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大学,能去北大青鸟学计算机吗?

调查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出,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仅供参考!

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请点击下方↓↓↓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一】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_大学劳_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元,认为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_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_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_大学校长_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的就业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那么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而且人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筛选。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_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I.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II.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

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

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同时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

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毕业生自身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却不能正确认识,盲目一味要求工作待遇,期望过高。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二】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 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三】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工作能力是大学生首选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对10所高校1641名90后和8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了90后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选择率达到20.3%。其他就业意向从高到低分别是大专院校(14.8%)、科研单位(11.2%)、私营企业(9.4%)、党政机关(8.9%)等。

如何实现职业理想?64.5%的人首选“是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调查发现,与80后大学生比起来,90后大学生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比较低,而选择其他工作单位的比例则较高。负责此次调查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蒋明军认为,这表明90后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择业观念已逐步趋于理性,能够主动选择“分流”。

此次调查还发现,46.0%的90后大学生表示,会“尽量找一个稳妥的、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业,只有在实在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先就业再择业”。蒋明军认为,90后大学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自信、有责任意识、务实。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本科生王一坤,正在筹备一份校园报纸《电影新七天》。办报的想法源于上个月也去上海参加的“世博会大学生注册记者训练营”。

“150个同学都是全国各地大学的校媒领袖,大家聊得特别融洽。我第一次发现,大学生的力量这么大,自己对新闻的兴趣竟然这么浓厚。回来后,就特别想把报纸办起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但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王一坤不着急。“只要有本领,有谦虚的态度,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我也不想现在就给自己定型,只是努力把各个方面都准备好。”

对于如何实现职业理想,调查中,64.5%的人首选“是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其次“是否有强硬的社会关系网”(19.1%)。此外,还有7.7%的人选择“学业成绩是否优异”,5.9%的人选择“所学专业是否热门”。

在就业过程中,80后大学生相对来说更重视社会关系网的作用。调查发现,80后比90后对社会关系的评价高了5.5个百分点。蒋明军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有的毕业生依赖性强,把找工作的希望更多寄托在家人和老师的人际关系上,把社会关系网当成救命稻草。90后大学生尽管同样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他们更积极一些,更愿意脚踏实地、放宽视野、提升自我,自信心更强。

怎样权衡自己与他人的利益?52.2%的人会“先为别人着想,同时也要顾及自己的利益”

对于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90后大学生把才能(21.4%)放在首位,其次是社会贡献(19.8%)、成就(18.9%)、德行(14.8%)、知识(8.9%)等。

调查还发现,56.0%的90后大学生会“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而对于奋斗目标,29.2%的人是“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大学生”;25.3%的人是“学点真本事,将来挣大钱”;21.4%的人选择“努力学习,争取考研”;19.8%的人认为是“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做好铺垫”。

中国农业大学大二学生章谨说,实现梦想一直是自己奋斗的目标。但是今年暑假,去贵州白碧支教3个月后,她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支教的地方是苗寨,只有一所小学,学校里只有一名校长、一名老师和130个孩子。“我在那里教语文、英语、手语歌……恨不得把所有会的都教给他们。”晚上,8个人分睡在两个教室里,“就是在地上铺一层单子,刚开始看见虫子都害怕,后来蛾子往脸上扑也习惯了。”

“我从没想过还有那么贫穷闭塞的地方。”章谨说,现在觉得还是做点实事比较重要,“好像自己有责任一样,也能扛一点什么在身上。”

90后大学生与别人相处时会怎样权衡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呢?调查发现,52.2%的90后选择“先为别人着想,同时也要顾及自己的利益”;41.9%的90后表示“先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但同时也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此外,还有4.5%的90后“主要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仅1.4%的90后“主要关心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别人的得失”。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四】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_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

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

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6.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_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

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

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②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④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

⑥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

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7.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_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_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_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_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五】

随着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大庆三所大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目标: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

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食品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农学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

然而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

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

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很多人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而且有部分学生存在“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在校学习期间碌碌无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真本事。

原因二:专业和兴趣不对等,很多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原因三:学生一开始就要求待遇好、职位高,更加加大了就业困境。

原因四:企业一般不愿承担对新手的培训费用,很多都要求有经验的工作者。

原因五: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多,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原因六:就业机会不平等,靠关系就业的人也不少。

