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的铜块儿和100kg的铜块儿相比后者的同样体积的铜和铁哪个重一定更大吗

长期从事PCB工艺维护、改进及技术研发工作,现任职于一家上市公司研发总监;对高端PCB制造颇有研究。

化学镀铜:俗称沉铜,是一种自身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在非导电的基体上进行沉积,化学镀铜的作用是实现孔金属化,从而使双面板,多层板实现层与层之间的互连,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线路板制造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线路板的层次越来越多,同一块板的孔数越来越多,孔径越来越小,这些孔的金属化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气的性能和和可靠性。

由于钻孔过程钻嘴的转速很高,可达16~~18万rpm,而环氧玻璃基材为不良导体,钻孔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温,高温会在孔壁上留下许多树脂残渣,从而形成一层薄的环氧树脂钻污,由于此树脂钻污与孔壁的结合力不牢,当直接沉铜时,就会影响化学铜与孔壁的结合力,特别是多层板,会影响化学铜层与内层铜的导通,去钻污就是清除这些残渣,改善孔壁结构。

2 去钻污方法的选择:

利用碱性KMnO4溶液作强氧化剂,在高温下将孔壁树脂氧化,这种处理不仅可以除掉这些钻污,而且还可以改善孔壁树脂表面结构,经过碱性KMnO4处理后的树脂表面被微蚀形成许多孔隙,呈蜂窝状,这样大大促进了化学铜与孔壁树脂的结合力,此法是目前去钻污流程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具有高稳定性,既经济又高效,管理操作简便。

利用有机溶剂渗入到孔壁的树脂中,使其溶胀,形成结构疏松的环氧树脂,从而有利于碱性KMnO4的氧化除去,一般的溶胀剂都是有机物,反应条件要求高温及碱性环境。需采用不锈钢工作液槽。

MLB211膨胀剂是淡黄色,不混浊,不易燃的水溶液,含有有机物(10%左右的已烯基丁二醇—丁乙酸),对树脂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但主要作用是使环氧树脂溶胀,溶胀剂不与树脂起直接反应,但随着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溶胀剂易老化而需更换,换缸视生产量而定,一般为6000m2/次。

反应原理:在碱性及高温条件下,KMnO4对溶胀的树脂起氧化作用。

此反应需在316不锈钢或钛材料工作槽中进行,同时存在副反应:

KMnO4的再生:要提高KMnO4工作液的使用效率,必须考虑将溶液中的MnO4 2-再生转变为MnO4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电解再生法,再生器利用的是阴极为大面积的不锈钢柱形圆筒,阳极为钛材料,其与阴极的面积比很小,MnO4-2-在阳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MnO4-2--e→MnO4- 。使用450~~550A的整流器,由于MnO4 2-不断地氧化成MnO4 -,因此工作液中不需大量添加KMnO4原料,它的少量添加是为了平衡工作液的带出损耗,因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较长时间的工作液在槽底会形成沉淀,需定期清除,以保证处理效果。

MLB214D为树脂蚀刻促进剂,可提高KMnO4的树脂蚀刻能力,提高工作液的润湿性,减少孔内气泡,其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工作原理:经碱性KMnO4处理过的板面残留有MnO4 -,其具有的氧化性会对后续的工作槽污染,会令其失去应有的作用,需对其进行还原中和处理。反应为MnO4 -+ H2O2 +H+→MnO42- +H2O +O2

MLB216是浅黄色,不易燃,强酸性的水溶液,其PH值低于1.0。

工作原理:在钻孔时,孔壁和铜箔表面有油污,同时也可能有手指印,它们都会影响镀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甚至沉不上铜,所以必须进行清洁处理。

调整: 由于在钻孔时,高速磨擦产生静电荷,使孔壁带上负电荷,这样不利于吸附带负电性的胶体钯催化剂,通常在清洁处理液中加入阳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以提高孔壁对胶体钯的吸附。

