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小游戏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知识点 &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2.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D.德国常备军被完全取消&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浙江省杭州市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主要考察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与“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相似的题目:
一战后,法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同英国结盟奉行大陆均衡政策维护凡尔赛和约和削弱德国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材料二 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 000吨,英帝国525 000吨,法国175 000吨,意大利175 000吨,日本315 000吨。——《五国条约》请回答:(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3分)(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2分)(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4分)&&&&
(10分)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面临着法西斯战争的侵略和威胁。请结合史实分析二战前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并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的特点和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的不同。&&&&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2.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D.德国常备军被完全取消”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2.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D.德国常备军被完全取消”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二者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世界格局的演变(7分)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
世界格局的演变(7分)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1)一战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1分) 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1分) 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1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2)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最终确定的?(1分)形成了哪两大对立的国际组织? (1分)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结构)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 (2分)
题型:改错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分)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1分)《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1分)(2)雅尔塔会议 ;(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分)。(3)世界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向(或经济全球化趋势) ;(1分)世界格局方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分)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上又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两者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在《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利益,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而《九国公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在二战胜利前夕,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内容主要有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并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冷战期间,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3)本题考查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两极格局终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超多极化趋势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世界格局的演变(7分)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主要考查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日本投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两次世界大战数据比较: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日至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评价:1.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2.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程:1.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2.德军攻入市区;3.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4.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示意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法西斯的国家美,英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这也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其于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的背景: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日美军杜利特尔航空队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战役。日军企图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攻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此次战役,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统一指挥。5月26-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启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中途岛海战的意义:中途岛海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中途岛海战示意图:波兹坦会议: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日本投降: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3.重申波茨坦公吿,笫八条的《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4.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5.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6.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的意义:1.标志着轴心国集团的彻底溃败;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密苏里号签字仪式:
发现相似题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7分)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343193531164018154119822936560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1)材料-中的“新秩序 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 ?材料二 如图(2)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请你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6分)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1)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1分)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1分)材料二& 如图(2)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简要说明。(1分)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1分)&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1分)(2)主题:“冷战”(美苏冷战、对峙)或“两极格局”。(1分)说明:图1: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图2北约和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1分)(3)多极化趋势。(1分)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上面两幅图片的主题是“冷战”,说明:图1: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图2北约和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这种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下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1分)(3)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一例。(1分)(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1分)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中考最后冲刺模拟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图)。 &&&&&&&请回答:(6分)(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1分)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2分)(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1分)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图)。&&&&&&&&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5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摘自华东师大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以上图表中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 戴维&辛克莱 (2)材料二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2分) (3)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2分)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2分) 材料三 &&&&&&&&&&&&&&&&&&&&&&&&&
(4)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3分)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5)材料四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史实并回答相关问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交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加剧,战争时有发生,请你任举一例说明。 (4)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