原因七:国家关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不够完善,很多时候执行力度也不够。原因八:金融危机的冲击

原因九: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涌入市场,以农民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

原因十:企业不会片面的从卷面成绩和证书上招聘人才。所以很多企业都采取内部提升,很少从外部招聘。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

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自己。

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其次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

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

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最后是观念问题。

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建议一:对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就业引导。

建议二: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端正个人的择业心态,对自己科学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择业地区和岗位;要有科学的就业观,适合自己的才是的;对于未来的就业应该充满信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择业。虽说现在就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来说,还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重要的是大家要及早准备,科学规划,合理的安排,不要错过了找工作的时机,也不要过于局限于某一行业和区域,大家要有长远的眼光。

建议三:同学们要时刻关注学校及学院的就业信息,要充分珍惜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就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为就业方向,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就业。最后,他从日常管理角度,特别强调毕业生在就业中要早作准备、要遵守相关规定、要加强安全意识、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就业工作中,安全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建议四:希望学校以及国家能够更多地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做更多的有效的措施。

建议五:在校期间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建议六:国家应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岗位。

建议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保证就业公平。

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调查机会,在调查后,总结、分析以及建议的同时,给我我们上可深刻的一课,也提醒了我们关于就业方面问题。在就业紧张的今天,让我们有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在学生毕业后,也有存在工作变动的情况。所以不是那么严密。加上时间仓促,调查得不是那么周全,希望大家见谅!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希望我们组的成员也了解和学到许多,为自己将来就业做一个有效的参照,同时也给所有学子们一个参考!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六】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1 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 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应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面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客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室必要的。

二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三价值取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各单位的薪资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只有少部分单位存在降薪的现象。大多数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都表示,岗位薪资不可能高于招聘薪酬,但会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求职者应对人力资源市场和薪酬采取主动迎合态度,针对现阶段形式自身作出相应调整。

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变的冷静理智,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__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100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我们大学生的主力军,其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和更新能力,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四大学生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理想教育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修养在掌握的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准予技能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心环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目前的社会强调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只要我们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心态,正视社会适应社会,你就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大学生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大学生本身应对就业只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七】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2022大学生就业调研相关: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物联网是21世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融合网络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训练,培养具备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维护和管理能力,符合产业界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通信与网络、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课程。通过数据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验、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兼顾学生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毕业生可在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系统集成及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联网工程-河北科技学院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在物联网软件与服务行业、物联网传输与网络行业,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等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河北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河北科技大学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相关领域知识,具备从事物联网系统的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能在教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等部门中从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和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专业代码:080905 一、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其它相关学科高度交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该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全国首批本科专业。专业依托于985、211平台和河北省电子信息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可利用20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学生创新实验室,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基础理论及面向行业的工程应用问题,着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执业规范; (2)具有在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行业和技术体系内,较熟练进行项目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实施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的项目; (4)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具有健强体魄和稳定心理素质、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物联网工程【本科,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培养具备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物联网系统设计、分析与开发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物联网组建、管理及维护,物联网软件应用及测试,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等领域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并为环保行业的智能化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原理、通信原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RFID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网络工程与布线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相关专业方向课程,以及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移动平台开发技术、TCP/IP协议、网络互联技术等专业拓展课程。
就业方向::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物流、运输、生产企业、建筑、现代农业、公共事业等单位,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网络集成、运行维护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华北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和技能方法,能从事物联网软硬件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运行维护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先进的实验环境,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和省部级科教研平台支撑。
主要课程: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操作系统与微系统、物联网工程等。
就业方向:  :可在政府、科研院所、物联网企业或行业从事物联网软硬件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与实施等工作。
学制:  :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本专业目前具有空地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廊坊市物联网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PCB设计实验室,可以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各种实验、实习、实训活动开展,并且空地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设备可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并采集空中温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进行分析决策,同时具有智能交通、食品溯源、智能家居等实训系统供学生实践练习。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物联网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传输、APP开发和服务器端网站软件开发的技术能力,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及物联网系统的运营维护能力,能从事物联网项目设计、研发、维护和实施等工作,系统掌握物联网知识体系且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以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和技术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以案例驱动和学科竞赛设计授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选修课形式满足学生多方向发展的需求。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LinuxC高级编程、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移动端软件设计、web前端设计技术、基于java的web开发技术等课程及多方向选修课;毕业后可在国内外IT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航空航天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项目设计、开发、组织、运行维护等工作。

