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从理论上来讲能储存40年是个啥意思?到底有没有僵尸是能还是不能?

四问僵尸肉:1967年的凤爪真的存在吗?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四问僵尸肉:1967年的凤爪真的存在吗?
四问僵尸肉:1967年的凤爪真的存在吗?
  嘬一口1982年的拉菲,再品一只1967年的凤爪,你能想象得来那酸爽滋味吗?
  从6月到7月,僵尸肉的消息在网络持续刷屏。
  10日上午,食品安全资深记者洪广玉发文称“僵尸肉或为假新闻”,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僵尸肉的消息到底从哪里传开?它是否真得存在?如何冷藏、走私、售卖?它从哪里来,又流向了里?
剧情真的逆转了吗?
  先来看看僵尸肉的新闻是如何流传开的吧。
  据洪广玉溯源,6月2日新华网长沙报道,长沙海关在6月1日现场查扣了来自印度的20吨冻牛肉,这成了走私冻肉消息的开山之作。
  紧接着,6月3日新华网北京报道,海关总署6月1日在全国14省份统一行动,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抓捕,打掉21个团伙,查封走私冻品价值30亿元。
  一个关键节点发生在6月23日,新华网长沙发表了一篇名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稿件,文中显示“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并称“ 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获了70后冻肉”。
  之后,僵尸肉说法广为流传,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各地食品药监部门也开展了排查行动。
  而据光明网报道,“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竟然长达三四十年”这句话在新华网报道发布5小时前,正是侨报网报道的“僵尸肉”组图的图注原文。而侨报网依托美国《侨报》,是美国的一家华文网站。
  7月2日,新华网再次发表文章,提到南宁警方曾经查获过1967年的冻鸡爪。
  而这一消息在日的温州商报上也曾出现。
  洪广玉称,他就此先后电话采访了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广西南宁海关宣传科的张姓科长、广西南宁公安局宣传科吕姓负责人,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他们在工作中从未遇到、也没有任何官方机构查获并公布所谓“封存三四十年冻肉”的消息。
  这个“封存三四十年”的僵尸肉到底是不是个乌龙呢?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历史上,“僵尸肉”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2010年的俄罗斯肉制品走私案中的确出现过。在2006年,德国也曾查获超保质期4年的冻肉走私案。
  一位从事乌拉圭牛肉进口的贸易公司负责人林某告诉新京报记者,存放三四十年的僵尸肉在业内并不多见,只有在国外部分冷库盘点时才会流出, 超出保质期1~2年的冻肉才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
  过期肉在市面上肯定是存在的。而超保质期几个月和超三四十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僵尸肉统称恐怕不够准确。
  1967年的僵尸鸡爪到底存在吗?还是个迷。
僵尸肉的冷冻成本是多少?
  找个冷库,冻上三四十年再把肉卖出去,到底是赚是赔?不少人质疑冷冻成本高过肉价。
  据界面报道,一位天津媒体记者对天津冷库走访调查,按天津冷库的平均价格核算下来,冷冻储藏成本可能比肉本身的价格还要贵。
  而一位冷冻行业人士计算,冻品冷藏在中国的成本大约为100元/吨/月,40年冷冻成本为4.8万元,认为这不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则。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对光明网表示,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肉类存储三十年成本很高,几乎不大可能存在。
  中国农业大学另一名研究食品安全的专家也表示,肉龄长达三四十年的肉自己从未见过。
  但以上数字跟新京报记者调查来的结果相去甚远。
  一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员表示,冷冻成本约为每吨17元/年左右。
  新京报称,通过初步采访已经明确了陈年冻肉的来源和流向,僵尸肉多为国外替换的战略储备物资,与盈利性冷库需要考虑仓储、电费不同,这种战略储备肉的储藏成本非常低廉。
  反正没人买,处理掉还要花钱,还不如便宜点卖给上门求货的经销商。
  而新京报还发现,这种战略储备肉,“从香港入关后,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分销时也会避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重点向二三线城市的餐馆供货。目标客户就是小餐馆。”
  一位接近分销渠道的知情人士称,售价低于30-40元区间的牛肉,就有这样的嫌疑。
走私冻肉如何在整容后流进中国?
