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打一数字是几?

  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天空为什么有彩虹,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这些天真而不乏诗意和哲理的问题,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问过,并且都在一套百科全书中得到亲切活泼的解答。这套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套单纯的儿童科普书,经历了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50年,也经历了中国政治与文化风云变幻的50年。书中的“为什么”几经增删、修改,既随科技发展而成长演变,也打上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烙印。编写它的科普作家和编辑们,命运也因这部书发生了几次转折……

  《十万个为什么》前几版诞生的年代决定了当时的盛况今天不可能复制。

  1949年11月,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普及局,新中国迎来第一个科普高峰。1956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积极分子。参与科普创作成了一种“时尚”,更是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与工农相结合的进步表现。以华罗庚、钱学森等大科学家为代表,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为科普写作和宣传投入重要精力。

  当时出版社无论大小,几乎都参与了科普读物的出版,但出版的主要是给工人农民看的实用技术类科普书,少儿科普书则严重短缺。

  时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主任的王国忠回忆:“1957年的‘反右’运动,知识分子不愿动笔,怕自找麻烦。1958 年‘大跃进’之风,出版社也刮起浮夸风,出的都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书,我自己也干过三天编一套书的蠢事。不少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让我醒悟……觉得还是得脚踏实地对少年儿童宣传、传达最基础的科学知识。”

  说干就干,上海少儿出版社决心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这套书,赶在1959年10月前出版,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的书名,编辑们经过几天讨论,淘汰了“你知道吗?”“知识的海洋”等本土标题,一致同意借用苏联作家伊林写的一本经典科普读物的名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这本书出版于1929年,在苏联广受欢迎,在我国也大为流行,到1949年3月,开明书店已将此书再版了9次。

  “十万个为什么”也并非伊林的原创,而是来源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诗人约瑟夫·吉卜林诗歌中的一句:“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这首诗翻译成俄文后却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据懂俄语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分析,这是不同语言的数字表达习惯造成的,在俄语中,“十万”形容数量很多。

  这一书名在几十年的实践当中被证实大获成功。很多读者回忆,小时候真的仔细数过目录,根本没有十万个“为什么”,只有几千个。

  第一版的组稿比想像中艰难得多,刚起步编辑就意识到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不现实。第一批作者是上海一所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他们花去将近一年的时间辛辛苦苦完成6万字初稿,但写得跟教科书差不多,根本不适合儿童阅读。

  年轻编辑洪祖年业余时间担任两所小学的课外辅导员,他突发奇想,向孩子们征集问题!有了好问题才有好答案。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赞同。编辑室印制1万份问卷,散发到几十所中小学、少年宫、少年科技指导站。

  “人是不是猴子变的?现在猴子还能不能变成人?有的小孩为什么会长白头发?路边大树的下半截为什么要刷成白色?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问卷回收后编辑们惊喜万分,大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只有孩子的眼睛才能发现。

  有了第一次组稿的教训,编辑们认为应该不拘一格起用作者。

  编辑曹燕芳想到,她当时手头还编着另外一本书,叫《碳的一家》,文字生动活泼,作者是北大化学系大二的学生叶永烈。曹燕芳打算让这个年轻人写几个“为什么”试试看。

  叶永烈自幼爱好文学,考上北大不久,父亲和哥哥都被打成“右派”。为了完成学业并分担父母压力,他利用课余时间写科普散文赚稿费。他写的几篇“为什么”样稿令编辑非常满意。叶当时才20岁,给比自己小几岁的读者写文章很有感觉,而且他从小就是苏联《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伊林的忠实读者,模拟“偶像作家”写作,自然手到擒来。

  曹燕芳索性把“化学”分册大部分题目都交给叶永烈写,天文气象、生理卫生等分册也慕名而来。1961年出版的5个分册,共947个“为什么”,叶永烈写了326个,他是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写作量最大的作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一个“为什么”稿费5元,在当时,1600多元绝对是一笔巨款。

