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灌顶有个菩萨,骑著一只狐狸

降三世明王的梵文为Trailokya-Vijaya-raja。梵语中Trailokya的原意为“三界”“三世”;Vijaya意为“降服、调服”,raja意为“王”。这三个独立的词汇连结起来的字面意思为“降服三界(三世)的明王”。

1)降三世明王名称的由来

密教经典中对于降三世明王的记载很多,笔者把比较重要的几处摘录如下:

①《大日经疏》卷十中曰:“所谓三世,世名贪嗔痴, 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过去贪故,今受此贪报之身,复生贪业受未来报,三毒皆尔,名为降三世也。复次,三世者,为三界。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又有“此明王以金刚萨埵为自性,萨埵之忿怒身也。”

②《理趣释》降三世品曰:“时金刚手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持降三世印,以莲华面微笑而怒,颦眉猛视,利牙出现,住降伏立相,说此金刚件迦罗心。”

③《金剛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归命圣主宰,普贤金刚手,为降伏一切,现吽迦啰身,摧三世有毒。”

④《仁王经仪轨》曰:“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依教令轮现成威怒降三世金刚。

按照《大日经疏》卷十的解释降三世明王中“三世”的概念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它象征佛教修行需要克服的“贪”“嗔”“痴”三毒;其次,它指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再者,是它字面意思所表达的佛教众生所居住的三个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经书中声称降三世明王从毗卢遮那额头白毫中化现,在“三界”及“三世”中都化身为拥有无量眷属的大天主,以“大怖畏”的形象降服三世界主和芸芸众生,因此名为“降三世明王”。

上述典籍也毋庸置疑地证实了降三世明王是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的忿怒化现。P.Pa1博士在其著作《喜马拉雅美学探秘》中将降三世明王解读为文殊菩萨的化现显然是不准确的。估计老先生没有参考过我国唐代早期由诸多高僧翻译的《金刚经》《大日经》以及《理趣经》等密教经典文献。这同时说明我们在研究佛教艺术图像学时参研古代中文文献的重要性。

由于降三世明王能降伏众生三世之贪嗔痴,降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贪嗔痴,又降伏了三界之主,故名降三世,亦称月黡尊胜三世王。相传由于三界之主一大自在天刚强冥顽,与乌摩天妃不肯降伏,降三世明王现大忿怒身方使之降伏教化。

降三世明王是佛教发展到密教阶段所创立的至关重要的一位神祇。汉文佛教经典中关于他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唐开元年间(约726)善无畏所译《苏悉地羯罗经》和唐不空所译《蕤四耶经》中。在这两部译为中文的密教早期经典中,降三世明王被称为“逊婆”或“孙婆”,这其实是梵文Sumbha的音译。《一切经音义》中注解“逊婆,此句梵语降三世金刚也。”从真言密教阶段以后便不再称“逊婆明王”而改为“降三世明王”,这与同期梵文典籍中从“Sumbha”到“Trailokya Vijaya raja”的记录历史转变是一致的。

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广泛流行的梵文印度教神话集《女神颂》中,逊婆就是其中的反面主角之一。他和他的兄弟尼逊婆(Nisumbha)都是阿修罗中的大魔王,印度教的战神因陀罗都无法战胜他们,因此诸神才祈请杜尔伽女神帮忙。杜尔伽是湿婆神伴侣帕尔瓦蒂的另一称谓,她借助诸位大神的协助一举击败了逊婆阿修罗及其随众,也由此奠定了她在印度教中善战女神的地位。

然而在佛教典籍中,战胜方与战败方发生了惊天的逆转——《降三世明王陀罗尼》以叙事体的方式描述了做为金刚手菩萨忿怒相化现的降三世明王以无上之力降服了湿婆自在天及其伴侣乌玛,令其皈依佛教,湿婆与其随众显然心有不甘,遂向大日如来哭诉质询。大日如来言道:“降三世为诸佛之主,诸佛之根基,亦为诸佛之意愿,汝可降。”开始,摩醯首罗(湿婆的另一称谓,多用在佛教中)与乌摩妃并未立即降服,他们还妄想率领各印度教天神做垂死挣扎,于是降三世明王显现终极忿怒相并念诵大日如来传授给他的咒语,将摩醯首罗及乌摩妃及一众天神慑服,迫使其仰俯于地。明王用左右脚分别踩踏摩醯首罗和乌摩妃,所有印度众神匍匐在地,呼天抢地表示心悦诚服的归顺。此时大日如来亲颂陀罗尼将摩醯首罗和乌摩妃送入三摩地,后来摩醯首罗被封为二十四天之色究竟天之主,并立誓永世供养三宝。因大自在天名号为“三世之主”,“降三世”明王因而得名。

