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解析黄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催生了辉煌的中华文化

黄河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不仅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还催生了辉煌的中华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黄河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文明摇篮。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华夏始祖“三皇五帝”活动在黄河流域,夏商周建都于黄河流域,我国最早的城市、文字、青铜器、礼法制度都出现在黄河流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二是农耕为重。黄河文化是典型的农业文化。在黄河流域,人们勤劳耕作,形成了有别于草原游牧文化和长江流域稻鱼文化的先进农业文明,养成了务实安定、重视传承的朴实品性。

  三是多元一体。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下游平原,沿途留下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宛如一串璀璨珍珠。

  四是兼容并包。黄河流域是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这使得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标识。

  五是不屈不挠。黄河像母亲一般始终哺育着中华儿女,有“德水”之称。但当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伐林垦荒,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时,沿线百姓曾饱受水患之苦。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同黄河水旱灾害做斗争的进程中,凝结出深厚的黄河治理文化,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既强调道法自然、天下大同 又追求自强不息、变革图强

从仰韶文化庙底沟时代开始,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呈现出稳定内敛、朴实执中的社会结构特点;至二里头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出现,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形成了持续影响后世中国的礼乐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重礼仪、尚和谐,既强调道法自然、天下大同,又追求自强不息、变革图强的精神气质提供了根基和滋养。

在革命战争时期,黄河文化以博大深厚的精神内涵,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出了敢于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水患频发,面对流域洪水风险威胁、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治理黄河的理念从“除水害、兴水利”转化为在防洪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谐友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当前,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黄河文化的鲜明标识,古老黄河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呈现出崭新气象。其蕴含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与理论启迪。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陕甘宁边区和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滋养出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争取解放的力量源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秉承“艰苦奋斗、团结治河、无私奉献、求实开拓”的黄河治理精神,兴建了龙羊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实施三江源、祁连山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推动黄河生态明显好转。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现活态的黄河文化与黄河故事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是弘扬黄河文化的基础。近年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步健全,确立了西安、洛阳、郑州、曲阜等全国大遗址保护片区和汉长安大遗址保护特区,形成了整体化、片区化的文物保护格局。

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尽快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摸底梳理工作,绘制黄河文化资源地图,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充分利用黄河流域考古发掘的丰富史料和遗迹遗产,建设黄河文化公园,分区分类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形成实物保存、技艺保存、数字保存三大遗产保护体系。三是加大黄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带动提升黄河文化保护水平。四是加强黄河文化研究,规划一批重大研究项目,组建、命名一批黄河文化研究基地,培养一支稳定的黄河文化研究队伍,推出一批标志性的黄河文化研究成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