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合理性对世界多元性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伯格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2015年,ISIS开始全球肆虐之时,书评周刊曾经对彼得·伯格做了一次长篇专访,围绕ISIS的发展、壮大及其影响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ISIS的诱惑:我们并非生活在世俗世界,而是多元世界》阅读采访原文。
6月27日,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因病在波士顿家中去世,享年88岁。这位伟大社会学家的离世,重新引发了我们对当今世界宗教、全球化等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
1929年,彼得·伯格出生在奥地利,二战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1966年,他与托马斯·卢克曼合作的《社会实体的建构》一经出版,遂成为知识社会学领域的里程碑之作,从此也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彼得·伯格还被视为继马克斯·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其宗教相关著作多达十余部,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宗教学和神学荣誉退休教授。
“我们并非生活在世俗世界,
而是多元世界”
彼得·伯格的一生兴趣广泛,著述颇丰,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宗教社会学领域。
韦伯通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尝试回答“为何只有在基督教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并将“理性化/合理化”作为解读西方历史进程和东西方差异的关键性概念。
而伯格在继承韦伯在社会学方法论和基本判断上诸多洞见的同时,进一步拷问与“理性化”概念相伴生的“世俗化”理论的合法性及其限度。尤其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敏锐地注意到,世界正在新一波的宗教复兴浪潮之中。现代化与世俗化,并不能完全抹杀宗教在现世中的价值和意义;而在世界许多地区,宗教在社会中的繁荣和延续也与现代化进程并行不悖。
伯格认为“世俗化”理论的关键问题在于,将自身视为一种价值中立的评判,并将现代化和宗教二者简单对立了;而从另一个角度,“世俗化”理论在学术界的扎根也是一种理论惯性,并未能意识到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全球精英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世俗化”的代表。
由于伯格对宗教抱有尝试理解,而非站在“世俗化”的论断前提之上进行冰冷审视的态度,使得他意识到“宗教位置”或宗教结构在人类经验中的延续性。他认为,宗教的推动力正在于对意义的追寻;而超越世界经验存在的有限空间,则是人性的一个永恒的特征。
有时,对于冲突的描述会加剧冲突自身的结构。当我们将宗教与世俗视为绝对对立的二元之时,我们很可能会生产出我们自身的敌人,并同时无法认清真正敌人的面貌。彼得·伯格漫长的学术生涯都在进行社会学描述的自我批判——而这种批判,也正是社会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而在当下的时刻,这种反思则显得尤为紧迫。
他在生命最后几年的研究中试图呈现,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世俗世界之中,而是一个多元世界(pluralistic world)——不同的世界观、宗教和道德体系共存在同一个社会当中。这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中,世俗并不是对宗教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更没有取代宗教的意义,而是多种宗教共存在世俗生活的前提之下。
多元社会
真诚的怀疑对主义具有毁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之颂:如何信而不狂》
作者:(美)彼得·伯格(荷)安东·泽德瓦尔德版本: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3年1月
人类今天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在互动交流中繁衍生息。然而,这样的生存境况并非没有张力存在。对于一些道德的争议问题,当人们强烈坚持适相对垒的观点时,该如何处置?当面临攻击性的基要主义的挑战时,文化如何维持其和谐性?作为个体以及作为整个社会构成的我们,如何在道德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理想的平衡?根据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和安东·泽德瓦尔德的阐述,答案在于:怀疑。
始终如一、真诚的怀疑对任何的“主义”都是毁灭性的,特别是对倾向于把怀疑拓殖为利己性质的相对主义和犬儒主义来说。让我们试着总结一下那种始终如一、真诚的怀疑的各个方面:
这种类型的怀疑对于所有形式的“主义”及其忠实信徒、相对主义者、犬儒主义者来说,乃格格不入。如以上所见,人类的状况似乎被怀疑之怀疑所决定。怀疑的目的不是要否定和拒绝真理,而是要去相信和领受之。穆齐尔的话语再次响彻在耳:“真理的声音里有一股可疑的暗流”。事实上,波普尔证伪的方法论策略可以拓展为一种由怀疑所主导的生活方式。
忠实信徒们在那种所谓坚如磐石、不容置疑的真理中找到了他们的存在理由,提出大量的“证据”——即那些不容置疑的真理的证据。但是,对于怀疑者即过着那种始终如一、真诚的怀疑生活的人们来说,却寻求“证伪”—— 也即是可疑的例子和情形。这样,在缓慢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个体能够最终臻于与真理相似的境界——或者,也可以说是向“近似真实的事物”(verisimilitude)靠拢。
多元社会
如何在社会上维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氛围
除非倡导和实践对他人的权利实施侵犯外,所有的信仰都应受到保护,这乃是民主话语的普遍共识。但怀疑是脆弱和具有风险性的事情,也必须受到保护,以免某些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所谓确定性名义对其进行压制。我们相信:自由民主制,以其对持不同意见者的自由权利给予保障的宪法和法律体系,提供了怀疑在其中能够得到保护甚至可能繁荣的最好的制度。