这里,原来在印度教典籍中被湿婆的伴侣降服的阿修罗“逊婆”成为佛教的忿怒护法神,在大日如来的帮助下以降三世明王的身份强力逆袭,不仅将湿婆和其伴侣踩在脚下,更成功地将其连同所有部众收服成为佛教护法。这种角色互换的桥段在宗教史上都堪称经典。自此,以大自在天身份出现的湿婆连同他的部众开始出现在金刚界曼茶罗的外圈中,这也是我们在印度佛教遗迹中常常发现印度教神灵雕塑及其他类型图像元素的原因所在。可以设想,如果不是12世纪末伊斯兰教对那烂陀、超戒寺、欧丹达普利寺等密教中心的系统性破坏,以印度教三大主神为代表的印度神灵都会被吸纳入佛教的众神殿中,护佑佛法的同时又接受佛教信徒的膜拜。正所谓“亘古恩怨无始终,沧海桑田一念间。

2)降三世明王形象溯源

发展阶段新创的密教神祇或多或少都受到来自印度教的影响,降三世明王也不例外。他与湿婆神的一个变化身——“三连城破坏者”(Tripurantaka)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三连城破坏者”的梵文名字直译为“终结三座城市者”, 这个名称源自一个古老的婆罗门教神话:曾经有一群得势的恶魔分别用“金”“银”“铁”建造了三座城池。恶魔以此为依托不断骚扰天众和凡间众生。后来湿婆神幻化成六臂形象斩杀了这群妖魔并用所持的“带火之箭”摧毁了这三座城池。由此湿婆神拥有了一个新的封号“三连城破坏者”。

印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块浮雕石板,其上细致的雕刻呈现了“三连城破坏者”一湿婆神攻破“三连城”的场景(图11)。湿婆神呈一面六臂形象,以左展力士站姿毅然站立于由梵天驾驭的一辆马车之上,他的主二臂搭弓射箭,向右上角的三座叠加的城池射出一箭,浮雕场景中最上面的城池轰然倒塌由上跌落。

降三世明王和三连城破坏者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身形、持物和站姿一致,而降三世明王作为“三连城破坏者”一湿婆神的终极征服者更是将湿婆自在天本神妖魔化并踩在脚下。这种征服与反征服的转换是佛教密宗化过程中的典型塑造案例方式,这种形式化的创作不仅阐述了密教神灵的产生逻辑,尤其重要的是它完善了印度教诸神以及原始传说神灵进入佛教密宗体系的路径搭建。

佛教中有四组典型的征服和被征服的图像学典故:释迦牟尼征服摩罗(Mara)、阎摩德迦征服阎魔(Yama)降魔金刚手(Bhutadamara)征服湿婆无能胜(Siva-Aparajita)、降三世明王征服三界之主——摩醯首罗天(Siva-Mahesvara)。这四组征服案例恰恰诠释了佛教由显入密的发展历程。

唐不空法师泽《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中有云:“尔时毗卢遮那如来入悲怒三摩地。从胸臆间现出五峰金刚大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德炽盛奇特难睹降三世金刚菩萨身。”可見降三世明王的标准形象应为四面八臂。

一行法师的文本中也有关于这种四面八臂形象的记载(8世纪早期)

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中藏有一尊降三世明王造像。该像四面、十二臂,呈力士站姿(图12),其发绾成高塔状发髻;环绕周身佩饰一串人头花蔓,脚下踩踏仰躺在莲台上面的摩醯首罗和乌摩妃。两只主臂分持金刚铃与金刚杵,当胸结金刚哞迦罗印,此一印记为降三世明王的标志性印记之一,也是降三世明王的图像学基因源自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的显著证据。明王的两只后手将一张象皮撑在头顶上方;余下的四只右手分持三股叉、盾牌、钺斧与轮盘,四只左手分持天杖、人头花环、套索与嘎巴拉碗。

印度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尊保存完好的出自那烂陀的降三世明王石刻雕像(图13)。该像与图12的造像有所不同。这位双臂明王呈反向的力士站姿,结金刚哞迦罗印,站在俯卧在地的湿婆与雪山神女像身上。金刚铃和金刚杵雕刻的均不甚清晰。明王忿怒的情绪与布满火焰纹饰的背景十分协调。该像背面刻有铭文,铭文记载了施主名为乌黛跋陀罗,并引用摘自密宗经文的一段文字。《成就法鬟》中第262篇成就法提到了这类造像。

不空法师于其生命最后几年所译《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中曾写道:“二羽印当心,慧手持五钴。”这里的明王主手所结的“二羽印”印记,梵文为Bhutadamara mudra,按正统的翻译应为“降三世印”。与之对应的Bhutadamara Vajrapani就是降三世明王的四臂形象一降魔金刚手。这种印记有时也被误识为“金刚哞迦罗印”,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二羽印是双手掌心朝向身体外侧,两手的小指勾连,同时两根食指上竖,其余手指握向掌心;大多数情况下二羽印并不持铃杵,而金刚哞迦罗印则是双手在胸前于腕部交叉,手中分持铃杵;与二羽印不同,金刚哞迦罗印掌心皆是朝向身体内侧。

