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郭继承教授为什么会对西方的信佛教的人多还是信基督教的人多称之为迷信宗教呢?

第十二讲   略说魏晋梁朝非主流的思想并略论佛教“缘起性空”一义所牵连到的诸哲学理境与问题

1、魏晋梁朝非主流思想

(1)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宋明儒家继承先秦儒家说,主张性善,人人皆可成圣。即“义理之性”,具有普遍性,人人相同。

而个性,差别性是从“气”上见,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个性、才性,人人不同,多姿多彩,而有先天性。即“气质之性”

魏晋继承两汉看法,直到隋唐不重视义理之性,而只重视气。其实,成圣本质关键在德行,其次才牵涉能够完善德行的“才”。一般人是卡在“才”上。这是从”气“上说。

从义理上,人人皆可成圣佛。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义理之性需要用”气“来限制。一方面是才气限制理的理解,一方面才气势实现理的工具

(2)裴頠《崇有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范缜《神灭论》都是非传统的见解。不是反传统。而是分别接近于接近西方的实有论、形式美、唯物论

2、缘起性空及其开发出的新理境

缘起是由“空”来看因果律,性空即本质不实有。实有则有自性,自性则性不空。无常无我无自性非实有即性空。一切无独立不变的实体,随因缘而流转,即缘起性空。

此观念精彩之处在于如其为缘起而观之,不增不减,合乎中道,即性空。成执着落入常见 为增益;完全虚无成断灭即减损。常见断见都是邪执,不增不减才合乎中道。缘起即性空。

不同于基督教由上帝创造来保证万法的存在,佛教是由涅槃法身的“常”(大自在,真我)来保住缘起之万法。殊途同归。

(1)西方哲学是为实有而奋斗,儒家是由道德处讲为实有而奋斗,佛家为去掉实有而奋斗,而道家是处于三者之间的形态“材与不材之间”

(2)康德认为现象只是些关系,关系由时空和范畴来保住,这种解释可以说明科学知识

(3)布拉德利认为现象就是冲突矛盾,然后矛盾通过“当下的这个”来消融,我们称为消融的辩证。但这种解释不能说明科学知识。

庄子也有关系者自身停立不住的想法,关系者分裂无穷无法停住,冲破对偶性原则来达到绝对,不冲破对偶性原则就不能达到绝对。不过庄子是从齐平,是非、美丑、善恶等来冲破对偶性的,而不是从知识层面。

何种情形下保住对偶性,何种情形下冲破对偶性,其实是我们怎么看待佛教说明科学的问题。顺着康德的思路,佛教中的不相应行法与之吻合,可以肯定有些执着比如科学是有谛性的,是真正的俗谛。

第十三讲   二谛与三性:如何安排科学知识?是不是主观主义?

空宗讲真假二谛。由“缘起”视之,即俗谛;由性空视之,即真谛。真谛俗谛一回事,即“缘起性空”

唯识宗讲三性:“依他起性”即缘起,与俗谛相应;“圆成实性”即性空,与真谛相应;还正面表示了“遍计执性”,而空宗讲二谛时已经预设了执着的存在,所以二谛与三性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

2、现代对二谛三性的看法

传统佛教认为真俗不二,对佛菩萨而言真俗不二,而对一般人而言真俗是二  

对一般人而言认为真的是“于俗谛”,对佛菩萨而言认为真的是“于真谛”。世俗人认为真的,佛菩萨确认为是执着。例如科学知识就是“于俗谛”,世俗人认为是真的。

现代看来,“于真谛”“于俗谛”是二不是一。于俗谛有相当的独立性,而科学知识代表的执着,也有相当的谛性

(2)三性:识的流转变化来说缘起法

就着缘起法之依他起,去除“遍计执”,即显圆成实。

依他起性反面来说就是“生无自性性”即一切缘起法的生起显现都没有自性;遍计执性反面说就是“相无自性性”;圆成实性是“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性不可去,因一切法皆是因缘生起;圆成实性即空、如实相,更不可去,要去除的只有遍计执性。因为传统认为虚妄而无谛性,故三性只是二性。

3、科学知识是执着,但有谛性。

(1)康德认为范畴的超越决定所显示的那些相,都是成就经验科学知识,在佛教中就是由“遍计执”所执的相。那么“遍计执”不是也应有相当的谛性吗?不是说所有的“”遍计执都有谛性,而是说一些执确实有相当的谛性,比如科学知识

(2)科学知识是执着的理由

凡是属于识的范围都是执着,科学知识属于唯识宗依他起的“染八识”的范围,当然是执着

执着除了心理学意义的引起烦恼外,定相也是执着。不相应行法也是执着,逻辑意义上的执

心所:为心所有的状态或者特性,与心相应和合为一;

色所:为物所有的状态或者特性,与物相应和合为一;

不相应行法:其实就是康德所说的范畴,却不能和心或者物建立相应关系。如时间空间,而这属于科学,由此可的科学也是执

4、俗谛有辩证的必然性

佛为度众生而需要科学知识,于是自我坎陷以成就科学知识,并保证科学知识的必然性,此为辩证的必然性。而以大悲心作为其超越的根据

5、真俗二谛的关系:有而能无,无而能有。来去自在

佛教没有科学知识,它是由般若智辩证发展而成,菩萨道需要,就可吸收学习,即“无而能有”

有之后,从成圣成佛的而修养工夫而言,仍可以将科学取而化之,即“有而能无”

佛教讲转识成智,因而科学可消,但若需要,佛可以由智自我坎陷而落为识,这叫“来去自由”

佛教有宗教的一面,强调仪式和神通,乃至因果报应。但这不是佛学(哲学)的含义。

佛教的因果是逻辑的必然性,而佛家的缘起性空是历史的必然性,历史的必然性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历史的必然性的内涵,就是各种因素的汇合,形势的,人为的

