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商一样?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研究教学设计,是基本工作。工作再多,也不能变。且当工作变多,不仅自己要研究,还要带领团队一起研究。)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是《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再从知识的生长点----整数除法入手,组织学习与探究。以下便结合教学过程来做具体解读。

一、复习有余数的整数除法

师出示42÷5,生用竖式计算。

师:当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的时候,这是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商是8,余数是2。学习了小数之后呢?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

二、学习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师:我们继续回到用竖式计算42÷5,已经算到42-40=2。要在整数除法部分,我们就没有办法接着往下算了,但是学习了小数以后,我们还能继续往下算。那么,该怎样继续往下算呢?

先自己试一试,再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一边算,一边说?帮助我们把42÷5继续计算下去。

生:在2的后面添1个0,算20除以5,商4。再把商的小数点点出来,结果是8.4。

师:结合他刚才的计算,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他说,先在2的后面添1个0,想一想,这个0从哪里来?

生:是先在42的后面添上1个0,再把这个0移下来。

师:在42的后面添上1个0,就成了420,改变了被除数的大小,这样做不可以。是不是有什么步骤被遗漏掉了?

生:应该先在2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小数点后面添上1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看做小数部分为0的小数,小数点就在个位的右下角。一般情况下,这个小数点不点出来,但是当需要时,就可以点出来。

师:先点出小数点,再在小数点后面添上1个0,可以吗?

生:可以。因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20除以5得4,在0的上面写4,商是不是等于84?

生:不是。因为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所以商是8.4,要在8和4中间点上小数点。

师:比较一下42÷5=8……4与42÷5=8.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相同点都是42除以5,不同点是一个有余数,一个没有余数。

生:还有,一个是整数除法,一个是小数除法。

师:同样计算42÷5,在没有学习小数的时候,有余数,学习小数之后,则没有余数,这也是在学习整数之后再学习小数的意义之一。

三、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需要情境,且是能够凸显本质,减少无关干扰的情境。因此,接下来,继续在原来的除法算式上做变化。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将被除数改成4.2,再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4.2÷5。

师:当42变成4.2,商是多少?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

生:42除以5,在2的上面写8。

生:因为除数5是整数,所以我们可以按照整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来计算。先算整数部分除以5,整数部分是4。4除以5,不够除,在4的上面写0占位。

师:她刚才说,当除数是整数的时候,我们按照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按照整数除以整数来计算。

师:所以,先算哪一部分除以除数?

生:先算整数部分除以除数。

师:方法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请自己完成4.2÷5的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口述计算过程:因为除数5是一位数,所以先看被除数整数部分的前面一位,是4,不够除5,在4的上面写0占位。再看被除数的前面两位,是42,除以5,最多商8,在2的上面写8,还余2。再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2的后面添一个0,继续除以5,,商4,最终得数为0.42。

重点强调,先算整数部分除以除数,不够除,要写0占位。

师:比较4.2÷5与42÷5,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算式中数字相同,都是4、2和5。

生:计算方法相同,都是按照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生:4.2÷5是小数除以整数,42÷5是整数除以整数。

生:计算结果不同,一个商是0.84,一个商是8.4。

师:4.2÷5与42÷5相比,虽然被除数从整数变成了小数,但是计算方法不变。所以,我们仍然按照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可是,如果除数变成小数呢?又该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四、学习整数除以小数的小数除法

师:仍是42÷5,将除数改成小数,是42÷0.5,怎样用竖式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我们学习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转化,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就这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而言,我们可以转化成已能计算的什么除法?

生: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试,算一算。

(二)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又能保证商不变?

生:除数是0.5,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5。为了保证商不变,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变成420。

师:这个变化过程,谁再说一遍?

师:根据商不变规律,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因此,原来的42÷0.5,就转化成了哪道除法算式?

师:转化成了整数除以整数,会计算吗?算一算,看看结果等于多少?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师:回顾42÷0.5的竖式计算过程,谁再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先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5。为了保证商不变,把被除数42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变成420,最后计算420÷5=84。

师:42÷0.5是整数除以小数,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运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生:把整数除以小数转化成整数除以整数。

师:是的,为了变“不会”为“会”,我们把整数除以小数转化成整数除以整数。在转化的过程中,运用到什么规律?

