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16圆是什么梗

新华社天津9月12日电(记者周润健)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天文专家指出,今年的中秋月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07年。

据天文专家介绍,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约为农历一个月),这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望日”,也叫“满月”。月亮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时间。

为何月圆在农历里的日期不固定呢?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十五的月亮十七圆”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由于月亮转动的“步伐”有快有慢,因此每个月的“望”的时间也有差异,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都有可能,其中,以十五、十六这两种情况居多。

据统计,最近10年间(2007至2016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3次,“十六圆”有5次,“十七圆”有2次。

天文专家表示,虽然中秋节当晚的月亮并不是最圆的,但公众用肉眼无法分辨,对赏月也没有太大影响。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会赶回家乡,与家人共聚,共品月饼、赏圆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虽然今年好多地方的天公不作美,这些区域的人们无缘一见十五的月亮,可仍挡不住咱们浓浓的亲情,千古的传统。

小编除了提醒大家赏月时要注意夜寒之外,我想在地理人的眼里还有另外一份情愫:虽然中秋的月亮在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下显得格外空旷、明亮,可俗话常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十五的月儿却是到了十七才是最圆,这又是什么原因?这要从月球的运动说起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自古以来,中秋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猜灯谜、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此时我国暖湿空气已开始消退,云量减少,冷气团势力有所增强,我国上空大部天气比较平静,秋高气爽,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约为农历一个月),这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望日”,也叫“满月”。月亮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需要约29天半。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对地球,此时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绕到地球另一侧隔着地球望太阳,月亮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时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理解朔和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一般可以认为月球正好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此时日月几乎同升同落,月球的未被照亮的黑暗面几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肉眼看不见月球。

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也可以认为地球正好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此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被完全照亮,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即满月或望月。


所以说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

为什么十五月亮十七圆?

今年中秋之夜,也就是10月4日17时23分,月亮将从东方冉冉上升。到23时26分之时,中秋月升得最高,也最亮,位于人们视线的正南方向,这时也是是赏月的最佳时刻。秋月会一直在天空散发皎洁的光芒,直到次日清晨5时34分徐徐西落。今年月亮最圆之日则不是农历八月十五,将出现在10月6日2时40分。从10月3日到5日,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分别为379223千米、374785千米、371096千米,中秋期间(10月3日至5日),世界各地月上中天的时间,平均每天推迟约49分钟。也就是说月亮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地球,人们能够看到的月亮也一天比一天更大在10月6日这天凌晨,中国各地就可以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出现的几率最少,100年中只有15次。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月亮最圆满时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这是因为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而制定,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而农历(夏历)则是综合阴历、阳历的优点混合而成,是一种阴阳历,月的长度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称为朔日,月开始于朔日子夜,终结于于下一个朔日子夜之前),朔望月的长度在">

今年的中秋节比去年晚到19天(去年中秋节的阳历日期是9月15日),而明年的中秋节又比今年早到10天(2018年则是9月24日),为何同为八月十五,其阳历日期会相差这么多天呢?

据专家介绍,中秋节属于中国农历中的一个节日。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3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农历规定间歇性的在一年中多出一个月,来做整体调解。多出来的那个月份称为“闰月”,方法是“19年7闰”法,即每19年当中,有7年是13个月(即含有闰月),另外12年是每年12个月。

由于我国历法中有闰月这样的巧妙安排,每年中秋节对应的阳历日子,总是要么提前11天左右,要么推后19天左右。不只是中秋节,农历中任何一个固定的日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世纪内中秋节,从阳历的9月7日至10月6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所以‘最早中秋’和‘最晚中秋’能相差一个月。 也就是说今年的中秋节比去年“晚”系闰月所致

原来超级月亮就是经过近日点时的望月啊~据权威资料统计,最近11年间(2007至2017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3次,“十六圆”有5次,“十七圆”有3次。据介绍,农历八月十七月最圆,上一次发生在2016年9月17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26年9月27日0时48分。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中秋节时返乡团聚的这种人口现象大多属于人口流动。而经常与人口流动一并提到并相互对比的则是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大多是短时期的户藉没有产生变动的人的居住地改变的现象;人口迁移则是指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改、战争、宗教等)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在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同为中秋节不能回家团聚,古今的人们原因却不同,古人中秋节的不能团聚多因政治因素、战争因素等,而今日则多是由于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引起的。

}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上空,一轮圆月与花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央广网昌吉2月17日消息(记者 罗成)2月15日是壬寅虎年的元宵节。今年元宵节前后的最圆月,不是在正月十五当天,也不是正月十六,而是出现在正月十七。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月亮正圆时,皎洁的月亮,与城市万家灯火、五彩花灯,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市民在昌吉庭州生态绿谷冰雪大世界赏明月、观花灯(央广网发 罗成 摄)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上空,一轮圆月与花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上空,一轮圆月与花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一轮圆月与万家灯火、车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一轮圆月与万家灯火、车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2022年2月16日晚,在新疆昌吉市,一轮圆月与万家灯火、车灯相互辉映(央广网发 杨斌 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