原理;为保证化学铜与基材铜层的结合力,要对基铜进行微蚀,在酸性环境下过硫酸铵与基铜反应:S2O8 2-+Cu→2SO4 2-+ Cu2+

①蚀刻速度与溶液中Cu2+含量关系可用图表示:从图中可看出,

当Cu2+含量大于7g/L,蚀刻速率保持恒定,新开缸的微蚀液,

开始时较慢,可以加入4g/L的硫酸铜,或保留25%的旧液。

②为保证微蚀效果,要求定时测试铜的微蚀速率,并及时补充过硫酸铵。

③微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为保持速率均匀一致,应设置温控系统。

原理:后续的活化液对水有一定的敏感性,水的积累带入会引起活化液成分的较大变化,影响活化效果,甚至分层。所以通常在活化前先将印制板浸入预浸液处理,预浸液是与活化剂相配套使用的。

①预浸槽与活化槽的成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预浸槽中不含活化剂钯。

③C/P404是一种白色的酸性盐粒状掺合物,1%溶液的PH值大约为2 。

①活化反应机理:溶液中的Sn2+和Pd2+的浓度为2:1时所得到的活化液活化性能最好,因此时Sn2+和Pd2+在溶液中反应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

在30℃时,〔PdSn2〕6+络离子歧化反应12min,大约有90%以上的络合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钯,它们呈现出极其细小的金属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当加入大量Sn2+的和Cl--时,这些细小的钯核表面上很快吸附大量的Sn2+的和Cl-,形成带负电的胶体化合物 〔Pd(SnCl3)〕-,这些胶体化合物悬浮在溶液中(负负相斥),不会沉聚,胶体钯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当表面带正电荷的印制板浸入处理液后,胶体钯会很快被基材吸附,而完成活化处理。

活化处理过的印制板,在水洗时,表面的SnCl2水解形成碱式锡酸盐沉淀。

③CAT44浓缩液是一种不易燃,酸性,深褐色的液体,每公升大约含钯4。7g,比重约1。2。

④注意:活化缸含胶体钯,价格很贵,不能往缸内加水,否则会引起整缸胶体钯水解分层。

①原理:经活化处理的板面表面上吸附的是以钯核为中心的胶团,此胶团在水洗时,SnCl2水解成碱式锡酸盐沉淀,包围在钯核表面,在化学沉铜

之前,必须除去表面的沉淀,以使钯核露出来,从而实现沉铜过程的催化作用。

②加速处理不仅提高了胶体钯的活化性能,而且去除了多余的碱式锡酸盐化合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化学镀铜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

③加速处理的实质是使碱式锡酸盐溶解,可用酸也可用碱处理,如用5%的NaOH或1%的HBF4处理1~~2min。

④处理时应严格控制浓度、温度、时间。浓度低、时间短、温度低则碱式锡酸盐不能完全溶解,钯核不能露出来,沉铜反应不能进行,浓度过高,温度过高,时间长,则不仅碱式锡酸盐溶解,还会导致钯核的脱落,同样造成沉铜反应不能顺利进行。

⑤加速剂ACC19:其作用是调节被吸收的催化剂,使化学铜能迅速而均匀地沉积,同时促进化学铜与基铜的结合力,把催化剂的带入影响减至最低限度,从而延长化学铜的使用期。

络合剂 253E EDTA 络合铜离子,减缓沉积速率

还原剂 甲醛 HCHO 可以有选择性的在活化过的基体表面自催化沉积铜

PH值调节剂 NaOH 甲醛在强碱条件下才具有还原性,因此必须加入适量的碱。

添加剂:溶液中存在微量的Cu+,其歧化反应形成的铜粉具有催化作用,易加速化学铜溶液的分解。添加剂能络合Cu+,减小Cu+的干扰。

从反应式可看出,溶液必须为强碱性,HCHO的还原能力取决于碱性强弱,即PH值。在碱性中,必须有足够的络合剂,以稳定Cu2+不致生成沉淀。溶液中的相应成分必须保持相应的一定比例。同时反应必须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③副反应: 不管镀铜液使用与否,总是存在以下两个反应:

