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解析服务器地址是全新的但是有生锈的情况怎么去解析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x86服务器同质化是个伪命题?解析戴尔13G
关键字:13G
  每一次发布的,对于OEM合作伙伴来说,都有着极强的代入感,陆陆续续各个品牌的服务器产品都会进行革新,围绕着的核心无非是英特尔的处理器又再一次突破了自身的极限。
  这边是服务器的竞争被认为愈发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当几乎所有的OEM供应商都以相同的性能提升、带宽增加以及支持DDR4内存作为新一代服务器的卖点的时候,硬件平台优化所能够得到的可怜的几个百分点的性能与功耗差异,实在是微不足道。
  OEM供应商和服务器用户确实都应该“感谢英特尔”,后者每一次的发布基本上都不会爽约,性能、功耗、效率以及特性方面的变化都非常值得一看,比如说全新的英特尔至强E5 v3处理器让x86服务器全面升级到了DDR4内存,而新增的用于探测气流和出口温度的热传感器、全新的每核心独立P状态(“per-core” power states)(可动态地管理和调节每个处理器核心的功耗,增强工作负载处理的能效。)等特性,确实是用户所需要的。
  但类似OEM供应商又能够做什么呢?是设计更为炫酷的机箱设计,还是设计更好的散热通道?是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塔式、机架、刀片架构服务器还是更新一般更简洁明快的BIOS启动界面?从一般概念上来说,OEM供应商的服务器设计工作,往往并不被重视――到底能够比英特尔的白牌服务器强多少?
  连续9个季度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位列第一的认为,品牌OEM供应商在设计服务器上仍然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与白牌服务器生产商的差距上,也要比如今大红大紫备受期待的广达等ODM供应商更强。
  “现在新一代戴尔PowerEdge服务器全新的产品线能够实现大幅度的的简化和,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戴尔产品部营销执行总监Brian Payne认为这是戴尔能够做到的,也是目前只有戴尔能够在新一代x86服务器上做到的,因为新一代的PowerEdge服务器,也就是13G服务器,“在设计时,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像是软件定义这样的用户需求的变化。”
  差异化x86服务器:让管理服务器变得更轻松
  管理服务器很难么?在内,管理几台服务器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性、IP地址、应用环境设置以及故障维护在几台这个数量级别极为轻松,但如果这一数字变成了几十、上百台服务器,就变得不难么好玩了。
  对戴尔的很多客户来说,这正是他们面临的问题:规模化的服务器管理困难,却又无法达到BAT级别的万级甚至十万、百万级,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定制服务器与超融合系统架构,对于他们来说,13G的PowerEdge需要帮助他们的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让管理服务器变得更加简单,不会出纰漏以及实时高效。
  PowerEdge 13G服务器的核心设计思路之一,就是简化服务器――特别是规模化数据中心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将复杂的服务器部署、配置和修改工作,尽可能的批量化、自动化和零人工化,其核心围绕着预配置、规模化部署以及iDRAC、OpenManage展开。
  比如说这一代服务器中的配置用USB接口可以通过标准USB线缆连接PC、、电脑及,直接从这些个人设备上传递服务器配置数据,这意味着管理员在更新服务器时可以直接通过手持设备独立的、自动化的进行更新(这一技术被称为iDRAC Direct)。如果管理员需要自动化扩展到千台甚至更多的服务器,可以使用XML配置资料实现。
  同时,戴尔强化了实时故障报告和故障排除系统、简化服务器启动流程及自检程序,其宣称这将缩短故障排除时间73%,启动时间缩短45%,而全自动化的固件更新可以减少约61%的部署固件和BIOS更新时间。
  此外,戴尔引入实时服务器性能监测和健康监测,且无需针对服务器性能监测的,并且解决的实时健康监测比软件代理更加可靠。
