行时间。具体安全飞行时间的标准,大型客机是十万分之二,即10万飞行小时只允许有两次故障。
其次是低空飞行管制。从2014 年底开始,国家批准了 10 个低空(1000 米以下)开放城市,报飞标准要比之前简单很多,也为载人飞行器创造了空间。但遥感等大型多旋翼或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还都要进行申报。近两年小型无人机引发的各种安全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开放低空的飞行管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飞行器取得资质后,还要面对飞行员资质问题。目前几家做载人航天器的厂家都考虑想让普通人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完成自主飞行,所以设计上主要使用自动驾驶模式,自动避障并实现路径规划,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但不能忽视的是,必须实现并保留人工驾驶模式,以便应对突发状况。毕竟在地上跑的自动驾驶都没有很理想,更不用说在天上飞的了。
即便有自动驾驶,飞行训练仍然是必须的,驾驶载人飞行器仍需要执照,但它与现有航空体系内的执照并不相同。可能需要各厂家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出一套对应的执照考核体系,类似于现有的汽车驾考体系,这件事难度也不小。
总而言之,载人飞行器上天这事, 还早着呢。
更多无人机行业资讯,请关注宇辰网(微信号:yuchenshiji)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可以载人的多轴飞行器,敢坐上去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可以载人的多轴飞行器,敢坐上去吗?
载人多轴飞行器,e-volo制造可载人,不止是航模,你敢坐吗?
本文作者:疯子精灵王
在去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中,我们就看到了一架售价300美元的轻量级
,由于体积过小,它也顶多当个玩具玩玩。但德国飞机制造商e-volo制造的多轴飞行器可不是个简简单单的玩具,这个使用电能的飞行器是可以载人的。
此前e-volo已经完成了多轴飞行器的无人试飞,在今年10月21号,它在德国西南部完成了多轴飞行器长达1分30秒的首次载人试飞。多轴飞行器的正中心是驾驶座,周身是总数为16个的螺旋桨,驾驶员在驾驶座上可以通过手持的无线控制器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据e-volo介绍,多轴飞行器在制造和机械结构方面要比直升机简单。除此之外,多轴直升机还更加安全,即使16个桨中的4个桨失效无法运转,它还是能够漂浮在空中,而且多轴直升机的桨叶受到的磨损也更少。
多轴飞行器上还有个内置的微型电脑,驾驶员可以运行定制的软件来控制桨叶的旋转速度,飞行器的面板就会显示飞行器的实时高度、和飞行方向。根据载重负荷和电池容量的不同,多轴飞行器的飞行时间在10分钟到30分钟之间。目前,e-volo团队现在正在努力研制商业版的多轴飞行器,他们希望可以在几年内推出价格适合、使用汽油和电力混合供电的飞行器,这样飞行时间可以至少提高到1小时。而e-volo团队的下一个飞行器将使用一种与标准技术完全不同的新技术,因为他们认为前者已经过时了。
信息及图片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
没说能飞多高,速度还可以的话,30分钟足够很多人去上班啦。
固体力学硕士生,君政学者
一项有希望改变人类城市生活方式的发明~
飞行爱好者,航模控
multicopter翻译叫多轴直升机?感觉好别扭,叫多轴飞行器吧
其实嘛,我在想螺旋桨是否太靠近飞行员了?总感觉一不小心飞行员就会被螺旋桨打成肉酱
人的姿势挺别扭的...
屁股下面的橡皮球很搞笑!
经济学爱好者
引用傻鱼的回应:multicopter翻译叫多轴直升机?感觉好别扭,叫多轴飞行器吧恩,改过来了。。。
我想尝试下嘿嘿。
载重量是多少?
只能天气好的白天开来玩玩
感觉会被打成肉馅的~
飞到一半遥控器脱手掉下去怎么办……貌似是挂在脖子上的
地铁信号工
引用德鹏Mech的回应:一项有希望改变人类城市生活方式的发明~很有潜力。2大问题:1,造价;2,安全。如果在地面配上导航及低空管制中心,确实可行。
开这个一定很紧张
引用MR 钱的回应:开这个一定很紧张座在桨叶上方掉下来就刺激了……
好想弄一个飞飞~
我也有这种感觉。。引用激进怎么了?的回应:感觉会被打成肉馅的~
很早之前中国就有个退休职工什么的试飞成功了好不……
飞吧,上学很拉风啊。。。
大家都坐的话= =|||就又堵了。。
概念不错,不知道可靠性怎么样,还有视频里只有悬浮,没有前进和转向动作,它是靠把飞行器后方抬起来实现前进的吗?如果那样会不会失去稳定性?