酒店管理文史工商管理理工物联网工程理工-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2014工商管理文史财务管理文史电子信息类理工酒店管理理工 2013工商管理文史 财务管理文史 电子信息类理工 酒店管理理工  2012英语文史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史 法学文史 酒店管理理工 环境工程理工 

河北科技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河北科技学院

专业类别:计算机类 学 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适应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物联网软件与服务行业、物联网传输与网络行业,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物联网工程导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控制技术及应用、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物联网定位技术、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系统模型、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现代交换技术、RFID与智能卡技术、信号与系统概论、物联网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CETTIC物联网工程师职业培训认证。
就业前景分析::从事物联网软件与服务行业、物联网传输与网络行业中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管理与管理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河北师范大学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080905)为2010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2010年获批,是学校重点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1.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物联网的应用知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技能,并具备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一定软硬件开发技能;能完成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2. (1)具有良好的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物联网开发技能,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能力; (3)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能,具备一定软硬件项目实施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物联网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5)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物联网及计算机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标准学制为四年:,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四至六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4.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电路与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条码与射频识别技术、通信原理、传感网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织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物联网及IT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河北师范大学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和河北省计算数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经过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5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物联网系统及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近年来,本学科的应用研究实力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承担了一些在省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介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物理信息系统的标识与感知、网络通信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控制系统。 实习实践:学校建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线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与实训、物联网等专业实验室。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应用、网络工程、通信原理、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实验课程。设置有程序设计实践、物联网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集中实习(实践)环节。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物联网相关的行业,尤其是智能电器等相关支撑领域,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也可考取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物联网工程(非师范类本科)学制4年-沧州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河北传媒学院

征集计划数:理工20个请各位考生抓紧后的时间,认真、及时、准确填报志愿,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消息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河北传媒学院

五、录取政策 1.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 2.我校严格执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录取政策,普通文史、理工考生分数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择优录取。 3.由我校自行组织专业测试的艺术类专业:①综合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②综合成绩、专业成绩均相同时,按照文化成绩择优录取③综合成绩、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均相同时,依次按照文化成绩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择优录取;使用联考(统考)成绩并按专业成绩排名录取的艺术类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择优录取,文化成绩也相同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择优录取;体育类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择优录取,文化成绩也相同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择优录取。 4.我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有关加分、优先录取和降分录取的政策规定。 5.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6.我校招收摄影专业要求:无平跖足、无色盲、无色弱,矫正视力4.8以上。 7.浙江省2018年选考科目范围不限。 六、录取原则 我校录取专业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 (一)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 1.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或批次,学校按平行志愿政策录取;对于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或批次,学校录取时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学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2.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同等条件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择优录取。 (二)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1.对于我校没有安排相关专业测试的省(市、自治区),承认生源省(市、自治区)统考专业成绩,按当地的录取政策执行。 2.由我校自行组织专业测试省(市、自治区)的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艺术与科技、舞蹈表演、文化产业管理、表演专业,专业测试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控制分数线,在专业和文化成绩均折合成百分制的前提下,按照专业成绩的70%和文化成绩的30%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参照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3.由我校自行组织专业测试省(市、自治区)的编导、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书法学、美术学、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业测试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控制分数线,在专业和文化成绩均折合成百分制的前提下,按照专业成绩的50%和文化成绩的50%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参照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4.录取时,参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5.河北省内相关艺术专业录取方法: 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承认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绩执行所在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原则按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录取原则执行; ⑵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承认我校编导专业的专业成绩,录取原则按照编导专业的录取原则执行;

物联网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 学制4年-沧州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刚定位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17000元/年;-河北东方学院