怀疑,如我们所见,是一项高风险的事情。我们认为,脱却民主主义和宪制主义窠臼的自由民主政府,由于为自由和权利提供了宪法和法律上的大量保护,乃是认知和道德的怀疑最为可信的担保者,至少在现代条件下是如此。(18世纪慈善的专制政体今天难以重构。慈善的专制君主很是罕见,但慈善更有可能在民主制的条件下被予以制度化。)
这里,拒绝任何人对民主的制度性安排加以怀疑并自由地表达这一怀疑的权利,不是我们的意图,只要他们并不积极努力去推翻民主制度的话。我们中珍惜民主的那些人将会致力于平息来自内部的这类怀疑,当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忠实信徒对民主秩序的存在构成威胁时。总之,怀疑的最高礼赞乃是在其自身亦被诉诸怀疑之时,同时,那些保护它得以存在的各种条件又免受侵犯。
欧美差异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作者:(美)彼得·伯格等 著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从制度行为还是见解表达的水准来看,美、欧之间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在欧洲,天主教会和新教教会皆深陷于困顿之中,举步维艰。礼拜仪式的出席人数多年来一直大幅度地下降,神职人员因为招募工作滞后而短缺,财政状况很不理想,并且教会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也大不如从前。当问及人们对信条(诸如上帝、复活、耶稣基督作为救世主等)的理解时,无论与过去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评估之后的得分都很低;当问及他们生活中宗教是否重要时,反馈的结果也同样不尽人意。
相比之下,美国的情景则属于另一番天地。行为和见解表达所体现出来的敬虔水准,都要强得多。通常情况下,宗教方面的调查数据都多少不一地会受到怀疑。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对于调查问题的反应,美国人或许会夸大他们的宗教性,欧洲人则可能夸大他们的世俗性。即使承认这一点,美、欧之间的对比和反差还是有目共睹的。
在美国版图的内部,也同样存在差别。该国的腹地和南部与东、西两个沿海地区相比,具有更高的宗教性。此外,至少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比其余人口要更加世俗得多的知识阶层(现在回过头看,在此之前的时代完全是另一码事)。这一阶层形成所谓的文化精英群体,在教育、传媒和司法等领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就宗教而言,印度和瑞典可以被视为是宗教性和世俗性的两极标志。据此,美国的情境可以被描述为:一群数量巨大的“印度人”,正在受到文化精英式的“瑞典人”审判。来自宗教和世俗两大阵营的激进分子彼此间冲突不断,已然成为美国政坛的一大看点。
多元主义
从市场提供的各种宗教传统中进行拣选
现代性并不必然会带来世俗化。其所带来的,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是多元主义。大多数历史时期,人类生活在信念和价值高度同质的共同体中。现代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途径,削弱了这类同质性。首先,通过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为具有不同信念和价值观的人们制造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其次,通过大众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普及,开启了对前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个体而言简直无法想象的全新认知视域;最后也是最为显著的一点是:凭借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现代传媒,现代性长期以来对于同质性文化的颠覆和破坏收效甚大,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趋势,更是使得这类成效迅速地扩展和深化。
事实上,个体能够也必须在其中进行选择的宗教市场已经呈现。就意识的层面而言,这意味着宗教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而是成为个体反思和抉择的对象。
宗教在个体意识当中理所当然性地位的丧失,意味着人们被迫做出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过程。选择的对象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是宗教的。正如我们看到的,欧洲人更多地选择世俗性,美国人则大多倾向于宗教选项。但是,即便宣称自己信奉某种宗教传统的保守型版本的个体,其信仰也是经过选择之后的结果。他一定记得这一选择过程,并且至少会潜意识意识到: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不排除对这一选择结果予以逆转的可能性出现。
换言之,天经地义的传统与经历反思和抉择过程的新传统主义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出于明显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前者更有可能会显得从容和大度些。此外,宗教选择可以是满怀激情的献身(如祁克果“信仰的跳跃”所言),也可以是情感强度不大的平常决定。但无论哪一种类型,从原则上讲,都是可逆的。
本文内容整合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11月28日刊《彼得·伯格:ISIS的“诱惑”》(新京报特约记者:王若千)、《宗教美国,世俗欧洲?》、《疑之颂》等书稿内容,经出版方授权刊发。整合/编辑:木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载至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女德
梅贻琦
林奕含
女性与饭局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衡水中学
读书日
不想工作
人民的名义
平庸之恶
假课文
养猫
自闭症
法律与舆论
春日赏花
原生家庭
2084
婚外恋
性教育
古典诗词
刷热点
安·兰德
“爱国主义”
共享单车
胡适
国学低俗化
弟子规
2016年度好书
人生无意义
朋友圈
黄永玉
高房价
篡改历史
抑郁症
沈石溪
心灵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文化
  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源性与中国文化的多元起源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那么,世界民族音乐是怎么样的多元文化呢?