  iDRAC QuickSync是PowerEdge 13G最有创意的设计之一:使用具有NFC功能的,管理员可以直接通过接触式的NFC技术查找服务器及了解其配置,戴尔宣称这一技术“让收集服务器库存的时间缩短了84%”――虽然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更简单的在“服务器海洋”中寻找单台服务器的技术,理应成为x86服务器供应商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更加接近x86服务器:从服务器端开始的软件定义存储
  “通过简单和优化的服务器生命周期管理来降低整体拥有成本”其实并不是新一代戴尔PowerEdge服务器的设计思路的“第一选项”,在它之前,戴尔认为,x86服务器的设计应当“将存储更靠近计算节点,实现软件定义存储,(从而)大幅提升应用性能”。
  简单来说,这里面包括三层意思:1、服务器中的存储应当尽可能的大、快、好,尽可能融合计算与存储的能力――在单一服务器中;2、服务器应当和外部存储,特别是DAS、进行融合、结合与整合,减少连接延迟,提高计算+存储的紧密关系;3、软件定义存储不仅是存储部门需要关心的事情,服务器部门也同样关心,相比传统,服务器实现SDS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上一代PowerEdge 12G推出了被称为“存储服务器”的R720 xd,存储容量更大远超过一般的,在13G中,R730 xd更进一步,显然是也是戴尔新一代服务器设计思路的最主要体现:不仅提供可热插拔的Express Flash,支持高性能和双RAID分区,提供服务器内的存储分层能力,可连接FluidCache for DAS或SAN,大幅度提高了本地存储容量之外,1.8英寸的被首次引入进来。
  前面板满配24块2.5英寸HDD的配置,最大容量(加上服务器内部的两个槽位),能够高达43TB,如果是配置16个3.5英寸HDD,裸容量高达96TB。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1.8英寸SSD采用接口,供货商是Sandisk,
  现场展示的是200GB的版本,但戴尔方面表示最大可以支持到单盘960TB,数量最多是18个,而搭配2.5寸HDD和3.5英寸HDD的配置,一共有四种不同的最大化配置组合:
  怎么看R730xd都不像是一款服务器,而更像是采用了至强E5 v3的存储系统,特别是在戴尔“服务器应当支持软件定义存储”的论调下,R730 xd体现了“Compatibility with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SDS) solutions”的设计思路――可以完善支持包括 Storage Spaces, Virtual SAN (vSAN) 及OpenStack Ceph在内的系统软件。
  此外,在产品发布会当天,戴尔中国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谈到,戴尔正在建立为SDS进行架构设计的“下一代堆栈”,通过服务器到存储、自动化、数据移动性、抽象层以及行业标准的硬件设计等多个层面,支持下一代的编排及数据移动性,其核心的价值包括两点:
  1、 跨服务器、阵列和驱动器的清晰的数据移动,也就是包括FluidCache for DAS或for SAN的服务器-存储系统流动,服务器内部的,服务器-服务器之间的(类似基于vSAN的设计)的数据共享与流动。
  2、 集成度更高的编排及系统,如机柜级解决方案、融合系统(如戴尔的灵动系统),基于OpenStack或是Dell ASM的集成仓库。
  这张图显示出了戴尔的“存储”策略:除了基础的分层存储和DR系列压缩及重删设备之外,服务器缓存,也就是连接FluidCache 的部分应当成为高性能数据中心的标配。
  FluidCache for SAN是戴尔“服务器软件定义存储化”的核心之一,去年的Dell World 2014上,迈克?戴尔亲自验证了500万IOPS的奇迹,而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让高速的服务器内部存储及计算,特别是NVMe的高速PCIe闪存卡(SFF-8639盘式),与高速的SAN存储环境进行结合,只有在高速结合的基础上,所谓的软件定义存储才能够实现。
  换句话说,提供从服务器到存储系统,从服务器内部存储到SAN存储系统的戴尔认为,软件定义存储的形态不应该仅仅受限于存储系统,也就是提供个软件定义的存储控制器(控制器的软件版本),而应当是由软件定义整个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性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则是应当类似vSAN这样服务器间存储共享技术,纳入到软件定义存储的架构当中来。
  抛开vSAN这一特殊的架构不谈,戴尔认为,FluidCache这样的技术应当被用来管理从服务器到存储系统的存储过程及行为,从而按照服务器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存储系统的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的需求――实现软件定义存储,FluidCache的未来很可能不仅仅限于Cache,会增加更多的控制存储系统功能的能力。