Cu2O的生成:2Cu2++HCHO+5OH-→Cu2O+HCOO-+3H2O Cu2O +H2O→2Cu+2OH- 2Cu+→Cu2++Cu 形成的铜粉是分子量级的,分散于溶液中,这些小颗粒具有催化能力,当铜粉数量较多时,就会引起沸腾式的反应,导致溶液迅速分解。

HCHO与NaOH的反应:2HCHO+OH-→HCOO-+CH3OH 对于放置不用的化学铜液,几天后,因歧化反应,HCHO变成CH3OH和HCOOH,且消耗大量的NaOH,溶液PH值变低,因此放置不用的溶液重新起用时,必须重新调整HCHO和PH值,特别是HCHO含量小于3g/L时,会加速Cu2O的生成,加速铜液的分解。

⑴Cu2+对速率的影响:沉铜速率随Cu2+浓度增加而加快,当CuSO4在10g/L以下时,几乎是成正比例增加,超过12g/L,沉积速率不再增加,反而会造成副反应,使化学铜液不稳定。

⑵络合剂:络合剂的浓度一般控制在相当于Cu2+浓度的1~~1.5倍左右,在此范围,络合剂的浓度对沉积速率影响很小。

⑶还原剂:HCHO还原电位随HCHO含量增加而升高,当浓度大于8ml/L时,还原电位上升很缓慢,当浓度低于3ml/L时,沉积速率降低,同时副反应加剧,在实际应用中HCHO浓度控制在8~~12ml/L。

⑷PH值的影响: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值下才能产生,由于不同的络合剂对Cu2+的络合常数不同,这种差别造成了反应需要的PH值也不同,如用EDTA-2Na作络合剂,最佳反应所需的PH值为12.5,当PH值低于规定值0.1单位时,反应虽能进行,但金属化的镀层存在砂孔或局部大面积沉不上铜,当PH值过高时会产生粗糙的化学镀层,而且溶液会快速分解。PH值在11.05时反应开始进行,随PH值升高,速率先加快后降低,在12.5时速率最快,且镀层外层最好。

⑸添加剂:络合Cu+,而不络合Cu2+,但会加快沉积速率。

⑹温度:温度提高则沉积速率快,但过高,副反应也加剧,造成溶液分解。

⑺搅拌;搅拌同时包括打气,连续过滤,工件移动等措施,这些都能减少浓差极化,提高沉积速率,并有利于化学铜液的稳定,正常生产时注意要24h打气。

⑤维护: 化学铜液每周需倒槽清洗并过滤,并用硫酸和双氧水泡槽。注意倒槽时溶液仍要加温。

一般地,在停产条件下也要打气,以免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若长时间停产,则需把PH调至9.8以下才可停止打气。

每班均要做分析并调整(4h/次)。

Chapter 2 化学沉铜和全板电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

化学沉铜和全板电工艺流程为:

去毛刺(手动浸酸→放板→刷板→高压水洗→水洗→烘干→出板)→上板→膨松→水洗*2→除胶→水洗*2→预中和→中和→水洗*2→除油→热水洗→水洗*2→粗化→水洗*2→预浸→活化→水洗*2→加速→水洗→沉铜→水洗*2→下板→柠檬酸防氧化→上板→水洗→酸洗→电铜→水洗→下板→烘干(酸洗→水洗→吹干→烘干)。