生:为了保证商不变,我们运用到商不变的规律。

师:转化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当我们遇到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就想一想,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它由什么除法而来?

师:其实,今天我们有没有学习新的内容?

师: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不停由已知到未知,再将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小数除法的学习是这样,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是这样。每一个内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很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内容能否顺利地学习和掌握,所以需要认真地学习。

以上是一节数学课的整体架构,过程并不完整,比如还缺少小数除以小数的学习,但是脉络已然清晰,循序渐进,引领转化的教学原则也已凸显,所以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大家,只为与大家共同理解并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形成转化的意识,提高转化的本领。

让我们牢记,要想学生会和学生行,则必须老师首先要能会,首先要能行!

一节家常课的设计,期望能对大家的日常备课有所启发,有所促动,并有可借鉴之处!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而来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本课不仅是整数除法意义上的进一步扩展,也将为今后学习小数除以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良好基础。

在此之前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等知识,这些都为进一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作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 笔算下面这道题并说说是怎样进行竖式计算的?

导入:我们知道经常锻炼对身体有益,那老师问一下:你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锻炼身体的呢?

师:今天闫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王鹏,他每天坚持晨跑,身体棒棒哒,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课本24页情境图)

1 引出课题: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km。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已知什么又求什么?

师: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道算式跟刚才我们做过的那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师:接下来我们动动脑筋估算一下,22.4÷4的商大概是多少?

生:22.4 接近20 ,20除以4等于5 ,所以它的商大概为5

师:到底真正答案是比5大还是比5小呢?用什么方法能计算出22.4÷4呢?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自学提示,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将讨论出的计算过程方法列在算数纸上。

自学提示:1 被除数是小数,怎样转化为整数来计算?

2 如果不转化,直接用22.4÷4,又是怎样计算呢?

(教师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针对上边列的竖式计算进行讨论辩解:

师:大家看第一个算式,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师:那24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师:因此这个6表示6个十分之一,也就是0.6。因此5和6之间要点上小数点。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在位置上怎么样?

生:商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这道竖式计算跟第一道有什么不同?

师:那老师有个问题,这个小数点能不能省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生: 生汇报,然后教师加以指导。

师:既然都是表示24个十分之一,说明他们的表达意义相同,为了简洁,我们要把竖式下面这个小数点去掉。

师:那你能说说在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师:教师完整板演竖式计算并强调注意地方。(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师:下面我们把问题补充完整(结果和答句),得数都是5.6 ,这跟我们刚开始估算的结果很接近。

4 观察比较:笔算下列两个算式,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归纳概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概括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吗?(教师引导学生,然后将方法粘贴在黑板上)

五巩固练习: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难题吗?(判断+竖式计算)

六完善认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整数【正数、0、负数】

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二、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a(b≠0)

三、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四、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八、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九、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

一、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二、分数与百分数比较:


三、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熟记常用三数的互化。

五、1、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3、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七、1 、多的÷“1”=多百分之几

2、少的÷“1”= 少百分之几

八、应得利息是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

九、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十、应得利息 -利息税 = 实得利息

十一、几折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十二、1、原价×折扣=现价

十三、几成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成几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

一、4 × 3 = 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二、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四、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2的倍数都是双数。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六、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七、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八、在1—20这些数中: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素数:2、3、5、7、11、13、17、19。(共8个,和为77。)

九、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十、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十一、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一、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二、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往下除;

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5、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五、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六、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七、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九、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十、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一、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二、乘、除法的互化。(小技巧:符号是相反的;两个数相乘得“1”。)


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四、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


一、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

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二、2a与a2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两个a相乘。即:2a=a+a,a2= a×a。

①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如X=4 a=6

②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③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④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S=ah

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方程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五、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六、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④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一、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①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六、比 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面积=πr×r=πr。即:S=πr。

十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 =(长+宽)× 2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

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

①等底等高:体积1︰3

②等底等体积:高1︰3

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

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

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

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②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即:V=1/3Sh。

十、立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 = (长+宽+高)× 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一、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置时,每个图形的相应顶点、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的角度。

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的要素,如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小。

三、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经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一、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情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具体位置。

二、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东……来描述方向。

再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一、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三、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五、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六、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红球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从5个红球,1个白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二、在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比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一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