广西缉私警察查获的过期冻肉
  新浪《新闻极客》梳理发现,走私冻肉的品类五花八门,鸡脚、鸡翅、牛肉、猪蹄、猪肚、猪脚,这些都是过期肉的重灾区。
  业内人士告诉新华国际,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龄”,可能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
  此前温州商报也有专业人士介绍,用氧化氢“一则杀菌延长保质期,二则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渍,让鸡爪显得又白又大。”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代,如此泡制,通常1公斤鸡爪可以泡出超过1.5公斤重。
  相关人员告诉新华国际,最常见的走私路径是:从境外以低价采购货品,用集装箱发至香港,然后发往越南海防,在中越边境的芒街拆解,雇佣边民“蚂蚁搬家式”将冻品运到境内。一个35吨的集装箱冻品由几十个边民搬运,一两个小时就能搬完。
  该报道还列举许多实例,2004年广东的冻品走私案、2012年广西南宁冻品走私案、6月1日的长沙冻品走私案等都是漂洋过海通过这一路径来到中国的。这些冻品来自美国、巴西等地,从越南或者广州入境,依次中转、分销。
  一位从事海上运输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新浪《新闻极客》,除去报关等其他费用,一个重达20吨的标准冷柜从美国洛杉矶运到深圳,大概需花费9300多元,运输耗时至少20天。折合一吨460元的运输费用。
走私冻肉有暴利可图?
走私冻肉有暴利
  新华国际报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我国仅允许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进口。
  非这些国家进口的走私牛肉一般卖20元一斤,而新鲜牛肉市场上平均40元一斤。
  以次充好卖出去,一半的差价就进了口袋。
  深圳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新华网,巴西牛肉一般走私价格为25元/公斤左右,国内牛肉售价已经达到50元/公斤甚至更高,走私1吨可获利2―3万元。一吨冷冻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元-5000元,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一吨售价高达2万元。
  照此推算,冷冻鸡爪的批发销售仅一吨就能获利至少1万5千元。
  广西打私民警还告诉新华网,不少走私牛肉还进入了西餐厅,尤其一些品质较好的会卖到高档西餐厅,一小片就要三五百元。
  如此暴利,怪不得有人铤而走险。而要杜绝过期的走私冻肉悄悄爬上你的饭桌,海关、运输、销售哪一环节的监管都不可掉以轻心。
(晓航& 综合相关媒体报道)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几十年前的“僵尸肉”真的不能吃吗?|僵尸肉|罐头_新浪新闻
几十年前的“僵尸肉”真的不能吃吗?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孟秋
  最近媒体报道:从国外走私进入我国的某些肉类,其冷冻历史长达40年,因而引发了孟秋的一点点遐想。&
  科学技术是犯罪的最好伪装――这一点是从最近的僵尸肉事件当中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最表面的推论。如果没有冷冻技术,没有化学调味品技术,人类大概根本就没有可能吃到每吨每年冷冻费只有17元的“僵尸肉”。要吃到有着40年陈年历史的“僵尸肉”,估计就跟喝上百年陈酿那般,变成富人的奢侈。
  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如此幸运也如此倒霉的人儿,能够有类似的“运气”。
  人类早期的食品保存技术,东西方皆然,无非是腌制食品,放大量的盐。能够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孟秋的意思是,全球有记录的历史当中,能够享受到被盐腌的著名人物,除了猪八戒差点成功,恐怕只有秦始皇一人。这位始皇帝龙驭宾天之时,时值盛夏。李斯和赵高秘不发丧,打算把他的伟岸身躯与盐同浴,不幸失败,最后不得已送来了一车鲍鱼压住异味。追古溯今,“僵尸肉”这个现代名字,是否源于秦始皇,或有可能却不可考。不过,“僵尸肉”在本世纪的不可食性大概由此有了历史依据。
  上述考证,是孟秋在开玩笑,诸位不要当真。顺便吹个牛:几年前在荷兰采访,当地美女非要孟秋常一口腌青鱼。本人眉头都没皱一下,咔嚓咔嚓就吃下去了。Who怕Who啊!