一 FR4板材的化学沉铜工艺流程

①作用:磨刷去掉板面毛刺及其它脏污,高压水洗冲去孔内树脂残渣。

②有效成分:酸浸: 3~~5%的硫酸, 常温,10~~20min。

刷板: 300~~500# 尼龙磨刷,上下各一个。

③操作参数:水洗: 压力7kg/cm2,循环水洗。

烘干温度:60~~80℃,

④换缸操作:浸酸:每班/次, 排放→清洗干净→配槽。

水洗:每班/次。 排放→清洗干净→使用时加满水。

⑤去毛刺机操作:先开总水阀,总电源开关。

然后依次开传送,磨刷,摇摆,高压水洗,烘干等开关。

根据板厚,选用同一厚度的废光板做磨痕试验,磨痕宽度要求为10~~15mm。

磨痕合格后,即可放板生产,板与板间隔为2cm以上,左右交叉放板以均衡压力。

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注意磨刷要放松,以免长期受力变形。

正常开机,关磨刷,摇摆。

待光铜板输送至磨刷位置,关输送,开启磨刷5~~10sec。

关掉磨刷,开启传送,正常送出。

检测磨痕宽度,要求上下一致且各个磨痕整体宽度一致,反之,则继续调整。

⑦设备保养:磨刷更换:3month/次,传送,水缸,风刀清洁,1week/次,喷嘴清洁,1 day/次, 高压水洗压力检查,4h/次。

①作用: 使孔内树脂残渣溶胀,以利于碱性高锰酸钾的氧化。

③操作参数:温度 65~~80℃ 最佳78℃ 有温控。

MLB211: 原理:通过相分离,根据有机物液相体积(ml)来确定槽液强度。

步骤:取样50ml于100ml量筒中,加入约10g NaOH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静置15min。

读出上层清液体积数(ml)。

碱当量: 原理:酸碱滴定,以溴甲酚紫(BCP)为指示剂,用0.1N的盐酸滴定。

用0.1N的HCl标准液滴定至由紫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计算:当量浓度=(N*V)

⑤换缸操作:换缸条件 /次

排放原液,先后用自来水清洗缸体,过滤,管道至干净。

补充液位,开启循环,加热开关,搅拌30min后通知理化室分析并调整。

⑥日常维护: 检查液位是否正常 2h/次, 检查温度,过滤,摇摆是否正常 4h/次。

3 水洗:(以下类似)

①作用: 清除板面及孔内的药水,防止药水间的相互污染。

②有效成分:初级纯水,溢流水洗,可打气。

④换缸操作:1week/次, 排放→清洁→使用时加满水。

⑤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

①作用: 除去孔内钻污,并形成微观粗糙度,提高镀铜层与孔壁的结合力。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KMnO4将KI中I--氧化成碘单质,再用Na2S2O3返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用0.1N的Na2S2O3滴定至淡黄色,加1ml1%的淀粉指示剂。

继续用0.1N的Na2S2O3滴定至无色为终点,记下读数。

原理: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波长为526nm和603nm时测量两者的吸光度。

步骤:移取10.0ml槽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0.1N NaOH溶液稀释至刻度。

移取1.0ml上述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0.1N NaOH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0.1N NaOH作基准,用1cm比色皿分别在波长为526nm和603nm时测量两者的吸光度。

NaOH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应用酸碱滴定法,由于溶液有颜色,终点用PH计指示。