  话题再扩大一些,既然整机柜计划,如天蝎计划等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服务器与存储的紧密结合也在市场愈演愈烈,在服务器端占优势的戴尔希望能够从服务器端控制存储,特别是在软件定义存储,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的情况下,对控制平面更多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意味着戴尔实现了对存储系统的控制,以及更为融合的集成系统设计。
  的ViPR、ScaleIO方案,其实未尝不可去控制服务器,在EMC World 2014上展示的这一软件定义存储方案,显然是基于x86服务器平台的,既然ViPR是控制平面的掌权者,那么控制的也不必仅限于存储系统功能(比如、复制等),在强大的英特尔至强E5 v3的平台下,管理计算,甚至进行计算,都不是天方夜谭――至少在ScaleIO控制了数据平面之后的大容量存储共享环境中,ViPR完全有能力控制与数据有关的任何事情。
  不能说这样的推测是否正确,而戴尔又是否在担心EMC的ViPR、ScaleIO方案未来可能对服务器市场所造成的冲击,但戴尔此次“让存储更为贴近服务器”的做法显而易见是正确的,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既然计算和存储能够离得更近,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分开呢?10Gb以太网或是InfiniBand都不是好的选择――或者太慢,或者太贵。
  戴尔该担心China OCP么?
  所谓China OCP,就是天蝎计划,其刚刚更新到2.0技术规范,由、、主导,目前和是主要的OEM支持方,这一规范以及OCP计划,被认为不仅将会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颠覆者,也很有可能改变x86服务器市场的格局与同质化。
  毕竟,即便没有BAT的规模,在中国服务器超过千台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相对来说,他们很希望BAT能够给出相应的建议,特别是通过天蝎计划这种可以公开的标准性规范,但对供应商来说,BAT如今压价过多,早已无法保持本已不高的x86服务器利润率,再加上BAT对软件集成、方案集成、存储系统以及售后服务“不太感冒”,因此天蝎计划的支持者只有亟待提高市场份额的浪潮和华为也就难怪了。
  曹志平认为,目前BAT的天蝎计划“只是提出了更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并不是说他们自己会做什么样的服务器,他们提出这样的标准之后,他们会满足他们提出的规范,然后再做选型的业务流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的观点并没有错,确实,天蝎计划是以BAT目前的应用需求为基础进行的,但从长远来看,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从BAT到中等规模数据中心”的自上而下的趋势效应来说,却并不完全正确。
  确实,数百台、数千台的服务器对于戴尔“半年百万台”出货量的规模来说太小,这种规模的定制基本上属于“买椟还珠”类的生意,但如果天蝎计划逐步得到BAT之外的企业的认可,其规模的扩大将是指数级的,对戴尔来说,“早下手还是要比晚下手要强”,更何况,除BAT之外,中等规模数据中心的所有者们,并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也需要后续的服务和完整的方案,对戴尔来说,接受天蝎计划,帮助普及到BAT下的二线企业用户,应当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回报。
  x86服务器同质化是个伪命题
  毫无疑问,x86服务器的同质化确曾出现过,特别是在兴起并成熟之后,x86服务器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缺乏有意义的创新,曾几何时,还曾有供应商将前面板的设计作为服务器的创新,成为了业内流传一时的笑话。
  在上一代PowerEdge 12G服务器中,戴尔开始逐步摸索三个“去同质化方向”:iDRAC的加强,优化管理和部署;R720 xd的推出,结合存储与服务器;提出x86服务器品质的概念,突出产品整体。
  从13G来看,前两点被很好地保留下来,高质量的概念被用户接受的程度并不太高,但前两点如今已经能够让13G PowerEdge脱颖而出,这也显示出来未来x86服务器的去同质化的方向至少有两点是可靠的:通过更自动化、系统化的软件方式,实现轻量级的部署和管理,服务器搭载的软件平台不再仅仅是BIOS或RAID工具,而应当包括一系列的管理、部署、监测、存储功能等能力,换句话说,原本属于的部分与硬件紧密结合的功能,需要也应当下移到服务器本身。