  对于当时的叶永烈来说,《十万个为什么》带来的收入尚在其次,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他从一个普通大学生一跃成为科普作家。1962年,叶永烈回老家,认识了年轻俄文教师杨惠芬,情投意合,他上门提亲时送的礼物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才气尽在这套轰动全国的“大部头里”显露,杨家深为赞许。一年后,叶与杨结婚。

  胡耀邦倡议全国团员学习讨论

  《十万个为什么》从1959年开始筹备,1961年4月至10月出版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和生理卫生五个分册,一上市就引起抢购热潮。本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书,却吸引老中青几代传看。应读者要求,1962年又增编3本分册:地质矿物、动物和数学。8册一共收录问题1484个,总计100万字。

  到1964 年4月,《十万个为什么》发行了584万册(73万套),其中还供应印尼华侨2万套。1964年,全国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包括小学文化)以上的人口有2.4亿,相当于每40个识字的中国人就有一册“为什么”。其中几个单册的销售量甚至超过《毛泽东选集》。

  1962年召开的全国团干部会议上,在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倡议下,与会者人手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胡耀邦说:“每个人要从中学点知识。” 会后,全国团支部开展活动,组织团员一起阅读和讨论“为什么”。

  几千封读者来信飞向上海少儿出版社。丛书上说菠菜豆腐不能一起煮,因为会产生草酸钙,对身体不好。很多读者来信问,“我们单位食堂都这么做呀,到底行不行?有办法避免危害吗?”还有老科学家来信:“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个题目很有问题,月亮在中秋节不一定就是最明亮的,倒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1964至1965年间,根据读者来信提到的问题,编辑室把丛书作了全面修订,出版了第二版。在审稿人名单上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钱崇澍、苏步青……

  1970年9月,第三版(俗称“文革版”)开始陆续出版,计划出23册,后因“文革”结束,最后两本没有出。“文革版”被迫添加了很多政治因素。比如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语录和马恩著作。当时全国掀起“备战备荒”运动,这套给孩子看的丛书也特别写道:“如果在开阔地遇到原子弹爆炸,一定要迅速卧倒,减少人体受冲击面积,同时收腹、垫胸,张开嘴巴以免损伤耳鼓膜,面朝下、闭上眼睛,可以避免烧伤面部、保护眼睛。”

  就是这样一套远不如前两版精彩的“文革版”,在书籍极度匮乏的时代,出版发行多达3700万册。编辑曹燕芳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她碰上过好几位大学毕业生,说都是靠着读《十万个为什么》,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

  全国人民读一本书的时代过去了

  “文革”结束,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上海少儿出版社恢复重建,马上就收到大批读者来信,要求修订再版《十万个为什么》。曾经年轻有为的编辑们,经过十年浩劫,分散在各个岗位,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大不如前。但他们纷纷回到少儿社三编室,在“文革”前版本的基础上,推出了第四版。仍然是黑色的封皮,但内在细节有许多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为什么”后面都注明了作者的名字,以表达新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第四版卖出了3000万册,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遭遇科普退潮。下海经商潮冲击着科普读物,“盗版”也开始流行起来。时隔近20年后,1999年,上海少儿社才推出了第五版:“新世纪版”。这一版不再像以往单册陆续推出,而是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整套售卖,对于这时的大多数家长来说,为独生子女买下整套精装丛书已不是难事。据出版社统计,新世纪版迄今售出721万册。

  新世纪十年,科技发展速度比过去几十年要快不知几倍,如今,第六版创作团队吸收了“科学松鼠会”成员,这批80后作者认为,要尽可能讲述一个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来龙去脉,一题不限一答,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和辨别,引起他们思考。而老版“为什么”的编辑们已步入暮年,有的定居海外,有的已经谢世。植物分册的编辑汪嘉锡临终前立下遗嘱,将所有写《十万个为什么》和科普读物的稿费捐给南京植物园设立科学基金。