  摘 要:世界民族音乐是一项全新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介绍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丰富多采的多元音乐文化,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了解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音乐现象。打破那种以一、二种音乐文化代替全人类创造的音乐文化,忽视其他音乐文化,或以某一种音乐文化的审美观点标准来评价其他音乐文化的错误现象,克服以偏概全,见木不见林的片面性。使我们能够采用全球性的视角看问题,以客观公证,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种民族音乐,建立起世界音乐文化多元性的概念。
  关键词:世界民族音乐; 多元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 黑人音乐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民族音乐。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气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民族和音乐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音乐文化,同时他们也在享受着自己的音乐文化。正是由于这些民族音乐文化,才组成了世界的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按地区大体分为九大区域: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州音乐文化区。世界上的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如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文化的印度就拥有自己高度发达的音乐体系,无论是音律,调式,旋律,节奏,曲式,体裁,手器,乐队,唱诗,音色,音乐表演方式,音乐的功能,审美等都带有自己特殊的印记。又如经过近五百年来溶欧洲,印地安,黑人文化于一炉的拉丁美沙文化已以崭新的,充满了活力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
  不论是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拉美舞蹈,拉美音乐都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震憾了国际文学艺术殿堂,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
  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正如拉丁美洲伟大的革命家古巴诗人何塞·马蒂所说的:“这是一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和富有艺术的国土” 拉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美洲原有的土著文化的传统被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所割断。由于中世纪末期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打断了拉美印第安土著文化的发展,使印第安土著文化没能成为拉美文化的主体,而是以移植来的欧洲文化为主体,以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
  第二,多元化和多源性。拉美文化是“杂交”文化或“混合”文化。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源性与中国文化的多元起源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其起源是多种的,不同之处是拉美文化是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等多种不同来源的文化的汇合和融合。第三,开放性和独创性。拉美文化极少保守性和排他性,它善于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大的亲和力,以及很强的融合力,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开放和创新并举是拉美文化兴盛发展之根本。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非洲黑人音乐首先,强烈的节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突出特征之一。他们对节奏的敏感度是任何国家的舞蹈艺术所不能相比的,这种节奏可以说是舞蹈动作的声乐化,“任何一个基本音乐的思想基础都是动作和音动机的一致,首先是节拍、节奏动机的一致”。这种音乐节奏异常复杂。最典型的节奏是高度发达的节拍交替和节奏交替形式。
  在非洲各个民族的舞蹈中,大家都可看到节奏与动作的紧密联系性。如在加纳北部南多姆族的“塞克佩雷”舞中,音乐由木琴演奏,节奏部分用鼓、铃和铁制响板,并由舞者自己演奏。但各组舞蹈之间的过渡信号则由负责的节奏线结合起来。在伊卓人的“埃塞尼”舞中,动作按照一首歌曲的节奏线而定,而不按照伴奏的打击乐器而定,并随歌曲的重复而重复。加纳安洛——埃维人的阿格贝阔舞,它包括多种舞蹈步型,每种都由领鼓击出恰当的节奏音型引出,并用那种音型继续下去。
  每种音型都不间断地重复多次,并用另一组动作同下一种音型联系起来,使舞者达到一个新的起点,可准备跳下一步型。以上这几种舞蹈都是需要演员在公演之前的排练中掌握好的;还有一些舞蹈有更多的即兴表演,舞者可以对基本动作作出不同的加工处理,但要和舞蹈的领鼓手或其他器乐家演奏的节奏线相一致,因为整个舞蹈受这种节奏线的支配。
  由此可见,鼓在非洲黑人舞蹈音乐中起着引领舞曲节奏的重要作用。它决定舞蹈的韵律,也决定着舞蹈的风格特点。这便不难解释了当人们在现场或者是电视上看到非洲黑人伴随着他们的音乐起舞时我们自身偶尔不免会出现随之而动情不自禁的有节奏的动作,那