从8世纪时在中原开始流布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种降三世明王的形象,一种是一面两臂形象,其中一臂高擎金刚杵;另一个是四面八臂形象,主二手所结既为二羽印,余下的左右手则分持金刚杵、箭簇和宝剑、持弓、金刚钩和套索。(图14)

不空法师舍弃其之前的的“降三世印”称谓此处将这种印记称为“二羽印”一定有其深意,原因究竟为何只能留待更多的典籍考证了。

4)金刚哞迦罗、降魔金刚手与降三世明王

不空译《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开篇即述及:“归命圣主宰,普贤金刚手,为降伏一切,现件迦啰身。摧三世有毒,令即证菩提。是甚深秘密,降三世瑜伽。”在文末描述此尊形象时又言:“二羽印当心,慧手持五钴。努臂如下拟,次箭剑直执。定上五钴钩,次弓次执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黄左绿色,后红咸忿怒,自在天王妃,为座如前说。吽迦啰金刚,作如是相好。”不空法师经中提到的“哞迦罗金刚”是“降三世明王”的代称。7世纪晚期到8世纪时期的典籍中没有刻意区分这两种称谓,它们在很多典籍中是可以相互替换的,都用来特指降服大自在天和乌玛的金刚手菩萨的忿怒化现。在密教早期的南亚、东亚以及东南亚这两种称谓都比较常见,是同一位神灵的不同名称。不过此时的“金刚哞迦罗”仿佛只被专门用于八臂形象中。而有些典籍中则把“降三世明王”作为正名使用,把“金刚哞迦罗”仅仅做为浑号别称。这与密教后期的状况截然不同,在后期的文本如《成就法鬘》《成就法集》中,“金刚哞迦罗”用来特指二臂形象(图15),而“降三世明王”专指八臂形象(图16)。这种形象称谓翻转的原因不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从图像学溯源的角度来看,在东印度考古发现的早期图像中,降三世明王皆呈二臂形象。而到10世纪时,二臂和八臂两种形象都有出现。如果我们支持图像由简单导出复杂的演变理论,二臂形象可能是先发展出一种类似过渡型的四臂形象一降魔金刚手(图3、图5,见《收藏家》2022年第2期,第106~107页),最后才发展到八臂形象。然而这仅仅是推论,相关的研究论据尚待新的挖掘证实。同样,我们在最古老的文本典籍记载中也未能找出二臂或八臂哪一种被更早创造出来的证据。下面我们来看看“降三世明王”的几件馆藏实例:布巴尼斯瓦尔的奥莉萨邦博物馆中珍藏有一批发掘自阿楚特拉普尔的金属造像。1963年6月,印度奥莉萨邦南部的阿楚特拉普尔村的一所中学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出土了一批窖藏的佛教金属造像,最初统计有95尊,事后更新为130余尊, 其中绝大多数是佛教密宗造像。而在这批窖藏中,有一尊降三世明王(金刚哞迦罗)像(图17),台座上的湿婆自在天是同类题材中最有特色的:他全身赤裸,躺在明王的左脚下,头发中显现毒蛇和月牙标志——湿婆的特有标识;额生第三目,身挂人骨项链;他的赤裸体态以及狼狈的身形体现了他被降伏的羞愧。台座上散乱地放置着他的各样武器:套索、箭簇、断了弦的弓、一只金刚铃、三叉戟人皮鼓和一把剑。降三世明王在降伏了八臂的湿婆自在天之后,顺理成章的缴获了他的武器,幻化成他的八臂形象并手持这些武器来为佛教弘法服务。显然,这尊雕塑所刻画的是降三世明王在降伏湿婆神之后且在转化为他的八臂形象之前的场景。

现收藏于巴特纳博物馆的一件降三世明王造像(图18),发掘自那烂陀9号遗址,是1932~1933年出土的75件佛教遗存中的一件。关于它的断代专家们的看法大相径庭:巴特纳博物馆当前的名目标签上注明的是7世纪,而在1957年的目录中又注称是10世纪;冯·施罗德的书中将其断代为850~950年。如果按照笔者之前对那烂陀造像艺术的理解和梳理(详见《那烂陀一佛教艺术的盛大华章》一文),这尊造像应该是典型的那烂陀成熟期(8~9世纪)的作品。它的莲座、座前的垂帘、单层莲瓣的样式都清楚说明了这一点。明王呈反向力士站姿,左腿伸,右腿弓,天面四生八臂,主臂在胸口结降三世印并分别握持金刚铃杵,余下的六臂大多残断,只有左下手可以清晰看到握持金刚套索的一端。台座上左右两端的两只大象清晰的表列出明王的归属不动如来的金刚部。特别之处是明王身侧垂挂的一条花蔓项链,它们是由许多独立的佛像串联组合而成,每一尊佛像都结禅定印。