财务管理:15000元/年。 2.住宿费1200元/年、1560元/年,由学院统一安排; 3.教材费1000元/年(毕业时结算,多退少补)。 学生可直接携带存有现金的银行卡(银联),报到时直接刷卡缴纳学费。考虑到集中报到时人员较多,为了便于您办理缴费手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缴纳: 1.在9月1日前,将学费汇入我校开户银行(开户行:农业银行廊坊开发区支行,收款人:河北东方学院,收款账号:,汇款时备注注明学生年级、姓名、专业)。新生报到时凭银行汇款单办理缴费手续。 2.扫描二维码,关注河北东方学院财务处微信公众号,使用微信缴费。 (二)杂费: 1.被装费400元,由厂家收取(包括被子、褥子、床单、被罩、枕头等); 2.保险费120元(60元/学年*2学年),由保险公司收取; 3.体检费50元,由体检单位收取; 4.服装费:300元/生,费用由厂家收取。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河北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代码:080905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专业师资:现有专业课教师18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1%,中级职称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67%;其中“双师型”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的7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熟练掌握相关软硬件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信息产业、国民经济企事业等部门和单位从事与物联网有关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面向:可在物联网企业、IT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以及轨道交通行业,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及相关产品研发岗位。
主干课程::传感器技术基础、无线传感网络、射频技术与无线通信、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组网技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通信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综合课程设计等。 组织实施:课内总学时2640,实践28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 条件保障:学院建有物联网综合实训中心,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实训室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8个,同时建有校外实训基地5个。图书馆藏物联网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计算机类期刊近百种。另外,我校还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其中计算机类电子读物近2万种。