  第二,让服务器与存储更加贴近,甚至让服务器成为“一种存储”的思路是能够符合不少用户的需求的,集成系统的火爆证明了并非集成的就是封闭的、高成本的,用户需要服务器“跨界”而不是仍然固守在计算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R730 xd就是一个融合集成系统。
  当然,x86服务器的去同质化未来可能会因为英特尔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增长点:英特尔至强融核未来能够提供和至强处理器相同的插槽,甚至可以混插;英特尔新的可定制能够在相同的内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把它们的具体功能整合到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上;英特尔正在向客户提供英特尔至强处理器D产品家族的样品。这款产品是第一款英特尔至强品牌的系统芯片(SoC),也是第三代面向数据中心的英特尔64位SoC。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x86服务器从处理器层面就开始由软件(主要还是应用负载,或者说是业务)进行“特别定义”,对戴尔来说,R730 xd的未来形态,或许可能成为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qualLogic/Compellent的FPGA处理器的混合产品?
[ 责任编辑:张 ]
联想在9月底发布“腾云计划”之…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Exchange 2007 边缘传输服务器角色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5页免费58页免费20页免费23页免费32页免费 6页免费8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5页免费8页免费12页免费62页免费58页免费
Exchange 2007 边缘传输服务器角色解析|E​x​c​h​a​n​g​e​ 07​ ​边​缘​传​输​服​务​器​角​色​解​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大型门户网站架构服务部署研究分析
大型门户网站架构服务部署研究分析
发布日期: 22:19
浏览次数:4871次
标  签:windows,sql
文章评分:5.0
操  作:
称号:未设置简介:...
文章概要:
笔者经常被朋友问起,该如何设计一个大型的门户网站架构。目前中小型网站,由于数据量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普通的企业网站,几乎没有什么人访问,因此,大部分都是单机版的服务架构,即:前台页面程序、后台服务程序、数据库都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顶多也就是把数据库放到同局域网的另一台服务器而已。这是目前绝大部分网站的部署方法。
笔者经常被朋友问起,该如何设计一个大型的门户网站架构。目前中小型网站,由于数据量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普通的企业网站,几乎没有什么人访问,因此,大部分都是单机版的服务架构,即:前台页面程序、后台服务程序、数据库都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顶多也就是把数据库放到同局域网的另一台服务器而已。这是目前绝大部分网站的部署方法。
这样的部署,给后期带来的问题是很多的。当服务程序死掉,那么整个网站就无法访问了。前台web程序的压力和后台服务程序的压力同在一台服务器上。很容易造成cpu、内存过于繁忙而导致运行效率低下。如果有上万人访问,这样的架构跑起来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虽然很多程序语言都已经提供了分布式业务处理的类,而且功能也非常的强大。但是操作起来过于复杂,很多个性化的需求都不能得到高效率的解决。很多功能使用起来也过于牵强。安全性问题由于其接口的透明性而变得比较脆弱(当然高手另当别论了)。
现在把我参与携购网()这个系统的开发来详细讲解下其部署。目前都流行把网站页面、服务程序、数据完全独立开来,这样的好处就不再累赘的讲述了。携购网的结构层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页面展示层
2. 前台数据处理层
3. 前台协议处理层
4. 前台数据传输层