是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感染,既而在这种感染之下带给我们最自然而然的心灵和身体的灵动。非洲黑人舞蹈表演用的鼓有上百种:木鼓、水鼓、战鼓、葫芦鼓等等。表演时用的小鼓可用手握,大的鼓要使人站在凳子上敲打。鼓的周围常装饰有铃铛等饰物,更增强了舞蹈音乐的节奏感。
  律动性强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点。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舞者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臀部、晃动手脚、跺脚等。
  当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舞蹈风格,但无论哪一种风格都表达了他们最纯粹、最真我的情感。很多舞蹈也源于历史的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蹈只能更加的多元化、多样化,然而仍旧不变的是从始至终都是在表达着他们自身的情感。
  肢体语言是多样化的,例如,南部非洲祖鲁族的“跺脚舞”,就是以强烈的腿部的律动来表达情感的;加纳弗拉人的“迪阿“舞,每个舞蹈者右踝上戴一串蜂音器,右手还握一把剑。当演唱时,演唱者在音乐的强拍上用右脚跺地,在弱拍上用左脚快速地轻踏一下。
  当右脚跺地时,身体稍向右倾侧,然后弱拍是摆向左边。以腿部动作表现节奏的舞蹈还有“踢踏舞”“大跨步舞”(索托族)等。在加纳的达戈姆巴人的“恩英多古”舞中,主要用腹肌,而加纳的洛比人则强调上半身的动作,可以有旋转或肩的上下运动,或用某些手臂动作和肩胛的收紧放松动作来伸展前胸。还有像尼日利亚的卡拉巴利人的舞蹈,臀部有各种细微的动作。因此,这种大幅度的身体动作造成的强烈的律动感成为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色。
  群体性和模仿性是非洲黑人舞蹈的常用形式,体现了非洲黑人舞蹈音乐具有乡土气息的特点。在他们的舞蹈中,很少看到独舞的形式,舞蹈反映的内容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舞者往往是围成一个半圆、圆圈或排列成行表演,动作主要模仿农事、狩猎、战争等活动。
  所以,不难看出,在非洲给人的音乐和舞蹈中,历史的传承和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氛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位探险家对刚果的战争舞这样描述:“一千个脑袋仿佛是一个脑袋似的,起初他们同时仰起来,显出昂扬的气魄,然后同时低垂下去,发出凄切的哼叫声……”
  非洲黑人的舞蹈音乐中舞者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有时可以决定舞曲时间的长短。音乐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让舞蹈者培养感情,序歌就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音乐家常常在演出开始时用序歌或一组这类歌曲来达到培养感情的目的。序歌可以用自由节奏演唱,并可以用一两件乐器伴奏而无需全体合奏,也可以不用声乐引子,而用器乐的前奏曲。在加纳西北部用木琴为舞蹈伴奏的地方,在跳主要舞蹈之前常用木琴演奏一小段前奏曲。同样,乔比人组成大型的木琴乐队,以乐队的引子开始“恩戈多”舞蹈。也可用声乐和器乐结合的引子,如在阿肯人的“凯泰”舞中,序歌可由一两个独唱者演唱,并交替加进笛子重奏,这种人声和笛子的交替一直持续到领唱者引进合唱为止。
  非洲音乐比较具有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功能,并且往往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非洲音乐在各种仪式、在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因此,黑人非洲的音乐活动是适应于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产生的,不能与社会分离而独立存在。例如,在马汗巴的治病仪式中,当地人在激烈的鼓声伴奏下唱歌使病人附体在祖先的灵魂上而治病。这些都说明音乐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
  非洲黑人的音乐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同地区的人带入到他们所理解的舞蹈和音乐中。这不是他们刻意而为,而是他们的舞蹈和音乐实实在在的会给人一种不可拒绝的美感。许多一开始不能接受甚至是厌烦他们的舞蹈和音乐的人,跟他们生活得久了,甚至是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便会逐步的理解和欣赏。
  我把这种类似情感的变化理解为“舞蹈和音乐上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只有用这么严肃的名词,才能体现出非洲黑人舞蹈和音乐的独特魅力。当然,这不绝对。但是我想,热爱舞蹈和音乐的人群,都会被这样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所吸引,或许无关风格、无关历史,但它就那么真实美好而纯粹的存在。每当音乐响起,非洲黑人便可以随之起舞,舞的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
  舞蹈营造适当的气氛或情绪,能激发起舞蹈者以富于表情的动作来表现表演者的强烈欲望。而舞蹈将音乐的内容表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让人深刻感受到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王耀华.《世界民族欣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王耀华.《世界民族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的合理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