在那烂陀博物馆中还有一尊非常有趣的石雕残件(图19)。在主尊小腿部位的火焰背景中用浅浮雕的方式表现了两尊手持棍棒和盾牌的夜叉状神灵,他们大腹便便,憨态可掬。由上文中对降三世明王的来历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这二位就是逊婆和尼逊婆,这也是现有可查的图像学资料中两者的唯一例证。雕塑作品中的两位兄弟气势高昂,在主神降三世明王的带领下再一次与曾经的死敌对战,并将曾经的征服者踩踏于脚下。这一处不太容易被人留意的描刻却恰恰是这件残缺作品的珍贵之处。

菩提伽耶西北25公里远处的马汉特大院中陈列的降三世明王石雕(图16)的三叶冠中间一面装饰的是大日如来,右侧是无量寿,左侧缺损,推测应是不动如来。特别之处是奥莉萨的铜佛像(图17)是二臂形象站在八臂形象的湿婆之上,而那烂陀(图18)和菩提伽耶(图16)的是八臂形象的明王站在二臂形象的湿婆之上。显然,此处是在强调降三世明王在降服了湿婆神之后,获取了他的威力和身形并将其打回原形慑服于地。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事实一公元10世纪时,无论是在那烂陀还是菩提伽耶,降三世明王都不是低阶的伴神,相反是各类雕塑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主尊。

《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在8世纪早期被翻译成中文或藏文,可以推测在7世纪时这些经典的原始版本就已在东北印度当时的佛教研习中心存在。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与之相对应的8世纪晚期之前的雕塑作品,造成这种时间代差的原因可能有多种:1.最早的图像记录可能是以二维的绘画方式存在,但这种方式不易保存,在后期的毁佛运动中可能损毁了;2.早期的密宗教义可能只是在极少数高阶的修习僧人中流传,哪怕在印度本土它也是非常机密和宝贵的知识财富,因此没有大规模普及,相应的图像艺术也就没有流传开来;3.由于时间久远,我们目前还未发掘出早期的实证资料。

5)秽迹金刚与玛哈嘎拉

善无畏和一行在为《大日经》撰写的注解中把“降服湿婆自在天”的桥段做了重塑演化,主角换成了不动明王:他变身为秽迹金刚,把由自在天做为攻击他而生成的各种污秽不洁皆吞噬干净,最后应大日如来之命,左脚踩踏湿婆头顶的半月标帜,右脚踩踏乌玛妃,完成了整個征服过程。

不动明王不是唯一借鉴降三世明王征服湿婆自在天故事的神灵。近代佛学研究大师张澄基博士在其著作《西藏坦特罗的密宗教学》中提到绿色马头观音降服湿婆神的典故:马头观音降服湿婆之后,将其身形作为自己的化身。自此,他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一马哈嘎喇。这可能是首度清晰的诠释大黑天马哈嘎喇的源起。

6)降三世明王在密教后期的形象变化

降三世明王是密教中期的神灵独创,他是佛教密宗化的必然。他的出现完美解决了金刚手菩萨的慈悲相向密宗神灵的愤怒相的转化。在9~11世纪很长的一个时期他是密宗神灵中的“超级明星”,他是当仁不让的“诸佛之主、三界之王”。后期,随着密宗教义的不断延伸变化,饮血金刚、上乐金刚等更多新的至尊神祇不断出现,降三世明王的地位也开始相应下滑,最后湮没在推陈出新的典籍和图像学作品中。我们在现今依然保存在西藏11世纪以后的寺院壁画中可以清晰看到到这种演变的趋势。

西藏西部的阿基寺、松达寺、芒举寺壁画中都有降三世明王的形现,其中两幅描绘在“金刚顶曼陀罗”和“文殊菩萨曼陀罗”中,他所居的方位已不再是最为重要的位置。阿基寺壁画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降三世明王。

一种他是以不动明王的忿怒四面八臂形象出现在大日如来为中心的忿怒相五方佛曼茶罗中:大日如来四面二臂,其余的三位禅定佛都是一面二臂呈反向战斗站姿;第二种是以降三世明王为中心的一面二臂形象的曼茶罗;第三种是基础的护法神。此时的降三世明王四面形象在西藏西部的古格王朝旧有势力范围中比较常见,这与彼时的密教经典记录相符。