5.后台数据传输层
6. 后台协议处理层
7. 后台数据处理层
8. 后台数据缓存层
上面从宏观上可以看到,主要分成前台、后台。前台需要数据的时候,向后台发起操作协议。数据的传输是通过SOCKET 链接来完成的。关键的问题就是前台后台之间的协议。只有通过先前大家约定好的协议,后台才能知道前台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操作。协议是前台与后台服务程序交互的基础。
协议可以有多种格式来定义:典型的有数据流格式、XML格式等。
数据流格式:如中国联通短信网关接口协议SGIP,就是约定好长度。比如前8个字节表示的数据的长度,紧跟着的10个字节表示企业的ID号等。
数据流格式的好处是,传输的数据少。冗余数据可以最小。缺点是:因为数据流的可读性非常差,所有一旦运行中出现错误时要找到问题的所在比较麻烦些。另外,由于各种编程语言在变量定义上存在差别,所以,如果使用结构体或者实体类的数据流的传送方法,可移植性也比较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速度要求非常高的系统下,如果游戏系统等。
XML格式协议,这里我们特别强调这种协议格式,携购网使用的就是XML格式协议的传送。相对于数据流格式的传送,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优点。虽然在传送的过程中增加了比较多的冗余数据,但是XML的可读性非常高,可扩张性也非常高。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程序语言。只要该程序语言支持XML的读写,就可以与后台服务程序进行交互。因此,XML格式的协议通用性非常好。如果系统对速度要求不是非常苛刻的,建议使用该格式协议。具体的架构示意图如下:
图一 架构部署示意图
黄底色的区域做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必须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其他的就可以任意的放。建议放在同一段IP的局域网内,这样访问的速度可以更快。
当一个用户访问页面的时候,整个流程是这样走的:
1.当用户访问某个页面(我们假设这个页面不是已经生成好的静态页面,即:该页面需要访问数据库操作)。
2.页面展示层将调用本地“前台业务处理程序”,告知需要具体什么样的操作。
3.前台业务处理程序将用户的需求分解成对应的数据实体操作。同时将其交给协议解析层。
4.这里的协议解析层不仅仅是一个解析的过程,当该层得知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时,它会将“业务处理层”的操作请求,转换成后台可以认识的XML格式协议。如果XML数据需要加密处理,那么在该层就将其加密处理。同时将其转交给“数据传送层”。
5.数据传输层接收到需要传送数据的命令后,它会从SOCKET链接缓存池里找到当前空闲的链接,进行与服务器之间的对接。这个过程中,数据传输层判断如果有多个后台服务程序可以供选择的时候,它会根据繁忙程度,找到最为空闲的一个服务进行传输。也就是说,数据传输层,先找到要传输的服务器地址。然后再找到与之对应的SOCKET链接缓存池里找最空的链接。
6.后台服务程序的“数据传送层”接收到前台发来的数据后,将其转交给协议解析层。
7.“后台协议解析层”判断如果数据经过了加密处理,那么先对其进行解密处理,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解析、转换后,提交给对应的后台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比如说查询用户数据,那么就直接会定位到业务处理程序的用户查询的操作入口。
8.后台业务处理程序调用数据缓存。如果要查询的数据在缓存里已经存在,那么直接从缓存里返回需要的数据。如果没有则需要从数据库里查找。
以上是从前台调用到后台的整个单向流程。当需要的数据,或者需要的操作已经完成时,程序到这里并不是停止了。后台需要将查询到或者操作后的结构返回给前台。那么需要返回操作。直到前台展示页面把最终的数据展示给客户为止。
看上去整个流程非常复杂,有很多朋友会问如果这样的架构速度上怎么样?那么你可以去访问下携购网()试试看,总整理来说,携购网的速度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
这样的架构如果单从小访问量来看,是看不出该构架的优点,因为目前传统的做法是直接访问数据库,在访问速度上看,还是相当可以的,但是如果有几万,几十万用户访问的时候,那怎么办呢?直接访问数据库,或者是单机版的架构我看只能是老牛推破车了呵呵。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当访问量非常大的时候,该架构如果应对?大家可以看到页面展示层,只接受用户的访问请求,所以无论从SOCKET连接压力,还是业务处理压力都是非常小的。因此,我们在这里暂时不考虑该层的减压方案。
