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提出在理论上的贡献是()。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要求在新文明观指导下,通过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扬弃,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工业模式大不相同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党的十七大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并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使之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全党最高领导权力机关大会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从理论形态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社会)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最新概括和最高抽象,是完成了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真正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   从实践形态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所做的战略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奋斗目标;已经并必将继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过程,贯穿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为“十二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程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发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进而科学而系统地回答当代中国“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前进的航标: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形成  ■阅读提示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站在新时代的实践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精髓进一步发扬光大,首次使用人类崭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高度概括和统一了人与自然两者的辩证关系,并力求建构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真正统一。在研究对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将人和自然的辩证图景作为理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两型”社会战略,科学地勾画出了通过立足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最终和谐的文明状态;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将整体性和多学科性作为展现人和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伦理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间的互动对话机制,要求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在实践路径上,主张将生态文明的构建和实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把建设生态文明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共赢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渊源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发展模式的全新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和谐社会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说必须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巨系统的协调。没有稳定、平衡、和平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两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内涵上理解,“两型”社会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这里,“两型”社会建设所指向的目标正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的生态文明状态。   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征程。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实践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初步概括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入手的8个方面,即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主要污染物、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观念。这八大方面实际上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评价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增长方式集约高效。要全面推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科学合理。要提高全民族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活动,并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要从战略高度努力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保障能源供应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动力。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要积极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方面实现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等。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大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努力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存环境更美好。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把节能减排变成全民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8个方面是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实践特征,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型、体制转轨等。生态文明具有时代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   历史性抉择: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阅读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要求在新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扬弃,创建一种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和谐相生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相当长的时期以来,西方学界尖锐地触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其生态文明理论的问题。例如,西方激进的生态主义者和绿色运动的理论家以及一些号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生态思想与其著作的主体思想没有系统性的关联,它们只是作为“说明性旁白”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从根本上看,马克思没有解决对自然的掠夺问题,没有将生态思想融入其价值理论之中,最终还是持崇尚技术、反生态的“普罗米修主义”观点等。   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并重的生态观,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在论述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第一,人是“自然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的统一;第二,人的生存发展是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即自然的统一;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又是直接的统一,即“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属人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生态文明统筹了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   科学发展催生出的智慧之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思想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催生出的智慧之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又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最新理论贡献。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72年,第一次全球环境峰会中国派出了代表团。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大会,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主要措施包括义务植树、加强林业;将保护环境上升为基本国策;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做到有法可依。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了对生态环境的理论认识和建设实践,包括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绿化美化祖国;西部大开发,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中国的生态环境工作做好,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尤为重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党的十七大完全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这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历史演进表明,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最新环保理念的集中反映,是具有中国特色、基于中国国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发展全局的转变,是承上与启下相连、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的转变。   为困境中的世界环境伦理学指明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为处于困境中的世界环境伦理学指明了方向。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认为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与之相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论认为,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体和核心,也就是它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命;而其中又包括五花八门的流派,如动物权力论、大地伦理学、深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扬弃,从而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理论阵地和科学的环境伦理学发展观。   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是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旗帜。正在崛起的中国如果继续沿袭西方式工业文明之路,无论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进化的考虑,还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无法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更无法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避免人类文明灾难的低能耗、适于人类共享的新文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就是要求在新文明观指导下,通过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创建一种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和谐相生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   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角度看,在一个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还有待加强。而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将大大有助于推动我们民族的文化上升到全人类的文化,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构建和谐世界、获得更多文化认同的王牌。   为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提供党的意志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修正案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提供了党的意志基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表述,从而把我国的发展目标概括为“四个建设”,进一步完整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指出,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据此,生态文明建设将来写入党章修正案,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而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宪法恰恰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根本体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同样重在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是人民意愿的反映和体现,可以在根本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预想,现行宪法关于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表述在适宜时刻将修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时代的呼唤: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科学构建  ■阅读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创建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模式大不相同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研究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主要内容之间的层次性和逻辑结构的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理论主体。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作为国家行为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实践、“两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都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战略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量,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理论主体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的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先进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内涵体系包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核心命题。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核心命题是通过生态文明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统筹,并且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科学发展观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统筹,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两型”社会体现了人与自然资源以及人与环境的友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就其发展形态而言,其最重要的分水岭在于用生态文明开创了人类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新局面,是全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特征:(1)实践性。在实践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强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2)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不只是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持久和谐。(3)时代性。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条件下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所提出的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论,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在当代中国,始终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等方面的严峻形势和压力,经济建设的环境代价和成本代价很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全球意识。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积极谋求快速发展。和平、合作、发展汇成时代洪流,推动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洞察这一历史潮流,并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继续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关于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应尽责任”的思想。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绿色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在生态危机呈现多元化、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隐蔽化的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创建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工业模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催生了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持续、健康、绿色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   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一种崭新的文明思想和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升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础。换句话说,在全球经济整合、生物圈遭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中华文明有望以生态文明的形态得以升华和复兴,并从根本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张文台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承梁系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七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