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讲了哪些物理知识?


《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谈电影背后的故事
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等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的影片《流浪地球2》于1月22日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四年前的春节档,影片《流浪地球》上映,并成为档期票房冠军。其精彩的故事讲述和精美的视觉特效不仅收获观众好评,更是引起业内关于中国科幻电影诸多讨论。
新上映的《流浪地球2》讲述怎样的故事?在视听制作上又有哪些看点?对此,郭帆表示,影片在故事讲述和技术手段上继续追求更多新的尝试与突破,力求创作出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科幻片。
《流浪地球2》可被视作《流浪地球》的前传
从故事发生时间顺序看,《流浪地球2》可以视为《流浪地球》的前传。
《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
在郭帆看来,将时间线向前移,可以有效拓展影片的叙事空间。“《流浪地球2》可以更详细地讲述从近未来到地球‘流浪’前社会和环境发生的变化,人类采取了哪些技术应对灾难。对于前作中已经出现的人物角色,《流浪地球2》也可以更加清晰刻画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长历程。这些对于观众更好理解故事都将起到积极作用。”郭帆说。
与前作相比,《流浪地球2》在演员阵容上也有所变化。不少观众对李雪健和刘德华的表演表示期待。
谈及与两位演员合作时的感受,郭帆反复提及“敬业”二字。“他们是带着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热爱和信念在进行表演。”郭帆说,“他们在每场戏之前都要认真周密准备,反复思考角色情绪,推敲人物应该呈现的状态,会为了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镜头练习很久。”
文本创作和技术手段有新尝试
《流浪地球》曾在银幕上呈现宏大的冰雪奇观,《流浪地球2》场景设置则更加丰富。
气温骤降、巨浪翻滚、陨石来袭……伴随故事推进,《流浪地球2》呈现了太空电梯、月球残骸坠落地表等诸多精彩的视觉特效。
“画面庞杂多样,演员数量更多,这对我们主创团队提出更高要求。我们采用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诸多技术,推动影片道具生产更有效率、制作更为精细。”郭帆说。
不仅如此,郭帆介绍,片中人物角色经历从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变化过程,“我们尝试用技术手段雕琢不同年龄阶段人物面部状态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故事讲述更具信服力和感染力。”
在故事设定上,《流浪地球2》也有新亮点。
“我们在文本创作上向前迈进一步,在片中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进行探讨。”郭帆说,“近年来,关于虚拟世界、元宇宙的讨论越来越多。我们在影片创作中引入‘数字生命’的概念,希望可以对观众有所启发。”
拍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科幻片
在郭帆看来,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文化。
“《流浪地球》中,正是因为对家园、故土的留恋,所以人物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郭帆说,“在《流浪地球2》创作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对于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
近年来,我国科幻电影创作有不少亮点。例如,去年上映的《独行月球》以超30亿元票房成绩位列2022年票房榜第二位,影片将故事叙事、演员表演、月球和飞船等元素相融合,营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
作为电影创作者,郭帆认为,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更是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
“越来越多的观众见证了我国航天员出舱、嫦娥探月等重要事件,他们对科幻影片中的故事表达和场景设定不再陌生,这让科幻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可以更好地进行对话。”郭帆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科幻电影创作,让我们的科幻电影更加丰富多样。”
推荐书目
作为电影原著的《流浪地球》,虽然只是一本两万余字的短篇科幻小说,但自2000年首次在《科幻世界》发表,不仅荣获第十二届银河奖科幻小说奖特等奖,还被收录进《中国科幻新生代精品集》、《科幻文学》(改革开放40年文学丛书之一)、《寂寞的伏兵:当代中国科幻短篇精选》等重要的文学选集,作品中呈现出的科技想象力令人震撼。
书名: 流浪地球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原标题:《《流浪地球2》讲了啥?看点在哪儿?》
阅读原文
}
登录后你可以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查看全部 551 个回答
这个不是BUG,倒是澄清一个问题:人推人是可行的!
相信已经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有知乎大牛分析过了:举出了像这样的一道题。
详情请看另一位答主写的回答,他是物理老师,他分析的也比较透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007231/answer/591273898
但是,我想问,这么大个人,还把他当质点?
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
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吗???
问几个小问题您就明白问题在哪了
还是这幅图,水印就不去了,假设第二次中甲不用力,乙用大小为F的力推甲,请问墙受到的压力大小为0?
假设把甲当作质点,很明显,按照刚刚物理老师的受力分析应该这样:
但实际上,您只要做过这个小实验,甚至仔细想想就能知道,甲的手臂不可能没有被挤压的感觉,也就是说,不可能没有对墙的压力。
问题就出在了:把人当作了质点!
人的身体不是一块铁板,乙对甲的推力会直接作用于甲伸直的手臂:
因此,电影中的人推人是有可能实现的,前提是,前边的人能够承受住足够大的压力,考虑到有机械外骨骼的存在,这点也就不再深究。
-----------------------------更--------------------
如果要简化模型:
应该就像这玩意
找不到攻城槌的照片的,凑合着看,有空再换
手臂在同一直线上保证受力方向,相当于大木棍
人身体其他部分相当于推木棍的人,给木棍往前的力
以上
Encore:新年码字不容易,来了就点个赞吧。
编辑于 2019-03-08 12:53查看全部 551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