压力最大的部分就是业务处理部分和数据库部分。因为我们的架构是分布式处理的,所以当你的程序写的不是非常好的情况下(当然不能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死锁等等),只要不断的增加服务器,就可以解决不断增加的用户访问量。数据库部分的优化,我相信很多朋友比我更加熟悉,有太多的数据库优化方案,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
如果你的用户访问量真的非常大,那么软、硬件一起来吧,加上均衡处理机,再加上我们这套架构,相信已经能满足你的需求了。
很多朋友会说,前面讲的那么理论化,听的云里雾里,能不能讲点具体的,那下面我主要讲解下最关键的XML协议部分吧:
前台客户端:&&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usi& user.center&/busi&
&oper& user.query&/oper&
&queryType&id &/queryType&
&queryCondition&106&/queryCondition&
&key/&根据某个关键字排序
&direction/& 升序还是降序desc or asc
&queryState&
//分页参数
&pageCnt&&/pageCnt& //每页显示的记录条数
&pageNum&&/pageNum&
//当前的页码
&/queryState&
后台处理完毕后,返回结构协议:&&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uccess/&
&queryState&
&pageCnt/&
&pageNum/&
&totalRec/&
//总共查询到的记录数
&curPageCnt/& //当前页码上的记录数
&totalPage/&
//总共分几页
&/queryState&
&itemList&
&/itemList&
上面两个协议的操作是:查询ID=106的用户的信息。
当然,我们的协议不希望明文给人家SOCKET获取后破解,那么你可以对你的XML数据加密吧。具体的加密方法到网上找找,太多了。但是不要用不可逆的加密方法,否则请求发过去,后台服务程序要发火了。
XML协议可以做很多事情,并不仅局限于发送文本命令,类似于文件上传,下载,等等你都可以通过XML协议的命令来完成。携购独立网店系统()上的所有上传,下载就是这样,全部是通过自己的协议格式完成的。
好了,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几遍架构图,相信你会明白起来的,另外大家也可以思考下,这样的部署,如何解决南北互通的问题?
最多还可以输入100字
【VIP年会员制套餐】
【C/C++软件工程师实战能力集训大纲】
VC知识库发布了C/C++业界的“本草纲目”
【牛人都在千人一号群! 加群三步走!!!】
第一步:请必须加VC知识库QQ: 为好友;
第二步:请必须关注本站微博:
第三步:申请加入群:.(必须将关注微博截屏发到QQ方可通过!)
【最新2013:】
全部100% VC++源码提供: E-Form++全新大型SCADA & HMI解决方案源码、CAD解决方案源码、Gis解决方案源码 、电力石油化工仿真与图形建模解决方案源码、大量其他高级制图VC++源码下载!
【 新视频发布】
o o o o o o o o o o
Foxmail 新版中有一个《邮件特快专递》的功能。起先搞不懂如何用,后来知道要在“工具->系统选项”那边设置“本地 DNS 服务器的IP地址”。
  觉得这个新功能蛮好用的。不需要通过SMTP代理,可以直接通过本地往邮箱所在的邮件交换器发送邮件。在暑假一开始想在 VC++ 中实现这个功能。用 IRIS 截包后,发现程序中有 mx8.263.net 发送邮箱,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所以作罢。后来才想到这个就是 263.net 的MX记录主机,原来特快专递的原理就是往这个主机上发送数据就行。...
Foxmail 新版中有一个《邮件特快专递》的功能。起先搞不懂如何用,后来知道要在“工具->系统选项”那边设置“本地 DNS 服务器的IP地址”。
  觉得这个新功能蛮好用的。不需要通过SMTP代理,可以直接通过本地往邮箱所在的邮件交换器发送邮件。在暑假一开始想在 VC++ 中实现这个功能。用 IRIS 截包后,发现程序中有 mx8.263.net 发送邮箱,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所以作罢。后来才想到这个就是 263.net 的MX记录主机,原来特快专递的原理就是往这个主机上发送数据就行。...
本文介绍了套接字编程的基本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法解析服务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