  “全国人民读一本书的时代过去了。” 现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说。今天恐怕已经不可能有任何一本书再创《十万个为什么》初版的奇迹。第六版在市场上的业绩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相比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版将很大程度上从政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回归少儿科普读物的本质,编辑和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小读者和家长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八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八月十五的夜,玉露生凉,圆月明窗。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团圆,共同谱写了一曲中秋之乐,一年一度,奏响在中华大地上。中国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个文字都讲述着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从“中秋月团圆”几个字说起,谈谈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甲骨文字形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为中间、中央。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分孟仲季三个阶段。农历的八月,居于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居八月之中,故称八月十五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半。

秋,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蟋蟀之状,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时间概念;下半部分是火的形状,意味着禾谷成熟。这一个字形包含的意思,就是秋季、谷物成熟。

中秋节的来源,与丰收有关。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生活与时令密切相关,土地的丰歉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冬耕春种,夏耘秋获”,时序到了秋天,就到了丰收的季节。气候凉爽,而物质丰富,尤其令人愉悦。此时,人们分配享用各种食物,全心全意地准备新粮、时令瓜果,进行各种祭祀,以示庆贺,也感谢恩赐,祈求来年好收成。

月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个月牙的形状,本义就是指月亮。由此,根据月的阴晴圆缺变化,由朔到晦,就形成了一个周期,这就是一个月。朔是每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晦,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而每月十五为望,这一天是每个月中月亮最圆的一天。而八月十五的月亮较之其他几月更圆、更亮。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种圆满且光辉照人的月亮,自周秦之时便成为和太阳并列的祭祀对象。古时候的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祭祀太阳,秋季八月十五祭祀月亮,祭祀太阳在白天,祭祀月亮在晚上。《增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大约是较早的对于中秋礼仪的描述。每逢中秋,祭月、拜月、赏月就成为一项全民的欢庆活动。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月亮,是一个寄寓了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象,是一个极具人文涵义的所在。中国人称呼月亮,有许多别致的“雅号”:月宫、蟾宫、婵娟、玉轮……这些“雅号”,是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也是对月亮的无限喜爱。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更是为月亮披上了一层迷人的外衣,给中秋佳节增添了无穷的韵味。

}

摘要:中秋节活动灯谜及答案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又快要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灯谜有哪些吗?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中秋节活动灯谜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1、同心改革为祖国|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心已决断不宜迟|休把旁人抬太高(四句各打一个字)

2、卷帘人道雨过天晴(打一七字常言)

3、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4、老华侨重返故里(打数学名词一)

5、两鼎足势成魏蜀吴(打数学名词一)

6、两情经由恳谈来(打一物理学家及其理论)

7、木兰之子(打食物名)

8、两别相思又十载(打食物名)

9、夜夜看落花(打一礼貌用语)

10、北京午夜(打一动物)

11、东征西讨(打一字)

12、彼此各有一半(打一字)

13、善飞者必飞珠峰(打一句唐诗)

14、面透风(打一六字俗语)

15、推开又来(打一字)

16、此路不通!(打一打成语)

17、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下联各打一常用物件)

18、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上下联各打一四字词语)

答案:敬请指导欢迎光临

19、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上下联各打一字)

20、明月一钩云脚下,残花两瓣马蹄前(打一字)

21、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历史名词)

22、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2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24、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25、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26、中秋清辉照百家(三字新词)

27、月到中秋(数字)

28、中秋之夜开香槟(三字民俗)

29、年年月月讲勤俭,户户家家盖新房(上下联各打一京剧名)

30、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上下联各打一三国人名)

31、曲率半径处处相等,摩擦系数点点为零(嘿嘿..这个大家把横批也写来了谜底也就出来了)

32、老马奋蹄驰千里,大鹏展翅腾九霄(上下联各打一名人)

33、你共人女边着子,怎知我门里添心(上下联各打一字)

34、曾有傲骨随人转,犹有童心只自忙(打一玩具)

35、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上下联各打一字)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秋节活动灯谜及答案范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到中秋猜数字是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