酒店管理文史工商管理理工物联网工程理工-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2014工商管理文史财务管理文史电子信息类理工酒店管理理工 2013工商管理文史 财务管理文史 电子信息类理工 酒店管理理工  2012英语文史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史 法学文史 酒店管理理工 环境工程理工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一、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物联网工程专业按照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四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经过一学期基础课程学习及专业教育,可根据个人专业兴趣自主选择到某一专业继续学习。学部以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为亮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学院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物联网实验室,总面积达150平米。实验室配置了完备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系统和健全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构建基础教学结合实训教学、体验教学形成一系列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及软件编程能力;另外,该专业的体验式教学颇具特色,学院建设有真实的物联网体验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物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为了注重培养质量:,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自2015年开始,学院与大唐移动通信集团、博彦科技、文思海辉等十多家企业展开合作,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从而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了校企的“双赢”模式。 物联网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IT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施工、运维、监测与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计算机行业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利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四年时间的学习,结合校企合作,使学生储备从事物联网工作所需的基础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培养能够系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知识目标 (1)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具有从事物联网系统工程方面工作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系统扎实地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物理信息系统标识与感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联网中信息获取、传输、处理问题的能力 (2)能够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作。 (3)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4)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三、主干课程 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主要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物联网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构建了“专业基础课程-实习实践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自身行业优势,主干课程设置包括: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物联网组网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Android应用开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Zigbee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移动通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2、 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实验、认识实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职业素养类课程:3、-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择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1、 物联网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就业方向:2、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工业、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具体包括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 3、深造方向 物联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该专业的深造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四个方向。 五、主干课程简介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物联网是一个基于因特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本课程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这4层分别进行阐述,深入浅出地拨开萦绕于物联网这个概念的重重迷雾,引领求知者渐渐步入物联网世界。 教材名称:刘云浩著,物联网导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ISBN:. 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在物联网工程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传感器技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重点讲述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特性,同时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和使用方法,对于各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及磁敏式传感器、压电元件与超声波传感器、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新型光电传感器、半导体式化学传感器、射线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集成智能传感器,并进行相关实验。 教材名称:吴建平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年3月.ISBN:. 参考书目:
先修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介绍条码的基础知识及当前几种主流的条码、条码应用技术与设备、条码应用系统实例分析。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部分包括技术概述和技术基础,RFID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中间件,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管理,RFID系统关键技术中的防碰撞技术、定位技术、测试技术及贴标技术,基于RFID无线传感网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名称: 庞明编著,物联网导论,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年5月.ISBN:. 参考书目: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结构、通信系统的信道和噪声的特点、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佳接收、现代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与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了解通信与信息领域的新技术的原理,以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教材名称:樊昌信 编著,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ISBN: 参考书目:樊昌信著,通信原理及系统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ISBN:.
先修课程::概率与统计
课程名称::传感网原理 SensorNetworksPrinciples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无线传感网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技术,着重介绍通信协议。还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几大类技术。 教材名称:李善仓,张克旺 编著,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ISBN:. 参考书目: .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信息处理涉及信息学科的诸多领域。本课程从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角度,讲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及新的发展。包括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模糊集与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群体智能、人工免疫、量子算法、信息融合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在人脸识别和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等。 教材名称:李善仓,张克旺 编著,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ISBN: 参考书目: .
先修课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ICcard),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身份证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它继承了磁卡以及其他IC卡的所有优点,并有极高的安全、保密、防伪能力。本课程对三种IC卡(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和智能卡)、RFID标签和磁卡的物理结构、逻辑特性、实现方法、测试技术和应用系统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国际标准、安全保密体制和读写设备(读卡器)。 教材名称:王爱英 编著,智能卡技术(第三版)--IC卡与RFID标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ISBN:. 参考书目:
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AdvancedMathematics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及极限、一元函数的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的微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 教材名称:《高等数学》(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复旦大学数学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数学分析》 江泽坚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年2月 3、《微积分学教程》T.M.菲赫金哥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年4月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 LinearAlgebra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行列式理论与计算、矩阵理论与计算、线性方程组理论与计算(含n维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及秩)、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含矩阵相似的标准形)、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 教材名称:《线性代数》(四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参考书目:1、《线性代数》赵树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 2、《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3、《线性代数》上海交大应用数学系编 上海交大出版社 1988年 4、《线性代数》周德润编 北京航空出版社 1988年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DiscreteMathematics 内容简介: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等重要内容,是物联网工程的基础,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其处理对象的状态及状态变换的有效描述。计算有关许多领域都要用到本课程中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等。 