步骤:取1.0ml槽液于50ml烧杯中,

加约40mlDI水,将PH复合电极放入混合液中。

⑤换缸操作:频率:1m2/次(倒槽) 或比重大于1.23换槽

换槽:排放原液,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槽体,排净。

再用废中和液清洗槽内锰酸盐残渣,直到完全干净,然后排净。

补充液位至标准液位。开启加热,再生装置及搅拌。

搅拌30min后通知理化室分析并调整。

倒槽:将原液抽至一干净备用槽中,然后用自来水将槽体冲洗一遍,排净。

用废中和液清洗槽内锰酸盐残渣,直到完全干净,然后排净。

开启加热,再生装置及搅拌(注意不用打气)。

补充液位后,通知理化室分析并调整。

①作用: 清除孔内及表面残留的KMnO4,防止对后续缸中成分的氧化而失效。

原理:MLB216为还原性物质,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用硫酸铈铵作标准液。

试剂:0.1M硫酸高铁铵:48.2g硫酸高铁铵溶于1LDI水中,

20%硫酸:200m浓硫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800mlDI水中。

0.1M硫酸铈铵:66.8g硫酸铈铵溶于1LDI水中,并加浓硫酸28ml。

步骤;取10ml样于250ml锥形瓶中,

加20ml硫酸高铁铵溶液及10ml20%的硫酸,煮沸5min。

用0.1M硫酸铈铵滴定至草绿色为终点。

MLB216酸当量浓度的测定。

原理:应用酸碱滴定法,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液滴定。

试剂:酚酞指示剂:酚酞1g加酒精60ml,加水40ml0.2N的NaOH标准液。

步骤:移取2.0ml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80mlDI水,3滴PP指示剂。

用0.2N 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

原理:应用络合滴定法,以PAN为指示剂,EDTA标准液滴定。

试剂:PH=10的缓冲液:NH4Cl50克溶于DI水中,加浓氨水350ml,稀释至1L。

步骤:取5.0ml样于250ml锥形瓶中。

用0.05N的EDTA滴定至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控制:Cu2+小于25g/L,否则,立即换槽 。

④操作参数:温度:40~~45℃ 最佳43℃ 时间:5min25sec 有循环过滤,摇摆。

⑤换缸操作:频率;/次。

排放原液,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排净,用DI水冲洗干净并排净。

开启加热,循环,30min后取样分析并调整。

⑥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2h/次, 检查温度,过滤是否正常,4h/次。

①作用: 除去板面及孔内的油污,提高化学铜与基体的结合力。

③操作参数:温度40~~50℃ 最佳45℃ 时间:6min6sec。有循环过滤。

④成分分析:100m2耗量添加1.51L,分析频率:2 day/次。

原理:应用酸碱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

步骤:取5.0ml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DI水80ml,3滴PP指示剂。用0.2N NaOH标准液滴至由无色变为浅粉红色为终点。

原理:应用络合滴定法,在PH=10缓冲条件下,以PA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滴定。

用0.05N 的EDTA滴至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控制:小于2g/L,否则换槽。

⑤换缸操作:频率:或Cu2+≥2g/L。

排放原液,先后用自来水,纯水冲洗缸体至干净,并排放。

加入约2/3体积的纯水,加入3320 52升,并补充液位。

开启加热,循环,搅拌30min后取样分析。

⑥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2h/次, 检查温度,过滤是否正常,4h/次,

①作用: 在基铜表面形成微观粗糙度,提高化学铜层与基铜的结合力。

③操作参数:温度 室温。 最佳30℃

有摇摆,开足打气,无过滤。

④成分分析:100M2耗量添加APS 4.5kg,硫酸勿需添加。 频率:1班/次。

APS含量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APS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滴定。

步骤:取2.0ml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

用0.1N 的Na2S2O3标准滴定至淡黄色后,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硫酸含量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酸碱滴定法,以MO为指示剂,用0.2N的NaOH滴定。

步骤:取1.0 ml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

用0.2N 的NaOH标准液滴定至由红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Cu2+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应用络合滴定法,在PH=10缓冲条件下,以PA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滴定。

用0.05N 的EDTA滴至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橙黄色为终点。

控制:Cu2+≤25g/L,否则换槽。

排放2/3体积母液,留1/3备用。

先后用自来水,DI水冲洗干净缸体,排净。

加入2/3体积的DI水,加入35kg的APS,10.5L的硫酸,补充液位,

开足打气,搅拌30min后取样分析并并调整。

①作用: 为防止水洗槽直接进活化槽易引起活化槽成分水解而分层。

③成分分析:100m2耗量添加C/P404 2.5kg。用波美计或比重计测试比重,然后调整。

④操作参数:温度 室温 时间 21sec。 有循环过滤。

排放母液,先后用自来水,DI水冲洗干净缸体,排净。

开启循环,30min后取样分析并并调整。

⑥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2h/次, 检查过滤,摇摆是否正常,4h/次,

换棉芯,1week/次或换药水时。

①作用: 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在孔内及板面吸附上一层胶体钯,保证后续沉铜反应的正常进行。

CAT44含量的测定:

原理:应用比色法进行比较测其强度。

步骤:取3ml浓缩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CAT404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