因果逻辑的必然性是定,而缘起性空的历史必然性强调的是发展,是变化

缘起  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成。因缘就是环境啊,就是人之行啊,和合而成物,重又进入因缘

谈逻辑就重视当下的实有,重实体,而佛家谈的是变化    大家喜问,这件事是怎么造成的。佛家说都是因缘和合,能来,能变,一切都在变化中。

关于命,不是前定的那种预先设定之内涵,而是取其环境义。环境是外在于人的,所谓的改命,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不能说改变环境,很多时候 只能因地制宜

佛家的因缘是什么意思?不是逻辑的必然,而是一种关联

性空不是当下事物无所有,而是不要执迷与当下,要有发展变化之意识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啥?就是自己的内在的仁心,顺心而为,不是谁的命令。这是儒家的说法。

佛家其实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万事都是因缘和合而发生变化的,我们不应该执着于当下,也是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

我们当下的实体(习惯注重实际的静物,这是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或者说唯物主义,)佛家着眼于其变化。一切都是变化的,这是空的意思,不是当下的事物无意义无价值的虚空

活在当下是活在变动不居的因缘中,不执迷于过去,不执迷于未来,顺势而为

真谛是性空,俗谛是缘起 。俗谛就是执着执迷

缘起是俗谛,性空是真谛。缘依他而起,带有遍计执性,化去遍计执性后,实相现前,即圆成实性。我们的观念,想法都是依它起性,而我们又非常执着于此,但实际一切因缘和都是性空所以我们要圆成实性才好

色就是外界环境中的一切外物,空是变化    色即是空,这是看破了,看见了万物的变化性,比如一万小时理论,难道每个人都可以吗

那为什么还要说“空即是色”?要以变化的心,着眼于实际。这与道家的“迹本圆”有相似处。

21天好习惯,静等“花开”,一万小时理论等都可能是执着。

帮助学生成长没错;以结果或者成绩检验就是执,不同的学生有其不同的才智,成长节律也不一样,

 逻辑意义上的执 指的是什么?  有了条件,就应该有结果。逻辑讲推理。佛学不讲推理,讲一切不可解释。 不是不可解释,而是没有那么多逻辑的必然

说执是指毫无变化的不动脑筋不考虑条件等的坚持

执对于人来说相对是容易的,去执很难。为啥,执不需要变化,而去执是需要发展变化的,所以世人做不到去执的原因,是不是在这呢? @198274王晓娟(课程组长) 是的,人们在意经验,在意别人的成功,在意自己的成名,一意孤行着多,以空心变化心,正其义不谋其利者少

专门利已的人多,专门利人的人几乎没有?也是执念多? @183860李子业 不必从道德上说。但这确实是执念,但也不能说利人就不是执念

能力是可以不断的通过努力和学习得到提升 @210068 陈晓燕 要着眼于能力的类别,即是否适合个体;同时能力不能无限提升。横向的对比不行

关于教育,要积极的做,但不要拿结果说事,不要横向对比,着眼于个体,给人以尊重,因势利导,成人之美,不要强加……

东方哲学聚焦人的生命,西方哲学聚焦思维逻辑,一个朱熹学西方格物致知,也如今天应试教育,漫山题海也没格出一个诺贝尔,[感谢]最终还是回到东方生命哲学!教育也是如此,回归本源,聚焦内在生长吧

佛家着眼的是变化。知识的变化,能力的变化。知识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直观下,在范畴下而成的,是执着

知识是从存有论的角度讲吗? 如一 存有论讲生命的安顿

这里说知识的执着,是进一步理解缘起性空

西方哲学重视实用,佛家重视变化,视角不一样。前者成就知识,后者看见变化。

知识包含着规律,都是一种执。但这种执有一定的谛性,谛性就是真理性,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还有什么范围内是不正确的? @183855郭筠筠 牛顿定律与相对论;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

1+1=2在佛家看来还会变化吗? @183860李子业 数学和科学的执着有其谛性,看空者,不以恒定的观念看事物

佛家的缘起性空,可以接一接道家的无而不无,有而不有,即变化性。变化是不是也是执? @184225宋祥军 变化是实相

学的很痛苦,追问就好。

210068 陈晓燕: 空和道家的无 内涵相同吗? @210068 陈晓燕 道家的无是主观的心境,道家不否定万物的实体性,但佛家讲无自性。着眼于具体的物,道家讲有无相生,佛家缘起性空,有一定的相似处。

199424 杨平元: 《大问题》的学习是不是很利于中哲的学习? @199424 杨平元 比如对“我”的探究。

比《大问题》更容易点的是不是《苏菲的世界》?或者《苏菲的世界》是比较好的哲学入门书籍? @199424 杨平元 苏菲的世界是西方哲学 入门

傅佩荣和郭继承都是先学西哲,然后学中哲。

视角问题。一般都重视实有,比如对观念的执迷,但佛家看破万事万物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其生成是因缘和合,也处在因缘中,不会变动不居,这就是性空,这就是实相

车晓义(车行天下)西哲讲得非常好。

西方人起源于商贸航海,所以喜欢仰望星空——哲学与科学!东方人起源于农耕,脚踏实地研究出四大发明和闻名世界的道家哲学。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202173葛占芹 前面的论述是环境决定论,这不妥。“历史的必然性”这个概念其实能更好的解释这些。

顺势而为,一切变化中,不执著

裴頠《崇有论》针对道家的“无”,但实质上说的类似西方的“实有”所以不足以对峙道家的“无”

嵇康《养生论》中,不同于儒家的“人人皆可成尧舜”,佛家的“人人皆可成佛”,认为并非人人皆可成仙。这涉及“先天的才性”,即气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佛教的人多还是信基督教的人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