教材名称:《离散数学》左孝凌,李为监,刘永才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9 参考书目:1、《离散数学》李盘林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离散数学》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 CircuitandElectronicTechnology 内容简介: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路的过渡过程、交流电路及各种电络的分析方法;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基础,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电路,信号的运算、处理及波形发生,直流电源等。 教材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张虹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年07月 参考书目:1、《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年02月 2、《电路与电子学》王文辉刘淑英蔡胜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DigitalLogicandDigitalSystem 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含数学设计理论基础、组合线路、时序线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微处理器程序实现数字设计、计算机辅助逻辑设计。逻辑代数及逻辑函数化简,组合逻辑电路及集成电路应用,触发器,同步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原理,存储器PLA,PAL,GAL,TTL电路,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 教材名称:《数字逻辑原理与工程设计》刘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11月 参考书目:1、《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王永军,李景华,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 2、《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徐晓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 3、《数字逻辑设计与VHDL描述》徐惠民、安德宁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先修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
内容简介:本课程讲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机器结构,内含基础知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并结合各种运算的实现算法及提高运算速度的方法。定点数,浮点数,汉字表示,纠错码,加、减、乘、除及逻辑运算的算法及实现,定点运算器的组成与运算原理,浮点运算器的组成与运行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外部设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学会简单计算机的逻辑与工艺设计、调试、运行维护等有关概念。 教材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立体化教材)白中英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参考书目:1、《计算机组成原理》俸远祯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1996年4月 2、《计算机系统结构》郑纬民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 3、《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网络版)》白中英邝坚编 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 ProblemSolvingandProgramDesign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掌握结构化C程序设计方法。内容包括:变量,表达式,基本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循环),函数,数组和结构,指针及其应用,文件及其应用。 教材名称:《C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参考书目:1、《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吴文虎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标准C语言基础教程》GaryJ.Bronson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11月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常用的数据表示和处理技术,包括: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线性表、栈和队列的表示及操作;字符串的模式匹配算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常见的内部排序方法;顺序存储数组的地址计算方法;树的存储结构,遍历和线性表示;二叉树的遍历、存储和查找;查找树、平衡树、Huffman算法、B树等常见树的表示和算法;图的表示、遍历及应用。 教材名称:《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参考书目:1、《数据结构及算法》彭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PrinciplesofOperatingSystems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设计方法;学会UNIX系统V的各种操作命令。包括操作系统各组成部分概述、互斥性和同步性、处理器实现、调度算法、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并介绍实例UNIX系统。 教材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子瀛哲凤屏 汤小丹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参考书目:1、《操作系统DOS篇》张昆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操作系统教程》孙钟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内容简介: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识记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数据库理论进行数据库设计,以及在目前主流软件平台下能够开发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特别是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技术,真正达到“学有所用”。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建模,应用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库安全,企业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技术新进展等。 教材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参考书目:1、《数据库技术新进展》李昭原主编罗晓沛主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数据库原理与方法》郑若忠王鸿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 3、《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网络互联,网络应用与规划,计算机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TCP/IP简介,数据通信基础,通信网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高层协议),局域网(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局域网标准,IEEE802.3与局域网,局域网操作系统),网络互联与Internet(网络互联设备,Internet组成,Internet连接方式,Internet服务与使用方法),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应遵循的原则,用户端系统设计,中继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实例)。 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计算机网络》坦尼伯姆著熊桂喜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计算机网络原理与网络技术》鲁士文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 3、《网络多媒体开发与应用》FluckigerFrancois冯博琴译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1997年。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C#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内容包括:C#语言基础、Windows和***应用程序开发、2D和3D图形图像编程、文件读写和管理、多线程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XML标记语言、Web服务等等。初级程序设计主要涉及桌面应用开发及面向对象技术;高级部分涉及Web应用开发及网络程序设计。 教材名称:C#应用程序设计教程 耿肇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9月。 参考书目:1、《C#Primer中文版》StanleyB.Lippman/著侯捷陈硕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Web应用程序开发新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康博编著。 3、《动态网页制作ASP》邵丽萍张后扬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名称::概率与统计 ProbabilityandStatistics 内容简介: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极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极限定理,样本和抽样分析,参数估计,假设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结论,学习随机数学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几个主要的随机分布规律,了解产生这些规律的背景。 教材名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刘次华万建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参考书目:1、《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第二版,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2、《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第二版沈恒范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介绍知识表示、搜索策略、推理机制、知识获取和神经元网络等人工智能基本问题,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内容,掌握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为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论打下基础。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人工智能向各领域的渗透,将会给一些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教材名称:《人工智能导论》林饶瑞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人工智能教程》施鹏飞、姚远 上海交通在学出版社 1993年。 2、《人工智能教程》 王士同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2001年10月。 3、《人工智能基础》 高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
内容简介:本课程以“零”为起点,从类和对象的概念人手,着重介绍Jav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思想,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技能。同时,对Java语言的各种基本特性及相关的编程技术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Java程序初步、数据与数据运算、Java语句、Java类、继承与接口、数组与字符串、例外处理、多线程编程、输入输出与文件处理、容器布局、事件处理、小应用程序编程等。立足基本理论和方法,注重实践与应用。从应用的角度来介绍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例子来说明编程的方法和过程。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J2EE相关技术,重点是JSP。JSP(JavaServerPages)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可以无缝地运行在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平台上。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安全、跨平台的先进动态网站。本课详细讲解了JSP语法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内容包括JSP简介、JSP语法、JSP内置对象、JSP文件操作.以及如何在JSP中使用数据库等重要内容。所有知识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介绍.力求详略得当,突出JSP在开发Web动态网站方面的强大功能及在开发商务网站方面的应用,使学生快速掌握和运用JSP的编程技巧。 教材名称:《JavaWeb编程入门与实战》,温尚书,陈石华,万欣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目:1、《网络编程语言JSP实例教程》周颢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2、《JSP实用简明教程》,张大治邵勇王欢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3、《JSP应用教程》石志国薛为民董洁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内容简介:本课程以Web系统体系结构管理相关的操作系统、网络概念,并介绍Web技术及相关工具。