  人类在如何处理饮食方面的技术,几千年来一直不断在更新。两千年前用盐,两百年前则学会了使用罐头。据说这是好吃的法国人在1806年发明的技术之一。拿破仑的海军成为了吃罐头肉的第一批尝试者。很不幸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当中法国海军被纳尔逊打得抱头鼠窜,从此注定了他们只能是一批吃货,不适宜打仗。
法国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罐头,貌似还是玻璃罐头,估计密封性不会太好,否则压力太大就炸了。
  英国人赢了海战,并不能说明他们的饮食比法军更好,否则英式的黑暗料理断无可能在今天大行其道。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场,英军士兵们居然还在啃着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腌制的咸肉,吃着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用饼干――这些产品寿命多为士兵平均年龄的两倍以上。糟糕的后勤让大量士兵染上了坏血病,牙齿松动。自然没有人愿意拿这些又粗又硬的咸肉和饼干去崩掉自己的牙齿。有些士兵干脆把咸肉一条条地劈开,当做木柴拿去煮咖啡用。这时候和英国人皆为盟友的法军却因后勤保障得当,吃喝不虞,干脆把大量的葡萄酒和法棍面包高价卖给英军。一个英军军官在日记里恨恨地写道:“我们得用5个法郎从法国人那里买来食品,填满粮袋。但是在巴黎,这些廉价的葡萄酒和面包最多只值10个苏!”
  一个法郎可以换20个苏。历史证明,僵尸肉不但影响战斗力,还影响和盟国的团结。
  一战时期英国大兵的牛肉罐头和饼干,看标签牛肉罐头居然还是新西兰惠灵顿生产的――嗯,就是孟秋在那里呆过三年的惠灵顿,这一下口水给勾起来了。
  人类的文明史似乎在说明,能够享受到僵尸肉的特殊群体,往往是军人。比如说,古代军人食用的“肉脯”,就是一种风干的肉条。在孟秋看来,“肉脯”总是能够引起一些不恰当的历史记忆。例如有人认为,三国时期的“肉脯”,里面往往夹杂着某种生番特别喜欢食用的特殊肉类。经过一千多年,特殊“肉脯”的食用基本已经停止,但是还有一个国家的军队一度保持这种野蛮风格。你猜对了,它们的集体名字叫做“大日本帝国皇军”。
  在罐装技术发明之后,战场上的军人们享用罐头的倒霉日子就来临了。据说它大规模运用于军队后勤补给当中还是在一战。即便在东亚某大国的军队里,八九十年代的军人享用着五六十年代的罐头也不算很稀奇――孟秋在1980年代的军营里曾经品尝过类似的猪肉罐头,味道还很不错哩!科学技术证明,罐头的有效保质期,一般都在30年以上。撒开肚皮吃,一时半时当然不会要命。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有统计称当年罐装食品的销量增长了15%。看起来还是有很多人认定廉价的罐装食品是度过危机的有力消费品。
  以色列女兵在享用野战口粮,貌似军靴旁边的大罐头是蔬菜罐头,头盔上和头盔旁的罐头是肉罐头。正在往面包上倒的是金枪鱼罐头。
  以色列女兵在享用野战口粮,貌似军靴旁边的大罐头是蔬菜罐头,头盔上和头盔旁的罐头是肉罐头。正在往面包上倒的是金枪鱼罐头。
  当年当农民的时候,金枪鱼罐头也是我弄三明治时最喜欢的食材,就是油有点儿大,味道还不错。
  1974年发生了一件事儿。当年有人从密苏里河的一艘沉船上打捞起了不少肉罐头,科学家们经过实际检测证明该罐头可食,无有害菌,味道……反正比掉进五谷轮回之地要强。这艘船是什么时候沉的呢?1865年。
  也就是说,这罐头已经有至少109年的历史。而科学家们竟然证实这个肉罐头依然可以食用。这简直就为“僵尸肉”的制造、生产和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果把科学和现实分开。孟秋认为,应该受到谴责的不是科学,而是那些从科学知识和技术当中看到赤裸裸利益的黑心人。这不是政治正确,而是伦理正确,不容置疑。
  (原标题:论"僵尸肉"的可食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僵尸肉销往全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