引用月铃猫的回应:好想弄一个飞飞~我看过有一个穿件类似飞鼠皮的衣服的,从山上玩滑翔的,那个更爽。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玩一次那玩意。
以后这玩意儿多了,撞一起可不好玩,搞不好自家阳台上突遭莫名攻击,到那个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买楼房了……
找到视频了,就是这个,太酷了!
考虑价格= =合适的话用这个出门可以避开地面交通堵塞(天上会堵吧)
上次不是贴过国内那个嘛……那么多螺旋桨,真怕留不了全尸啊
自己动手,好喜欢。
为毛我总觉得开这个追上大雁群的话·····下面会有很多雁肉泥······累了个去····新型捕鸟机····
怎么都感觉不安全啊,飞得低没意义,飞得高万一有点机械小故障或者能源不够了,那可就。。。。。。。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上周,某国产无人机厂商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狠狠地露了把脸,其载人飞行器着实让世界各国人民见识到了中国的&创造能力&。
不过在业内,则是一边倒地质疑声四起,原因无他,就一句话就能概括:你倒是让它飞起来啊!很显然,该厂商再一次用CG动画剪辑而成的宣传片,给大众画了一个大饼,而旁边的真机则被当做展览品供人围观。
载人飞行器飞起来也并非不可能,近日以色列一家公司便完成了试飞。该公司名为Tactical Robotics,Urban Aeronautics 的子公司,专门为军方开发内置推进器技术,也面向一般民用机开发。Tactical Robotics 的核心产品是一架名为AirMule的飞行器,可以携带近1000磅的物体,最高时速60英里/小时,最大射程在430公里。AirMule被设计来作为救护车,供军方救人或运送物资,当然也会被应用到民用领域里。
早在2007年,美国杂志《Popular Science》在报道AirMule最早的概念机时写道:
这个创意,由56岁的老设计师Rafi Yoeli提出,它是一个能在茂密森林里、城市中心、以及作战区里任意飞行的飞行器。Yoeli在2001年创办了Urban Aeronautics,并之后与波音以及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共同创办了Tactical Robotics。他们正在做飞行器的原型机,并希望在2009年实现首次飞行。
近日,Tactical Robotics 在获得以色列民航局飞行许可后,在以色列美吉多机场附近进行试飞。从短暂的2分多钟视频来看,飞行器离地面的高度还不是很高,在速度上也没有得到体现,属于视线内试飞。不过,这是AirMule 首次完成全自动飞行。
其实,这已经不是Tactical Robotics 第一次试飞AirMule,在2013年年底,同样进行过试飞。当然,这些反而更能说明,载人飞行器想要上天并非那么容易。如果说Tactical Robotics 是一家具备军工设备研发资质的企业,不能与民用企业相比,那么在民用企业中,载人飞行完成试飞的也有不少。
其中由德国飞机制造商e-volo制造的多轴飞行器在2011年11月就已完成了首次试飞,不过此次试飞仅维持了1分30秒。在这之后也陆续有多家机构开始试飞多轴飞行器,但要么飞不了多高,要么飞不了多久,至今在两者上很完善的,还未曾有过。而上述某国产无人机厂商则放言,要在3到4个月内将其载人飞行器商业化,而至此还未听到过任何有关其公开试飞的消息。对此,只能用&呵呵&来回应了。
因为受到外媒的极大关注,该国产无人机厂商也自然地被外媒放在一起比较。不过在我们看来,实在没什么可比较地,不说四旋翼根本没有迫降能力,一旦故障就要等死,也不说还没拿到适航许可,还是那句话,你倒是让它飞起来啊!
您可能也感兴趣:
这几天又降温了,简直冷的不想出门。在暖和的家里泡上一杯热茶,自由自在地玩玩游戏,可以说...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本周最推荐
又一款需要App来配合使用的体重秤。比较特别的是...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智能音箱也可能只是科技进步催生出的噱头,但对于真正体验到的用户来说,智能音箱绝对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超强魅...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空载人飞行器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