在阿基寺杜康大殿“金刚界曼茶罗”中有一尊降三世明王的形象,是早期少有的彩色绘画作品表现的图例(图20)。

12世纪以后,降三世明王的重要性进一步下滑。在俄尔寺体系描绘的曼茶罗中,他已下降为低阶伴神。在白居寺吉祥多门塔中,在第一、三、四层都发现了降三世明王的形象(图21),但他并未出现在高阶神祇的殿堂中。这些后期的形象渐渐失去了起源于印度原始“武士夜叉”的外貌,开始变的大腹便便,逐渐向“侏儒夜叉”形象靠拢。

梵华楼中也有多尊“能胜三界佛”(图6,见《收藏家》2020年第2期,第108页),都是降三世明王的别称。

降三世明王形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密教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忿怒形相神灵体系之中,他虽然不是持续时间最长,维持最高阶地位最久的,但却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密教消除自我内部的无明障碍的完美独创。他的出现使原来相对低阶的忿怒类神灵首度被推崇至菩萨甚至佛的至尊地位,其意义之深远无可比拟。

从印度本土到中国内地;从西藏到日本、朝鲜半岛;从缅甸到爪哇,降三世明王在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受到信众虔诚的顶礼朝拜,直到后期它被由其衍生出来的商瓦罗所取代。

在密宗佛教的拓神阶段,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内在特质表现出特定的一致性。征服者继承了被征服者的持物、绰号称谓甚至角色特征。例如,阎摩德迦对应于阎魔、降三世明王对应于湿婆自在天。这在其他几对“征服和被征服”的神灵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如大力明王对应于摩罗、降魔金刚手对应于湿婆无能胜、不动明王和降障神对应于象头神键尼萨或毗那夜迦。破除障碍、调服无明是这些对生关系的潜在内涵。这其中尤以降三世明王降服湿婆自在天的桥段诠释的最为完美经典,它同时是贯穿《金刚顶经》的重要主线。

密宗神灵的多样化是佛教进入新的时期的一大特色,它也为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粉本和素材,尤其是忿怒神灵的发展更加凸显了这种艺术的张力,一静一动。一慈一怒构成了神灵体系的和谐统一。

1.黄春和《藏传佛像艺术鉴赏》,华文出版社,2004。

2,苏达卡尔·沙尔曼著向红笳、刘钊译《印度帕拉王朝佛教造像艺术遗产》,上海社科出版社,2019。

3.王家鹏《梵华楼》,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10。

4,党措《金刚界曼茶罗神祇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

5.罗文华《藏传佛教造像》,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09

6.吕建福主编《中期密教注疏与曼茶罗研究》,中国社会料学出版社,2019。

}

    名号:地藏菩萨

  《佛学大辞典》: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地藏菩萨名号是从比喻上建立的。“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地藏十轮经》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主伴地藏萨埵,度九界妄情。地藏菩萨代表“孝”,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为佛门的“孝经”,地藏经里面主要是讲“孝亲尊师”。

  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者,化地狱。二持宝童子,化饿鬼。三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天女,化修罗。五宝藏天女,化人。六摄天使者,化天。

  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则由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一、土地丰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现存益寿。五、所求遂意。六、无水火灾。七虚耗碎除。八、杜绝恶梦。九、出入神护。十、多遭圣因。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地藏院四菩萨是地藏菩萨之眷属:一宝处菩萨,二持地菩萨,三宝印手菩萨,四坚固菩萨。

  净空法语:“地藏王菩萨代表孝亲。‘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蕴育无尽的宝藏,不只地下开采的金银七宝,地面生长的五谷杂粮也是宝藏。我们生活在这地球上,不能离开大地而生存,衣食住行一切受用都仰赖大地,大地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没有大地,我们的生命也就没有依靠。佛是用这个来作比喻。‘地’比喻我们的心地,‘藏’是心地含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相好……,一切无量通通是心地含藏,需要去开采。我们用什么方法开采?‘孝亲尊师’,这是供奉地藏菩萨的用意。因此,我们看到或是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就要懂得‘孝亲尊师’。心地宝藏比全球大地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说出,说之不尽。正如同六祖大师开悟时,向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何其自性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地藏的意思——没想到我这个心地、真如本性里面,样样都不缺,样样都具足。样样指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本来具足含藏的。所以又说一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生万法是表现在外面,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佛在大乘经典里常提醒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事实。我们要认识心地宝藏,开发心地宝藏。地藏菩萨本愿就是教我们、帮助我们开发自性的宝藏。完全开采出来,那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了,就叫做成佛;部分开采就叫做菩萨;原封不动,不知道开采,那就是六道凡夫。世尊灭度之后,把教化众生的重责嘱咐给地藏菩萨,道理就在此地。谁是地藏菩萨?谁懂得孝道,谁能够修孝道,谁能够发扬孝道,那个人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多了,经上我们读‘大士无边身’,无量无边皆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身侧写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一方面这是地藏菩萨的誓愿,另一方面,这也是地藏菩萨对我们的告诫:如果不能度空自己心中的地狱,那么做人都不保险,怎么能做佛呢!这里我们就知道,嗔恨是地狱的根,所以,一定要化尽自己的嗔恨心。这也是地藏菩萨教导我们的。