使学生能够使用HTML/XHTML和客户端脚本技术实现Web系统。围绕网站制作实例分别介绍了三种工具软件,包括使用Dreamweaver制作示例网站,并且制作和优化网页布局;使用Falsh制作网页动画效果;使用Fireworks优化图像和动画等。 教材名称:《Web编程基础》,侯天超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网页设计三剑客(MX2004中文版)入门与提高实用教程》赵艳铎张增强等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2、《网页设计三剑客标准教程》吴东伟张瑞萍钱伟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内容简介:系统地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接口电路、开发环境及工具、并发过程和在测控领域的应用,并以实例阐述了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已有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基础上,突出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吸取了单片机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在详细介绍8位机的基础上,介绍以51系列为内核的芯片及16位单片机。 教材名称:《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开发与应用》顾滨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内容简介:以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开发技术为主线,以ARM处理器核及国内应用广泛的Samsung公司S3C44B0X(基于ARM7TDMI)为硬件平台,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及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知识;ARM技术概述;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实例;μC/OSⅡ和μ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 教材名称:《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田泽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利用DFT理论进行信号谱分析、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图像处理、通信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表示、及性质;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Z变换,频域分析及性质;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实现;数字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及其设计等。 教材名称:《数字信号处理》丁玉美高西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先修课程::概率与统计
内容简介:讲授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应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介绍图像处理的新技术、新应用。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涉及图像获取、采样、量化、以及图像的各种变换;第二部分为基本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彩色图像处理等;第三部分为图像编码部分,包括常用图像编码技术、小波图像编码等;第四部分是图像分析,如图像检测、图像分割、图像描述、图像识别等。 教材名称:《数字图像处理》姚敏浙江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
内容简介:课程通过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系统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运作,掌握各类基础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能够将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为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是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网络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谈判、交易、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 教材名称:《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郝卫东杨扬王先梅刘宏岚清华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Web系统与技术
内容简介:本课程从如何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以SQLServer或者ORACLE为案例,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而掌握、提高设计和管理大型复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体系结构、存储系统、查询处理、并发控制、以及事务管理,要求掌握各个部分的设计思想、基本算法、以及具体实现。 教材名称:《大型数据库系统管理设计与实例分析-基于SQLServer》孟宪虎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目:1、《基于SQLSERVER的数据库系统》 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SQLServer200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 3、《数据库设计入门经典》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年7月 4、《SQLSERVER2000开发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7月 5、《SQLServer2000数据库及应用》 徐人风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6、《SQLServer数据库原理-设计与实现》周立柱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SQLServer数据库管理-设计与实现教程》赵杰 李涛 朱慧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先修课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今后从事信息安全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作好必要的准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网络安全协议基础、网络安全编程基础、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与网络隐身、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案、密码学与信息加密、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密码学和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网络安全的新技术等。 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石志国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系统安全》曹天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课程名称::IT服务管理 ITServiceManagement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与IT服务管理及其IT基础设施(ITIL)的基本概念、架构及方法、工具和技术。主要包括服务与服务管理、服务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战略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支持管理、应用管理、外包管理、项目管理、定价管理等。通过运行案例,掌握并运用在知识和技能。 教材名称:《现代IT服务管理》曹汉平,王强,贾素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参考书目:1、《实用IT项目管理》(美)JosephPhillips著冯博琴韩万江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2、《IT项目管理》(美)斯奇沃泊(Schwalbe,K)著邢春晓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
先修课程::信息系统工程
课程名称::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System 内容简介:分布式系统是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该集合上的软件提供了集成的计算能力。本课程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践。内容包括:Java分布式系统:分布式对象概念;分布式对象系统特征;RMI;CORBA;***RBA;WebServices技术;多Agent技术等。 教材名称:《精通Java中间件编程》李华飚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7月。 参考书目:1、《JAVA分布式应用程序设计》苏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年。 2、《分布式JAVA2数据库系统开发指南》孟纯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分布式对象技术》李文军周晓聪李师贤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先修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16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并介绍了32位微机系统的相关技术,目的是使学生掌握16/32位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80X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及其接口、基本输入/输出接口、微机控制接口、串行/并行通信接口、数/模和模/数转换接口总线接口等技术;学会运用可编程接口技术,开发微机接口应用系统,并具有一定设计和扩展微机系统功能的能力。 教材名称:《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郑初华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1月 参考书目: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沈美明、温冬婵编著清华大学出版2001年8月 2、《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钱晓捷、陈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钱晓捷陈涛等编机械出版社1999年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本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相结合,以信息网络及轨道交通应用等为平台,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交通运输等学科力量,展开以物联网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系统、信息处理等为重点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理论知识和技术,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进入企业实习,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国际新技术,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课外,还要学习:多媒体信息处理、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物联网工程概论、物联网架构与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传感器件与编程技术、智能信息处理、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云计算技术等课程。同时,进行大量的物联网工程方面软件与硬件实验,还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毕业生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物联网企业、IT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以及轨道交通行业,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及相关产品研发工作,品学兼优者亦可继续报考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等方向的研究生。 ☆ 专家谈专业 该专业面向轨道交通和综合运输领域人才需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展开以物联网软件、云计算、信息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信息处理等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知识体系全面,课程设置合理,并已落实与工程实践单位联合办学的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专家简介:钟章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代通信研究所所长,中国铁路GSM-R-,中国物联网应用联盟副理事长)

物联网工程(非师范类本科)学制4年-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刚定位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沧州师范学院

专科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开发方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青鸟都有哪些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