吸取待测槽液7.5ml置于25ml比色管中,用CAT404或20% HCl稀释至刻度摇匀。

计算:与标准液比较得出其浓度。

SnCl2含量的测定:

原理:SnCl2是一种还原剂,故可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标准液直接滴定。

立即用0.1N碘标准液滴定至由无色变为不透明的蓝黑色为终点,记下读数(ml)。

比重:用波美计或比重计测定,然后根据比重确定C/P404的添加量。

倒槽:将原液抽至一备用的干净桶中。

先后用自来水,1~`3%的HCl,DI水各冲洗缸体并循环过滤直至干净,排净。

将原液抽回清洗干净的生产槽中,补充DI水至标准液位。

开启循环,加热,30min后通知理化室分析成分并并调整。

换槽:排放原液。先后用自来水,1~`3%的HCl,DI水各冲洗缸体并循环过滤直至干净,排净。

事先配制要求的预浸槽液,加入2/3体积的预浸液,加入所需要量的CAT44,补充预浸液至标准液位。

过滤泵中放入用热水浸泡过的棉芯,开启循环,加热30min后通知理化室分析并调整。

⑥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若低于标准液位,则需用配制好的预浸液补充,绝不允许用DI水直接加。2 h/次。

检查温度,过滤是否正常。4h/次。

棉芯更换,1week/次。

①作用: 除去钯核表面的锡酸盐沉淀,露出钯核,以提供沉铜过程的催化剂。

③操作参数:温度:26~~28℃ 27℃ 时间:2min28sec。有循环,摇摆。

ACC19总酸性浓度的测定:

原理:应用酸碱滴定,用酚酞(PP)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

步骤:取10。0ml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DI水80ml,3滴PP指示剂。

用0。2N NaOH标准液滴至由无色变为浅粉红色为终点。

Cu2+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应用络合滴定法,在PH=10缓冲条件下,以PA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滴定。

试剂:PH=10缓冲液,NH4Cl50克溶于DI水中,加浓氨水350ml,稀释至1L。

用0.05N 的EDTA滴至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橙黄色为终点。

排放原液,先后用自来水清洗缸体,过滤系统直至干净。

加入2/3体积的DI水,加入所需要用量的物料。(35L/350L槽体积ACC19)。

补充液位,开启温控,循环,30min后通知理化室分析并并调整。

⑥日常维护:检查液位是否正常,2h/次,检查温度,过滤是否正常,4h/次。

①作用: 在孔内及板面沉上一层铜。

Cu2+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与KI作用析出碘,再用Na2S2O3滴定。

试剂:1%淀粉指示剂:淀粉1克加沸水100ml, 20%硫酸:将200ml浓硫酸在不断搅拌下加入800mlDI水中。

步骤:吸取20。0 ml槽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约50 mlDI水,20 ml20%的硫酸及KI固体,摇匀,避光5min。用0。1N 的Na2S2O3滴至浅麦杆色,加1ml1%淀粉指示剂。继续用0。1N的Na2S2O3滴至兰色变为米色为终点,记下读数。(ml)。

原理:NaOH含量测定应用酸碱滴定法,以PH=10。2为终点。

HCHO含量测定应用酸碱滴定法,依据其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概而测定。

试剂:无水亚硫酸钠:AR级,0。1N HCl标准液。

步骤:移取5ml槽液于50ml烧杯中。加DI水约30ml,以PH计测量,用0。1N HCl标准液滴定至PH=10。2,记下A毫升。

用0。1N HCl调至PH=10。0。加约3克无水亚硫酸钠,搅拌5分钟至完全溶解。

用0。1N HCl滴至PH=10。0。记下盐酸消耗数B毫升。

游离EDTA的测定与控制:

原理:在PH=10的条件下,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液来滴定游离的EDTA。

试剂:PH=10缓冲液,氯化铵50克溶于DI水中,加浓氨水350ml,稀释至1L。

用0。1M 的EDTA硫酸铜滴至颜色由紫红色终点。记下读数(ml)。

⑤开缸操作:按正常洗缸程序洗缸。

加入2/3体积的纯水,

按253E(82L)→253A(36L)→253C(4。8L)→NaOH(37L)→HCHO(14L)的顺序依次添加所需要量的相应物料,并搅拌均匀。

补充液位,开启循环过滤,打气,加热,震动开关,搅拌30min后取样分析并调整。

⑥倒缸操作:每周/次。

将原液抽至一干净的另一生产槽中,注意在倒缸时仍然要加热槽液。

加入5%的硫酸和5%的双氧水泡缸。

待下次倒槽时,排放硫酸和双氧水。

先后用自来水和DI水冲洗缸体和缸壁,直到干净。

二TEFLON板材的化学沉铜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

1 Teflon板的沉铜工艺流程为:

去毛刺→上板→孔处理→异丙醇→热水洗*2→下板─→磨板─→沉铜(从除油下缸)

└──→粗化──────↑

①作用: 利用萘钠络合物对TEFLON基材的极化处理,提高基材与孔铜之间的结合力。

②有效成分: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1kg 2%

③操作参数:温度 室温

首先将原液排放,然后用异丙醇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抹布擦干净。

给槽内充氮气1min,然后加入四氢呋喃约50L。再将1kg的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刀片切成厚度小于5mm的小块加入槽内,最后再均匀加入6kg的萘。整个过程要充氮气。

⑤耗量添加:每50m2补加钠约0。25kg,萘约1。25kg,四氢呋喃约10L。

①作用: 洗去板面及孔内的四氢呋喃,萘等成分。

②有效成分:100%异丙醇。

③操作参数:温度 室温

将原液排放,然后用水将槽子清洗干净。

加入80L的异丙醇即可。

⑤耗量添加:平时注意补充液位。

①作用: 洗去板面及孔内的异丙醇。

②有效成分:初级纯水。

③操作参数:温度 55±5℃

④换缸操作:将原液排放,然后用水清洗干净。

加入初级纯水,并加热至55℃。

每生产50 m2换槽一次。

5 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①将板子整齐装入架子,拿板时注意双手拿板边,防止折板。

②孔处理槽放入板后,需充氮气10秒,然后加盖,异丙醇槽放入板后也需加盖。

③操作过程注意滴水时间控制,防止相互污染。

④生产车间严禁烟火,严禁水与孔处理药水及金属接触。

⑤孔处理后的板,若需要磨板的则过沉铜磨板机,磨去板面异物,再去沉铜,不能磨板的板则需除油,粗化处理,要求在水平机上完成。然后去沉铜。

⑥孔处理后的板沉铜时从除油缸下缸。

6 后续工艺与FR4板材一致。

三 全板电镀的工艺参数

①作用: 防止沉铜后 板面及孔内铜氧化(影响化学铜层与板电铜层的结合力,甚至沉不上铜)。

③换缸操作:每班一次。

排放原液→用清水冲洗干净→按1。0%比例配柠檬酸。

①作用:电镀前的酸洗可除去板面及孔内的一层薄的氧化层。

②有效成分:硫酸(纯水配) 3~~5% 4%

③成分分析:一般不作分析,若分析可按电铜槽之硫酸的分析原理进行分析。

④换缸操作:排放原液→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初级纯水按4。0%比例配硫酸(CP)。 每三天/次。

5 电铜:相关项目见图形电镀铜的项目。

厚度要求与电镀时间及电流密度的关系可参照如下:

6 柠檬酸浸:作用: 防止板面及孔内铜氧化。

①作用:去除氧化层,并烘干以防止氧化。

③操作参数:酸洗温度 室温 烘干温度: 60~~80℃

④保养: 酸洗槽每天换一次。

输送轮,喷嘴,喷管,风刀的清洁和清洗每周一次。

Chapter 3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 化学镀铜空洞:(前工序)

3化学镀铜层分层或起泡:

还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关注VX公众号:凡亿PCB

以上来源于:头条PCB生产制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1kg等于多少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