  地藏菩萨手持之珠光明显耀、清净透亮、希世珍贵,是戒、定、慧所成之宝,戒净无染,定而无杂,慧光遍照。

  宝珠即摩尼珠,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心性宝性无有染污。”智度论五十九曰:“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

  有说叫明珠,所谓“明珠照破天罗网,锡杖振开地狱门”,明珠是明月珠,光如明月,又曰明月摩尼。此珠有澄浊水之德。涅槃经九曰:“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法华经序品曰:“持净戒犹护明珠。”梵网经偈曰:“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六度集经三曰:“具戒行者心无秽浊,内外清洁。凡夫犹瓦石,具戒高行者若明月珠也。”笺难一曰:“经护明珠,或是明月珠也。”

  又说明珠譬大乘经典。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与赐,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智度论四十九曰:“若水浊,以珠着水中,水即为清。是珠其德如是。”净土论注下曰:“譬如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十诵律中又称它为“声杖”;因为振杖之时,出声如锡,所以称做“声杖”、“锡杖”,又称有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刚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说:“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五所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镮,旃檀为笴,盛于宝筒中。我国唐代有通身皆铁质,杖头安四股者,然义净以其为并非本制。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镮、四股十二镮等类,且大镮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至如持用“锡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定。三千威仪经曾经制订持“锡杖”二十五事。该经曾略谓:“持杖不得入众(“众”者,僧围也)、日中后不得复持、不得担于肩上、见佛像不得使锡作声、不得以杖指人、不得用杖于地面写字”。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说:“不得以不净手捉杖。若入僧房,须脱除杖錞。且不得触地。若持杖入白衣舍,须将杖□在后,若因事入白衣家,或为受午食,须于门首摇锡三下。若无人应,再摇五下。又无人应,更摇七下。终无人应,则应往别家”。

  关于锡杖的功用可分三种:

  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十诵律》卷五十六中说:“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遗毒虫。”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怕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2、比丘于街上行乞托钵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如《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说: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中说:“言锡杖者,(中略)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

  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其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再者: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如来锡杖:白铁为环,旃檀作柄,宝筒盛之。”又洛阳伽蓝记卷五说:“如来锡杖,长一丈七尺,以水桶盛置。此杖表面,金箔装贴。杖身轻重莫测;重时百人莫举,轻时二人可提”。由此可见:我佛应化因缘,实在不可思议也!

  除了生活中所需,锡杖也有深刻有意义。在《佛说得道梯磴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而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同经中说:锡杖有三錞,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十二环者,表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修行十二门禅。三重四股,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錞钻八,用念八正道。

  杖头有二股六环者(也有说是四环者),是迦叶佛所制。有四股十二环者,是释迦佛所制。——装造二股,为令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装造四股,用断四生、念四谛、修四等、入四禅。

  地藏菩萨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谛听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是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其实“谛听”名号的关键处还在于它的“听”。善听就是善于听。《弟子规》开篇讲孝,第一句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是善听。

  有个故事。曾经有个小国向中国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但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请来珠宝匠,称重量,看做工,都一模一样,很难分辨。泱泱大国,岂能连这个小事都不懂?

  最后,一位退位的老臣听了这事,便去对皇帝说他有办法。

  皇帝遂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依次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里。

  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是从耳朵里进入的东西能放在肚里的人;从“这边耳里进,那边耳里出”,“从耳里进,嘴里出”的人都是没有价值的。听了的记在心里。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意思是多听少说。许多听了的只能放肚里,不能说。祖传秘方你听了,知己秘密你听了,组织机密你听了,这些你听了不能说出,要守口如瓶。还有,不实之词你听了,小道消息你听了,诽谤诬告你听了,这些你听了也不可人云亦云,随口乱说,也只能放在心里。

  怎样才能做到善听呢?

  首先,四大天王中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就是告诉我们听的方法的。

  西方天王叫广目,梵语的名称也翻作杂语。西方天王很会说话,精通种种不同的语言,是我们今天讲的语言天才。所以他能到任何地方观光旅游,这样看的多,听的就多,他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广目是多看,北方天王多闻教我们多听;多看看别人的,多听听别人的。但听了之后怎么办呢?

  广目天王右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左手拿著珠。龙跟蛇表示变化,珠代表不变。龙跟蛇都是善变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非常复杂,变化无穷,要仔细去观察。在变化当中,我们能够掌握到不变,就会有成就。龙会变,珠不变;无量变化当中,掌握到不变的原理原则,这是西方天王教给我们的。只要掌握了不变的原理,听得越多越好,天王有语言天才,通达各种语言,就可以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文化技术科技上的交流,这才能做得圆满。这是第一重善听。

  广目天王教给我们是现前的,教我们到处去参访,到处去看,去学习。北方天王多闻,是竖的。我们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是横的,读万卷书是竖的。我们要吸收历史的教训,要接受古人的智慧经验,依这个基础,我们再发扬光大。

  多闻天王右手上拿的是伞,伞代表防止污染。听得多了,我们得在多闻的基础上能够守住自己的清净心,现在社会污染太严重了,环境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生理的污染,天王手上拿著一把伞,代表防止污染,让我们见闻中,不为邪知见所污染。这是第二重的善听。

  次要耳听心受。人要真正听到善言并用心记住并依照奉行,才能成为智者。

  再者,善听者,必定会“孝亲尊师”。善听父母之言,就能够发扬家族传统,掩盖祖先的缺点,让家风大振。有人说老人的话里面也有问题,什么话都听是愚孝,反对听话,那是他不会听话,自己不会听也就罢了,还教天下儿女都不孝,那是要不得的。尊师,听老师的话,拜访好老师,听从明师教导,这个人必定会很快成长起来。这可能是地藏菩萨坐骑的真实意义吧。


}
  •   【行程概要】 1、参访新兴国恩寺、六祖故居、怀集六...

  • 点击图片或扫码可进入“佛旅网”小鹅通网课平台   朝礼...

  •   今天,我们跟随“蝉友圈2021年10月甘孜朝圣游学团”前...

  • “佛旅指导师”培训班 ——佛文化的传播者,佛文化的体现者,佛旅游...

  • “佛旅指导师”培训游学班/团 即时报名,即时上课,长期学习,随时游...

发布时间: 标签:浏览次数:1715

  密宗的历史渊源,已如上文所说,有“东密”与“藏密”两种不同的传述。但都是扑朔迷离,更增加了密宗的神秘。笃信现实资料的学者,对此“莫须有”之说,益加不信,甚至讥笑它为愚妄的迷信。虔诚信仰密教的人,对此神秘而难明其所以然的说法,则更加肃然起敬,视为神奇尊贵。其实,两是两非都非定论。密宗之密,经过智慧的透视,究源溯本,也并非完全不能使之明朗化。总之,从现代学术的立场来研究密宗,首先要把握它的关键,从早期的东密传述中开出南天铁塔的龙树菩萨说起。(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土垂)”译音的简称,意义即是得道的觉者,但又留情入世而广度众生的慈悲大士。)
  龙树,迟于释迦牟尼五六百年,出生在印度。幼时聪敏过人,而且喜爱神秘的学术。在少年时代,与同学二人,曾经遍学印度的神秘学。据说,已经练成隐身的法术,便与他的同学,行为不轨,夜入王宫,戏弄宫女,有些宫女们因此而怀孕,震惊了整个宫廷。国王用尽种种方法,甚至请术士入宫捉妖,但都无可奈何。后来接受大臣的建议,认为如非鬼怪,必是人为。就连夜在宫中布防,使每一角落,都遍布武士,随意向空握戈刺杀,只有国王周围一丈以内,不准侵入。结果,他的两个同学都被杀死,失去了法术的灵效,而显现人身。只有龙树,屏闭呼吸,躲在国王的身后,虔诚向佛祷告,许下忏悔罪恶的心愿,立誓过此一关,即出家为僧,方免于死。
  龙村出家以后,潜心佛法,不久,即遍习大小乘的佛经,而且融会贯通,毫无疑义。于是就认为佛法不过如此,而释迦既然能够创教,当然他也可以独创一格。据说因此而感动了龙王现身,欢迎他到龙宫的藏经处参观收藏的真正佛学经典。他在龙宫的“图书馆”中,骑着白马,走马看佛经的题目,三个月还没有全部看完。因此,大为折服,放弃他的傲慢思想,便向龙王商量,取来人世尚未流传的《华严经》一部。据说,龙树自龙宫取出的《华严经》,一共有十万偈(印度上古原始的佛学,喜欢用长短句的诗歌方式记述,后来翻成中文,经文之外,又有长短句的韵语,便称它为偈语)。中国佛经中,由梵文翻译出来的三种《华严经》,最完备的一部,也只有八十卷。据说,龙树仅只取出原经的万分之一而已。后来龙树登台说法,也时常显现神通,使听众们只见座上有一圆满的光轮,但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云云。
  关于龙树菩萨个人的历史故事,在佛教《大藏经》中,另有他传记的专著资料,译文虽然不大典雅,但大体可读,足资参考。而龙树所著的《中论》,以及与《般若经》有关《大智度论》等的佛教要典,确是佛学的重镇,思精义深,绝不可以轻视。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四五百年的吸收融会,到唐代为止,建立了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而龙树菩萨,却成为中国佛教的八宗之祖,如:禅宗、密宗、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成实、净土等。可以说他真是佛教中的主药,方方有份,实在不大简单,也并非偶然的事。
  知道了这些比较简要的龙树菩萨的历史资料,如果也用考证的方法来求证,实在无此必要。例如龙王是否代表某一人名等等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事实。
  (一)因为上古到中古的印度文化,已经没有文献可徽。过去的印度人,自己并不注重历史。后世的印度文化史,是在十八世纪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才由欧洲的学者们开始搜集中古以后的残余资料,并以推测为考证,处心积虑地建立起它的体系,此须再加小心地求证于中国佛经所保存的资料。因为大乘佛教在印度,当中国的宋朝中叶,早已销声绝迹,完全从南北印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佛教了。
  (二)世界上的神秘之学,如果都可—一考证得出来,它就失去了神秘的价值而不神秘了。
  但中国近世和现代研究佛学的学者们,也稍微注重考证,重新估价,认为佛教史上所称开启“南天铁塔”、传承密宗的大师,不是龙树,而另有其人,名为龙猛。于是龙猛与龙树,又二即为一,一又为二的迷离两可之说,更无定论了!然而无论如何,密宗与唯识学一样,大体说来,都是释迦牟尼涅槃(灭度)以后五百年间开始,到八百年间而集其大成的印度后期佛学,应无疑问。
  把握住以龙树菩萨为密宗中心的关键,暂时撇开佛教,再来研究印度文化发展史的另一关键,就应当了解古印度的文化思想向来就偏重于宗教和神秘的学术。尤其南印度方面,是古代世界上神秘学术的发祥地,它与埃及、中国、希腊、大西洋文化系统等神秘学,都有一脉相通的关联之处。至于印度的宗教学方面,强调一点来说,它与中古以来,流传各地所创的宗教,都有亲切和秘密的关联,犹如古印度的香料一样,东西双方,都从那里输入。如果说,在这方面,就说是印度传统文化的光荣,当可受之而无愧。除此之外,又须另当别论了!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前,印度原有存在的宗教,便有婆罗门教,而且他的教士们,还是印度历史上第一等阶级的人物。与婆罗门同时存在,先后流传,甚至与释迦创立佛教时,也同时盛行,比较庞大而有力量的,还有瑜伽士派等许多派别,也就是佛经上常常提到的外道六师门。他们都与婆罗门教一样,在佛教以前,就有出家修行、吃素苦行的制度和习惯。中国佛学翻译梵文的“沙门”这个名词,在古代的印度便是一切出家修行人的通称。自释迦创建佛教的理论与行证以后,虽然他毕生说法四十九年,弘扬正理,驳斥盛行于当时印度的许多宗派和哲学理论——包括有唯物思想的,有放任主义的,有以苦行为道的,以及婆罗门教的宗教哲学,主张“神我”独尊的观念。但真正服膺释迦佛教,笃信“缘生性空”、“性空缘起”的“般若”正观的,为数并不太多。而且他当时教化所及的地区,多在中印度和邻近北印度一带,并未完全到达南印度的区域。
  释迦涅槃以后,他的弟子,又因戒律(制度)和所闻心得的见地不同,逐渐分成二十多个派别,而且多半属于小乘的佛学思想,互相争论见解,达四五百年之久。至于奠定大乘佛学的根基,实由马呜菩萨开其先河。但使释迦尚未完成的传教大业得以完成“般若空观”与“非空非有”的“中观”体系,实自释迦过后四五百年之间,由于龙树的兴起,确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龙村曾经遍学佛教以外的各宗各派的外道,就利用他们的习惯方法,揉集而成为另一系统。但将佛学的中心见地与思想,灌注其中,并不违反人们固有信仰的习惯,而乐于接受,使得佛法普遍弘开,厥功甚伟。因此可知,密宗,实在便是印度各宗派神秘学术的总集成,而它的中心见地与思想,却皆归于佛的大教。至于显教和密教的佛法,真正开张推广的,却是后来印度名王,笃信佛教的阿育工之力。但这种演播,只是限于原始的东密而言。有关后来藏密建立大小乘佛学完整体系的理论,使释迦与龙树尚未尽臻美满的教理,完成“唯识”心学的体系和程序,则归功于距释迦八百年后,弘扬“弥勒”法统的无著、世亲两兄弟。因此而使后来的藏密学理,贯串显密的学术而成为通途的条贯。融通“般若”的“毕竟空”,与“唯识”的“胜义有”为一体两用,使佛学的奥义,更上一层楼而目极霄汉,诚有莫大的功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宗灌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